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中考物理凸透镜的综合中考真题汇总含答案解析.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1966852 上传时间:2023-06-03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547.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中考物理凸透镜的综合中考真题汇总含答案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全国中考物理凸透镜的综合中考真题汇总含答案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全国中考物理凸透镜的综合中考真题汇总含答案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全国中考物理凸透镜的综合中考真题汇总含答案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全国中考物理凸透镜的综合中考真题汇总含答案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全国中考物理凸透镜的综合中考真题汇总含答案解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5页
全国中考物理凸透镜的综合中考真题汇总含答案解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5页
全国中考物理凸透镜的综合中考真题汇总含答案解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5页
全国中考物理凸透镜的综合中考真题汇总含答案解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5页
全国中考物理凸透镜的综合中考真题汇总含答案解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5页
全国中考物理凸透镜的综合中考真题汇总含答案解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5页
全国中考物理凸透镜的综合中考真题汇总含答案解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5页
全国中考物理凸透镜的综合中考真题汇总含答案解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5页
全国中考物理凸透镜的综合中考真题汇总含答案解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5页
全国中考物理凸透镜的综合中考真题汇总含答案解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5页
全国中考物理凸透镜的综合中考真题汇总含答案解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5页
全国中考物理凸透镜的综合中考真题汇总含答案解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5页
全国中考物理凸透镜的综合中考真题汇总含答案解析.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5页
全国中考物理凸透镜的综合中考真题汇总含答案解析.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5页
全国中考物理凸透镜的综合中考真题汇总含答案解析.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全国中考物理凸透镜的综合中考真题汇总含答案解析.docx

《全国中考物理凸透镜的综合中考真题汇总含答案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中考物理凸透镜的综合中考真题汇总含答案解析.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全国中考物理凸透镜的综合中考真题汇总含答案解析.docx

全国中考物理凸透镜的综合中考真题汇总含答案解析

一、初中物理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1.当物体距离凸透镜8cm时,在透镜另一侧光屏上成一个清晰放大的实像;若保持物体与光屏的位置不变把凸透镜向光屏方向移动2cm,则在光屏上又成一清晰的缩小的像,物体与光屏的距离L和凸透镜的焦距f的说法正确的是()

A.L=18cmB.L=14cm

C.4cm

【答案】AC

【解析】

【分析】

【详解】

由于当光屏上成清晰放大的像后,物体及光屏均未移动,仅将凸透镜向光屏方向移动2cm,又成清晰缩小的像,则根据光路是可逆的可知,此时物距与像距大小互换,此时物距为10cm,像距为8cm,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物体与光屏间的距离L=10cm+8cm=18cm。

由凸透镜成像规律可得

2f<10cm,f<8cm<2f

解得4cm

2.如图所示,某同学用自制的水透镜来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在水透镜中注入少量水后光屏上成清晰的像。

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光屏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B.此时透镜的焦距

C.保持蜡烛和光屏不动,将透镜移动到

刻度线处光屏仍能得到清晰的像

D.向水透镜注水后,要使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的像,需要像光屏向右移动

【答案】BC

【解析】

【详解】

A.由图可知,当物距小于像距时,光屏上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故A正确;

B.由图可知

,则

……①

……②

由①②可得透镜焦距

故B正确

C.保持蜡烛和光屏不动,将透镜移动到

刻度线处,物距

,像距为

即此时的物距等于原来的像距,在光的折射中光路是可逆的,所以光屏上仍能得到清晰的像,故C正确;

D.向水透镜注水后,透镜会聚能力变强,焦距变小,使光线提前会聚成像,所以要使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的像,应减小像距,需要将光屏向左移动,故D错误。

故选BC。

3.小明在探宄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将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甲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刻线处,将点燃的蜡烛放置在光具座上35cm刻线处,移动光屏到80cm处,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如图所示:

之后他保持蜡烛的位置不变,将凸透镜甲换成焦距为5cm的凸透镜乙并保持位置不变,移动光屏使在光屏上再次成烛焰清晰的像。

则对于这两次成像实验()

