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作文素材外国人物解读27页.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2060710 上传时间:2023-06-04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5.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语文作文素材外国人物解读27页.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高考语文作文素材外国人物解读27页.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高考语文作文素材外国人物解读27页.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高考语文作文素材外国人物解读27页.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高考语文作文素材外国人物解读27页.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高考语文作文素材外国人物解读27页.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高考语文作文素材外国人物解读27页.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高考语文作文素材外国人物解读27页.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高考语文作文素材外国人物解读27页.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高考语文作文素材外国人物解读27页.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高考语文作文素材外国人物解读27页.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高考语文作文素材外国人物解读27页.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高考语文作文素材外国人物解读27页.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高考语文作文素材外国人物解读27页.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高考语文作文素材外国人物解读27页.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高考语文作文素材外国人物解读27页.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语文作文素材外国人物解读27页.docx

《高考语文作文素材外国人物解读27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语文作文素材外国人物解读27页.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考语文作文素材外国人物解读27页.docx

高考语文作文素材外国人物解读27页

高考语文作文素材外国人物解读

波德莱尔式对现代都市的疏离感和陌生感,及魏尔伦式的世纪末颓废情绪。

夏尔·皮埃尔·波德莱尔

法国十九世纪最著名的现代派诗人,象征派诗歌先驱,代表作有《恶之花》。

夏尔·波德莱尔是法国象征派诗歌的先驱,在欧美诗坛具有重要地位,其作品《恶之花》是十九世纪最具影响力的诗集之一。

从1843年起,波德莱尔开始陆续创作后来收入《恶之花》的诗歌,诗集出版后不久,因“有碍公共道德及风化”等罪名受到轻罪法庭的判罚。

1861年,波德莱尔申请加入法兰西学士院,后退出。

法国诗人。

1821年4月9日生于巴黎。

幼年丧父,母亲改嫁。

继父欧皮克上校后来擢升将军,在第二帝国时期被任命为法国驻西班牙大使。

他不理解波德莱尔的诗人气质和复杂心情,波德莱尔也不能接受继父的专制作风和高压手段,于是欧皮克成为波德莱尔最憎恨的人。

但波德莱尔对母亲感情深厚。

这种不正常的家庭关系,不可避免地影响诗人的精神状态和创作情绪。

波德莱尔对资产阶级的传统观念和道德价值采取了挑战的态度。

他力求挣脱本阶级思想意识的枷锁,探索着在抒情诗的梦幻世界中求得精神的平衡。

在这个意义上,波德莱尔是资产阶级的浪子。

1839年,波德莱尔通过了毕业会考。

他向往过“自由的生活”,要去当作家。

他博览群书,大量涉猎文学作品,来往于青年画家、文学家之间,并被浪漫主义这“美的最新近、最现代的表现”所征服。

1841年,夏尔·波德莱尔被送出国旅行和巴黎文人艺术家交游,过着波希米亚人式的浪荡生活。

原目的地为加尔各答,中途在毛里求斯等地停留,他拒绝继续旅行,与1842年2月15日回到法国,继承了父亲的10万法郎。

1845年.波德莱尔发表了画评《1845年的沙龙》,以其观点的新颖震动了评论界。

1848年巴黎工人武装起义,反对复辟王朝,波德莱尔登上街垒,参加战斗。

1851年,发表《酒与大麻精》。

9月,发表散文诗《酒魂》。

1852年,波德莱尔的创作进入高潮。

他先后发表了二十多首诗,十余篇评论和大量译著。

1855年,以《恶之花》的标题发表18首散文诗。

7月,发表第一批散文诗《夜色朦胧》和《孤独》。

1857年6月25日,诗集《恶之花》出版。

奠定波德莱尔在法国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

这部诗集问世时,只收100首诗。

1861年再版时,增为129首。

以后多次重版,陆续有所增益。

1864年2月7日和2月14日,在《费加罗报》上发表6首散文诗,标题为《巴黎的忧郁》。

4月24日,夏尔·波德莱尔到达比利时的布鲁塞尔。

5月~6月,在比利时做演讲,朗诵自己的诗作。

尽管他厌恶这个国家和比利时人,他还是在比利时一直住了两年。

1866年3月15日,夏尔·波德莱尔昏厥。

3月22日~23日,他的病情恶化。

3月30日,他右半边身体瘫痪。

3月31日,《新恶之花》发表。

7月2日,波德莱尔被送回巴黎。

1867年8月31日,夏尔·波德莱尔死。

9月2日,夏尔·波德莱尔被安葬在蒙巴纳斯公墓。

1869年遗著《巴黎的忧郁》出版。

作为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先驱,波德莱尔用作

夏尔·皮埃尔·波德莱尔的签名

夏尔·皮埃尔·波德莱尔的签名

品奠定了这一文学分支的基调:

摒弃传统,独辟蹊径。

他从自己的创作出发,在诗歌题材上大胆创新,选取城市的丑恶与人性的阴暗面,并且具有在声光和色的背后捕捉事物秘密的才能。

他在习以为常的具象中,展现人生的各个层面。

诗人拒绝把生活空虚地理想化,拒绝浮面的欢娱自足,他要返回存在的本质层次,因而把社会病态诉诸笔端。

波德莱尔认为“丑恶经过艺术的表现化而为美,带有韵律和节奏的痛苦是精神充满了一种平静的快乐”,这是艺术的奇妙的特权之一。

作为法国象征主义诗歌的鼻祖和现代主义诗歌先驱,波德莱尔身上还充溢着一种大胆的反叛精神。

法国象征主义诗人兰波尊他为“最初的洞察者,诗人中的王者,真正的神”。

波德莱尔认为:

在每个人身上,时刻都有两种要求,一种趋向上帝,一种向往撒旦。

对上帝的祈求或是对灵性的祈求是向上的愿望,对撒旦的祈求或是对兽行的祈求是堕落的快乐。

波德莱尔明确地指出,他要深入人的最卑劣的情欲中去,大胆地采撷几朵“恶之花”,呈现给世人。

谁也没有象他那样探入人的心灵深处,到那最阴暗的角落里去挖掘,因而加深了诗的表现力。

同时,波德莱尔是个典型的苦吟诗人,讲究字酌句斟。

他的诗意境幽深,形象生动,寓意深远,富于表现力和极大的感染力。

他既能为表现出精神的痛苦而写得低回婉转,一唱三叹,又能为抒发对理想和光明的向往而写得轻松、简洁、明快,象蝉翼在阳光下震颤;他象画家,把诗写得富有质感和立体感,还可以维妙维肖地表现出事物的细节的真实。

从题材上看,《恶之花》歌唱醇酒、美人,强调官能陶醉,似乎诗人愤世嫉俗,对现实生活采取厌倦和逃避的态度。

实质上作者对现实生活不满,对客观世界采取了绝望的反抗态度。

他揭露生活的阴暗面,歌唱丑恶事物,甚至不厌其烦地描写一具《腐尸》蛆虫成堆,恶臭触鼻,来表现其独特的爱情观。

(那时,我的美人,请告诉它们,/那些吻吃你的蛆子,/旧爱虽已分解,可是,我已保存/爱的形姿和爱的神髓!

)他的诗是对资产阶级传统美学观点的冲击。

众所周知的事情是,波德莱尔的“颓废”或者“颓废主义”成为了他诗歌最重要的标签,而也有人说是波德莱尔第一次为文学艺术打开了“审丑”之门,这一点也坐实了波德莱尔对于象征派的先潮意义。

