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大事记.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2060317 上传时间:2023-06-04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41.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学大事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化学大事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化学大事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化学大事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化学大事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化学大事记.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化学大事记.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化学大事记.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化学大事记.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化学大事记.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化学大事记.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化学大事记.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化学大事记.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化学大事记.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化学大事记.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化学大事记.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化学大事记.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化学大事记.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化学大事记.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化学大事记.docx

《化学大事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学大事记.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化学大事记.docx

化学大事记

化学大事记

1648年,德国药剂师J·R格劳伯将食盐和矾油(硫酸)放人蒸馏釜中加热制取硫酸钠,并将逸出的刺激性气体用水吸收得到一种酸性溶液(盐酸)。

因为食盐来自海水,格劳伯就将盐酸称之为“海盐精”。

这是实验室制备盐酸最古老的方法。

1661年,英国化学家R·波义耳首先在木材干馏后的液体产物中发现甲醇,故甲醇俗称木精、木醇

1669年,德国炼金术土布朗特在汉堡的“点石成金”的试验里,把白砂和小便放在曲颈甑中加热,偶然制得了性质特殊的白磷,布朗特把这种“怪物”取名磷(Phosphorus),意即发光体。

他将磷的秘密高价卖给了一富商。

1677年,该富商将磷带到英国,遇到著名科学家波义耳。

波义耳经过研究,掌握了制磷的技术,并开始了制造火柴的试验。

1680年,波义耳终于制出原始火柴取火棒,即在木质细棒的一端涂上硫磺,在粗纸上涂有磷,取火时将细棒在纸上摩擦,就会点燃细棒。

但是当时制磷成本很高未能推广使用。

1683年,AnthonyVanLeeuwenhoek第一个指出,口腔里有细菌存在

1704年,英国科学家牛顿证明了金刚石具有可燃性

1758年,德国化学家马格拉夫(1709~1782)在一次实验中,将两种“碱”(苏打和锅灰碱)的粉末分别撤在酒精灯火焰上,结果他发现苏打(碳酸钠)把火焰染成黄色,而锅灰碱(碳酸钾)却把火焰染成紫色。

从而发现了“焰色反应”(事实上,“焰色反应”的最先发现者,并非德国的马格拉夫,而是中国的陶弘景。

陶弘景(456~536)字通明,号华阳隐居,人称华阳真人)

1760年,美国的罗伊斯(E.Noyes)用蹄脚制造装饰梳,当时美国的莱解情况明斯特(Leominster)成为著名的“梳城”。

在莱明斯特集中了一批制梳工厂,导致许多塑料制造器械的发展,经过不断改进迄今仍在使用。

由于制梳工厂云集,英明斯特变成美国最早的塑料“首府”。

(至于“梳城”,实际上我国江苏的常州市及该市所属武进县陈渡桥。

其传统产品梳蓖早在三千多年前的商代时期即已闻名)

1769年,瑞典化学家谢勒(Scheele,CarlWilhelm1742~l786)发现了酒石酸

1774年瑞典著名化学家C·舍勒送给朋友甘恩(J·Gahn)一份提纯的未知矿石,甘恩把该矿粉与油和碎炭混合放人坩埚,煅烧后在坩埚底部发现了金属熔块,其重量只有原矿石的三分之一,舍勒把这金属熔块称为和铁相似的新金属—锰。

1775年,瑞典化学家舍勒用硫酸与锻烧过的骨胳一起加热的方法成功地提取了磷,其过程分成几个步骤:

Ca3(PO4)2+2H2SO4==Ca(H2PO4)2+2CaSO4

Ca(H2PO4)2==Ca(PO3)2+2H2O

3Ca(PO3)2+10C==Ca3(PO4)2+4P+10CO

(十年后,欧洲市场上出现了“磷头小烛”:

一根涂有蜡质的灯芯,一端附上一小块白磷,密封在一只小玻璃管里。

使用时只需打开玻璃管,白磷就使“小烛”燃烧起来。

又过了四十年,巴黎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家工业性的白磷制造厂)

1778年,K.W.Scheele在辉锡矿与石墨是同一物质的混乱中发现了钼Molybdenum.元素符号Mo

1781年,瑞典化学家舍勒对一种矿石进行分析,证明其中并不含锡,也不含铁,只含有石灰和另一种特殊的固体物质.舍勒称此物质为“tungsticacid”(钨酸),并且认为,将钨酸还原,有获得一种新金属的可能.当时称之为“重石”的矿物,现在知道它的主要成分就是钨酸钙,是含钨的重要矿石,称它为白钨矿.

