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常用构件代号全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197739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5.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工程常用构件代号全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建筑工程常用构件代号全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建筑工程常用构件代号全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建筑工程常用构件代号全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建筑工程常用构件代号全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建筑工程常用构件代号全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建筑工程常用构件代号全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建筑工程常用构件代号全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建筑工程常用构件代号全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建筑工程常用构件代号全Word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建筑工程常用构件代号全Word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建筑工程常用构件代号全Word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建筑工程常用构件代号全Word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建筑工程常用构件代号全Word格式.docx

《建筑工程常用构件代号全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工程常用构件代号全Word格式.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建筑工程常用构件代号全Word格式.docx

5

折板

ZB

23

楼梯梁

TL

41

地沟

DG

6

密肋板

MB

24

框架梁

KL

42

柱间支撑

DC

7

楼梯板

TB

25

框支梁

KZL

43

垂直支撑

ZC

8

盖板或沟盖板

GB

26

屋面框架梁

WKL

44

水平支撑

SC

9

挡雨板或檐口板

YB

27

檩条

LT

45

T

10

吊车安全走道板

DB

28

屋架

WJ

46

雨篷

YP

11

墙板

QB

29

托架

TJ

47

阳台

YT

12

天沟板

TGB

30

天窗架

CJ

48

梁垫

LD

13

L

31

框架

KJ

49

预埋件

M

14

屋面梁

WL

32

刚架

GJ

50

天窗端壁

TD

15

吊车梁

DL

33

支架

ZJ

51

钢筋网

W

16

单轨吊

DDL

34

Z

52

钢筋骨架

G

17

轨道连接

DGL

35

框架柱

KZ

53

基础

J

18

车挡

CD

36

构造柱

GZ

54

暗柱

AZ

1、什么是容积率

答:

容积率是项目总建筑面积与总用地面积的比值。

一般用小数表示。

2、什么是建筑密度

建筑密度是项目总占地基地面积与总用地面积的比值。

一般用百分数表示。

3、什么是绿地率(绿化率)

绿地率是项目绿地总面积与总用地面积的比值。

4、什么是日照间距

日照间距,就是前后两栋建筑之间,根据日照时间要求所确定的距离。

日照间距的计算,一般以冬至这一天正午正南方向房屋底层窗台以上墙面,能被太阳照到的高度为依据。

5、建筑物与构筑物有何区别

凡供人们在其中生产、生活或其他活动的房屋或场所都叫做建筑物,如公寓、厂房、学校等;

而人们不在其中生产或生活的建筑,则叫做构筑物,如烟囱、水塔、桥梁等。

6、什么是建筑“三大材”

建筑“三大材”指的是钢材、水泥、木材。

7、建筑安装工程费由哪三部分组成

建筑安装工程费由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三部分组成。

8、什么是统一模数制什么是基本模数、扩大模数、分模数

(1)、所谓统一模数制,就是为了实现设计的标准化而制定的一套基本规则,使不同的建筑物及各分部之间的尺寸统一协调,使之具有通用性和互换性,以加快设计速度,提高施工效率、降低造价。

