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大见习教案脊柱外科.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1958056 上传时间:2023-06-03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23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南大见习教案脊柱外科.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南大见习教案脊柱外科.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南大见习教案脊柱外科.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南大见习教案脊柱外科.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南大见习教案脊柱外科.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南大见习教案脊柱外科.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0页
南大见习教案脊柱外科.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0页
南大见习教案脊柱外科.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0页
南大见习教案脊柱外科.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0页
南大见习教案脊柱外科.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0页
南大见习教案脊柱外科.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0页
南大见习教案脊柱外科.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0页
南大见习教案脊柱外科.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0页
南大见习教案脊柱外科.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0页
南大见习教案脊柱外科.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0页
南大见习教案脊柱外科.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0页
南大见习教案脊柱外科.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0页
南大见习教案脊柱外科.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0页
南大见习教案脊柱外科.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0页
南大见习教案脊柱外科.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0页
亲,该文档总共3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南大见习教案脊柱外科.docx

《南大见习教案脊柱外科.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南大见习教案脊柱外科.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南大见习教案脊柱外科.docx

南大见习教案脊柱外科

 

 

 

  

  

  

  

     

 

  

 

南大脊柱外科见习教案

 

课程名称:

脊柱脊柱外科学见习课

本课内容:

脊柱脊柱外科见习内容

授课对象:

临床系七年制本科学生

见习时间:

2—4 学时

授课教师:

田融李会明

 

第一部分脊柱外科见习要求

一、教学目的

通过临床见习阶段的学习使学生对脊柱外科临床专业课程的研究内容、学

习方 法有了初步的认识,对脊柱外科常见疾病的范畴、病因、临床表现、诊断

和治疗要点有了初步了解,对于今后的临床理论课更能深刻理解,提高脊柱外

科理论课学习兴趣,使学员在理论学习中不觉得枯燥、抽象和乏味。

脊柱外科

见习过程就是一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唯物主义的认识过程,也是医学生培养

的必经之路。

同时,在脊柱外科见习过程中能进一步培养学员树立以人为本,

尊重病人,爱护病人的医德观念和救死扶伤的工作态度和精神。

二、教学内容

1. 普通脊柱外科常见疾病:

腰椎间盘突出症、颈椎病脊髓型等。

2. 熟悉脊柱外科常见症状:

麻木、无力、放射性疼痛的各种病因和临床表

现、问诊要点。

掌握脊柱外科脊柱与脊神经的查体。

3.了解腰椎间盘突出症,颈椎病脊髓型影像检查方法。

4.了解腰椎间盘突出症与颈椎病脊髓型的临床治疗方法。

三、 教学重点

根据见习大纲的要求,本节段见习的重点是熟悉脊柱外科常见疾病如腰椎

间盘突出症与颈椎病脊髓型的临床表现,诊断要点,手术方法及术后并发症。

使学生在短暂的见习时期能够初步了解脊柱外科常见疾病如腰椎间盘突出症与

颈椎病脊髓型的发病机制,熟悉其临床表现,掌握这些疾病的脊柱外科治疗手

段,首先对上述疾病的临床表现具有深刻的感性认识,才能在以后的理论学习

中进一步加深理解。

四、 教学难点

本节段见习的难点是对腰椎间盘突出症与颈椎病脊髓型手术指征的把握,

以及脊柱外科常见手术如腰椎间盘切除术、颈前路颈椎间盘切除术、颈后路椎

板减压术的术后合并症和并发症的处理。

这些知识需要在今后的理论学习和实

习阶段进一步加深理解。

由于学员尚处在见习阶段,一些专业课程没有学完,

更缺乏实践经验,所以对一些并发症的发生难于理解,因此还需要在带教中结

合以前学生学过的基础理论知识如解剖学,病理学予以讲授,还要准备学员提

出的各种问题,本次带教学员系七年制学员基础理论知识较好,因此给带教提

出更高要求,为此需要做好充分准备。

 

五、教学方式

以教学查房和临床技能操作观摩的形式增强感性认识,教师讲解与多媒体

相结合为学生加深知识的理解,以课堂讨论形式启发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六、教学特点