A.利用凸透镜甲,在屏上得到的是倒立、缩小的像

B.利用凸透镜甲,在屏上得到的是倒立、放大的像

C.利用凸透镜乙成像时,像距大于30cm

D.利用凸透镜乙成像时,像距小于30cm

【答案】BD

【解析】

【分析】

【详解】

AB.凸透镜甲焦距为10cm,物距为:

u=50cm-35cm=15cm,

当f

故A错误,B正确;

CD.凸透镜乙焦距为5cm,此时物距u=15cm,则u>2f,所以5cm

4.如图所示,白板上画有两个黑色箭头(图甲),用玻璃杯装半杯水放在白板前(图乙),人眼观察到位于下方的箭头明显发生了变化,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玻璃杯下半部相当于一个凹透镜

B.下方箭头是凸透镜形成的虚像

C.下方箭头成像原理在生活中的应用是照相机

D.把玻璃杯移得离白板更远一点,观察到下方的箭头比移动前变得更大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A.玻璃杯下半部分的中间厚,边缘薄,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故A错误;

B.据图能看出,此时成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故B错误;

C.据B可知,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所以此时相当于物体处于2倍焦距以外,像成在另一侧的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照相机就是利用该原理制成的,故C正确;

D.凸透镜成实像时,增大物距,像距缩短,像变小;把玻璃杯移得离白板更远一点,即增大物距,观察到下方的箭头比移动前变得更小,故D错误。

故选C。

5.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时,将点燃的蜡烛放在距凸透镜30cm处,在透镜另一侧距离透镜16cm处的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像。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此时的成像特点与投影仪相同

B.该透镜的焦距满足8cm

C.将蜡烛和光屏互换后,光屏上不能承接到清晰的像

D.将蜡烛和光屏同时远离凸透镜,可再次承接到清晰的像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A.由题可知,蜡烛放在距凸透镜30cm处,在透镜另一侧距离透镜16cm处的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像,物距大于像距,光屏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与照相机原理相同,故A不正确;

B.由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此时物距在二倍焦距以外,像距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即

可得

透镜的焦距满足

,故B正确;

C.由光路可逆原理可知,将蜡烛和光屏互换后,光屏上能承接到清晰的像,故C项不正确;

D.将蜡烛远离凸透镜时,光屏要靠近凸透镜,才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故D项不正确。

故选B。

6.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让凸透镜正对太阳,后面放一张白纸,在白纸上形成了较大的光斑,此时光斑离透镜12.0厘米,若将透镜远离白纸则光斑变小,则焦距可能小于12.0厘米也可能大于12.0厘米

B.

手影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虚像,它不是能量的聚集

C.

水中铅笔看起来变弯折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

D.

我们看到塔在水中形成倒影是由于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而成的等大虚像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A.让凸透镜正对太阳,后面放一张白纸,在白纸上形成了较大的光斑,此时光斑离透镜12.0厘米,若将透镜远离白纸则光斑变小,根据凸透镜三条特殊光线,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通过焦点,太阳光是相当于平行光的,所以白纸越靠近凸透镜,光斑越大,则焦距是大于12.0cm的,A错误;

B.手影是光的直线传播所形成的暗区,不是物体的像,B错误;

C.水中铅笔看起来变弯折是由于光从水中斜射向空气时,发生折射形成的,C正确;

D.我们看到塔在水中形成倒影是由于光在水面发生反射形成的,不是由于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而成的等大虚像,D错误。

故选C。

7.如图所示,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蜡烛和凸透镜之间的距离为26cm时,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缩小的实像。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凸透镜的焦距:

13cm>f>10.5cm

B.只将蜡烛向右移动,可以在光屏上得到清晰放大的像

C.只将蜡烛和光屏互换,可以在光屏上得到清晰放大的像

D.将蜡烛远离凸透镜时,为了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靠近凸透镜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A.观察图示可知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缩小的实像,则

,像距

满足

,解得

,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只将蜡烛向右移动,减小了物距,必须增大像距,才可以在光屏上得到清晰放大的像,故B错误,符合题意;

