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新高考化学全真模拟卷二解析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1952309 上传时间:2023-06-03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406.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新高考化学全真模拟卷二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山东新高考化学全真模拟卷二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山东新高考化学全真模拟卷二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山东新高考化学全真模拟卷二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山东新高考化学全真模拟卷二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山东新高考化学全真模拟卷二解析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7页
山东新高考化学全真模拟卷二解析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7页
山东新高考化学全真模拟卷二解析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7页
山东新高考化学全真模拟卷二解析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7页
山东新高考化学全真模拟卷二解析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7页
山东新高考化学全真模拟卷二解析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7页
山东新高考化学全真模拟卷二解析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7页
山东新高考化学全真模拟卷二解析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7页
山东新高考化学全真模拟卷二解析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7页
山东新高考化学全真模拟卷二解析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7页
山东新高考化学全真模拟卷二解析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7页
山东新高考化学全真模拟卷二解析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7页
山东新高考化学全真模拟卷二解析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7页
山东新高考化学全真模拟卷二解析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7页
山东新高考化学全真模拟卷二解析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7页
亲,该文档总共2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山东新高考化学全真模拟卷二解析版.docx

《山东新高考化学全真模拟卷二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新高考化学全真模拟卷二解析版.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山东新高考化学全真模拟卷二解析版.docx

山东新高考化学全真模拟卷二解析版

绝密★启用前

2020年山东新高考全真模拟卷

(二)

化学

(考试时间:

90分钟试卷满分:

100分)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C-12N-14O-16Na-23Mg-24Al-27Si-28S-32Cl-35.5Fe-56Cu-64

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

一、选择题:

本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2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关于文献记载的说法正确的是

A.《天工开物》中“世间丝麻裘褐皆具素质”,文中“丝、麻”的主要成分都是蛋白质

B.《肘后备急方》中“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该提取过程属于化学变化

C.《抱朴子》中“丹砂(HgS)烧之成水银,积变又还成丹砂”,描述的是升华和凝华过程

D.《本草纲目》中“用浓酒和糟入甑,蒸令气上,用器承滴露”,涉及的实验操作是蒸馏

【答案】D

【解析】A.《天工开物》中有如下描述:

“世间丝、麻、裘、褐皆具素质…”文中的“麻”指的是纤维素,主要成分是多糖,故A错误;

B.青蒿素提取利用的是萃取原理,该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B错误;

C.升华属于物理变化,丹砂(HgS)烧之成水银,即HgS发生分解反应生成水银,此过程为化学变化,不属于升华,故C错误;

D.蒸令气上,则利用互溶混合物的沸点差异分离,则涉及的操作为蒸馏,故D正确。

2.下列各组指定的元素,不能形成AB2型化合物的是

A.2s22p2和2s22p4B.3s23p4和2s22p2C.3s2和3s23p5D.3s1和3s23p5

【答案】D

【解析】A.2s22p2和2s22p4的最外层电子数分别为4、6,分别为C、O元素,可形成CO2,故A不选;

B.3s23p4和2s22p2的最外层电子数分别为6、4,分别为S、C元素,可形成CS2,故B不选;

C.3s2和3s23p5的最外层电子数分别为2、7,分别为Mg、Cl元素,可形成MgCl2,故C不选;

D.3s1和3s23p5的最外层电子数分别为1、7,分别为Na、Cl元素,可形成NaCl,故D选。

3.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

加热B.

分液

C.

过滤D.

蒸馏

【答案】C

【解答】A.试管夹的夹持位置错误,故A错误;

B.分液装置,分液漏斗底部尖嘴应紧贴烧杯内壁,装置图错误,故B错误;

C.过滤装置遵循一贴,二低,三靠,装置图中仪器位置和使用正确,故C正确;

D.蒸馏装置中温度计的水银球应位于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冷凝管的水流应逆流,故D错误。

4.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天然油脂都是混合物,没有恒定的熔点和沸点

B.用饱和Na2CO3溶液可以除去乙酸乙酯中的乙酸

C.