1.科主任或学科带头人进行专题讲座。

2.带教老师全程进行讲解和辅导并组织讨论。

3.安排典型病例进行讲解,使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第二部分专题讲座

一. 腰椎间盘突出症

(一)教学重点

本节课教学的重点有两个:

①腰椎的解剖生理概要;②腰椎间盘突出症的

临床表现与诊断。

熟悉腰椎的解剖生理概要是理解掌握腰椎间盘突出症发生的

病理生理改变的基础,也是掌握腰椎间盘突出症等腰椎常见疾病诊断和治疗的

前提。

而腰椎间盘突出症作为脊柱外科常见病,掌握其临床表现与诊断具有极

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在教材内容的基础上通过对典型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例

的分析,使学生对抽象的概念有更直观的认识,能较好的理解该问题。

(二) 教学难点

本节课教学的难点是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和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

床诊断和治疗是本节课教学的重点,对其临床特征的理解有助于充分理解腰椎

间盘突出症的诊断思路和治疗原则,有助于更为透彻的把握手术指征。

理论联

系临床实际才能够使学生更好的记忆相关知识,而书本的知识往往是高度概括

性和抽象性,所以对于每一条特征的讲解,除了对教材上知识的详尽讲述外,

还特别举临床实例加以说明,帮助学生更深刻的理解急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

断和治疗。

(3) 教学进程(45 分钟)

1.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概述:

(5 分钟)

早在 1764 年 Contugno 曾描述过腰椎间盘脱出症的综合症状。

1857 年

Virchow 报告一例,1896 年 Kocher 发现因外伤所致的一例腰椎间盘脱出症。

1928-1929 年 Schmorl 等腰椎间盘退性形变与腰椎间盘突出有关。

1934 年

Mixter,Barr 报告于手术切除脱出的腰椎间盘获得成功,并取得良好的效果。

后国内外学者相继开展了腰椎间盘摘除术,并对腰椎间盘突出症进行了深入的研

究。

目前本症已被国内外学者所公认,并认为本症与 95%的坐骨神经痛,和 50%的

腰腿痛有着密切的关系,并可引起继发性腰椎管狭窄。

腰椎间盘突出,医学全名应该是“腰椎间盘突出症”,其英文名 Lumbar

disc herniation。

2. 腰椎的解剖:

(10 分钟)

(1)腰椎的生理弯曲:

脊柱的四个生理弯曲,在腰骶段为腰椎生理前凸与骶椎生

理后凸交界处,易于发生急慢性损伤与退行性改变。

(2)腰椎脊柱的解剖:

由腰椎间盘、关节突关节、脊柱韧带以及腰背部肌肉组成。

 

(3)椎间盘的构成:

椎间盘由上、下软骨终板,髓核与四周的纤维环组成。

(4)腰椎椎间盘内部压力的变化:

不同体位的椎间盘内部压力变化

(5)腰椎椎管内神经:

腰椎管内为马尾神经,病变刺激神经可以引起腰痛及下肢

放射痛

3.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表现与诊断(重点掌握,PPT 结合板书)(25 分钟)

用典型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病例引出本次课的主题---腰椎间盘突出

症的诊断及治疗,以引起学生的注意力,并调动学习的积极性。

(1) 病因:

椎间盘的退行性改变是基本因素

各种椎间盘损伤

遗传因素

妊娠

(2)腰椎间盘突出症分型:

 、椎间盘正常 椎间盘无退变,所有椎间盘组织均在椎间盘内。

 、椎间盘膨出

(bulging)椎间盘纤维环环状均匀性超出椎间隙范围小于

3mm。

 、椎间盘突出 (protruded) 椎间盘组织局限性移位超过椎间隙大于 3mm,不

伴有纤维环破裂。

 、椎间盘脱出 (extruded) 移位椎间盘组织的直径大于基底连续部,伴有腰椎

间盘纤维环破裂。

(3) 临床表现和诊断:

 、临床症状:

腰痛、下肢放射痛、坐骨神经痛、马尾综合症

 、临床体征 :

腰椎侧凸:

主弯在下腰部,前屈时更为明显.侧弯的方向取决于突出髓核与

神经根的关系:

如突出位于神经根的前方,躯干一般向患侧弯。

髓核突出位于神

经根内前方,脊柱向患侧弯,如向健侧的弯则疼痛加剧;髓核突出位于神经根外

前方,脊柱向健侧弯,如向患侧的弯则疼痛加剧

腰椎活动受限:

髓核突出,压迫神经根,使腰肌呈保护性紧张,可发生于单侧

或双侧。

由于腰肌紧张,腰椎生理性前凸消失.脊柱前屈后伸活动受限制,前屈或

后伸时可出现向一侧下肢的放射痛。

侧弯受限往往只有一侧,据此可与腰椎结核

或肿瘤鉴别。

腰部压痛及骶棘肌痉挛:

触诊可及病变处棘突间压痛,腰部骶棘肌痉挛。

直腿抬高试验及加强实验:

由于个人体质的差异,该试验阳性无统一的度数

标准,应注意两侧对比。

患侧抬腿受限,并感到向小腿或足的放射痛即为阳性。

有时抬高健肢而患侧腿发生麻痛,系因患侧神经受牵拉引起,此点对诊断有较大

价值。

神经系统表现:

腰 3-4 突出(腰 4 神经根受压)时,可有膝反射减退或消失,

小腿内侧感觉减退。

腰 4-5 突出(腰 5 神经根受压)时,小腿前外侧足背感觉减退,伸

及第 2 趾肌力常有减退。

腰 5 骶 1 间突出(骶 1 神经根受压)时,小腿外后及足外

侧感觉减退,第 3、4、5 趾肌力减退,跟腱反射减退或消失。

神经压迫症状严重

者患肢可有肌肉萎缩。

 、特殊检查

X 光片、CT 、MR 肌电图检查

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仔细询问病史和体格检查最为重要,特殊影像

学检查是辅助方法。

有典型的腰痛及下肢放射痛,查体有典型的体征和腰椎影

像学检查支持即可诊断。

4、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

(1)、非手术治疗 卧硬板床,理疗和按摩。

牵引治疗方法很多。

俯卧位牵引按

抖复位,是根据中医整复手法归纳整理的一种复位方法,现已研制出自动牵引

按抖机,其治疗原理是:

牵开椎间隙,在椎间盘突出部位以一定节律按抖,使

脱出的髓核还纳。

此法适用于无骨性病变、无大小便失禁、无全身疾患的腰椎

间盘突出症。

治疗前不宜饱食,以免腹胀,治疗后须严格卧床一周。

一次不能

解除症状者,休息数日后可再次牵引按抖。

本法简便,治愈率高,易为患者接

受,为常用的非手术疗法。

(2)、手术治疗

手术适应证为:

非手术治疗无效或复发,症状较重影响工作和生活者。

经损伤症状明显、广泛,甚至继续恶化,疑有椎间盘纤维环完全破裂髓核碎片

突出至椎管者。

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有大小便功能障碍者。

合并明显的腰椎管

狭窄症者。

手术一般只显露一个椎间隙,合并腰椎管狭窄者,除作椎间盘髓核摘除术

外,应充分的减压。

因系采用椎板开窗法或椎板切除法进行手术,不影响脊柱

的稳定性。

术后 3 天下地活动,功能恢复较快,2~3 月后即可恢复轻工作。

后半年内应避免重体力劳动。

5. 见习讨论(5 分钟)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与治疗是本次教学的重点,为了更好的理解腰椎间

盘突出症的临床特征,特别为学生设立了课堂讨论。

请问,如何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

 

参考教材

1吴阶平 裘法祖黄家驷外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

2、王学谦 娄思权等译 创伤骨科学天津科技翻译出版有限公司

3、胥少汀葛宝丰 徐印钦实用骨科学(第三版)人民军医出版社

 

课后作业

1.简述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2.简述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表现。

 

二.脊髓型颈椎病

(一) 见习教学重点

本节课教学的重点有两个:

①颈椎的解剖生理概要;②脊髓型颈椎病的临

床表现与诊断。

熟悉颈椎的解剖生理概要是理解掌握脊髓型颈椎病发生的病理

生理改变的基础,也是掌握脊髓型颈椎病诊断和治疗的前提。

而脊髓型颈椎病

作为脊柱外科常见病,掌握其临床表现与诊断具有极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在教

材内容的基础上通过对典型的脊髓型颈椎病的病例的分析,使学生对抽象的概

念有更直观的认识,能较好的理解该问题。

(二) 见习教学难点

本节课教学的难点是颈椎的解剖生理概要以及临床表现。

解剖生理概要是

本节课教学的重点,也是理解脊髓型颈椎病脊柱外科治疗相关知识的前提,如

何让学生熟练的掌握枯燥的解剖生理知识是本次教学的难点之一。

此外,脊髓

型颈椎病的临床表现这是本次教学的重点,也是本次教学中的难点,通过课堂

讨论的形式让学生更深刻的理解脊髓型颈椎病脊柱外科治疗的相关知识。

(三)教学进程( 45 分钟)

1、脊髓型颈椎病的概述

脊髓型 颈椎病 :

(Cervical Spondylotic MyelopathyCSM)颈椎间盘突

出、韧带肥厚骨化或者其他原因造成颈椎椎管狭窄,脊髓受压和缺血,引起

脊髓传导功能障碍者。

2、 颈椎解剖生理概要( 15 分钟)

(1) 颈椎的解剖:

颈椎,英文名为:

cervical vertebra。

颈椎位于头以

下、胸椎以上的部位。

颈椎共有七块颈椎骨组成,除第一颈椎和第二颈椎外,

其他颈椎之间都夹有一个椎间盘,加上第七颈椎和第一胸椎之间的椎间盘,颈

椎共有 6 个椎间盘。

每个颈椎都由椎体和椎弓两部分组成。

椎体呈椭圆形的柱

状体,与椎体相连的是椎弓,二者共同形成椎孔。

所有的椎孔相连就构成了椎

管,脊髓就容纳其中。

颈椎又是脊柱椎骨中体积最小,但灵活性最大、活动频

率最高、负重较大的节段。

第一节颈椎的特点

  第一颈椎又叫寰椎,它没有椎体和棘突,由前后弓和侧块组成。

前弓较

短,其后(内)面中部有关节面与第二颈椎的齿状突构成寰齿关节;前面中

部有前结节,是两侧颈长肌的附着处。

后弓较长,其后方有一结节而无棘突;

此后结节突向上、后方,是两侧头小直肌的附着处。

后弓上面两侧近侧块部

各有一沟,称 椎动脉沟;椎动脉上行出横突孔,绕过侧块,跨过此沟,再穿

通环枕后膜,经 枕骨大孔 而进入颅腔。

侧块上方有椭圆形凹陷的关节面,朝

向内、前、上方,与枕骨髁构成寰枕关节;侧块下方有较平坦的关节面,朝

向前、下、稍内方,与第二颈椎的上关节面构成寰枢关节。

侧块的外方有横

突,能作为寰椎旋转运动的支点,比其他颈椎的横突既长且大。

第二节颈椎的特点

  第二颈椎又叫枢椎。

它和一般的颈椎相似,但椎体上方有齿状的隆突

称为齿突,此齿突可视为寰椎的椎体。

齿突根部的后方,有寰横 韧带,但此

韧带较细小;齿突前面有一关节面与寰椎前弓构成寰齿关节。

上关节面位于

椎体和椎根连结处上方的粗大稍出的骨块上,朝向上、后、稍外方,与寰椎

的下关节面构成寰枢关节;第二颈 脊神经位于该关节的后方,与下位颈脊神

经和椎间关节 的位置关系不同。

枢椎的椎板较厚,其棘突较其下位者长而粗

大,在 X 线相上看到上部颈椎有最大棘突者即为第二颈椎。

枢椎的横突较小,

方向朝下,只具有一个明显的后结节。

第七节颈椎的特点

  第七颈椎除了它伸向后方的棘突很长外,其余的结构和普通颈椎一样。

由于其棘突很长,末端不分叉而呈结节状,隆突于皮下,而被称为隆椎,它

随着颈部的转动而转动,是临床上作为辨认 椎骨序数的标志。

我们在低头时

看到和摸到颈部最高突起的部位,就是第七颈椎,这是第七颈椎的生理特点。

 

