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辽宁省朝阳市建平县高三联考生物试题.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1954341 上传时间:2023-06-03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331.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辽宁省朝阳市建平县高三联考生物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届辽宁省朝阳市建平县高三联考生物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届辽宁省朝阳市建平县高三联考生物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届辽宁省朝阳市建平县高三联考生物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届辽宁省朝阳市建平县高三联考生物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届辽宁省朝阳市建平县高三联考生物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5页
届辽宁省朝阳市建平县高三联考生物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5页
届辽宁省朝阳市建平县高三联考生物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5页
届辽宁省朝阳市建平县高三联考生物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5页
届辽宁省朝阳市建平县高三联考生物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5页
届辽宁省朝阳市建平县高三联考生物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5页
届辽宁省朝阳市建平县高三联考生物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5页
届辽宁省朝阳市建平县高三联考生物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5页
届辽宁省朝阳市建平县高三联考生物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5页
届辽宁省朝阳市建平县高三联考生物试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5页
届辽宁省朝阳市建平县高三联考生物试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5页
届辽宁省朝阳市建平县高三联考生物试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5页
届辽宁省朝阳市建平县高三联考生物试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5页
届辽宁省朝阳市建平县高三联考生物试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5页
届辽宁省朝阳市建平县高三联考生物试题.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辽宁省朝阳市建平县高三联考生物试题.docx

《届辽宁省朝阳市建平县高三联考生物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辽宁省朝阳市建平县高三联考生物试题.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届辽宁省朝阳市建平县高三联考生物试题.docx

届辽宁省朝阳市建平县高三联考生物试题

2021届辽宁省朝阳市建平县高三9月联考生物试题

学校:

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考号:

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冠状病毒是RNA病毒,其包膜上面有刺突糖蛋白等,电子显微镜下可观察到这些刺突糖蛋白排成皇冠状,因此而得名。

冠状病毒与T2噬菌体的不同之处不包括()

A.核酸的类型B.是否有包膜

C.寄主的类型D.有无核糖体

2.下列有关生物学实验的应用,错误的是()

A.可用斐林试剂区分淀粉和麦芽糖

B.可用双缩脲试剂区分蛋白质和多肽

C.可用台盼蓝鉴别动物细胞的活性

D.可用酸性重铬酸钾检测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物

3.下图表示细胞中部分生物膜之间结构和功能的联系。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的1、3分别是细胞、细胞核的边界

B.图中5、6结构所需ATP可来自7处和8处

C.囊泡1和2的膜各成分的比例相同,但所运输的物质结构有差异

D.细胞中的囊泡还可以来自胞吞过程

4.发生洪灾时,一线抗洪官兵因为长时间进行高强度的体力劳动而大量出汗,机体会出现一些生理变化。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肌细胞进行无氧呼吸产生较多乳酸,导致肌肉酸痛

B.体力劳动消耗大量能量,可能导致血糖浓度有所下降

C.大量出汗,可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

D.抗利尿激素释放减少,导致尿量减少

5.下列对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随着DNA复制而加倍

B.细胞分化过程中,核酸分子的种类和含量都保持不变

C.细胞发生癌变是某个原癌基因或抑癌基因突变的结果

D.细胞的衰老和凋亡都是受基因控制的正常生命历程

6.生物科学是不断发展和完善的学科,下列叙述不够科学、完善的是()

A.大多数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能力的蛋白质

B.真核细胞中的基因主要在染色体DNA上,且呈线性排列

C.生殖隔离的形成都要经历地理隔离,地理隔离不一定导致生殖隔离

D.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人体维持内环境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7.下图表示模拟格里菲思进行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时,注射混合物X前后,小鼠体内S型菌、R型菌含量的变化情况。

下列据图所作的分析,正确的是()

A.混合物X一定是R型活菌和被加热杀死的S型菌的DNA的混合物

B.实线bc段下降是因为R型菌引发小鼠发生了免疫反应

C.虚线ef段不断上升是因为R型菌在不断转化为S型菌

D.实验结果证明了导致R型菌发生转化的是S型菌的DNA

8.通过基因改造,获得了高效表达丝状真菌植酸酶的酵母菌,改造后的基因在酵母菌细胞内转录产生的mRNA上的密码子CGG变成AGA(精氨酸的密码子有CGU、CGC、CGA、CGG、AGA、AGG)。

