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6高考文综历史一轮复习测试题分课名题汇编必修一专题一4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116.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2057826 上传时间:2023-06-04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38.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16高考文综历史一轮复习测试题分课名题汇编必修一专题一4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116.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116高考文综历史一轮复习测试题分课名题汇编必修一专题一4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116.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116高考文综历史一轮复习测试题分课名题汇编必修一专题一4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116.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116高考文综历史一轮复习测试题分课名题汇编必修一专题一4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116.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116高考文综历史一轮复习测试题分课名题汇编必修一专题一4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116.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116高考文综历史一轮复习测试题分课名题汇编必修一专题一4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116.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0页
116高考文综历史一轮复习测试题分课名题汇编必修一专题一4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116.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0页
116高考文综历史一轮复习测试题分课名题汇编必修一专题一4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116.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0页
116高考文综历史一轮复习测试题分课名题汇编必修一专题一4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116.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0页
116高考文综历史一轮复习测试题分课名题汇编必修一专题一4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116.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0页
116高考文综历史一轮复习测试题分课名题汇编必修一专题一4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116.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0页
116高考文综历史一轮复习测试题分课名题汇编必修一专题一4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116.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0页
116高考文综历史一轮复习测试题分课名题汇编必修一专题一4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116.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0页
116高考文综历史一轮复习测试题分课名题汇编必修一专题一4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116.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0页
116高考文综历史一轮复习测试题分课名题汇编必修一专题一4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116.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0页
116高考文综历史一轮复习测试题分课名题汇编必修一专题一4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116.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0页
116高考文综历史一轮复习测试题分课名题汇编必修一专题一4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116.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0页
116高考文综历史一轮复习测试题分课名题汇编必修一专题一4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116.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0页
116高考文综历史一轮复习测试题分课名题汇编必修一专题一4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116.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0页
116高考文综历史一轮复习测试题分课名题汇编必修一专题一4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116.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0页
亲,该文档总共3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116高考文综历史一轮复习测试题分课名题汇编必修一专题一4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116.docx

《116高考文综历史一轮复习测试题分课名题汇编必修一专题一4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116.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16高考文综历史一轮复习测试题分课名题汇编必修一专题一4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116.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116高考文综历史一轮复习测试题分课名题汇编必修一专题一4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116.docx

116高考文综历史一轮复习测试题分课名题汇编必修一专题一4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116

必修一专题一:

4、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附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58小题,共0分)

1.(2011年11月临沂市期中3题)朱元璋在总结元亡时说:

“主荒臣专,威服下移,由是法度不行,人心涣散,遂至天下大乱。

”为解决此问题,朱元璋

①三分相权,集权于一身②裁撤中书省,废除丞相

③增设军机处,组织内阁④亲掌六部,直接管理国家大事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答案】D

【点拨】

【结束】

2.(2011年10月三明一中段考4题)明成祖时的内阁与清雍正帝时的军机处有许多共同之处,其中最突出的是()

A.统领六部,处理各种政务  B.参与决策,负责日常事务 

C.掌管军事,担任安全保卫  D.参与政务,没有决策权力

【答案】D

【点拨】

【结束】

3.(2011年11月孝感市统考5题)学完《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这一专题后,某班四位同学分别撰写历史小论文,其中论文标题出现史实错误的是

A.《浅议我国早期国家政治制度的创立者——禹》

B.《趣谈周武王与分封制》

C.《论隋唐三省六部制度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D.《论清代丞相与军机大臣的权力制衡》

【答案】D

【点拨】考查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演进。

明太祖废丞相,清沿袭明制,故清代不可能有丞相,选择D项。

【结束】

4.(2011年11月北京朝阳区期中15题)下列各项对下述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熟拟

诏书由中书省拟定,称熟状拟定,即详拟定稿。

皇帝在纸尾批语,御印可其奏。

票拟

内阁学士将各地奏章“用小票墨书”,将拟定之批阅建议并附奏章进呈皇帝裁决。

 