颈椎的连接

  颈椎的连接主要有三种方式:

  第一 ,椎间盘。

即 椎间纤维软骨盘,是椎体之间的主要连接方式。

  第二,颈椎的椎间关节。

包括普通颈椎的关节突关节、钩 椎关节。

  第三,颈椎的韧带。

在颈椎椎体及椎弓周围有一系列韧带对颈椎的固定

及限制颈椎的运动有重要作用。

颈椎间盘特点

  第一颈椎与第二颈椎之间为寰枢关节,无 椎间盘。

从第二颈椎至第一

胸椎共有六个椎间盘。

每个椎间盘由 纤维环、髓核和椎体的透明 软骨板所组

成,纤维环前部厚,后部较薄,其上下纤维均由软骨细胞与软骨板相连,组

成一个封闭的球样体。

不论外力从上下来,还是从左右来,它的体积均不变,

压力则平均地分配到各个方面。

颈椎的活动范围

  颈椎为了适应视觉、听觉和嗅觉的刺激反应,需要有较大而敏锐的可

动性。

因此,颈椎的活动范围要比胸椎和 腰椎大得多,如前屈后伸,左右侧

屈,左右旋转以及上述运动综合形成的 环转运动 。

  在医学上,关节活动范围称为关节活动度,一般用量角器进行测定。

量时颈部自然伸直,下颔内收。

一般情况下,颈椎的前屈、后伸(俗称低头、

仰头)分别为 45°颈椎的前屈、后伸运动是上下椎体的椎间关节前后滑动的

结果。

过度前屈受后纵韧带、 黄韧带、项韧带和颈后肌群限制;过度后伸则

受前纵韧带 和颈前肌群的约束。

颈椎的 屈伸活动主要由第二至第七颈椎完成。

左右侧屈各为 45°,主要依靠对侧的 关节囊及韧带限制过度侧屈,侧屈主要

由中段颈椎完成。

左右旋转各为 75°,主要由寰枢关节来完成。

环转运动则

是上述活动的连贯作用来完成。

点头动作发生在寰枕关节;摇头动作发生在

寰枢关节。

颈椎的活动度个体差异较大,与年龄、职业、锻炼情况有关。

般随年龄增长,颈部活动亦渐受限制。

生理弯曲

  正常脊柱各段因人体生理需要,均有一定的弯曲弧度,称为生理曲度。

在颈椎的正常侧位 X 光片上颈椎呈轻度前凸。

颈脊柱在胚胎时期是呈后凸的,

在幼儿起坐后逐渐变为前凸,这种变化称为继发曲度。

继发曲度的形成一般

是由于负重后椎体及椎间盘前厚后薄所致。

颈椎的生理曲度主要是颈 4、颈

5 椎间盘前厚后薄造成颈椎中段有一向前凸出的弧度,这在侧位 X 线片上甚

为明显。

  颈椎的正常生理屈度测量颈椎生理曲度的方法为沿齿状突后上缘开始向

下,连每一椎体后缘成一弧线,再由齿状突后上缘至第七颈椎椎体后下缘作

一直线,弧线的最高点至直线的最大距离为颈椎生理曲度的数值。

正常范围

大约在 12(±5)mm 范围内。

  颈椎生理曲度的存在,能增加颈椎的弹性,减轻和缓冲重力的震荡,

防止对脊髓和大脑的损伤。

由于长期坐姿、睡姿不良和椎间盘髓核脱水退变

时,颈椎的前凸可逐渐消失,甚至可变直或呈反张弯曲,即向后凸,成为 颈

椎病 X 线上较为重要的诊断依据之一。

颈椎的神经

脊髓神经:

颈椎椎管内有颈段脊髓神经,其中颈 5-胸 1 段形成颈膨大。

颈丛

  英文名称:

 cervical plexus,由第 1-4 颈神经前支组成。

发出皮支和

肌支。

皮支分布到颈前部皮肤。

  皮支有:

枕小神经、耳大神经、颈横神经、 锁骨上神经

  肌支有:

膈神经、颈神经降支和颈袢

臂丛

  英文名称:

 brachial plexus,由第 5-8 颈神经前支和第 1 胸神经前

支的大部分组成。

可分为根、干、股、束四段,并发出许多分支,在腋窝臂

丛形成三个束,即外侧束、内侧束和后束,分别位于 腋动脉外、内和后侧。

  臂丛的分支:

胸长神经、肩胛背神经、肩胛上神经、肩胛下神经、胸内

外侧神经、胸背神经、腋神经、肌皮神经、正中神经、尺神经、桡神经、臂

内侧皮神经、前臂内侧皮神经。

  肌皮神经 musculocutaneous nerve 自外侧束发出,支配着臂前群肌。

  正中神经 median nerve 由内侧束和外侧束各发出一根合成,支配着臂前

群肌的大部分,手鱼际肌及手掌面桡侧三个半指的皮肤。

  尺神经 ulnar nerve 由内侧束发出、支配前臂前群肌的靠尺侧的小部分

肌肉、手小鱼际肌和手肌中间群的大部分以及手掌面尺侧一个半指和手背面

尺侧二个半指的皮肤。

  桡神经 radial nerve 发自后束,支配臂及前臂后群肌、臂及前臂背侧面

皮肤和手背面桡侧二个半指的皮肤。

腋神经 axillarynerve 由后束发出,支配 三角肌 、小圆肌及三角肌区

和臂外侧面的皮肤。

3、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表现与诊断(重点掌握,PPT 结和板书)( 25 分钟)

 

(1)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为早期双侧或单侧下肢麻木、疼痛、僵硬发抖、无力、颤抖,

行走困难,继而双侧上肢发麻,握力减弱,容易失落物品。

上述症状加重时,

可有便秘、排尿困难与尿潴留或尿失禁症状,或卧床不起,也可并发头昏、

眼花、吞咽困难,面部出汗异常等交感神经症状。

1

  为脊髓型颈椎病的主要特点其产生机制是由于致压物对锥体束(皮质脊

髓束 )的直接压迫或局部血供减少所致临床上多先从下肢无力双腿发紧(如

缚绑腿 )及抬步沉重感等开始渐而出现足踏棉花抬步打漂、跛行、易跪倒

(或跌倒 )、足尖不能离地步态拙笨及束胸感等症状。

检查时可发现反射亢进、

踝阵挛、髌阵挛及肌肉萎缩等典型的锥体束症状腹壁反射及提睾反射大多减

退或消失手部持物易坠落 (表示锥体束深部已受累 )最后呈现为痉挛性瘫痪。

锥体束在髓内的排列顺序从内及外依序为颈上肢胸、腰下肢及骶部的神经纤

维,视其受累的部位不同可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中央型 (上肢型 ):

是锥体束深部先被累及,因该神经纤维束靠近中央管

处故又称为中央型症状先从上肢开始,之后方波及下肢其病理改变主要是由

于沟动脉受压或遭受刺激所致,如一侧受压表现为一侧症状;双侧受压则出

现双侧症状。

  周围型 (下肢型 ):

指压力先作用于锥体束表面使下肢先出现症状当压力

持续增加波及深部纤维时,则症状延及上肢,但其程度仍以下肢为重。

其发

生机制主要是椎管前方骨赘或脱出的髓核对硬膜囊前壁直接压迫的结果。

  前中央血管型 (四肢型 ):

即上、下肢同时发病者主要是由于脊髓前中央

动脉受累所引起,通过影响该血管的支配区造成脊髓前部缺血而产生症状本

型的特点是患病快经治疗痊愈亦快;非手术疗法有效。

  以上三种类型又可根据症状的轻重不同而分为轻、中、重三度轻度指症

状出现早期虽有症状但尚可坚持工作;中度指已失去工作能力但个人生活仍

可自理;如已卧床休息不能下地及失去 生活自理能力 则属重度一般重度者

如能及早除去致压物仍有恢复的希望。

但如继续发展至脊髓出现变性甚至空

洞形成时,则脊髓功能难以获得逆转。

2

  主要是由于脊髓丘脑束同时受累所致该束纤维排列顺序与前者相似自内

向外为颈上肢胸、腰下肢和骶部的神经纤维。

因此其出现症状的部位及分型

与前者相一致。

在脊髓丘脑束内的痛、温觉纤维与触觉纤维分布不同因而受

压迫的程度亦有所差异,即痛、温觉障碍明显,而触觉可能完全正常。

此种

分离性感觉障碍 易与脊髓空洞症相混淆,临床上应注意鉴别。

3

  生理反射异常 :