与直接导入丝状真菌植酸酶基因的酵母菌相比,导入改造基因的酵母菌()

A.变异类型属于基因突变B.识别两种密码子的RNA相同

C.合成植酸酶的效率提高D.合成的植酸酶的活性提高

9.如图为苯丙氨酸部分代谢途径的示意图。

若缺少酶2,则苯丙氨酸不能转化为酪氨酸而只能转变成苯丙酮酸,苯丙酮酸蓄积会损害神经系统引起苯丙酮尿症;若缺少酶3,则不能合成黑色素而引起白化病。

下列据图所作的分析错误的是()

A.酪氨酸为非必需氨基酸

B.只缺酶2不会引起白化病

C.苯丙酮尿症是受一个基因控制的单基因遗传病

D.基因3通过“基因--酶--代谢--性状”的途径间接控制性状

10.下列科学实践活动中,实验结果不符合事实的是()

A.将酵母菌放在石英砂中研磨、加水搅拌、过滤:

滤液中含发酵酶

B.刮下狗小肠黏膜与盐酸混合、研磨、过滤:

滤液中有促胰液素

C.取新鲜的猪胰腺,研磨,过滤:

滤液中含有胰岛素

D.将培养过赤霉菌的培养基制成滤液:

滤液中含有赤霉素

11.下列有关效应T细胞,记忆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A.效应T细胞和记忆T细胞都能特异性识别抗原

B.效应T细胞和记忆T细胞都是在胸腺内生成并发有成熟的

C.效应T细胞能与侵入细胞内的抗原直接结合并将其杀死

D.记忆T细胞再次接触相同抗原时能够迅速产生大量抗体

12.植物根尖能分泌生长素和激素X,生长素的分泌部位是分生区。

现对某植物根尖进行如图所示处理,一段时间后甲向左弯曲,乙向右弯曲。

在不考虑其他因素的影响下,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激素X的分泌部位是根冠B.激素X与生长素对根生长有协同作用

C.激素X具有极性运输特点D.云母片能够阻断激素X向伸长区运输

13.下列有关微生物培养的叙述,错误的是()

A.对培养皿灭菌常常采用高压蒸汽灭南法

B.可用稀释涂布平板法对微生物进行分离和计数

C.涂布接种时,需将涂布器蘸酒精后在酒精灯火焰上引燃,冷却后再使用

D.测定土壤中细菌的数量,一般选用104、105和106倍的稀释液进行平板培养

14.在基因工程技术中,可以用到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的步骤是()

A.目的基因的提取B.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

C.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D.利用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

15.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多样性的形成经历了漫长的进化历程

B.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大于它的间接价值

C.建立植物园、动物园等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

D.保护生物多样性需要禁止对野生生物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16.如图,箭头所指处为刺激点,A、B为神经元膜外侧的两处位点。

下列有关实验的分析,错误的是()

A.

B.用任氏液浸泡有利于神经元维持正常生命活动

C.静息状态时,神经元内Na+浓度高于任氏液中Na+浓度

D.静息状态时,A处与B处的膜内电位相等

E.当兴奋从刺激点传到A处时,膜外电位B处比A处高

二、多选题

17.小麦旗叶是位于麦穗下的第一片叶子,小麦籽粒中的有机物约50%来自旗叶。

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A.小麦旗叶中吸收光能的色素包括叶绿素和胡萝卜素两类

B.小麦旗叶细胞叶绿体内碳原子的转移途径为CO2→C5→C3→(CH2O)

C.一昼夜后小麦旗叶未增重,是因为有机物合成量等于呼吸消耗量

D.摘除麦穗后,小麦旗叶的光合速率会下降

18.先天性丙种球蛋白缺乏症是由X染色体上的隐性结因(b)控制的遗传病。

患者表现为血液中B细胞明显减少甚至缺失,全身各处浆细胞缺失,血清免疫球蛋白减少或缺失。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先天性丙种球蛋白缺乏症属于自身免疫病

B.若b基因频率为1/60,则男性中发病率为1/1800

C.患病男性的b基因来自母亲,不会传给儿子

D.产生XBXb型次级精母细胞的原因是基因突变

19.下图表示多种植物激素对黄瓜幼苗生长的调节作用,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A.①②③代表的植物激素分别是生长素、赤霉素、乙烯