1783年,西班牙的两位化学家德鲁亚尔兄弟从瑞典的一种黑褐色的矿石中,也得到了已被舍勒所发现的钨酸.于是他们将钨酸和木炭粉末的混合物,放在一只密封的泥制坩埚中用高温进行灼烧.灼烧完毕,待坩埚冷却,将盖移去,发现坩埚中生成一种黑褐色的金属颗粒。

用手指一碾就成了粉末,在放大镜中观察,是一些有金属光泽的颗粒,这便是金属钨.现在知道,德鲁亚尔兄弟所研究的黑褐色的矿石就是钨锰铁矿,也叫黑钨矿,是钨的另一种主要矿物.

1785年,卡文迪许预言大气中有一种不知名的气体存在(一直到1894年,拉姆塞(W·Ramsay)等发现零族元素之后,卡文迪许一百年前的实验才得到证实)

1791年,英国牧师格累高尔在密那汉郊区找到一种矿石—黑色磁性砂,通过对这种矿石的研究,他认为矿石中有一种新的化学元素。

并用发现矿石的地点“密那汉”命名这种新元素。

(实际上是粉未状的二氧化钛而不是纯净的钛,纯净的钛一直到1910年才被制得)

1792年,法国科学家拉瓦锡证明了金刚石与碳是同素异形体

1795年,德国化学家克拉普洛特从匈牙利布伊尼克的一种红色矿石中,发现了这种新元素,他用希腊神话中“太旦”族的名字来命名(中文按它原文名称的译音,定名为钛),克拉普洛特还特地指出四年前格里戈尔所发现的“密那汉”就是这种物质。

(同样,他发现的也是二氧化钛而不是纯净的钛)

1798年,沃克兰(NicolasLouisVauguelin)从纯绿宝石中分离出铍的氧化物

1799年,法国化学家摩尔沃把一颗金刚石“成功”地转变成为石墨(有争议,后证实没有此事,是他的助手搞的一个“恶作剧”)

1800年,戴维关于一氧化二氮对人体的作用的论著出版,对一氧化二氮的麻醉作用进行了全面的评价,认为它是有历史记录以来最好的麻醉剂。

1803年,英国化学家道尔顿(1766-1844)提出原子论

1805年,产塞尔(Chancel)利用化学药品,发明了一种用于取火的燃盒.将浸透硫酸的石绵,贮于玻璃瓶中.用引火的木签,敷涂硫磺,并用氯酸钾与糖的混合物,将其尖端包住,当将它插入瓶中一与硫酸接触,立刻燃烧起火.大约在同年,巴黎似乎有磷火柴出现.

1807年,英国著名化学家戴维在研究电解食盐水时,除得到氢氧化钠溶液外,还得到了纯净的氢气和氯气,从而为氯碱工业的诞生打下了理论和实验基础。

1809年,得勒帕(Derepas)倡议用氧化镁与磷混合,用于火柴中,其目的是减少它容易着火的危险.

1809年,威廉·亨利(WiiiiamHenry)利用他的分析技术,证明氨里面并不含有氧,这就推翻了当时戴维(H.Davy)的错误见解,认为氨里含有氧元素。

1810年,得洛斯思(Derosne)首先制造成功摩擦火柴,其端部涂有磷.

1814年,G.S.CKirchoff(基尔霍夫)研究了酸催化淀粉水解为葡萄糖的反应,尽管当时还没有催化作用这个词

1814年,SirHumPhryDavy(戴维)发现了煤气在铂上进行氧化反应,这是一个多相催化反应,他详细描述了这个反应过程。

1815年,舍夫勒尔从糖尿病患者的尿样中分离出糖,并指出是葡萄糖。

这是人类认识糖尿病是一种糖代谢方面疾病而迈出的第一步。

(直到1921年,才由班廷(F.G.Banting,1891~1941)和贝斯特(C.H.Best,1899~1978)制备出胰岛素提取液才使这一难题有了一个结果)

1817年,著名化学家贝齐里乌斯的学生阿尔费特逊在分析一种矿石的成分时发现锂

1818年,瑞典化学家贝采里乌斯发现硒

1819年,法国巴黎大学教授杜隆(1785-1838)和普蒂(1791-1820)曾专门从事对各种单质的比热测定,提出杜隆-普蒂原子热容定律“许多固体单质,尤其是金属,其比热与它们的原子量常常成反比”。

