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油加气站消防设计专篇.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1949313 上传时间:2023-06-03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4.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加油加气站消防设计专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加油加气站消防设计专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加油加气站消防设计专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加油加气站消防设计专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加油加气站消防设计专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加油加气站消防设计专篇.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加油加气站消防设计专篇.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加油加气站消防设计专篇.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加油加气站消防设计专篇.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加油加气站消防设计专篇.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加油加气站消防设计专篇.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加油加气站消防设计专篇.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加油加气站消防设计专篇.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加油加气站消防设计专篇.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加油加气站消防设计专篇.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加油加气站消防设计专篇.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加油加气站消防设计专篇.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加油加气站消防设计专篇.docx

《加油加气站消防设计专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加油加气站消防设计专篇.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加油加气站消防设计专篇.docx

加油加气站消防设计专篇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工程设计资格证书

资格等级:

工程设计乙级

证书编号:

加油加气站

消防设计专篇

14Q-GZ5001-消篇

*********工程有限公司

二〇一年十月

主要编制人员

岗位

姓名

职称

签字

编制

校核

审核

附件:

《广东省企业基本建设投资项目备案证》

《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

《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

《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环境影响报告表审批意见的函》

附图:

总平面布置图

临时设备用房平面图

临时设备用房立面图

罩棚首层平面图

罩棚立面图

工艺管道及仪表流程图(加气部分)

工艺管道及仪表流程图(加油部分)

设备一览表

站内爆炸危险区域划分图

站内防雷接地总平面图

站内给排水管道平面布置图

站内消防设施平面布置图

临时设备用房消防设施平面布置图

视频监控系统电缆敷设图

术语、符号和缩略语说明:

本专篇中采用的术语、符号和缩略语除另行注明外,均以《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GB50156-2012)第2章的规定为准。

一、设计依据

1.文件及批复

2.消防设计贯彻的方针

在本项目的设计工作中,贯彻了国家规定的“预防为主,消防结合”的消防工作方针。

3.设计执行的相关法律、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国家主席令第6号)

2)《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国家主席令第70号)

3)《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591号)

4)《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国家主席令第28号)

5)《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国家主席令第52号)

4.设计执行的主要技术标准、规范

1)《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GB50156-2012

2)《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3)《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10

4)《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04

5)《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50058-92

6)《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

7)《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2009版)

8)《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

9)《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

10)《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2011

11)《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2009

二、项目概况

1.概述

2.工艺装置

本项目的工艺分为加油和加气两个相对独立的部分。

(1)主要物料

本项目的加油工艺涉及的物料有:

92#汽油、95#汽油、0#柴油,加气工艺涉及的物料有:

LNG、CNG。

(2)加气工艺

本站的加气工艺流程主要分为:

LNG卸车流程、LNG加气流程、CNG卸车流程、L-CNG气化流程和CNG加气流程。

下面分别作介绍:

1)LNG卸车流程

在做好LNG卸车口和LNG槽车之间的连接后,可以通过LNG输送泵将槽车内的LNG输送至LNG储罐内。

LNG泵撬中还带有一台空温式卸车增压器。

在需要的时候,可以通过该增压器给槽车增加以加快卸车速度。

2)LNG加气流程

通过LNG输送泵将储罐内的LNG向与LNG加气机连接的车辆加气。

3)CNG卸车流程

在将CNG槽车和CNG卸气柱妥善连接后,先打开管道上阀门,通过压力差从槽车通过顺序控制盘向CNG储气瓶组输送CNG。

在压力逐渐平衡、流量显著减小后,可以通过天然气压缩机继续将CNG从槽车向瓶组内输送。

在压差达到一定值后卸车即可结束。

4)L-CNG气化流程

LNG从储罐开始依次经过:

LNG储罐->LNG高压柱塞泵->空温式气化器->程序控制盘->CNG储气瓶组

在此过程中,常压冷态的LNG通过LNG高压柱塞泵加压成为高压冷态的液体,再通过空温式气化器的加热成为高压常温的气体,最后通过程序控制盘的分配进入CNG储气瓶组储存,以备CNG加气用。

