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一号高中语文 阶段综合测试一 新人教版必修3.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2064231 上传时间:2023-06-04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3.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名师一号高中语文 阶段综合测试一 新人教版必修3.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名师一号高中语文 阶段综合测试一 新人教版必修3.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名师一号高中语文 阶段综合测试一 新人教版必修3.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名师一号高中语文 阶段综合测试一 新人教版必修3.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名师一号高中语文 阶段综合测试一 新人教版必修3.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名师一号高中语文 阶段综合测试一 新人教版必修3.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名师一号高中语文 阶段综合测试一 新人教版必修3.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名师一号高中语文 阶段综合测试一 新人教版必修3.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名师一号高中语文 阶段综合测试一 新人教版必修3.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名师一号高中语文 阶段综合测试一 新人教版必修3.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名师一号高中语文 阶段综合测试一 新人教版必修3.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名师一号高中语文 阶段综合测试一 新人教版必修3.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名师一号高中语文 阶段综合测试一 新人教版必修3.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名师一号高中语文 阶段综合测试一 新人教版必修3.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名师一号高中语文 阶段综合测试一 新人教版必修3.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名师一号高中语文 阶段综合测试一 新人教版必修3.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名师一号高中语文 阶段综合测试一 新人教版必修3.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名师一号高中语文 阶段综合测试一 新人教版必修3.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名师一号高中语文 阶段综合测试一 新人教版必修3.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名师一号高中语文 阶段综合测试一 新人教版必修3.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名师一号高中语文 阶段综合测试一 新人教版必修3.docx

《名师一号高中语文 阶段综合测试一 新人教版必修3.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名师一号高中语文 阶段综合测试一 新人教版必修3.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名师一号高中语文 阶段综合测试一 新人教版必修3.docx

名师一号高中语文阶段综合测试一新人教版必修3

阶段综合测试一

(时间:

150分钟 分数:

150分)

第Ⅰ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八股文与科举制

明清时代考科举,必须使用八股文这种文章体裁。

八股文,又称八比、时文、时艺、制艺、经义、四书文等,全文分八个部分,格式要求严格、死板。

不管是乡试(省内统考)还是会试(全国统考),都是三场考试,“首场《四书》三题,《五经》各四题,士子各占一经”(《清史稿·选举三》)三场考试并不都用八股文,只有第一场使用,但由于第一场对于是否考中最关重要,所以科举考试与八股文就当然被看成是紧密的连带关系了。

另外,虽然没有看到有关论证,但推测八股文存在的一个重要理由是与试卷的评判有关。

如果不规定文体,同样的题目就会有许多种类型的回答,而这对于评判者来说,难度是加大了的,而同一种八股文,结构的严格一致,很方便评判者对考生进行对比排队。

林则徐曾经指出,科举乡试试卷多而校阅的考官少,“校阅情形,定弃取于俄顷之间,判升沉于恍惚之际”,可见评判用时非常短。

由此可见,完全相同格式的答卷应该是有利于迅速校阅的。

明代的八股文,在最后有一个部分叫“大结”,是自由发挥的部分,但清朝取消了这部分,理由是容易做暗号给考官,可能也有不希望增加校阅试卷工作量的意思,当然谁也不会把这当做公开的理由提出罢了。

八股文事关圣贤微害大义、士人心术,又有利于考官评卷,再加上清人迷信文风关乎气运,于是即使有人反对也没能动摇它的地位。

何况,有成千上万的青年人急于在科举上找到出路,而科举非通过八股文这块敲门砖不可,所以事实上也形成了很大的一个市场。

清人徐继畲把自己的一百多篇八股文结集,还选编明清的优秀八股文做批注,他还专门写了一篇《示诸生行文法》,不厌其烦的讲解八股文的写作技巧。

但是到了近代,人们思考方向发生了变化,对“八股文空言无用”的观点渐渐达成共识,八股文也就从无用变成了有害。

清人郑观应认为,八股文的教育与实际需求的矛盾是严重的:

一是徒然消耗了士人的生命,二是并不利于政治,三是导致了言行不一致的道德问题。

一大批知识分子撰文历陈八股之弊,掀起了一股反对八股文考试的浪潮。

但值得注意的的是,在反对八股文考试的浪潮中,并不是所有观点都把八股文与科举考试的内容联系起来,更多的人反对的只是八股文这种文体而已。

至于四书等科举的内容,许多人还是抱着极大地尊重态度的。

在科举制改革问题上,因为八股文集中了最大的反对意见,所以成了科举改革的首选对象。

当废除八股文从思想变成行动的时候,直接推动者的思想就变得很关键。

康有为成了当时中国改革的民间倡导者和变法运动的领袖,而他在科举问题上,恰好是一个只反八股,不反“四书”的人。

八股文体,形式主义太强烈。

在康乾的年代,它还可以用于心术训练,得到纪晓岚的认可,但到了近代,中国饱受列强侵袭,国将不国,八股取士不仅无法适应时代对人才的需要,而且成了阻碍历史进步的障碍。

用康有为的话说,就是八股弊端有二,“能使天下无人才,一也。

即有人才,而皇上无从知之,无从用之,二也。

”因此,八股文在首次科举制改革中就落马毙命。

(摘编自中华书局《文史知识》)

