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市石室中学届高考专家联测卷四理科综合化学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2062501 上传时间:2023-06-04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67.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省成都市石室中学届高考专家联测卷四理科综合化学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四川省成都市石室中学届高考专家联测卷四理科综合化学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四川省成都市石室中学届高考专家联测卷四理科综合化学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四川省成都市石室中学届高考专家联测卷四理科综合化学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四川省成都市石室中学届高考专家联测卷四理科综合化学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四川省成都市石室中学届高考专家联测卷四理科综合化学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四川省成都市石室中学届高考专家联测卷四理科综合化学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四川省成都市石室中学届高考专家联测卷四理科综合化学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四川省成都市石室中学届高考专家联测卷四理科综合化学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四川省成都市石室中学届高考专家联测卷四理科综合化学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四川省成都市石室中学届高考专家联测卷四理科综合化学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四川省成都市石室中学届高考专家联测卷四理科综合化学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四川省成都市石室中学届高考专家联测卷四理科综合化学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四川省成都市石室中学届高考专家联测卷四理科综合化学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四川省成都市石室中学届高考专家联测卷四理科综合化学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四川省成都市石室中学届高考专家联测卷四理科综合化学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四川省成都市石室中学届高考专家联测卷四理科综合化学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四川省成都市石室中学届高考专家联测卷四理科综合化学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四川省成都市石室中学届高考专家联测卷四理科综合化学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

《四川省成都市石室中学届高考专家联测卷四理科综合化学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成都市石室中学届高考专家联测卷四理科综合化学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四川省成都市石室中学届高考专家联测卷四理科综合化学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

四川省成都市石室中学届高考专家联测卷四理科综合化学试题及参考答案

成都市石室中学石室金匮2022届高考专家联测卷(四)

理科综合化学试题及参考答案解析2022.04.01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O一16Fe一56Ni一59As一75

7.《泉州府志》物产条记载:

“元时南安有黄长者为宅煮糖,宅垣忽坏,去土而糖白,后人遂效之。

”下列对文中“糖”和“土”的相关解读,错误的是

A.“糖”的主要成分蔗糖是双糖

B.“土”的主要成分是硅酸盐混合物

C.加水“煮糖”过程中蔗糖完全水解为葡萄糖

D.“糖白”的原因是“土”吸附了“糖”中的色素

8.罗勒烯是一种无环单萜类化合物,有草香、花香并伴有橙花油气息,主要存在于罗勒油等植物精油中,其结构如图a所示。

下列有关罗勒烯的说法错误的是

A.难溶于水,易溶于苯等有机溶剂B.能与溴水反应使之褪色

C.所有碳原子可能共平面D.与叔丁基苯(结构如图b)互为同分异构体

9.化合物A是一种重要的医药中间体,由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W、X、Y、Z四种短周期元素组成,其结构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X、Y形成的原子个数之比为1∶2的二元化合物有2种

B.X、Y、Z分别形成的简单氢化物中,Y的氢化物沸点最高

C.简单离子半径大小:

Z>X>Y

D.Z的低价态氧化物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先变红后褪色

10.下列有关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工业上用过量的空气氧化氨气:

4NH3+5O2

4NO+6H2O

B.向BaCl2溶液中通入CO2气体:

CO2+H2O+Ba2+

BaCO3↓+2H+

C.用惰性电极电解AlCl3水溶液:

Al3++4Cl-+2H2O

AIO2-+2Cl2↑+2H2↑

D.用氨水除去NH4CI溶液中的FeCl3:

Fe3++3OH-

Fe(OH)3↓

11.用如图所示装置和相应试剂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a中试剂

b中试剂

c中试剂

d中试剂

A

验证苯和液溴发生的是取代反应

苯和液溴的混合液

铁粉

NaOH溶液

HNO3酸化的AgNO3溶液

B

验证非金属性:

