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吉林省松原市扶余市第一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1997142 上传时间:2023-06-03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吉林省松原市扶余市第一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语文吉林省松原市扶余市第一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语文吉林省松原市扶余市第一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语文吉林省松原市扶余市第一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语文吉林省松原市扶余市第一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语文吉林省松原市扶余市第一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语文吉林省松原市扶余市第一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语文吉林省松原市扶余市第一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语文吉林省松原市扶余市第一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语文吉林省松原市扶余市第一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语文吉林省松原市扶余市第一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语文吉林省松原市扶余市第一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语文吉林省松原市扶余市第一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语文吉林省松原市扶余市第一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语文吉林省松原市扶余市第一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语文吉林省松原市扶余市第一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语文吉林省松原市扶余市第一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语文吉林省松原市扶余市第一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语文吉林省松原市扶余市第一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语文吉林省松原市扶余市第一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docx

《语文吉林省松原市扶余市第一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吉林省松原市扶余市第一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语文吉林省松原市扶余市第一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docx

语文吉林省松原市扶余市第一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

吉林省松原市扶余市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

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第I卷选择题(39分)

一、(21分,每小题3分)

1.选出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有错误的一项()

A.廊腰缦回(màn)尽态极妍(yán)剽掠其人(piāo)直栏横槛(jiàn)

B.切中肯綮(qìng)謋然已解(huò)肩之所倚(yǐ)砉然向然(huā)

C.弊在赂秦(bì)洎牧馋诛(zì)抱薪救火(xīn)奉之弥繁(mí)

D.如弃草芥(jiè)怵然为戒(chù)踌躇满志(chú)革灭殆尽(dài)

2.下面文句运用的典故理解恰当的是:

()

①杨意不逢,抚凌云而自惜;钟期即遇,奏流水以何惭?

②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

③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④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⑤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A.杨得意、钟子期、周公、刘裕、五丁开山、曹操

B.杨得意、钟子期、刘裕、周公、五丁开山、曹操

C.杨得意、钟子期、刘裕、曹操、五丁开山、周公

D.杨得意、钟子期、曹操、刘裕、五丁开山、周公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或熟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周总理一心为国为民,公而忘私,高山景行,是后世公务员学习的典范。

B.我们在这次活动中,每个人都要当仁不让,这样全班的总成绩才会有更大地提高。

C.湖北大学引进博士群形成了大气候。

D.美国的博物馆的收费可谓各尽所能:

有的一部分收费,有的分时段收费,还有的是否交

费、交费多少由参观者自行决定。

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新规定将于2010年1月1日开始____,届时原规定将停止使用。

②美国国防部在公布囚犯的信息时,总是显得不情愿,并以各种理由加以____。

③我们初上船的时候,天色还未断黑,那漾漾的柔波是这样____,委婉,使我们一面产生水天空阔之想,一面又____着纸醉金迷之境了。

A.实行  推脱  安静  向往    B.施行  推脱  恬静  憧憬

B.实行  推托  安静  憧憬    D.施行  推托  恬静  向往

5.下列各项中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六国论》是一篇史论文章,文章见解精辟,论点鲜明,论据有力,语言锋利明快,有战国纵横家的风度。

B.儒家传统经典中的“六艺”是《诗》《书》《礼》《易》《乐》《春秋》。

C.孔子宣扬的“礼”是对人的思想感情和行为、对人际关系以及社会秩序的一整套规范。

D.《六国论》作者是苏洵,我们还学过他的《劝学》,较系统地论述了学习的目的、意义、态度和方法。

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我国税务机关正在加紧完善涉外税收征管体系,以更好地适应美国次级贷款危机所带来

的涉外贸易新变化。

B.随着世博会开幕日期的临近,“世博”已经成了使用频率最高的上海市民口头语,可见人

们纷纷以不同方式关注世博。

C.各位观众,今天是二十四节气中的小寒,它代表今天是入冬以来最寒冷的季节,请注意

添加衣服,预防感冒。

D.央视春晚总导演建议,在四川和台北设立分会场,将五大洲各华语媒体的祝福传送过来,

营造全球华人喜庆、祥和大联欢。

7.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排列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李泽厚认为,汉字以“象形”“指事”为本源。

