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轮复习第21讲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作业.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2058902 上传时间:2023-06-04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89.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轮复习第21讲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作业.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二轮复习第21讲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作业.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二轮复习第21讲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作业.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二轮复习第21讲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作业.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二轮复习第21讲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作业.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二轮复习第21讲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作业.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二轮复习第21讲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作业.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二轮复习第21讲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作业.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二轮复习第21讲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作业.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二轮复习第21讲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作业.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二轮复习第21讲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作业.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二轮复习第21讲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作业.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二轮复习第21讲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作业.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二轮复习第21讲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作业.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二轮复习第21讲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作业.docx

《二轮复习第21讲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作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轮复习第21讲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作业.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二轮复习第21讲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作业.docx

二轮复习第21讲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作业

第二十一单元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时空定位

框图结构

思维导图

经典训练

1.(2019·江苏高考·17)“风雪里一个满身乌黑的小东西,‘扫呀,扫呀’在那里哭哭啼啼!

……‘因为我原先在野地里欢欢喜喜,我在冬天的雪地里也总是笑嘻嘻’。

”英国诗人威廉·布莱克在《经验之歌》中用组歌描绘了扫烟囱孩子,从侧面反映了工业化初期的英国社会。

这首诗歌()

A.以浪漫主义风格表达不满情绪B.以现实主义笔触揭露社会黑暗

C.以现代主义手法表现自我追求D.以印象主义技巧展现真实历史

【答案】A

【解析】“风雪里一个满身乌黑的小东西,‘扫呀,扫呀’在那里哭哭啼啼!

……‘因为我原先在野地里欢欢喜喜,我在冬天的雪地里也总是笑嘻嘻’。

”体现发掘人类的感情世界,塑造鲜明的人物形象,构思具有丰富的想象力的浪漫主义风格,表达诗人对工业革命的不满,故A项正确;材料体现发掘人类的感情世界,塑造鲜明的人物形象,构思具有丰富的想象力的浪漫主义风格,不是现实主义风格,故B项错误;现代主义的特点是反传统和反理性,重视艺术家的自我感受和自我表现,材料体现的是浪漫主义风格,故C项错误;印象主义强调的是捕捉光和色之下世界万物的“瞬间印象”,表现微妙的色彩变化,材料体现的是浪漫主义风格,故D项错误。

2.(2019·新课标全国Ⅲ卷高考·33)恩格斯在评价某一文学艺术流派时说:

“除细节的真实外,还要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属于这一流派的作品是()

A.《哈姆雷特》B.《等待戈多》C.《人间喜剧》D.《西风颂》

【答案】C

【解析】“除细节的真实外,还要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是现实主义文学的特征,《人间喜剧》属于现实主义文学,故选C项;《哈姆雷特》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品,体现了对人的重视和人的价值的尊重,排除A项;《等待戈多》是现代主义文学流派,期特征是强调表现现代人的自我感受,故事背景模糊不清等,排除B项;《西风颂》是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更强调发掘人类的感情世界,通过夸张的手法塑造特点鲜明的人物形象,排除D项。

3.(2019·新课标全国Ⅰ卷高考·35)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一些青年艺术家在瑞士组成艺术群体“达达派”。

他们用纸片、抹布、电车票、火柴盒等进行创作,甚至把瓷质的小便器命名为“喷泉”搬上展览会。

这类作品()

A.抒发了浪漫情怀B.遵循了写实原则

C.突出了理性思维D.表达了幻灭反叛

【答案】D

【解析】据所学,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战争的残酷性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精神危机,从而出现侧重于表现个人主义和虚无主义的现代主义美术,材料中“达达派”就是现代主义美术的分支,它们通过反美学的作品表达了他们对一战的绝望,表达幻灭反叛的内心感受,故选D项;抒发了浪漫情怀是浪漫主义,排除A项;遵循了写实原则是现实主义美术的特点,排除B项;突出了理性思维是新古典主义美术的特点,排除C项。