B.在调节幼苗生长过程中,①②具有协同作用,①③具有拮抗作用

C.激素②的作用具有两重性,即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

D.幼茎内①的运输是极性运输,幼根内①的运输是非极性运输

20.在一固定体积的容器内,用液体培养基培养肺炎双球菌并测定其种群数量变化,结果见下图,在A时间点向培养基中添加了一定量的青霉素。

下列对该菌种群数量变化的理解,正确的是()

A.O~A、B~D时间段,肺炎双球菌种群数量都呈“S”型增长

B.A~B时间段,肺炎双球菌种群的基因频率在不断变化

C.C~D时间段,肺炎双球菌种群数量不再增加与使用青霉素有关

D.D时间点后,肺炎双球菌种群数量可能不断减少

三、综合题

21.下图是利用高粱和小麦在适宜的温度、光照强度条件下进行的有关实验的结果(光合速率单位:

pmol·m-2·s-1)示意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的纵坐标的含义是单位时间内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吸收量:

图中显示出的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可以分成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两类。

(2)图中显示,高粱固定CO2的能力强于小麦,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两项)。

(3)炎热夏季的中午,高粱等植物的光合作用一般不会受“光合午休”现象(光合速率在中午显著下降的现象)的影响,请据图解释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

22.请完成人体内参与生命活动调节的物质的比较表格:

物质名称

甲状腺激素

神经递质

抗体

淋巴因子

产生器官或细胞

①_______

②_______

③_______

④______

运输途径

通过⑤______运输

作用效应举一例

⑥_______

⑦________

⑧______

⑨______

23.请回答下列有关生态学的问题:

(1)丰富度是指群落中______________;采用记名计算法统计丰富度的是____________的群落。

(2)某蓄洪区蓄洪后,农作物全部被毁,洪水消退后,经过人们的辛勤劳作,该地又恢复了往日生机,这个变化过程称为____________;该地区恢复需要的时间不同于森林生态系统,是由于_______________的恢复力稳定性较低。

(3)在某地土壤的地表层及下层发现了以下生物:

草本植物、金龟子(以草本植物的根茎为食)、蚯蚓(以草本植物的落叶为食)、磨菇、苔藓、小型啮齿类动物(以草本植物的根和茎、蚯蚓、蘑菇、苔藓、金龟子等为食)。

请解释食物网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并画出上述生物构成的食物网____________。

24.某哺乳动物的皮毛颜色为黑色、浅黄色、白色,该性状由独立遗传的两对等位基因控制。

请完成下列相关分析:

(1)一黑色个体与白色个体杂交多次,F1均表现为黑色,F1个体间随机交配得F2,F2中黑色:

浅黄色:

白色=12:

3:

1,则F2黑色个体中杂合子所占比例为______________,浅黄色个体中纯合子所占比例为_________,F2中浅黄色个体随机交配,子代中出现白色个体的概率为__________。

(2)多对浅黄色(♀)×白色(♂)及多对白色(♀)×浅黄色(♂)杂交组合的子代中都是浅黄色个体数量明显多于白色个体数量,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下图表示培育转基因抗虫棉的大致过程。

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Ti质粒上的A所指的片段是_______________;B表示的结构是_______________;图中过程③采用的方法称为_______________。

(2)图中②过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之间的碱基互补配对,再在_______________酶的作用下,形成磷酸二酯键获得结构B。

(3)图中④过程采用的生物技术是__________________;若将从④过程中得到的胚状体等用人工薄膜包装起来,可制成_______________,其生产过程不再受季节、气候、地域的限制,在适宜条件下同样能够萌发长成幼苗。

(4)若要从个体生物学水平来鉴定得到的棉株是否具有抗虫特性,则需要做_______________实验。

参考答案

1.D

【分析】

据题意.冠状病毒是RNA病毒,有包膜结构,寄主为动物;T2噬菌体是细菌病毒,仅由DNA和蛋白质组成,无包膜。

【详解】

据分析,ABC三项都是两种病毒的区别,而D项,病毒无细胞结构,故都无核糖体,不是两者区别,故选D。

2.B

【分析】

1、斐林试剂只能检验生物组织中还原糖(如葡萄糖、麦芽糖、果糖)存在与否,而不能鉴定非还原性糖(如淀粉)。

2、蛋白质和多肽都含有肽键,都能与双缩脲试剂反应呈紫色。

3、台盼蓝染色法可以用于鉴定细胞的死活。

4、酸性重铬酸钾与酒精反应溶液由橙色变成灰绿色。

【详解】

A、斐林试剂可以鉴别出还原糖,麦芽糖属于还原糖,淀粉不属于还原糖,可以被区分,A正确;

