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母亲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2062929 上传时间:2023-06-04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0.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的母亲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我的母亲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我的母亲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我的母亲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我的母亲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我的母亲教学设计.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我的母亲教学设计.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我的母亲教学设计.docx

《我的母亲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的母亲教学设计.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我的母亲教学设计.docx

我的母亲教学设计

《我的母亲》教学设计

开阳县南江乡中心学校罗建刚

教材分析:

《我的母亲》是新课标人教版实验教材《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二课。

原文选自《胡适自传》,标题是编者加的。

它的体裁是传记,堪称文学的传记,传记的文学。

文章记叙的是作者中年时回忆自己童年至少年时代在母亲的严格要求和深情关爱下成长的经历,表现母亲无比深挚的爱子之情和宽容隐忍,仁慈温和而又很有刚气的优秀品质,突出母亲对自己深远的影响。

文章内容翔实,饱含感情,既写出了母亲含辛茹苦教子成龙的追求,又写出在大家庭环境中作为后母维持家庭关系的不容易,表达了爱子对母亲的深深敬意和绵绵无尽的怀念。

作者把自己的成长与母亲的教育紧紧联系在一起,着重写出母亲对自己的“做人的训练”,对自己少年时代乃至一生的重大影响,由此表达自己对母亲的理解与感激。

从胡适一生的奋斗与追求,从他在学术史上的地位与成就来看,母亲对他的影响是功不可没的。

因此,教学本文应该从宏观上确立把握好重点,解决好难点,同时还要注意拓展学生的视野,感悟胡适及其作品所包含的人文内涵。

学情分析:

正处在成长逆反期的中学生们对父母有很多不理解的地方,学习本文要使学生们体会作者与母亲的深厚感情,领悟"可怜天下父母心"这种深切的情怀。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熟读课文,掌握课后读写要求的词语,理清文章脉络,感知课文内容。

2、概括文章所写的关于母亲的几件事,提高概括能力,体味作者的情感。

3、学习文章朴实的语言和细节描写的手法,理解文章主旨。

过程与方法:

加强预习指导,认真朗读课文,学会概括事件,体会这些具体事件对表现人物性格和品质的作用。

联系现实生活,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情感态度价值观:

了解中国传统母亲形象,了解母亲为人处世对作者的影响。

进而使学生更深刻地体会母爱这种博大的情怀,同时将更多的爱心回馈给自己的父母。

教学重难点:

学习细节描写的手法,学会如何概括事件,理解文章主旨。

学习文章如何在朴实的叙述中饱含着对母亲的真挚情感和深深的怀念。

联系生活实际,谈谈自己对母亲为人处世和教子方式的理解。

作者的生平阅历和文章所反映的那个时代的背景与当前学生的生活相隔很远,以现在的眼光来看文章,体会人物思想感情会有许多不解的地方,这是学习中的难点。

教具准备:

班班通

教学过程:

一、课文引入――烛光里的妈妈flashmtv

二、走近作者

1、文字资料

胡适(1891~1962),原名胡洪骍,字适之。

笔名有天风、藏晖、铁儿等。

安徽绩溪人。

幼年在私塾学习,14岁到上海求学,1910年赴美留学,1917年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获哲学博士学位,同年7月回国。

曾任北京大学教授、校长,国民党政府驻美国大使等职务。

其代表作有《文学改良刍议》、诗集《尝试集》、《胡适文存》等。

2、视频片断

三、相关资讯――胡适的母亲简介

1、文字资料

胡适的母亲冯顺弟是旧社会传统的“母亲形象”。

她23岁守寡,一直守了23年,受尽了人生的痛苦和折磨。

而最大的痛苦莫过于许多亲人相继死去。

为了她唯一的儿子胡适,她含辛茹苦,把全部希望寄托在儿子身上,她忍受一切,挣扎着熬过了23年。

她宁可自己遭受困窘,也要供胡适读书,她处处为儿子设想,是一位注重智力投资的开明的母亲。

1918年11月,她历尽寡居的艰辛,离开了人世。

2、视频片断

语言积累

一、生字正音

文绉绉(zhōu)绰号(chuò)庶祖母(shù)吹笙(shēng)

摹画(mó)眼翳(yì)舔去(tiǎn)抽屉tì

二、词语释义

解释下列词语。

质  问:

责问。

仁  慈:

仁爱慈善。

广  漠:

广大空旷。

宽  恕:

宽容饶恕。

管  束:

加以约束,使不越轨。

文 绉绉:

形容人谈吐、举止文雅的样子。

面红耳赤:

形容因急躁、害羞等脸上发红的样子。

气  量:

指才识和品德的高低;指能容纳不同意见的度量。

文本对接

一、朗读欣赏

二、整体感知

1、课文写了母亲哪几件事?