这似乎也一定程度上印证了波德莱尔的一生必定是潦倒困苦而一如曾经有学者将其比喻为法国的杜甫,当然确实有一定的相似之处。

波德莱尔自己曾说,从童年时期便有孤独感,这当然与母亲的改嫁并将自己寄宿的情况有关,波德莱尔甚至将此理解为宿命。

当把自己的孤独感受如此理解时,生命便不得不呈现出一种悲剧色彩--一生都拼命的抗拒孤独,而一生却又不得不行路在孤独之中。

这又好像我们人类与死亡的关系,一生都为了寻求更好地生存,而却终将走进坟墓,那么一个人,他每日与死亡相对,必定是可怕而可怜的。

这却又好像波德莱尔与孤独的关系了。

到了这种情况下,波德莱尔的诗人气质则被培养出来了。

一种孤芳自赏、自我玩味的态度,一种因为被分离而诱发的纯粹的骄傲。

有理由相信,《恶之花》的结集出版应该与波德莱尔的经济拮据状况有很大的关系,波德莱尔试图通过这一手段对自己的经济状况予以改善,同时能够清还自己的债务。

但是即便如此,波德莱尔对自己的形象仍然是一如既往的苛求,“带有一种英国式的简洁风格”,而“他的恭敬的举止常常近于做作的程度”。

从这一点我们似乎也可以从波德莱尔诗中的那种拘谨的格式中有所斩获,而他对人与社会的反常性的理解和演绎似乎就更加能够来自于自己的生活状态。

通过诗歌和人生际遇变化的对比,不难发现,波德莱尔的诗歌中的“否定性人生体验”是用忧郁、无聊、悔恨、烦恼、痛苦堆积成的现实,是众生溃疡的心灵,是现实中艺术的堕落和情欲的污秽。

19世纪末20世纪初,精神上的压抑与惶惑不安,生活上的焦虑孤独空虚与无聊,肉体上的欲望沉沦,成为西方世界的普遍精神状态。

波德莱尔心灵观照下出现的“人群”意象,使诗人的个人性体验上升为群体的生命体验。

波德莱尔融入众人的孤独,又保持独立和清醒,从而真实表现众人的孤独体验。

波德莱尔诗歌中的否定性体验所描绘的正是众人的世纪病心态,是差异性个体所体验到的众人生活的、恶浊的平庸现实,揭示世人包括自己心灵的阴暗与病态。

波德莱尔也反对崇古抑今,他认为“美”具有现代性,美就存在于现实的世界。

当然,这种“美”是需要通过“应和”来发掘的,波德莱尔认为美存在于隐藏着的“另一个世界”,是上帝根据自己和天堂的形象创造和规定的,艺术家的作用就是用一种单纯、明晰的语言来说明这个更为真实的世界。

然而要表现这个隐藏在现实之后的真实世界需要想象力的作用,“由于想象力创造了世界,所以它统治这个世界”,“是想象力告诉人颜色、轮廓、声音、香味所具有的精神上的含义。

它在世界之初创造了比喻和隐喻,它分解了这种创造,然后用积累和整理材料,按照人只有在自己灵魂深处才能找到的规律,创造一个新世界,产生出对于新鲜事物的感觉。

”这种想象力也不是凭空创造出来的,“好的想象力拥有大量的观察成果,才能在与理想的斗争中更为强大”,那些幻景也是从自然中提炼出来的,“记忆中拥塞着的一切材料进行分类、排队,变得协调,经受了强制的理想化,这种理想化出自一种幼稚的感觉,即一种敏锐的、因质朴而变得神奇的感觉!

”波德莱尔把想象力建立在对客观世界的观察与分析之上,冲淡了它的神秘色彩,想象力就是借以表现现实世界与真实世界“应和”的工具。

对象征主义画家来说,他们虽然都表现对现世的生活的态度,但都是通过赋予画面一定的意义来完成的,这种寓意或是明朗、或是隐晦。

波德莱尔的“美”也不等同于古典主义艺术家提倡的“完美无瑕”,很多“不美”甚至是丑陋的形象也进入波德莱尔的视线中。

波德莱尔的影响就在于,将他视之为领袖的象征主义画家们绘画题材的扩大,画家不再专注于表现“美”的事物、美好的生活,甚至有些画家们开始尝试描绘一些“丑陋”形象—张牙舞爪的瘟神、面目狰狞的独眼巨人。

保罗·魏尔伦

保罗·魏尔伦(PaulVerlaine,1844-1896年)是一名法国诗人。

是象征主义派别的早期领导人。

象征主义者尝试把诗歌从传统的题材和形式中脱离出来。

魏尔伦的诗歌以优雅、精美且富有音乐性而著称。

他在梅斯出生,1871年在巴黎时深受年轻诗人亚瑟·兰波影响。

与妻子分居后,他和兰波过上了波希米亚式的生活,并沦落成酒鬼。

1873年在与兰波争吵时开枪打伤了他,因此被判入狱两年。

波西米亚式生活:

波希米亚式生活方式是一个文化术语,是流浪、自由的代名词。

马丁·海德格尔

马丁·海德格尔,德国哲学家。

20世纪存在主义哲学的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之一。

哲学思想

海德格尔是存在主义哲学的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之一。

他在《存在与时间》一书中曾引用柏拉图的这段话:

“当你们用‘存在着’这个词的时候显然你们早就很熟悉这究竟是什么意思,不过我们也曾相信懂得它,但是我们现在却茫然失措了”。

然后他说柏拉图当时指出人人都熟悉的“存在”的意思其实并没有人真正懂得。

这个问题直到2000年后的今天还没有解决,而他就是要来重新提出并解决这个“在”的意义的问题。

海德格尔阐述“在”的意义如下:

已经具有的性质。

也就是说,首先必须“在”,才有“在者”;绝不可能根本不“在”,就有了“在者”。

要解决“在”的问题,必须追溯到一种“在者”,这种“在者”在究竟成什么样子还不明确时它的“在”已经明确了。

海德格尔认为只有“我”是这种“在者”,只有“我”是在成什么样都还不清楚的时候它的“在”已经恬然澄明了。

因此,他认为“我”就是“在”,“在”就是“我”。

往下,海德格尔就谈论“我”的“在”就是世界。

这里,海德格尔思想的核心是:

个体就是世界的存在。

在所有的哺乳动物中,只有人类具有意识到其存在的能力。

他们不作为与外部世界有关的自我而存在,也不作为与世界上其他事物相互作用的本体而存在。

人类通过世界的存在而存在,世界是由于人类的存在而存在。

海德格尔还认为人类处于矛盾之中,他们预示到不可避免的死亡,死亡导致痛苦和恐怖的经验。

他们不得不承认死亡是不可避免的,接着便是一切不复存在。

我们的存在既不是我们自己造成的,也不是我们的选择。

存在是强加给我们的,并将一直延续到我们去世。

海德格尔哲学对于现代存在主义心理学具有强烈的影响,特别是对L.宾斯万格心理学的影响尤深。

他把海德格尔的世界之存在概念作为存在主义心理学的基本原则。

他的存在主义思想对以后心理治疗的发展,亦产生了很大的启发作用。

存在与时间

在得到布伦塔诺的论文《论“存在”在亚里士多德的多重意义》后,海德格尔说:

“我开始了在哲学上第一次笨拙的尝试。

”第一次开启了海德格尔对存在的追问,莱布尼茨曾感叹道:

“意识到自己的存在,这是多么令人震惊啊!

”海德格尔显然也被哲学的发问震撼到了,并坚持着哲学就是对“存在”的追问。

在弗赖堡大学时期,海德格尔在一些哲学杂志发表过论文(《学者》),与当时著名的教师交往亲密,例如施耐德和李凯尔特,毕业时海德格尔的考虑过专攻数学争取教师资格和专攻哲学留校工作或者继续哲学,最终还是进了哲学系,并倒向胡塞尔。

在大学时期由于受胡塞尔的《逻辑研究》很大影响,并称这本书有着非凡的魅力,虽然阅读时困难重重,但此书始终不离手。

1912年在《为天主教德国的文学展望》上发表《逻辑新探》,此文把已被胡塞尔克服的心里主义问题选择为主题,可见胡塞尔对其影响之深。

在施耐德指导的《心理主义的判断学说》成功取得“最优秀”的成绩后,顺利取得博士学位。

之后在1915年,一战爆发取得教师资格,并写出了资格论文《邓司各脱范畴和意义学说》。

海德格尔在论文中对各种对象领域、构成“各种现实性的形式”的基本结构或框架进行考察这个意义上借用了司各脱的语言,对“范畴”进行了讨论。

在做无俸讲师时,邂逅了胡塞尔。

后者相当赞叹海的才华,并称其为“现象学神童”,于此之前胡塞尔年长的朋友,马堡大学的那托普交友曾有意聘请海德格尔来自己这边讲课,但由于种种原因,始终未能如愿。

20年曾计划招聘海德格尔为编外教授,四月初在胡塞尔的生日聚会上结识了雅斯贝斯,马堡大学在22年2月正式打算招聘时,结果还是没有实现,九月在海德堡雅斯贝斯的私宅中与雅斯贝斯进行了一周的讨论,十月中旬编写成了《亚里士多德的现象学解释》(即《那托普手稿》)并送往马堡大学和哥廷根大学,这些发展非常重要,标志着《存在与时间》方法上的准备。