(2)、基本模数是模数协调中选用的基本尺寸单位,用M表示,1M=100mm。

(3)、扩大模数是导出模数的一种,其数值为基本模数的倍数。

扩大模数共六种,分别是3M(300mm)、6M(600mm)、12M(1200mm)、15M(1500mm)、30M(3000mm)、60M(6000mm)。

建筑中较大的尺寸,如开间、进深、跨度、柱距等,应为某一扩大模数的倍数。

(4)、分模数是导出模数的另一种,其数值为基本模数的分倍数。

分模数共三种,分别是1/10M(10mm)、1/5M(20mm)、1/2M(50mm)。

建筑中较小的尺寸,如缝隙、墙厚、构造节点等,应为某一分模数的倍数。

9、什么是标志尺寸、构造尺寸、实际尺寸

(1)、标志尺寸是用以标注建筑物定位轴线之间(开间、进深)的距离大小,以及建筑制品、建筑构配件、有关设备位置的界限之间的尺寸。

标志尺寸应符合模数制的规定。

(2)、构造尺寸是建筑制品、建筑构配件的设计尺寸。

构造尺寸小于或大于标志尺寸。

一般情况下,构造尺寸加上预留的缝隙尺寸或减去必要的支撑尺寸等于标志尺寸。

(3)、实际尺寸是建筑制品、建筑构配件的实有尺寸。

实际尺寸与构造尺寸的差值,应为允许的建筑公差数值。

10、什么是定位轴线

定位轴线是用来确定建筑物主要结构或构件的位置及其标志尺寸的线。

11、什么是横向、纵向什么是横向轴线、纵向轴线

(1)、横向,指建筑物的宽度方向。

(2)、纵向,指建筑物的长度方向。

(3)、沿建筑物宽度方向设置的轴线叫横向轴线。

其编号方法采用阿拉伯数字从左至右编写在轴线圆内。

(4)、沿建筑物长度方向设置的轴线叫纵向轴线。

其编号方法采用大写字母从上至下编写在轴线圆内(其中字母I、O、Z不用)。

12、什么是房屋的开间、进深

开间指一间房屋的面宽,及两条横向轴线之间的距离;

进深指一间房屋的深度,及两条纵向轴线之间的距离。

13、什么是层高什么是净高

层高指建筑物的层间高度,及本层楼面或地面至上一层楼面或地面的高度;

净高指房间的净空高度,及地面至天花板下皮的高度

14、什么是建筑总高度

建筑总高度指室外地坪至檐口顶部的总高度。

15、什么是标高什么是绝对标高、相对标高

(1)、建筑物的某一部位与确定的水基准点的高差,称为该部位的标高。

(2)、绝对标高亦称海拔高度,我国把青岛附近黄海的平均海平面定为绝对标高的零点,全国各地的标高均以此为基准。

(3)、相对标高是以建筑物的首层室内主要房间的地面为零点(+),表示某处距首层地面的高度。

16、什么是建筑面积、使用面积、使用率什么是交通面积、结构面积

(1)、建筑面积指建筑物长度、宽度的外包尺寸的乘积再乘以层数。

它由使用面积、交通面积和结构面积组成。

(2)、使用面积指主要使用房间和辅助使用房间的净面积(净面积为轴线尺寸减去墙厚所得的净尺寸的乘积)。

(3)、使用率亦称得房率,指使用面积占建筑面积的百分数。

(4)、交通面积指走道、楼梯间、电梯间等交通联系设施的净面积。

(5)、结构面积指墙体、柱所占的面积。

17、什么是红线

红线指规划部门批给建设单位的占地面积,一般用红笔圈在图纸上,具有法律效力。

18、建筑物如何划分等级

建筑物的等级是依据耐久等级(使用年限)和耐火等级(耐火年限)进行划分的。

(1)、按耐久等级划分,共分为四级:

一级,耐久年限100年以上;

二级,耐久年限50~100年;

三级,耐久年限25~50年;

四级,耐久年限15年以下。

(2)、按耐火等级划分,共分为四级:

从一级到四级,建筑物的耐火能力逐步降低。

19、什么是砖混结构

房屋的竖向承重构件采用砖墙或砖柱,水平承重构件采用钢筋混凝土楼板、屋顶板,此类结构形式叫砖混结构。

20、什么是框架结构

框架结构指由柱子、纵向梁、横向梁、楼板等构成的骨架作为承重结构,墙体是围护结构。

21、什么是剪力墙

剪力墙指在框架结构内增设的抵抗水平剪切力的墙体。

因高层建筑所要抵抗的水平剪力主要是地震引起,故剪力墙又称抗震墙。

22、什么是框架剪力墙结构

框架剪力墙结构指竖向荷载由框架和剪力墙共同承担;

