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管理与实务案例疑难习题与解答4文档格式.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1205985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工程管理与实务案例疑难习题与解答4文档格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建筑工程管理与实务案例疑难习题与解答4文档格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建筑工程管理与实务案例疑难习题与解答4文档格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建筑工程管理与实务案例疑难习题与解答4文档格式.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建筑工程管理与实务案例疑难习题与解答4文档格式.doc

《建筑工程管理与实务案例疑难习题与解答4文档格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工程管理与实务案例疑难习题与解答4文档格式.doc(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建筑工程管理与实务案例疑难习题与解答4文档格式.doc

C、稳定状态

D、调整状态

2、直方图的主要用途是什么?

3、如果直方图呈偏态分布,生产过程是否正常?

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

1、施工单位分析了该混凝土试块强度的直方图后,得出的结论应该是:

①B;

②C.

2、直方图的主要用途是:

整理统计数据,了解统计数据的分布特征,即数据颁的集中或离散状况,从中掌握质量状态;

观察分析过程质量是否处于正常、稳定和受控状态以及质量水平是否保持在公差允许的范围内。

3、如果直方图成偏态分布,说明生产过程不正常。

可能的原因是生产过程存在的影响质量的系统因素,或者收集整理数据制作直方图的方法不当。

六、安全管理

例1:

某商厦建筑面积148000m2,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地上5层,地下2层,由市建设设计院设计,江北区建筑工程公司施工。

1996年4月8日开工。

在主体结构施工到地上2层时,柱混凝土施工完毕,为使楼梯能跟上主体施工进度,施工单位在地下室楼梯未施工的情况下直接支模施工第一层楼梯混凝土。

支模方法是:

在+0.00m处的地下室楼梯间侧壁混凝土墙板上放置四块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楼板,在楼梯上面进行一楼楼梯支模。

另外在地下室楼梯间采取分层支模的方法对上述四块预制楼板进行支撑。

地下1屋的支撑柱直接顶在预制楼板下面。

7月30日中午开始浇筑一层楼梯混凝土,当混凝土浇筑即将完工时,楼梯整体突然坍塌,致使7名现场施工人员坠落并被砸入地下室楼梯间。

造成4人死亡,3人轻伤,直接经济损失10.5万元的重大事故。

经事后调查发现,第一层楼梯混凝土浇筑的技术交底和安全交底均为施工单位为逃避责任而后补。

1、本工程这起重大事故可定为哪种等级的重大事故?

依据是什么?

2、伤亡事故处理的程序是什么?

3、分部(分项)工程安全技术交底的要求和主要内容是什么?

1、按照建设部《工程建设重大事故报告和调查程序规定》,本工程这起重大事故可定为三级重大事故。

上述《规定》第三条规定:

具备下列条件之一者为三级重大事故:

(1)死亡3人以上,9人以下;

(2)重伤20人以上;

(3)直接经济损失30万元以上,不满100万元。

2、伤亡事故处理的程序一般为:

(1)迅速抢救伤员并保护好事故现场;

(2)组织调查组;

(3)现场勘察;

(4)分析事故原因,明确责任者;

(5)制定预防措施;

(6)提出处理意见,写出调查报告;

(7)事故处理审定和结案;

(8)员工伤亡事故登记记录。

3、安全技术交底是施工负责人向施工作业人员进行责任落实和法律要求,应有书面文字材料,并履行签字手续。

交底内容:

①按照施工方案的要求,在施工方案的基础上对施工方案进行细化和补充;

②对具体操作者讲明安全注意事项,保护操作者的人身安全。

例2:

背景:

工人甲在某工程上别凿保护层上的裂缝,由于没有将剔凿所用的工具带到工作面,便回去取工具,行走途中,不小心踏上了通风口盖板上(通风口为1.3m×

1.3m,盖板为1.4m×

1.4m,厚1mm的镀锌铁皮),铁皮在甲的踩踏作用下,迅速变形塌落,甲随塌落,甲随塌落的钢板掉到首层地面(落差12.35m),经抢救无效于当日死亡。

1、这是一起由于“四口”防护不到位所引起的伤亡事故。

那么,保谓“三宝”、“四口”?

2、施工现场对安全工作应制定工作目标。

安全管理目标主要包括哪些?

3、建立安全管理体系有哪些要求?

