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丽江古城观后感800字.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1968096 上传时间:2023-06-03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0.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游丽江古城观后感800字.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游丽江古城观后感800字.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游丽江古城观后感800字.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游丽江古城观后感800字.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游丽江古城观后感800字.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游丽江古城观后感800字.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游丽江古城观后感800字.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游丽江古城观后感800字.docx

《游丽江古城观后感800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游丽江古城观后感800字.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游丽江古城观后感800字.docx

游丽江古城观后感800字

游丽江古城观后感800字

  丽江古城位于云南省丽江市古城区,又名大研镇,坐落在丽江坝中部,始建于宋末元初(公元13世纪后期),地处云贵高原,面积为7.279平方公里。

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游丽江古城观后感800字,希望能帮到各位。

  游丽江古城观后感800字1

  去年暑假,我去了丽江。

那里处处都散发着朴素的气息。

如果将它与繁华的常州比一比,的确是别有一番韵味。

  抵达昆明后,我们便马不停蹄地直奔丽江,踏上了七彩丽江之行。

这个古老的小城,每天都在演绎着它平凡的故事。

  到了丽江,终于看到了魂牵梦绕的大研古城。

古老的砖木房一栋栋紧挨着,颤巍巍的已经有些倾斜了。

青石板的小路,古色古香;白色的墙,青色的瓦,到处弥漫着民间淳朴的气息,一条条青石板的小路并着一涓涓流水一同穿街走巷,串起了一条条街道,一户户人家。

在丽江古城徘徊时,突然下起小雨,整个古城烟雨茫茫,雨滴轻轻的落在地上,钻石一般,我没有打伞,四周万籁俱寂,只有那“滴答滴答”的雨声,有一些柳絮悄无声息地散落在我的脚旁。

很多不禁风吹的柳絮常在不常有人走动的巷子里落满了地,但并不冷清,仍然保持着跌落时的姿态,像是枕着青石板睡着了。

  雨渐渐停了,慢慢走进古城,似乎走进了另一个世界,整个古城不像门口那样安静,而是渐渐有了一种步入集市的感觉,热闹、忙碌起来。

  走在路上,仿佛置身在欢闹的海洋里。

路不宽,两边都是一座座耸立起来的矮房屋,房屋前总能看见人们在店外摆出的摊子,人挺多的,你会不由自主地随着人群向前走。

沿街的小摊上摆满了各种首饰、吃的,琳琅满目,真叫人目不暇接。

卖东西的人一张张淳朴的脸上带着微笑,不停地吆喝着,还热情地向走近的人介绍着自己的产品。

  古城里的人们提着篮子到街上采购。

河对岸移动着一路身着彩色衣服的姑娘们提着装满布料的篮子,那是绣衣服的农家姑娘。

她们衣着鲜艳,步态轻盈。

排着长长的一队,一边走着,一边唱着丽江有名的民间歌曲,温婉清丽。

  渐渐地,夜幕降临了,各个小店都亮起了一串串灯笼,放眼望去,整条街都是。

那灯笼将白色的墙照成了红色,古城华灯初上,美丽极了!

  我们住在一户纳西人家开的客栈里,夜幕降临后我们坐在四合院里的长凳上,遥望着近在天边的星星。

纳西老人很是热情,细致地讲述那动人而神秘的故事。

那种感觉,给住在城市里的人一种久违的惬意。

繁华的常州的夜晚,天空如黑色的幕布,但在丽江,却可以清晰地看到那闪烁的星星几乎布满了整片天空。

  情深深,雨蒙蒙。

我们回去的那天依然是下着绵绵细雨,烟雨笼罩着整个淳朴的丽江,那些热情的人民。

我想或许我还会再来丽江,希望那时的丽江,会像现在一样,朴素依旧!

  游丽江古城观后感800字2

  导游对我们说,下雨天是拜访丽江古城最好的天气。

可我却偏爱淡淡的阳光斜斜地照进来,微微有些阴霾,却并不潮湿的古城。

  古城的石板路是一种当地特有的五色石,乍看上去好象是用不同的彩色小瓷片拼成的,事实上它们天生就是如此。

石板经过岁月的洗刷后变得光滑,鞋跟叩在上面,发出落寞而清脆的响声。

  古城的河的像苏州河那样宽,可以容下小船和人,可以架得起那样的石拱桥。

那是一条条明澈晶莹的小溪,溪里的水草和石子都看得很清楚。

淡淡的阳光射进去,跳出来,伴随着那丁丁冬冬的流水声,愉悦而明亮。

  古城的房子都是小小的,矮矮的,古色古香。

黛青色的瓦片,窗台上斜搭着的竹竿,带木格子的门窗,矮矮的石阶,门前摆的几个做工朴拙的小竹椅,看了让人感觉心里静静的。

有些屋子里面卖些当地的特产,像柚木籽编的小包,柚木雕刻的小象,各种各样美丽的扎染,银制的首饰器皿,小巧而雅致的东巴石,刻着纳西族东巴文字的小木牌,还有当地人做的带有浓郁的民族风味的木雕。