即固体单质原子量x比热=常数(原子热容)。

1819年,贝采里乌斯的学生,米希尔希里(1794-1863)发现了同晶定律“相同数目的原子以相同方式相结合即得同晶型。

”利用同晶定律可以推测化合物的组成,从而测定原子量。

1822年,德国化学家武勒(wohler,Friedrich1800~1882)制得的氰酸银(不具有爆炸性)AgOCN。

1823年,德国化学家李比希(Liebig,Justusvonl803~1873)制得雷酸银(有强烈的爆炸性),分析了它的组成,确定了它的化学式,现在知道是AgOCN。

1823年,又有一种磷火柴的发明:

取玻璃管贮磷疏的混合物,平时用软木塞固封其口,若欲引火,则将木签插入瓶中,其混合物作小球状粘附其尖端,取出暴露于空气中,立即燃烧.

1824年,得柏赖涅(Dobereiner),创造了所谓得柏赖涅灯.该灯以锌与酸作用,在适当器皿中,制成氢气.用时开活塞则气出小孔喷出,冲击海绵状的白金块,而与空气中氧气化合,发热而着火.

1824年,威廉·亨利(WiiiiamHenry)利用了他的实验技术,证明了盖·吕萨克定律的正确性;同时他又用实验证明了氮有好几种氧化物。

1825年,6月16日,在英国皇家学会举行的一次学术会议上,法拉第(MichaelFaraday1791-1867)宣读了他的关于发现苯的论文

1826年,法国著名化学家杜马(J.B.A.Dumas,1800~1884)发明了简便的蒸气密度测定法,并曾试图利用这一方法,通过测定分子量计算原子量。

1827年,英国化学家约翰·华克(JohnWalker)试制一种猎枪上用的发火药时,无意中制成了世界上最早的摩擦火柴。

用小木签涂硫磺,更以硫化锑、氯酸钾与粘胶的混合物包住其一头,装于匣中.每匣84根,附有折合的砂纸一片,火柴自其折合处紧压而过,即有火发出.(这种白磷火柴被称为“有毒火柴”,使用不安全,不久就遭到各国禁用。

后来法国人塞芬和卡亨二人又改进了配方,用三硫化四磷代替白磷做发火剂,这就是后来人们所说的“无毒火柴”。

然而这种火柴在粗糙固体表面摩擦能起火,甚至放在衣袋里稍一摩擦也会自燃,还是不够安全。

直到1833年,用磷的摩擦火柴才开始大规模的制造)

1827年,法国化学家杜马〔1800-1884)根据阿伏加德罗(1776-1856)的假设“同温同压下同体积的不同气体含有相同数目的分子。

”通过测定蒸气密度来测定分子量,但他认为同时也可测定原子量(本来根据阿假设

是合理的,但他却武断地假设“单质气体的密度之比,不仅等于分子量之比,也等于它们的原子量之比。

”即

这里暗示了一个错误,就是单质蒸气都与氢气一样为双原子分子。

于是他根据砷、汞、磷、硫的蒸气密度测出的原子量都发生了错误。

实际上这些物质的蒸气分子都不是双原子分子。

最后不得不宣布用蒸气密度法测定原子量不可靠。

1828年,武勒利用氯化铵和氰酸银反应,期待得到氰酸铵NH4OCN,结果却生成尿素CO(NH2)2。

这不仅摧毁了当时有机化合物生成的“生命力”论,铲除了当时无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合物之间不可逾越的鸿沟,而且又为这种不可思议的现象提供了又一确实可靠的实例。

1829年,德国化学家德贝莱纳提出了“三元素组”观点,把当时已知的44种元素中的15种,分成5组,指出每组的三元素性质相似,而且中间元素的原子量等于较轻和较重的两个元素原子量之和的一半。

1830年,在此之前,瑞典化学家贝齐里乌斯(Berzelius,JonsJakob1779~1848)在武勒和李比希发现雷酸银和氰酸银两种组成相同而性质各异的物质时,曾经认为这两个人中必有人分析错误。

1830年他自己也发现了酒石酸和葡萄酸也是组成相同而性质各异的两种物质。

1832年,瑞典化学家贝齐里乌斯在他编的《物理化学进展年报》中发表文章,指出“它们由相同元素的相同数目的原子组成,但是它们的原子按不同的方式排列,因而具有不同的化学性质。

