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子山原生态观光农庄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报审稿.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2000852 上传时间:2023-06-03 格式:DOCX 页数:76 大小:150.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天子山原生态观光农庄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报审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6页
天子山原生态观光农庄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报审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6页
天子山原生态观光农庄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报审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6页
天子山原生态观光农庄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报审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6页
天子山原生态观光农庄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报审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6页
天子山原生态观光农庄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报审稿.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6页
天子山原生态观光农庄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报审稿.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6页
天子山原生态观光农庄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报审稿.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76页
天子山原生态观光农庄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报审稿.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76页
天子山原生态观光农庄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报审稿.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76页
天子山原生态观光农庄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报审稿.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76页
天子山原生态观光农庄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报审稿.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76页
天子山原生态观光农庄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报审稿.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76页
天子山原生态观光农庄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报审稿.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76页
天子山原生态观光农庄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报审稿.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76页
天子山原生态观光农庄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报审稿.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76页
天子山原生态观光农庄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报审稿.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76页
天子山原生态观光农庄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报审稿.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76页
天子山原生态观光农庄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报审稿.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76页
天子山原生态观光农庄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报审稿.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76页
亲,该文档总共7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天子山原生态观光农庄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报审稿.docx

《天子山原生态观光农庄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报审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天子山原生态观光农庄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报审稿.docx(7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天子山原生态观光农庄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报审稿.docx

天子山原生态观光农庄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报审稿

天子山原生态观光农庄建设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章总论

一、项目概况

(一)项目名称:

张家界武陵源区天子山原生态观光农庄建设项目

(二)项目业主:

重庆中孚投资有限公司

(三)项目地址:

张家界市武陵源区天子山镇泗南峪村

(四)项目性质:

新建

(五)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

本项目拟租赁土地600亩,其建设主要内容为生态农业园、民族风情园、接待配套用房及原生态拓展训练基地的建设。

主要建设规模如下:

1、生态农业园:

种植果林170亩,景观灌木及花卉100亩,天然绿色蔬菜种植50亩。

2、民族风情园:

修建民俗风情园100亩。

3、接待配套用房:

改造修整原有用房2600m2,新建1200m2。

4、原生态拓展训练基地:

修建原生态拓展训练基地180亩。

(六)项目工期:

项目建设期拟定为1年,即2009年7月至2010年6月。

(七)项目总投资及资金筹措

1、项目总投资为8000万元,其中一期投入4550万元。

2、资金筹措:

项目资金全部由业主自筹。

二、项目编制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中国旅游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地方篇》;

《湖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

《湖南省城乡总体规划》;

《湖南省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张家界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总体规划纲要》;

《张家界市观光农业总体规划》;

《张家界城市农业、旅游农业文件》;

《张家界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三、报告研究内容

(一)研究范围涉及项目建设背景和原生态观光农庄的建设。

(二)论证原生态观光农庄在当地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三)根据旅游市场需求,研究项目建设规模以及相关的辅助设施工程等。

(四)项目实施规划,估算项目投资,落实资金筹措方案。

(五)测算项目财务效益和社会效益。

(六)分析项目的风险因素及规避风险的措施。

四、简要结论

原生态观光农庄的建设将巩固退耕还林成果,挖掘农业资源优势,提升和丰富旅游的内涵,还将增强城市服务辐射功能,拉动消费,增加当地农民收入,有利于促进农业及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原生态观光农庄项目的实施,对促进城镇化建设,促进和带动当地农业经济发展,促进农产品结构调整,促进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五、主要经济指标

项目主要经济指标见表1-1。

表1-1技术经济指标一览表

1

总用地

600

2

总建筑面积

m2

3800

3

容积率

0.01

4

项目总投资

万元

4550

 

4.1

其中:

建设投资

万元

4519

 

4.2

建设期利息

万元

0

 

4.3

铺底流动资金

万元

31

 

5

资金筹措

万元

4550

 

5.1

其中:

企业自筹

万元

4550

企业自有资金

5.2

银行借款

万元

0

 

6

年销售收入

万元

1927

正常年份

7

总成本费用

万元

563

正常年份

8

所得税

万元

315

正常年份

9

年净利润

万元

944

正常年份

10

所得税前财务内部收益率

%

24.79

 