流畅圆润的线条,协调有致的色彩,让人感觉古城人真的像古城的水一样轻灵秀气。

  古城的另一条小街上有很多家很古朴很漂亮的餐馆和茶馆。

招牌上分别写着汉字和东巴文字,屋内是原木的地板、原木的桌子、藤编的椅子,桌上还铺着深蓝色的扎染桌布,坠下长长的流苏,充满粗糙的温情。

坐在这里,细啖一杯普洱茶,会是很好的享受。

手中握着热热的茶杯,闻闻微风,闻闻阳光,你仿佛就能感受到古城特有的气味:

像你手中的普洱茶,醇厚而沁人。

  古城的四方街有人在弹奏东巴古乐。

那乐曲初听上去挺热闹,又是唢呐,又是铜锣,但是那调子里却有股说不出的苍凉,凄婉得令人不忍卒听。

几个穿着纳西族服饰的老妇坐在小凳子上谈笑,古铜色的脸上,咧开没牙的嘴,笑容异常的甜美而淳朴。

  静默着,呼吸着,体味着。

如果你是个简简单单的人,古城就是那么一个恬然而质朴的地方,可以让你挑着扁担从从容容地走在落霞里,可以让你坐在屋前的竹椅上慢条斯理地品茗,可以让你在暮年回首的时候,也能够微笑着回想,自己生命中水一样清纯、蜜一样甜美、茶一样清香的岁月。

  游丽江古城观后感800字3

  丽江,是一个美丽的传说,那里有云雾缭绕的雪山,有来自雪山的涓涓细流,流水孕育着整座古城,青石板砖,小桥流水,绘成了一幅美丽无比的古城风景画。

  去年暑假,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了丽江古城。

踏着蜿蜒曲折的青石路,摸着凹凸不平的土石墙,跟着潺潺的细流,悠闲地漫步在古城中,感受少数民族纯朴的民风民俗。

走着走着,不远处就看见一个三眼井,旁边的石板上写着:

上池饮用水;中池洗蔬果;下池洗衣裳。

于是我捧起一口上池水尝了尝,一股清凉顿时让人精神抖擞。

  三眼井旁就是那条贯穿整个古城的细流,它清澈见底,溪底的鹅卵石上“镀”着一层青苔,溪里有许多水草,像可爱的鱼儿,在水中悠闲地游着、荡着。

偶尔可看见孩子们在小溪里玩耍:

有的在捉鱼,有的在捞蝌蚪,还有三五个调皮的带着水枪,拿着勺子张牙舞爪地打水仗,震耳欲聋的叫喊声回荡在古城中。

他们身上的衣服已经湿透了,头发也湿漉漉的,水滴顺着脸颊流下来,分不清到底是汗水还是溪水,个个都变成了一只只快乐的“落汤鸡”。

  溪边生长着垂柳,她们披着长发,如雾如烟,每当微风吹过,就会翩翩起舞。

溪上有许多石拱桥,虽然历史悠久,饱受许许多多的风吹雨打,但还能看见桥上精致的雕刻,有身体敏捷的龙、有舞姿优美的凤凰……

  顺着上下起伏、弯弯曲曲的小巷一直走,两旁琳琅满目的小店让人目不暇接,各种各样稀奇古怪的小玩意儿吸引着我们一家人的目光,走着走着我们竟然迷失了方向,直到一片宽阔的广场映入眼帘,走近一瞧,原来这就是大名鼎鼎的四方街。

街的中心已摆好了篝火,听说晚上时间一到,热情的纳西族人们就会点燃熊熊的篝火,打着手鼓,唱着欢快的歌曲,开开心心地跳起民族舞。

  环顾四方街,熙熙攘攘的人群从四面八方的小巷来来往往,很是热闹。

小巷中随处可见卖银器的小店传来叮叮当当的响声,好像在向顾客吆喝着。

还有许许多多的民族手工品,我忍不住买了几件送给我的小伙伴。

当然,不管到哪里,怎么能少了品尝美食呢?

鲜花饼、纳西烤肉、丽江粑粑、小锅米线、酥油茶,每一样都让人垂涎三尺,忍不住都想品尝一番!