”并提出将相同组成而不同性质的物质称为isomers。

这一词来自希腊文,“iso”是“相同”,“mer”是“部分”,直译就是“相同部分”,现在译为“同分异构体”。

1833年法国的布拉康诺(Braconnot,Henril781~1855)将硝酸作用于淀粉,得爆炸性的淀粉硝酸酯,称为西洛依丁(xyloidine)。

这一法文词来自希腊文xyloeides,是木材的意思。

当时认为淀粉和木材中的纤维素是同分异构体。

1834年,门捷列夫于出生于俄国西伯利亚的托波尔斯克市

1835年,瑞典化学家贝采里乌斯首次提出催化的概念。

1836年,贝采里乌斯(Berzelius)使用催化作用一词来描述有关痕量物质。

1838年,法国的佩劳茨(Pelouze,TheophileJules1807~1867)将硝酸作用于纸张、亚麻、棉花等,得到一种易燃和易爆的物质,认为与西洛依丁是同一物质。

1839年,帕扬(Payen,Anselme1795~1871)在首先应用Celluose这一词表示纤维素,源出法文Cellule(细胞)。

英文引用了法文这一词。

1845年,武勒经过17年坚持不懈的努力,制得别针大小的粉状铝。

(此后法国化学家德维尔利用钠和氯化铝作用得到了铝,用此方法制得铝价格昂贵)

1845年,德国人施罗脱(AutonVonSchroter)将白磷隔绝空气加热到250℃制成了红磷。

从此,人们开始用红磷制火柴。

(最初是由瑞典制造的,故又称为瑞典火柴。

1846年,德国化学家申拜思(Schonbein,ChristianFriedrich1799~1868)宣布将硝酸和硫酸的混合物作用于棉花制得纤维素硝酸酯,确定它的易燃性和易爆性。

申拜恩将纤维素硝酸酯的生产专利权卖给英国一家公司生产,1847年7月产品爆炸,毁坏了一座工厂,死亡21人,引起了英国化学家艾贝尔(Abel,SirFrederickAugustus1827~l902)对这种易燃易爆物质的研究。

1865年取得成果,这一物质经切碎并在碱液中洗涤,干燥后成为稳定而安全的物质。

由此化学家们确定,这种物质氮含量超过13%时是一种爆炸性物质,称为guncotton(火棉);氮含量在11~12%时只是一种易燃物质,但不爆炸,称为派罗西林(pyroxylin)。

这一词来自希腊文pyro(火)和xylon(木材)。

这样,利用纤维素硝酸酸制造人造纤维成为可能。

1847年,1月23日这天正是贝采里乌斯的寿诞之日,他的学生维勒教授写来贺信,并向他报喜:

“今天,您的一个小孙子、硒的孩子—硒巯基已经来到世界.”这指的是乙硒醇,它是被维勒的学生C·西蒙制备出来的.

1854年,法国化学家德维尔把铝矾土、木炭、食盐混合,通人氯气后加热得到NaCl,AlCl3复盐,再将此复盐与过量的钠熔融,得到了金属铝。

1855年,本生和马奇森采用电解熔化氯化锂的方法才制得锂

1855年,瑞典人兰德斯特纶(Lundstrom)利用红磷,发明了安全火柴(在英国有布赖安特(Bryant)与梅依(May)大力提倡,才得到普遍应用.红磷本身,并非有毒物质,从事混合该物质的工人,也没有不良反应,此安全火柴,通常摩擦于特制之面,才可发火,而含磷者,也不是火柴自身,而是所擦之面,故火患又可大为减少.从此,安全火柴得以广泛使用,为人类的生活提供了方便.)

1855年,在巴黎举行的世界商品展览会上,有一小块铝放置在最珍贵的珠宝旁边。

在这段时期里,铝是珠宝店里的商品。

1855年,瑞士人奥德马(Audermars,George)将桑树叶洗净并漂白后用硝酸处理,溶解在乙醚和乙醇的混合液中,添加少量天然橡狡乳胶,制成粘稠液体,用针牵拉在空气中干燥成纤维。

1856年,英国人柏琴(WilliamHenryPerkin)制造成第一种合成染料,定名为苯胺紫(mauvein)此后,染料始从天然的很快变成大量人工合成的。

(不过,出生于德国的约翰·彼得·格里斯后来居上,在合成染料方面,做出了重大的贡献,无论在质量或数量方面,都曾超过了柏琴,可是却未受到人们应有的关注)

