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村支书先进事迹材料大全.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2061106 上传时间:2023-06-04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41.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村支书先进事迹材料大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关于村支书先进事迹材料大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关于村支书先进事迹材料大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关于村支书先进事迹材料大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关于村支书先进事迹材料大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关于村支书先进事迹材料大全.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6页
关于村支书先进事迹材料大全.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6页
关于村支书先进事迹材料大全.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6页
关于村支书先进事迹材料大全.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6页
关于村支书先进事迹材料大全.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6页
关于村支书先进事迹材料大全.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6页
关于村支书先进事迹材料大全.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6页
关于村支书先进事迹材料大全.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6页
关于村支书先进事迹材料大全.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6页
关于村支书先进事迹材料大全.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6页
关于村支书先进事迹材料大全.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6页
关于村支书先进事迹材料大全.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6页
关于村支书先进事迹材料大全.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6页
关于村支书先进事迹材料大全.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6页
关于村支书先进事迹材料大全.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6页
亲,该文档总共2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关于村支书先进事迹材料大全.docx

《关于村支书先进事迹材料大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村支书先进事迹材料大全.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关于村支书先进事迹材料大全.docx

关于村支书先进事迹材料大全

关于村支书先进事迹材料大全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了关于村支书先进事迹材料范文大全,有需要的小伙伴一起来参考一下吧,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下面大家参考!

  

  【篇一】

  一心为民的好支书

  xxx,1969年出生,中共党员,高中毕业,xx年任妇女主任,xx年任村委委员,xx年任计生主任,当选为村支书记、村务负责人。

现任米心镇岳家村党支部书记、村务负责人。

该村位于米心镇东北面,全村共户、口人,是一个山区村。

近年来,该村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她用开阔的思路带领群众逐步走向富裕;他用那无私的情怀给每一名需要关心的群众带来温暖和慰籍。

坚持开拓创新,真抓实干,经济社会持续了良好发展势头:

  一是抓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

村是一个山区纯农业村,各方面优势不明显,群众增收缓慢。

上任之后,xxx同志经过和村干部、群众多方探讨,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作为农民致富增收的好路子。

新引来了外地客商,带动了经济发展。

引进了重庆巴南区种植大棚蔬菜一户(沈永建),种植面积在500亩以上;同时引进养鸭大户一户,养殖规模在15000只以上,带动本村养鸭户一户,养殖规模在3000只左右;产业结构正在稳步调整中。

  二是搞好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生产生活条件。

村地处潼南最北端米心镇。

距离遂宁市仅有35公里的路程。

以前道路崎岖,坑洼不平,村民外出十分不方便。

xxx同志借上级村村通的有利时机,多方筹措资金。

全村原9个社水泥路面已通7个社,碎石路面通达每个院子;2010年,在县财政局结穷亲活动过程中,使2个组(原3个社)百分之七十的农户米宽的水泥路面通到了院坝;道路硬化后,极大的方便了群众出行,彻底解决了这一带群众出行难的问题,通路那天,群众敲锣打鼓、鸣放鞭炮,感谢蒋书记为他们解决了20多年没能解决的难题。

由于该村地处偏远,农业生产条件比较艰苦。

xxx同志始终将搞好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工作的重心,近年来,新建、维修生产路1000余米,建堤灌站一座,自来水厂一座,国家投资180万元,此刻正在建设中。

这些项目的投入,有力的改善了生产生活条件。

  截止目前,全村4个组80%的村民用上了天然气,全村有线电视覆盖率到达90%以上;

  三是舍小家顾大家,一心为民谋利益。

xxx同志是一名老支书,多年来,他始终坚持先公后私,舍小家、顾大家,为了群众默默奉献,无怨无悔。

他的脚步遍布了村的每一片土地。

做事公正、公平、公开,群众都很满意。

每当村里的群众、老人在困难的时候,都能见到他们的蒋书记,逢年过节的时候、生活有困难的时候,xxx同志都能出此刻五保老人、烈军属、病灾群众的家里,送钱送物,帮忙解决生活困难,带来党和政府的温暖,老人们都说:

“国应真是我们的好支书阿!

  xxx同志就是这样,扎根山村、默默奉献,他身上虽然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感人事迹,但是用自己的努力工作,推动了全村经济社会的稳步发展;这,就是我们的蒋支书。

我们的好支书!

