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科学新版三年级上册科学18.docx

上传人:聆听****声音 文档编号:119713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40.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小学科学新版三年级上册科学18.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苏教版小学科学新版三年级上册科学18.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苏教版小学科学新版三年级上册科学18.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苏教版小学科学新版三年级上册科学18.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苏教版小学科学新版三年级上册科学18.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苏教版小学科学新版三年级上册科学18.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苏教版小学科学新版三年级上册科学18.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苏教版小学科学新版三年级上册科学18.docx

《苏教版小学科学新版三年级上册科学18.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小学科学新版三年级上册科学18.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苏教版小学科学新版三年级上册科学18.docx

课时:

1

一、 教材分析

第五单元人的呼吸和消化由四课组成,学生通过测量、体验、模拟、探究等活动,用直观形象的手段逐步解开“人体暗箱”,在认识呼吸系统的组成、各器官作用及整个系统的工作流程后进而认识消化系统,实现学习的迁移,发展科学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为后续深入学习人体的其他系统奠定基础。

本课教学以“食物的旅行”为主题,设计了四个部分的教学内容:

第一部分,以“我们吃进去的食物到哪去了”这个问题引出对食物消化的关注,进而通过画食物在人体内的“旅行图”,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调动起他们探究的兴趣。

第二部分,针对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通过图示、指认、模拟活动,建立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消化器官的作用及工作流程的初步认识。

第三部分,模拟食物在消化器官里的运动,进一步巩固对消化器官的认识,了解消化食物的过程需要经历比较长的时间,培养学生的模拟试验能力。

第四部分,通过讨论什么样的饮食习惯有利于消化器官的健康,了解图和在日常生活中保护消化器官,加强保健意识。

二、 学情分析

食物的消化,对学生来说,这是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话题。

说熟悉,是因为我们每天都要吃大量的食物,也知道食物里有我们需要的能量。

但到底哪些器官参与了食物消化,它们在消化过程各起什么作用,食物到底是按怎样的顺序被消化、吸收的,对学生来说是很含糊的。

因为这些器官都在人体内,不能直接观察到,平时也很少真正去关注。

有点知道但知道的很少,没有去关注不表示不想关注,这是我们组织教学的良好契机。

为了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同时结合学生的认知基础,我采用了模拟实验、资料讲解、观看视频、开展游戏等方法展开本课教学。

三、教学目标

1.科学知识:

知道并能指认人体的主要消化器官,知道其功能,了解消化过程。

知道消化道运送食物的方式是蠕动。

知道消化器官的保健常识。

2.科学探究:

能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制出食物消化过程图,并能在不断认识的过程中,对自己画的食物消化过程图进行补充完善。

通过查阅资料,了解有关食物在体内消化的过程,对照资料能够完善自己对人体消化器官的认识。

3.科学态度:

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在反复观察、研究中完善认识。

愿意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与他人分享研究结果,合作交流。

4.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

了解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影响,结合生活实际知道要保护自己的消化器官,养成有利于健康的生活习惯。

四、重点与难点

重点:

能够描述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了解食物在人体内的消化过程。

难点:

了解消化道运送食物的方式。

五、 教学准备

有关消化系统的人体半身模型或教学课件,小饼干,印有消化器官的围裙,模拟食物在消化道内运动的材料(漏斗、软塑料管、气球、胡萝卜块)。

六、 教学过程

(-)画食物的“旅行图”,引发对食物消化的关注

1.同学们都喜不喜欢旅行呢?

今天老师要带着大家去旅行,但不是去游览祖国大好河山,而是跟着我们的小饼干一起出发,到们我的身体中去旅行。

(和学生一起把饼干吃掉。

2.同学们,小饼干现在已经进到我们身体里去了,那么你们知道它的旅行路线是怎样的吗?