4.(2018·新课标全国Ⅱ卷高考·34)1836年,俄国著名戏剧家果戈里发表剧作《钦差大臣》,描写的是一名小官吏路过某偏僻小城,当地人们误把他当作钦差大臣而竞相巴结、行贿。

该作品(  )

A.抨击了资本主义政治腐败B.揭露了专制体制的腐朽

C.体现了浪漫主义文学风格D.讽刺了拜金主义的风气

【答案】B

【解析】由材料“1836年”可知俄国为沙皇专制统治时期,故A项错误;由材料“小官吏路过某偏僻小城,当地人们误把他当作钦差大臣而竞相巴结、行贿”可知为现实主义文学,揭露沙皇专制和农奴制下的黑暗,故B项正确;浪漫主义文学产生于18世纪末至19世纪30年代的西欧,因对理性王国的失望故寄希望于未来,故C项错误;拜金主义强调以金钱为崇拜对象,由材料“误把他当作钦差大臣”可知崇拜的是权力而非金钱,故D项错误。

5.(2019·新课标全国Ⅲ卷高考·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2分)

材料《汤姆叔叔的小屋》描写了美国内战前奴隶制下黑人奴隶的悲惨命运。

主人公黑奴汤姆是一位虔诚的基督教徒,逆来顺受,受尽折磨而死。

该书是第一部被翻译成中文的美国小说,并被多次搬上话剧舞台。

表1《汤姆叔叔的小屋》翻译与改动的部分情况

《黑奴吁天录》(1901年译)

译者称“非代黑奴吁也”,鉴于“为奴之势逼及吾种”,“为振作志气,爱国保种之一助”;删除了原著中部分宗教思想较浓的内容,增加反映孔孟思想的内容。

话剧《黑奴吁天录》(中国留日学生改编,1907年)

黑人奴隶奋起反抗奴隶主的残暴统治,为了独立和自由,手持长枪与奴隶主殊死搏斗,最后胜利出逃。

话剧《黑奴恨》(1961年上演)

突出汤姆的阶级觉悟,最后一幕安排他因反抗而遭受火刑,临死前发表痛斥殖民者罪行和鼓舞被压迫者抛弃幻想、争取民族解放斗争的演说。

——据陈白尘、董健主编《中国现代戏剧史稿》等

从材料中提出一个论题,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

(要求:

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答案】示例一

论题:

不同时代的需要会影响作品的翻译与改动

论述:

1901年《辛丑条约》的签订,帝国主义奴役中华民族,为了“为振作志气,爱国保种”以唤醒国人的民族意识,因此,作者把《汤姆叔叔的小屋》改译为《黑奴吁天录》,删除部分西方宗教思想内容,增加孔孟思想内容。

1905年中国同盟会在日本建立,为了弘扬民主革命思想,因此,1907年作者(中国留日学生)将小说改编为话剧,增加了独立、自由的革命思想。

1961年中国以阶级斗争思想为指导,反对帝国主义压迫,支持第三世界的民族解放运动,因此,作者将话剧改译为《黑奴恨》,突出汤姆的阶级觉悟,增加痛斥殖民者罪行和鼓舞被压迫者抛弃幻想、争取民族解放斗争的演说。

总之,社会存要决定社会意识,随着时代的变化,作品的翻译与改动才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

示例二

论题:

不同作者的角度、立场会影响作品的翻译和改动

论述:

1901年,作者从“振作志气,爱国保种”的角度、立场出发,把《汤姆叔叔的小屋》改译为《黑奴吁天录》,以唤醒国民意识,删除了部分西方宗教思想内容,增加了孔孟思想内容。

1907年,作者从“民主革命”的角度、立场出发,将小说改编为话剧,以弘扬革命精神,增加了独立、自由的革命思想。

1961年,作者从“阶级斗争”的角度、立场出发,将话剧改译为《黑奴恨》,以突出汤姆的阶级觉悟,增加痛斥殖民者罪行和鼓舞被压迫者争取民族解放斗争的演说。

总之,文学作品的翻译和改动体现了作者的角度、立场不同。

示例三

论题:

不同社会思潮会影响作品的翻译和改动

论述:

1901年,作者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把《汤姆叔叔的小屋》改译为《黑奴吁天录》,删除了原著中部分宗教思想较浓的内容,增加反映孔孟思想的内容;1907年,中国留日学生受民主革命思想的影响,作者将小说改编为话剧,增加了独立、自由的革命思想;1961年,作者受马克思主义“阶级斗争”思想的影响,将话剧改译为《黑奴恨》,突出汤姆的阶级觉悟,增加痛斥殖民者罪行和鼓舞被压迫者抛弃幻想、争取民族解放斗争的演说。

总之,一定时期的社会思潮会影响一定时期的文学作品的翻译和改动。

【解析】“《汤姆叔叔的小屋》描写了美国内战前奴隶制下黑人奴隶的悲惨命运”通过这材料却发现,不同时期对这本书添加了不同的内容,如“1901年译”的加上了“鉴于“为奴之势逼及吾种”,“为振作志气,爱国保种之一助”;删除了原著中部分宗教思想较浓的内容,增加反映孔孟思想的内容”根据所学可知这些内容与当时中国民族矛盾尖锐,救亡图存兴起的革命思想宣传有关,而“中国留日学生改编,1907年”加入了“黑人奴隶奋起反抗奴隶主的残暴统治,为了独立和自由,手持长枪与奴隶主殊死搏斗,最后胜利出逃”这些内容与当时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直接相关等,由此可以得出观点:

一定时期的文学作品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的反应,然后以材料中不同时期对“《汤姆叔叔的小屋》翻译与改动的部分情况”史实为证据进行论证即可。

拓展训练

1.(2019·东北三省四市模拟)法国作家夏多布里昂最早塑造出文学中的“世纪病”形象,其特征是孤独、忧郁、悲观、失望,与现实社会格格不入;有评论称“这是所有不满于平庸、有思想、有才智的人在资产阶级新世界中的共同感觉”。

材料表明“世纪病”(  )

A.根植于经济危机与世界大战

B.是无产阶级文学的代表

C.具有反传统和反理性的特点

D.表达对“理性王国”的失望

【答案】D

【解析】由材料“世纪病”、“其特征是孤独、忧郁、悲观、失望,与现实社会格格不入”、“所有不满于平庸、有思想、有才智的人在资产阶级新世界中的共同感觉”可知,18世纪末至19世纪30年代的欧洲,人们对资本主义制度的不满,对“理性王国”失望,是浪漫主义文学的特点,故D项正确。

2.马克垚在《世界文明史》中说:

“二战后的英国出现了文学流派‘愤怒的青年’;随后,在美国出现了‘垮掉的一代’文学。

”这些文学流派(  )

A.重点批判工业化带来的危害

B.反映青年对理想世界的追求

C.均带有反理性反传统的色彩

D.体现二战后社会矛盾的变化

【答案】C

【解析】在现代主义文学作品中,人物往往是变形的,故事往往是荒诞的,主题往往是绝望的,因此现代主义文学具有反理性反传统的色彩,故C项正确。

3.(2019·安徽“皖南八校”调研)马塞尔·杜尚在1919年创作完成《在蒙娜丽莎的脸上画上胡须》时曾说:

“如果我们永远把大师的作品压在自己头上,我们个人的精神就永远会受到‘高贵’的奴役。

”这反映出(  )

A.新古典主义强调理性B.浪漫主义重视感情

C.现实主义批判社会D.现代主义突出自我

【答案】D 

【解析】据材料“马塞尔·杜尚在1919年创作完成《在蒙娜丽莎的脸上画上胡须》时曾说‘如果我们永远把大师的作品压在自己头上,我们个人的精神就永远会受到‘高贵’的奴役’”可知,在这一时期,现代主义逐步开始突出自我,强调自我意识的觉醒,故D项正确。

4.它最初源于西方最古老的文学理论,即古希腊人那种“艺术乃自然的直接复现或对自然的模仿”的朴素的观念。

对该艺术思潮判断准确的是(  )

A.主要源于人们对“理性王国”的失望

B.作品成功与否取决于与对象的酷似程度

C.荷兰的凡高是该思潮的著名代表之一

D.它的主要特征是源于传统而又反对传统

【答案】 B

【解析】最初源于西方最古老的文学理论,即古希腊人那种“艺术乃自然的直接复现或对自然的模仿”的朴素的观念,与物体独立于我们心灵之外的实际存在是一致的,最真实地显示客观事实的真面目,这是现实主义文学。

现实主义文学典型再现社会现实,故B项正确。

5.英国著名评论家柯林·威尔逊说过:

“存在主义的中心问题可以由一句话来概括:

人的地位。

(但是,)人是神还是虫?