  【篇二】

  xxx,男,观化乡村人,出生于1969年8月,大专学历,2000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2000年开始担任村支部书记,曾获得区优秀共产党员、市优秀支部书记、区“五型书记”等荣誉称号。

在同志带领下,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观化乡村,位于观化乡西边的飞龙关外,是区的边远山区,丝绸之路贯穿其间,东至飞龙关,南接县,西抵高桥关,北眺。

辖4个村民小组,104户农户,300人。

昔日的村是一个行路难、用电难、收视难等众多问题缠身的落后村,是一个人心涣散群众矛盾多的问题村……,但近几年来,村在观化乡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在村支部、村委一班人的带领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村民们出门就能够坐车,改变了几十、上百年来肩挑背磨的现状,改变了“两耳不闻山外事,一生只耕门前山”的历史。

至2013年底,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到达6607余元,平均每年人均增收356元。

农民收入水平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一、穷则思变

  村支部在同志的带领下,因地制宜地制定了村的经济发展思路:

依托村的自然资源优势,不断发展林竹业、畜牧业及山木药材;大力改善公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力争一年有新发展,三年有新发展,五年有新突破。

  二、抓好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民增收

  至2008年底,村支部、村委认真按照本村的经济发展思路,大力进行农业内部结构调整,促进了农民增。

观念的贫穷是最大的贫穷,思想落后是最大的落后。

在张书记的带领下,两委在促进小农意识转变上狠下功夫,会同乡包村干部进村入户,利用村民会、户长会等形式鼓励农民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并带头敢想、敢试、敢干,让群众明白了发展是执政兴国、富村的第一要务,脚踏实地、因地制宜,让当地村民放弃“等、靠、要”思想,树立“一靠政策、二靠科学、三靠投入”理念,主动谋发展。

  1、认真宣传退耕还林政策,确保退耕“退得下、稳得住、不反弹”,全村高标准退耕还林430亩,栽竹1000余亩,造林上千亩。

  2、认真发展畜牧业。

村支部加强与信用部门的沟通联系,近三年,观化信用社为村90%左右的农户带给贷款200余次,金额近百万元,解决了农户依靠科技发展资金不足的问题,且资金回收良好,并被评为“信用村”。

改变了过去全村在信用社仅有500元信用贷款还难以收回,群众害怕投入的窘状。

透过努力,全村已发展养羊大户10余户,羊600余只,肉牛100余头,牲猪800余头,并涌现了百头以上的养猪大户3户,发展兔子上千只,小家禽发展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并有数户养殖大户。

到目前,村户平1头牛、8头猪、6只羊、10只鸡、10只兔,畜牧业发展上有着良好的发展势头。

有群众戏言: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有牛羊。

  3、大力发展药材。

以鸿林集团为龙头,超多发展黄柏基地。

几年来,张书记在“飞龙关、大火地”等地带头成片栽植黄柏,全村栽植黄柏3000余亩近百万株,户平拥有黄柏30亩、上万株,现普遍长势良好,假以时日,每株黄柏以30元计算收入,户平将增收3万余元,那时村的黄柏真正成为“民心工程”、“千元增收工程”。