表现了母亲什么品性?

概括地说,写了母亲三个方面的事:

一是对我的管教;二是作为当家的后母如何处理家庭的难事和矛盾;三是如何对待他人对自己人格的侮辱。

具体说来,写对我的管教,主要写了学习上的督促和做人上的训导。

在学习方面,天刚亮时,她把我的衣服穿好,催我去上早学;在做人方面,除了写每天早晨对我的教育外,重点写了我因说了一句轻薄的话而受到的重重责罚。

写母亲对我的管教,表现了母亲对我既严格又慈祥,即她“是我的严师,我的慈母”。

写母亲作为当家的后母当家之难,主要写了三件事:

(1)如何在除夕之夜对付败家子大哥的债主。

通过这件事表现了母亲宽容的度量和善良的品性;

(2)如何与我的大嫂、二嫂相处和如何对待她们妯娌之间的矛盾。

这件事表现了母亲容忍、温和的性格。

(3)写母亲受了人格上的侮辱非常生气,直到叫那个说了不负责任的话的五叔当面认错赔罪才罢休。

这件事表现了母亲“刚气”的一面。

2、课文标题为“我的母亲”,而文章前三段只有一句提及母亲,而其他内容似与“母亲”无关,这是为什么?

文章前三段写作者的性格特点和童年生活,一方面写出了自己童年的爱好、快乐,另一方面也写出儿童好玩的天性;既写了童年生活的单调和失落,也写出环境与教育对一个人性格的养成所起的奠基作用。

总的来说,作者在前三段想表明,他的童年生活,除了看书之外,是贫乏的,是有缺憾的,正是在这一背景下,是母亲“给了我做人的训练”,这不仅弥足珍贵、铭记永久,而且影响巨大。

这样看来,前三段实在不是闲笔,不仅为写母亲起到很好的铺垫作用,而且与文末相呼应。

另一原因是,这篇课文选自《四十自述》,写母亲同时也是写自己人生成长道路上的一段历程,或者说,是把母亲作为人生成长道路上的第—位“恩师”来写的,所以开头写了较多自己童年的经历。

三、合作探究

1、文章结尾写道:

“我在我母亲的教训之下度过了少年时代,受了她的极大极深的影响。

”这“极大极深的影响”表现在哪些方面?

这“极大极深的影响”正如作者自道:

学得了好脾气,学得了待人接物的和气,能宽恕人,体谅人,以及在学习上勤奋、守时和做人上能反省“吾身”。

其中主要是如何做人方面,母亲让作者养成了宽容、善待、体谅的品性。

2、作者主要写母亲是他的恩师,为什么除了写母亲怎样训导之外,还用更多的笔墨写她与家人相处的情形?

在本文中,除了写母亲怎样训导之外,还用较多的笔墨写她与家人相处的情形。

这看似游离“母亲是我的恩师”的主旨,其实不然。

我们常说母亲是人生的第一位老师,这主要不是体现在母亲如何“教导”上,而更多地体现在母亲平时怎样待人接物对自己的影响上。

因此,可以说,写母亲与家人相处的情形,同样也是在写“母亲是我的恩师”,写她以身示范对我的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教育和影响。

也就是不仅写了母亲对“我”的“言教”,更写了母亲对我的“身教”。

3、阅读这篇文章,我们不仅会为作者母亲美好的性格品质所感动,而且也被作者渗透在字里行间的对母亲的爱戴、感激之情所感染。

但文中极少有直接抒情的句子,作者的情感是如何体现的?