5)CNG加气流程

通过CNG加气机的自动控制,利用CNG储气瓶组和车辆气瓶之间的压差向车辆加气。

为了尽可能地提高CNG储气空间的效率,本站将CNG储气瓶组内分为高、中、低压三部分储存空间。

在加气前平时这三部分储气空间储存的均是相同压力的CNG,但加气时先通过总容积相对较大的低压储气瓶向车辆加气,然后依次使用中压和高压储气瓶向车辆加气。

(3)加油工艺

1)卸油流程

本项目采用成品油运输槽车经连通软管与油罐卸油孔连通卸油的方式卸油。

装满汽油、柴油的槽车到达加油站内后,将连通软管与槽车的卸油口、储罐的进油口利用密闭快速接头连接好,接好静电接地装置以后利用槽车和储罐之间高差产生的自重卸油。

油品卸完后,关闭阀门、拆除连通软管,人工封闭好油罐进口,拆除静电接地装置,槽车缓慢离开站内。

站内的卸油口设计了卸油油气回收管线,将卸油过程中储油罐内散溢的油气,通过油气回收地下工艺管线及卸车软管重新收集至成品油运输槽车内,实现卸油与油气等体积置换。

密闭卸油工艺流程方块图如下:

2)加油流程

加油采用正压打出工艺,通过潜油泵把油品从储油罐打出,经过加油机的油气分离器、计量器,再经加油枪加到汽车的油箱中。

加油工艺设计中设置了加油油气回收管线,汽车加油过程中,将原来油箱口散溢的油气,通过油气回收专用加油枪收集,经油气回收管线输送至汽油储罐,实现加油与油气等体积置换,基本杜绝了汽车加油过程中的油气排放。

汽车加油工艺流程方块图如下:

本项目整个工艺流程详见附图工艺流程图。

(4)主要设备

本项目设置的工艺设备主要有:

储罐、泵、压缩机、气化器、加油机、加气机等,详见附图设备一览表。

3.消防设施现状

三、自然条件及气象条件

四、工艺装置火灾危险因素分析

1.生产过程中易燃易爆物料性质

本项目涉及的易燃易爆物料为汽油、LNG、CNG。

本项目涉及的柴油为可燃物料,闪点大于55℃。

按照全球化学统一分类和标签制度(GHS)、《化学品分类、警示标签和警示性说明安全规范易燃液体》(GB20581-2006)和现行《危险化学品名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公告2003年第1号),柴油不属于危险化学品中的易燃液体类别,暂不纳入危险化学品管理。

但柴油属于成品油,按照现行《危险货物品名表》(GB12268-2005)属于危险货物。

因此本项目参照危险化学品的管理要求对柴油进行消防设计。

各物料的基本数据见下表:

本项目各物料的物理性质

物料名称

危险化学品分类

相态

密度(比重)

沸点℃

凝点℃

闪点℃

自燃点℃

职业接触限值(mg/m3)

毒性等级

爆炸极限

火灾危险性分类

危害特性

汽油

3.1低闪点液体

液相

0.73

40~200

<-60

-50

TWA:

300

PC-STEL:

450

1.3~6

甲A

易燃、蒸汽能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强氧化剂有引起燃烧的危险

柴油

液相

0.88

-45~0

55

乙B

可燃,遇明火、高热或与氧化剂接触,有引起爆炸燃烧的危险。

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L

N

G

液相

0.62

-146

甲A

易燃、蒸汽能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强氧化剂有引起燃烧的危险

C

N

G

气相

甲A

易燃、蒸汽能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强氧化剂有引起燃烧的危险

2.生产过程中主要危险场所

危险源及危险和有害因素存在的主要作业场所情况如下表所示:

危害和有害因素分布表

危害和有害因素

存在场所

泄漏

埋地储罐区、LNG储罐围堰内、卸油点、工艺管道旁、加油机旁、加气机旁

火灾

埋地储罐区、LNG储罐围堰内、卸油点、工艺管道旁、加油机旁、加气机旁

爆炸

埋地储罐区、LNG储罐围堰内

中毒窒息

埋地储罐区、LNG储罐围堰内

车辆伤害

卸油点、加油机旁、加气机旁

噪音

LNG储罐围堰内、发电机

触电

各用电设备

高空坠落

各高空作业处

五、项目防火安全措施

1.平面布置

(1)站内设施之间的防火间距

站内主要设施之间的设计距离如下:

柴油罐距相邻油罐0.6m(0.5m)、CNG储气设施43.2m(6m)、LNG储罐27.5m(12m)、CNG加气机3.1m(3m)、LNG加气机12.8m(4m)。

汽油罐距CNG储气设施46.2m(6m)、LNG储罐30.5m(12m)、CNG加气机6.1m(4m)、LNG加气机15.8m(4m)。

CNG储气设施距LNG储罐4.04m(4m)。

其他防火间距见附图总平面布置图上的标注。

站内设施之间的防火间距符合《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GB50156-2012)的要求。

2.危险物料的安全控制

(1)汽油、柴油

本项目的埋地油罐采用卧式钢制油罐,油罐筒体所采用钢板标准规格的厚度不小于6mm,封头所采用钢板标准规格的厚度不小于8mm。

钢制油罐的设计和制造满足油罐在所承受外压作用下的强度要求。

油罐的外表面防腐设计符合国家标准的规定,并采用加强级的防腐绝缘保护层,防腐材料选用环氧煤沥青防腐漆,涂层结构为:

底漆—面漆—玻璃布—面漆—玻璃布—两层面漆,涂层总厚度≥0.6mm。

油罐的人孔设操作井,井盖采用本项目车行道下专用的密闭井盖;人孔操作井设在车行道下。

油罐的各接合管,均设在油罐的人孔盖上。

油罐的量油孔设带锁的量油帽,量油帽下部的接合管向下伸至罐内距罐底200mm处。

油罐的进油管向下伸至罐内距罐底50mm~100mm处,进油立管的底端为45度斜管口或T形管口,且弯向侧壁。

油罐安装前进行水压试验,试验压力0.1MPa。

每台加油机按加油品种单独设置进油管。

本项目的固定油品输送管道采用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的无缝钢管和复合管。

柴油、汽油属可燃液体,输油管道级别为GC2级。

管道连接方式除与加油机及埋地油罐接口采用法兰连接、复合管采用粘接外,其余为焊接。

本项目内的油品输送管道均埋地敷设,且不穿过建、构筑物。

埋地钢管外表面的防腐设计符合国家现行标准《钢质管道外腐蚀控制规范》(GB/T21447-2008)的有关规定,并采用不低于加强级的防腐绝缘保护层;卸油管道、卸油油气回收管道、加油油气回收管道和油罐通气管横管坡向埋地油罐。

卸油管道的坡度不小于5‰,卸油油气回收管道、加油油气回收管道和油罐通气管横管的坡度,不小于1%。

汽油罐与柴油罐的通气管分开设置,管口高出罩棚顶1.5m。

通气管的公称直径为50mm,通气管管口安装阻火通气帽。

成品油运输槽车卸油时用导静电耐油软管连接,连通软管的公称直径为80mm;卸油管与油罐进油耐油胶管的连接为专用快速接头,卸油管线每座储罐设1组。

(2)LNG

本项目的LNG储罐采用卧式双层真空绝热低温储罐。

内罐采用304不锈钢制造,外罐采用16MnR钢板制造。

储罐设计压力1.44Mpa,设计温度-196℃,能够满足储存LNG液体和液氮预冷的需要。

本项目的LNG储罐采用半地下布置,罐体中心低于附近4米范围的地面。

LNG储罐、LNG潜液泵撬和LNG柱塞泵撬均位于低于地面的围堰池内。

围堰内的容积大于LNG储罐的容积。

本项目的LNG管道属于GC2级,采用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的无缝不锈钢管。

管道连接方式除与设备、阀门、仪表的连接采用法兰连接外,其余为焊接。

管道使用聚异三聚氰酸酯泡沫(PIR)作保冷材料,保冷厚度为100mm。

LNG储罐、管道的手动排放和安全阀排放管线经EAG加热器加热到-107℃以上后,经放散管排放至大气。

放散管高出周围地面6米。

(3)CNG

本项目的CNG采用大容量高压储气瓶组的型式储存。

CNG储气瓶组的设计压力为27.5Mpa,设计温度为-50~93℃,水容积7.8m3。

本项目的CNG管道采用符合国家标准(GB/T14976-2002)的无缝不锈钢管,连接形式为焊接。

所有管道的壁厚均经计算合格,能够满足输送CNG的要求。

CNG储气瓶组、管道的手动排放和安全阀排放管线集中经放散管排放至大气。

放散管高出周围地面6米。

3.爆炸危险区域划分

本项目按照《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GB50156-2012)的要求进行爆炸危险区域划分,详见附图站内爆炸危险区域划分图。