  4、以短养长抓增收。

去今两年,村支部带领群众利用黄柏地内大搞增、间、套种,全村增种油菜400余亩,收入10万余元。

增种玉米700余亩,增产25万斤,增收15万元,仅这两项全村就增收25万元,实现人均增收。

  三.带领全村群众新修村道,打破发展瓶颈

  村地处偏远,交通条件十分落后,村民有农副产品卖不出去,生活条件难以改善。

为了改善这一面貌,张书记组织党员、干部及部分群众外出参观李坝八角村,学习晏场“火烧坡精神”,透过用心争取,村农村公路通达得以在年立项实施。

村两委抓住机遇,带领广大群众克服各种困难,加宽原村道公里,新修村道两条共公里,贯穿了全村境内村道,极大地改善了村交通条件,使群众得到了实惠,生产生活条件得到大幅度提升。

  四、转变观念,加大劳动力转移力度,促进群众增收

  在村支部的号召下,去年仅300余人的村到省外务工的就有30余人,县外务工的就有40余人,县内务工的有20余人。

他们出去不仅仅带回了金钱,更重要的是带回了新的观点、新的发展理念。

过去常见到的村民农闲时玩麻将,此刻不见了。

如今的人真忙起来了,有的在山西办矿,有的在买房,有的在办厂,有的买了车搞运输成天忙。

  五、勇挑重担,全力搞好灾后恢复重建

  在“”抗震救灾中,冲锋在前,为受灾群众搭建临时安置帐篷,带领党员干部挨家挨户了解受灾状况,个人为灾区捐款2000元,资助本村4组孤儿高新月在名山读小学。

在灾后恢复重建期,发扬5+2,白加黑精神,带领全村百姓全力建设“茶马驿站”新村,为新发展谋出路,致力改善人居环境,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幸福新村。

  【篇三】

  女,1959年出生,中共党员,现任镇党支部书记、村务负责人。

一心为民好支书,同志1976高中毕业,1994年任妇女主任,1996年任村委委员,1998年任计生主任,当选为村支书记、村务负责人。

村位于222省道以西,全村共196户、559口人,是一个山区村。

以来,该村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开拓创新,真抓实干,经济-

  社会持续了良好发展势头。

  一是搞好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生产生活条件。

村地处西部山区,距离222省道有3公里的路程,道路崎岖,坑洼不平,村民外出十分不方便。

,同志借上级村村通的有利时机,多方筹措资金16余万元,硬化了村至宅科二村米宽、1100米长的道路。

道路硬化后,极大的方便了群众出行,彻底解决了这一带群众出行难的问题,引来了外地客商,带动了经济发展。

  该村西部有一个自然居民小组,共有15户人家。

由于地形复杂,距离中心村较远,一向以来,该居民组始终未通电,群众生活十分不便。

同志多次协调供电所等部门,克服了重重困难,最后在阴历年前为该居民组架通了电。

通电那天,群众敲锣打鼓、鸣放鞭炮,感谢李书记为他们解决了20多年没能解决的难题。

  村地处偏远,农业生产条件比较艰苦。

同志始终将搞好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工作的重心,近年来,新建、维修生产路6000余米,对3座水库、塘坝进行了除险加固,有力的改善了生产生活条件。

  二是抓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

村是一个山区纯农业村,各方面优势不明显,群众增收缓慢。

上任之后,同志经过和村干部、群众多方探讨,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作为农民致富增收的好路子。

该村原有100多亩老板栗园,由于年代久远,品种老化,经济效益网一向没有气色。

经过多次外出学习和实验,同志带领群众引进了外地优良板栗品种,对老板栗园进行了更新改造,目前已改造18亩,经济效益十分可观。

同志带领群众用心响应镇党网委、政府建设“江北绿茶之乡”的号召,教育引导干部群众发展茶园,新发展茶园120亩,茶园面积到达200余亩,实现了“户均1亩茶”的目标,茶叶已成为村民发家致富的“金叶子”。