现代文学采取第二种观点,倾向于强调人的毫无价值。

”这表明现代主义文学(  )

A.渲染变态、迷惘、虚无等精神创伤

B.违反文学创作原则和写作手法

C.采用抽象、夸张、变形的表现方法

D.揭露丑恶现实并憧憬美好未来

【答案】 A

【解析】材料“人的地位。

(但是,)人是神还是虫?

现代文学采取第二种观点,倾向于强调人的毫无价值”体现了关于人的地位的迷茫和彷徨,故A项正确。

6.(2019·贵州黔东南州模拟)《秃头歌女》于1950年在巴黎首演时,引起人们的争论。

此剧描写了一对典型的英国中产阶级夫妇与他们的朋友之间的无聊的对话。

但它隐晦地表述了严肃的苦恼。

该剧(  )

A.继承了古典主义的传统风貌

B.注重表现了作者的内心世界

C.展现了现代主义的文艺风格

D.体现了现实主义的文艺特点

【答案】 C

【解析】现代主义文艺属于20世纪资本主义文化的一部分,这种文艺不主张用作品去再现生活,而是提倡从人的心理感受出发,表现生活对人的压抑和扭曲,在现代主义文学作品中,人物往往是变形的,故事往往是荒诞的,主题往往是绝望的,《秃头歌女》符合上述特征,故C项正确。

7.(2019·河南郑州模拟)“和启蒙学者的华美语言比起来,由‘理性的胜利’建立起来的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竟是一幅令人极度失望的讽刺画。

”在此背景下出现的作品是(  )

【答案】 A

【解析】 根据材料“和启蒙学者的华美语言比起来,由‘理性的胜利’建立起来的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竟是一幅令人极度失望的讽刺画”分析时代背景,得出该文学艺术类型为浪漫主义,《巴黎圣母院》是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作,故A项正确。

8.20世纪六七十年代风靡西方的“嬉皮士”运动的精神核心是“干你自己的事,逃离社会去幻游”。

这实质上反映出西方社会(  )

A.个人自由出现畸形发展趋势

B.福利制度助长社会享乐之风

C.突破传统成为青年追求目标

D.精神危机成为社会典型症候

【答案】D

【解析】 材料“干你自己的事,逃离社会去幻游”说明人们的思想出现危机,由材料“风靡西方”可知精神危机成为社会症候,故D项正确。

9.“硝烟弥漫的场面,有人受伤、有人死去,却依然无法掩饰人们为自由而战的渴望。

整幅画气势磅礴,色彩与明暗对比强烈,结构紧凑,用笔奔放,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下列作品与材料风格一致的是(  )

A.《泉》B.《叶甫盖尼·奥涅金》

C.《百年孤独》D.《蓝色多瑙河》

【答案】 D

【解析】 据材料“色彩与明暗对比强烈,结构紧凑,用笔奔放,具有强烈的感染力”说明是浪漫主义的特点。

《泉》是古典主义的特征;《叶甫盖尼·奥涅金》是现实主义的作品;《百年孤独》是魔幻现实主义的代表作;《蓝色多瑙河》是浪漫主义的作品,故D项正确。

10.(2019·新疆乌鲁木齐调研)康定斯基在《论艺术中的精神》中说:

“色彩直接影响灵魂,眼睛是音锤,灵魂是有许多琴弦的钢琴。

”符合这一描述的画作是(  )