B、蛋白质、多肽遇双缩脲试剂均显紫色,因而不能被区分,B错误;

C、活细胞的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死的动物细胞会被台盼蓝染成蓝色,活的动物细胞不着色,从而可以判断细胞是否死亡,C正确;

D、酸性重铬酸钾可以鉴别出酒精,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有氧呼吸不产生酒精,D正确。

故选B。

3.D

【分析】

据图分析,图中1是核膜,2是细胞器膜,3是细胞膜,4是线粒体,5是内质网,6是高尔基体,7是基粒类囊体,8是线粒体内膜。

【详解】

A、图中的1、3分别是核膜、细胞膜,分别是细胞核、细胞的边界,A错误;

B、图中5、6结构所需ATP可来自8处——线粒体内膜,但不能来自7处——类囊体膜,类囊体产生的ATP在叶绿体基质中被利用,B错误;

C、囊泡1和2的膜成分相近但有差异,C错误;

D、细胞中的囊泡还可以来自胞吞过程,D正确。

故选D。

4.D

【分析】

高强度体力劳动需要消耗大量能量,流失的汗液中含有大量水分和无机盐,因此人体为了维持内环境的稳态会进行相应的调节。

【详解】

A、长时间进行高强度的体力劳动,机体供氧不足,肌细胞进行无氧呼吸会产生乳酸,导致肌肉酸痛,A正确;

B、体力劳动消耗的大量能量主要由葡萄糖分解提供,葡萄糖分解导致血糖浓度下降,B正确;

C、D、大量出汗,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抗利尿激素释放增多,促进肾小管、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导致尿量减少,C正确、D错误。

故选D。

5.D

【分析】

细胞的生命历程包括分裂、生长、分化、衰老、凋亡,也有某些异常情况下可能出现癌变、坏死等。

【详解】

A、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核DNA含量随着DNA复制而加倍,染色体数目由于着丝点断裂而加倍,A错误;

B、细胞分化过程中,由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RNA的种类和含量发生变化,B错误;

C、细胞发生癌变不是个别基因突变的结果,而是至少在一个细胞中发生5~6个基因突变,才能赋予癌细胞所有的特征,C错误;

D、细胞的衰老和凋亡受基因控制,D项正确。

故选D。

6.C

【分析】

1、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能力的有机物,其中绝大多数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少数是RNA。

2、真核细胞中的基因主要位于细胞核的染色体DNA上,且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叶绿体、线粒体内含有少量DNA,少量基因。

3、隔离包括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生殖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标志。

物种形成的一般方式是先经过长期的地理隔离,再产生生殖隔离,但低温或秋水仙素诱导处理获得多倍体时,可以不经过地理隔离,直接产生生殖隔离。

长期地理隔离不一定导致生殖隔离,如东北虎和华南虎,虽然存在地理隔离,二者仍可以交配产生可育后代,不存在生殖隔离。

【详解】

A、大多数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能力的蛋白质,A正确;

B、真核细胞中的基因主要在染色体DNA上,且呈线性排列,B正确;

C、生殖隔离的形成一般要经历地理隔离,但多倍体的形成不需要经历地理隔离,地理隔离不一定导致生殖隔离,C错误;

D、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人体维持内环境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D正确。

故选C。

7.B

【分析】

曲线中看出,S型细菌数量逐渐上升,S型菌降低了小鼠的免疫能力,从而导致cd段R型细菌的数量上升,曲线ab段上升的原因是小鼠的体内还没有形成大量的免疫R型菌的抗体,因而R型菌能进行大量繁殖;曲线bc段下降的原因是R型细菌被小鼠的免疫系统发现并消灭。

【详解】

A、混合物X可能是R型菌和被加热杀死的S型菌,也可能是R型活菌和S型菌的DNA,A错误;