11

所得税前财务净现值

万元

3597

 

12

所得税前投资回收期

4.67

含建设期

13

所得税后财务内部收益率

%

19.67

 

14

所得税后财务净现值

万元

2054

 

15

所得税后投资回收期

5.54

含建设期

16

总投资收益率

%

27.32

正常年份

17

项目资本金净利润率

%

20.74

正常年份

18

盈亏平衡点(BEP)

%

22.47%

 

第二章项目背景

观光农业是现代农业与旅游业相结合的一种新型农业。

它是利用农业资源环境、农田景观、农业生产活动和农业文化,为人们提供观光、旅游、休闲、度假以及体验农业的一种农业经营活动。

近年来,伴随全球农业的产业化发展,人们发现,现代农业不仅具有生产性功能,还具有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人们提供观光、休闲、度假的生活性功能。

随着收入的增加,闲暇时间的增多,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竞争的日益激烈,人们渴望多样化的旅游,尤其希望能在典型的农家环境中放松自己。

于是,农业与旅游业边缘交叉的新型产业——旅游观光农业应运而生。

一、国际观光农业现状

观光农业作为一项新的旅游项目,已成为世界潮流,它源于西班牙。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有些西班牙农场主把自家房屋改造装修为旅馆,接待城市的旅游者观光度假,被认为是观光农业的起源。

近年来,国外观光农业又向深层次发展,旅游者不仅“看”而且“干”,由过去欣赏结果,变为参与过程。

法国的农庄旅游源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目前,法国有1.6万户农家建立起了家庭旅馆,3000多家农户还成立了联合经营组织。

这种新兴的“绿色度假”旅游活动每年可以给法国农民带来700亿法郎的收益,相当于全国旅游业收入的1/4。

美国每年参加观光农业旅游的人数达到二千万人次,“瓜果塑造”、“庄稼人艺术画”等乡间艺术也颇受游客青睐。

最著名是20英亩的“庄稼画”—向日葵。

韩国大城市周边有许多“观光农园”和“周末农场”,这种农园集休闲、体验、收获为一体,吸引了大批游客,韩国农村经济研究院提供的资料表明,2005年,“农村观光”带来的收入约为5.11万亿韩元。

马来西亚重点发展花卉旅游观光,将每年的7月2~9日定为“花卉节”,在花卉节期间举行各种花展。

马来西亚将“花卉节”与旅游紧密结合起来,吸引了大量国内外游客,现在每年观光农业直接或间接为马来西亚创造了上百亿元马币。

二、国内观光农业现状

20世纪90年代,我国观光旅游农业在大中城市迅速兴起。

据统计,早在1996—1997年期间已动工投资1亿元以上的观光农业项目就有7个以上。

1998年国家旅游局以“华夏城乡游”作为主题旅游年,使“吃农家饭、住农家屋、做农家活、看农家景”成了农村一景。

目前我国观光农业项目主要分布在北京、上海和广州等大城市近郊,以珠江三角洲地区最为发达。

在北京、上海、江苏和广东等地近郊,还出现了引进国际先进现代农业设施的农业观光园,展示电脑自动控制温度、湿度、施肥、无土栽培和新特农产品种,成了农业科普旅游基地。

如上海旅游新区的孙桥现代农业园区、北京的锦绣大地农业观光园、苏州的大地园、无锡的大浮观光农业园和珠海农业科技基地。

三、观光农农业发展前景

1、旅游业的飞速发展为旅游观光农业提供了充足的客源。

观光农业既然属于旅游业,所以其发展与旅游业的整体发展也密切相关。

近年随着假日经济的兴起,城市居民旅游人次和旅游费用的逐年递增,因此,未来对观光农业的需求也将保持一个旺盛的趋势。

2、旅游观光农业是旅游业发展方向之一。

我国在“十五”期间已经启动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旅游扶贫开发区、国家旅游度假区建设工程。

因此可以看出,观光农业是国家政策支持和扶持的产业。

3、发展观光农业投入少、收益高。

一方面,观光农业项目可以就地取材,建设费用相对较小,而且由于项目的分期投资和开发,使得启动资金较小。

另一方面,观光农业项目建设周期较短,能迅速产生经济效益,包括农业收入和旅游收入,而两者的结合使得其效益优于传统农业。

例如:

农产品在采摘旅游活动中直接销售给游客,减少了运输费用。

本项目试图建设一个原生态的观光农庄,结合湘西的特点,开展观光旅游、休闲度假的服务,一方面为游客提供幽雅的休闲场地、另一方面也为这些人员提供健康的、无公害的农产品,更能为人们提供从事农事作业、收获的乐趣,提供体验土家风情的场地,在满足消费者的观光旅游、休闲度假需求的同时,也兼顾有利于精神健康和身体健康的疗养。

第三章项目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推进,科技的日新月异,经济的迅速腾飞,人们追求环境的品位发生了质的转变,回归自然,享受纯自然气息已成为人们追求的生活方式。

发展旅游观光农业,既能体现现代农业高效、外向、生态的本质内涵,又可很好地展示现代农业,传播农业文化,满足人们的旅游需求。

旅游观光农业的发展对加速改变湖南农业相对落后局面,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尤其是打造湖南旅游品牌都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一、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科技的不断进步,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对物质与文化的需求也相应的与自俱增,城镇居民已不满足于逛大街游公园的形式。

发展旅游观光农业,可以为城镇居民提供游山玩水,抒发情怀,欣赏新奇植物,接受新科技展示,学习新知识,环境优美,又能消除疲劳休闲去处。

二、提供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机会,帮助农民快速致富奔小康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大量集结、沉淀,既影响农村经济的发展,又带来不少的社会问题。

大力发展旅游观光农业,能推动商业、饮食住宿服务等第三产业的发展,可以帮助农村实现劳动力转移,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减少社会问题,增加农民的收入,帮助农民尽快地富裕起来。

三、提高科技对农业的贡献率

本项目是以新技术为支撑,以现代先进设备来武装的现代化农业,新技术含量较高。

通过展示新品种、新技术、现代农业发展模式,为张家界市农业发展提供示范样板、技术路线、种质资源,辐射带动桂北经济区现代农业与生态农业的发展。

四、促进湖南旅游业的发展

湖南的整体旅游资源丰富,产品种类齐全,具有较强的游览性,但从抽样调查的结果看,旅游者的停留时间却不长,停留时间在2晚以上的只占到了45.2%,因此,全面延长旅游者的停留时间,是当前湖南旅游业面临的问题。

而本项目的建设,将更好地为旅游者服务,使其更有可能延长停留时间,这对于促进湖南旅游业的发展将起到很大的作用。

第四章项目的可行性

为了对该项目进行全面分析,本报告中采用SWOTs法,即S-Superiority(优势),W-Weakness(劣势),O-Opportunity(机遇),T-Threat(威胁)。

这种分析方法最初主要应用于商业领域,之后逐渐被应用到教育评估和城市设计等许多领域的分析与决策过程中。

一、优势(Superiority)

张家界生态农业观光园的发展优势有:

(1)气候、土壤、水文等条件优越,自然资源丰富;

(2)区位条件方面,张家界市处于西部地区及长江经济带、华南经济区的交接处,其发展有希望得到政策倾斜。

(3)旅游产业蓬勃发展。

张家界自然风景资源得天独厚,具有山、水、峰、洞、林等多种类型。

(4)交通运输已形成较为完善的航空、铁路、公路的对外交通体系。

(5)多元的民族文化。

张家界是一个土家族、白族和苗族等多民族群聚,民俗风情文化凸现的地域,能集中展示其服饰、民居、饮食、歌舞、节庆、礼仪、婚恋等方面特有的喜好、风尚、传统和禁忌。

(6)地方政府积极支持。

市委、市政府对此进行重点规划、重点投入、重点推销、重点管理,以期带动该区尽快脱贫致富。

二、劣势(Weakness)

其发展劣势有:

(1)离市区相对较远,基础设施条件欠缺;

(2)地块相对较为细碎,塑造特色景观有一定难度;(3)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有待加强,如生活污水的净化,旱期场地雨水的回收、土地涵养以及汛期山洪的尽快排除等。

三、机会(Opportunity)

其发展机会有:

(1)区域背景条件。

国家西部开发的战略,使张家界面临历史性的发展机遇,加快加大旅游资源的开发和旅游业的发展有可能走出一条打破传统工业化思路、克服生产性资源的约束而发挥比较优势的发展新路,为中西部经济振兴发挥示范作用。

(2)交通运输条件。

随着焦柳铁路的电气化改造,张清公路、张吉公路、常张高速公路的相继通车,已大大缓解不断增加的旅游人数与现有道路运输能力之间的矛盾。

同时也使中心城市与各景区和其他城市的联系更为便捷。

四、威胁(Threat)

其发展威胁有:

(1)它距离武陵源风景名胜区天子山门票站2公里,故属于生态敏感区。

根据以上分析,规划采用的基本对策是以“发挥优势,克服劣势,利用机会,化解威胁”为原则,在SWOT分析的基础上,对整个园区进行科学的策划。

第五章市场分析与预测

一、整体市场概况

根据携程旅行网2007年度假目的地去的人数前20位排行如下:

排名

国内长途

人数

排名

国内长途

人数

1

三亚

38428

11

厦门

3321

2

丽江

8928

12

成都

3142

3

张家界

7352

13

青岛

3064

4

北京

6816

14

临安

3040

5

南京

5599

15

惠州

2787

6

舟山

5229

16

黄山

2759

7

九寨沟

5098

17

大连

2192

8

武义

4802

18

湖州

2115

9

杭州

4651

19

金华

2115

10

上海

3916

20

桐庐

2108

与此同时,根据携程旅行网目的地指南栏目中景点的流量来判断用户对景点的喜好程度,流量排名前20位的景点如下表:

排名

景区名称

国内/外

浏览量

排名

景区名称

国内/外

浏览量

1

杭州

国内

320985

11

厦门

国内

144963

2

上海

国内

251937

12

黄山

国内

143120

3

三亚

国内

247747

13

张家界

国内

126598

4

北京

国内

227776

14

南京

国内

121810

5

香港

国内

220547

15

大连

国内

105336

6

丽江

国内

198670

16

张家界

国内

103209

7

青岛

国内

187535

17

西安

国内

94767

8

九寨黄龙

国内

161028

18

阳朔

国内

91161

9

苏州

国内

150995

19

普陀山

国内

88688

10

成都

国内

145026

20

扬州

国内

85428

XX07年底根据网民对旅游类关键词的输入频率的分析,发布一份旅游行业报告,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出网民最喜爱的国内的景点如下图:

此外,我们发现网民尤其喜爱生态旅游,及以自然风景为主的观光旅游,其中生态旅游+农村旅游的比例达到了31%以上,加上部分休闲旅游8.91%,整个接受本项目的客户人群可以达到旅游人群的40%。

二、项目市场定位

根据有关资料表明,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时,居民旅游出行和休闲的需求将大幅增长。

目前我国城乡居民旅游休闲的需求已大大增加,而且呈多元化的趋式,这就为本项目的建设带来无限的发展机遇和广阔的发展空间。

本项目选址在张家界市近郊区,其定位必须立足于湘西张家界这一地域特征基础上。

基于此,“张家界生态农业观光园”的战略定位之一是:

依托武陵源,吸纳全中国、辐射东南亚、影响五大洲,凸现民族生态园区特色,与张家界市周边其它旅游区形成有机整体,互为补充,走错位发展之路。

第六章建设内容及经营理念

一、设计思想

本项目以具有旅游价值的农业资源和农产品、农耕文化为前提,以规划、设计、修建为手段,以创设现代化经营管理理念为载体,以输出观光、休闲、采摘、购物、品尝、农事活动体验、传统农耕文化回味、民族风情互动活动及原生态拓展训练为目的,把农业生产与旅游观光结合起来,讲求“原汁原味”,避免“视角污染”,追求设施与农业系统、生态系统、人文景观系统的和谐统一,围绕农庄活动场所,依托农业文化景观、农业生态环境、农事活动、农村聚落及农村传统的生活习俗资源,向游客提供一种自在、自然、幽静、野趣、新奇的新型游乐空间,尽力体现返璞归真、回归自然的消费心态,形成一个集旅游观光、农业高效、优化生态环境和社会文化功能为一体的原生态农业旅游、休闲、娱乐新型农庄。