正是这个方面使汉字的象形在本质上有别于绘画,具有符号所特有的抽象意义、价值和功能。

①一个字表现的不只是一个或一种对象,而且也经常是一类事实或过程,也包括主管的意味、要求和期望

②“象形”有如绘画,来自对对象概括性极大的模拟写实

③这即是说,“象形”中也蕴含有“指事”“会意”的内容

④然而如同传说中的结绳记事一样,从一开始,象形字就已包含有超越被模拟对象的符号意义。

A.①③②④B.②④①③C.②③①④D.①②③④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8~10题。

中国人丑陋吗?

冯骥才

国民性是文化学最深层的问题之一。

对于作家来说,国民性则是一种集体性格。

作家的天性是批判的,所以笔下的国民性自然是国民性的负面,即劣根性。

鲁迅先生的重要成就是对中国人国民劣根性的揭示;柏杨先生在《丑陋的中国人》所激烈批评的也是中国人国民性的负面。

应该说,他们都不是进行严谨而逻辑的理性剖析,而是凭着作家的敏感与尖锐,随感式却一针见血地刺向中国民性格中的痼疾。

鲁迅用这种国民集体性格的元素塑造出中国小说人物画廊中前所未有的人物形象——阿Q。

当然,鲁迅先生也把这种国民性批判写在他许多杂文中。

柏杨则认为杂文更可以像“匕首一样”直插问题的“心脏”。

故而柏杨没有将国民性写入小说。

这使我想起从19世纪下半期到20世纪初的“传教士文学”——到中国来传教的西方教士所写的见闻。

传教士出于对异文化的好奇,热衷于对中国文化形态进行描述。

他们笔下中国人的劣根性是相当复杂的。

有善意的批评,有文化误解,也有轻蔑和贬损。

特别是后者,与西方殖民者傲慢的心态相关。

由于人们对鸦片战争以后那段屈辱的历史刻骨铭心,所以很少有人直面这些出自西方人笔下的批评。

然而我们对自我的批评为什么也不能接受呢?

是鲁迅和柏杨所言荒谬,还是揭疤揭得大狠?

不狠不痛,焉能触动。

其实任何国家和地域的集体性格中都有劣根。

指出劣根,并不等于否定优根。

应该说,揭示劣根,剪除劣根,正是要保存自己民族特有的优良的根性。

我们对国民的劣根性的反省始自“五四”以来。

一方面由于国门打开,中西接触,两种文化不同,便有了比较。

另一方面,由于在中西的碰撞中,中国一直处于弱势。

有责任感的知识分子面对这种软弱与无奈,苦苦寻求解脱,一定会反观自己,追究自己之所以不强的深在于自身的缘故。

这便从社会观察到文化观察,从体制与观念到国民性,然而从文化视角观察与解析国民性需要非凡的眼光,用批评精神将国民性格的痼疾揭示出来需要勇气。

所以我一直钦佩柏杨先生的这种批评精神与勇气。

尤其是这个充满自责和自警的题目——丑陋的中国人——多容易被误解呀!

但是只要我们在这些激烈的自责中能够体会一位作家对民族的爱意,其所言之“丑陋”便会开始悄悄地转化。

如今,中国正以惊人的速度走向繁荣。

繁荣带来的自信使我们难免内心膨胀。

似乎我们不再需要自省什么“丑陋不丑陋”了。

然而一个真正的文明的民族,总要不断自我批评和自我完善,不管是穷是富。

为此,柏杨先生这本令人深省的书该重新放在我们的案头。

(节选自《杂文选刊》2008年10月上)

8.下列对本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家眼中的国民性是一种集体性格,他们更多地从批判的角度对待国民性。

B.中国作家们所批判的中华民族的国民劣根性与西方传教士所批判的完全不同。

C.中国作家对国民性的批判与近代国门被迫打开、在中西交往中处于劣势有很大关系。

D.柏杨先生《丑陋的中国人》饱含着对民族的爱意,却又很容易被读者误解。

9.下列关于鲁迅和柏杨对“国民劣根性的揭示”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两人都凭着敏感与尖锐,一针见血地刺中国民性格中的劣根性。