水平荷载由框架承受20%~30%,剪力墙承受70%~80%的结构。

剪力墙长度按每建筑平方米50mm的标准设计。

23、什么是全剪力墙结构

全剪力墙结构是利用建筑物的内墙(或内外墙)作为承重骨架,来承受建筑物竖向荷载和水平荷载的结构。

24、什么是筒体结构

筒体结构由框架-剪力墙结构与全剪力墙结构综合演变和发展而来。

筒体结构是将剪力墙或密柱框架集中到房屋的内部和外围而形成的空间封闭式的筒体。

其特点是剪力墙集中而获得较大的自由分割空间,多用于写字楼建筑。

25、什么是钢结构

钢结构是建筑物的主要承重构件由钢材构成的结构。

具有自重轻、强度高、延性好、施工快、抗震性好的特点。

钢结构多用于超高层建筑,造价较高。

26、与砖混结构相比,框架结构有何优、缺点

优点:

(1)、自重轻:

砖混结构自重为1500公斤/平方米;

框架结构如采用轻板(加气混凝土隔墙、轻钢龙骨隔墙等)的自重为400公斤~600公斤/平方米,仅为砖混结构的1/3。

(2)、房间布置灵活:

框架结构的承重结构为框架本身,墙板只起围护和分隔作用,因而布置比较灵活。

(3)、增加了有效面积:

框架结构墙体较砖混结构薄,相对的增加了房屋的使用面积。

缺点:

(1)、用钢量比砖混结构高出约30%,与砖混结构相比,造价偏高。

(2)、部分柱子截面尺寸过大,会凸出墙外,影响美观。

27、地基和基础有什么区别

(1)、地基是基础下面的土层,它的作用是承受基础传来的全部荷载。

(2)、基础是建筑物埋在地面以下的承重构件,是建筑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作用是承受建筑物传下来的全部荷载,并将这些荷载连同自重传给下面的土层。

28、什么是基础埋深什么是深基础、浅基础

(1)、基础埋深是指从室外设计地坪至基础底面的垂直距离。

(2)、埋深大于等于5米的基础称为深基础;

埋深在米~5米之间的基础称为浅基础。

基础埋深不得浅于米。

29、建筑物的基础可按哪三种不同的方法分类

(1)、按使用材料分:

可分为砖基础、毛石基础、混凝土基础、钢筋混凝土基础等。

(2)、按构造形式分:

可分为独立基础、条形基础、井格基础、板式基础、筏形基础、箱形基础、桩基础等。

(3)、按使用材料受力特点分:

可分为刚性基础和柔性基础。

30、什么是防潮层

为了防止地下潮气沿墙体上升和地表水对墙面的侵蚀,采用防水材料将下部墙体与上部墙体隔开,这个阻断层就是防潮层。

防潮层的位置一般在首层室内地面(+)下60mm~70mm处,及标高~处。

31、什么是勒脚什么是踢脚其作用各是什么

(1)、外墙墙身下部靠近室外地坪的部分叫勒脚。

勒脚的作用是防止地面水、屋檐滴下的雨水的侵蚀,从而保护墙面,保证室内干燥,提高建筑物的耐久性。

勒脚的高度一般为室内地坪与室外地坪的高差。

(2)、踢脚是外墙内侧和内墙两侧与室内地坪交接处的构造。

踢脚的作用是防止扫地时污染墙面。

踢脚的高度一般在120mm~150mm。

32、什么是散水什么是明沟其作用是什么

散水是靠近勒脚下部的排水坡;

明沟是靠近勒脚下部设置的排水沟。

它们的作用都是为了迅速排除从屋檐滴下的雨水,防止因积水渗入地基而造成建筑物的下沉。

================================================================

地坪就是建筑物底层与土层接触的结构构件,承受地坪上的荷载,并把力传给地基,一般主要是由面层和基层组成。

地基钎探:

采取重物自由落体原理,重物以一定高度下落,将探头贯入土中,然后记录贯入深度要的次数,以此来判断土的性质的一种方法。

那个钎就是所用的工具了。

附加轴号用在非承重墙和次要承重构件。

定位轴线主要标在承重荷载面积大的承重墙,柱上,而附加分轴线就是标在承重荷载面积相对小的承重次要构件(墙或柱)或非承重构件了。

楼梯间前室的作用:

一.是能起到防烟作用;

二.是要能起到缓冲楼梯间人员拥挤的作用,即能容纳部分疏散人员在前室内短暂时间的避难;

三.是抢救伤员时要能放得下一副担架;

四.是能放得下必要的灭火器材

平面系数是指使用面积占建筑面积的比例。

一般房屋的使用面积等于套内各功能空间使用面积之和,各功能空间使用面积等于各功能使用空间墙体内表面所围合的水平投影面积之和,而房间实际能使用的面积,是不包括墙、柱等结构构造和保温层的面积。

而建筑面积是按外墙结构外表面及柱外沿或相邻界墙轴线所围合的水平投影面积计算,当外墙设外保温层时,按保温层外表面计算。

使用面积一般是小于建筑面积,所以平面系数都是小于1的。

一般来说,高层住宅的平面系数较低些,多在70%左右,而多层住宅则在80%左右,这主要是因为与多层住宅相比,高层住宅的公用建筑面积较大,如设备层、电梯井、水箱间以及出于消防考虑要求较大的楼梯回旋空间等等。

现行国家规范左上角是UDC表示国际十进分类法(UniversalDecimalClassification),是世界上较流行的一种文献分类法。

结构规范封面上字母P表示中国标准文献分类法中规定的一级类目:

工程建设类(Project)。

设计变更是工程施工过程中保证设计和施工质量,完善工程设计。

纠正设计错误以及满足现场条件变化而进行的设计修改工作。

一般包括由设计单位出具的设计变更通知单和由施工单位征得由原设计单位同意的设计变更联络单两种。

施工企业在施工过程中,遇到一些原设计未预料到的具体情况,需要进行处理,在交底会上,经施工企业和建设单位提出,各方研究同意而改变施工图的做法,几方签字确认后,就属于设计变更,为此而增加新的图纸或设计变更说明都由设计单位或建设单位负责。

挑梁一般做成做成变断面有三个主要理由:

1、结构计算和节省材料的需要。

挑梁也叫悬臂梁,它的根部弯矩最大,抵抗弯矩最有效的办法是加大断面的计算高度,而端部的弯矩为零,不需要抵抗弯矩。

这个从最大到最小的变化,用变断面来适应,既满足结构计算的要求,又能节省材料。

2、美观的需要。

肥梁胖柱深基础是建筑业界形容建筑丑陋的常用语,做成变断面就显得轻灵了,就好像“文如看山不喜平”嘛。

2、砖混结构是混合结构的一种,由钢筋混凝土梁柱板等构件构成的混合结构体系。

砖混的承重构件主要是墙(虽有构造柱,有圈梁,但其作用是加强整体性,不是承重),传力方式是楼板传力给墙,墙以线荷载的形式传给基础。

适合开间进深较小,房间面积小,多层或低层的建筑。

框架结构主要是框架柱子,框架梁承重,传力方式是:

荷载作用在楼板上,楼板传力给梁,由于梁搁在柱子上,所以力传至柱子,柱子再传给基础,就是这个样子,墙体只是起分隔和围护作用。

适合房间开间进深大,房间形状自由的建筑,造价比砖混高。

最本质的区别就是承重构件不同,砖混的主要承重构件是墙,而框架主要承重构件是柱梁。

在相互比较上,框架结构无论从抗震,稳定性,房屋坚韧性等都优于砖混结构,在防震中,框架结构体系的刚度和强度都比较好,是个柔性结构,而砖混中砌体自重大,使砌体结构所承受的地震力也相对的增大,而且是由脆性材料组成,抗拉抗剪强度较差,延性差,抗变形能力小,砌体结构施工又质量难控制,很容易对结构造成破坏,是个刚性结构,在建筑布局上也有很多限制的地方.