二、项目建设内容

本项目拟租赁土地600亩,其建设主要内容为生态农业园、民族风情园、接待配套用房及原生态拓展训练基地的建设。

主要建设规模如下:

1、生态农业园:

种植果林170亩,景观灌木及花卉100亩,天然绿色蔬菜种植50亩。

2、民族风情园:

修建民俗风情园100亩。

3、接待配套用房:

改造修整原有用房2600m2,新建1200m2。

4、原生态拓展训练基地:

修建原生态拓展训练基地180亩。

三、经营理念

1、观光。

一是风貌观。

观赏张家界特有的山水风光,观看农村田园风光、特种养殖。

二是物候观。

早观日出、晚观霞。

2、休闲。

住:

特色农家居住用房;吃:

特色农家饭;玩:

原生态拓展训练等。

3、采摘。

根据不同收获季节,指导、组织游客直接进入田间地头、大棚、园子里用农民特制的筐、篮、篓进行有偿采摘新鲜水果、时令蔬菜、瓜果,让游客即体验收获的喜悦,又观赏田园风光,即增长见识,又感受劳作。

4、购物。

用自行编织的形状各异、规格不同的筐、篮、篓将生产的蔬菜、水果、肉类或经特殊加工的熟制品盛于其中,进行包装,并收集农村针织、编织、剪贴、手工等工艺,让游客根据喜好、能力自行选购。

5、品尝。

在采摘品尝、入住品尝的同时,按照农历12个月每月一节的习俗,推出农村节令大荟萃,让游客真切感受湘西饮食文化。

6、农事活动。

根据农事季节,让游客在农艺人员的指导下,参与有偿农事活动,也可以直接将田、园、圈租赁、承包给游客,由农艺人员代管,让游客参与季节管理及生产种植、收获等农事活动全过程。

并广泛举办粮、菜、蔬、果生产竞赛活动、赛畜活动及农产品交易活动,吸纳周边村、镇、县农户参与,打造农事活动节令盛会。

7、民族文化。

挖掘当地民族文化资源,大力开展民族文化展示,让游客参与其中,体验少数民族文化。

第七章项目选址和建设条件

一、项目选址

本项目拟选址于湖南省张家界市武陵源区天子山镇泗南峪村。

二、自然条件

(一)地理位置及概况

张家界市,位于湖南西北部,距省会长沙398公里(以市政府所在地永定区计算)。

它的地理位置坐标是:

北纬28°52′至29°48′,东经109°40′至111°20′。

东与常德市的石门县与桃源县交界,南与沅陵县毗连,西与永顺县、龙山县接壤,北与湖北省的鹤峰县与宣恩县为邻,总面积9563平方公里,东西最长167公里,南北最宽96公里,总人口达150万人(其中苗族、土家族、白族等少数民族近60万人)。

张家界市属湖南省直辖市(地级)辖永定、武陵源两区(县级)和慈利、桑植两县。

全市有四个街道办事处,2个城关镇,18个农村建制镇,97个乡,1650个村(居)委会,15377个村民小组。

(二)气候条件

张家界的气候适中,地处北中纬度,属中亚热带山原型季风湿润气候。

因此,雨量丰沛(历年平均降水量为1400毫米),阳光充足,无霜期长,严寒期短,年平均气温16℃左右。

夏季最热月气温27℃,冬季最冷月平均气温为4.3℃(以1月最冷,极端气温在零度左右到4℃)。

这样的气候,不仅适合动物的繁衍与植物的生长,更适合观光旅游。

(三)地形地貌

张家界市位于武陵山脉腹地之中。

全国著名的自然保护区与驰名中外的佛教圣地梵净山便是它的主峰。

武陵山脉由梵净山分支进入湘西与鄂西,然后又分三支:

北支由湖北省的来凤县与湖南省的龙山县进入历山、桂英山与青龙山;中支则进入澧水以北的天星山、朝天山、金龙山与白云山;南支进入石柱山、羊峰山、天门山、大龙山与天台山。

