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升本考试大纲.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2060582 上传时间:2023-06-04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19.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升本考试大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升本考试大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升本考试大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升本考试大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升本考试大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升本考试大纲.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升本考试大纲.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升本考试大纲.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升本考试大纲.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升本考试大纲.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升本考试大纲.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升本考试大纲.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升本考试大纲.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升本考试大纲.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升本考试大纲.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升本考试大纲.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升本考试大纲.docx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升本考试大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升本考试大纲.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升本考试大纲.docx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升本考试大纲

2014年沈阳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专升本考试大纲

分数分配:

理论考试200分,150分钟,笔试;   

基本技能考试100分,60分钟,上机考核。

其中理论考试:

数据结构部分70分,数据库部分70分,计算机网络部分60分。

 

第一部分  数据结构部分

一、基础部分

1.考核目的

了解:

数据结构的相关概念、数据的逻辑结构、数据的物理结构、算法及算法分析。

掌握:

数据的逻辑结构与物理结构及算法的实现。

2.考核要求

识记:

数据结构的相关概念、四种逻辑结构、四种物理结构、算法的表示。

简单应用:

简单估算算法的时间复杂度。

二、线性表

1.考核目的

了解:

线性表的类型定义、线性表的顺序表示和实现、线性表的链式表示和实现。

掌握:

线性表的顺序表示和实现、线性表的链式表示和实现。

重点掌握:

线性表的顺序表示和实现、线性表的链式表示和实现。

2.考核要求

识记:

线性表的顺序表示和实现、线性表的链式表示和实现。

理解:

线性表的顺序表示和实现、线性表的链式表示和实现。

简单应用:

线性表抽象数据类型的实现

综合应用:

线性表的应用与实现。

三、栈和队列

1.考核目的

了解:

栈和队列的定义与特点、栈的表示和实现、栈的应用、链队列和循环队列的表示和实现

掌握:

栈的表示和实现、栈的应用、链队列和循环队列的表示和实现

重点掌握:

栈的应用、链队列和循环队列的表示和实现。

2.考核要求

识记:

栈和队列的定义与特点、栈的表示和实现、栈的应用、链队列和循环队列的表示和实现。

理解:

栈和队列的定义与特点、栈的表示和实现、链队列和循环队列的表示和实现。

简单应用:

栈的表示和实现、链队列和循环队列的表示和实现。

综合应用:

栈的应用、循环队列的表示和实现。

四、串

1.考核目的

了解:

串类型定义、串的表示和实现、定长顺序存储表示、堆分配存储表示。

掌握:

串的表示和实现、定长顺序存储表示、堆分配存储表示。

2.考核要求

识记:

串类型定义、串的表示和实现、定长顺序存储表示、堆分配存储表示。

理解:

串的表示和实现、定长顺序存储表示、堆分配存储表示。

简单应用:

串的表示和实现、定长顺序存储表示、堆分配存储表示。

五、数组和广义表

1.考核目的

了解:

数组的定义、数组的顺序表示和实现、矩阵的压缩存储、特殊矩阵、广义表的定义

掌握:

数组的定义、数组的顺序表示和实现、矩阵的压缩存储、特殊矩阵。

重点掌握:

矩阵的压缩存储、特殊矩阵。

2.考核要求

识记:

数组的定义、数组的顺序表示和实现、矩阵的压缩存储、特殊矩阵、广义表的定义。

理解:

数组的顺序表示和实现、矩阵的压缩存储、特殊矩阵。

简单应用:

矩阵的压缩存储、特殊矩阵。

六、树和二叉树

1.考核目的

了解:

树和二叉树的定义和基本术语、二叉树的性质、二叉树的存储结构、遍历二叉树和线索二叉树、树和森林与二叉树的转换、树和森林的遍历、赫夫曼树和赫夫曼编码及其应用

掌握:

二叉树的性质、二叉树的存储结构、遍历二叉树和线索二叉树、树和森林与二叉树的转换、树和森林的遍历、赫夫曼树和赫夫曼编码及其应用。

重点掌握:

遍历二叉树、树和森林与二叉树的转换、赫夫曼树和赫夫曼编码及其应用。

2.考核要求

识记:

二叉树的性质、二叉树的存储结构、遍历二叉树和线索二叉树、树和森林与二叉树的转换、树和森林的遍历、赫夫曼树和赫夫曼编码及其应用。

理解:

遍历二叉树和线索二叉树、树和森林与二叉树的转换、树和森林的遍历、赫夫曼树和赫夫曼编码及其应用。

简单应用:

遍历二叉树、树和森林与二叉树的转换、树和森林的遍历、赫夫曼树和赫夫曼编码及其应用。

七、图

1.考核目的

了解:

图的定义和术语、图的存储结构:

数组表示法、邻接表、图的深度优先搜索和广度优先搜索、最小生成树、拓扑排序、关键路径

掌握:

图的定义和术语、图的存储结构:

数组表示法、邻接表、图的深度优先搜索和广度优先搜索、最小生成树、拓扑排序、关键路径。

重点掌握:

图的存储结构:

数组表示法、邻接表、图的深度优先搜索和广度优先搜索、最小生成树、拓扑排序、关键路径。

2.考核要求

识记:

图的定义和术语、图的存储结构:

数组表示法、邻接表、图的深度优先搜索和广度优先搜索、最小生成树、拓扑排序、关键路径。

理解:

图的存储结构:

数组表示法、邻接表、图的深度优先搜索和广度优先搜索。

简单应用:

图的深度和广度优先搜索、最小生成树、拓扑排序、关键路径。

八、查找

1.考核目的

了解:

顺序表的查找、有序表的查找、二叉排序树和平衡二叉树、哈希表:

哈希函数的构造方法、处理冲突的方法。

掌握:

顺序表的查找、有序表的查找、二叉排序树、哈希表:

哈希函数的构造方法、处理冲突的方法。

重点掌握:

顺序表的查找、有序表的查找、二叉排序树、哈希表:

哈希函数的构造方法、处理冲突的方法。

2.考核要求

识记:

顺序表的查找、有序表的查找、二叉排序树、平衡二叉树、哈希表:

哈希函数的构造方法、处理冲突的方法。

理解:

顺序表的查找、有序表的查找、二叉排序树、平衡二叉树、哈希表:

哈希函数的构造方法、处理冲突的方法。

简单应用:

顺序表的查找、有序表的查找、二叉排序树、平衡二叉树、哈希函数的构造、处理冲突的方法。

九、内部排序

1.考核目的

了解:

直接插入排序、折半插入排序、希尔排序、快速排序、简单选择排序、堆排序、归并排序、各种内部排序方法的比较。

掌握:

直接插入排序、折半插入排序、希尔排序、快速排序、简单选择排序、堆排序、归并排序、各种内部排序方法的比较。

重点掌握:

插入排序、快速排序、简单选择排序、堆排序。

2.考核要求

识记:

直接插入排序、折半插入排序、希尔排序、快速排序、简单选择排序、堆排序、归并排序、各种内部排序方法的比较。

理解:

直接插入排序、折半插入排序、希尔排序、简单选择排序、归并排序、各种内部排序方法的比较。

简单应用:

插入排序、快速排序、简单选择排序、堆排序、各种内部排序方法的比较。

试卷说明:

能力要求比例:

识记10%、理解40%、简单应用30%、综合应用20%。

程度要求比例:

了解20%、掌握40%、重点掌握40%。

试题难度比例:

较易30%、中等难易50%、较难20%。

参考教材:

《数据结构》第2版清华大学出版社李筠、姜学军等编著

 

第二部分  数据库部分

一、数据库基础知识

1.考核目的:

了解:

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功能,数据库系统的特点

掌握:

数据库的三级模式结构,数据库系统的组成

重点掌握:

数据模型的含义

2.考核要求:

识记:

数据,信息,模式,内模式,外模式,实体,联系

理解:

数据和信息的关系,三级模式结构,二级映像作用,数据独立性

简单应用:

数据库的结构

综合应用:

概念模型的建立,实现实体关系模型的建立

二、关系数据库及结构化查询语言

1.考核目的:

了解:

关系数据库的基本术语

掌握:

关系数据库模型,数据完整性含义

重点掌握:

结构化查询语言的操作

2.考核要求:

识记:

关系、元组、属性、关键字、外部关键字、主属性、非主属性、全码

理解:

关系数据模型、关系模式、实体完整性、参照完整性

简单应用:

确定多关系之间的参照完整性

综合应用:

结合数据定义语言建立多个基本表、以及多表之间的关系、使用数据操纵语言实现单基本表、多基本表的查询、更新操作。

三、关系数据库设计

1.考核目的:

了解:

关系的规范化的含义

掌握:

范式的含义,数据库设计的基本步骤及主要工作

重点掌握:

关系模式的规范化方法

2.考核要求:

识记:

函数依赖的基本概念及分类、第1范式、第2范式、第3范式

理解:

关系模型可能存在的几种问题,关系模式的分解

简单应用:

关系模式的规范化(将一个存在问题的关系模式的分解的过程,掌握到第3范式的范围)

综合应用:

简单的数据库设计

四、SQLServer2000数据库管理系统内容

1.考核目的:

了解:

SQLServer2000的操作环境及其提供的常用工具的使用

掌握:

基本数据类型的使用,实现数据完整性的方法,Transact-SQL中流程控制语句的使用

重点掌握:

数据库和数据库对象的创建和维护方法

2.考核要求:

识记:

数据类型及分类、约束、规则、存储过程、触发器、索引

理解:

流程控制语句的使用、非空约束、check约束

简单应用:

实现惟一值约束、主键约束、外键约束的使用

综合应用:

创建和维护数据库、基本表、视图并定义约束

试卷说明:

能力要求比例:

识记20%,理解30%,简单应用30%,综合应用20%

程度要求比例:

了解20%,掌握35%,重点掌握45%

试题难度比例:

较易30%,中等难易50%,较难20%

参考教材

 《数据库系统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萨师煊、王珊主编

《SQLServer2000应用系统开发教程》清华大学出版社李春葆、曾慧编著

第三部分  计算机网络部分

一、计算机网络概述

1.考核目的

了解:

网络发展不同阶段的特点、计算机网络的组成与结构

掌握:

网络的定义和功能、网络的分类及其拓扑结构

重点掌握:

网络的分类及其拓扑结构

2.考核要求

识记:

计算机网络、ARPANET、Internet、TCP/IP、LAN、MAN、WAN、资源子网、通信子网、网络拓扑

理解:

Internet的发展、计算机网络的分类及其特点、计算机网络拓扑的分类与特点

二、数据通信基础

1.考核目的

了解:

数据通信的基本概念

掌握:

数据通信的基本概念、传输介质及各自特点、数据编码技术、基带传输的基本概念、三种数据交换技术、掌握多路复用的分类及各自特点、循环冗余编码工作原理

重点掌握:

传输介质及各自特点、数据编码技术、基带传输的基本概念、三种数据交换技术、循环冗余编码工作原理

2.考核要求

识记:

信息、数据、信号、信道、带宽、信道容量、数据传输率、数据通信方式、信号传输率、基带传输、频带传输和宽带传输、误码率

理解:

模拟数据编码方法、数字数据编码方法、基带传输、各种传输介质及各自特点、三种数据交换技术、数据数字数据编码方法

简单应用:

香农定理的计算、计算循环冗余编码

综合应用:

停止等待方式及连续工作方式的原理

三、网络体系结构

1.考核目的

了解:

网络体系结构的基本概念

掌握:

网络分层的优点、OSI参考模型各层的功能、TCP/IP参考模型的特点及各层的功能

重点掌握:

OSI参考模型各层的功能、TCP/IP参考模型的特点及各层的功能

2.考核要求

识记:

网络体系结构、网络协议、层次与接口

理解:

网络分层的优点、OSI参考模型各层的功能、TCP/IP参考模型的特点及各层的功能

四、广域网、局域网与城域网技术

1.考核目的

了解:

广域网的主要特征、无线局域网技术

掌握:

Ethernet的基本工作原理、高速Ethernet技术、交换式局域网与虚拟局域网技术、网桥工作过程、ADSL接入技术

重点掌握:

CSMA/CD介质访问控制方法、

2.考核要求

识记:

10BASE-5、10BASE-2、10BASE-T、100BASE-T、IEEE802标准、物理地址、集线器、局域网交换机、VLAN、ADSL

理解:

CSMA/CD介质访问控制方法、网卡的概念及分类;MAC地址及作用、集线器的特点、局域网交换机的交换方式及基本功能

简单应用:

局域网技术、ADSL接入技术

综合应用:

网桥工作原理

五.网络互联

1.考核目的

了解:

IP协议的主要内容

掌握:

IPV4地址定义及其分类、子网和子网掩码、划分子网、CIDR技术、路由器转发分组的算法、TCP与UDP协议的基本内容

重点掌握:

IP地址、子网划分

2.考核要求

识记:

IP地址、子网、子网掩码、ARP、CIDR、NAT、UDP、TCP

理解:

IP协议的主要内容、TCP协议的主要特点、UDP协议的主要特点

简单应用:

划分子网

综合应用:

划分子网与路由转发

六、Internet应用技术

1.考核目的

了解:

WWW的信息组织形式及工作模式

掌握:

Web的工作方式、域名的组成和域名解析、电子邮件地址表示及所用的协议、文件传输服务

重点掌握:

Web的工作方式、域名的组成和域名解析、电子邮件地址表示及所用的协议

2.考核要求

识记:

WWW、HTTP、DNS、FTP、SMTP、POP3、URL、主页

理解:

Internet的域名结构、电子邮件服务的工作过程、FTP的工作过程

简单应用:

电子邮件服务的工作过程

综合应用:

Web浏览的主要协议及过程

七、网络管理及网络安全技术

1.考核目的

了解:

网络管理的基本概念、网络安全的基本概念

掌握:

网络防火墙技术、网络防病毒技术

重点掌握:

网络防火墙技术

2.考核要求

识记:

网络管理的内容、网络管理系统的基本结构、SNMP、网络攻防、安全级别的分类、防火墙、网络病毒

理解:

网络防火墙技术。

网络病毒的分类及特点

简单应用:

信息被攻击的基本类型

综合应用:

防火墙技术

试卷说明:

能力要求比例为:

识记20%、理解30%、简单应用30%、综合应用20%

程度要求比例为:

了解20%、掌握40%、重点掌握40%

试题难度比例为:

较易30%、中等难易50%、较难20%

参考教材:

《计算机网络应用技术教程》清华大学出版社吴功宜主编

《计算机网络应用技术》沈阳理工大学应用技术学院内部教材

专业技能考试大纲

考试科目:

C语言程序设计考试时间:

60分钟

考试总分:

100分考试方式:

上机考试

Ⅰ基本要求

1.熟悉TurboC2.0集成开发环境。

2.掌握结构化程序设计的方法,具有良好的程序设计风格。

3.掌握程序设计中简单的数据结构和算法并能阅读简单的程序。

4.在TurboC2.0集成开发环境中,能够编写简单的C程序,并具有基本的纠错和调试程序的能力。

Ⅱ考试内容

一、基础部分

1.考核目的

了解:

C程序的基本结构;各种数据类型的内存存储形式。

掌握:

常量与变量的定义及使用方法;变量赋初值;算术运算符及表达式;关系运算符及表达式;逻辑运算符及表达式;赋值表达式及复合赋值表达式;条件表达式;格式输入与输出函数。

重点掌握:

算术运算符及表达式;关系运算符及表达式;逻辑运算符及表达式;赋值表达式及复合赋值表达式;格式输入与输出函数。

2.考核要求

识记:

常量与变量的定义及使用方法。

理解:

变量赋初值;算术运算符及表达式;关系运算符及表达式;逻辑运算符及表达式;赋值表达式及复合赋值表达式;条件表达式;格式输入与输出函数。

简单应用:

正确计算各种表达式的值。

二、一般程序设计

1.考核目的

了解:

顺序结构、分支结构和循环结构的概念。

掌握:

顺序结构语句;分支结构语句(if()语句;if()语句1else语句2;switch()语句);循环结构语句(while语句;do-while语句;for语句)。

重点掌握:

分支结构语句;循环结构语句。

2.考核要求

识记:

顺序结构语句。

理解:

分支结构语句;循环结构语句。

简单应用:

使用顺序结构语句完成简单顺序结构程序设计。

综合应用:

使用分支结构语句和循环结构语句完成复杂程序设计。

三、数组的使用

1.考核目的

了解:

一维数组及二维数组的概念。

掌握:

数组的定义及初始化;数组的使用。

重点掌握:

数组的使用。

2.考核要求

识记:

一维数组及二维数组的概念。

理解:

数组的定义及初始化;数组的使用。

简单应用:

利用循环输出数组元素的值。

综合应用:

排序(简单排序、选择排序、冒泡排序);从数组中挑数(满足某一条件的数及素数的判定);二维数组的格式输出。

四、函数

1.考核目的

了解:

函数的定义;形参和实参的概念。

掌握:

函数的调用;函数的返回值。

值传递方式和传址方式。

重点掌握:

函数的调用。

2.考核要求

识记:

函数的定义;形参和实参的概念。

理解:

函数的调用;函数的返回值。

值传递方式和传址方式。

简单应用:

编写函数并调用函数。

综合应用:

递归函数。

五、指针

1.考核目的

了解:

指针的概念。

掌握:

指向变量的指针;一维数组的指针和指向一维数组的指针(指向字符数组的指针);函数的指针和返回指针的函数;指针做为函数参数及传址方式。

重点掌握:

一维数组的指针和指向一维数组的指针(指向字符数组的指针)。

2.考核要求

识记:

指针的概念。

理解:

指向变量的指针;一维数组的指针和指向一维数组的指针(指向字符数组的指针);函数的指针和返回指针的函数;指针做为函数参数及传址方式。

简单应用:

利用指针方法访问一维数组。

六、结构体与共用体

1.考核目的

了解:

结构体与共用体的概念。

掌握:

结构体变量的定义与初始化;结构体变量的使用;

重点掌握:

结构体变量的使用。

2.考核要求

识记:

结构体与联合体的概念。

理解:

结构体变量的定义与初始化;结构体变量的使用;

简单应用:

正确计算和输出结构体变量和共用体变量各成员的值。

七、文件

1.考核目的

了解:

文件的基本概念。

掌握:

文件的打开方式,文件的建立、读入和输出。

重点掌握:

文件的打开方式,文件的建立、读入和输出。

2.考核要求

识记:

文件的基本概念。

理解:

文件的打开方式,文件的建立、读入和输出。

简单应用:

复制文本文件,输出文本文件

综合应用:

Ⅲ考试方式

1.考试方式:

上级考试;

2.上机考试考题题型包括:

程序设计题;

4.总考试时间:

60分钟;

5.考试环境:

使用TurboC2.0集成开发环境进行考试,每人一台计算机,在计算机房上机考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