A.《伏尔加河上的纤夫》B.《拿破仑加冕》

C.《马拉之死》D.《旋转木马》

【答案】 D

【解析】题目中“色彩直接影响灵魂”可见色彩具有主观性,“眼睛是音锤,灵魂是有许多琴弦的钢琴”可见不同的画作欣赏者在观看的时候具有不同的情感和感受。

由此可知材料在强调主观性和个性,这明显属于现代主义画派的风格,因此选D项。

11.图一、图二两幅美术作品的共同风格是(  )

A.细致地刻画人物所生活的社会

B.侧重展示作品人物复杂的内心世界

C.体现形式的完美和线条的清晰

D.表现现实生活对人心态的深刻影响

【答案】D

【解析】两幅作品共同体现的是现代主义。

细致地刻画人物所生活的社会是现实主义的特点,故A项错误;侧重展示作品人物复杂的内心世界与现代主义不符,故B项错误;体现形式的完美和线条的清晰与现代主义不符,故C项错误;表现现实生活对人心态的深刻影响与现代主义相符,故D项正确。

12.(2019·新疆乌鲁木齐模拟)2013年放映的好莱坞大片《地心引力》出现了“天宫一号”,正是中国的航天技术成了本片主人公的“救命菩萨”。

以往的好莱坞大片每逢关键时刻总是“美国拯救世界”,而今是“歹徒肇事,美国遇难,中国施救”。

这种变化表明好莱坞大片(  )

A.受到“中国元素”的影响

B.仅仅是一种营销策略

C.旨在提升影片制作的实力

D.完全是为了刺激观众

【答案】A

【解析】材料“以往的好莱坞大片每逢关键时刻总是‘美国拯救世界’,而今是‘歹徒肇事,美国遇难,中国施救’”强调了中国影响力增强,故A项正确。

13.在西欧某一历史时期,音乐与社会的关系发生重大变化:

音乐的服务对象由宫廷转向社会,由贵族转向资产阶级;音乐家也由受雇于宫廷的奴仆变成了为争取个人的成功而创作和演奏的艺术家。

适应了这些变化而盛行的音乐流派是(  )

A.古典主义B.浪漫主义

C.民族主义D.现代主义

【答案】B 

【解析】古典主义音乐是服务宫廷,服务贵族的,故A项错误;材料体现了音乐发展注重表达个人意愿,与浪漫主义音乐相符,故B项正确;民族主义是体现民族特色的,与材料体现的内容不符,故C项错误;体现个人意愿仅是现代主义音乐的表现之一,故D项错误。

14.19世纪英美文坛出现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春天,诞生了一批描写女性的文学作品,如《德伯家的苔丝》《红字》《名利场》《简·爱》等,在这些作品中体现出女性要经济独立、接受良好的教育以及同男性建立平等的婚姻关系等思想。

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  )

A.工业革命的发展B.自由主义思想的兴起

C.启蒙运动的兴起D.女权主义意识的兴起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19世纪英美”“女性要经济独立、接受良好的教育以及同男性建立平等的婚姻关系等思想”可知,当时工业革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人们思想的转变,促进了自由主义思想、启蒙思想(自由、平等)的传播,故A项正确,B、C两项并非其主要原因,排除;材料强调的是男女平等的思想,并非女权主义,故D项错误。

15.(2019·资阳一模)1950年的金斯堡的长诗《嚎叫》尖锐地批判了缺乏人性的商业文化,字里行间集中了愤怒的“嚎叫”,并使之宣泄,充满焦虑与担忧,旨在引起人们注意到美国精神生活中才智遭受践踏的不正常现象。

《嚎叫》的文学风格是(  )

A.后现代主义B.现实主义

C.浪漫主义D.新古典主义

【答案】A 

【解析】后现代主义反对连贯的、权威的、确定的解释,与材料“尖锐地批判了缺乏人性的商业文化……旨在引起人们注意到美国精神生活中才智遭受践踏的不正常现象”相符,故A项正确。

16.20世纪美国好莱坞电影开始在全球攻城略地,90年代以来其在全球票房的分成高达60%以上。

2018年上映的《头号玩家》除了将VR所能构建的虚拟世界极致呈现的大制作外,精彩的故事情节和鲜明的人物塑造更是体现了美国文化的精髓。

据此可知好莱坞电影(  )