(学生对旅行路线进行猜测。

3.请同学们把自己猜测的小饼干旅行路线绘制出来,绘制完毕后与自己的小组成员分享。

(学生绘制旅行图并与组员分享。

4.同学们都已经画好了,那请你们推选出你们小组最认可的一幅旅行图,并说说你的理由。

【意图解析】利用“小饼干、旅行”吸引学生的兴趣,引出新课,让学生画出食物在人体内的“旅行图”,主要是为了了解学生的前概念,便于切入认识消化器官的学习,也训练了学生用画图方式进行交流的能力。

(二)认识消化器官并了解它们的作用

1.大家画的旅行图都不一样,又都觉得自己的那一幅才是正确的,但是小饼干的旅行路线只有一条,到底哪一位同学选择了正确的路线呢?

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小饼干的旅行路线,看看它都去了哪里。

2.播放小饼干旅行视频。

3.同学们,视频看完了,我们也都知道了小饼干都去了哪些“景点”,老师这里有一个标注了“景点”的围裙,哪位同学愿意重新走一遍小饼干的旅行路线呢?

(老师穿上印有消化器官的围裙,学生上来指出小饼干的旅行路线。

4.这回同学们总算搞清楚小饼干的正确旅行路线了,请同学们一起说出来。

板书:

口腔一咽部一食道一胃一小肠一大肠一肛门。

5.那么就请同学们把自己的路线图修改过来。

(学生修改路线图。

6.小饼干去的每一个景点都是我们的消化器官,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认识认识它们。

播放消化器官视频。

(学生观看视频。

【意图解析】通过观看小饼干旅行视频,了解食物的“旅行”路线,再利用印有消化器官的围裙让学生指认食物的“旅行”路线,进一步明确消化系统的组成、各器官的位置以及工作流程,最后观看消化器官视频,使学生更了解消化器官。

(三)模拟食物在消化道内的运动

1.刚刚看完了视频,同学们已经大概了解了消化器官,那么食物在不同的消化器官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

我们的消化器官是怎样运作的呢?

(学生根据已有经验和之前的学习进行回答。

2.请同学们观看食物在身体里是怎样旅行的视频,让我们去具体了解一下。

播放视频。

3.视频已经看完了,相信同学们更了解食物在身体里是怎样旅行的了。

但是人体是个“暗箱”,我们不能直观的看到我们的消化器官是怎样工作的,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做一个模拟实验,让我们更直观的了解食物在消化道里是如何运动的。

4.每小组分发一套实验材料:

漏斗、软塑料管、气球、胡萝卜块。

5.同学们手中已经拿到实验材料了,我们要用漏斗模拟口腔,用软塑料管模拟食道和肠道,用气球模拟胃,用胡萝卜块代替食物,安装顺序要按照我们之前学习的食物的旅行路线进行安装。

注意:

小组成员之间要互相沟通协作。

6.同学们都做完实验了,那你们有没有仔细观察,食物在消化器官内是怎样运动的呢?

(学生根据实验现象回答,比如“用手捏软塑料管”、“用手挤食物”等模拟食物在消化道内推进的行为。

7.我们将这种方式归纳为蠕动,也就是说食物在消化道内是以蠕动的方式前进的。

8.那老师有个小问题要考考大家,人在倒立的时候,吃进去的东西会怎样行进呢?

可以回想一下我们刚才做过的实验。

(学生回答。

9.没错,消化道内的食物会因为胃肠等的蠕动不断地被往下推进,因此,即使倒立时人也照样能吃下东西。

10.请同学们将实验材料整理好放回盘中。

【意图解析】食物在消化道里是怎样运动的,这是学生学习消化系统的“盲区”,无法直接观察、感知,模拟活动能更好地让学生迁移认识食物在消化道里的“蠕动

(四)了解保护消化器官的方法

1.老师有一次,没吃饭就吃了好多冰淇淋和火锅,然后胃特别痛,打针吃药才治好。

同学们有没有感受到因为不好的饮食习惯而遭到消化器官们的抗议啊?

(学生回忆自己经历并回答。

2.那我们应该怎么做才能保护好消化器官呢?

(引导学生回答:

细嚼慢咽,饭后不做剧烈运动,少吃冰激凌等刺激性食物。

【意图解析】认识消化器官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保护消化器官,

养成有利于健康的生活习惯。

通过讨论、分析具体的饮食行为习惯,可以结合生活实际把正确认识落在实处。

七、板书设计

18.食物的旅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