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换通风系统对室内空气品质的影响.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2003054 上传时间:2023-06-03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34.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置换通风系统对室内空气品质的影响.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置换通风系统对室内空气品质的影响.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置换通风系统对室内空气品质的影响.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置换通风系统对室内空气品质的影响.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置换通风系统对室内空气品质的影响.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置换通风系统对室内空气品质的影响.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置换通风系统对室内空气品质的影响.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置换通风系统对室内空气品质的影响.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置换通风系统对室内空气品质的影响.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置换通风系统对室内空气品质的影响.docx

《置换通风系统对室内空气品质的影响.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置换通风系统对室内空气品质的影响.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置换通风系统对室内空气品质的影响.docx

置换通风系统对室内空气品质的影响

全室平均空气龄A

A=τn/2A=τnτn≤Aτn/2≤A≤τn

全室换气效率(εa(εa=100%(εa=50%(εa≤50%50%≤(εa≤100%

通风效率η

η>1η≤1η≤1气流组织方式理想活塞流理想混合流短路式气流置换式气流

摘要:

本文针对人们越来越关注的室内环境问题,通过阐述置换通风系统的基本原理及其特点,指出置换通风系统是提高室内空气品质的一种非常理想的通风方式。

关键词:

室内空气品质置换通风换气效率节能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得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

由于人一天中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室内度过的,所以室内环境的优劣将直接影响人们的工作和生活,甚至可能威胁到人们的身体健康,而室内环境问题的一个主要方面就是空气品质的提高。