4、关于安全生产管理,请做如下选择。

(1)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管理必须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的( 

)和群防群控制度。

A.管理制度 

B.责任制度 

C.保障制度 

D.奖惩制度

(2)项目经理对合同工程项目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安全生产负( 

A.重要领导责任 

B.主要领导责任 

C.全面领导责任 

D.直接领导责任

(3)建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应当根据( 

)的原则,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依靠科学管理和技术进步,推动建筑安全生产工作的开展,控制人身伤亡事故的发生。

A.责任重于泰山 

B.管生产必须管安全 

C.安全第一 

D.加强安全管理

1、“三宝”指安全帽、安全带、安全网的正确使用;

“四口”指楼梯口、电梯井口、预留洞口、通道口。

“临边”通常指尚未安装栏杆或栏板的阳台周边、无外脚手架防护的楼面与屋面周边、分层施工的楼梯与楼梯段边、井架、施工电梯或外脚手架等通向建筑物的通道的两侧边、框架结构建筑的楼层周边、斜道两侧边、卸料平台外侧边、雨篷与挑檐边、水箱与水塔周边等处。

2、安全管理目标主要包括:

(1)伤亡事故控制目标:

杜绝死亡、避免重伤,一般事故应有控制指标。

(2)安全达标目标:

根据工作特点,按部位制定安全达标的具体目标。

(3)文明施工实现目标:

根据作业条件的要求,制定文明施工的具体方案和实现文明工地的目标。

3、建立安全管理体系的要求有:

管理职责;

安全管理体系;

采购控制;

分包单位控制;

施工过程控制;

安全检查、检验和标识;

事故隐患控制;

纠正和预防措施;

安全教育和培训;

内部审核;

安全记录。

4、答案:

(1)B。

(2)C。

(3)B。

例3:

某工程建筑面积约16400m2,地下2层,地上6层,为框架结构筏板式基础,基槽深约8.5m。

在边坡西侧工地围墙外,离槽边约8m有一路民用高压线路,高度约为6m。

施工单位考虑到此高压线路距本工程的距离在安全距离之外,又处于土方施工阶段,所以没有搭设护线架子。

土尾阶段,因场地小马道不能做过长,所以在当天进场一个臂长7m的铲运机。

铲运机在向运土汽车上装土时碰断了高压线,造成当地居民大范围断电,也造成一些施工电器的损坏,没有人员伤亡。

1、如果你是施工单位本项目经理部负责人,事故发生后,你该如何处理此事?

2、这起事故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3、事故隐患该如何控制?

1、如果我是施工单位本项目经理部负责人,事故发生后,我认为可以采取以下措施进行补救;

(1)保护现场,划分安全区域,保证过往行人的安全;

(2)及时通知供电局进行抢修;

(3)向上级主管部门汇报;

(4)成立专门的善后小组,走访受损的居民和用户,进行赔偿,减少负面影响;

(5)对现场进行治理整顿,保证后期施工安全。

2、这起事故的直接原因是施工方操作不当所造成。

3、事故隐患难与共通常可以这样处理:

(1)项目经理部应对存在隐患难与共的安全设施、过程和行为进行控制,确保不合格设施不使用,不合格物资不放行、不合格过程不通过,组装完毕后应进行检查验收。

(2)项目经理部应确定对事故隐患进行处理的人员,规定其职责和权限。

(3)事故隐患的处理方式:

a.停止使用、封存;

b.指定专人进行整改以达到规定要求;

c.进行返工,以达到规定要求;

d..对有不安全行为的人员进行教育或处罚;

e.对不安全生产的过程重新组织。

(4)验证:

a.项目经理部安监部分必要时对存在隐患的安全设施、安全防护用品整改效果进行验证;

b.对上级部门提出的重大事故隐患,应由项目经理部组织实施整改,由企业主管部门进行验证,并报上级检查部门备案。

例4

某单层工业石房项目,檐高20m,建筑面积2800m2 

施工单位在拆除顶层钢模板时,将拆下的18根钢管(每根长4m)和扣件运到井字架的吊盘上,5名工人随吊盘一起从屋顶高处下落。

此时恰好操作该机械人员去厕所未归,一名刚刚招来两个月的合同工开动了卷扬机。

在卷扬机下降过程中,钢丝绳突然折断,人随吊盘下落坠地,造成2人死亡、3人重伤的恶性后果。

2、试简要分析造成这起事故的原因。

3、重大事故发生后,事故发生单位应在24h内写出书面报告,并按规定逐级上报。

重大事故书报告(初报表)应包括哪些内容?

1、按照建设部《工程建设重大事故报告和调查程序规定》,本工程这起重大事故可定为四级重大事故。

上述《规定》总则第三条规定:

具备下列条件之一者为四级重大事故:

(1)死亡2人以下;

(2)重伤3人以上,19人以下;

(3)直接经济损失10万元以上,不满30万元。

2、造成这起事故的原因是:

(1)违反了货运升降机严禁载人上下的安全规定;

(2)违反了卷扬机应由经过专门培训且合格的人员操作的规定;

(3)对卷扬机缺少日常检查和维修保养,致使使用中发生伤亡事故。

3、重大事故书面报(初报表)应包括以下内容:

(1)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工程项目、企业名称;

(2)事故发生的简要经过、伤亡人娄和直接经济损失的初步估计;

(3)事故发生原因的初步判断;

(4)事故发生后采取的措施及事故控制情况;

(5)事故报告单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