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mpack动力学建模计算手册.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1940331 上传时间:2023-06-03 格式:DOCX 页数:106 大小:1.9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simpack动力学建模计算手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6页
simpack动力学建模计算手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6页
simpack动力学建模计算手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6页
simpack动力学建模计算手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6页
simpack动力学建模计算手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6页
simpack动力学建模计算手册.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6页
simpack动力学建模计算手册.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6页
simpack动力学建模计算手册.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6页
simpack动力学建模计算手册.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6页
simpack动力学建模计算手册.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6页
simpack动力学建模计算手册.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06页
simpack动力学建模计算手册.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06页
simpack动力学建模计算手册.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06页
simpack动力学建模计算手册.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06页
simpack动力学建模计算手册.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06页
simpack动力学建模计算手册.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06页
simpack动力学建模计算手册.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06页
simpack动力学建模计算手册.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06页
simpack动力学建模计算手册.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06页
simpack动力学建模计算手册.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106页
亲,该文档总共10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simpack动力学建模计算手册.docx

《simpack动力学建模计算手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simpack动力学建模计算手册.docx(10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simpack动力学建模计算手册.docx

simpack动力学建模计算手册

建模、计算记录

1创建文件

主窗口>>File>>OpenFile,弹出文件选择窗口。

选择合适的文件目录,点击New,输入文件名,OK。

主菜单>>ModelSetup,弹出建模窗口,同时创建了基本模型,该基本模型包括一个坐标参考系(Isys),一个刚体(Body)和一个运动副(joint)。

2设置环境

2.1设置重力

建模窗口>>Globals>>Gravity,弹出重力设置窗口。

将重力设置为Z方向+9.81,OK。

2.2设置视图

建模窗口>>View>>ViewSetup,弹出视图设置窗口。

选择【StandardViews】中的【wheel/Rail:

Perspectiveview】,OK。

3创建第1个轮对

3.1创建轮对刚体

建模窗口>>Element>>Bodies,弹出刚体元件窗口。

将Body1重命名为Wheelset1。

双击Wheelset1,弹出刚体参数设置窗口。

设置轮对的参数:

轮对的质量为1654kg,轮对的摇头转动惯量为726kg.m.m。

3.2创建轮对的外形

选择【3DGeometry】,弹出刚体外形设置窗口。

双击$P_Wheelset1_Cuboid,出现设置外形参数窗口。

设置车轴外形参数,见上图,OK。

回到刚体外形设置窗口,OK。

回到刚体设置窗口,OK。

4创建轮对的运动副和轮轨接触

4.1创建轮对的运动副

>>Elements>>Joints,出现运动副窗口,双击$J_Wheelset1,出现运动副设置窗口。

选择07号运动副,设置初始状态。

4.2创建轮轨接触

选择【Generate/UpdateWheel-RailElementsofJoint】,出现轮轨接触窗口。

选择OK,回到运动副设置窗口。

点击【AssembleSystem】,OK,完成车轮及轮轨接触运动副设置。

模型文件名:

Ametro_01。

5设置初始轨道

>>Globals>>Track,出现轨道设置窗口。

SIMPACK中,可以设置六种轨道形式:

(1)直线;

(2)圆曲线;

(3)直线+缓和曲线+圆曲线;

(4)直线+缓和曲线+圆曲线+缓和曲线+直线;

(5)两段方向曲线+直线;

(6)道岔;

5.1直线

【Toplogy】选择StraightTrack,输入线路总长度,OK。

程序调试时,通常采用直线形式。

模型文件名:

Ametro_02。

5.2曲线

曲线需要选择以下参数:

(1)缓和曲线超高类型(S形、直线形);

(2)超高形式(中心线、轨式)

曲线的设置包括以下参数:

(1)直线长度:

(2)缓和曲线长度;

(3)圆曲线半径;

(4)曲线超高;

(5)超高测量值(默认1.506m);

(6)圆曲线长度;

(7)线路总长度;

6设置车辆总体参数

6.1车辆总体参数初步设置

>>Globals>>VehicleGlobals,出现车辆总体参数设置窗口。

设置轮对类型【WheelsetsofType】:

Wheelset1

设置车辆速度【v_vehicle】:

10m/s;

设置轨道参数模式【Railgaugegivenby】:

TrackGauge

设置左轮滚动圆半径:

0.42m;

设置右轮滚动圆半径:

0.42m;

设置车轮滚动圆横向间距之半:

(1.353+2*0.07)/2=0.7465m;