  三是加强招商引资工作,壮大群众经济。

农村税费改革后,村群众失去经济来源,各项事业开展十分困难。

应对这种状况,同志并没有为难发愁,而是用心带领党员群众,变劣势为优势,大力发展对外招商,实现了全村招商引资工作的新突破。

该村地处山区,水资源十分丰富,水质优良,同志就利用这一优势,多方外出联系,寻找招商信息,引进投资60万元的“卧龙潭”矿泉水厂,目前工程已开工,正在建设中。

同时,村还依托丰富的山场资源,引进石子厂、山场旅游综合开发等项目,目前已达成初步协议,近期即可开工建设。

项目的引进,激发了山村的发展活力,壮大了村群众经济,也改变了山区群众的思想面貌,收到了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

  四是舍小家顾大家,一心为民谋利益。

同志作为一名女同志,上有老、下有小,家庭负担也很重。

但是她始终坚持先公后私,舍小家、顾大家,为了群众默默奉献,无怨无悔。

村里进行“两田制”清理整顿时,她的儿子正在复习升高中,但是她顾不上照顾孩子,按时给孩子做可口的饭菜,和工作领导小组的男同志们早起晚归,走遍了村的每一片土地。

地分好了,公正、公平、公开,群众都很满意,但是她却晒黑了、累瘦了。

同志的家属在二中任副校长,工作也很忙,他常开玩笑的说:

“我们真不像是两口子,有时好几天都见不上面。

”但是,村里的群众、老人在困难的时候,却都能见到他们的李书记,逢年过节的时候、生活有困难的时候,同志都能出此刻五保老人、烈军属、病灾群众的家里,送钱送物,帮忙解决生活困难,带来党和政府的温暖,老人们都说:

“宗修真是我们的亲闺女阿!

  同志就是这样,扎根山村、默默奉献,她身上虽然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感人事迹,但是用自己的努力工作,推动了全村经济社会的稳步发展;她用开阔的思路带领群众逐步走向富裕;她用那无私的情怀给每一名需要关心的群众带来温暖和慰籍。

这,就是我们的女支部书记。

  【篇四】

  ***,男,19**年*月生,汉族,19**年*月入党,从19**年*月至今,任**经济开发区**村党支部书记。

自担任**村党支部书记以来,***就以忘我的精神与村两委一齐,带领群众努力工作,大胆创新,克服重重困难,努力为**村老百姓干实事、办好事。

  如今在农村,征迁拆违已代替计划生育,成为“天下第一难”。

然而征迁拆违在隶属**经济开发区的**村却不是什么难事。

  **经济开发区**村管委会副主任介绍,有个项目看中**村地块,占地***亩,涉及**户。

今年*月项目签约,到*月底,该村就和所有农户签完征迁协议,*月**日就能够拿到净地。

这样的征迁速度连心急的投资商也竖起了大拇指。

  自20**年划入开发区以来,已有**个项目落户该村。

全村原有总面积****亩。

几年来,包括农田、水塘、道路在内,被征用****多亩,涉及***户。

每个项目都能按节点拿到净地。

  奇迹还在于,就是这样一个“即将不见的村庄”却不见“一夜楼”等违法建筑。

更没出现因征迁引起的上访事件。

  “*书记来了就签约”。

到了签约的最后关头,村里的不少拆迁户竟然提出了这样的要求。

  开发区派来协助村里开展征迁工作的**每次听到这样的要求,对村支部书记***的敬意便油然而生。

**还说,到**村做工作,难度小多了,村民们能和颜悦色的接待你,还递烟敬茶。

  其实,不用*书记到场,也会秉公办事。

村里的公开栏里拆迁标准赫然在列,村民们可随时随地到村里查账。

但村民们依然会提这样的要求。

为什么*书记在村民们心中的分量会有那么重?