在1923年在托特瑙堡修建了山中小屋,并作为主要的写作场所,在24年发表了《时间概念》之后的1927年,《存在与时间》的第一部分问世,从此海德格尔名声大噪,毫无疑问的成为了德国哲学界的第一号人物。

《存在与时间》成型时并不真正成熟,如果没有外部压力,海德格尔或许会推迟此书的出版,书中亦有不少草率,性急之处。

这里集中了海德格尔整个思想过程的许多问题,其中包括“本真状态与非本真状态”“逻辑与判断”“真理构成”“先于理论认识的经验”“事实性生命”“此在的存在方式”“时间性问题”等

海德格尔开篇便重申对“存在意义”发问的必要性,从“存在”本身便是超越一切种属关系的,最普遍的概念,它似乎谁都懂得,但其意义确隐藏在晦暗中。

从柏拉图开始,便把错误的把存在等同于一切存在者,海德格尔则认为西方哲学在这一错误上越走越远。

书中详细讨论了此在与世界,时间的问题,书中概括来说分为此在与世界,此在与时间,此在展开部分。

书中准备性叙述中,则规划了人类学与心理学还有生物学,进行了生存论的准备工作。

并提出了Dasein(此在)的基本问题,“此在总是我的存在”Dasein指人的存在,海德格尔为了避免传统形而上学的主体占优和人的对象化(笛卡尔式思考)而选用此词。

之后便马上提出此在总是“IN-der-welt-sein”(在世界之中存在),并且详细讨论了世界与世界的各个环节。

世界并不是物的单纯聚集,它并不是可以供我们直接观察的对象,我们总是属于世界。

并讨论了笛卡尔的存在论,提出了用具和世内存在者,详细了讨论了人们对于物的用具性把握。

此在的展开样式则分为:

情绪,言谈,领会。

此在被抛之于世界,并总是非本真的沉沦与世界,在沉沦中与他人共在,依此海德格尔提出了众人的概念,我们总与其他人一起存在,并且在这种一起中参与大众的一切,然后丢失自己,被抛地筹划自身,接着就是沉沦的样式:

闲言.好奇.两可。

尽管此在总是非本真的存在,但海德格尔提出了一个“畏”这一情绪,使得本真成为可能,畏没有具体对象,而是人类有限性的表现,此在的基本存在即为——操心。

畏袭来,此在出离自身体,并意识到自己的有限性。

畏在畏之中,它是无而且在无何有之乡,此在害怕沉沦,并有了本真状态。

畏使此在看到了自身的终极——死。

海德格尔详细的讨论了死的概念,它是时间的到时并且无法被经验,他使得此在谋划自身——向死而生,此时出现了“良知”呼唤此在。

此在在这种良知中见到了本真能在的生存结构。

在书中最后一部分则讨论时间问题,批判了传统流俗的计数时间,结合时间性来讨论此在的生存状态,得出让人迷惑的概念“人即时间”这主要体现在领会.沉沦等时间性的讨论,在这里,也引导出了海德格尔的历史观念。

总的来说此书用人的在场来探索存在的种种意义,此后分析的种种结论则导出了存在的“疏明之地”,在这里存在者正题被把握,这光影纵横的存在场就是存在本身,使得物与此在的缘在发生,物与此在是其所是的回归于自身。

不过存在本身的探索并没有就此结束。

此书的第二部分由于种种原因,或许出于思想的触礁,海德格尔决定不再写下去。

后期的思索基本都是对《存在与时间的》补充,主要见于《形而上学导论》《艺术作品的本源》《时间与存在》《根据的本质》《真理的本质》等

在科学方面海德格尔有着很高的修养,可以和海森堡进行高层次的科学对话后期也对科学技术提出自己的批判:

《世界图像时代》《技术的追问》。

等海德格尔后期也宣称了哲学终结,这是自然也是出于他对哲学史的深刻研究,后来他的全集已经出了80多卷了,无疑是思想界的瑰宝,他用他的思想证明了他的一生。

名言

1、哲学不能引起世界现状的任何直接变化。

而且,所有一切只要是人的思想和图谋都不能做到。

2、人生就是学校。

在那里,与其是幸福,毋宁是不幸才是好的教师。

因为,生存是在深渊的孤独里。

3、充满劳绩,然而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之上。

4、存在是存在者的存在,存在者存在是该存在者能够对其它存在者实施影响或相互影响的本源,也是能被其它有意识能力存在者感知、认识、判断、利用的本源。

5、诗人从跃动、喧嚣不已的现实中唤出幻境和梦。

6、思就是在的思,……思是在的,因为思由在发生,属于在。

同时,思是在的,因为思属于在,听从在。

7、思之最恒久之物乃是道路。

8、良心唯有经常以沉默形式来讲话。

9、人安静地生活,哪怕是静静地听着风声,亦能感受到诗意的生活。

10、人活在自己的语言中,语言是人“存在的家”,人在说话,话在说人。

阿多尼斯《我的孤独是一座花园》

在《我的孤独是一座花园》里,“童年”是诗人一生也未能逃开的“五指山”。

诗人索性以“童年”的眼光,看待自己的成长。

在诗篇里,诗人像个孩子一样,有十万个为什么等待着发问:

什么是路,什么是树,什么是空气,什么是镜子……这些发问,有如孔子所谓的“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不同之处在于,他用诗歌意象给这些问题立象,正如古人的“言不尽意,立象以尽意”。

可以说阿多尼斯要用意象找到鸟兽草木的真名:

传说世界万物俱有真名,一种呈现其真实本质的名字,只要你能唤出它的真名,它便会像妖怪一样顿现原形。

在发问中,阿多尼斯把自己的身体当作了一支笔,插在命运的墨水盒里,写出最后的答案。

他很明白,“真正的凯旋,在于你不断地毁灭你的凯旋门。

”因此他必须像一名永不停歇的过客,不激不随的走下去,问下去。

三岛由纪夫

三岛由纪夫文学不同于一般的日本文学,在作品中少有哀伤的阴柔美却有一种强烈的冲击力带给人心灵上的震颤和情感的激荡。

这正是因为三岛由纪夫常带着一种逆反和冒险的精神来演绎相反相对的概念和思想。

在他的作品中经常会出现一些二律背反的公式,如美与恶,爱与丑,优雅与暴烈,青春与老朽,诚实与伪善,希望与破灭,均衡与破坏等等,令人感受到三岛无处不在的矛盾性。

三岛对战后的日本充满了失望,所谓的文明侵蚀了传统的美好。

社会上的腐败、荒诞与衰落让三岛从中叩问并引发深思,压抑的现实总是压抑着人性,文明的发展反而使人的生命本能不断衰退。

三岛对爱欲的描写也是他试图超越现实原则的一种尝试和突围。

他的作品中不管是混乱现实中的畸形爱情还是理想世界中的唯美爱情,都表达了三岛从绝望中追逐美好爱情的希望,从腐臭中找寻清新的空气,达到对现实的反思和对抗。

三岛由纪夫的作品在充溢青春、生命力旋动的同时,也回荡着一股死亡之气,他的几乎每一部作品都涉及死亡。

死亡意识简直是一个巨大的、无法逃避的阴影,贯穿三岛的创作生涯。

对于三岛来说,死不代表恐惧,而是一种美丽的、使人向往的东西。

他的作品中的死与青春、活力结合在一起散发出一种诱人的、奇异的色彩。

与众不同的死亡意象构成了他怪异美学的一部分。

卡勒德·胡赛尼《群山回唱》

因贫穷和战争铸成的六十年悲欢离合。

父子兄妹、表亲继母,他们如何去爱,如何被伤害,如何互相背叛与彼此牺牲。

1952年,阿富汗,贫穷的村庄沙德巴格。

10岁的男孩阿卜杜拉和3岁的妹妹帕丽经历了一场可能永生难以挽回的骨肉分离。

他们的妈妈在生帕丽的时候死于大出血,父亲萨布尔是个卖苦力的老实人,勉强支撑着艰难度日。

他无力拉扯两个年幼的孩子,又给孩子们娶了个继母帕尔瓦娜。

帕尔瓦娜的哥哥纳比在喀布尔一户富裕人家里做厨子兼司机,女主人妮拉一直无法生育。

纳比舅舅居间牵线,帕丽被卖给了妮拉,开始了新生活。

一连串的变故之后,便是一场接一场的战争。

苏联人来了,战争爆发了;苏联人走了,军阀们来了;军阀们走了,塔利班来了;塔利班走了,美国人来了。

国破家亡,故事的主人公被迫流散,此后的故事将续写于喀布尔、加利福尼亚的圣何塞和法国的巴黎。

卡勒德·胡赛尼认为《群山回唱》的主要主题是失去、痛苦、记忆、爱和亲情。

阿卜杜拉和帕丽的骨肉分离是“全书的核心”。

故事中的两人后来都成为了“时间流逝的受害者”:

哥哥阿卜杜拉一直怀念帕丽,人生的大部分时光都为她痛苦不已;而妹妹帕丽在离开哥哥之后则将他淡忘。

然而在故事的最后,帕丽了解了自己的身世,记起阿卜杜拉并在美国与他重逢时,阿卜杜拉却患上了阿兹海默症,已经忘记了妹妹。

胡赛尼表示,“这个问题已经被提过很多次:

‘回忆’究竟是一种福气,保护着你珍爱的一切;还是一种诅咒,让你不断重现生命中最痛苦的时刻,经历过的艰辛、挣扎和悲痛。

”这一系列事件的组合使得《群山回唱》“有点像一个彻底颠覆的童话故事”,“开头是痛苦的分离,而结尾则是感人的重逢”,然而整个故事和最终的重逢“并不完全符合读者的期望”。

但胡赛尼认为这“正像人生一样”。

他同时还认为自己的这部作品和前两部作品《追风筝的人》、《灿烂千阳》一样,都是与“爱”相关的故事,但并非传统意义上一男一女之间的浪漫爱情,更多的是人们意想不到的角色之间萌发的爱和感情,在出乎意料的环境下产生的热烈情感。

保罗·策兰

“血滴”诗

策兰是一位自始至终顶着死亡和暴力写作的诗人。

作为一个父母丧生在纳粹的犹太人集中营、经历过多年流亡生活、患有精神分裂症、最终自沉于塞纳河的德语诗人,策兰为这个世界贡献了最杰出的关于死亡、绝望与神秘的诗歌。

战争在保罗-策兰思想刻度里刻下的是生活和生命的破碎、撕裂以及无极的黑暗。

即使是在战争过后的日子里,诗人在黑暗主题的笼罩下,或者说是在磨砺黑暗主题的过程中,破碎、撕裂的感觉始终弥漫于其内在的精神空间,不肯挥去。

从总体趋势上来看,在策兰的诗作中充斥破碎与超现实的意象,对于死亡的想象尤其丰富。

他以怀疑、对抗、狂怒的态度面对着带给他厄运的世界。

读他的诗作,面对历史浩劫摧残生命的现实时那种力压千钧的重的感觉和黑暗的感觉到处都在弥漫,几乎使人透不过气来;又感觉恍如折射在锋利的玻璃碎片上面的强光,黑暗越是减轻,切肤之痛就越来越深。

论者切中要害:

诗人策兰的语言“来自一个死亡的王国”。

耶鲁大学的MichaelDirda认为策兰就像远古的先知,启示着人类永恒负担,他的诗“根本就是血滴”。

独创形式

策兰也是一位有勇气的具有独创性的诗人:

他没有屈从历史的暴力,也没有去迎合战后德语文学界对社会问题的压倒一切的关注,或那种以“大多数的名义”强加给一个诗人的要求。

从诗的形式上来看,策兰早期诗歌的传统因素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多有标点规矩,语句完整,句法和语法符合规范;承袭古希腊的诗韵,他常用抑扬格(xX)和扬抑格(Xx)韵步,尤其偏爱扬抑抑格(Xxx)韵步;诗句大多由流畅的、音乐性强的长句构成。

语言象是得到释放一样,自由奔腾下来;隐喻较为明晰,图象十分丰富,德国浪漫主义和法国超现实主义的影响尤其明显,颇为传统。

在经历奥斯维新经验积习后,那种意志死死压着的尖锐的绝望与屈辱,已经不可避免的成为了策兰审视的一个宏大背景,他用词语搭建起一种向度,一种对语言的超越,成为了他态度的一部分,更多的则呈现为一种对于上帝的对抗。

反复的思考上帝是科学的把握方式,而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