的名称为2-乙基丙烷

D.有机物

分子中所有碳原子不可能在同一个平面上

【答案】C

【解析】A.天然油脂都是混合物,混合物没有恒定的熔点、沸点,故A正确;

B.饱和碳酸钠能够与乙酸反应生成可溶于水的乙酸钠溶液,所以可以用饱和碳酸钠溶液除去乙酸乙酯中的乙酸,故B正确;

C.主链有4个碳原子的烷烃,2号碳上有1个甲基,正确的命名为:

2-甲基丁烷,故C错误;

D.六元环有多个SP3碳,为四面体结构,所以有机物

分子中所有碳原子不可能在同一个平面上,故D正确。

5.NA是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2gH218O与D216O的混合物中所含中子、电子数目均为NA

B.1molFeBr2与1molCl2反应时转移的电子数为2NA

C.1L0.1mol•L﹣1CH3OH溶液中含有的H﹣O键的数目为0.1NA

D.甲醛(HCHO)和乙酸的混合物3.0g,含有的原子数为0.4NA

【答案】C

【解析】A、H218O与D216O的摩尔质量均为20g/mol,故2g混合物的物质的量为0.1mol,而且两者均含10个电子和10个中子,故0.1mol混合物中含中子和电子均为NA个,故A正确;

B、1molFeBr2与1molCl2反应时氯气完全反应,且氯气反应后变为﹣1价,故1mol氯气反应后转移2NA个电子,故B正确;

C、CH3OH溶液中除了甲醇外,水也含H﹣O键,故此溶液中H﹣O键多于0.1NA个,故C错误;

D、甲醛(HCHO)和乙酸的最简式均为CH2O,故3g混合物中CH2O的物质的量为0.1mol,而CH2O中含4个原子,故0.1molCH2O中含0.4NA个原子,故D正确。

6.X、Y、Z、W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四种短周期主族元素,A、B、C、D、E是由上述四种元素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的物质。

已知A、B分子中分别含有18、10个电子,E为单质,D有漂白性。

五种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四种元素简单离子半径比较:

W>Y>Z>X

B.Y的氢化物与Y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反应生成盐

C.X、Y、W组成的化合物中一定既有离子键又有极性键

D.W是所在周期中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

【答案】C

【解析】X为H、Y为N、Z为O、W为Cl元素,

A.离子核外电子层数越多,离子半径越大,具有相同核外电子排布的离子,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则四种元素简单离子半径比较:

W>Y>Z>X,故A正确;

B.Y为N元素,的氢化物与Y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反应生成硝酸铵,为盐类,故B正确;

C.如为N2H3Cl等,则不属于铵盐,不含离子键,故C错误;

D.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Cl元素为第三周期原子半径最小的,故D正确。

7.铁杉脂素是重要的木脂素类化合物,其结构简式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铁杉脂素的说法错误的是

A.分子中两个苯环处于同一平面

B.分子中有3个手性碳原子

C.能与浓溴水发生取代反应

D.1mol铁杉脂素与NaOH溶液反应最多消耗3molNaOH

【答案】A

【解析】A.两个苯环连接在饱和碳原子上,则两个苯环不一定在同一个平面上,故A错误;

B.连接苯环和五元环的碳原子为手性碳原子,共3个,故B正确;

C.含有酚羟基,则能与浓溴水发生取代反应,故C正确;

D.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的为酚羟基和酯基,则1mol铁杉脂素与NaOH溶液反应最多消耗3molNaOH,故D正确。

8.胆矾CuSO4•5H2O可写[Cu(H2O)4]SO4•H2O,其结构示意图如下:

下列有关胆矾的说法正确的是

A.所有氧原子都采取sp3杂化

B.氧原子参与形成配位键和氢键两种化学键

C.Cu2+的价电子排布式为3d84s1

D.胆矾中的水在不同温度下会分步失去

【答案】D

【解析】A.氧原子并不都是sp3杂化,该结构中的氧原子部分饱和,部分不饱和,杂化方式不同。

从现代物质结构理论出发,硫酸根离子中S和非羟基O之间除了形成1个σ键之外,还形成了反馈π键。

形成π键的电子不能处于杂化轨道上,O必须保留未经杂化的p轨道,就不可能都是sp3杂化,故A错误;