A.拟票者类似皇帝的机要秘书B.最高命令出自拟票官员

C.皇帝无权亲见各地官员奏折D.皇帝拥有最终的决策权

【答案】D

【点拨】

【结束】

5.(2011年12月三门峡市调研2题)“依样画葫芦不难,葫芦变化有千端。

画成依样旧葫芦,要把葫芦仔细看。

”这是清代一位军机大臣对工作的描述。

它说明军机大臣职能主要是

A.“事无不总”,负责执行政令B.掌审议,负责审核政令

C.与皇帝“共治国事”D.根据皇帝的旨意拟发谕旨

【答案】D

【点拨】考查清朝军处机。

从题干中“画成依样棹葫芦”,结合所学知识,军机大臣是不参与决策的,而是根据皇帝的旨意拟发谕旨,“跪受笔录”。

【结束】

6.(2011年10月莱芜一中测试14题)黄宗羲说:

“有明主无善治,自高皇帝(明太祖)罢丞相始也。

”该论点实际上指出了在宰相制度下()

A.不可能产生明君贤吏B.容易形成极端君主专制

C.宰相对皇权有一定制约作用D.政治腐败倾向更加严重

【答案】C

【点拨】

【结束】

7.(2011年11月山东冠县诊断4题)《明史》载:

“(内阁)地居近密,而纶言批答,裁决机宜,悉由票拟,阁权之重,俨然汉唐宰辅,特不居丞相名耳!

”这句话指的是

A.明朝的内阁就是丞相B.明朝宰相虽有其名却无其实

C.明朝内阁承担了宰相的职能D.明朝的宰相帮助皇帝处理政事

【答案】C

【点拨】

【结束】

8.(2011年11月江西重点中学协作体3题)明朝内阁对皇帝“不合理”的诏旨,可以拒绝草拟,封还执奏。

皇帝不满内阁票拟发回重拟时,如内阁认为自己的意见正确,可以拒绝重拟,以原票封进。

以上材料主要表明()

A.明朝内阁的权力高于皇权B.内阁事实上成为决策机构

C.明朝皇权较前代有所弱化D.内阁对皇权存在一定制约

【答案】D

【点拨】

【结束】

9.(2011年9月济宁市月考6题)钱穆曾说“内阁只是皇帝的私人办公厅,不是政府正式的政事堂,内阁学士也只是皇帝的内厅秘书,不是外朝正式宰相之职,于是皇帝在法理上变成在政府里的真正领袖。

”钱穆认为皇帝成为“政府的真正领袖”是因为()

A.唐朝设政事堂                 B.元朝设中书省

C.明朝废除宰相制                  D.清朝设军机处

【答案】C

【点拨】

【结束】

10.(2011年9月吉林市高三摸底6题)据统计,洪武十七年九月十四日至二十一日期间,内外诸司奏札凡1660余件,共3291事。

平均算来,皇帝每天审批的公文达207余份,处理的事务多达411余件。

上述材料中所述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A.宋代废除三省制,高度强化君权

B.明代地方设三司,高度集权于中央

C.明代设殿阁大学士,辅助皇帝处理政务

D.明代裁撤丞相,中枢权力机构发生变化

【答案】D

【点拨】材料反映废除丞相后,导致繁杂的政务集于皇帝一身的弊端。

【结束】

11.(2012年1月莱芜市期末1题)明朝洪武十二年,朱元璋主持编纂、颁布了《大明律》,它规定谋反、谋大逆、谋叛乱等为“十恶”重罪;专门增设“奸党”这一罪名;增设“交结朋党紊乱朝政”、“交结近侍官员”等明律所特有的列罪条款。

这些规定从本质上反映了

A.明朝君主专制制度得到强化B.朱元璋痛恨大臣结为“奸党”

C.明朝成为一个法治化国家D.君权与相权的关系得到了协调

【答案】A

【点拨】

【结束】

12.(2011年10月安徽省城名校联考2题)下列机构的设置不利于巩固中央集权的是()

