理正深基坑难点问题集锦.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1940195 上传时间:2023-06-03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57.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理正深基坑难点问题集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理正深基坑难点问题集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理正深基坑难点问题集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理正深基坑难点问题集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理正深基坑难点问题集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理正深基坑难点问题集锦.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理正深基坑难点问题集锦.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理正深基坑难点问题集锦.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理正深基坑难点问题集锦.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理正深基坑难点问题集锦.docx

《理正深基坑难点问题集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理正深基坑难点问题集锦.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理正深基坑难点问题集锦.docx

理正深基坑难点问题集锦

理正深基坑难点问题集锦

理正深基坑软件难点问题集锦:

1.嵌固深度,一般按何经验取值?

抗渗嵌固系数(1.2),整体稳定分项系数(1.3),以及圆弧滑动简单条分法嵌固系数(1.1)的出处?

答:

如果桩是悬臂的或单支锚的,嵌固深度一般大约可取基坑底面以上桩长,当然还要结合地层情况、有水无水、支锚刚度等其他条件综合来看。

抗渗嵌固系数(1.2),和圆弧滑动简单条分法嵌固系数(1.1)在程序界面的黄条提示上都有标明所参照的规范依据,整体稳定分项系数(1.3)是根据经验给用户的参考值,用户可根据自己的设计经验取用。

2.冠梁的水平侧向刚度取值如何计算?

答:

采用近似计算;公式如下,具体参数解释可参照软件的帮助文档

冠梁侧向刚度估算公式:

k=[1/3*(L*EI)]/[a^2(L-a)^2]

3.土层信息,输入应注意哪些内容?

避免出错。

答:

土层信息中交互重度(天然重度)与浮重度两个指标,软件会根据水位自动判别选取。

水上土采用天然重度,水下的土计算根据计算方法采用浮重度或饱和重度(饱和重度=浮重度+10)

4.支锚信息:

支锚刚度(MN/m如何确定?

答:

有四种方法:

①试验方法

②用户根据经验输入

③公式计算方法(见规程附录)

④软件计算。

具体做法是先凭经验假定一个值,然后进行内力计算、锚杆计算得到一个刚度值,系统可自动返回到计算条件中,再算;通过几次迭代计算,直到两个值接近即可,一般迭代2~3次即可。

5.护壁桩的桩径,配筋多少在合理范围,好像理正算出来钢筋配筋太多,桩钢筋多了不好布置,理正配筋量一般比PKPM软件要多三分之一。

答:

桩钢筋多了不好布置,用户在设计时可自行调整,更改界面等。

  与pkpm对比配筋量时内力是否一致,如果一致的情况,用户可核查理正的配筋计算公式与PKPM是否一致,两个软件分别做了哪些折减,如果条件一样的情况所算结果差别较大,可与理正市场部联系,提供您的例题我们来核查软件计算的正确性。

计算m值时,输入的“基坑底面位移估算值d”的含义是什么?

答:

“基坑底面位移估算值d”是指基坑底面的水平位移。

该值影响m值的选择;对于有经验地区,可直接采用m值;对于无经验地区,m值采用规范建议公式计算。

一般采用水平位移为10mm计算,当水平位移大于10mm时,应进行适当的修正,不能严格按规范建议公式计算。

否则,计算的基坑底面处水平位移会增大,计算的m值会更小,导致水平位移更大,m值更小,结果不一定收敛。

使用时要特别注意,建议不要进行迭代计算。

如何输入锚杆(索)数据?

答:

锚杆和锚索数据输入的方法相同。

设计采用锚索时,只需在支锚栏里输入锚索的参数即可。

  界面交互的各参数含义如下:

支锚类型--可以选择锚杆、锚索和内支撑;

水平间距--锚杆的水平向(沿基坑边线方向)间距;

竖向间距--本道锚杆距上一道锚杆的距离,对于第一道锚杆指到基坑顶面的距离;

入射角--锚杆与水平面的夹角,以顺时针为正;

总长--锚杆的总长;

锚固段长度--锚杆锚固段的长度;

预加力--锚杆上的预加力,对于锚杆和锚索指预加力的水平分量,对于内撑为内撑的预加力;

预压力方向--指向基坑外侧为正;为单根锚杆上施加的预加力;

支锚刚度--锚杆的水平支锚刚度;

锚固体直径--锚杆锚固段的直径,用来计算锚杆的抗拔力;

工况号 --上面栏中的工况号,指本道锚杆发生作用的工况区间,根据本界面中的“工况表”输入的工况顺序自动生成。

工况顺序的确定:

在全量法计算中,由软件自动生成,用户不可修改;

在增量法计算中,软件自动生成工况后,用户可对工况设置进行调整。

锚固力调整系数 --锚固力的调整系数,用于计算抗倾覆和整体稳定计算,用户可根据实际情况对计算的锚杆锚固力用此参数进行调整;

材料抗力--用于计算抗倾覆和整体稳定计算。

对于锚杆(索):

  抗倾覆计算中,支锚点抗力取锚杆材料抗力和锚固力中的小值进行计算;

  整体稳定计算中:

取该锚杆材料抗力和滑弧外锚固段与土体摩擦阻力二者之中较小值进行计算;

  计算前用户根据锚杆的材料输入材料抗力的初始值,如果进行了锚杆计算,程序根据锚杆配筋结果自动计算抗拉力作为锚杆的材料抗力;

对于内撑:

 抗倾覆和整体稳定计算中:

都取用户输入的材料抗力进行计算。

材料抗力调整系数 --材料抗力的调整系数,用户可对材料的抗力进行修正。

锚杆的刚度如何取?