1.下列关于“八股文与科举制”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明清时代考科举,必须使用八股文这种文章体裁。

八股文只有第一场使用。

但由于第一场的重要性,所以科举考试与八股文关系密切。

B.科举考试最终确定采用八股文这种形式的原因是试卷多而校阅的考官少,采用完全相同格式的答卷有利于迅速校阅。

C.因为有成千上万的青年要通过科举找到出路,八股文在明清文人中占有重要地位,形成了很大的一个关于八股文写作的市场。

D.明清时代科举考试必须使用八股这种文体,因此八股文就成了通过科举的必修文体,还有人编写专门教授写作八股文技巧的文集和文章。

解析 原因缺失。

八股文存在的原因除去阅卷因素还有“微言大义”“文风气运”等理由。

答案 B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随着时间推移,人们的观念也逐渐发生了变化,到了近代,开始产生反对八股文的观点,许多人撰文历陈八股之弊,掀起了一股反对八股文的浪潮。

B.近代,人们发现八股文并不利于人才的选拔,而且与社会的实际需求产生矛盾,因此废除八股文也就渐渐成为了人们的共识。

C.虽然有很多人反对八股文,但这些反对八股文的士人中还是有很多仍然尊崇四书等科举内容,因此大多数人反对的只是八股而非科举。

D.作为中国改革的民间倡导者和变法运动的领袖,康有为是把废除八股文从思想变成行动的直接推动者,但他也是只反八股不反科举。

解析 原文第三段中说八股盛行时“即使有人反对也没能动摇它的地位”,可见反对八股文的观点并非到了近代才产生。

答案 A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八股文虽然有各种弊端,但康乾时代,统治者除在科举考试中借它选拔人才外,还认为它可以作为心术训练的手段,是有积极作用的。

B.八股文从被科举考试采用之初就因其死板的要求,强烈的形式主义遭到人们的反对,因此八股文在清末科举改革中最先被废除。

C.八股文形式主义强烈,虚耗了士人的生命,不利于政治,还会导致言行不一致的道德问题,于是遭到大批知识分子的批判。

D.明八股的“大结”部分,是可以自由发挥的,但清朝却取消了,理由可能是它不光增加了校阅试卷的工作量,还容易造成作弊。

解析 无中生有。

文中看不出八股进入科考之初就遭到反对。

答案 B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尹思贞,京兆长安人。

弱冠以明经举,补隆州参军。

时晋安县有豪族蒲氏,纵横不法,前后官吏莫能制。

州司令思贞推按,发其奸赃万计,竟论杀之,远近称庆,勒石以纪事,由是知名。

累转明堂令,以善政闻。

迁检校洺州刺史,会契丹孙万荣作乱,河朔不安,思贞绥抚境内,独无惊扰。

神龙初,为大理卿,时武三思擅权,御史大夫李承嘉附会之。

壅州人韦月将上变,告三思谋逆,中宗大怒,命斩之。

思贞以发生之月①,固执奏以为不可行刑,竟有敕决杖配流岭南。

三思令所司因此非法害之,复固争之。

承嘉希三思旨,托以他事,不许入朝。

谓承嘉曰:

“公擅作威福,慢宪度,谀附奸臣,以图不轨,今将除忠良以自恣邪?

”承嘉怒,遂劾,出为青州刺史,境内有蚕一年四熟者,黜陟使路敬潜见茧叹曰:

“非善政所致,孰能至于此乎!

”特表荐之。

思贞前后为十三州刺史,皆以清简为政,奏课连最。

睿宗立,征为将作大匠,累封天水郡公。

时左仆射窦怀贞造金仙、玉真观,调发夫匠,思贞数有损节,怀贞诘之。

思贞曰:

“公,辅臣也。

不能赞宣王化,而土木是兴,害及黎元,受人谮以廷辱士,今不可事公矣。

”拂衣而去,阖门待罪,上闻而特令视事。

其年,怀贞伏诛,乃下制曰:

“将作大匠尹思贞,贤良方正,硕儒耆德,刚不护缺,清而畏知,简言易从,庄色难犯。

征先王之体要,敷衽必陈;折佞臣之怙权,拂衣而谢。

故以事闻海内,名动京师,鹰隼是击,豺狼自远。

必能条理前弊,发挥旧章,宜承弄印之荣,式允登车之志。

可御史大夫。

”俄迁户部尚书,转工部尚书。

以老累表请致仕,许之。

开元四年卒,年七十七,赠黄门监,谥曰简。

(节选自《旧唐书·尹思贞传》)

注 ①发生月:

(春天)萌发滋长的月份。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绥抚境内       绥:

安抚

B.奏课连最课:

考核

C.不能赞宣王化赞:

赞颂

D.受人谮以廷辱士谮:

诬陷

解析 赞:

辅助。

答案 C

5.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尹思贞忠直善政的一组是(3分)(  )