A.废除行中书省,设布政司、都指挥司和按察司B.议政王大臣会议的设立

C.南书房D.军机处的设立

【答案】B

【点拨】议政王大臣会议带有女真部落色彩,分割了皇权,不利于巩固中央集权,选择B项。

【结束】

13.(2012年1月乌鲁木齐市一模3题)有学者说:

“满族自己内部,原本实行的是八旗旗主共议的氏族民主,而不是汉文化的绝对君主制,后来才废除了这种氏族民主形式,实现了君主的专制体制。

”这种变化达到顶峰是在

A.顺治时期B.康熙时期C.雍正时期D.乾隆时期

【答案】C

【点拨】本题考查了清代的设立。

雍正设立是清代中枢机构的重大变革,标志着君主集权发展到了顶点。

本题选C项。

【结束】

14.(2011年9月佛山市禅城区调研13题)著名史学家黄仁宇认为“隋唐宋组成的第二帝国带开放性,相对之下,明清组成的第三帝国则带收敛性。

”这里的“收敛性”具体表现在()

①中央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同时设通判负责监督

②废宰相,以六部分理全国政务

③军机大臣跪受笔录,军国大事均由皇帝一人裁决

④人民不得擅自出海与外国互市,对外贸易只能在官方主持下进行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答案】C

【点拨】

【结束】

15.(2012年1月苏北四市一模4题)“正统(明英宗年号)十年,始命内阁与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堂上官、六科掌印官会议,遂为例……。

”([清]王士禛《池北偶谈》)出现这一现象的制度性原因是

A.确立三公制B.建立三省制C.废除丞相制D.设立军机处

【答案】C

【点拨】

【结束】

16.(2012年2月丽水一模15题)纵观明代历史,经常发生皇帝不理政务,甚至二十年不上朝的现象。

但即使皇帝不上朝理政,国家机器也能依靠一班大臣和一整套政务流程维持正常运转。

这是因为

A.“中朝”的决策B.内阁的作用

C.六部掌握实权D.军机处的设置

【答案】B

【点拨】

【结束】

17.(2011年10月安丘市检测2题)某电视剧呈现了如下情节:

某地发生水灾,阁臣据皇帝旨意写成诏书,直接送工部、户部执行赈灾。

上述场景发生的朝代是

A.唐朝B.北宋C.明朝D.清朝

【答案】C

【点拨】

【结束】

18.(2011年9月厦门双十中学月考22题)孟德斯鸠说:

“中国是一个专制的国家,它的原则是恐怖。

在最初的那些朝代,政府的专制精神也许稍微差些,但是今天的情况却正好相反。

”下列最能够反映引文中“今天的情况正好相反”含义的史实是()

A.唐朝完善三省六部制B.明朝废除丞相制度

C.清朝设置军机处D.元朝建立行省制度

【答案】C

【点拨】材料中孟德斯鸠认为中国在早期君主专制程度“稍微差些”,但是今天的专制程度已十分严重,孟德斯鸠生活在17---18世纪,所以他所说的“今天”指中国的清代,清代封建君主专制强化的举措是设置军机处。