视病变波及脊髓的节段不同,各生理反射出现相应的改

变包括上肢的 肱二头肌反射 、肱三头肌反射和桡骨骨膜反射以及下肢的膝跳

反射和跟腱反射多为亢进或活跃此外,腹壁反射提睾反射和肛门反射可减弱

或消失。

  出现病理反射 :

以 Hoffmann 征及掌颏反射出现的阳性率为最高;病程

后期,踝阵挛、髌阵挛及 Babinski 征等均可出现。

4

  临床上并非少见可涉及全身各系统,其中以胃肠道心血管及泌尿系统为

多见且许多患者是在减压术后症状获得改善时,才追忆可能系颈椎病所致可

见术前如不详细询问常常难以发现。

5

多在后期出现起初以尿急膀胱排空不良尿频及便秘为多见渐而引起尿潴

留或大小便失禁。

 、特殊检查

X 光片、CT 、MR 肌电图检查

(2)脊髓型颈椎病的诊断

对脊髓型颈椎病的诊断,仔细询问病史和体格检查最为重要,特殊影像学

检查是辅助方法。

有典型的四肢麻木无力,行走不稳,查体有典型的体征和颈

椎影像学检查支持即可诊断。

4、 脊髓型颈椎病的治疗

(1)非手术疗法

  为本型的基本疗法,尤其是在早期的中央型 (上肢型)及前中央血管型

(四肢型)患者约近半数病例可获得较明显的疗效。

但在进行中应密切观察病

情切忌任何粗暴的操作及手法一旦病情加剧应及早施术,以防引起脊髓变性。

脊髓型颈椎病康复治疗适应症:

病程短,症状较轻,或病情较重,椎管前后

径在 11 毫米以上,颈椎后移,骨关节错位,棘突偏歪,生理弧度后凸,颈椎

失稳,或年龄较大,病情久而症状重,病人健康状况差,估计手术治疗效果

不理想者。

 手法康复治疗 :

手法按摩推拿治疗对颈椎病有良好的效果。

其治疗作用

有:

①疏通脉络,促进患部血液循环及新陈代谢; ②增大颈椎间隙及椎间孔,

纠正患椎移位,解除神经根的压迫及刺激; ③松解神经根及软组织粘连,缓

解症状⑤对瘫痪患者,可减轻肌肉僵缩,防止关节僵直及畸形 。

颈椎牵引康复治疗:

 脊髓型颈椎病,部分病人可行坐位颈椎牵引治疗,

如果颈椎生理弧度后凸或患推后移者,或老年体弱者,应行仰卧药颈枕式布

兜颈椎轻度屈曲牵引治疗。

  物理康复治疗:

 常用的方法有:

超声疗法、电脑中频疗法激能电疗法

(心脏血压特殊者禁做)、半导体激光疗法、微波治疗机、电脑多功能熏蒸机、

纳米波治疗机、脑生理治疗仪、根据下肢症状严重性可适当做康复治疗 /手

法按摩。

  功能康复治疗 :

脊髓型颈椎病一经诊断,应根据病情建议病人参加轻

体力劳动, 避免重体力劳动,或休息治疗,预防继发性损伤加重病情。

  西药治疗:

 舒筋活血片、维生素 B1、钾钴胺等用于增强疗效,布络芬

或散列痛等用于止痛。

  针灸与松解治疗 :

针灸可促进下肢功能恢复,舒经活络。

  手术治疗:

经手法与综合性治疗的脊髓型颈椎病,症状无改变或加重

者,可根据患者病情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成人教育 > 专升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