B.两人的批判都并非严谨而逻辑的理性剖析,以至于有人无法接受。

C.两人都有着非凡的眼光、强烈的批判性和

勇气,批判得又狠又痛。

D.柏杨主要用杂文进行批判,鲁迅在小说和杂文中都有批判的因素。

10.根据文章的内容,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从作者对《丑陋的中国人》的惊叹和钦佩来看,他更喜欢柏杨式的批判。

B.我们已经剪除了民族中的劣根性,才得以以如此惊人的速度走向繁荣。

C.柏杨先生的《丑陋的中国人》可以用来惊醒因繁荣而内心膨胀的国人。

D.由于时代的关系,我们需要用柏杨的而不是鲁迅的作品来不断自我批评。

三、(9分,每题3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1—13题。

唐恪,字钦叟,杭州钱塘人。

以荫登第,调郴尉。

县民有被害而尸不获,吏执其邻人,抑使自诬,令以为信。

恪争之,令曰:

“否将为君累。

”恪曰:

“吾为尉而盗不能捕,更俾亡辜死乎?

”躬出访求,夕,若有告者,旦而得尸,遂获盗。

知榆次,县豪子雄于乡,不输公赋,前后莫敢诘。

恪以理善晓之,悟而自悔,折节为长者。

大观中,召为屯田员外郎,持节招纳夷人。

夷始恫疑衷甲以逆恪尽去兵卫从数十卒单行夷望见欢呼投兵听命。

徙沧州。

河决,水犯城下,恪乘城救理。

都水孟昌龄移檄索船与兵,恪报水势方恶,船当以备缓急,沧为极边,兵非有旨不敢遣。

昌龄怒,劾之,恪不为动,益治水。

水去,城得全,

诏书嘉奖。

乃上疏请暂免诸县租,等第振贷,以宽被水之民,民大悦。

靖康初,金兵入汴,李邦彦荐之,拜同知枢密院事,至则为中书侍郎。

八月,进拜少宰兼中书侍郎,帝注礼之甚渥。

然恪为相,无济时大略。

金骑再来,邀割三镇,恪集廷臣议,以为当与者十九,恪从之。

使者既行,于是诸道勤王兵大集,辄谕止令勿前,皆反旆而去。

洎金兵薄城下,始悔之,密言于帝曰:

“唐自天宝而后屡失而复兴者,以天子在外可以号召四方也。

今宜举景德故事,留太子居守而西幸洛,连据秦、雍,领天下亲征,以图兴复。

”帝将从其议,而开封尹何栗入见,谓周之失计,未有如东迁之甚者。

帝幡然而改,以足顿地曰:

“今当以死守社稷。

”擢栗门下侍郎,恪计不用。

从帝巡城,为都人遮击,策马得脱,遂卧家求去。

御史胡舜陟继劾其罪,谓:

“恪之智虑不能经画边事,但长于交结内侍,今国势日蹙,诚不可以备位。

”乃以栗代为相。

(选自《宋史·列传第一百一十一》)

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持节招纳夷人持节:

拿着符节。

B.水犯城下,恪乘城救理乘:

登上

C.洎金兵薄城下,始悔之薄:

迫近

D.帝注礼之甚渥渥:

优秀

12.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夷始恫疑/衷甲以逆恪/尽去兵卫/从数十卒/单行/夷望见欢呼/投兵听命。