1室内空气污染的原因“病态建筑综合症”(SBS,sickbuildingsyndrome是世界卫生

组织确认的一种由不良室内空气品质引起的病症。

SBS的主要症状是头痛、恶心、鼻塞、胸闷、眼睛刺激、喉咙干燥、情绪消沉、紧张、急躁和记忆力下降、皮肤干燥等。

出现SBS症状的人在室内时病症加重,离开室内症状就会减轻或消失。

导致不良室内空气品质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是室内污染源的影响。

室内污染源包括人体内大量代谢废弃物,通过呼吸道、消化道、汗液等排出体外污染室内空气。

另外室内燃料燃烧可产生各种复杂的化合物,并产生大量悬浮性颗粒物。

生物性燃料燃烧时还可能含有多种致癌和可疑致癌物。

烹调油烟是一组混合性污染物,含有多种致突变性物质。

香烟烟雾是一种含有上千种物质的气溶胶。

一般来说,吸烟家庭室内气溶胶的平均质量浓度是不吸烟家庭的3倍。

其次室内空气品质与室外大气也有很大关

系。

粉尘、二氧化硫等大气污染物会通过机械通风或自然通风渗入到室内。

随着汽车进入普通家庭,城市中室外空气的污染程度还主要受交通车辆散发的有害气体影响。

再次,由于现代节能建筑的密闭性,空调新风量的减少,空调设计的不合理,空调系统没有进行及时维护和清理也都会导致室内空气品质的下降。

2提高室内空气品质的方法

针对不良室内空气品质的产生原因,可以具体从以下几方面采取措施。

2.1种植绿色植物,净化空气室内种植植物既可以起到美化居室的效果,又能净化空气,提高空气品质。

很多种植物都具有一种以酶作催化剂的潜在解毒力,吸收室内产生的一些污染物质,净化空气。

比如吊兰可在24小时内,消灭1立方米空气中80%的有害物质,吸收掉86%的甲醛;能将火炉、电器、塑料制品散发的一氧化碳、过氧化氮吸收殆尽。

2.2灶具和厨房的改进措施家庭厨房中尽量设置排烟和吸烟装置将燃烧产生的油烟排至室外,这是完全必要的。

当然这种方式只能是利用大气来稀释,并非真正去除污染物。

2.3降低吸烟数量,建立吸烟有害健康的理念我国有80%左右的人吸烟,吸烟者及周围的人,每天主动或被动地吸人大量烟雾,

对人体造成极大危害。

据测定,在居室内吸一支香烟产生的污染物对人体的危害比马路上一辆行使的汽车排放的污染物对人体的危害要大。

因此,应建立吸烟有害健康的理念。

3置换通风(DisplacementVentilation系统的工作原理70年代末,置换通风在北欧地区产生。

1978年,置换通风系统

第一次应用于德国柏林的一个车间,明显改善了车间的空气品质。

到了80年代,又被用于办公室等商业建筑中,提高办公环境的空气质量。

90年代,置换通风技术在中国开始起步。

置换通风系统采用下送上回的气流组织形式。

在工作时,新鲜空气从位于房间底部的送风口以极低的速度(0.03~0.25m/s送入室内,其温度通常低于室内工作区的温度,因此新鲜空气因密度较大而像水一样弥漫于整个房间的底部,在房间的下部形成一个空气湖(AirLake。

当新鲜空气遇到室内热源时被加热,密度减小而上升。

室内污染源产生的热浊气流由于浮力的作用也在上升,并不断卷吸周围空气,同时地面的空气层也在不断地挤压上面的空气,从而形成单向流动的趋势,将热空气和污染物推向设置在房间顶部的排风口,完成新鲜空气和室内热浊气流的

置换工作。

当达到稳定状态时,

室内空气在温度、浓度上便形成了两个区域:

上部混合区和下部工作区单向流动的清洁区。

置换通风的工作原理如图1所示。

4置换通风对室内

空气品质的影响

4.1衡量室内空气

品质的常用指标有:

①空气龄:

空气龄是指自空气进入房间到离开房间所经历的时间。

年龄越小说明空气在室内途径污染越少,空气的新鲜程度越

高。

②换气效率:

换气效率表示室内空气被新鲜空气替代的快慢,是评价室内空气新鲜度的重要指标,是气流本身的特性参数。

③通风效率:

通风效率表示通风系统送风排除室内余热及有害物的快慢程度,它反映的是一个通风系统新风的有效利用情况,是衡量通风系统能量利用有效性的指标。

4.2置换式气流与几种典型气流组织形式常用指标的比较

4.3置换通风系统造成室内空气品质出现如下特点:

①室内空气温度和污染物浓度呈层状分布。

工作区污染物浓度最低,空气品质最好;顶部温度最高,余热和污染物的浓度也最高。

但是,无论在工作区还是在高温区温度梯度和污染物浓度梯度均很小,整个区内均匀平和。

②室内空气速度场平稳。

置换通风系统送风口速度很低,送风区内无大的空气流动,新鲜空气吸收余热后慢慢上升,呈层流或低紊流状态。

③由于室内无大的空气流动,污染物在工作区不扩散,而直接被上升的气流携带到顶部排风口送出。

置换通风系统将新风直接送入工作区的送风方式保证了新风的新鲜程度,提高了新风的利用效率。

当污染源和热源相伴时,置换通风系统可以比传统的混合式通风提供更好的室内空气品质。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置换通风系统具有较高的换气效率和通风效率,在保障室内空气品质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是一种理想的通风方式。

5置换通风的适用条件

置换通风一般适用于污染源与发热源相关的场所,且层高不低于2.5m,此时污浊空气才易于被浮力尾流带走。

置换通风在下列情形效率较高:

污染物质比环境空气温度高或密度小;供给空气比环境空气温度低;层高大的房间,例如房间层高大于3m等。

因此在使用时要考虑舒适要求和经济要求之间的相互协调。

当然,置换通风系统也有很多不足。

一般用来供冷风,如果供热,送风温度有可能比室内空气温度低。

由于置换通风是将冷空气直接送入室内工作区,冷空气吸收室内余热在向上流动的过程中温度逐渐升高,在室内形成了下凉上暖的垂直温度梯度,容易使人产生头暖脚凉的不适感。

如果送风速度太大还会导致因吹风感而引起的不舒适。

由于送风温差和速度的这两个限制,使得置换通风提供的制冷量较小,这就限制了置换通风的适用范围。

另外,我国生产置换通风末端产品的厂家比较少,产品单一,研发能力不强,也使得置换通风在我国的应用还不是十分广泛。

6结论总之,置换通风系统在提高室内空气品质方面具有非常突出的优点。

大量研究表明,合理应用置换通风还能达到空调系统节能的目的。

因此,设计完善的置换通风系统有着非常重大的现实意义。

由于没有成熟的设计规范和其本身的限制,置换通风在我国的应用还不是很多。

相信随着人们对置换通风系统的深入了解以及末端产品的不断发展,置换通风这一理想的通风方式在我国会有更好的应用前景。

置换通风系统对室内空气品质的影响

王时静

(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工程技术学院

环境科学

参考文献:

[1]建筑热能通风空调.第28卷第1期.置换通风空调系统的节能分析.王利霞.[2]制冷与空调.2006年第3期.浅析置换通风与空气品质的改善.亢永等.[3]建筑热能通风空调.第26卷第3期.室内空气污染及防治措施.陈其针等.[4]安徽建筑.2009年第3期.建筑自然通风与置换通风的适用性分析.裴丽娜.环境科学

摘要:

随着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物流企业的服务理念随之而不断更新,在变化的过程中绿色物流是企业的重要一部分。

本文详细的分析了我国绿色物流发展的趋势。

关键词:

绿色物流发展

绿色物流是指以降低对环境的污染、减少资源消耗为目标,利用先进物流技术,规划和实施的运输、储存、包装、装卸、流通加工等物流活动。

绿色物流的目标是在实现经济利益目标的同时,还要追求节约资源、保护环境这一既具经济属性、又具有社会属性的目标。

绿色物流是一个多层次的概念,它既包括企业的绿色物流活动,又包括社会对绿色物流活动的管理、规范和控制。

1我国绿色物流的发展现状分析

1.1我国绿色物流发展现状我国绿色物流的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由于受传统物流影响企业在生产上,只注重产品的功能、开发周期和成本,无视其对资源和环境的影响,绿色产品设计、绿色材料选择和绿色生产工艺流程规划等理念并没有贯穿到整个生产环节。

而消费者对绿色消费、绿色服务、绿色保障的追求还不够,消费者产生对社会环境的关切意识和自觉维护环境的意愿不强。

另外,我们的物流技术与绿色要求有较大的差距,如材料的使用、机械化程度与先进性、信息化、网络化等。

1.2我国绿色物流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由于我国物流业的起步较晚,绿色物流还刚刚兴起,人们对它的认识还非常有限,在绿色物流的服务水平和研究方面还处于起步阶段,与国际上先进技术国家在绿色物流的观念上、政策上以及技术上均存在较大的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2.1绿色物流观念淡薄。

一方面,领导和政府的观念仍未转变,绿色物流的思想还没确立。

部分政府领导对物流的推进尚且放任自流。

另一方面,经营者和消费者对域外物流绿色经营消费理念仍非常淡薄,绿色物流的思想几乎为零。

1.2.2缺乏相应的法律法规。

绿色物流是当今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对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类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具有重要的意义。

正因为如此,绿色物流的实施不仅是企业的事情,而且还必须从政府约束的角度,对现有的物流体制强化管理,构筑绿色物流建立与发展的框架,做好绿色物流的政策性建设。

1.2.3绿色物流技术落后。

绿色物流的关键所在,不仅依赖物流绿色思想的建立,物流政策的制订和遵循,更离不开绿色技术的掌握和应用。

而我们的物流技术和绿色要求有较大的差距。

2我国发展绿色物流的对策

2.1政府引导物流是宏观活动,它强调的是总的成本最低,这要求政府对物流进行整体的规划,从全局考虑,避免造成重复建设和没有必要的建设。

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

借鉴发达国家的实践经验,政府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制定政策法规,在宏观上对物流体制进行管理控制。

①控制物流活动中的污染发生源。

从源头上控制物流企业发展所造成的环境污染。

②限制交通量。

发展共同配送,统筹建立现代化的物流中心,最终通过有限的交通量来提高物流效率。

③控制交通流。

通过实现交通管制系统的现代化等措施,减少交通阻塞,提高配送效率。

培养专业的绿色物流管理人才。

我国物流的滞后,物流尤其与绿色相悖,除了认识有限、科技水平落后,也和相关人才的缺乏有关。

绿色物流作为新生事物,对营运筹划人员和各专业人员要求知识面广、层次高,各大专院校和科研机构要有针对性地培养和训练绿色物流专业人才,为绿色物流业输送更多的合格人才。

