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学的内容.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1966372 上传时间:2023-06-03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99.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前教育学的内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学前教育学的内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学前教育学的内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学前教育学的内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学前教育学的内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学前教育学的内容.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学前教育学的内容.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前教育学的内容.docx

《学前教育学的内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前教育学的内容.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学前教育学的内容.docx

学前教育学的内容

学前教育学的内容

一、学前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1.学前教育是指从出生到6岁前儿童的教育,学前教育学就是专门研究学前教育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

2.学前教育包括婴儿(出生至3岁)的教育、幼儿(3~6岁)的教育两个阶段。

婴儿教育与幼儿教育是相互连接、性质相近又密切联系的。

因此,学前教育学应统一研究和探讨从出生到6岁前儿童的教育规律。

3.学前教育学研究的目的是探索学前教育的特点、原则、方法和规律,提高教育者的素质,从而提高学前教育的质量。

二、学前教育的实施形式及特征

(一)学前家庭教育

1.学前家庭教育自家庭出现以后就已存在。

家庭是儿童受教育的第一个场所,父母是孩子的首任教师。

2.学前家庭教育的特征包括:

(1)领先性(儿童第一个生活环境);

(2)长久性(家教伴随着学前儿童成长的全过程);(3)单独性(家庭的对象是儿童个体);(4)随意性(其教育受施教者意愿及能力水平的影响);(5)随即性(家教具有随时随处、潜移默化的特点)。

(二)学前社会教育

学前社会教育是指学前教育的实施是通过学前教育的机构来进行的。

学前社会教育机构的形式多种多样,目前主要有以下几种:

1.托儿所

托儿所是对0~3岁的儿童进行教育的专门机构,全天开放。

目前我国托儿所主要是为1岁以上的儿童服务的,每个班级的儿童数量都较多,往往在30名以上,只有2个保育员照看,且保育员仅受过较少的培训。

2.幼儿园

幼儿园是对3~6岁的儿童进行教育的专门机构,主要由教育部门负责。

儿童按年龄分班,小班一般有25名幼儿,中班有30名幼儿,大班有35名幼儿的;每班有2名教养员,1名保育员,或两个班级合用1名保育员。

3.托幼园所一体化

有些学前教育机构是托儿所、幼儿园联在一起的,招收出生几个月至6周岁的儿童。

这种机构主要是由工厂兴办,由厂工会负责管理监督,根据工人上下班时间制定作息制度,解除家长后

1.打好基础。

同时,为国家制定相关教育政策提供理论依据。

(一)学前教育的内容

(1)学前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任务和学习方法,学前教育和学前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

(2)学前教育与社会的关系;

(3)学前教育与儿童发展的关系;

(4)教育目的和学前教育任务;

(5)3岁前婴儿教育的内容和手段;

(6)幼儿的全面发展教育,即体育、智育、德育、美育诸方面的具体规律;

(7)幼儿教育手段;

(8)托儿所、幼儿园与家庭的关系;

(9)托儿所、幼儿园、小学在教育上的配合和衔接;

(10)婴幼儿教师培训及学前教育科学研究等。

(二)学习学前教育学的方法

1.牢固掌握学前教育学及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了解其发展趋势

(1)认真学习学前教育学理论,掌握学前教育学的基本结构,深入地理解和领会其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

(2)学前教育学与其他分支学科的关系。

普通教育学提供了教育的基本规律;教育史研究在各种条件下,教育思想和实践的发展。

(3)学前教育学与相邻学科的关系。

生理学提供了儿童生理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心理学和儿童心理学研究心理发展的客观规律和儿童的心理过程及特点,是向儿童进行教育和教学的依据;儿童卫生学研究如何促进儿童的生长发育,增进儿童的健康。

2.遵循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学习者既要努力掌握本学科的基础知识,打下较扎实的理论基础;又要注意联系学前教育实际,尝试利用理论知识云解决实际问题,做到学用结合、学以致用。

3.学习和思考结合,注意培养各种能力

对教材、前人的结论、流行的观点和看法、已有的研究成果等等,要多思考,多问几个为什么,要勇于探索新问题,提出新见解。

在学习过程中还应注意培养各种能力,如自学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践及动手能力以及书面和口头表达能力。

(三)学习学前教育学的意义

1.可以掌握学前教育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及开展学前教育科学研究的初步方法。

2.帮助学生了解托儿所、幼儿园实际,培养热爱儿童、热爱学前教育工作的专业思想。

三、学前教育学的特点

1.学前教育学是一门年轻的学科。

2.学前教育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

3.学前教育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

4.学前教育学是一门不断发展着的学科。

学前教育的历史发展

一、学前教育的产生和发展

(一)古代社会的学前教育

1.原始社会初期,儿童的教育主要由氏族公社负责,实行儿童公有和儿童公育。

幼儿主要通过游戏活动模仿成年人的生活和劳动等活动。

到了父系社会,有了家庭,儿童由家庭抚养和教育。

2.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幼小儿童都只是在家庭的日常生活和劳动中受教育。

一直到近代社会学前教育机构出现以前,家庭几乎是一直都是教育学前儿童的唯一场所,父母尤其是母亲,就是学前儿童的主要教师。

(二)近代社会的学前教育

17世纪后半期发端于英国的贫民婴幼儿保护和养育设施,是近代欧洲学前教育设施的胚胎。

18世纪末,在欧洲出现了有组织的学前教育。

在这一时期,先是出现了一些主要目的在于看管学前儿童的慈善性质的机构,如法国的牧师奥贝尔林于1776年在他的牧区建立的一所托儿所,即难童所。

而后的19世纪初,欧文为工人子女创办的幼儿学校已以教育为主要任务。

二、学前教育机构的产生和发展

(一)世界上第一所幼儿园的诞生

德国学前教育家福禄倍尔被誉为“学前教育之父”,他认为真正的教育是一种自导的、帮助儿童内部发展的过程,教育的任务在于促进儿童的自我活动和内在本质力量的发展。

1840年他把自己创办的学前教育机构称为幼儿园,这是世界上第一所幼儿园。

(二)学前教育机构的发展

1.国外学前教育机构的发展

(1)学前教育机构数量的增加;

(2)学前教育机构的多样化;(3)师资质量和教育质量的提高。

2.我国学前教育机构的发展

(1)我国第一所幼儿园的诞生

1903年在张之洞的倡导下创办了湖北幼稚园,这是我国第一所由自己创办的学前教育机构。

1904年张之洞、张百熙、荣庆制定了《奏定学堂章程》,其中的“奏定蒙养院及家庭教育法章程”,第一次将学前教育列入学制系统。

(2)旧中国幼儿教育的发展

陈鹤琴于1923年创办我国最早的学前教育实验中心,即南京鼓楼幼稚园;抗战时期又创办我国第一所公立幼稚师范学校——江西实验幼师。

陶行知在南京郊区首创了中国第一所乡村幼稚园——南京燕子矶幼稚园。

张雪门也曾主办北平香山慈幼院的幼稚师范和幼稚园。

(3)新中国学前教育的发展

新中国建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学前教育机构发展出现重大变化,主要表现在:

学前教育机构的多样化;

学前教育走上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

我国在1989年6月制定颁布《幼儿园工作规程(试行)》,9月颁布《幼儿园管理条例》;1996年3月颁布《幼儿园工作规程》;2001年9月教育部颁布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

三、学前教育发展的新趋势

1.学前教育基本理论与实践模式的多样化。

2.学前教育目标的整合化。

3.学前教育机构类型的多样化和社区化。

4.学前教育方法的科学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