B.夷始恫疑/衷甲以逆/恪尽去兵卫从数十卒/单行/夷望见欢呼/投兵听命。

C.夷始恫疑/衷甲以逆/恪尽去兵卫从数十卒/单行/夷望见欢呼投兵/听命。

D.夷始恫疑/衷甲以逆恪/尽去兵卫从数十卒/单行/夷望见欢呼投兵/听命。

1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唐恪为官公正,执政有方。

为官期间,不怕受牵连,为人辩护;豪绅子弟因其言省悟自

悔,夷人亦因其行扔下兵器服从命令。

B.唐恪忠于职守,敢于抗上。

在沧州做官时,遇黄河决堤,拒绝了都水孟昌龄索要船只与

士兵的要求,一心治理水患,保全了沧州城,受到皇上嘉奖。

C.唐恪智谋不足,能力有限。

曾建议皇帝放弃汴梁迁都洛阳,后遭到了开封尹何栗的反对,

计谋不被采用。

后来受到弹劾,被免去相位。

D.唐恪缺少远见,主张和议。

因为主张投降金兵,令勤王大军后退,所以跟从皇帝巡城时,

被都城人拦住击打,骑马快跑才得脱身。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111分)

四、(25分)

14、翻译下面句子(10分)

①县民有被害而尸不获,吏执其邻人,抑使自诬,令以为信。

(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

(1)~

(2)两小题。

(9分)

相见欢【南唐】李煜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1)词的上阙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请结合上阙的内容进行分析。

(4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词下阙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结合下阙内容分析运用这种修辞手法的好处。

(5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名篇名句默写(6分,每空1分)

(1)《阿房宫赋》中作者泼墨写意,粗笔勾勒。

言阿房宫占地之广,状其楼阁之高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论语》中体现实事求是的精神,正视无知,倡导谦虚态度的两句话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阿房宫赋》中从人们的主观感受写宫内歌舞盛况。

既是以歌舞之纷繁衬托宫殿之众多,又为下文美女充盈宫室预作铺垫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20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7~19题。

怀念有信的日子

  ①现代社会日新月异,人们忙忙碌碌,表达感情的方式随着电讯事业的发展日趋丰富多彩,对着话筒、敲着键盘、发电子邮件、发电子贺卡,将感情表达得酣畅淋漓。

②现代人热衷于这些方式的情感传递中,是否少了一点韵味?

少了一种深沉?

  ③我是一个非常喜欢写信的人,写信的历史也颇为悠久。

早在读小学时,就给从小一起长大后随父母到成都读书的伙伴写信,方块字和拼音并用,还是妈妈帮着写的信封。

中学时代,同学天各一方,开心也罢,失落也罢,都倾诉于一张张飘着茉莉花香的薄笺飞来往去。

朋友们的信,我全部保留。

因为它是我和朋友们一起成长的历史。

由于信件实在太多,读旧信的时候也不方便。

我便将朋友们的信,一本一本地装订好。

虽然几次搬迁,却不忍弃之,放得越久的信,当再读时,那种滋味也微妙也冲淡,仿佛吃完橄榄后,回味快要化掉时的感觉,可总也化不掉。

  ④读师范时,收到家书是最令人开心的事情。

在信中,当然有父母对女儿的切切嘱托,却也不乏对人生社会的或激烈或温和的讨论。

父母从我这里呼吸到了属于青春季节的空气,有如春风扑面;我从父母那里得到了对生活的观察入微的认识和思考,使我能直面人生。

我很感谢我的父母能给我一份充实的精神生活礼物,有了它我就感到振奋。

读家书就像读一本精彩的散文集,总能无限次地引起你会心地微笑。

 ⑤传说韩愈读信前,总是先用玫瑰香露洗手,这既是对朋友的尊敬,也是一种雅癖。

我不如他那么雅,也不肯落俗。

收到朋友的来信,我总是匆匆地浏览第一遍,再找一个僻静之处细细咀嚼。

一封好信带给我的快乐何止一天两天!

看着那些温馨的话语,感觉就像有一股细细的暖流慢慢潜入自己的心窝。

都说文如其人、字如其人,在那些内容深深浅浅、字迹正正草草的纸上,友人的音容笑貌如出其间,举手投足如出其里。

白纸黑字犹如重重叠叠的青山绿水,是我生命中一道道美丽的风景线。

  ⑥信读完了,先放在一个比较顺手的地方,总想有机会再读,直到把它放进一个比较保密、取起来也不方便的地方,信就成了旧信——那是暂时不打算再读的,可总也留着机会读。

倘若有那么一个风雪之夜,泡一杯热茶,手捂着微烫的茶杯,这种悠闲读旧信该是多么惬意的事啊!