B.在上述结构示意图中,存在O→Cu配位键,[Cu(H2O)4]SO4与H2O存在氢键,但氢键不是化学键,故B错误;

C.Cu是29号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数为29,Cu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104s1,失去4s、3d能级上各一个电子生成铜离子,故铜离子价电子电子排布式3d9,故C错误;

D.由于胆矾晶体中水两类,一类是形成配体的水分子,一类是形成氢键的水分子,结构上有着不同,因此加热过程中胆矾中的水会分步失去,故D正确。

9.下列实验中,对应的现象以及结论都正确且两者具有因果关系的是

实验

现象

结论

A

将浓硫酸加入过量铁粉中,加热,充分反应后滴加KSCN溶液

有气体生成,溶液呈血红色

浓硫酸将Fe氧化为Fe3+

B

将铜粉加入1.0mol•L﹣1Fe2(SO4)3溶液中

溶液变蓝、有黑色固体出现

金属铁比铜活泼

C

将铁粉加入到FeCl3溶液中

溶液颜色由黄色变为浅绿色

Fe3+具有氧化性

D

常温下,将铁片放入浓硫酸中

无明显现象

铁片和浓硫酸未发生反应

【答案】C

【解析】A.浓硫酸加入过量铁粉中,加热,生成亚铁离子,充分反应后滴加KSCN溶液,无现象,故A错误;

B.Cu与硫酸铁反应生成硫酸铜、硫酸亚铁,无固体析出,不能比较金属性,故B错误;

C.Fe与氯化铁反应生成氯化亚铁,溶液颜色由黄色变为浅绿色,可知Fe3+具有氧化性,故C正确;

D.常温下Fe与浓硫酸发生钝化,生成致密的氧化膜阻止反应的进一步发生,故D错误。

10.某小组为探究K3[Fe(C2O4)3•3H2O(三草酸合铁酸钾晶体)的热分解产物,按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通入氮气的目的有;隔绝空气、使反应产生的气体全部进人后续装置

B.实验中观察到装置F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装置E中固体变为红色,由此可判断热分解产物中一定含有CO2和CO

C.为防止倒吸,停止实验时应进行的操作是:

先熄灭装置A、E的酒精灯,冷却后停止通入氮气

D.样品完全分解后,取少许装置A中残留物于试管中,加稀硫酸溶解,滴入1~2滴KSCN溶液,溶液变红色,可证明残留物中含有

【答案】B

【解析】A.在反应开始前通入N2,可排净装置中的空气,以免O2和CO2对实验干扰,同时用N2把装置A、E中反应生成的气体排出进行后续检验,故A正确;

B.E中固体变红、F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分解产物中有还原性气体CO,CO与CuO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故B错误;

C.为防止倒吸,需要先关闭反应装置中的酒精灯,冷却至常温过程中需保持一直通入N2,故C正确;

D.结束实验后,待A中固体冷却至室温,取少量于试管中,加稀硫酸溶解,滴加1﹣2滴KSCN溶液,溶液变红,说明生成铁离子,可证明残留物中含有

,故D正确。

二、选择题:

本题共5小题,每题4分,共20分。

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全选对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选错的得0分。

11.钨是高熔点金属,工业上用主要成分为FeWO4和MnWO4的黑钨铁矿与纯碱共熔冶炼钨的流程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将黑钨铁矿粉碎的目的是增大反应的速率

B.共熔过程中空气的作用是氧化Fe(Ⅱ)和Mn(Ⅱ)

C.操作Ⅱ是过滤、洗涤、干燥,H2WO4难溶于水且不稳定

D.在高温下WO3被氧化成W

【答案】D

【解析】A.将黑钨铁矿粉碎增大接触面积,可加快反应速率,故A正确;

B.钨酸盐(FeWO4、MnWO4)中铁元素、锰元素化合价为+2价,根据流程图的提示知,黑钨矿在空气中熔融生成WO42﹣、MnO2,、Fe2O3等,铁元素、锰元素化合价分别为+3、+4价,共熔过程中空气的作用是氧化Fe(Ⅱ)和Mn(Ⅱ),故B正确;