Cl>C>Si

浓盐酸

MnO2

NaHCO3溶液

Na2SiO3溶液

C

检验X溶液中有CO32-无SO32-

稀硫酸

X溶液

酸性KMnO4溶液

澄清的石灰水

D

制备并收集少量NO气体

稀硝酸

铜片

NaOH溶液

12.天津大学某课题组于2021年7月首次实现了常温常压下电催化固氮,他们制备了具有拉伸应变的钯多孔纳米片(Pd一sPNSs)催化剂,并将其负载于钛板上用作电极,使之吸附大量N2分子并在电场作用下实现氨的固定,其原理如图所示,电解质溶液为0.1mol/LKOH溶液。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b接电源正极,发生的电极反应为N2-10e-+12OH-=2NO3-+6H2O

B.两室之间采用的离子交换膜只允许阳离子通过

C.电路中转移3mole-时,阴极生成33.6L气体(标准状况下)

D.提高Pd一sPNSs催化剂吸附N分子的能力,有利于提高该装置的固氮效率

13.利用pH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探究0.1mol/LNa2SO3溶液的pH随溶液温度的变化,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升温和降温过程中溶液pH的变化分别如图乙、丙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Na2SO3溶液中存在水解平衡:

SO32-+H2O

HSO3-+OH-

B.从a点到b点,pH下降的原因是SO32-的水解和水的电离程度均增大,但前者更显著

C.d点pH低于a点的原因是部分Na2SO3被氧化成Na2SO4

D.a点和d点的Kw值相等

26.(14分)磁性Fe3O4纳米粒子(粒径1~100nm)因其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如电学特性、磁学特性等引起广泛的研究。

通过共沉淀法制备磁性Fe3O4纳米粒子的方法如下:

I.连接好右图装置;

Ⅱ.取10mL0.5mol/LFeSO4溶液和20mL0.5mol/LFeCl3溶液于反应容器B,并向装置中通入N2;

Ⅲ.在不断搅拌的条件下,向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60mL12mol/L的氨水,溶液中逐渐出现黑色物质;

Ⅳ.充分反应后,从混合液中分离出纳米粒子,并反复洗涤干燥后得到磁性Fe3O4纳米粒子。

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A的名称为,反应容器B的最佳规格为(填序号)。

a.100mLb.250mLc.500mL

(2)生成磁性Fe3O4纳米粒子的离子方程式为。

(3)实验过程中通入N2的目的是。

(4)从反应后的混合液中分离出Fe3O4纳米粒子,最简便的方法是(填序号);用水洗涤Fe3O4纳米粒子后,需要用无水乙醇洗涤,其原因是。

a.磁分离b.过滤c.分液

(5)产物中混杂的Fe2O3会降低纳米粒子的磁性,为了测定产品中Fe2O3的含量,采取如下实验方法:

准确称取0.3120g产品于锥形瓶中,用稀硝酸充分浸取,再加热使过量的硝酸全部逸出,冷却后加入足量KI溶液充分混合反应后,用0.2000mol/L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颜色明显变浅,加入几滴淀粉溶液,继续滴定至终点,消耗Na2S2O3标准溶液的体积为20.00mL。

已知滴定过程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S2O32-+I2

2I-+S4O62-。

①滴定终点的现象为。

②所取样品中Fe2O3的质量为g(结果保留4位小数)。

若加入KI溶液的量不足,则会导致测定结果(填“偏高”“偏低”或“不变”)。

27.(15分)阳极泥是电解精炼铜过程中产生的一种副产品,其中含Au、Pt、Ag、Cu、Se、CuAgSe和SiO2等。

下图是全湿法处理铜阳极泥提取银的工艺:

回答下列问题:

(1)CuAgSe中铜元素的化合价为,NaCIO3的名称是。

(2)“脱铜”工艺需要加压酸浸,加压的目的是;酸浸过程每消耗33.6LO2(标准状况),能转化2molCuAgSe,则该反应的氧化产物为;“脱铜”后的混合物经过操作,进入“浸硒”工艺。