据此本题选C项。

【结束】

19.(2011年11月慈溪市期中4题)下列关于军机处的表述正确的是

A.康熙年间为适应西北军务需要而设

B.最初的职能主要是处理军务和其他政务

C.军机大臣由朝中重臣推举任用

D.办事效率较高,但决策封闭的特征更明显

【答案】D

【点拨】本题考查了清朝军机处。

军机处设立于雍正帝时期,A项错误;军机处设置初期为单纯处理西北军务,B项错误;军机大臣主要是皇帝选用的亲重大臣,C项错误。

本题选D项,反映了军机处的特点。

【结束】

20.(2012年1月蛙埠市一模3题)《起居注》是由职业史官(记注官)记录皇帝言行的档案。

汉时,皇帝不允许观看《起居注》。

唐朝开了观看《起居注》的先例。

到宋朝,皇帝观阅成了惯例。

清康熙帝甚至以“记注官泄密”为由,停止编纂《起居注》。

这最能说明

A.历朝皇帝历史知识日益丰富       B.皇权呈现出不断加强的趋势

C.清代君主的权力不再受制约       D.《起居注》史料不够真实

【答案】B

【点拨】

【结束】

21.(2011年9月济南外国语学校质检4题)利玛窦在《中国札记》中说,虽然我们已经说过中国的政府形式是君主制,但……它在一定程度上是贵族政体……如果没有与大臣磋商或考虑他们的意见,皇帝本人对国家大事就不能作出最后的决定……所有这类文件都必须先由大臣审阅然后呈交给皇帝。

利玛窦认为中国明朝时()

A.君主制不是中国政府的主要形式B.内阁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君权C

.君主与于内阁大臣拥有同等的决策权D.内阁掌握着明朝的行政大权

【答案】B

【点拨】“虽然我们已经说法中国的政府形式是君主制,A项排除;CD项无法从材料中体现;利玛窦认为中国政府形式是君主制,一定程度上是贵族政体,因为皇帝在国家大事上须上大臣磋商,说明内阁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君权。

【结束】

22.(2011年9月佛山市禅城区调研14题)下列选项不能作为中国古代君主专制不断加强的证据的是()

A.宋代以前有“三公坐而论道”的说法,到了宋代,大臣上朝只能站着

B.谏官在唐朝是宰相下属专门谏诤皇帝过失,宋朝时独立于宰相并监察宰相

C.明朝废丞相,设内阁

D.清朝初年,重要军国大事由议政王大臣会议来处理

【答案】D

【点拨】

【结束】

23.(2011年11月孝感市统考4题)网上书店介绍易中天《帝国的终结: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批判》一书的内容时说:

“这是一个帝国制度不断成熟、完善的过程,它表现为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

秦创郡县制,汉因之;隋创科举制,唐因之;宋创文官制,明因之;明创阁臣制,清因之。

”就此,同学们展开了讨论。

甲同学:

秦朝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度奠定了中国古代政治体制的基本模式

乙同学:

秦朝开创的郡县制奠定了中国古代管理地方的基础

丙同学:

隋朝开始形成的科举制是封建选官制度的一大进步

丁同学:

明太祖设置殿阁大学士,标志着内阁的出现。

根据所学知识,你认为

A.乙丙对,甲丁错B.甲丙对,乙丁错

C.甲乙错,丙丁对D.甲乙对,丙丁错

【答案】B

【点拨】考查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演进。

郡县制战国是已经出现,明成祖时期内阁形成,乙丁错误,选择B项。

【结束】

24.(2011年10月黄冈三里畈检测10题)著名史学家黄仁宇认为“隋唐宋组成的第二帝国带开放性,相对之下,明清组成的第三帝国则带收敛性。

”这里的“收敛性”具体表现在

①中央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同时设通判负责监督

②废宰相,以六部分理全国政务

③军机大臣跪受笔录,军国大事均由皇帝一人裁决

④人民不得擅自出海与外国互市,对外贸易只能在官方主持下进行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答案】C

【点拨】

【结束】

25.(2011年10月厦门外国语学校检测8题)下列关于军机处的表述正确的是()

A.康熙年间为适应西北军务需要而设B.最初的职能主要是处理军务和其他政务

C.军机大臣由朝中重臣推举任用D.办事效率较高,但决策封闭的特征更明显

【答案】D

【点拨】考查清代军机处知识点。

A项错误在于“康熙年间”,应为雍正;B项错误在于“其他政务”,主要应是处理军务;C项错误在于“由朝中重臣推举”,应为皇帝个意愿。

【结束】

26.(2011年11月潍坊三县期中2题)某电视剧呈现了如下情节:

某地发生水灾,阁臣据皇帝旨意写成诏书,直接送工部、户部执行赈灾。

上述场景发生的朝代是

A.唐朝B.北宋C.明朝D.清朝

【答案】C

【点拨】

【结束】

27.(2011年10月黄冈三里畈检测9题)“密折”一词始用于康熙朝,最初为一种特权,仅限于少数亲信官员等使用。

康熙五十一年前后,地方和中央人员才普遍获得奏折权。

雍正帝继位以后,又给予道员、知府、同知、副将一级的官员密上奏折的权力。

据统计,当时上密折的人数已达到1000人以上。

这表明()

A.清朝中央政府决策的开放性B.中央的政治权力进一步加强

C.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达到顶峰D.清朝加强了对人民的控制和镇压

【答案】B

【点拨】

【结束】

28.(2011年10月诸城市月考2题)明初中央“设五府、六部、都察院……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不相上下),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

”这一做法的实质是()

A.罢设丞相,缓和君臣矛盾B.各机构平等,避免权力集中

C.各机构相互制约强化君主专制D.各部职责分朗,提高效力

【答案】C

【点拨】

【结束】

29.(2012年1月蛙埠市一模2题)康熙在1711年亲自给一位巡抚下达的一段旨意:

“今天下太平无事,以不生事为贵,兴一利则生一弊。

古人云‘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职此事也。

”康熙的本质用意是要求他

A.无为而治,与民休息B.恪尽职守,以民为本

C.墨守成规,拒绝改革D.维护皇权,稳定统治

【答案】D

【点拨】

【结束】

30.(2011年10月淄博一中检测2题)明朝内阁对皇帝“不合理”的诏旨,可以拒绝草拟,封还执奏。

皇帝不满内阁票拟发回重拟时,如内阁认为自己的意见正确,可以拒绝重拟,以原票封进。

以上材料主要表明()

A.明朝内阁的权力高于皇权B.内阁事实上成为决策机构

C.明朝皇权较前代有所弱化D.内阁对皇权存在一定制约

【答案】D

【点拨】从材料“明朝内阁对皇帝“不合理”的诏旨,可以拒绝草拟”、“如内阁认为自己的意见正确,可以拒绝重拟”等信息判断内阁对皇权存在一定制约。

材料反映的是明朝时期内阁地位提高的特殊现象,即使内阁地位有所提高,但决策权仍在皇帝,故A、B、C说法不正确。

【结束】

31.(2011年11月金温衢六校期中2题)2011年10月14日,第三届中国江山毛氏文化旅游节开幕。

毛泽东主席嫡孙毛新宇第四次亲临“江南毛氏发祥地、毛泽东祖居地”江山。

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吴伯雄发来贺词“两岸轻舟过万重”,预祝活动圆满成功。

毛氏文化已将浙江江山与湖南韶山、江西吉水、浙江宁波、台湾、美国等地毛氏宗亲有机地联系在一起。

江山毛氏史上有一位明朝的毛恺,一生“为官廿四任,一身正气立朝纲;历宦四十年,两袖清风还乡里”,因曾最高任礼部、吏部和刑部的尚书,故民间尊之以“毛尚书”。

关于明朝的尚书,你认为下列哪个是正确的

A.地位相当于秦朝的丞相B.地位相当于唐朝的尚书省长官

C.地位仅同于唐朝的六部长官D.地位与清朝的军机大臣无异

【答案】C

【点拨】

【结束】

32.(2011年11月临沂市期中4题)王家范在《中国历史通论》中曾论述中国古代社会:

“国家军事、行政消费大大超过生产性消费,非生产人口的消费大大超过生产人口的消费,生活性消费大大超过生产性消费,奢侈性消费大大超过正当性消费。

四大比例失调,消费重心严重倾斜,说明这是一种……具有强烈政治军事色彩的、畸形病态的社会消费结构。

”材料反映的这一现象产生的根源是

A.实行重农抑商政策B.专制集权政治体制

C.生产资本短缺所致D.周家面临边疆危机

【答案】B

【点拨】

【结束】

33.(2012年2月丹东四校协作体24题)有人认为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是被国人误解了上百年的优秀制度。

