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干扰EMI与电磁兼容EMC.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1941483 上传时间:2023-06-03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95.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磁干扰EMI与电磁兼容EM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电磁干扰EMI与电磁兼容EM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电磁干扰EMI与电磁兼容EM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电磁干扰EMI与电磁兼容EM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电磁干扰EMI与电磁兼容EM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电磁干扰EMI与电磁兼容EMC.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电磁干扰EMI与电磁兼容EMC.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电磁干扰EMI与电磁兼容EMC.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电磁干扰EMI与电磁兼容EMC.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电磁干扰EMI与电磁兼容EMC.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电磁干扰EMI与电磁兼容EMC.docx

《电磁干扰EMI与电磁兼容EM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磁干扰EMI与电磁兼容EMC.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电磁干扰EMI与电磁兼容EMC.docx

电磁干扰EMI与电磁兼容EMC

电磁干扰EMI与电磁兼容EMC

二.电磁干扰EMI与电磁兼容EMC

电磁干扰(ElectromagneticInterference),简称EMI,有传导干扰和辐射干扰两种。

传导干扰主要是电子设备产生的干扰信号通过导电介质或公共电源线互相产生干扰;辐射干扰是指电子设备产生的干扰信号通过空间耦合把干扰信号传给另一个电网络或电子设备。

为了防止一些电子产品产生的电磁干扰影响或破坏其它电子设备的正常工作,各国政府或一些国际组织都相继提出或制定了一些对电子产品产生电磁干扰有关规章或标准,符合这些规章或标准的产品就可称为具有电磁兼容性EMC(ElectromagneticCompatibility)。

电磁兼容性EMC标准不是恒定不变的,而是天天都在改变,这也是各国政府或经济组织,保护自己利益经常采取的手段。

1.传导干扰

传导干扰一般是通过电压或电流的形式在电路中进行传播的,图6是测试电子设备产生传导干扰的基本方法,或表示传导干扰通过电源线传输的几种方式。

图6中,电子设备表示干扰信号源,CI表示共模干扰信号,DI表示差模干扰信号;V1、V2、V3分别表示用仪表对干扰信号进行测量的连接方法,低通滤波器是为了便于对V1、V2、V3进行测试,而另外加接进去的;R1、R2、R3、R4分别为各电子设备的接地电阻,也包括大地之间的电阻,接地电阻一般为几欧姆到几十欧姆,其阻值与地线的安装和地表面土壤结构有关;C1为电子设备对大地的电容,其容量与电子设备的体积还有地面距离有关,一般为几微微法到几千微微法。

从图6中我们可以看出:

V1=CI−DI(17)

V2=CI+DI(18)

V3=DI(19)

从图6中我们还可以看出,差模干扰信号DI是通过电子设备两根电源输送线传输的,因此,必须用低通滤波器对它进行隔离;而共模干扰信号CI是通过电子设备对大地的电容C1传输的,由于C1的容量一般都非常小,C1对低频共模干扰信号的阻抗很大,因此,在低频段,共模干扰信号一般很容易进行抑制,但在的高频段,对共模干扰信号进行抑制,难度却要比差模干扰信号抑制的难度大很多。

1-1.回路电流产生传导干扰

图7是一个开关电源电路的几个主要部分,图中,C1、C2、C3、C4是各主要部分的对地电容或对机壳的电容,R1、R2、R3是地电阻或机壳的电阻(机壳接地);i1、i2、i3、i4是开关电源电路中几个主要部分的回路电流,i1是交流输入回路电流,i2是整流回路电流,i3是开关回路电流,i4是输出整流回路电流。

在这4个电流之中,i3的作用是最主要的,因为它受开关管Q1控制,其它电流全部都受它牵动而发生变化。

从电路中我们可以看出,i1、i2、i3所属的3个回路都是相互连接的,根据回路电流定律,i1、i2、i3之间具有代数和的关系,因此,只要3个电流中有一个电流的高频谐波对其它电路产生干扰,那么,3个电流都会对其它电路产生干扰,并且这种干扰主要是差模信号干扰。

i4与变压器初级的3个回路电流没有直接关系,它是通过磁感应产生的,因此它不会产生差模信号干扰,但它会产生共模信号干扰,i4产生共模信号干扰的主要回路一个是通过对地电容C4,另一个是变压器T1初、次级之间的电容(图中没有画出)。

另外,还有4个回路电流i5、i6、i7、i8,这四个回路电流一般人是不会太注意的。

这四个电流与前面的3个电流i1、i2、i3基本没有直接联系,它们都是通过电磁感应(电场与磁场感应)产生的。

在这几个电流中,其中以i7最严重,因为,变压器初级线圈产生的反电动势一端正好通过C3与大地相连,另一端经过其它3个回路与交流输入回路相连。

这里特别指出,凡是经过电容与大地相连回路的电流都是属于共模信号干扰电流,因此,i5、i6、i7、i8全部都属于共模信号干扰电流。

1-2.电磁感应产生传导干扰

我们知道,在开关电源里面,开关电源变压器是最大的磁感应器件。

反激式开关电源变压器,就是通过把流过变压器初级线圈的电流转换成磁能,并把磁能存储在变压器铁心之中,然后,等电源开关管关断的时候,流过变压器初级线圈的电流为0的时候,开关电源变压器才把存储在变压器铁心之中磁能转换成电能,通过变压器次级线圈输出。