(3)“浸硒”过程中NaClO3溶液的作用是氧化硒元素,该工艺通常还要加人NaCl,加入NaCI的作用是;向“浸硒”得到的滤液I中通入SO2,过滤得到的滤渣为粗硒,滤液则可返回工艺进行循环利用。

(4)“分银”得到滤渣的主要成分有Pt、Au和。

(5)分析“沉银”过程中水合肼(N2H4·H2O)的作用:

28.(14分)苯甲醛(

)是生产氨苄青霉素、某些苯胺染料等产品的重要中间体。

制备苯甲醛的常用方法有气相催化氧化法和电催化氧化法。

I.气相催化氧化法(以Ce/ZSM-5为催化剂)

主要反应:

(1)已知:

则反应

△H=。

(2)在一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分别充入甲苯和氧气各2mol,在同一时间(80min)、不同温度下测得甲苯的转化率、苯甲醛的选择性和收率如图甲所示(其中苯甲醛的选择性=

):

温度控制在380℃,前80min内生成苯甲醛的平均反应速率为;甲苯的转化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的原因是。

(3)其他条件相同、不同空速下测得苯甲醛的选择性和收率如图乙所示。

已知:

①空速指鼓人空气的速度,单位为h-1;②苯甲醛吸附在催化剂表面才能被进一步氧化为苯甲酸。

请分析当空速由1000h-1增大至2500h-1过程中苯甲醛选择性增加的原因:

(4)合成苯甲醛的最佳温度和空速应为(填序号)。

A.350℃、5000h-1B.350℃、2500h-1C.410℃、5000h-1D.410℃,2500h-1

Ⅱ.电催化氧化法

以硫酸酸化的MnSO4溶液作为电解媒质间接氧化甲苯制备苯甲醛的工艺方案如图所示:

(5)a为电源极;生成苯甲醛的离子方程式为;右池生成0.1molH2时,左池可产生mol

35.[化学一选修3:

物质结构与性质](15分)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施世良课题组以Ni(cod)2为催化剂实现了叔醇的手性合成。

(1)Ni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写出其基态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

(2)Ni(cod)2是指双一(1,5一环辛二烯)镍,其结构如右图所示。

①与碳元素同周期且电负性大于碳的元素有种。

②Ni(cod)2分子内存在的作用力有(填序号)。

a.配位键b.金属键c.极性键d.非极性键e.氢键

③Ni(cod)2分子中碳原子的杂化方式为。

(3)葡萄糖(

)分子中,手性碳原子个数为。

(4)下图三种叔醇的沸点从高到低的顺序及原因是。

(5)红镍矿NiAs晶体结构如右图所示:

①Ni原子的配位数为。

②两个As原子的原子分数坐标依次为

和。

③已知晶体密度为ρg·cm一3,X射线光谱测算出的晶胞参数为a=b=mpm、c=npm,则阿伏加德罗常数NA可表示为mol-1(用含m、n和ρ的代数式表示)。

36.[化学一选修5:

有机化学基础](15分)厄洛替尼(化合物H)是一种靶向特异性药物,可用于晚期局限性、转移性非小细胞性肺癌的二线或三线治疗。

由化合物A制备H的一种合成路线如下:

已知:

回答下列问题:

(1)A的分子式为。

(2)由B生成C的化学方程式为。

(3)由D生成E和由G生成H的反应类型分别为、。

(4)F的结构简式是。

(5)3一乙炔苯胺(

)所含官能团的名称为;化合物X是3一乙炔苯胺的同系物,其相对分子质量比3一乙炔苯胺大14,核磁共振氢谱显示X有5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且峰面积比为2∶2∶2∶2∶1,写出2种符合要求的X的结构简式:

(6)吉非替尼(

)是一种口服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可阻碍肿瘤的生长、转移和血管生成,并增加肿瘤细胞的调亡。

