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用设备给水排水考试试题练习word资料12页.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1957419 上传时间:2023-06-03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7.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用设备给水排水考试试题练习word资料12页.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公用设备给水排水考试试题练习word资料12页.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公用设备给水排水考试试题练习word资料12页.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公用设备给水排水考试试题练习word资料12页.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公用设备给水排水考试试题练习word资料12页.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公用设备给水排水考试试题练习word资料12页.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公用设备给水排水考试试题练习word资料12页.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公用设备给水排水考试试题练习word资料12页.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公用设备给水排水考试试题练习word资料12页.docx

《公用设备给水排水考试试题练习word资料12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用设备给水排水考试试题练习word资料12页.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公用设备给水排水考试试题练习word资料12页.docx

公用设备给水排水考试试题练习word资料12页

2012年公用设备给水排水考试试题练习

1.给水系统可按供水方式分为(  )供水系统。

A.重力、水泵、混合  B.自流、重力、压力

C.水泵、压力、混合  D.重力、水泵、压力

【答案】A

【解析】按供水方式,可把给水系统分为重力供水系统、水泵供水系统及将重力供水与水泵供水联合应用的混合供水系统。

2.给水系统按使用目的可分为(  )系统。

A.城市给水、工业给水  B.城市给水、工业给水、循环给水

C.循环给水、复用给水  D.生活给水、生产给水、消防给水

【答案】D

【解析】

3.给水系统中的输配水系统,通常是给水系统中(  )的子系统。

A.构筑物最多  B.最先建设  C.最后建设  D.投资最大

【答案】D

【解析】给水系统中的泵站、输水管渠、管网和调节构筑物等统称为输配水系统,是给水系统中投资最大的子系统。

4.关于给水系统的布置形式.正确的论述是(  )。

A.统一给水系统造价低,应用最广泛

B.分质给水系统水处理费用低,管网的造价低

C.分压给水系统的水泵型号单一,长期运行电费较高

D.分区给水系统应用最广

【答案】A

【解析】分质给水系统可节省水处理费,但每一种水质要有独立的管网,使管网的造价较高。

分压给水系统泵站的水泵型号多,但长期运行电费较低。

分区给水系统一般用于给水区域大或地形高差大的城市,将供水区划分为几个区,各区有独立的泵站和管网,各区之间有适当的联系,可减小泵站的总功率,降低供水能量费用。

当输水距离长、管内水压过高时,输水管道也可考虑分区(分段)。

目前给水系统应用最广泛的布置形式是统一给水系统,即对各类用户采用相同的水质、通过同一套管网供水,这样可使给水系统简单,造价低

5.给水工程应按远期规划、近远期结合、以近期为主的原则进行设计。

近期设计年限和远期规划设计年限宜分别采用(  )。

A.5~10年和10~20年  B.5~10年和10~15年

C.10~20年和20~30年  D.10~20年和20~50年

【答案】A

【解析】参见《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第1.0.6条。

具体年限的确定应在满足城镇供水需要的前提下,根据建设资金投入的可能作适当调整。

6.工业企业生产用水系统的选择,应从全局出发,考虑水资源节约利用和水体保护,并应尽可能采用(  )系统。

A.直流或复用  B.直流或循环  C.复用或循环  D.直流

【答案】C

【解析】循环给水系统和复用给水系统对于节约水资源、保护水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在水资源缺乏的地区尤为重要。

7.在工业给水系统中,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的含义是(  )所占的百分数。

A.循环用水量在总用水中  B.重复用水量在总用水中

C.补充水量在总用水中  D.重复用水量在总损耗水中

【答案】B

【解析】

8.工业企业生产用水量、水质和水压,应根据(  )的要求确定。

A.生产设备  B.生产工艺  C.生产原料  D.产量

【答案】B

【解析】不同的生产工艺对水量、水质和水压的要求也不同,因此,工业企业生产用水的水源水量、水质和水压,应根据各种生产工艺的要求确定。

9.综合生活用水是指(  )。

A.居民用水和小区公共建筑用水

B.居民生活用水和公共建筑用水

C.居民用水和公共建筑用水、浇洒道路绿地用水

D.居民用水和公共建筑用水、市政用水

【答案】B

【解析】

10.综合生活用水一般不包括(  )。

A.居民生活用水  B.学校和机关办公楼等用水

C.工业企业工作人员生活用水  D.公共建筑及设施用水

【答案】C

【解析】综合生活用水是指居民生活用水和公共建筑用水,一般不包括工业企业工作人员生活用水。

11.最高日设计用水量Qd为(  )水量之和。

A.居民生活用水,工业企业生产用水和工作人员生活用水,浇洒道路和绿化用水,管网漏损水量,未预见用水量

B.综合生活用水,工业企业生产用水和工作人员生活用水,浇洒道路和绿化用水,管网漏损水量,未预见用水量

C.居民生活用水,工业企业生产用水,浇洒道路和绿化用水,消防用水,管网漏损水量,未预见用水量

D.居民生活用水,公共建筑及设施用水,浇洒道路和绿化用水,消防用水,管网漏损水量,未预见用水量

【答案】B

【解析】最高日设计用水量Qd是城市给水系统在设计年限内可能达到的最高日用水量,计算时应包括:

综合生活用水量(或居民生活用水和公共建筑用水),工业企业生产用水和工作人员生活用水量,浇洒道路和绿化用水量,管网漏损水量及未预见用水量。

最高日设计用水量计算时,不计入消防用水量。

12.城镇配水管网的漏损水量宜按综合生活用水、工业企业用水、浇洒道路和绿化用水水量之和的(  )计算。

A.10%~15%  B.10%~12%  C.8%~12%  D.8%~10%

【答案】B

【解析】参见《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第4.0.7条。

当单位管长供水量小或供水压力高时可适当增加。

13.时变化系数是指(  )。

A.最高日用水量与平均日用水量的比值

B.最高日最高时用水量与平均日平均时用水量的比值

C.最高日最高时用水量与最高日平均时用水量的比值

D.平均日最高时用水量与平均日平均时用水量的比值

【答案】C

【解析】

14.在缺乏实际用水资料情况下,最高日城市综合用水的时变化系数和日变化系数宜分别采用(  ),个别小城镇可适当加大。

A.1.3~1.6和1.1~1.5  B.1.2~1.6和1.1~1.5

C.1.3~1.5和1.1~1.3  D.1.2~1.5和1.1~1.3

【答案】B

【解析】时变化系数、日变化系数应根据城镇性质、城镇规模、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和供水系统布局,并结合现状供水曲线和日用水变化分析确定。

在缺乏实际用水资料情况下,最高日城市综合用水的时变化系数Kh宜采用1.2~1.6,日变化系数Kd宜采用1.1~1.5。

15.给水厂的处理规模是以最高日设计用水量为基础进行设计的,最高日设计用水量的含义是(  )。

A.某一年中最高一日的用水量  B.设计规定年限内最高一日的用水量

C.历史上曾经出现的最高一日的用水量  D.今后将出现的最高一日的用水量

【答案】B

【解析】

16.工业企业内工作人员的生活用水量,应根据车间性质确定,一般可采用(  ),其时变化系数为(  )。

A.25~35L/(人?

班);2.5~3.0  B.30~50L/(人?

班);2.5~3.0

C.25~35L/(人?

班);1.5~2.5  D.30~50L/(人?

班);1.5~2.5

【答案】D

【解析】参见《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第3.1.12条。

17.工业企业内工作人员的淋浴用水量,应根据车间卫生特征确定,一般可采用(  ),其延续时间为(  )。

A.25~35L/(人?

次);1.5h  B.40~60L/(人?

次);2h

C.40~60L/(人?

次);1h  D.25~35L/(人?

次);1h

【答案】C

【解析】参见《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第3.1.12条。

18.当按直接供水的建筑层数确定给水管网水压时,其用户接管处的最小服务水头,1层为(  ),2层为(  ),2层以上每增加1层增加(  )。

A.8m;12m;4m  B.8m;12m;2m  C.10m;12m;2m  D.10m;12m;4m

【答案】D

【解析】参见《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第3.0.9条。

19.当管网中无调节构筑物时,清水输水管道的设计流量应按(  )确定。

A.平均日平均时用水量  B.最高日平均时用水量

C.最高日最高时设计用水量  D.最高日设计用水量加水厂自用水量

【答案】C

【解析】当管网中无调节构筑物时,清水输水管道、管网及配水泵站的设计流量,均应按最高日最高时设计用水量确定。

20.从水源至净水厂的原水输水管(渠)的设计流量,应按(  )确定。

A.最高日平均时供水量

B.最高日平均时供水量加净水厂自用水量

C.最高日平均时供水量加净水厂自用水量及输水管(渠)漏损水量I).最高日平均时供水量加净水厂自用水量及输水管(渠)和管网漏损水量

【答案】C

【解析】参见《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第7.1.2条,从水源至净水厂的原水输水管(渠)的设计流量应按最高日平均时供水量确定,并计入输水管(渠)漏损水量和净水厂自用水量。

21.管网起端设水塔时,泵站到水塔的输水管直径按泵站分级工作线的(  )供水量计算。

A.最大一级  B.最小一级

C.泵站到水塔的输水量  D.以上都不对

【答案】A

【解析】在设有网前水塔的管网中,泵站到水塔的输水管的管径宜按照泵站最大一级供水量确定。

22.管网起始端设水塔时,-管网设计供水量应按(  )用水量计算。

A.最高日  B.平均日  C.最高日最高时  D.最高日平均时

【答案】C

【解析】管网设计供水量是按最高日最高时用水量计算,与管网内是否有水塔和水塔在管网中的位置无关。

23.管网内设有水塔时,二级泵站的供水量在任一时刻都(  )用户的用水量。

A.大于  B.小于  C.等于  D.以上都不对

【答案】D

【解析】

24.管网中设有水塔时,二级泵站的设计流量(  )管网的设计流量。

A.大于  B.小于  C.等于  D.大于或小于

【答案】B

【解析】管网设计流量为高日高时设计用水量,而管网中有水塔时,二级泵站为分级供水,则二级泵站的设计流量为分级供水的最大一级流量,故二级泵站的设计流量小于管网的设计流量。

25.一级泵站通常(  )供水。

A.均匀  B.分级

C.按泵站到水塔的输水量  D.定时

【答案】A

希望以上资料对你有所帮助,附励志名言3条:

1、有志者自有千计万计,无志者只感千难万难。

2、实现自己既定的目标,必须能耐得住寂寞单干。

3、世界会向那些有目标和远见的人让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