(一)、文章质朴、真切的叙述语言和自然流畅的结构与作者真挚、发自内心的情感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如,有些语句就饱醮感情:

“每天天刚亮时,我母亲就把我喊醒,叫我披衣坐起。

我从不知道她醒来坐了多久了。

”“听说眼翳可以用舌头舔去,有一夜她把我叫醒,她真用舌头舔我的病眼。

”“我母亲23岁做了寡妇,又是当家的后母。

这种生活的痛苦,我的笨笔写不出一万分之一二。

”等等。

(二)、作者是用童年的视角来回忆童年往事,毫无成人的姿态,亦无学者的深沉,如实道来,真诚倾吐,甚至可以说,作者是掏出“心灵”来写母亲的,全文自然而然地洋溢着作者对母亲的敬爱之情。

四、特色赏析

本文语句中的一些词语极有分寸感。

请结合上下文对下面加色词语进行品味赏析。

1、我在这九年(1895—1904)之中,只学得了读书写字两件事。

在文字和思想(看文章)的方面,不能不算是打了一点儿底子。

用“不能不”双重否定,表达了作者对“打了一点底子”的肯定,但“不能不”这一能愿动词的双重否定表达一种主观上的肯定,因而有主观认为之意,这样既表明了态度,又不显得断然和绝对。

2、在这广漠的人海里独自混了二十多年,没有一个人管束过我。

说自己“混”了二十多年,表现了作者谦逊的态度。

尽管作者当时已是文化名人,而且这一“混”字与下句“没有一个人管束过我”有暗接之妙。

“我”在人海里“混”,应该有人来管束“我”,但却没有,表达了作者远离母亲之后对母亲的怀想;没有一个人管束过“我”,“我”还能在人海里“混”了二十多年,说明了母亲给“我”的教益是多么大。

3、如果我学得了一丝一毫的好脾气,如果我学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宽恕人,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

事实上,作者的“好脾气”“待人接物的和气”“宽恕人”“体谅人”的性格品德是有口皆碑的,但是在说到这些美德时,前面都加了“如果”这一表假设的词语,意在表明只是一种假设,而不是自己已经具备了这些美德,表现了作者不溢美、不自夸的品格,同时也非常符合自传的语体特点。

知识拓展

一、试对作者母亲为人、教子的方式发表一点评论。

关于对作者母亲为人、教子的方式的看法,可以见仁见智,但总的来说应该是有教育意义的。

作者母亲为人方面,主要是克己谦让,宽容善待,和睦仁慈;而在教子方面,主要表现为严格,有时过于严厉。

这是由于旧社会的妇女把“相夫教子”作为“天职”和美德。

而对于作者母亲来说,深感教子的责任更加重大。

她所敬重的丈夫过早地去世,对孩子的教育责任全部落在自己身上,同时孩子是她精神生活的全部,也是她对未来生活的全部寄托,还有如何才能对得住她去世的丈夫,等等。

正是这诸多原因,她容不得孩子有一点坏毛病,生怕他不争气。

所以,她对孩子的教育格外深细而严格。

二、俗话说“家庭是孩子的第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文章结尾写道:

“我在我母亲的教训之下度过了少年时代,受了她的极大极深的影响。

”你在哪些方面深受自己母亲影响呢?

回忆一下,并与同学交流,然后写一个片段。

课堂练习

一、下列加色字中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B)。

A.酷似(kù) 盈眶(kuànɡ)马鬃(zhōnɡ) 塾师(shú)

B.晾晒(shài)磨蹭(cenɡ)苦楚(chǔ)  背熟(shú)

C.红薯(sǔ) 驮灯(tuó)奥秘(mì) 愣了(lènɡ)

D.掺和(chān) 愁苦(cóu) 崇敬(chónɡ) 沙哑(shā)

二、下列语段空缺处填写恰当的一组词语是(B)。

我母亲管束我最严,她是慈母兼任严父。

但她从来不在别人面前骂我一句,打我一下。

我做错了事,她只对我一望,我看见了她的_______眼光,就吓住了。

犯的事小,她等到第二天早晨我睡醒时才_______我。

犯的事大,她等到晚上人静时,关了房门,先_______我,然后_______,或罚跪,或拧我的肉,无论怎样重罚,总不许我哭出声音来。

A.严厉 教育 责备 惩罚

B.严肃 教育 责骂 惩罚

C.严肃 教训 责骂 刑罚

D.严厉 教训 责备 行罚

三、与下面一段话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C)。

如果我学得了一丝一毫的好脾气,如果我学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宽恕人,体谅人——__________。

A.我只得感谢我的慈母。

B.我必得感谢我的慈母。

C.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

D.我就得感谢我的慈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