C.像距小于物距,光屏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保持凸透镜不动,只将蜡烛和光屏互换,像距大于物距时,根据光路的可逆性可知,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蜡烛远离凸透镜时,物距增大,为了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应减小像距,光屏应靠近凸透镜,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B。

8.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烛焰、光屏和凸透镜的位置及它们之问的距离如图所示时,在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此时光屏上的像跟投影仪的成像原理相似

B.用白纸遮住凸透镜的上半部分,光屏上像变为原来一半

C.此凸透镜的焦距范围是f>15cm

D.将凸透镜换为焦距更小的凸透镜后,为了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靠近凸透镜

【答案】D

【解析】

【分析】

(1)凸透镜成像时,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于照相机.

(2)物体由无数点组成,物体上任一点射向凸透镜有无数条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有无数条折射光线会聚成该点的像.所以遮住凸透镜的一部分,还有另外的部分光线,经凸透镜折射会聚成像.

(3)由图知,凸透镜成的是缩小倒立的像,应有物距u>2f,像距v:

f<v<2f,求解不等式即可.

(4)凸透镜成实像时,遵循物远像近像变小的特点.

【详解】

A、由图可知,物距大于像距,在光屏上得到倒立、缩小的实像,蜡烛应该在距凸透镜的二倍焦距以外,此原理应用于照相机,故A错误;

B、用白纸遮住凸透镜的上半部,物体上任一点射向凸透镜的下半部,经凸透镜折射后,照样能会聚成像,像的大小和形状不发生变化,因此光屏上所成的像仍然是完整的,会聚成的像变暗.故B错误;

C、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像,应有:

(50cm-20cm)>2f;f<(70cm-50cm)<2f,解得此凸透镜的焦距范围是:

10cm<f<15cm,故C错误;

D、将凸透镜换为焦距更小的凸透镜后,对光线的折射能力变强,成像会提前,即像距变小,为了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应该将光屏靠近凸透镜,故D正确.

故选D.

9.如图所示,竖直放置的不透光物体(足够大)中紧密嵌有一凸透镜,透镜左侧两倍焦距处,有一个与主光轴垂直的物体AB,在透镜右侧三倍焦距处竖直放置一平面镜MN,镜面与凸透镜的主光轴垂直,B、N两点都在主光轴上,AB与MN高度相等,且与透镜上半部分等高.遮住透镜的下半部分,则该光具组中,物体AB的成像情况是()

A.两个实像,一个虚像B.一个实像,两个虚像

C.只有一个虚像D.只有一个实像

【答案】D

【解析】

【详解】

①按题意,AB在凸透镜右侧距离透镜2f处成一个倒立的等大的实像.

②由于成像后的光线是射向右下方的,所以不能在平面镜上成像(平面镜只在主光轴的上方),所以只能成一个实像.

③如果平面镜足够大,则“AB在凸透镜右侧距离透镜2f处成一个倒立的等大的实像”又会在平面镜上成一个等大的虚像,平面像反射后的光线又会经凸透镜成一个缩小的倒立的实像(成在凸透镜左侧f与2f之间.此时相当于物距为4f.当然,也要满足凸透镜是足够大了才有此种情况).

故选D.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应用,此题的突破点是,AB只有在主光轴上的那点折射后入MN,其它均没有,故只有一个实像.

10.毕业班的同学在照毕业照时发现有一部分同学没有进入取景框,为了使全班同学都进入取景框,接下来的操作是()

A.应使照相机靠近学生,并调节镜头使镜头靠近胶片

B.应使照相机远离学生,并调节镜头使镜头靠近胶片

C.应使照相机远离学生,并调节镜头使镜头远离胶片

D.应使照相机靠近学生,并调节镜头使镜头远离胶片

【答案】B

【解析】

【详解】

毕业班的同学在照毕业照时发现有一部分同学没有进入取景框,为了使全班同学都进入取景框,即是要把像变小,根据凸透镜的动态成像规律,像要更加小,那么物距应该变大,应使照相机远离学生,同时为了成清晰的像,像距要变小,即调节镜头使镜头靠近胶片,故选B。

11.将一物体放在凸透镜前,使物距依次为6cm、18cm和24cm,分别得到放大的虚像、放大的实像和缩小的实像,则凸透镜的焦距f满足关系式

A.f<6cmB.6cm<f<18cm

C.9cm<f<12cmD.18cm<f<24cm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当物距为6cm时,成放大的虚像,所以f>6cm.