写出用

为原料制备吉非替尼的合成路线:

(其他试剂任选)。

成都市石室中学石室金匮2022届高考专家联测卷(四)

理科综合化学参考答案

双向细目表

内容板块

具体内容

题型

题号

分值

能力层次

了解

理解/掌握

实验/探究

应用问题

权重比例

基本概念/理论

元素周期律及元素推断

选择题

9

6

必考38%选考15%

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选择题

10

6

电化学

选择题

12

6

电解质溶液离子平衡

选择题

13

6

化学反应速率及化学平衡的原理综合

填空题

28

14

物质结构与性质(选考)

填空题

35

15

无机物

无机综合

填空题

27

15

15%

有机物

化学与生活

选择题

7

6

必考12%选考15%

有机物结构及性质

选择题

8

6

有机合成(选考)

填空题

36

15

化学实验

实验规范操作

选择题

11

6

20%

化学实验操作、设计与评论

填空题

26

14

总计

100

100%

答案及解析

7.【答案】C

【解析】A.“糖”的主要成分蔗糖是双糖。

B.“土”的主要成分是自然界的硅酸盐,为混合物。

C.蔗糖的水解需要硫酸催化和加热的条件,且蔗糖的水解产物除葡萄糖外还有果糖;“煮糖”的过程实际上是蒸发浓缩,便于后续冷却结晶获得蔗糖晶体。

D.土壤胶体具有很大的比表面积,故能吸附“糖”中的色素使“糖白”。

8.【答案】D

【解析】A.罗勒烯是烃类,因此难溶于水,易溶于苯等有机溶剂。

B.罗勒烯中的碳碳双键能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从而使溴水褪色。

C.根据乙烯和甲烷的分子立体构型可以推测,在罗勒烯中所有碳原子可能在同一平面内。

D.罗勒烯的不饱和度为3,而叔丁基苯的不饱和度为4,因此二者不可能互为同分异构体。

9.【答案】D

【解析】根据题干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及结构式中各原子的成键特点,可以推出W、X、Y、Z分别为H、N、O、S。

A.N和O可以形成NO2和N2O4这两种原子个数比为1∶2的化合物。

B.氮、氧、硫三种元素分别形成的简单氢化物中,水的沸点最高。

C.简单离子半径:

S2->N3->O2-。

D.硫元素的低价态氧化物即SO2不能漂白石蕊等酸碱指示剂。

10.【答案】A

【解析】A氨的催化氧化,产物为NO。

B.碳酸钡在强酸中会溶解,反应实际上是逆向进行的。

C.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可知阴阳极产物的关系式为:

2Al3+~6Cl-~6e-~6OH-,因此Al3+与OH-恰好以1∶3结合成Al(OH)3沉淀。

D.氨水为弱碱,离子方程式中不能写成OH-。

11.【答案】C

【解析】A.验证苯和液溴发生的是取代反应也就是要验证生成物中有HBr,但是用HNO3酸化的AgNO3溶液检验HBr首先要排除溴蒸汽的干扰,因此c中应盛CCl4等有机溶剂用以吸收Br2同时不消耗HBr,不能用NaOH溶液。

B.比较非金属性的方法之一是比较非金属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强弱,利用强酸制弱酸的反应(为复分解反应),但是用浓盐酸与MnO2制备Cl2体现的是浓盐酸的还原性,与氯元素的非金属性无直接关系,此外浓盐酸与MnO2制备Cl2还需要加热。

C.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颜色不变浅且澄清石灰水中出现白色浑浊即可证明X溶液与稀硫酸反应产生的气体中有CO2无SO2,即X溶液中有CO32-无SO32-。