或者有一个懒觉睡足了的星期天的上午,屋子里有几滩淡淡的阳光,被阳光照着的物品在阴影的伴随下,突出地宁静。

人在此刻容易寂寞,寂寞的时候,读旧信也最好。

因为没有急于知道的内容,没有新鲜的事情,一切恬淡从容,浸在文字中,使人回想起一些欢乐或忧伤的片段。

人在一味地向前走的时候,也不免有时会停下来,坐在椅子上,想想过去的朋友,读读朋友的旧信,休闲一下自己的身心。

  ⑦参加工作后,朋友的信件渐渐稀疏,而后越来越少了。

元旦、春节偶尔收到几张明信片,上面有寥寥的几句话,甚至有的除了称呼和落名外,什么也没有,因为上面已印好了祝福的话更多的只有电话联系、QQ联系。

我渐渐感到失落,因为再也没有盼信、拆信、读信的那种愉悦了。

在电话和网络交流中,这种美丽也不复存在了。

彼此都是匆匆忙忙、言简意赅,没有转承起伏,没有排比递进,更没有含蓄委婉,峰回路转,只求把事情说清楚。

  ⑧虽然一纸书信并不能承载多少感情,可那却是一段可视的、能够保存的爱的文献。

无论过去了多少年.只要你翻它,仍能找到有你也有他的爱之路,情之湾,仍能找到那一路上留下的笑声和泪水。

美好的日子便会在生命里定格。

我是一个喜欢怀旧的人,一个跟不上时尚的人。

  ⑨在这纷扰的尘世中,在人们忙于奔波时,我真希望有一天能收到朋友温情款款的来信,那份喜悦的心情一定无法形容。

⑩现在的我偶尔和朋友打打电话、聊聊天保持着纯纯的友情,但我还是很怀念有信的日子。

17.第2段写现代人热衷的感情传递方式,“是否少了一点韵味?

少了一种深沉?

”文中赋予了“韵味”和“深沉”哪些具体内容?

(8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第5段为什么说书信“是我生命中一道道美丽的风景线”?

(4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依据原文,回答问题。

(8分)

(1)第6段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

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4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简析文章最后一段的表达效果。

(4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6分)

20.概括下面的一段文字的主要内容,但不得出现“素质”一词(不超过16字)(6分)

(1)创造思维与思维者的素质密切相关。

(2)创造性思维与思维者的天赋有着一定的联系。

(3)在某种意义上,创造性思维的天赋就是一种高度的敏感性、感受力和洞察力。

(4)他就像卓越的探矿者,善于发现并开掘深深地埋在地下的矿藏。

(5)再者,思维者对他所思维的对象应有浓烈的兴趣,一个研究者对他所思维的对象缺乏兴趣,他要进行创造性的思维是不可能的。

(6)当然,不管一个人有多么高的天分,也不管他对自己思维的对象怀着多么強烈的兴趣,如果他是浮躁的,缺乏意志力的,他不能把自己的注意力长久地、锲而不舍地集中在自己的思维对象上,要作出创造性思维是很困难的。

(3分)

21.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0个字。

(3分)

我脚下的这片土地,是经过千年万代沉淀而成的土地,历史中的辉煌与暗淡,都积淀在这土地中,历史中所有人物的音容足迹,都融化在这土地中。

我正在耕耘的这些泥土,会不会被遭受放逐、行吟泽畔的屈原踩过?

这些泥土冲下山岭,又被风吹到空中,会不会曾落到___________________的李白的肩头?

会不会曾飘在__________________的杜甫的脚边?

会不会拂过____________________的苏轼的须髯?