当物距等于18cm时,成放大的实像,即物距在一倍到二倍焦距之间,则9cm<f<18cm.

当物距等于24cm时,成缩小的实像,所以24cm>2f,则f<12cm.

故:

9cm<f<12cm,C符合题意.

选C.

【点睛】

重点是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关键是根据每次成像时的特征,列出相应的不等式,综合求解.

12.某班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记录并绘制了像到凸透镜的距离v跟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u之间关系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该凸透镜的焦距是16cm

B.把物体从距凸透镜12cm处移动到24cm处的过程中,像逐渐变小

C.当u=20cm时成放大的像.投影仪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

D.当u=12cm时,在光屏上能得到一个缩小的像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A.根据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在物体等于二倍焦距时,像距也等于二倍焦距,此时成倒立等大的实像,如图,物距为16cm时,像距也为16cm,即都等于二倍焦距,所以该凸透镜的焦距是8cm,故A错误;

B.由图可知,把物体从距凸透镜12cm处移动到24cm处的过程中,即物距增大时,像距变小,像会逐渐变小,故B正确;

C.当

时,大于二倍焦距,成缩小的像,投影仪根据凸透镜成放大的实像原理制成,故C错误;

D.当

时,即物距处于一倍到二倍焦距之间,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故D错误.

故选B.

【点睛】

凸透镜成像规律是常考试的内容,应牢记凸透镜的成像规律,有些同学总是记不住,要下点功夫,可以结合成像光路图进行练习、记忆.

13.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时,某实验小组所描绘的像距随物距变化的关系图线如图所示.图线中A、B、C三点分别与蜡烛在光具座上移动过程中的三个位置相对应.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蜡烛处于AB间某一位置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B.蜡烛处于BC间某一位置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C.将蜡烛从C移动到B的过程中,所成像逐渐增大

D.将蜡烛从B移动到A的过程中,所成像逐渐减小

【答案】C

【解析】

【分析】

(1)根据u=v=2f,成倒立、等大的实像,判断凸透镜的焦距.

(2)根据物距和焦距,判断凸透镜成像情况:

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3)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减小,像距增大,像变大.

【详解】

(1)由图象知,

,此时凸透镜成倒立、等大的实像,所以凸透镜的焦距:

(2)物距大于一倍焦距时,凸透镜成实像.

A、蜡烛处于AB间某一位置时,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选项错误.

B、蜡烛处于BC间某一位置时,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选项错误.

C、将蜡烛从C移动到B的过程中,物距大于一倍焦距时,凸透镜成实像.物距减小,像距增大,像变大.选项正确.

D、将蜡烛从B移动到A的过程中,物距大于一倍焦距时,凸透镜成实像.物距减小,像距增大,像变大.选项错误.

故选C.

14.凸透镜成像实验中,移动物体到某位置时,能在光屏上成清晰放大的像,则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将物体靠近透镜后,无论如何移动光屏,光屏上都不能呈现物体的像,则一定成虚像

B.保持透镜位置不变,将物体和光屏位置互换,一定可以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缩小的像

C.如果物体靠近透镜,仍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必须远离透镜且光屏移动距离小于物体移动距离

D.将透镜遮挡一部分,则一定不能成完整的像

【答案】B

【解析】

【详解】

A.由题意可知,移动物体到某位置时,能在光屏上成清晰放大的像,说明此时

;将物体靠近透镜后,只要物距仍在

这个范围,此时只需要把光屏远离凸透镜,还可以成放大的实像;故A项错误;

B.保持透镜位置不变,将物体和光屏位置互换后,此时

,故此一定可以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缩小的像;故B项正确;