D.用c装置无法实现NO气体的排水收集且d中NaOH溶液也不能吸收尾气NO。

12.【答案】B

【解析】A.根据电极上的物质变化可确定电极a为阴极,电极反应为2H2O+2e-

H2↑+2OH-,电极b为阳极,电极反应为。

N2-10e-+12OH-=2NO3-+6H2O。

B.阴极室产生的OH-在电场作用下向阳极迁移,为阳极电极反应补充OH-,因此离子交换膜应为阴离子交换膜。

C.根据阴极电极反应得关系式2e-~H2,转移3mole-时阴极生成1.5molH2,标准状况下为33.6L。

D.提高Pd-sPNSs催化剂吸附N2分子的能力,有利于N2在阳极放电,从而提高装置的固氮效率。

13.【答案】B

【解析】A.20℃时Na2SO3溶液呈碱性是因为存在水解平衡SO32-+H2O

HSO3-+OH-。

B.从a点到b点温度上升,SO32-的水解平衡正向移动使溶液中OH-浓度上升,pOH下降;水的电离平衡正向移动,pKw下降;因此pH=pKw-pOH呈现出下降趋势的原因是水的电离平衡移动更显著。

C.d点和a点温度相同,但d点pH低于a点的原因是d点SO32-的浓度更低,因为部分SO32-被氧化成SO42-。

D.d点和a点温度相同,故Kw值相等。

26.【答案】(14分)

(1)分液漏斗(1分)b(1分)

(2)Fe2++2Fe3++8NH3·H2O=Fe3O4+8NH4++4H2O(2分)

(3)防止Fe2+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成Fe3+(2分)

(4)a(1分)乙醇挥发性强,用乙醇洗涤便于后续的干燥(2分)

(5)①加入最后一滴标准溶液,锥形瓶中溶液蓝色恰好褪去且30s内保持不变(2分)

②0.0800(2分)偏高(1分)

【解析】

(1)仪器A为分液漏斗;反应加入溶液的总体积为10mL十20mL十60mL=90mL,根据容器盛装液体量为容积的1/3~⅔可以计算三颈烧瓶的最佳容积为250mL。

(2)Fe2+和Fe3+在氨水中反应生成Fe3O4的离子方程式为Fe2++2Fe3++8NH3·H2O=Fe3O4+8NH4++4H2O。

(3)投入原料中Fe(Ⅱ)和Fe(Ⅲ)的比例为1∶2,而制备过程也应保证Fe(Ⅱ)和Fe(Ⅲ)的比例为1∶2才能得到较为纯净的Fe3O4,因此实验过程中通入N2防止Fe(Ⅱ)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成Fe(Ⅲ)。

(4)Fe3O4纳米粒子为磁性材料,因此最简单的分离方法为磁分离。

用无水乙醇洗涤纳米粒子可以利用乙醇易挥发的性质带走粒子表面的水分,便于干燥。

(5)样品中的铁元素在硝酸中全部转化为Fe3+,Fe3+继而将KI氧化为I2,因此用硫代硫酸钠滴定过程中用淀粉作指示剂,终点的颜色变化为蓝色褪去。

设样品中Fe3O4和Fe2O3的物质的量分别为xmol和ymol,由样品质量为0.3120g可得232x+160y=0.3120—式①;样品用硝酸溶解后,溶液中Fe3+的物质的量为(3x+2y),由关系式2Fe3+~I2~2Na2SO3可得3x+2y=0.2000×20.00×10-3—式②,结合①②可得x=0.001,y=0.0005,故样品中Fe2O3的质量为0.0005mol×160g/mol=0.0800g。

若加入KI溶液的量不足,由Fe3+氧化I-而生成的I2的量偏小,消耗Na2S2O3标准溶液的体积偏小,根据①②所得x偏小,y偏大,故测得Fe2O3的质量偏高。

27.【答案】(15分)

(1)+1(1分)氯酸钠(1分)

(2)增大O2的溶解度,提高O2在溶液中的浓度,从而加快酸浸速率(2分)Se和CuSO4(或Se和Cu2+)(2分)过滤(1分)