几位拆迁户朴素的话语道出了实质。

  ***说,前年夏天,儿子开车出了交通事故,撞死了人,大祸临头,全家人慌了手脚,儿子被拘留。

*书记明白以后,以肇事方代表的身份,参与事故鉴定,上法院,谈赔偿。

儿子拘留期满释放的那天晚上,*书记亲自到拘留所去接,当时全家人感动的都哭起来了。

  ***说,一天凌晨,还未到预产期的儿媳妇突然大出血,全家人急得团团转,想来想去,只有找村里的主心骨*书记,*书记二话没说,立即让做生意的儿子开上私家车,讲孕妇送到县医院急救。

由于抢救及时,挽救了两条人命。

最后,连汽油费都不肯收。

  今年,在**市区打工的***骑摩托车时被撞,一条腿严重骨折。

两眼一抹黑的家人找到*书记,*书记立马到马鞍山帮忙协调赔偿等善后事宜。

因项目落户,***家拆迁在即。

***的家人表示,家里再出什么事,也不能拖全村的后腿,不能给*书记脸上抹黑。

  为官一任,造福一方。

  对此***的理解是,作为村里的领头人,不仅仅要帮忙村民解决一时之难,更应当以维护村民的核心利益为己任。

  *年前,***一手创办的铁路工程队顺风顺水,财源滚滚,当时村里负债**多万,乡党组织要他回村当书记。

尽管明摆着是“米箩里跳进糠箩里”,他还是回来了。

  在他的带领下,**村变样了。

电路改造了,村民不再为电压不稳而烦恼;公路修通了,村民们不在“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了;自来水通了,靠着长江吃水难已成为历史了。

总投入***多万元。

  如今,由于经济开发区基础设施建设已延伸到村里,村民们已能享受到和城里人毫无二致的生活。

  尽管已成为即将不见的村庄,但村民们并不担心未来的生活。

全村****多人已有近****人在企业打工,去年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元。

所有拆迁户都享受失地农民养老保险,新农合参保率100%,新农保参保率80%。

  作为一名农村党支部书记,***能严格要求自己,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要求他人做到的,他自己率先做好,具有奉献精神,从不图个人得失,清正廉洁、秉公办事,急他人所急,处处为他人着想,关心群众疾苦,原则性的事不放松,领导有方,是我村的一个好带头人。

相信,在他的带领下,村两委一班人会再接再厉,振奋精神、扎实工作,把**村建设的更加完美。

  【篇五】

  一个普通的村党支部书记,心里装的只有工作,只有群众,唯独没有他自己。

李元龙上任的短短三年时间里,他紧紧围绕低产田改造、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富余劳动力转移做文章,千方百计为村民们脱贫致富。

此刻村里办起了水泥厂、面粉厂和砂石矿;修了8公里长水泥路和沙石子路;改造低产田1000多亩;流转土地800多亩;栽植连片意场1300亩;输送富余劳动力近千人外出打工;修建电灌站2座,偿还定期外村级债务18万元。

一个远近闻名的大村、穷村,转成一个强村、先进村,并成市委常委靳道强秘书长“三个代表”学教活动联系点,2002年底,全村共创办村办企业4家,年上缴税收150万元,人均收入达4020万元,位居全镇前列。

李元龙同志也多次荣获区镇人大代表,区镇优秀党务工作者、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二年来,李书记时刻心系群众,关心群众的冷暖和疾苦,吃苦在先,不图享受,各项工作顺利推进。

大泉村属丘陵地区,田块起伏不平,直接影响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土地流转工作,有不少客商前来参观后而自动放弃。

李书记看在眼里急在心里,2001年冬,李书记组织1500名劳力,吃住在工地,利用一个月时间,对全村1000亩中低产田进行改造,改造后的田块,成了“田块块、路成网,沟渠配套”的良田。

李书记亲自自费赴上海、安徽邀请客商,不到一个月,良田就被江苏省农垦的客商相中,栽植了意杨。

李书记还主动担任“经纪人”,将全村100多名劳务输送到沈阳、北京等城市,月收入在1000元以上,然而他却没得到任何回报。

  李书记十分乐于助人。

自从他调到大泉村担任支部书记,不问大事小事,他都亲自带头,谁家有困难,想到的首先是找李书记,他总会想法设法帮你解决。

徐庄组的李文兵是从外地搬来的,家里穷的叮?