1857年,法国的M·贝特洛在实验室用一氯甲烷在碱注溶液中水解也制得了甲醇。

1857年,英国人休斯(Hughes,E.J.)将树胶、淀粉等物质调成粘稠液体,然后牵拉在空气中干燥成纤维。

这看来是模仿蚕吐出粘稠液体在空气中干燥成丝,留给后人启示。

虽然他们仅仅是试验性的,但毕竟出现了最早的人造纤维。

1857年,瑞士化学家施维策(Schweitzer,MattiasEduard1818~1860)发现纤维素溶解在氢氧化铜的氨溶液中,形成纤维素铜氨络合物,为人造纤维开辟了另一条道路。

1860年,意大利化学家康尼查罗(1826-1910)在德国卡尔斯鲁厄国际化学家代表大会上论证了原子-分子学说。

(在根据蒸气密度法测定分子量的基础上,提出一个合理的测定原子量的方案:

“因为一个分子中所含各种原子的数目必然都是整数,因此,在重量等于分子量值的某物质中,某元素的重量一定是其原子量的整数倍。

如果我们考查一系列含某一元素的化合物,其中必有一种或几种化合物中只含有一个原子的这种元素,那么,在一系列该元素的重量值中,那个最小值,即为该元素的大约原子量。

”)

1860年,比利时化学家斯达(J.S.Stas,1813~1891)提出采用O=16为原子量基准。

这一基准在化学上一直用了100年。

(他广泛使用当时已经发展起来的各种制备纯净物质的方法将所测物质提纯,所用蒸馏水经过多次蒸馏,把天平的灵敏度提高到0.03毫克。

因此,他所测定的一些元素的原子量值与现代值相当接近。

1861年,俄罗斯化学家布特洛夫出席在德国斯拜尔(Speyer)召开的第36次自然科学家和医师代表大会,发表为《论物质结构》的演说,明确指出“分子的化学性质决定于基本组分的性质和数量,还决定于它的化学结构。

1862年,阿尔佛雷德·诺贝尔(AlfredBernhardNobel)第一次发现了引爆硝化甘油的原理。

1862年,法国化学家尚古多提出一个“螺旋图”的分类方法。

他将已知的62种元素按原子量的大小顺序标记在绕着圆柱体上升的螺旋线上,这样某些性质相近的元素恰好出现在同一母线上。

1864年,9月3日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诺贝尔家住宅附近实验室的硝化甘油爆炸事故,使从事实验的5个人全部死于非命,其中包括诺贝尔最年轻的弟弟卢得卫,他的父亲也受了重伤。

1864年,德国化学家迈尔在他的《现代化学理论》一书中刊出一个“六元素表”。

1865年,英国化学家纽兰兹提出了化学元素的“八音律”一说。

1865年,英国化学家艾贝尔(Abel,SirFrederickAugustus1827~l902)将硝酸和硫酸的混合物作用于棉花制得纤维素硝酸酯,经切碎并在碱液中洗涤,干燥后成为稳定而安全的物质。

由此化学家们确定,这种物质氮含量超过13%时是一种爆炸性物质,称为guncotton(火棉);氮含量在11~12%时只是一种易燃物质,但不爆炸,称为派罗西林(pyroxylin)。

这一词来自希腊文pyro(火)和xylon(木材)。

这样,利用纤维素硝酸酸制造人造纤维成为可能。

1865年,法国化学家舒申伯格(Schutzenberger,Paul1829~1897)发现纤维素的乙酰化作用,将纯净的纤维素和无水醋酸在密闭容器中加热到130~149℃,l~2小时后得到纤维素三醋酸酯。

1866年,一个德国人从植物蛋白中发现味精(主要成份是谷氨酸钠),这种能够起到使汤、菜味道鲜美的调味品,

1869年,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编写《化学原理》

1869年,门捷列夫发表了关于元素周期律的图表和论文,并创制了第一张元素周期表,其是列入了当时已经确认发现的元素62种

1873年,李普曼报道了汞心实验:

把汞放在玻璃杯中央,汞附近置一铁钉,再把硫酸和重铬酸钾溶液注人杯中,就会发现汞球象心脏一样周期跳动

1874年,布鲁塞尔会议上提出了禁止化学武器的倡仪。

1875年,法国化学家布瓦博德朗在分析比里牛斯山的闪锌矿时发现一种新元素,他命名为镓[在他发表有关数据不久接到门捷列夫的来信,信中指出:

关于镓的比重不应该是4.7,而是5.9-6.0。

当时布瓦博德朗很疑惑,1876年9月,布瓦博德朗重作了实验,将金属镓提纯,重新测定,结果稼的比重确实为5.94(现代值为5.91)]