C.钨酸钠和浓硫酸反应Na2WO4+H2SO4═H2WO4+Na2SO4,H2WO4难溶于水且不稳定,操作Ⅱ是过滤、洗涤、干燥,故C正确;

D.氢气与WO3反应生成水与W,钨化合价(+6→0),化合价降低被还原,故D错误。

12.一种全天候太阳能电池光照时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硅太阳能电池供电原理与该电池相同

B.光照时,b极的电极反应式为VO2+﹣e﹣+H2O=VO2++2H+

C.光照时,毎转移1mol电子,有2molH+由b极区经质子交换膜向a极区迁移

D.夜间时,该电池相当于蓄电池放电,a极发生氧化反应

【答案】AC

【解析】A、硅太阳能电池是用半导体原理将光能转化为电能,是物理变化,而该电池是化学能转化为电能,两者原理不同,故A错误;

B、光照时,b极是负极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式为VO2++H2O﹣e﹣=VO2++2H+,故B正确;

C、原电池中氢离子向正极移动,所以氢离子由b极室通过质子膜进入a极室,而每转移1mol电子,有1mol氢离子由b极区经质子膜向a极区迁移,故C错误;

D、夜间无光照时,相当于蓄电池放电,a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V2+﹣e﹣=V3+,发生氧化反应,是负极,是电子流出的一极,故D正确。

13.水煤气变换反应为:

CO(g)+H2O(g)═CO2(g)+H2(g)。

我国学者结合实验与计算机模拟结果,研究了在金催化剂表面上水煤气变换的反应历程,如图所示,其中吸附在金催化剂表面上的物种用●标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水煤气变换反应的△H<0

B.步骤③的化学方程式为:

CO·+OH·+H2O(g)═COOH·+H2O·

C.步骤⑤只有非极性键H﹣H键形成

D.该历程中最大能垒(活化能)E正=1.70eV

【答案】AB

【解析】A.图象分析可知水煤气的生成过程经过了过渡态1和过渡态2,最后生成产物的能量低于反应物,反应的焓变小于0,故A正确;

B.结合图分析判断,对照CO·+OH·+H·+H2O(g),COOH·+H·+H2O·,可知步骤③发生的反应:

CO·+OH·+H2O(g)═COOH·+H2O·,故B正确;

C.步骤⑤除非极性键H﹣H键形成,还有H﹣O键的断裂,故C错误;

D.该历程中最大能垒(活化能)E正=1.86eV﹣(﹣0.16eV)=2.02eV,故D错误。

14.溶液中除铁时还常用NaClO3作氧化剂,在较小的pH条件下最终生成一种浅黄色的黄铁矾钠[Na2Fe6(SO4)4(OH)12]沉淀除去。

如图是温度﹣pH与生成的沉淀关系图,图中阴影部分是黄铁矾稳定存在的区域。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已知25℃,Ksp[Fe(OH)3]=2.64×10﹣39}

A.工业生产黄铁矾钠,温度控制在85~95℃pH=1.5左右

B.pH=6,温度从80℃升高至150℃体系得到的沉淀被氧化

C.用氯酸钠在酸性条件下氧化Fe2+离子方程式为:

6Fe2++ClO3﹣+6H+═6Fe3++Cl﹣+3H2O

D.在25℃时溶液经氧化,调节溶液pH=4,此时溶液中c(Fe3+)═2.64×10﹣9mol•L﹣1

【答案】B

【解析】A、工业生产中常保持在85~95℃生成黄铁矾钠,观察图2可知,此时水体的pH为1.5左右,故A正确;

B、由图可知,温度从80℃升高至150℃时,物质由FeOOH→Fe2O3,两种物质中Fe元素的化合价均为+3,没有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故B错误;

C、氯酸钠有氧化性,酸性条件下氧化Fe2+生成Fe3+的离子方程式为:

6Fe2++ClO3﹣+6H+═6Fe3++Cl﹣+3H2O,故C正确;

D、若在25℃时,用H2O2氧化Fe2+,再在pH=4时除去铁,此时溶液中c(OH﹣)=10﹣10mol/L,c(Fe3+)═

=2.64×10﹣9mol•L﹣1,故D正确。

23.环戊二烯容易发生聚合生成二聚体,该反应为:

.不同温度下,溶液中环戊二烯浓度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T1

B.a点的正反应速率小于b点的逆反应速率

C.a点的反应速率小于c点的反应速率

D.反应开始至b点时,双环戊二烯平均速率约为:

0.45mol•L﹣1•h﹣1

【答案】AD

【解析】A.由“先拐先平数值大”知,同一时间时曲线斜率越大化学反应速率越快,则温度越高,根据图知T2曲线斜率大,则T1<T2,故A正确;

B.正反应速率a>b,b点反应正向移动,则b点:

v(正)>v(逆),所以a点的正反应速率大于b点的逆反应速率,故B错误;

C.曲线上斜率越大,其反应速率越快,斜率:

a>c,则反应速率a>c,故C错误;

D.可逆反应2

开始(mol/L)1.50

反应(mol/L)0.90.45

b点(mol/L)0.60.45

则反应开始至b点时,双环戊二烯平均速率v=

=0.45mol•L﹣1•h﹣1,故D正确。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60分)

二、非选择题:

包括第16题~第20题5个大题,共60分。

16.(13分)乙烯的分子式为C2H4,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和清洁能源,研究乙烯的制备和综合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乙烯的制备:

工业上常利用反应C2H6(g)

C2H4(g)+H2(g)ΔH制备乙烯。

已知:

Ⅰ.C2H4(g)+3O2(g)=2CO2(g)+2H2O(l)ΔH1=-1556.8kJ·mol-1;

Ⅱ.H2(g)+

O2(g)=H2O(l)ΔH2=-285.5kJ·mol-1;

Ⅲ.C2H6(g)+

O2(g)=2CO2(g)+3H2O(l)ΔH3=-1559.9kJ·mol-1。

则ΔH=______kJ·mol-1。

(2)乙烯可用于制备乙醇:

C2H4(g)+H2O(g)

C2H5OH(g)。

向某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amolC2H4(g)和amolH2O(g),测得C2H4(g)的平衡转化率与温度的关系如图所示:

①该反应为___________热反应(填“吸”或“放”),理由为_______________。

②A点时容器中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为_________。

已知分压=总压×气体物质的量分数,用气体分压替代浓度计算的平衡常数叫压强平衡常数(KP),测得300℃时,反应达到平衡时该容器内的压强为bMPa,则A点对应温度下的KP=________MPa−1(用含b的分数表示)。

③已知:

C2H4(g)+H2O(g)

C2H5OH(g)的反应速率表达式为v正=k正c(C2H4)·c(H2O),v逆=k逆c(C2H5OH),其中,k正、k逆为速率常数,只与温度有关。

则在温度从250℃升高到340℃的过程中,下列推断合理的是_________(填选项字母)。

A.k正增大,k逆减小B.k正减小,k逆增大

C.k正增大的倍数大于k逆D.k正增大的倍数小于k逆

④若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将容器改为恒压密闭容器,则300℃时,C2H4(g)的平衡转化率_____10%(填“>”“<”或“=”)。

(3)乙烯可以被氧化为乙醛(CH3CHO),电解乙醛的酸性水溶液可以制备出乙醇和乙酸,则生成乙酸的电极为_____极(填“阴”或“阳”),对应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282.4(1分)

(2)放(1分)温度越高,乙烯的平衡转化率越低(2分)1.9amol(2分)

(2分)D(1分)>(1分)

(3)阳(1分)CH3CHO-2e−+H2O=CH3COOH+2H+(2分)

【解析】

(1)由盖斯定律Ⅲ-Ⅱ-Ⅰ可知,ΔH=(-1559.9kJ·mol−1)-(-285.5kJ·mol−1)-(-1556.8kJ·mol−1)=+282.4kJ·mol−1。

(2)①由图可知,温度越高,乙烯的平衡转化率越低,说明正反应是放热反应。

故答案为:

放,温度越高,乙烯的平衡转化率越低。

②由图可知,A点时乙烯的平衡转化率为10%,则平衡时C2H4(g)、H2O(g)、C2H5OH(g)的物质的量分别为0.9amol、0.9amol、0.lamol,总的物质的量为1.9amol。