这三支山脉经过市辖两区、两县后,其走向由西向东,由慈利、石门向洞庭湖沉没并自然消失。

所以,张家界市的东北部实际上是处在山峰与湖区的交接处(或叫接合部)。

(四)地震灾害

根据《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谱(1990)》,该场址地震基本烈度为六度。

第八章规划布局

一、规划基本原则

(一)生态安全原则

要严格将开发强度和游客人数控制在农业的生态容量之内,农业生态旅游区的基础设施在设计时应考虑对自然生态的侵挠可控,与自然景观协调,对环境无不良影响。

(二)宏观与微观有机结合原则

要根据环境特征划分不同的功能区,因地制宜,总体维护,重点突出建设,尽量保持农业生态旅游资源的原始性和真实性基础上,提供兴趣点和创新点,处理好全局和局部的联系。

(三)科学性原则

实施规划前科学地分析现状资源特点,科学评估现状优劣势和容纳能力及适宜的发展模式,技术保证保护好农业自然环境和旅游资源,以及专业的建设、管理和推广经营。

(四)市场需求原则

规划时要实行准确而细化的客源市场定位,以客源市场的现实和潜在需求为导向,去挖掘和开发农业自然生态资源,充分利用生态品牌和旅游资源优势,实现比一般旅游地更高的开发水平。

(五)综合统一原则

在注重生态效益和市场经济效益的同时要注重社会效益,通过合理的观光农业旅游开发提高城乡居民的环保意识和提倡文明生活方式。

(六)创新原则

新型交叉型产业模式要求实现全方位的创新,这包括理念创新,通过在原有资源条件下寻求和制造新的差异点来实现发展与改变;制度创新、寻求政府、企业城乡居民之间新的合作共生模式,新的激励体系和分配体系;以及组织管理创新和科技创新等。

二、总体规划方案

(一)总平面布置和功能要求

本项目主要是以生态观光农业为主线,充分利用周边的自然、人文景观展开布局。

采用空间主题结构,依据场址地形特征及内容特点,空间主题结构分为四个区域,主要有生态农业区、民族风情园、原生态拓展训练基地、接待区。

(二)平面功能布局

本项目平面功能布局分为生态观光,包括精品植物,苗木花卉园,水果林,原生态防护绿地,民族风情园、原生态拓展训练基地。

精品植物、苗木花卉布置在农庄东部,植物园以展示种植业的栽培技术或园艺、农产品及其生产过程为主,花卉园以花卉树木培植优雅环境,使之成为生产买卖品和观赏结合的花卉园。

主要发展各种观花类、观叶类和观叶赏果的栽培生产。

蔬菜种植园分布在农庄北面,以现有坡地为主,进行平场培土,种植天然绿色蔬菜,形成蔬菜种植体验区。

民族风情园布置在农庄南面,以湖南土家族的歌舞表演、民俗风情展示、文化用品展示为主。

原生态拓展训练基地布置在农庄西面,以团队协作训练、拓展训练、丛林穿越等为主。

接待区包括接待大厅、农庄餐厅、特色产品交易厅、休息区,集中于农庄中偏北方,以提供游客娱乐、休息、用餐、购物为主要目的。

 

第九章工程方案

一、基础设施建设

(一)给排水工程

1、设计范围与依据

(1)设计范围:

红线范围内工程给水、排水及消防。

(2)设计原则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J15-88)(1997版);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2001版);

●《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J13-86);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J14-87);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85);

●其它有关部门资料。

2、给水系统

(1)水源

采用市政供水。

(2)用水量及要求

本项目年工作日为365天。

用水量

考虑到节水的原则和本项目建设期较短的因素,一次性预测水量预测指标如下:

游客——按40升/人·日计算

客房——按80升/人·日计算

公建——按居民用水量15%计算

其他(含绿化、道路、漏损等)及未预见水量——上述水量20%计算

用水要求

水质:

符合饮用水卫生标准

水温:

≤20℃

水压:

≥0.3MPA

(3)管网设计

管网布置

本工程给水管网系统采用生产,生活和消防共同给水系统,为保证供水的连续性,主供水管网干管布置成环状,支管布置成树枝状。

城市干管为DN300毫米,给水管布置于道路右侧(标准横断面)。

管网上按规范设置阀门、排气阀和泄水阀。

管材及接口

室外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