4.防雷击、防静电积聚

罐区、装置区及罩棚为二类防雷建构筑物。

其余建构筑物为三类防雷建筑物。

各储罐材质均为钢材,且壁厚均大于4毫米。

LNG卸车口和CNG卸气柱附近预留接地端子箱,接地端子箱高出地面200mm。

对于第二类防雷建筑物,在建筑物的屋面装设避雷带及避雷短针用以对各建筑物进行防直击雷保护。

凸出屋面的金属物应与屋面避雷带牢固焊接。

各建筑物利用柱内主钢筋或混凝土内钢筋作为避雷引下线(每柱不少于2条φ16及以上的主筋),引下线必须焊接连通,且上端连避雷带,下端连接地装置。

二类防雷建筑物屋面避雷带网格不大于10mx10m或12mx8m。

引下线不少于2根,间距不大于18米。

对于第三类防雷建筑物,在建筑物的屋面装设避雷带及避雷短针用以对各建筑物进行防直击雷保护。

凸出屋面的金属物应与屋面避雷带牢固焊接。

各建筑物利用柱内主钢筋或混凝土内钢筋作为避雷引下线(每柱不少于2条φ16及以上的主筋),引下线必须焊接连通,且上端连避雷带,下端连接地装置。

三类防雷建筑物屋面避雷带网格不大于20mx20m或24mx16m。

引下线不少于2根,间距不大于25米。

防闪电感应的措施:

建筑物内的设备、管道、构架、电缆金属外皮、钢屋架、钢窗等金属物及突出屋面的放散管、风管等金属物,应就近接至防闪电感应接地装置。

平行敷设的管道,构架和电缆外皮等长金属物,其净距小于100mm时,每20~30米应用金属线跨接,交叉净距小于100mm时,其交叉处也应跨接。

当长金属物的弯头、阀门,法兰盘等连接处的过渡电阻大于0.03欧姆时,连接处也应用金属线跨接。

进出建筑物的电缆金属外皮及其保护钢管应在入户端与防雷接地相连。

架空或直接埋地金属管道应在进出处与防雷接地相连;低压配电室以及各用电单位的电源进线开关后设置低压避雷器保护,以防雷电波入侵,确保人身用电设备的安全。

建筑物内PE干线,电气接地装置的接地干线,进出建筑物的水管、工艺管、空调管等金属管道,防雷接地的接地装置,建筑物的金属门窗等金属构件,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工艺设备的金属外壳等导电体须做等电位连接。

地上或管沟敷设的油品管道的始、末端和分支处应设防静电和防感应雷的联合接地装置。

加气站的LNG车辆卸车场地,应设罐车卸车时用的防静电接地装置设置能检测跨接线及监视接地装置状态的静电接地仪。

在卸车处设置防静电接地装置,并设置静电接地仪,以检测、监视静电接地装置。

在爆炸危险区域内的油品管道上的法兰、胶管两端等连接处应用金属线跨接。

当法兰的连接螺栓不少于5根时,在非腐蚀环境下,可不跨接。

凡平时不带电而事故时可能带电的电气设备金属外壳均应可靠接地。

电缆桥架、支架、电缆管线、电气设备金属外壳、铠装电力电缆外皮均应可靠接地,工艺设备金属外壳、金属构架、管道均应可靠接地。

接地极垂直打入地中,接地极顶端距室外地坪0.8米,接地极间距以5米为宜,与建筑物基础的间距不小于3米。

接地极采用热镀锌角钢L=50x50x5L=2500mm;室外接地线采用热镀锌扁钢-40x4。

埋在土壤中的接地装置,其连接均应采用焊接,焊接处需做防腐处理。

站内电气工作接地、保护接地、防静电接地、信息设备接地和防雷接地等共用一套接地系统,其接地电阻R<=4欧。

若实测接地电阻大于4欧,则需增设接地极直至满足要求。

防雷接地的设计详见附图站内防雷接地总平面图。

5.供电安全

根据《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2009)和《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GB50156-2012),本项目用电负荷等级为三级。