响,李书记经常到他家中坐坐看看,有次闲聊中,李支书得知李文兵有养羊的打算,但苦于没有资金。

回来后,他亲自到各部门跑着争筹资金,之后又以自己名义借了一笔钱,帮李文兵养起了50头羊,此刻李文兵养羊的年收入在5000元左右的。

王曾宝大泉村的贫困户,50多岁了,无儿无女一人过,逢年过节,李支书总会送上点礼品上门看望,问寒问暖,跟自己老人家一样看待。

还有林翠华家,赊帐买了别人的拖拉机,到期无法还钱。

人家就要把拖拉机开走,正好让李书记撞见了,二话没说,自己从别人家里借了一千块钱把钱垫上……

  李书记把村的困难当作自己的困难,把困难群众的孩子当作自己孩子一样看待。

黄涧组农民朱建成,去年因病去世了,下半年妻子也因病去世了,丢下了两个孩子。

为了防止屋子里病菌,李支书让人用涂料把三间屋子重新粉刷了一遍,又贴上新画,放了鞭炮后才热热闹闹的让兄妹俩又搬回去。

李支书还把他们当作自己的娃一样,到镇民政部门跑申请,把俩人列为“小五保”,去年又把小男孩送北京去当兵了,女孩上学也全部免费。

  如何让乡邻们脱贫致富,光靠农业不行,务必兴办工业。

每个村办企业的兴办,都与李书辛勤劳动分不开的。

李书记想利用村里闲置厂地、兴办水泥制品厂,他主动找到邻村有着制造水泥制品经验的张克山,谈了自己的想法,并表示,你如果在我那里干,我会带给最优惠的政策,建厂那段日了,每一天天刚亮一点点,李书记就到工地上去转了,不到晚上8、9点,在他家里找不到他的,水泥制品厂就这样办了起来。

此刻水泥制品厂成为村里的支柱,去年上交利税120万元,解决劳动力就业60余人。

  大泉村村级经济就这样一步步地转好,村民们的收入也一天天地增加,然而他却严于律已。

子女和亲戚都没有沾上一点光。

李云龙兼任漂染厂当厂长时,他的一双儿女午后放学后会去厂里吃午饭。

但每次他们和职工一样,都要用饭票买饭菜,父亲不许孩子占公家一分钱便宜。

李云龙的弟弟在村委会路旁开了一个小店,去年“三个代表”学教活动期间,他拿着由经手村干部核实的发票,找哥哥审批。

李云龙还打开笔记本一笔笔的核对,发现弟弟把两笔帐开在一张发票上,李云龙发了火,当场让他重开发票,并找经手的村干部证明。

为了此事,兄弟俩两个月没说话,之后事情搞清楚了,李云龙开导老弟说“你哥虽然是个村支书,可这村里的每一分钱都是群众的,桥归桥,路归路,帐是必须要算清的”。

  李书记就这样夜以继日,拼命地干,最后积劳成疾,在一个漆黑的夜晚倒在回家的路上,经医院诊断,****已身患胃癌晚期,躺在病床上的他,心里还只有工作,只要来看望他的村干部和村民一到床前,他第一句话就是村里的工作。

当市区领导到医院看望他的时候,他却笑着说:

“没什么,等我病好后,我必须回到村民中去,继续为他们服务。

  【篇六】

  xxx同志xxxx年xx月生,xxxx年x月加入中国共产党,xxxx年x月任xx村党支部书记至今。

十多年来,他爱岗敬业、脚踏实地、廉洁自律、心系群众、想方设法、克服困难,解百姓之忧,排群众之难,坚持党性,公而忘私,身体力行,带领全村党员干部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为xx村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做出了用心贡献。