设置轨距:

1.435m;

设置轨距测量高度:

0.014;

设置轨底坡:

1/40;(如果没有轨底坡,则设为“0”)

设置左轮踏面外形:

S1002;

设置左轨外形:

UIC60;

设置右轮踏面外形:

S1002;

设置右轨外形:

UIC60;

设置轮轨接触模式:

【singlecontact】,【constraintcontact】,【Tableeveluation】。

选择【ApplyasDefaults】,Close,完成设置。

6.2保存设置

建模窗口>>File>>Save,建模窗口>>File>>Reload,系统自动完成轮对与线路的装配,如下图所示。

注意:

由于SIMPACK没有undo功能,因此在每一步完成后请存盘,然后重新载入模型,或者另存为一新文件。

6.3轮轨接触几何关系检查

当对车轮踏面和轨头外形设置完成后,可检查轮轨接触几何关系。

点击【CheckProfile/Tables】,出现轮轨接触几何关系检查设置窗口以及结果窗口。

6.4轮轨接触力计算设置

点击【ContactForce】,出现轮轨接触力计算设置窗口。

各选项说明如下:

蠕滑力计算理论:

默认为Kalker简化理论;

摩擦形式:

默认为常数;

摩擦系数:

默认取0.4;

车轮正压力小于等于零时:

(1)终止计算;

(2)垂向载荷变为零;

注意:

以上选项的存在条件时轮轨运动副设置为07或09。

轮对抬高量时:

(1)不作处理;

(2)跳起5mm时终止计算;(3)爬起5mm时终止计算。

6.5轮轨接触模式

6.5.1单点与多点接触

单点接触:

一点接触

多点接触:

最多三点接触——踏面、轮缘、轮背各一点。

6.5.2刚性与弹性接触

刚性接触:

(1)法向力等于约束力;

(2)避免高频振动,运算速度快;

(3)车轮只存在“假抬起”;

(4)可进行单点、多点接触计算。

弹性接触:

(1)用单侧弹簧和阻尼(18号元件)代替约束;

(2)法向力等于弹簧和阻尼合力;

(3)存在高频振动,计算速度慢;

(4)车轮可能抬起;

(5)仅适用于单点接触。

6.5.3轮轨接触模式的选择

(1)调试模型——单点刚性接触,不允许跳起;

(2)平稳性计算,线路激扰小——单点刚性接触,不允许跳起;

(3)平稳性计算,线路激扰大——单点刚性接触,允许跳起;

(4)脱轨安全性计算,大曲线——单点弹性接触,允许跳起;

(5)脱轨安全性计算,小曲线——多点刚性接触,允许跳起;

(6)曲线通过计算,可能出现大冲角——在线轮轨力计算;

模型文件名:

Ametro_03。

7创建第2个轮对

7.1创建轮对刚体

>>Element>>Bodies,弹出刚体元件窗口。

新建一个刚体,命名为Wheelset2,弹出参数设置窗口。

设置轮对的参数:

轮对的质量为1654kg,轮对的摇头转动惯量为726kg.m.m。

7.2创建轮对的运动副和轮轨接触

>>Elements>>Joints,出现运动副窗口(备注:

每创建一个刚体时,系统自动在该刚体上创建一个运动副)。

双击$J_Wheelset2,出现运动副设置窗口。

选择07号运动副,设置初始状态,S=2.5m(轴距)。

选择【Generate/UpdateWheel-RailElementsofJoint】,出现轮轨接触窗口。

选择【WheelsetType】与第1个轮对相同:

WheelsetType_1,OK。

回到运动副设置窗口,点击【AssembleSystem】,OK。

7.3保存设置

建模窗口>>File>>Save,建模窗口>>File>>Reload,系统自动完成轮对与线路的装配。

7.4创建轮对的运动副和轮轨接触

由于轮对的类型与第1个轮对相同,因此不需要再设置参数。

如果两个轮对的参数不同,则需要设置该参数。

模型文件名:

Ametro_04。

8创建构架

8.1创建构架刚体

>>Element>>Bodies,弹出刚体元件窗口。

新建一个刚体,命名为frame1,弹出参数设置窗口。

设置构架的参数:

动车构架的质量为3970kg,摇头转动惯量为4716kg.m.m(Izz),侧滚转动惯量为2058kg.m.m(Ixx),点头转动惯量为2936kg.m.m(Iyy)。

构架的质心为(0,0,-0.5),质心位置这样设置的好处是使得构架参考系的高度在轨面上,便于构架上其它Marker点的位置设置,这时在构架运动副中的高度不需要设置。