  晚饭后,天渐渐暗了下来,我们离开古城返回住处,远处错落有致的木屋,在点点灯光的映照下仿佛一座神秘的纳西部落。

这就是历史悠久、热闹非凡的丽江古城。

  游丽江古城观后感800字4

  在丽江,每一处的遇见都是惊喜。

  下了动车,到古城转悠,岱色的瓦,平铺在屋顶,屋檐上弯弯的角,如一只展翅的鸟,欲飞。

下挂着的驼铃丁丁当当地划过岁月的风痕,欢笑了一路。

  在丽江古城的任意一角抬头向远处望去,都能看见连绵不绝和壮丽的玉龙雪山,只是七八月只有少量的积雪,融化的冰雪滋润着古城这一方土地,古城里的流水天天叮叮淙淙地流淌,像一曲美妙的交响乐。

偶尔有水草顺着湍急的水流动,与来来往往的人遥相呼应。

水是丽江的魂。

  丽江古城的花多,因为纳西族人爱花,房前屋后都种满鲜花,每一处都是风景。

他们把古镇打扮得五颜六色,清清流水,淡淡花香,小桥流水人家,似江南,却又不是江南。

  在丽江古城,客栈多是古色古香的,名字诗意纵横:

“安隐”、“听花堂”、“沐云听风”等。

听客栈主人说他们是外地人,到这儿,爱上了这里的风土人情,不愿离开了,于是在这里开了客栈,当我一脸欣喜地和他们讲述丽江的美景时,他们也只是抿一口普洱茶,笑笑,但他们依然满足于这丽江。

  丽江古城中心的四方街,有世界遗产的大水车,日日夜夜旁若无人地转动着。

  随处都能遇见卖银的店铺,丁丁当当的一路,从来没有见过那么多的银啊,闪耀了一路,仿佛全天下的银都在这里聚集。

  走去木府,木府是当时木氏土司最高领袖的住处。

首先看见的是一个牌坊,上面刻着“天雨流芳”,在纳西语中,表示”读书去吧“,这是纳西族人民对文化的渴求,整个木府的建筑气像万千,处处都是景,亭台楼阁,雕刻精致,万卷楼,议事殿……展示出岁月的留痕,登上最高点还可以俯瞰整个丽江古城。

  在丽江古城,有茶马古道上的马经过的足迹,有丽江独特文化特色且是遗产的东巴纸的小店,东巴纸千年不腐,它见证了历史的过往,那里似乎何处都有历史留下的痕迹。

  在丽江古城,找一家小店,望着窗外的景,什么也不做,仅仅只是发呆,只望着水流,小船,花,傻笑;有的人仅仅坐在河边,托着腮,闭着眼,嗅着风送来的花香。

纵使有多少的凡尘往事,有多少的心事,在这一瞬间,静了,笑了,散了,心境明朗了,似乎一副满足的模样。

  如天净《寻丽江古城》中所说“翠色山峦下,商居掩古城。

花溪迎曲巷,岁月久悠增”。

  游丽江古城观后感800字5

  西安七月的热浪灼得人只能呆在空调房里眼睁睁看着美好的暑假一天天流逝,我们决定去那彩云之南的丽江古镇避暑。

  旅行的意义便是“在路上”,于是我们驱车前往,途径乐山、昆明、大理,最后到达丽江。

  到丽江的路上,下起了蒙蒙细雨,这雨不像北方夏天的暴雨,这雨是轻柔的,带着彩云之南特有的浪漫气息,与雨伴生的是朦胧的雾,笼在山上,与云交织在一起。

我们驶进云雾,能见度非常低,看不见前方的路,只能靠雾灯缓慢前行。

再看山下,原来清晰可见的村落消失在云雾中。

这云雾像是气态、又像液态,包裹着车子,在窗上凝结成晶莹的露珠。

  不久,雨停了,太阳再次出现,几束阳光照射进来,为我们驱散云雾,前路又变得清晰了。

  到了丽江,当然要住有地域特色的民宿。

  斑驳的墙壁,青色的砖瓦,仿佛在诉说着古镇的历史渊源,溪水流过古镇,带着古镇的柔情流向远方。

每间房间都有自己的特色,都如每个来丽江的人一样,怀揣着不为人知的故事。

  到云南如果不去体验下当地的美食那可就是白来了。

我们走进美食街,一家家不大的小吃店诱惑我们驻足。

各种各样的虫子在沸腾的油锅中翻滚,发出勾人的香气,当地有“蝗虫蚂蚱下酒菜”的吃虫文化,对于我这种吃货当然要来一份。

金黄的外皮和绯红的辣椒交融在一起,仿佛在说“我很好吃”。

将炸好的虫放入口中,酥脆的外皮已经护不住里面的嫩肉,肉的鲜香在口中炸开,随之迸发的是辣椒与孜然的的香味。

  如果不敢吃虫子,云南米线也是享誉全国,我们当然也不能错过,洁白的米线和金黄的汤汁在碗中混合,烫人的热气仍不能驱散味蕾的渴望。

米线与面不同,米线是水稻做的,在口感上更加软糯,米香味与汤的鲜味交织在一起,升华了这碗米线,一碗下肚,身心已经得到了最大的满足。

  吃饱喝足爬上石阶,此时住所附近已然黯淡,而商业街还闪耀着灯火。

虽然古镇沾了些烟火气,但依旧能吹散人心中的烦闷,依旧能净化人们的心灵。

这青山绿水,这丽江古镇,一定是所有来过的人最美的记忆。

  

  游丽江古城观后感800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