七、作文(60分)

22.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作文。

欧洲有一种米罗虾,世世代代生活在伏尔加河的最深处,从未见到过一丝阳光。

一天,一只米罗虾忽然心血来潮,想去浅水区感受一下煦暖的阳光,那感觉只听长辈们描述过,但它从未真正感受过。

当它独自游到浅水区时,眼前的景象让它感慨万分,依依垂柳,暖暖阳光,周围的鱼儿们自由自在地摇着尾巴,欢快地穿行于青青水草间。

它长长地叹了口气,觉得水下生活实在是太委屈自己了。

突然,它的胸口感到了一丝憋闷,还没来得及反应,就昏昏“睡”去了。

要求:

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

一、(每小题3分,共21分)

1.C洎牧馋诛(jì);

2.【答案】D【解析】杨得意:

司马相如经蜀人杨得意引荐,方能入朝见汉武帝,否则将独自叹息。

钟子期:

俞伯牙弹琴与钟子期成为知音,弹奏高山流水又有什么羞愧。

曹操:

横着长矛而赋诗,指曹操能文能武的英雄豪迈气概。

刘裕:

南北朝时期宋朝的建立者,史称宋武帝。

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卓越的军事家、统帅,小名寄奴。

五丁开山:

相传蜀王派五位壮士去接秦王送的五个美女。

回到梓潼(今四川剑阁之南)的时,见有大蛇进入山洞中,五位壮士抓住尾巴用力外拽,以致山崩地裂,壮士和美女都被压死,山分为五岭,入蜀之路遂通。

这便是有名的“五丁开山”的故事。

周公:

进食时多次吐出食物停下来不吃,急于去迎客,是在位者礼贤下士之典实。

3.D(解析,D项“各尽所能”是各人尽自己的能力去做。

对象用错,施动者应该是“人”。

A项“高山景行”比喻道德崇高;景行:

大路,比喻行为正大光明。

指值得效仿的崇高德行。

B项“当仁不让”原指以仁为任,无所谦让。

后指遇到应该做的事就积极主动去做,不推让。

C项“大气候”比喻出现在较大范围的某种政治、经济形势或思潮。

4.B【解析】实行:

用行动实现(纲领 政策 计划等);施行:

法令 规章等公布后从某时起发生效力。

推托:

借故拒绝;推脱:

推卸(责任等).安静:

没有声音,没有吵闹和喧哗,安稳平静;恬静:

安静 宁静。

向往:

因热爱羡慕某种事物或境界而希望得到或达到;憧憬:

向往,多用于书面语。

5.D《劝学》作者是荀子。

6.A【解析】B.语序不当。

“上海市民”放“使用频率最高”前面。

C.“今天”与“季节”搭配不当D.末尾缺宾语。

7.B【解析】分项照应.②④说象形,在前;①③说指事,在后。

二、(9分,每小题3分)

8.B【解析】依据原文中“有善意的批评”判断。

9.B【解析】“无法接受”是因为“揭疤太狠”。

10.C【解析】A、D项,文中对柏杨与鲁迅并无厚此薄彼之意。

B项太绝对。

三、(每小题3分,共9分)

【答案】

11.D12.B13.D

11.试题分析:

渥:

优厚。

【考点定位】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能力层级为理解B。

12.【解析】夷始恫疑,衷甲以逆,恪尽去兵卫从数十卒,单行,夷望见欢呼,投兵听命。

【考点定位】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能力层级为理解B。

文言断句的题目,注意一些常见的标志性的虚词,注意结构的对称,这是基础,一般考核较少,一般集中在人称的转换和在句中的充当的成分,答题时注意选项的对比,然后结合文意进行分析。

此题“夷始恫疑,衷甲以逆,(做后句主语,不做前句宾语)恪尽去兵卫从数十卒,单行,夷望见欢呼,投兵(和“听命”衔接更紧)听命。

13.【解析】只是主张割城,并无投降金兵之心。

【考点定位】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题目是文言文必考的题目,错误选项的设置多以人物、事件、时间、地点的错位为重点,答题时注意分析选项涉及到的上下文,注意核实这些情节,如此题选项D对应的原文只是主张割城,并无投降金兵之心。

选项事件错误。

四、(共25分)

14.(10分)

(1)县里有个百姓被害但尸体找不到,官吏抓了他的邻居,强迫他自己承认是凶手,县令认为是真实的。

(“不获”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