1879年,爱迪生发明了灯泡

1879年,华裔卫省轩在广州创办了我国第一家火柴厂。

(不过当时由于产品数量少,价钱高,很少有人买得起。

1880年,瑞典人在上海开了一家瑞典瑞商洋行,生产和经营火柴。

全套机器设备都是瑞典的,甚至连火柴盆上的商标也是国外印刷的。

(他们利用产品价格低廉的特点,在我国市场上获取了大量利润,扼杀了我国正欲兴起的火柴工业。

1882年,英国皇家学会就授予门捷列夫以戴维金质奖章。

1883~1884年间,英国发明家斯万(Swan,JosephWilson1828~1914)将纤维素硝酸酯溶解在醋酸中,再将溶液通过小孔施压喷进含有甲醇的变性乙醇液中凝固,再用硫化铵脱硝,干燥后成纤维。

在1885年1月在英国纽卡斯特(Newcastle)举行化学工业协会分会会议上展示,稍后同年由他的妻子用钩针将这种纤维钩织成花边;饰带在伦敦举行的发明展览会上标明“人造丝”展出。

这可能是最早的人造纤维织品。

(他最初制造人造纤维的目的是试图炭化后用于白热电灯泡中的灯丝,只是因为电灯泡内真空不够,未能取得成功,却比电灯发明人爱迪生(Edison,ThomasAlva1847~1931)试验早20年。

1884年法国人夏尔多内(Chardonnet,CountHilairede1839~1924)在法国也取得成功。

他将脱硝后的纤维素硝酸酯溶解在乙醇和乙醚的混合液中,然后通过小孔挤压进冷水浴中成丝,干燥后成为具有光泽的纤维。

他在1885年取得专利;1889年在首届巴黎展览会上将产品展出,获得大奖,1891年在法国东部城市贝桑松(Besancon)建厂;日产约50公斤,1907年增加到2000公斤,成为全世界第一家人造纤维工厂。

1886年,2月,C·温克勒在分析硫银锗矿的组分时发现新元素锗。

1886年,美国的豪尔和法国的海朗特,分别独立地电解熔融的铝矾土和冰晶石的混合物制得了金属铝,奠定了今天大规模生产铝的基础。

1889年,英国化学会授予门捷列夫最高荣誉—法位第奖章(同时还得到由伦敦化学会送给他的分别用铝和金制成的贵金属花瓶和杯子的礼物。

)(具有讽刺意义的是,在封建王朝的俄国,科学院在推选院士时,竟以门捷列夫性格高傲而有棱角为借口,把他排斥在外。

后来因门捷列夫不断地被选为外国的名誉会员,彼得堡科学院才被迫推选他为院士,由于气恼,门捷列夫拒绝加入科学院,从而出现俄国最伟大的化学家反倒不是俄国科学院成员的怪事。

1890年,牙科微生物学之父W.D.Mi11er就指出,应当用杀菌剂杀灭口腔里的细菌以达到防治牙科疾病的目的。

1892年,英国化学家克罗斯(Cross,CharlesFrederick1855—1935)、比万(Bevan,EdwardJohn1856—1921)和比德(Beadle,Clayton)在共同创造粘胶人造纤维:

先用碱处理纤维素以增加纤维素的反应能力,然后与二硫化碳(应为二氧化硫—编者注)反应,生成纤维素黄原酸钠溶液。

此溶液细流遇到酸就凝固成形,使纤维素又重新再生出来。

因纤维素黄原酸钠溶液的粘度很大,因而被称为粘胶,用这种方法制得的人造纤维就称为粘胶纤维。

1893年,2月6日享利·莫瓦桑〔FerdinandFredericHenriMoissan,1852-1907)用石墨制成功金刚石(可证实不是这样,而是他的学生搞的一个闹剧)。

1897年,德国维尔茨堡(Wurzburg)大学化学教授鲍里(PaulyHermann)将这种纤维素的铜氨溶液喷射到稀酸凝固浴中,再进一步用碱分离,使纤维素再生出来,取得专利。

德国工业家弗雷米(Fremery,Max)和工程师乌尔班(UrbanJohann)将这一方法投入工业生产,在德国大规模生产,从1902年起伸展纺织过程得到改进。

这样纺制的人造纤维称为铜氨人造纤维。

1894年,罗斯(Cross,CharlesFrederick1855—1935)、比万(Bevan,EdwardJohn1856—1921)发现纤维素的乙酰化作用可以在硫酸或氧化锌存在下在大气压下进行,但是生成纤维素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