答:

有四种方法:

①试验方法

②用户根据经验输入

③公式计算方法(见规程附录)

④软件计算。

具体做法是先凭经验假定一个值,然后进行内力计算、锚杆计算得到一个刚度值,系统可自动返回到计算条件中,再算;通过几次迭代计算,直到两个值接近即可,一般迭代2~3次即可。

注:

  进行刚度迭代时,有可能会出现不收敛的情况。

排桩中的冠梁水平侧向刚度如何取值?

答:

采用近似计算;

冠梁侧向刚度估算简图:

图2.2.2-5冠梁刚度计算

冠梁侧向刚度估算公式:

 

式中:

K    ——    冠梁刚度估算值(MN/m);

a    ——    桩、墙位置(m);一般取L长度的一半(最不利位置)。

L    ——    冠梁长度(m);如有内支撑,取内支撑间距;如无内支撑,取该边基坑边长。

EI    ——    冠梁截面抗弯刚度(MN.m2);其中I表示截面对x轴的惯性矩。

注:

    冠梁的截面惯性矩I为IX,《软件说明》中对此值的说明有误,后续将纠正。

内支撑的支锚刚度如何计算?

答:

桩计算时采用的刚度为分配到每个桩上的刚度。

软件计算中自动用交互的“支锚刚度”先除以交互的“水平间距”再乘以“桩间距”(如是地下连续墙乘1),换算成作用在每根桩或者单位宽度墙上的刚度,进行支护构件计算。

在单元计算中需要用户按照如下方法输入,在整体计算中软件可以自动计算。

 ①方法一:

可以输入按《基坑支护技术规程附录C》方法计算的刚度,此时在“水平间距”栏需输入“桩间距”(如果是地下连续墙输入1)。

  《基坑支护技术规程附录C》对水平刚度系数kT计算公式为:

式中:

kT    ——    支撑结构水平刚度系数

a——    与支撑松弛有关的系数,取0.8~1.0;

E    ——    支撑构件材料的弹性模量(N/mm2);

A    ——    支撑构件断面面积(m2);

L    ——    支撑构件的受压计算长度(m);

s    ——    支撑的水平间距(m);

sa    ——    计算宽度(m),排桩用桩间距,地下连续墙用1。

 ②方法二:

可在“支锚的水平间距”和“桩间距”都输入实际的间距,此时交互的支锚刚度就应是整根支撑的刚度;即采用公式的前半部分,

 

理正软件用户常见问题及解答集锦》(第六期 2009-4-24)

岩土:

问题1:

排桩计算时,桩弯矩的计算值和设计值是什么关系?

答:

桩配筋计算采用弯矩设计值;

设计值=计算值*弯矩折减系数*荷载分项系数*基坑侧壁重要性系数;

注:

软件实际采用的是内力实用值;

默认对应用户选择的弹性法或经典法的内力设计值,用户可对其进行调整。

问题2:

深基坑计算中预加力的方向是怎么规定的?

答:

预加力指向坑外侧为正,在软件界面的黄色提示条中有相应说明。

问题3:

挡土墙软件中,“防滑凸榫被动土压力修正系数”、“防滑凸榫容许弯曲拉应力”以及“防滑凸榫容许剪应力”该如何取值?

答:

防滑凸榫被动土压力修正系数,需要用户根据经验输入。

 “防滑凸榫容许弯曲拉应力”以及“防滑凸榫容许剪应力”为旧的指标体系,可从旧版的圬工砌体规范中查到。

  即将推出的岩土5.6中,将采用新规范的标准值、设计值指标体系。

问题4:

深基坑排桩的冠梁水平刚度计算中,示意图中的L和a是什么含义?

答:

软件帮助附录中有冠梁水平刚度计算的详细说明,参数含义如下:

    L-冠梁长度;如果有内支撑,取内支撑间距;如果无内支撑,一般取该边基坑边长;

    a-计算冠梁水平刚度的位置;一般取L长度的一半(最不利位置);

问题5:

在土钉墙基坑支护设计中,土层为粘性土,内聚力较大,计算结果显示:

“依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规定,按库仑土压力理论计算,由于土层c值相对过高,所计算土压力为负值,土压力结果不合理,外部稳定计算无法继续。

请问前面的计算结果是否正确?

答:

出现上述提示,只是说明外部稳定无法继续,不影响其它计算。

  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为c值过大。

《理正软件用户常见问题及解答集锦》(第五期 2009-4-8)

问题1:

深基坑6.0单元计算中,计算m值时,输入的“基坑底面位移估算值d”的含义是什么?