也只有这样,现代物流才能在绿色的轨道上健康驰骋。

建设绿色物流的基础设施。

政府要筹措专项的资金进行基础设施的建设:

对铁路和公路的干线要进行修补和完善,使干线能够到达经济所能辐射的范围;在一些重要的城市建一些铁路专用线和站场,满足经济高度发展对高效物流的要求;由政府扶持建造一批高层立体仓库。

当然,如果有必要,资金的来源也可以选择外资或民间资金等。

2.2企业主导走向绿色物流,离不开企业这个经济主体,企业要发挥主导作用。

只有所有物流企业和相关企业接受绿色物流的理念,并成为其自觉行动,才能说真正进入了绿色物流时代。

绿色运输。

首先要尽量实施联合一贯制运输。

以杂货为对象,以单元装载系统为媒介有效地巧妙组合各种运输工具从发货方到收货方始终保持单元货物状态而进行的系统化运输方式。

通过运输方式的转换可削减总行车量包括转向铁路、海上和航空运输。

联合一贯制运输是物流现代化的主要形式之一。

其次要开展共同配送,减少污染。

统一集货、统一送货可以明显地减少货流有效地消除交错运输,缓解交通拥挤状况可以提高市内货物运输效率减少空载率有利于提高配送服务水平使企业库存水平大大降低甚至实现“零”库存,降低物流成本。

最后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

第三方物流是由供方与需方以外的物流企业提供物流服务的业务方式。

发展第三方物流由这些专门从事物流业务的企业为供方或需方提供物流服务,可以简化配送环节进行合理运输。

绿色流通加工。

流通加工指在流通过程中继续对流通中商品进行生产性加工,以使其成为更加适合消费者需求的最终产品。

绿色流通加工主要包括两个方面措施:

一是变消费者加工为专业集中加工以规模作业方式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

二是集中处理消费品加工中产生的边角废料,以减少消费者分散加工所造成的废弃物的污染。

绿色包装管理。

绿色包装就是符合环保要求的包装,它要求商品包装无害于生态平衡,无害于人类健康。

具体而言,绿色包装泛指包装用料节省资源,尽量减少包装废弃物,用后利于回收再利用和再生成为其他有用之材,填埋时少占地而易于降解。

面对国际市场上的绿色包装要求,必须大力推进包装科技的开发。

绿色物流运输工具。

国内传统的核心大城市和一批大中城市的中心区域的物流运输在需求旺盛的同时对汽车尾气环保的要求也与日俱增,排放标准不仅加严同时在车型上也从轿车开始向其它车型延伸。

在城市物流建设中,如送货、送报、送早餐、送信等,这些最基本的需要构成了整个城市物流的框架。

因此“绿色物流”为生产绿色运输工具带来了商机。

轻卡等满足绿色物流发展市场需求的绿色运输工具正应运而生。

2.3民间组织倡导推进绿色物流除了政府和企业的努力外,还必须重视民间组织的倡导。

这里民间组织主要指行业协会、企业联合会、商会及社会团体等,它们是政府与企业的桥梁,在消费群体中有良好的基础,在推进绿色物流中有独特的优势。

民间组织倡导的绿色物流对策主要有促进共同物流体系的建立、物流标准化的广泛实施、促进物流的社会化、推广低公害物流技术的应用等等。

可持续发展战略,是国家的基本国策,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就是要求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承担社会责任,将物流活动同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的发展协调起来,使物流活动有利于环境的量性循环。

因此,大力发展绿色物流,实现物流系统的整体最优化和对环境的最低损害,将有利于我国物流管理水平的提高。

保护环境和可持续发展政策,对于我国的经济发展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1]李晓霞.生态经济.发达国家发展绿色物流的制度分析及借鉴.2009年.[2]崔洁.中国包装工业.绿色物流与绿色包装.2008年.

[3]华中生.清华大学出版社.物流服务运作管理.2009年.

[4]华蕊,马常红.中国物资出版社.物流服务学.2006年.

浅谈我国绿色物流的发展趋势

张玉洁(天津交通职业学院

(上接第217页

21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