平衡时A点对应容器的总压强为bMPa,故C2H4(g)、H2O(g)、C2H5OH(g)的分压分别为

,则

故答案为:

1.9amol,

③平衡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即

升高温度,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即k正和k逆均增大,但由于正反应是放热反应,K减小,故k正增大的倍数小于k逆。

故选D。

④正反应为气体物质的量减小的反应,平衡时,与恒容容器相比,恒压密闭容器压强更大,反应正向进行程度更大,C2H4(g)的平衡转化率更高。

故答案为:

>。

(3)乙醛在阳极发生氧化反应生成乙酸,电极反应式为CH3CHO-2e−+H2O=CH3COOH+2H+。

故答案为:

阳,CH3CHO-2e−+H2O=CH3COOH+2H+。

17.(13分)

(1)Fe2+的最外层电子排布式  基态铜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  

(2)六氟合钛酸钾(K2TiF6)中存在[TiF6]2﹣配离子,则钛元素的化合价是  ,配体是 。

(3)TiCl3可用作烯烃定向聚合的催化剂,例如丙烯用三乙基铝和三氯化钛做催化剂时,可以发生下列聚合反应:

nCH3CH=CH2

,该反应中涉及的物质中碳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有  ;反应中涉及的元素中电负性最大的是 。

三乙基铝是一种易燃物质,在氧气中三乙基铝完全燃烧所得产物中分子的立体构型是直线形的是 。

(4)金刚砂(SiC)的硬度为9.5,其晶胞结构如图所示;则金刚砂晶体类型为  ,在SiC中,每个C原子周围最近的C原子数目为  ,若晶胞的边长为apm,则金刚砂的密度为_________。

【答案】

(1)3s23p63d6(1分);[Ar]3d104s1或1s22s22p63s23p63d104s1;(1分)

(2)+4(1分);F﹣(1分);

(3)sp3、sp2(2分);Cl(1分);CO2(1分);

(4)原子晶体(1分);12(2分);

g•cm﹣3(2分)。

【解析】

(1)Fe原子失去最外层2个电子生成Fe2+,其M电子层变为最外层,M电子层上3s、3p、3d能级上分别含有2、8、6个电子,其最外层电子排布式为3s23p63d6;Cu原子核外有29个电子,根据构造原理书写基态Cu原子电子排布式为[Ar]3d104s1或1s22s22p63s23p63d104s1,

故答案为:

3s23p63d6;[Ar]3d104s1或1s22s22p63s23p63d104s1;

(2)F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该离子的化合价为﹣2价,据此计算Ti元素化合价=﹣2﹣(﹣1)×6=+4;配体是F﹣,

故答案为:

+4;F﹣;

(3)甲基上的C原子价层电子对个数是4、其它两个碳原子价层电子对个数都是3,根据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判断C原子杂化类型分别为sp3、sp2;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电负性越大,非金属性最强的是Cl元素,则电负性最大的是Cl;该物质燃烧生成氧化铝和二氧化碳、水,立体构型是直线形的是CO2,

故答案为:

sp3、sp2;Cl;CO2;

(4)原子晶体硬度较大,SiC硬度很大,所以为原子晶体;在SiC中,每个C原子周围最近的C原子个数=3×8÷2=12;晶胞中C原子个数是4、Si原子个数=8×

+6×

=4,晶胞体积=(a×10﹣10cm)3,晶体密度=

g/cm3=

g•cm﹣3,

故答案为:

原子晶体;12;

g•cm﹣3。

18.(10分)某兴趣小组以废铁屑制得硫酸亚铁铵后,按下列流程制备二水合草酸亚铁(FeC2O4·2H2O),进一步制备高纯度还原铁粉。

已知:

FeC2O4·2H2O难溶于水,150℃开始失结晶水;常温下H2C2O4为晶体,易溶于水,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请回答:

(1)步骤②,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步骤H2C2O4稍过量主要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操作或描述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

A.步骤①,酸化主要是为了抑制Fe2+水解

B.步骤③,如果采用冷水洗涤可提高除杂效果

C.步骤③,如果在常压下快速干燥,温度可选择略高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