站内的信息系统及监控系统设置不间断电源(UPS)。

项目电源引自站区附近的市电AC380/220V低压电网,单回路供电。

在临时设备用房的配电间内设1台动力配电箱向工艺设备供电。

6.照明

照明设计标准按照《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04)和《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GB50156-2012)的要求执行,照明灯具及光源一般应根据环境特征,生产要求,场所条件选择。

正常照明:

罩棚照明灯具选用金卤灯;檐面和标识、标牌照明选用LED灯和外置电极荧光灯;其余区域照明以节能型荧光灯、LED灯为主。

灯具功率因数cosφ≥0.9。

应急照明采用自带电池式双头应急灯,应急持续时间不小于30min。

爆炸性危险场所采用防爆金卤灯或防爆荧光灯,爆炸危险区域以外的建筑物(如临时设备用房)的照明灯具选用非防爆型。

道路照明在临时设备用房内集中控制。

7.建、构筑物防火

本项目内的主要建筑物有:

临时设备用房和加油加气罩棚。

其中:

临时设备用房建筑面积140m2,为一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耐火等级为二级,主要设置了:

营业厅、配电间、空压机间、控制室和卫生间。

加油加气罩棚建筑面积460m2,结构柱为钢筋混凝土,顶棚为网架结构,耐火等级为二级。

8.排水安全措施

本项目设计了含油污水、生活污水和雨水排水系统。

(1)含油污水

本项目在加油加气罩棚周围设置了环保沟,环保沟内收集的含油污水通过管网集中排至隔油池内处理后,经水封井排至西侧建设路旁的市政污水管网。

(2)生活污水

本项目临时设备用房内卫生间产生的生活污水就近接入化粪池,经污水检查井排至西侧建设路旁的市政污水管网。

(3)清洁雨水

站内建筑物和道路上的雨水通过建筑物下水管、各处道路上设置的10个雨水检查井和多个雨水口收集,直接排入西侧建设路旁的市政雨水管网。

加气设备围堰内的雨水通过集水坑中的雨水提升泵输送至清洁雨水系统中,同站内其他地方收集的雨水一起排走。

9.可燃液体泄漏和消防排水控制

本项目的埋地油罐周围设置了防渗罐池,池内设置了检查井。

如果埋地油罐有少量渗漏,渗漏的油品会寄存在罐池内,通过定期检查即可发现。

如果埋地油罐有大量泄漏,则泄漏的油品有可能会进入罩棚周围的环保沟,进入隔油池。

本项目未设置事故水收集池。

本项目的LNG储罐周围设置了围堰,且为半地下布置。

LNG是沸点低于常温的低温液体,遇热会迅速气化。

如果LNG储罐、管道发生少量渗漏,则渗漏出的LNG会迅速气化,并产生白色水汽容易被发现,因此一般不会发生危险。

如果LNG储罐发生大量泄漏,则泄漏的LNG会暂时留在围堰内,直至全部气化。

六、消防设计

本站属于二级加油加气合建站,且LNG储罐为半地下布置,按照《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GB50156-2012)可不设消防给水系统。

本站消防器材按《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GB50156-2012)和《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的要求配置。

加油加气罩棚下设置10只5kg手提干粉灭火器,埋地油罐附近设置1台35kg的推车式干粉灭火器,加气设备区设置6只5kg手提干粉灭火器和3台35kg的推车式干粉灭火器。

临时设备用房内,在营业厅设置4只5kg手提干粉灭火器,在配电间和空压机间各设置2只手提式二氧化碳灭火器。

手提式灭火器放置于落地式灭火器箱内,灭火器顶部离地面高度小于1.5m,底部离地面不小于0.15m。

具体位置详见附图消防设施平面布置图。

七、火灾报警系统

1.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本项目未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2.无线电通信系统

本项目的设计中未设置无线电通信系统。

3.电视监视系统

本项目设计了一套电视监视系统,包括8台摄像机,其中加油加气罩棚下4台、加气设备区2台、临时设备用房内2台。

监视系统由UPS供电,监视信号集中至TVS系统机柜内,并配有硬盘录像机和多路云台控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