(3)提供足量的Cl-,将脱铜滤渣中的Ag2SO4转化为更难溶的AgCl,避免“浸硒”过程中银元素进入滤液造成损失(2分)脱铜(2分)

(4)SiO2(2分)

(5)作还原剂[或将Ag(I)还原为单质](2分)

【解析】

(1)Se为氧族元素,最低负价为一2,Ag在化合物中通常为+1价,因此CuAgSe中铜元素的化合价为+1。

NaCIO3的名称是氯酸钠。

(2)加压能够提高氧气在水中的溶解度,从而增大溶液中O2的浓度以加快酸浸速率;根据反应物的物质的量之比的关系式1.5O2~2CuAgSe,依据得失电子守恒即化合价升降总数相等可知,1分子CuAgSe参与反应化合价升高总数为3,故氧化产物有单质Se和CuSO4;“脱铜”后的混合物是含Se沉淀的悬浊液,因此过滤取滤渣进入“浸硒”工艺。

(3)脱铜滤渣中微溶性的Ag2SO4,转化为难溶的AgCI可提高银的提取率,加入NaCl可实现微溶性的Ag2SO4转化为难溶的AgCl。

(4)阳极泥中的SiO2作为难溶性物质,始终在滤渣中,加入氨水进行“分银”是将滤渣中的AgCI溶解形成银氨溶液,此时Pt、Au和SiO2仍在滤渣中。

(5)“分银”过程中N2H4·H2O转变为N2,发生了氧化反应,本身体现出还原性(将银氨离子中的Ag(I)还原为单质)。

28.【答案】(14分)

(1)-332.3kJ·mol-1(2分)

(2)6×10-4mol·L-1·min-1(2分)甲苯发生了其他副反应(或甲苯被氧化成苯甲酸或CO2)(2分)

(3)当空速较高的时候,苯甲醛容易从催化剂表面脱落,抑制了苯甲醛的进一步氧化(2分)

(4)B(1分)

(5)正(1分)Ph-CH3+4Mn3++H2O=Ph-CHO+4H++4Mn2+(2分)0.05(2分)

35.【答案】(15分)

(1)第四周期第Ⅷ族(1分)3d84s2(1分)

(2)①3(1分)②acd(2分)③sp2、sp3(2分)

(3)4(1分)

(4)丙>乙>甲,原因是甲、乙、丙均为分子晶体,从甲到丙相对分子质量依次增大,故分子间作用力依次增强(2分)

(5)①6(1分)②(⅔,⅔,¾)(2分)③(2分)

(2分)

【解析】

(1)Ni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第四周期第Ⅷ族,其基态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3d84s2。

(2)①与碳同周期且电负性大于碳的元素有氮、氧、氟3种。

②Ni(cod)2分子中,Ni原子和cod分子之间为配位键,cod分子内部既有极性键又有非极性键。

③Ni(cod)2分子中碳原子有sp2和sp3两种杂化类型。

(3)根据手性碳原子的定义可知,葡萄糖分子中手性碳原子个数为4。

(4)甲、乙、丙均为分子晶体,它们结构的相同点是都含有一个-OH,不同点是碳链的长度,因此影响熔沸点的因素应从相对分子质量影响范德华力的角度去分析。

(5)①As的配位数是6,根据配位数与化学式中原子个数的关系可知Ni的配位数也为6。

②根据晶胞结构可知,两个As原子的原子分数坐标依次为(⅓,⅓,¼)和(⅔,⅔,¾)。

③晶胞质量为

g,晶胞体积为

cm3,因此晶体密度可表示为

,故

36.【答案】(15分)

(1)C7H6O3(2分)

(2)

(2分)

(3)还原反应(1分)取代反应(1分)

(4)

(2分)

(5)氨基、碳碳三键(2分)

(各1分,共2分,合理皆正确)

(6)

(3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