其“优秀”主要是指

A.中央集权实质就是专制独裁       B.能为政府带来足够的权力与资源

C.分割相权是势在必行的手段       D.宽松进步是中央集权的发展趋势

【答案】B

【点拨】

【结束】

34.(2011年11月北京海淀区期中18题)下列关于内阁制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明太祖时期,殿阁大学士通过票拟参决政事

B.随着内阁地位提高,六部成为内阁下属机构

C.皇帝以批红的方式采纳或否决大学士的票拟

D.清朝初年,内阁被议政王大臣会议所取代

【答案】C

【点拨】

【结束】

35.(2011年10月莱芜一中测试10题)“虽无相名,实有相职,既有相职,却无相权,,既无相权,,却有相实。

”材料所反映的现象最早出现于()

A.唐朝B.宋朝C.明朝D.清朝

【答案】C

【点拨】

【结束】

36.(2011年11月德州期中37题)反映我国君主专制制度发展趋势的排列是(  )

①参知政事的设置②丞相制度的废除③军机处的设立④三省六部制的创立

A.①②③④ B.④②③① C.②④①③ D.④①②③

【答案】D

【点拨】

【结束】

37.(2011年11月福建四地六校2题)秦始皇、唐太宗、明成祖、雍正帝四位皇帝穿越了时空的隧道,坐在一起谈政治。

秦始皇说:

“我首创了一套沿用了2000多年的政治体制,功劳盖世。

”唐太宗说:

“可是留下了丞相篡权的后遗症,不如我三分相权,相互监督,确保了我的独尊地位。

”明成祖站起来说:

“得了吧,我废除丞相,设立内阁,才感到大权在握的踏实。

”雍正帝说:

“都别自吹了,只有我才真正实现了咱们皇位世袭、权力至上的梦想。

”他们的言论

A.都符合事实B.都与史实不符合

C.有两位皇帝的言论与史实不符D.只有明成祖的说法与史实不符

【答案】C

【点拨】依据所学,秦始皇与唐太宗是与史实符合的;废丞相不是明成祖而是明太祖;实现皇位世袭从秦始皇就开始了,所以选C。

【结束】

38.(2011年9月汕头市四校联考13题)下列史料能反映清朝统治者设立军机处的根本目的是

A.“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缮写”

B.“军机大臣者……皆亲臣、重臣”

C.“军机处……地近宫廷,便于宣召”

D.“军机大臣……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

【答案】D

【点拨】

【结束】

39.(2012年1月宁波市期末3题)故宫养心殿有雍正帝手书的一副楹联:

“惟以一人治天下,岂为天下奉一人。

”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对这副楹联理解正确的是

①反映了统治者强烈的集权意识②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传统的民本思想

③体现了统治者励精图治的精神④说明统治者具有民权意识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D.②④

【答案】B

【点拨】

【结束】

40.(2012年1月青岛市期末4题)利玛窦在《中国札记》中说:

“虽然我们已经说过中国的政府形式是君主制,但……它在一定程度上是贵族政体……如果没有与大臣磋商或考虑他们的意见,皇帝本人对国家大事就不能作出最后的决定……所有这类文件都必须先由大臣审阅然后呈交给皇帝。

”利玛窦认为中国明朝时

A.君主

制不是中国政府的主要形式B.内阁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君权

C.君主与内阁大臣拥有同等的决策权D.内阁掌握着明朝的行政大权

【答案】B

【点拨】本题考查的是对明朝内阁制的理解。

根据题干信息“所有这类文件都必须先由大臣审阅然后呈交给皇帝”说明内阁在某种程度上制约了君主的权威。

从“中国的政府形式是君主制”看出A正确,“没有与大臣磋商或考虑他们的意见,皇帝本人对国家大事就不能作出最后的决定”这句话说明B正确,内阁只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不具有行政大权其职权的大小依据皇帝旨意而定,故CD错误。

