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教学工作总结(共3页)1500字.docx

上传人:b**** 文档编号:12052689 上传时间:2023-06-04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9.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教学工作总结(共3页)1500字.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大学教学工作总结(共3页)1500字.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大学教学工作总结(共3页)1500字.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大学教学工作总结(共3页)1500字.docx

《大学教学工作总结(共3页)1500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教学工作总结(共3页)1500字.docx(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大学教学工作总结(共3页)1500字.docx

大学教学工作总结

  

  大学英语教学总结范文

  本学期我在北京第二外语学院给大二学生教授基础英语,教材是上外为高校英语专业本科生编的“综合英教程(anintegratedenglishcourse)”第三册。

我教两个班,每周授课量共12课时。

基本上每单元结束后给个小测验。

另外,每个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单元题目作5-10分钟的口头报告(presentation),也可与同学合作,形式不拘,但须符合我给的六条原则:

内容跟课文主题相近,使用课文中所学的语言词汇,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注意演讲时与听众的非语言交流,鼓励利用多媒体,把握时限。

  这一学期教学的前半部分主要是师生互相适应的过程。

首先,我个人还在适应国内大环境,熟悉应用英语学院尤其是自己所在系的情况,了解90后学生的特点以及学生们听说读写译的水平。

有些学生因为变更了预订的教师也好奇地想了解我,尝试互相的适应与调整。

一个班与我适应得比较顺利,上课气氛一直比较轻松、自在、融洽,绝大部分学生课上与老师基本同步。

另一个班开始与最后阶段感觉不错,中间有几周似乎经历了“静观”期。

这个班的学生通过电邮跟我交流的频率逐渐攀升。

  其次,互相适应体现在教学方法上。

我的英语教学法主要依据交际法(communicativeapproach)和直接法(directapproach)。

交际教学法让学员通过真实的互动、交流、交际来练习、使用、掌握英语或其他任何一门外语或第二语言。

因此,课堂内外的实际交流、互动是关键。

直接法是直接用对象语言(英语)来授课、交流。

根据我的初步了解,学生基本上有能力接受英语直接教学法。

不过,大一时可能基英课就被当成精读来教,用的基本上是语法翻译法,偏重词汇语法的训练,所以我发觉学生交流、交际的意识和能力普遍不佳。

学生不光上课不怎么主动提问、讨论而且当我问候“howareyouthismorning?

”或说“thankyou”时,不少学生经常没有基本的反应意识。

每次学生从我讲台那里要穿过时,我以为ta会说声excuseme,但一个学期下来几乎没有学生用过这个。

我想,如果他们不习惯说excuseme,sorry,thankyou之类的英文,是不是常用汉语说“对不起”、“抱歉”、“谢谢”这一类词的话?

如果也不说,那是否就是所谓的90后的行为趋势?

还是国人整个就这样?

这与我们填鸭式的教学是否也有关系?

教育教学工作者,尤其是英文教师如何切实在被动应试和培养交际、运用能力之间找到平衡?

在不能改变大环境的前提下,教师如何能以良好的心理和艺术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尽绵薄之力?

  互相适应的第三层意思是我有意地从我多年旅美学习和生活中给学生介绍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英美文化背景和当代现状。

学期进行到一半左右我对学生做了个匿名问卷调查,其中第7问是:

你对综合英语教程的课有何建设性意见或建议?

要求学生从下面选项中只挑一个:

  (a)给学生更多参与、提问的机会

  (b)把课文内容和文化背景讲细点

  (c)把语法、词汇讲细点

  (d)多花点时间准备考级

  (e)其他,请说明

  结果52份有效答卷的反馈比率是:

  (a)13%

  (b)21%

  (c)35%

  (d)29%

  (e)2%

  这个结果为我后半学期的教学提供了方向:

  针对有些学生习惯性的不与老师同步,而我行我素,我希望更多了解他们的具体情况。

每个学生虽都在中国文化和教育体制下成长,但又都是独自不同的个体,有好的习惯和不适应的行为。

我自己也因经常熬夜的习惯而有两次早上起晚迟到的不适应状态。

所以我并不对这些学生一刀切地批评或放弃。

我把周二下午4-5点拿出来作为办公时间,公告大家我愿意提供交流、沟通、咨询的机会。

利用这个平台的学生有几个,但不算多。

或许下学期会多一些。

电邮来的学生已相当多,我几乎都回复,但如果不是几句话能说明的问题或话题,我都建议学生们需要提前跟我约时间探讨、商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