A.科技主导电影事业发展走向

B.有助于美国霸权地位的确立

C.运用科技手段渗透美国精神

D.推动世界价值观的融合统一

【答案】C 

【解析】题干中“《头号玩家》除了将VR所能构建的虚拟世界极致呈现的大制作”,只是提及好莱坞电影受科技的作用,非强调“主导”,故A项错误;20世纪90年代两极格局解体后,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世界反对美国建立单极世界,故B项错误;题干信息体现了好莱坞电影运用前沿科技来体现美国文化的精髓,故C项正确;世界价值观是多元的,且题干无提及,故D项错误。

17.英国某诗派思想家作品集中体现了对法国大革命的矛盾态度,对资本主义文明表示厌恶,竭力讴歌的是宗法制的农村生活和大自然,喜欢描写神秘离奇的情景与异国风光。

该诗派的创作风格属于(  )

A.浪漫主义文学     B.批判现实主义文学

C.现代主义文学D.无产阶级文学

【答案】A 

【解析】材料“对法国大革命的矛盾态度,对资本主义文明表示厌恶,竭力讴歌的是宗法制的农村生活和大自然”,反映了人们对法国大革命后确立的资本主义社会秩序感到失望,浪漫主义文学由此盛行,故A项正确;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主要流行于19世纪30年代以后,不是法国大革命时期,其特点是真实而生动地反映和揭露社会现实,不符合题意,故B项错误;现代主义文学主要流行于20世纪,提倡从人的心理感受出发,表现生活对人的压抑和扭曲,不符合题意,故C项错误;无产阶级文学主要反映无产阶级运动和社会主义建设,不符合题意,故D项错误。

18.(2019·红河模拟)德国著名画家弗里德里希(1774~1840年)认为:

“美术家不仅应当描绘眼前所见之物,而且应描绘心中所见之物。

”他迷恋于那些所谓“诗意盎然的景象”,如荒原、落日、月夜、森林等,这一切构成了他笔下具有象征意味和感情色彩的绘画世界。

如图为其作品《孤独的树》,结合材料信息及作品风格,可知该作品属于(  )

A.新古典主义美术B.印象画派

C.浪漫主义美术D.现代主义美术

【答案】C 

【解析】材料“描绘心中所见之物”“荒原……森林等,这一切构成了他笔下具有象征意味和感情色彩的绘画世界”反映了艺术家注重主观性和自我表现,重感情轻理性,重色彩轻素描,符合浪漫主义美术的特点,故C项正确;A、B、D三项皆不符合材料,排除。

19.1874年,巴黎一小撮举止落拓的年轻人举办了自己的画展,对“感官印象”的推崇和对外在的光色瞬间的捕捉,开启了一个崭新的美学世界。

这一“美学世界”(  )

A.得到当时主流美术界认可

B.表露对“理性王国”的失望

C.诞生出莫奈等美术界大师

D.注重表现社会现实的无情

【答案】C 

【解析】材料中“对‘感官印象’的推崇和对外在的光色瞬间的捕捉,开启了一个崭新的美学世界”的信息与印象派特点相符合,故C项正确;A项说法过于绝对;B项是浪漫主义美术的特点;D项是现实主义美术的特点。

20.1929~1933年的美国电影热心于制造浪漫爱情、个人英雄、离奇冒险的神话,社会矛盾、经济危机、失业现象作为背景隐约表现。

这一现象反映出(  )

A.电影创作再现社会生活B.经济危机扩展到文化领域

C.政府力图控制民众情绪D.电影折射民众的心理需求

【答案】D

【解析】 由材料可以得出,1929~1933年经济危机期间的电影事业,以社会矛盾、经济危机和失业为背景进行创作,“热心于制造浪漫爱情、个人英雄、离奇冒险的神话”反映出电影折射民众的心理需要,D项符合题意;A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材料反映的是电影事业对经济危机的一种反映,不是经济危机扩展到文化领域,B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政府的行为和态度,C项错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