【结束】

41.(2011年9月厦门双十中学月考19题)明朝“析中书省之政归六部”,六部所掌主要是()

A.决策B.行政C.监察D.司法

【答案】B

【点拨】“析中书省之政归六部”即所学的废除丞相,权分六部这一知识点。

丞相一直作为皇帝的助手存在,协助处理行政事务。

本题中丞相被废除后六部所掌握的应该是行政权。

A项中决策权由皇帝掌握,CD项是行政事务的组成内容,本题应选B项。

【结束】

42.(2011年10月保定市摸底2题)自秦朝以后,皇帝为了加强专制主义,不断改革中央机构。

下列能正确反映汉、唐、明、清四朝中枢演变过程的是

A.内朝或中朝——三省六部制——内阁制度——军机处

B.都察院——提点刑狱司——御史台——刺史制度

C.分封制——郡县制——行省制——改土归流

D.世官制——察举制——科举制——九品中正制

【答案】A

【点拨】本题考察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演变。

汉武帝时期设置了内朝或中朝,唐朝时期形成了三省六部制,明成祖时候设内阁,清雍正年间设置了军机处。

B项属于监察机构,都察院是清朝建立,提点刑狱司是宋朝出现,御史台是唐朝时期,刺史是东汉时期。

C项属于行政制度,分封制是周时期,郡县制是秦朝,行省制出现在元朝,改土归流出现在清朝不属于中枢政策。

D项属于人才选拔制度,察举制出现在汉朝,科举制出现在隋唐时期,九品中正制出现在东晋时期。

【结束】

43.(2011年11月安徽示范高中联考4题)16世纪末,西班牙人门多萨在《中华大帝国史》中写道:

“皇帝极想成为他的帝国及其臣民的主人,国家如此之大,省份又如此之多,因此没有皇帝和内阁的同意,巡抚、总督和法官不准处死任何人。

”材料主要反映了

A.元朝统治的疆域十分辽阔B.明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加强

C.明朝皇帝和官员依法办事D.清朝皇权专制的进一步加强

【答案】B

【点拨】本题考查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

从材料信息中“16世纪末”和“没有皇帝和内阁的同意”可知,材料反映的应是明朝的内阁制度,而明朝内阁反映了明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加强,故选B。

清朝人关建立起全国统治是在1644年,属于17世纪,与题干材料时间不符,D不选。

【结束】

44.(2011年9月山西省诊断4题)《枢垣记略》卷十四中指出:

“为办理枢务承写密旨之地,以严密为要,军机大臣传述朕旨,令章京缮写,均不应稍有泄漏。

”这反映了军机处的主要职能是()

A.办理军政要务B.保守国家机密

C.负责公文缮写D.参与大政决策

【答案】A

【点拨】提取材料的信息,是办理枢务

【结束】

45.(2012年1月乌鲁木齐市一模5题)近代驻英公使郭嵩焘《使西纪程》写道:

“三代有道之圣人,非西洋所能及也。

即我朝圣祖之仁圣,求之西洋一千八百七十八年中,无有能庶几者。

圣人以一身为天下任劳,而西洋以公之臣庶。

一生之圣德不能常也,文、武、成、康,四圣相承,不及百年,而臣庶之推衍无穷,愈久而人文愈盛。

”材料不能反映的是

A.靠圣人治国不能代代常有B.西方靠“民众自治”可以长久

C.中国“三代之政”不如西方民主政治D.否定清朝的政治制度

【答案】D

【点拨】分析材料,可知大意是:

我们有圣人,西方没有;但我们靠圣人治国,圣人不能代代常有;西方靠民众自治,却可以推衍无穷。

据此ABC三项符合材料所述,D项说法错误,作为清朝驻英公使郭嵩焘不可能否定清朝的政治制度。

【结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