平面整体表示方法

2008-11-2319:

一、概述:

1、平法的产生:

国内传统设计方法效率低、质量难以控制。

日本的结构图纸没有节点构造详图,节点构造详图由建筑公司(施工单位)进行二次设计,设计效率高、质量得以保证。

美国的结构设计只给出配筋面积,具体配筋方式由建筑公司搞。

据此中国传统的设计方法也必须改革。

2、平法的原理:

设计流程:

设计结构体系—〉结构分析(力学分析)—〉结构施工图设计。

结构设计是一种是商品,有使用价值,是一种特殊的商品,分为创造性劳动和重复性劳动(非创造性劳动)。

现在由结构工程师完成创造性设计部分(创造性劳动),节点构造、节点外构造不是结构工程师的劳动成果,是抄的规范。

(注:

节点构造是算不出来的,是由研究人员试验出来的。

)传统的单构件正投影表示方法将创造性劳动和非创造性劳动混在一起,节点内构造和节点外构造的设计属于重复性劳动(非创造性劳动)。

基于此产生了结构标准化、构造标准化的思路,用数字化、符号化的表示方法即平面整体表示方法表示创造性设计。

平面整体设计方法,含表示方法和标准图两部分。

节点构造标准化后,施工公司的劳动量加大。

3、平法的应用:

1991年9月份平法开始在山东应用于工程,开始推广平法。

构造图适合于所有的构件,平法一张图上都有,走哪看哪,非常方便。

平法推出后,有坚决支持、坚决反对、不表态三种人,后来将专利贡献给国家,成为国家标准。

平法是给从事结构设计与施工的专业人员看的,提高了科技含量,不让非专业人员看懂,设计方法的改革也促进了施工单位技术人员水平的提高。

平法是结构设计领域的一次革命,提高效率两倍以上,能够使中国结构界不合理的人员配置情况得到改善。

现在,3个建筑师配1个结构师。

二、柱平法:

1、定义疑问:

(1)嵌固部位是指地下室顶板处,地面以下的结构构造(含地下室部分)划归基础结构(待出图集)。

嵌固部位以下箍筋也划归到基础结构部位,不归本图集。

(2)柱钢筋总截面为柱截面面积b×

h,梁钢筋总截面为梁有效截面面积b×

h0,h0为梁高扣单排钢筋35mm、双排钢筋60mm后的数值。

(3)保护层保护的是一个面、一条线,不保护一个点。

要让所有的钢筋都完成混凝土的360○包裹。

2、钢筋疑问:

(1)钢筋需搭接在箍筋非加密区,在全高加密的情况下可以突破上述规定,避开两端、在中间区可以连接。

柱筋焊接时两根钢筋级差不超两级,若级差超过两级可等截面代换。

(2)两根钢筋交*时允许两根钢筋紧挨在一起,因为紧挨在一起的是点,握裹考虑的是线和面。

(3)柱冒顶时钢筋直接通上去,若柱顶没有梁,则12d弯折也不要。

柱钢筋收边尽量采用b图节点样式,往外侧收边,减少柱内钢筋拥挤程度,柱钢筋有效封边即可。

(4)柱箍筋复合方式很合理,任何一个局部重叠的部位钢筋均不超过两层,尽可能减少了两根钢筋并排出现的概率和长度。

因为两根钢筋并排出现时,两根钢筋之间存在一道暗缝,存在隐患,混凝土也无法做到对钢筋的360○握裹。

柱箍筋首先由一个最大的箍筋包起来,其余可以全部用拉筋,必须拉住主筋和纵筋。

(5)拉筋和单肢箍筋的概念不同,没必要勾住所有(纵向、横向)的钢筋,而拉筋则必须勾住所有钢筋。

三、剪力墙平法:

剪力墙抵抗横向水平地震作用的力,抗震思路为:

剪力墙—〉柱(第1道防线—〉第2道防线)。

拐角墙钢筋不允许在角部搭接。

钢筋尽量配到边沿,形成端柱、暗柱等,端柱、暗柱也是剪力墙的一部分。

剪力墙钢筋底部加强区不搭接。

(1)约束边缘构件的箍筋大,构造边缘构件的箍筋小。

当剪力墙的暗柱很长时,剪力墙水平筋和箍筋伸至剪力墙端部,除非设计者注明。

剪力墙水平筋伸入端柱一个锚长即可(端柱计算参照框架柱)。

(2)剪力墙最顶层的梁为墙顶连梁,箍筋箍到墙身里。

剪力墙的水平层肯定放在外侧,竖向筋放在内侧。

(3)暗梁箍筋:

剪力墙竖向筋和暗梁箍筋在同一层面上。

框架梁顺到剪力墙中,形成边框梁BKL。

(4)交*暗撑箍筋根据标注和构造要求,暗撑为半个墙厚,墙薄时采用交*钢筋。

柱钢筋尽量用粗的,粱钢筋不要用太粗的。

(5)洞口加强钢筋和剪力墙水平钢筋:

水平钢筋扣柱加强纵钢筋,不要将加强筋放在外边;

竖向钢筋扣柱加强横钢筋。

洞口加强筋放在剪力墙水平、纵向钢筋的内侧。

洞口补强暗梁400高,为箍筋的中到中的尺寸(计算时需加2个箍筋直径),宽度同暗梁宽。

剪力墙纵筋锚入补强暗梁,为刚性条带,形成一完整封边。

(6)连梁:

用于剪力墙上的一种梁,分楼层连梁(楼面连梁)和屋面连梁(墙顶连梁)。

连梁和连系梁不搭界,平法中不采用连系梁。

拉梁是一种特殊的梁,非框架梁也非普通梁。

四、梁平法:

(1)框架梁是两端以柱为支座的梁,一端支柱、一端支梁则构不成框架梁(非框架梁),处理时不能纯粹按非框架梁处理,应一端按框架梁、另一端按非框架梁处理。

(2)通长筋和贯通筋的概念:

不是一根钢筋(不是同种直径的钢筋),是通过搭接形成一种钢筋的方式。

(3)ln/3或ln/4属于构造规定;

设计规定负弯矩钢筋的断点在不需要该钢筋的点处再长出一段,不具有可操作性;

通常情况ln/3或ln/4可满足构造要求,特殊情况下不满足。

在工程分析中不存在精确值,只存在控制值。

(4)水平段钢筋≥,垂直段钢筋为15D,达不到以上要求时,将钢筋调细(等面积代换钢筋)。

(1)梁的受扭纵向钢筋(N筋)、梁的纵向构造钢筋(G筋)的做法:

N筋按受拉钢筋锚固,G筋锚箍12d即可;

G筋为构造筋,梁高向每隔≤200配一根,N筋根据需要设置。

侧面构造钢筋改造比较大:

近几年来梁的侧面裂缝较多,多加梁侧面构造筋可减少梁的侧面裂缝,但我认为没有道理。

(2)钢筋应回避在节点内焊接、搭接,建议钢筋不要在节点内连接,要锚固。

框支梁KZL节点下部的钢筋不能断开,因为钢筋在此受拉。

(3)井字梁:

任何一个相交部位都不是支座;

梁相交部位是否放附加箍筋由设计者定,要设箍筋则相交的两条梁、四个方向都设。

(4)吊筋高度:

吊筋绝对不能只包住次梁,可勾住主梁下排第二排钢筋(第一排钢筋勾不住时)或第三排钢筋(第二排钢筋勾不住时)即吊筋的高度为主梁的高度。

五、综述:

1、设计出图顺序:

基础(平面支撑构件)—〉柱、墙—〉(竖向支撑构件)—〉梁(水平支撑构件)—〉板(平面支撑构件)。

2、做预算时要搞清“谁是谁的支座”的问题,即基础梁是柱和墙的支座,柱和墙是梁的支座,梁是板的支座。

柱钢筋贯通,梁进柱(锚固);

梁钢筋贯通,板进梁(锚固);

基础梁JCL主梁钢筋全部贯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