B、实线bc段下降,原因是R型菌引发小鼠发生免疫反应,形成大量的抗R型菌的抗体,B正确;

C、虚线ef段不断上升,原因是R型菌转化形成的S型菌大量增殖,C错误;

D、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实验结果只能证明转化因子的存在,不能证明什么物质是转化因子,D错误。

故选B。

8.C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基因的表达,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

依据题意,该方法是定向改造基因,为基因工程操作,改造后的酵母菌表达丝状真菌植酸酶的效率提高,但表达的植酸酶的氨基酸序列相同、空间结构相同,其活性未提高。

【详解】

A、改造后的酵母菌能高效表达丝状真菌植酸酶,改造过程属于基因工程,故变异类型为基因重组,A项错误;

B、识别不同密码子的tRNA不同,B项错误;

C、D、据题意,改造后的酵母菌表达丝状真菌植酸酶的效率提高,但表达的植酸酶的氨基酸序列相同、空间结构相同,其活性未提高,C项正确、D项错误。

故选C。

9.C

【分析】

基因控制性状的方式有两种:

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性状,控制酶的合成控制代谢间接控制生物性状。

【详解】

A、题图中显示,酪氨酸可由苯丙氨酸转变而来,故为非必需氨基酸,A项正确;

B、只缺酶2,来自食物的酪氨酸可在酶3的作用下合成黑色素,因此只缺酶2不会引起白化病,B项正确;

C、单基因遗传病是指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遗传病,C项错误;

D、基因3通过“基因--酶--代谢--性状”的途径间接控制性状,D项正确。

故选C。

10.C

【分析】

1、酵母细胞含有酿酒过程中所需的酶。

2、促胰液素是人类发现的第一种激素,由小肠粘膜产生。

3、胰岛素由胰岛B细胞分泌产生。

4、赤霉菌会分泌产生赤霉素,引起水稻植株疯长。

【详解】

A、酵母菌细胞内含有将糖变成酒精的酶,将酵母菌放在石英砂中研磨、加水搅拌、过滤后的滤液中含发酵酶,A符合事实;

B、盐酸能刺激小肠黏膜产生促胰液素,将狗小肠黏膜与盐酸混合、研磨、过滤后的滤液中含有产生的促胰液素,B符合事实;

C、取新鲜的猪胰腺、研磨过滤,胰岛素会被胰腺中的蛋白酶分解,故过滤后的滤液中不含胰岛素,C不符合事实;

D、培养过赤霉菌的培养基中含有赤霉菌产生的赤霉素,故将培养过赤霉菌的培养基制成的滤液中含有赤霉素,D符合事实。

故选C。

11.A

【分析】

免疫细胞中,T细胞是从造血干细胞分化,在胸腺中成熟的,当它接触到抗原之后可以分化成效应T细胞和记忆细胞,其中效应T细胞可与靶细胞结合并使靶细胞裂解死亡。

【详解】

A、效应T细胞和记忆T细胞都在体液中生成,都能特异性识别抗原,A正确、B项错误;

C、效应T细胞只能与靶细胞结合,使靶细胞裂解,病原体失去寄生的基础,杀死抗原的是吞噬细胞和抗体,C错误;

D、产生抗体的是浆细胞,D项错误。

故选A。

12.B

【分析】

生长素生理作用:

促进生长、促进扦插的枝条生根、促进果实的发育;特点:

具有双重性即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

生长素的双重作用与浓度和器官有关,如根比芽敏感,芽比茎敏感。

【详解】

根尖生长主要与伸长区伸长生长有关。

图示两根尖伸长区左右两侧生长素浓度均相等,说明其弯曲生长与云母片阻断有关,可判断激素X由根冠分泌。

云母片阻断了激素X向伸长区运输,激素X浓度高的一侧长得慢,说明激素X与低浓度生长素对根生长的作用相反,因此这两种激素对根生长有拮抗作用,同时也说明激素X能从根冠向伸长区运输即能进行极性运输。

综上所述,B项错误,故选B。

13.A

【分析】

1、培养基通常可以进行高压蒸汽灭菌;培养皿采用高热灭菌的方法。

2、微生物常用的接种方法是稀释涂布平板法和平板划线法,其中稀释涂布平板可以用于计数。

3、涂布器接种时采用灼烧灭菌的方法。

4、在对菌液中的细菌或真菌计数时,样品的稀释程度直接影响平板上生长的菌落的数目,土壤中细菌比真菌多,在测定土壤中真菌的数量时,一般选用102、103和104倍稀释倍稀释液进行平板培养;测定土壤中细菌的数量,一般选104、105、106倍稀释液进行平板培养。