构架其它参数设置如下图所示。

8.2创建构架的外形

8.2.1构架的侧梁

选择【3DGeometry】,出现几何图形设置窗口。

重新名为Frame,选中进入图形设置窗口。

【Type】选择22:

WheelRailBogie。

设置参数如上图,OK。

8.2.2构架的前横梁

在几何图形设置窗口,增加新的几何图形travf,进入图形设置窗口。

【Type】选择01:

Cubiod,设置参数如上图,OK。

8.2.3构架的后横梁

在几何图形设置窗口,增加新的几何图形travb,进入图形设置窗口。

【Identifyto】:

travf,设置参数如上图,OK。

8.3创建轮对的运动副

>>Elements>>Joint,双击$J_Frame,出现运动副设置窗口。

【Jointtype】选择07:

GeneralWheel/RailJoint。

设置初始状态,S=1.25m(转向架质心纵向坐标)。

注意:

不要选择【Generate/UpdateWheel-RailElementsofJoint】。

8.4保存设置

建模窗口>>File>>Save,建模窗口>>File>>Reload。

模型文件名:

Ametro_05。

9创建一系悬挂

9.1创建轮对的Marks点

>>Elements>>Bodies,选择第1个轮对。

选择【Marks】,出现Mark点窗口。

新建轮对上Mark点,wheelset1_PS_L(0,-1,0)和wheelset1_PS_R(0,1,0)。

注意:

这里的坐标均为相对坐标,是相对刚性质心的坐标。

同样,创建第2个轮对Marks点,wheelset2_PS_L(0,-1,0)和wheelset2_PS_R(0,1,0)。

9.2创建构架的Marks点

Frame1_PS_FL(-1.25,-1,-0.42),Frame1_PS_FR(-1.25,1,-0.42)

Frame1_PS_BL(1.25,-1,-0.42),Frame1_PS_BR(1.25,1,-0.42)

实际上,构架上的Mark点与轮对的Mark点在空间的位置重合。

9.3创建一系弹簧

>>Elements>>Forces,新建一个力元件PS_FL1,出现了力元件设置窗口。

【ForceType】选择05:

SpirngDamperparallelCmp,设置一系弹簧参数,如上图。

小技巧:

选择【FromMarkeri】和【ToMarkerj】的顺序时,应尽量使得预平衡载荷【NonimalForce】为负值。

如果预平衡载荷为正值,可能回出现车轮离开轨道的情况,影响积分的速度,这时可将【FromMarkeri】和【ToMarkerj】的顺序颠倒,就能解决问题。

选择【3DGraph】,出现力元件形状设置窗口。

设置力元件外形,如上图,OK。

同理,设置其它一系垂向弹簧力元件,PS_FR1,PS_BL1,PS_BR1。

9.4保存设置

建模窗口>>File>>Save,建模窗口>>File>>Reload。

模型文件名:

Ametro_06。

10模型检查

10.1加速度检查

建模窗口>>Globals>>VehicleGlobals,出现车辆参数设置窗口。

速度设为1m/s,【ApplyasDefaule】。

建模窗口>>File>>Save。

主窗口>>Calculation>>TestCall>>Performance。

检查各运动副的加速度。

主窗口>>PostProcess>>StatesPlots。

如果模型中所有运动副的加速度接近零值,说明模型没有错误。

如果模型中某个运动副的加速度很大(如达到10g左右),说明给运动副存在错误。

如果模型中某个运动副的Z向加速度为1g左右,说明该模型初始状态没有平衡。

10.2载荷预平衡

建模时,各刚体的位置通常是取空车(重车)的平衡位置,因此必须对垂向弹簧施加预载荷以平衡重力。

关闭建模窗口。

主窗口>>Calculation>>NonimalForces,出现载荷预平衡窗口。

点击【InitialisewithAll】,需要计算的ForceElement出现。

点击【PerformCalculation】,计算结果窗口出现。

检查各力元件上载荷的对称性,如果某一力元件与其它同类元件的载荷相差较大,说明该力元件存在错误。

小技巧:

如果预平衡载荷为正值,可将力元件的【FromMarkeri】和【ToMarkerj】的顺序颠倒,就能解决问题。

当各力元件上载荷很对称时,点击【Save】,出现计算结果保持窗口,按图示选择后,点击OK。

点击【Exit】,退出预载荷计算窗口。

10.3计算检查

进入建模窗口。

建模窗口>>Calculation>>TimeIntegration,出现时域积分窗口。

选择【Go】。

如果转向架图形开始运动,说明模型正常。

否则,自动退出该窗口。

模型文件名:

Ametro_06。

11创建另一个转向架

11.1创建第3个轮对

>>Element>>Bodies,新建一个刚体,命名为Wheelset3。

设置轮对的参数:

轮对的质量为1654kg,轮对的摇头转动惯量为726kg.m.m。

>>Elements>>Joints,双击$J_Wheelset3,选择07号运动副,设置初始状态,S=15.7m(车辆定距)。

选择【Generate/UpdateWheel-RailElementsofJoint】,出现轮轨接触窗口,选择OK,回到运动副设置窗口。

点击【AssembleSystem】,OK,完成车轮及轮轨接触运动副设置。

>>File>>Save,然后>>File>>Reload。

模型文件名:

Ametro_07。

11.2创建第4个轮对

>>Element>>Bodies,新建一个刚体,命名为Wheelset4。

设置轮对的参数:

轮对的质量为1654kg,轮对的摇头转动惯量为726kg.m.m。

>>Elements>>Joints,双击$J_Wheelset3,选择07号运动副,设置初始状态,S=2.5+15.7=18.2m(车辆定距)。

选择【Generate/UpdateWheel-RailElementsofJoint】,出现轮轨接触窗口,选择OK,回到运动副设置窗口。

点击【AssembleSystem】,OK,完成车轮及轮轨接触运动副设置。

>>File>>Save,然后>>File>>Reload。

模型文件名:

Ametro_08。

11.3创建第2个构架

>>Element>>Bodies,新建一个刚体,命名为frame2。

设置构架的参数:

动车构架的质量为3970kg,摇头转动惯量为4716kg.m.m(Izz),侧滚转动惯量为2058kg.m.m(Ixx),点头转动惯量为2936kg.m.m(Iyy),构架的质心为(0,0,-0.5)。

>>Elements>>Joint,双击$J_Frame2,【Jointtype】选择07:

GeneralWheel/RailJoint。

设置初始状态,S=1.25+15.7=16.95m(转向架质心纵向坐标)。

模型文件名:

Ametro_09。

11.4创建一系悬挂

创建第3个轮对上的Marks点,wheelset3_PS_L(0,-1,0)和wheelset3_PS_R(0,1,0)。

创建第4个轮对上的Marks点,wheelset4_PS_L(0,-1,0)和wheelset4_PS_R(0,1,0)。

创建第2个构架上的Marks点,Frame2_PS_FL(-1.25,-1,-0.42),Frame2_PS_FR(-1.25,1,-0.42),Frame2_PS_BL(1.25,-1,-0.42),Frame2_PS_BR(1.25,1,-0.42)

>>Element>>Forces,创建力元件PS_FL、PS_FR、PS_BL、PS_BR,类型05:

SpirngDamperparallelCmp,设置弹簧参数,同第1个转向架。

模型文件名:

Ametro_10。

12创建车体

12.1创建刚体

>>Element>>Bodies,新建一个刚体,命名为Carbody。

设置车体的参数:

质量为23825kg,摇头转动惯量为506504kg.m.m(Izz),点头转动惯量为528628kg.m.m(Iyy),侧滚转动惯量为33832kg.m.m(Ixx),车体的质心为(0,0,-1.8)。

设置车体的图形,如下图所示。

12.2创建运动副

>>Elements>>Joints,双击$J_Carbody,选择07号运动副,设置初始状态,S=7.85+1.25=9.1m(车辆定距)。

12.3保持文件

>>File>>Save,然后>>File>>Reload。

模型文件名:

Ametro_11。

13创建二系悬挂垂向弹簧

13.1第1个转向架

13.1.1创建Mark点

构架上的Mark点,Frame1_SS_L(0,-0.94,-0.75),Frame1_SS_R(0,0.94,-0.75)。

车体上的Mark点,Carbody_SS_BL(-7.85,-0.94,-0.75),Carbody_SS_BR(-7.85,0.94,-0.75)。

13.1.2创建垂向弹簧

>>Elements>>Forces,创建力元件SS_BL。

【ForceType】选择05:

SpirngDamperparallelCmp,设置弹簧参数,如下图。

设置力元件外形,OK。

同理,创建力元件SS_BR。

13.2第2个转向架

13.2.1创建Mark点

构架上的Mark点,Frame2_SS_L(0,-0.94,-0.75),Frame2_SS_R(0,0.94,-0.75)。

车体上的Mark点,Carbody_SS_FL(7.85,-0.94,-0.75),Carbody_SS_FR(7.85,0.94,-0.75)。

13.2.2创建垂向弹簧

>>Elements>>Forces,创建力元件SS_FL,SS_FR,参数同前。

13.4保存设置

建模窗口>>File>>Save,建模窗口>>File>>Reload。

13.4载荷预平衡

关闭建模窗口。

主窗口>>Calculation>>NonimalForces,出现载荷预平衡窗口。

点击【ResetNonimalandConstraintForces】,去除原来的载荷预平衡。

点击【InitialisewithAll】,点击【PerformCalculation】,计算结果窗口出现。

检查各力元件上载荷的对称性,如果各相同位置力元件的载荷基本相等,点击【Save】,出现计算结果保持窗口,点击OK。

小技巧:

如果力元件的横向和纵向预平衡载荷存在很小的载荷时,使用建模窗口中>>Calculation>>TimeIntegration进行模型检查时可能无法运行。

出现这种情况时处理如下:

(1)在建模窗口打开VehicleGlobal窗口,进入【ContactForce】设置窗口,将【AllowWheelLeft】设置为“SetTx=Ty=0whenN<0andcontinue”,OK,回到VehicleGlobal窗口,点击【ApplyasDefaults】,Close,退出VehicleGlobal窗口。

保持文件,Reload。

(2)使用建模窗口中>>Calculation>>TimeIntegration进行模型检查。

(3)打开VehicleGlobal窗口,进入【ContactForce】设置窗口,将【AllowWheelLeft】改回原来的设置“AbortSimulationwhenN<0”,OK,回到VehicleGlobal窗口,点击【ApplyasDefaults】,Close,退出VehicleGlobal窗口。

保持文件,Reload。

(4)使用建模窗口中>>Calculation>>TimeIntegration再次进行模型检查。

模型文件名:

Ametro_12。

14二系垂向减振器

14.1第1个转向架

14.1.1创建Mark点

构架上的Mark点,Frame1_SDZ_L(-0.41,-1.235,-0.4),Frame1_SS_R(0.41,1.235,-0.4)。

车体上的Mark点,Carbody_SDZ_BL(-7.85-0.41,-1.235,-0.9),Carbody_SDZ_BR(-7.85+0.41,1.235,-0.9)。

14.1.2创建垂向减振器

>>Elements>>Forces,创建力元件SDZ_BL。

【ForceType】选择02:

DamperPtp,设置阻尼参数,如下图。

设置力元件外形,OK。

同理,创建力元件SDZ_BR。

14.2第2个转向架

14.2.1创建Mark点

构架上的Mark点,Frame2_SDZ_L(-0.41,-1.235,-0.4),Frame2_SS_R(0.41,1.235,-0.4)。

车体上的Mark点,Carbody_SDZ_FL(-7.85-0.41+15.7,-1.235,-0.9),Carbody_SDZ_FR(-7.85+0.41+15.7,1.235,-0.9)。

14.2.2创建垂向减振器

>>Elements>>Forces,创建力元件SDZ_FL,SDZ_FR,参数同前。

模型文件名:

Ametro_13。

15横向减振器

15.1第1个转向架

15.1.1创建Mark点

构架上的Mark点,Frame1_SDY(-0.21,-0.3,-0.7)。

车体上的Mark点,Carbody_SDY_B(-7.85-0.21,0.3,-0.7)。

15.1.2创建横向减振器

>>Elements>>Forces,创建力元件SDY_B。

【ForceType】选择02:

DamperPtp,设置阻尼参数,如下图。

设置力元件外形,OK。

15.2第2个转向架

15.2.1创建Mark点

构架上的Mark点,Frame2_SDY(0.21,0.3,-0.7)。

车体上的Mark点,Carbody_SDY_F(7.85+0.21,-0.3,-0.7)。

备注:

每转向架只有一个横向传感器,车体上的横向减振器靠外侧布置。

15.1.2创建横向减振器

>>Elements>>Forces,创建力元件SDY_F,参数同上。

模型文件名:

Ametro_14。

16纵向牵引弹簧

16.1第1个转向架

16.1.1创建Mark点

构架上的Mark点,Frame1_TR(0,0,-0.42)。

车体上的Mark点,Carbody_TR_B(-7.85,0,-0.42)。

16.1.2创建牵引弹簧

>>Elements>>Forces,创建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