答:

“基坑底面位移估算值d”是指基坑底面的水平位移。

该值影响m值的选择;对于有经验地区,可直接采用m值;对于无经验地区,m值采用规范建议公式计算。

一般采用水平位移为10mm计算,当水平位移大于10mm时,应进行适当的修正,不能严格按规范建议公式计算。

否则,计算的基坑底面处水平位移会增大,计算的m值会更小,导致水平位移更大,m值更小,结果不一定收敛。

使用时要特别注意。

问题2:

深基坑5.41整体计算中,如果网格划分时基坑侧边网格间距与桩间距有出入,网格节点与护坡桩不在同一位置,则代表锚索的弹性支座的锚杆位置将不与护坡桩对齐,此时是不是锚杆的力就加不到排桩上?

答:

只要有腰梁就可以。

锚杆加到腰梁上,由腰梁对桩产生作用。

问题3:

理正岩土软件中的岩质边坡稳定分析软件中,锚杆(索)支护设计中的“每沿米所需锚固力”是指什么?

答:

在岩质边坡软件“简单平面稳定分析”中选择的“锚杆(索)支护设计”计算项后,在计算书中有“每沿米所需锚固力”一项的输出。

该结果的意义是:

在无锚杆(索)的情况下,岩体稳定需要的锚固力,也就是用户设计锚杆(索)要达到的效果。

由此设计锚杆(索)的长度、配筋、间距等。

每根锚杆(索)提供的锚固力除以间距,就是锚索每沿米所能提供的锚固力,要求每米提供的锚固力大于计算的“每沿米所需锚固力”。

问题4:

挡土墙设计里面圬工容许应力怎么确定!

答:

“容许应力”的概念是旧规范设计体系,在旧的《路基手册》中可以查到。

现行规范材料都是采用标准值和设计值。

如果采用“容许应力法”设计,一种方法是查旧规范中的指标;另一种方法(变通方法)取新规范中的设计值除以综合荷载分项系数。

在即将推出的岩土5.6中,已经采用极限状态设计体系。

望大家关注。

《理正软件用户常见问题及解答集锦》(第四期 2009-3-11)

1.计算稳定时,所画的*.dxf图,坝前取一定的长度4米,坝后取一定的长度2米作为边界条件是否合适?

答:

合适。

一般坝前取得长一些比较好,尤其是地层不均匀情况,一定要长一些。

分析哪侧的稳定,那一侧要交互长些。

2.理正岩土-边坡稳定分析-锚杆的设置里面,“法向力发挥系数”是一个什么概念?

答:

“法向力发挥系数”不是具体哪本规范的内容,是根据实践工程总结出来的。

“法向力发挥系数”是指:

考虑锚杆力法向分力产生的抗滑摩擦力发挥程度的系数。

不考虑锚杆力法向分力产生的抗滑摩擦力时,该系数可取0。

全考虑锚杆力法向分力产生的抗滑摩擦力时,该系数可取1。

对于锚杆力较小时,该系数对计算结果的影响不大。

《理正软件用户常见问题及解答集锦》(第三期 2009-3-10)

1.扶壁挡墙中附加荷载的集中力是什么含义?

角度是如何定义的?

答:

附加荷载中集中力表示沿挡墙纵向方向上的一个线性均布力。

力的角度方向以水平右向为0度,逆时针旋转为正。

荷载输入后在图形界面上有相应图示。

2.理正有哪个软件可以计算水位降落期、施工期的土石坝稳定问题?

答:

采用理正边坡稳定软件。

  其中选择《碾压土石坝规范》计算稳定渗流期及水位降落期的稳定。

 

《理正软件用户常见问题及解答集锦》(第二期 2009-3-9)

1.问:

深基坑软件中的土钉设计和岩土软件中的超级土钉设计有何不同?

还有,岩土软件中的边坡设计仅仅指土质边坡吗?

答:

深基坑软件中的“土钉设计”和岩土软件中的“超级土钉设计”的区别在于:

超级土钉软件中可提供更多的设计规范设计土钉。

边坡稳定软件中,主要指土质边坡。

理正也有岩质边坡设计的专用软件--理正岩质边坡软件。

2.问:

在理正基坑土钉计算(外部稳定计算结果)会出现------“依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规定,所计算土压力为负值,外部稳定计算无法继续”的提示信息,一般是什么原因?

答:

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通常为输入的土层粘聚力较大。

《理正软件用户常见问题及解答集锦》(第一期 2009-3-6)

1.问:

1.用有限元法计算土坝渗流时,所要求输入的点边界条件指的是什么?

答:

点边界条件指的是:

在土坝的指定点的边界条件是已知的(水头、流量、可能浸出点)。

2.问:

深基坑的土钉支护计算,假设有六道土钉,想把其中的两道换成锚索(软件只能选择锚杆),通过计算发现:

在支锚栏里,无论输入锚索的总长,锚固段长度以及抗拉力怎么变化,只要位置不变,计算结果都没变化,这是怎么回事?

答:

软件计算中锚杆(索)未参与抗拉计算,只参与整体稳定计算。

因不易确定锚(索)分担土压力的比例。

设计采用锚索时,只需在支锚栏里把输入锚索的参数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