【详解】

A、对培养皿灭菌常常采用干热灭菌法,A错误;

B、可用稀释涂布平板法对微生物进行分离和计数,B正确;

C、涂布接种时,需将涂布器蘸酒精后在酒精灯外焰上引燃,冷却后再使用,C正确;

D、测定土壤中细菌的数量,一般选用104、105和106倍的稀释液进行平板培养,D正确。

故选A。

14.B

【分析】

基因工程包括四个步骤:

目的基因的提取,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检测与表达。

只有检测目的基因是否导入或转录可以用到同位素标记法。

【详解】

在基因工程技术中,可以用到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的步骤是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该过程中采用了DNA分子杂交法,B正确。

15.A

【分析】

由于生物与生物之间的相互选择和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的相关影响,而表现为共同进化,所以共同进化是指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共同进化的结果是形成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详解】

A、生物多样性是在进化过程中形成的,其形成经历了漫长的进化历程,A正确;

B、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大于它的直接价值,B错误;

C、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C错误;

D、保护生物多样性只是反对盲目地、掠夺式地开发利用,而不是禁止对野生生物资源的开发和利用,D错误。

故选A。

16.B

【分析】

根据题意,任氏液是该动物的生理盐水,静息状态下,神经元会通过钠钾泵排出Na+,维持静息电位,兴奋时,兴奋部位由于离子流动产生动作电位。

【详解】

A、任氏液是该动物的生理盐水,用任氏液浸泡有利于神经元维持正常生命活动,A正确;

B、神经元内Na+浓度低于细胞外溶液(任氏液)中Na+浓度,B错误;

C、静息状态时,A处与B处的膜内电位均为负电位,且电位相等,C正确;

D、当兴奋从刺激点传到A处时,A处膜外电位为负电位,B处膜外电位仍为正电位,D正确。

故选B。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神经调节,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获取信息的能力。

17.ABC

【分析】

叶片中可以吸收光能的色素包括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两类,胡萝卜素是类胡萝卜素中的一种;光合作用过程中C的转移图途径是CO2→C3→C5和(CH2O);叶片光合作用的产物不只是供自身的呼吸和消耗还要为整个植物的其他部分供能。

【详解】

A、吸收光能的色素包括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两类,A错误;

B、旗叶细胞内碳原子的转移途径为CO2→C3→C5和(CH2O),B错误;

C、小麦籽粒中的有机物约50%来自旗叶,可见一昼夜后旗叶未增重,是因为合成的有机物大部分运输到了籽粒,C错误;

D、摘除麦穗后,旗叶光合产物的输出量减少,抑制了光合作用,导致旗叶的光合速率下降,D正确。

故选ABC。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植物叶片的呼吸作用、光合作用等,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

18.CD

【分析】

根据题意,患者的免疫球蛋白减少甚至缺失,属于免疫缺陷病。

该病为X染色体隐性病,男性仅有1条X染色体,发病率就等于该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有交叉遗传现象。

【详解】

A、从免疫学角度看,先天性丙种球蛋白缺乏症属于免疫缺陷病,A错误;

B、该病是由X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遗传病,男性发病率等于该病致病基因频率,B错误;

C、患病男孩的b基因来自母亲,传给女儿,不传儿子,C正确;

D、男性相关基因型为XBY或XbY,其次级精母细胞可能为YY或XBXB或XbXb,产生XBXb型次级精母细胞的原因只能是基因突变,而不可能是基因重组,D正确。

故选CD。

19.AD

【分析】

促进细胞伸长生长的植物激素有生长素和赤霉素,而生长素的调节作用具有两重性;乙烯能抑制生长素促进生长的作用,可见,图中①②③代表的植物激素分别是赤霉素、生长素、乙烯;多种植物激素间协调配合维持植物体的正常生长发育。

【详解】

A、根据分析,①是赤霉素,②是生长素,A错误;

B、在调节幼苗生长过程中,①与②具有协同作用,③与①②都具有拮抗作用,B正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