所在党支部连续六年被镇党委评为先进党支部,2002、2006年被评为xx市“五好村”,2008年被评为“xx市先进基层组织”,2012年被评为xx州“五好基层党组织”;个人多次被镇党委授予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2006年被市委评为“持续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先进个人,还当选为xx市第六届党代表、xx市第八届人大代表。

  1、狠抓村两委班子和党员队伍建设,不断提高班子执行政策水平和解决处理问题的潜力。

从1998年上任伊始,xxx就着力思考xx村的发展大计,经过一番苦苦思索,最后,他得出结论:

造成村里落后的原因,首先是“人”的问题没有解决好。

于是,他一上任,就把村班子建设紧紧地抓在手上,一是在提高班子执行政策水平和解决处理问题的潜力上入手,针对个别党员干部认识不清,方向不明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加以认真分析、个别谈话,帮忙他们在认识上找差距,在行动上找原因,使支部全体党员在耐心细致的工作中受到教育。

二是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他始终把建设高素质的党员干部队伍作为一项根本的任务来抓,任务再重,工作再忙,从未动摇。

他经常教育大家,要做好新形势下的农村基层工作,务必持续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把学习作为一种职责,作为立身做人的一部分。

他能够认真学习党的农村工作的路线、方针、政策,个性是对中央1号文件,深学常思,并亲自给群众进行讲解说明。

他十分注重对全体党员的学习培养教育,不断提高党员的思想素质。

他领导支部严格执行“三会一课”、村两委会学习、党员议事、民主生活会、党风廉政建设、党员一对一帮扶等制度,使支部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支部班子整体合力不断增强,

  全体党员为民服务意识不断增强,党员干部的思想进一步提高。

三是加强民主管理,搞好班子团结。

村党支部是否有战斗力,村干部在群众心里是否有威信,关键在于支部一班人能否搞好团结,在处理事情上,能否做到公开、公平、公正。

为了搞好支部团结,他始终坚持以大局为重,做到不利于团结的事不干,不利于团结的话不说,尤其是走上村党支部书记后,他更是把团结作为凝聚力量的前提,坚信团结出战斗力,团结出政绩,日常生活工作中尽力维护班子团结,遇到事情都会征求每个支委成员以及群众代表的意见和看法,不搞一言堂或个人说了算,对于村内重大事项的决策,和群众关心的重大事情,坚持做到办事公正、处事公平、要事公开,实行了村务、财务、党务三公开制度,让群众有充分的知情权、发言权,增加了工作透明度,消除了隔阂和疑虑,赢得了群众的理解和支持。

村党支部先后制定了村务公开、党支部和村委会联席会议等20多项村级管理制度,成立了由村民代表和老党员组成的村(党)务监督领导小组、村务监督委员会,设立村级纪检员,并制定了相应的工作制度,定期听取各项工作的落实状况汇报,避免了以往各项制度贴在墙上得不到落实的现象。

多年来,村里从来没有发生过一齐因村里办事不公引发的上访事件。

同时,

  他高度重视党员发展工作,不断为党组织增添新鲜血液。

在上级党委的指导下,把有经济头脑、敢闯敢干、年轻有为的能人吸收到党组织中来,进入村两委班子。

在他任支部书记以来,先后发展党员21名,涌现出了xxx、xxx、xxx、xxx、xxx、xxx、xxx等一批觉悟高、观念新,带富潜力强的党员。

  二、切实抓好产业结构调整,带领群众增收致富。

xx村距xx市城区xx公里,距xx镇区xx公里,公路穿村而过,交通条件优越。

长期以来,由于农业基础设施薄弱、群众思想落后等原因,该村发展一向滞后,群众增收困难,村里不仅仅穷,且治安混乱,民事纠纷多,村干部大部分精力都用在调解民事纠纷上,计划生育、产业调整等工作难以推动。

村民们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