开关电源变压器在电磁转换过程中,工作效率不可能100%,因此,也会有一部分能量损失,其中的一部分能量损失就是因为产生漏磁,或漏磁通。

这些漏磁通穿过其它电路的时候,也会产生感应电动势。

感应电动势的大小可由(13)、(14)或(16)式求得。

图8是磁感应产生传导干扰的原理图,图8表示开关电源变压器产生的漏磁通穿过其它电路时,在其它电路中也产生感应电动势,其中漏磁通M1、M2、

图12是极化天线的工作原理图,图12-a)和图12-b)表示天线在电场中被感应产生极化的两种不同情形。

所谓极化就是导体或物体在电场力的作用下产生带电,这种带电是极化带电,即:

导体或物体的一端带正电,而另一端带负电。

一般地说,导体或物体被极化带电,只是两端带电,而中心点是不带电的。

由于,极化天线的电场是一个交变电场,所以,天线总是在图12-a)和图12-b)之间来回变化。

12-a)和图12-b)最左边的图形是表示电场方向和天线的电荷分布曲线,中间图形表示载流子在极化天线中流动,右边图形表示天线的等效电路。

天线来回极化的工作原理可以等效成一个串联谐振电路,当天线在电场力的作用下被极化带电时,它又相当于一个电容在充电;当天线中的载流子在电场力的作用下来回移动时,它又相当于一个电感,并且在天线的周围会产生磁场。

当天线谐振电路产生谐振时,在天线串联谐振电路中会产生很大的谐振电流和很高的谐振电压(假设谐振电路的品质因数非常高),但实际使用的测量天线品质因数都不高,因为天线还要输出能量,即:

需要从天线中取出测试信号。

要想从天线中取出信号,可以通过高频信号线(双线)把两根天线串联起来,相当于电缆线连接在两根天线的中间,然后把高频信号线(双线)的另一端作为输出;另一种方法是,高频信号线(双线)其中的一条接天线,另一条接大地,高频信号线(双线)的另一端作为输出。

前一种天线一般叫半波双振子天线或全波双振子天线,后一种叫半波或全波单振子天线。

显然,双振子天线性能要比单振子天线好很多。

这种测量方法是不很精确的,但没有其它更好的方法。

因为,任何谐振回路都是一个储能电路,这种储能电路是一点、一点地把电能量进行积累并存储起来的,在进行能量积累的过程中自身也会损耗能量,最后达到接收能量与损耗能量完全平衡的时候,谐振回路的电压幅度才停止增长,即:

谐振回路的电压幅度与谐振回路的品质因数Q值有关,但谐振回路的品质因数Q值对于不同频率信号是不一样的,并且这种谐振回路无法检测干扰脉冲的瞬时值。

图13是谐振回路产生谐振的工作原理图。

图13-a)是一个含有谐波分量非常丰富的电压方波,图13-b)是LC串联回路产生谐振时的电压波形。

当电压方波作用于LC串联回路时,方波的前后沿都会对LC串联回路产生激励(即接收能量),每次激励过后又会产生阻尼振荡(即损耗能量),当输入电压波形的上升率dv/dt值大于谐振回路波形(正弦波)的上升率时,电路就会产生激励;当输入电压波形的上升率dv/dt值小于谐振回路波形的上升率时,电路就会产生阻尼。

由于每次激励过后振荡回路的能量还没有损耗完,紧接着又来一次新的激励,使振荡电压一次、又一次地进行叠加,如果激励的相位与振荡波形的相位能保持同步,则振荡电压的幅度会越来越高,直到激励的能量与电路损耗的能量相等为止。

因此,当谐振回路的品质因数Q值很高时,谐振电压也可以升得很高,理想的情况是Q值无限高(即天线没有损耗),则产生谐振电压的幅度也会升得无限高,但这种情况是不存在的。

从图13还可以看出,LC串联回路产生谐振时的电压幅度与激励波形的相位密切相关,而与激励波形的幅度反而相关不是特别大。

如果图13-a)中的电压方波之间的相位或周期不是严格保持相等,那么图13-b)中的波形就会产生严重抖动,并且谐振电压的幅度也会下降很多。

因此,用图11中的测量方法并不能完全客观地测量出干扰信号在某空间处的电磁场强度。

另外还需指出,测试用的接收天线还分电场感应电线和磁场感应天线,还有电磁场感应天线。

图11中仅以电场偶合天线为例进行分析。

图13中只是对干扰信号接收天线的原理进行了分析,实际应用中天线是不具体区分接收天线和发射天线的,两者都可以同用一根天线。

因此,电路中任何带电的导体或有电流流过的导体都可以看成是发射天线。

从图11可以看出,电子设备产生辐射干扰的大小除了干扰信号幅度之外,还与感应电容C1、C2的大小有关,即:

与电场辐射的面积有关(电容与面积大小成正比),与磁场辐射的面积也有关,因此,尽量减小干扰信号的辐射面积是一种降低辐射干扰的好办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