C.物体靠近透镜即物距减小,像距增大,光屏应远离透镜,当

时光屏移动距离小于物体移动距离,当

时光屏移动距离大于物体移动距离,故C项错误;

D.凸透镜成实像时,所有透过透镜的光会聚到光屏上成像,当将透镜的下半部分挡住后,整个物体发出的光虽有一部分被挡住,但总会有一部分光通过上半部分凸透镜而会聚成像,因此,像与原来相同,仍然完整;由于透镜的一半被遮住,因此折射出的光线与原来相比减少了一半,故亮度会减弱,像会变暗。

故D项错误;

15.物体放在凸透镜的主光轴上,在距透镜40cm处的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放大的像,则该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A.40cmB.30cmC.20cmD.10cm

【答案】D

【解析】

在凸透镜成像时,得到的实像都可以用光屏承接,所以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放大的实像;即2f>U>f,v>2f;

而透镜到光屏的距离为像距,即v=40cm,所以,40cm>2f,解得:

20cm>f,只有D选项符合条件.故选D.

思路分析:

在凸透镜成像时,得到的实像都可以用光屏承接,而虚像则不可以,所以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放大的实像.而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时,此时物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像距大于2倍焦距,从而可以计算出该透镜的焦距.

试题点评:

本题通过凸透镜成像情况,根据物距和焦距、像距和焦距的关系解不等式确定凸透镜的焦距范围.因此解答此题要求学生应具备一定的学科综合能力.需要注意的是透镜到光屏的距离为像距.

二、初中物理声现象问题求解方法

16.某人站在峡谷中间,当他击掌后于0.3s、0.7s听见两次回声,若声速为330m/s,则此峡谷宽度为

A.165mB.198mC.22lmD.330m

【答案】A

【解析】

【详解】

由击掌后经0.3s听到一边山的回声,可知声音从这边山到人所经历的时间为:

同理,再经0.7s听到另一边山的回声,即声音从另一边山到人所用的时间为:

则峡谷的宽度为:

故选A。

17.关于下列四个情景的说法错误的(  )

A.

发声扬声器旁的烛焰晃动,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

B.

不能听到真空罩中闹钟的闹铃声,说明声波的传播需要介质

C.

发声的音叉将乒乓球弹开,说明发声的物体在振动

D.

8个相同玻璃瓶装不同高度的水,敲击它们时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

【答案】D

【解析】

【详解】

A.扬声器发出的声音使烛焰不停晃动,说明声音能传递能量,该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B.当空气被不断抽出后,铃声逐渐减弱,最后听不到,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该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C.当乒乓球接触到音叉时被弹开,说明发声体在振动,该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D.8个相同玻璃瓶装不同高度的水,敲击它们时,音色是相同的,但振动的频率不同,音调不同,故D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18.“教室外狂风暴雨,雷声大作”,这里的“雷声大作”指的是声音特征中的(  )

A.响度B.音调C.音色D.反射

【答案】A

【解析】

【分析】

声音的特征有音调、响度、音色;音调表示声音的高低,响度表示声音的大小,音色是声音的品质与特色。

【详解】

A.响度指声音的大小,与振幅有关,“教室外狂风暴雨,雷声大作”,这里的“雷声大作”指的是声音特征中的响度,故A正确;

B.音调指声音的高低,与发声体振动的频率有关,故B错误;

C.音色与发声体的结构和材料有关,故C错误;

D.反射指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又反射回来的现象,故D错误。

故选A。

1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只要物体在振动,人一定能听到声音B.只要听到物体发声,则物体一定在振动

C.只要人听不到声音物体就一定没有振动D.以上说法都正确

【答案】B

【解析】

【详解】

A.听到声音还需要有介质,如果没有传播声音的介质,也不能听到声音,故A错误;

BD.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故B正确,D错误;

C.如果没有介质,振动产生的声音人也是听不到的,故C错误;

故选B。

20.如图所示声波的波形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的音调相同B.乙、丙的音调相同

C.乙、丙的响度相同D.丙、丁的响度相同

【答案】AC

【解析】

【分析】

【详解】

A.从图中可以看出,甲和乙波形的形状并不完全相同,因此它们的音色不同,振幅和频率相同,故音调和响度相同,故A正确;

