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实施“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论谈.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1199234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实施“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论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实施“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论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实施“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论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实施“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论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实施“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论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实施“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论谈.doc

《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实施“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论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实施“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论谈.doc(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实施“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论谈.doc

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实施“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论谈

一、行业人才需求

当今,遍及各行各业的电子信息化建设浪潮为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良机;计算、通信与消费电子的融合预示着一个新的更为广阔的市场的来临;电子技术特有的高速发展,给电子产业带来了空前的机遇。

在消费层面,IT产品与数码、家电、手机等终端设备的互联互通,与移动通讯环境的平滑对接,引导着电子产品由模拟到数字的生活变革,数字电视、3C融合的数字产品、移动通讯等新应用不断涌现,孕育着巨大的就业市场。

电子产业的迅猛发展,需求大量的高端型技术人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大岗位群:

1、电子产品制造工程师。

这类岗位包括:

电子产品辅助设计人员、电子产品生产工艺与管理人员、一线生产人员、质量检测人员等。

2、电子产品技术支持工程师。

主要包括:

电子产品的营销、售前技术支持、售后技术服务等。

庞大的电子产品制造业,需求大量的产品营销和技术支持人员。

3、电子设备和仪器仪表的系统设计、调试工程师。

电子设备需要现场工程师进行系统设计、安装、调试,以及后来的技术维护。

上述这3大岗位群又包含了更多的具体岗位,是目前社会需求人才较多的岗位。

这些岗位对理论深度和研发能力要求不太高,强调从业人员的实际操作技能;这正是高职院校毕业生的特色和优势。

二、当前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和取得的成绩

我院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以电子技术行业需求为主,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适应电子技术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综合素质和创新精神,掌握应用电子技术专业较高的技能和必备知识,能从事电子产品、家用电器、智能监控及办公设备的生产、销售、安装、调试、维护、修理、开发等方面工作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针对当今社会目前的培养模式已经过时,迫切需要一个全新的培养模式。

本专业通过多年建设取得一定的成绩,为学院的发展做出一定贡献,具体情况如下:

1、课程体系建设已经步入正轨,专业教学课程标准研制已初见成效,学习领域课程方案构建和专业教学标准制订有了进一步的加强。

分析专业对应的典型电子企业岗位群和典型工作任务,根据能力复杂程度,整合典型工作任务,形成综合能力领域,结合相关职业资格标准,构建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学习领域课程体系,以真实产品为载体,遵循行动导向教学原则设计课程实施方案。

依据学生的学习基础和思维特点、完成典型工作任务的要求以及由简单到复杂的工作过程,由专业骨干教师和行业专家一起研讨,确定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学习领域课程方案,由电子行业企业专家、生产一线技术人员和专业教师一起研讨,制订内容完整、格式规范、操作性强、适用面广的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教学标准和专业课程教学标准。

2、实训基地建设已基本成形。

通过专业多年建设,已建立了多个较为成型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包括哈尔滨汇鑫科技有限公司、哈飞实业有限公司、苏州阿特斯科技有限公司等大中型企业,基本能够满足学生校外实践和顶岗实习。

通过多年努力在创新校外基地顶岗实习的组织和管理方式,建立健全校外顶岗实习管理制度和兼职教师的动态管理制度,校企共建学生顶岗实习共管体系等方面成绩显著,实习期间加强学生顶岗实习期间的实习质量监控,详细记录学生在实习期间的学习、工作等情况,切实提高实习质量。

并安排专业教师专门负责与企业、学生联系,并负责学生的岗前教育。

学生实习期间,教师不定期实地检查不少于5次。

根据学生的实习日志、实习报告及实地检查的情况对学生进行考核。

企业安排专门的指导教师从职业意识、职业能力培养、日常管理等方面对学生进行管理与考核。

3、、培养了高职教育理念先进,能解决电子企业技术难题的技术能手和专业教学骨干。

选派了一名教师去四川剑阁职业高中支教,从中学习了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了解了专业发展动态,掌握了当前行业的人才需求。

提高了实践技能和技术开发水平。

并有几名教师多次参与省组织的专业会议和专业学习,提升了自己的专业水平,并通过兄弟院校教师交流,了解了专业发展。

从行业中聘请8名技术能手或技术骨干担任稳定的兼职教师,参与课程建设、顶岗实习、课程标准建设等工作,另聘请动态管理的校外现场指导教师10余人,负责顶岗实习学生的管理和指导。

4、学生技能提高显著,同类院校比较水平接近,就业形势一片大好。

通过专业骨干教师和行业的技术能手或技术骨干多样化授课,全方位的引领、指导和帮扶,专业学生对行业较多的技能能够全方位的掌握。

通过专业教师精心指导,学生刻苦训练,在省组织的职业技能大赛中多次获得可喜的成绩。

由于当今专业技能型人才紧缺,急需技术服务人才,而我专业学生通过专业学习、实践和顶岗实习锻炼,已能够胜任所需人才,就业情况良好。

三、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随着电子信息业的快速发展,本专业在建设过程中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如何有效地将理论课和实践课成功地整合,没有找到一种将“学”与“做”、“知”和“行”、“工”和“学”统一到一起的一体化模式,即一种合适的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具体表现在:

本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不符合当今社会发展,跟不上社会需求,学生毕业比较盲目,本专业当前所开课程没有体现“工作过程导向”特征,教学内容脱离电子行业和职业发展的实际,教学内容与电子职业技能鉴定标准缺乏有效衔接;专兼教师比例不合理;校内实训条件与企业的真实的生产环境和企业文化氛围有一定的距离;校内无生产性实训的内容,没有紧扣企业生产任务,任务不够明确性、训练不具全面性,生产性实训的过程性、内容的应用性与企业要求差距明显。

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为目标,根据专业特点,应构建“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有利于培养学生职业素质,提高学生专业核心能力的课程体系,与行业企业合作,重点开发一批以真实电子产品为载体,按照行动导向原则进行教学的课程。

来自生产管理一线的任务驱动、项目引领的课程。

深化专业内涵建设,将“招生规模与专业发展、教学质量与学生就业、技术服务与教师实践、校内培养与企业顶岗”有机结合,实施“角色转变、能力递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通过“校内基地生产化,校外基地教学化”的内涵建设,使教学、技术服务与行业企业联姻,设计、规划和实现“新员工→技术工人→高技能人才”角色转变,通向零距离就业辅路;以真实产品作为学习情境,实施“教学做一体”的行动导向教学,将校内的课堂教学、操作实践和校外的岗位认识、顶岗实习、工作见习有机结合,促进学生职业能力从“关键职业能力形成→职业素养提升→岗位能力强化”递进,切实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

在课程的设置应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以电子产品的生产技术为主线,以职业岗位工作过程为课程内容,采用工学结合的“2+1”的人才培养模式,注重突出实践教学环节,强化“做中学”的教育思想,走工学结合的道路,使培养的人才能适合电子行业发展的需要。

四、专业实施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实现途径和策略

根据当前形势,专业一定要推行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但必备的条件和有效的途径是强化校企合作。

如何使企业愿意与学校的专业合作是必须要解决的问题,即要将工学结合落到实处,我们必须为工学结合创造条件。

1、专业都要把寻找合作企业作为自己的职责,作为展示能力的窗口,积极主动地与企业联系,做大量耐心细致的工作,广泛争取行业、企业的支持和参与,为学生提供足量的生产实践岗位与资源。

如果没有众多行业、企业的支持和参与,工学结合就是一句空话。

2、开发工作过程导向的专业课程体系,做好岗位对接的的准备。

3、把企业作客户,为企业做好服务工作。

4、通过企业人才需求的调研与科学论证来优化与开发课程体系。

5、创新教学模式,积极探索“学中做,做中学”的理论实践“一体化”的情境教学模式,将理论与实践更好的融合在一起。

通过对课程内容的优化,深入实施“任务驱动”式教学模式,使学生的教学内容和员工的工作任务有机融合在一起。

6、通过整和与建设,提供实训平台

强化和企业的深度合作,有效整合学校和企业的软、硬件资源,为人才培养和“双师型”教学团队提供实训平台。

通过和企业合作,建立规模化校外实训基地。

利用企业提供场所、设备、技术,生产产品兼顾实践性教学环节的教学过程,使学生和教师实践技能得到真正的锻炼与提高,其生产的部分效益帮衬专业的建设与发展。

受教育者在学校是学生,在企业是学徒。

这种双重身份的理论意义就是能够使学生学以致用。

使“学校学习”与“职场学习”真正紧密结合起来,同时为企业创造财富而获得一定经济补偿,达到“双赢”的目的。

专业要能够实施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就要抓住电子产业发展的人才需求这个根本不放,采取“多方位、全过程”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实施方式,依托学校和企业两个平台,根据职业岗位(群)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采取教师与师傅相结合、学生与员工相结合、教室与车间相结合、作品与产品相结合的培养方式,把职业岗位工作过程融入到基本型实训、生产性实训和顶岗实习三个实训环节中去,逐步完善紧密校企对接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即“两平台、三环节、四结合”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在“两平台、三环节、四结合”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中,首先是两平台,即学校和企业两个平台,找准校企这两个平台结合点,深入开展以诚信和敬业为主要内容的职业道德教育实践活动,与企业签订联合办学协议,拓展订单式培养规模,积极与企业合作开发新的职业资格证书项目,加强和推进校外顶岗实习力度;紧扣专业背景,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科技活动和参加各类技能大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将创新教育“进课程、建平台、立项目、创机制”,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

其次是三环节,夯实基本型实训教学,掌握实训的基本操作方法和基本技能;积极探索校内生产性实训,引入市场机制,联合电子企业,共建具有真实性、先进性和共享性的生产性实训基地。

突出顶岗实习,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锻炼,使学生逐步向“职业人”转化。

最后是四结合,将学生置于“真实”的环境下,以真实的工作任务为内容设计教学过程和教学模块,使学生在真实职业场景中接受项目教学,体验生产过程,积累生产经验,实现教室与车间相结合、作品与产品相结合,做到厂中有校,校中有厂,学生即工人,教师即师傅。

把教学过程与岗位能力完全融合在一起,落实“教师与师傅相结合、学生与员工相结合、教室与车间相结合、作品与产品相结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