BC、从图中可以看出,乙和丙波形的形状并不完全相同,因此它们的音色不同,振幅相同,响度相同,频率不相同,故音调不相同,故B错误,C正确;

D.从图中可以看出,丙和丁波形的形状相同,因此它们的音色相同,振幅不相同,响度不相同,频率不相同,故音调不相同,故D错误;

 

21.阅读《从传声筒到移动通信》,回答问题。

从传声筒到移动通信

电话完全进入了我们的生活,我们每天都离不开它,你知道科学家们发明电话是受什么启发吗?

是传声筒。

让我们去参观中国科技馆二层探索与发现主题展B厅——声音之韵展,观察、研究一下传声筒,直观地去体验传声筒传递声音的过程吧。

装置简介:

两个非常粗的传输声音的金属管在空中盘成螺旋状,布置在展区的两个不同位置,相距大约十几米长,图1左上角就是其螺旋状的管路之一。

两个传输声音的金属管分别为听筒管路和话筒管路,两个传输声音的金属管端口分别是听筒和话筒,如图2所示。

就像人打电话一样,用话筒说话,用听筒听声音,如图3所示。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所产生。

在振动介质(空气、液体或固体)中某一质点在平衡位置附近来回发生振动,并带动周围的质点也发生振动,逐渐向各方向扩展,这就是声波。

声波前进的过程是相邻空气粒子之间的接力赛,它们把波动形式向前传递,它们自己仍旧在原地振荡,也就是说空气粒子并不跟着声波前进!

如图4所示,连续振动的音叉,使周围的空气分子形成疏密相间的连续波形。

声波是一种振动的机械波,它的基本参数是频率f、波长λ和波速v。

通过示波器可观测到可视化波形如图5所示。

频率是声源(或某一质点)1秒内来回振动的次数(单位为赫兹Hz),而声源完成一次全振动经过的时间为一个周期T,其单位为秒。

显然,

频率与人耳主观感觉声音的音调有关。

频率越高,音调也越高。

振幅与声音的强度有关。

波长是声波在一个周期内传播的距离,也是波形图中相邻波峰(或波谷)的距离。

这三者的关系是

人耳能感觉到的声波频率范围在20~20000Hz,称为音频波。

在这个频率范围以外的振动波,就其物理特性而言与声波相似,但在人类不引起声音感觉。

声速亦称音速,是声波通过介质传播的速度,它和介质的性质与状态(如温度)等因素有关。

在空气中声速为334.8m/s(22°C时),水中声速为1440m/s,在钢铁中声速为5000m/s。

现实世界中充斥着各种各样的声波,但因为声波的能量随扩展的距离逐渐消耗,最后声音消失,一旦声源远离接受者就无法准确获得信息。

早在十八世纪欧洲已有“电话”一词,用来指用线串成的话筒(以线串起杯子)。

电话的出现要归功于贝尔,早期电话机的原理为:

说话声音为空气里的复合振动,可传输到固体上,通过电脉冲于导电金属上传递。

随着现代移动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声音信号的传递借助电磁波传送。

电磁波能够在真空中传播,不但传播速度快,而且频率范围广,但它在水中会被吸收而急剧衰减。

和我们关系最密切的就是手机这种移动通信工具,它兼具发射和接收这两种功能,在同步地球卫星的协助下能使通信范围几乎覆盖地球上的每个角落。

请根据上述材料和你学过的物理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传声筒”的展示项目,形象地向观众展示了:

当一名观众在管路一侧发声,管路中的_________产生振荡,另一侧的观众能够听到传输的声音,两人可进行对话。

(2)以下应用或工具利用“传声筒”原理的是(___________)

A.超声波医学检查B.水瓶琴

C.天坛回音壁D.医生给病人看病用的听诊器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

A.声音的传播速度一定是340m/sB.空气粒子并不跟着声波前进

C.声和电磁波都能在真空中传播D.潜入水中的潜艇通信使用电磁波

(4)一列声波从空气中传入水中,以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制度规范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