①发其奸赃万计,竟论杀之 ②告三思谋逆 ③固执奏以为不可行刑 ④托以他事,不许入朝 ⑤拂衣而去,阖门待罪 ⑥贤良方正,庄色难犯

A.①③⑤B.①⑤⑥

C.②③④D.③④⑥

解析 ②韦月将所为;④李承嘉所为;⑥尹思贞为人。

答案 A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尹思贞为官不畏豪强。

晋安县豪族蒲氏骄纵不守法度,历任官吏都治不了他,尹思贞审查后判处了他的死罪,百姓称快。

B.尹思贞坚持己见,受到责罚。

皇帝下令斩杀告发武三思谋反的韦月将,尹思贞坚决反对,皇帝非常生气,结果尹思贞被判杖刑,发配岭南。

C.尹思贞善于治理,受人称赞。

他处罚豪强,百姓刻石碑记录此事;他担任青州刺史,境内的蚕一年结四次茧,黜陟使路敬潜上表推荐他。

D.尹思贞很受皇上器重。

窦怀贞被处死后,皇上下诏称赞尹思贞秉承先王的施政根本,坦诚陈述己见,挫损奸臣的专权,可以受到重用。

解析 韦月将发配岭南,不是尹思贞。

答案 B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州司令思贞推按,发其奸赃万计,竟论杀之,远近称庆,勒石以纪事,由是知名。

(5分)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公擅作威福,慢宪度,谀附奸臣,以图不轨,今将除忠良以自恣邪?

(5分)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隆州的上司命令尹思贞调查取证,查到了数以万计的赃物,最终判定杀了他,周围的人拍手称快,刻下石碑记载这件事,尹思贞也因为这件事名声大作。

(推按,称庆,勒,各1分,大意2分)

(2)您擅自作威作福,轻视法度,阿谀依附奸臣来图谋不轨,现在您将要除掉忠良来放纵自己吗?

(慢,附,恣,各1分,大意2分)

参考译文

尹思贞,是京兆长安人,20岁的时候因为通晓典籍而被推荐,补了隆州(地名)的参军(官名)这个缺位。

当时晋安县有姓蒲的豪族,横行霸道,违法乱纪。

前任后任的官吏都无法治服它。

隆州的上司命令尹思贞调查取证,查到了数以万计的赃物,最终判定杀了他,周围的人拍手称快,刻下石碑记载这件事,尹思贞也因为这件事名声大作。

他接着转去当了明堂县令,以凭着仁德从政而闻名。

第三次升迁当了殿中少监(官名),兼任洺州刺史。

在这个时候碰到契丹的孙万荣作乱,河朔很不安定,但由于思贞善于绥善处理,安抚民众,所以他管辖下的地方一点都没有惊扰的现象。

神龙(唐朝的年号)年初,他出任大理卿(官名,掌管刑律,相当于今天的最高法院),恰逢武三思擅越专权,御史大夫李承嘉又附会巴结武三思。

雍州人韦月将控告武三思谋反。

中宗皇帝得知大怒,命令处斩韦月将。

思贞以正处在春天萌发滋长的月份,坚持上奏,请求不要行刑,改判韦月杖责流放到岭南。

三思命令负责此事的部门不按照刑律而杀害韦月将。

思贞又据理力争。

承嘉应三思的要求,借口有其它事,不让思贞进入朝廷。

思贞对承嘉说:

“你擅自作威作福,不顾国家法律法规,依附奸臣,图谋不轨,杀了忠良的臣子不就是为了让自己能够为所欲为吗?

”承嘉大怒,于是到皇帝那里去弹劾思贞,让他去青州做了刺史(官名)。

青州境内有一种蚕,一年能够繁殖四次。

黜陟使(官名)兼卫州司马(官名)路敬潜八月来到这里,见到蚕茧叹息:

“如果不是善政所致,那能这样啊!

”(这不是良好的政事导致出现祥瑞吗!

)特意写表推荐思贞。

思贞前后做了十三个州的刺史,一直都廉洁朴素,表扬他的奏章一直都是最多的。

睿宗即位后,征他当了将作大匠,当时的左仆射窦怀贞大兴土木建造金仙、玉真两观,使用了大量的工匠,思贞经常节约减少(用人量)。

怀贞很愤怒,常责备思贞。

思贞说:

“你身居这样的要职,责任重大,影响广泛。

你没有推广皇帝的圣明,反而大兴土木,侵害了人民百姓,又听信小人诬陷的话,在朝廷上污辱了大臣,现在不能侍奉您了。

”他就拂衣离去,关上家门不出等候定罪。

皇帝知道了此事,特意请求他出来工作。

那年,窦怀贞被处死,皇帝下制曰:

(都是夸他的话)“将作大匠尹思贞,贤良方正,德才兼备,庄严不可侵犯……因此凭这件事闻名天下,名动京师,可以胜任御史大夫。

”不久兼做申王府长史,迁户部尚书,转工部尚书。

最后,屡次说老说病上表请退休,皇帝就放他假了。

开元四年去世的,享年七十七,赠黄门监,谥号是简。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8~9题。

衰  荷

(唐)白居易

白露凋花花不残,凉风吹叶叶初干。

无人解爱萧条境,更绕衰丛一匝看。

题 败 荷

(元)王翰

曾向西湖载酒归,香风十里弄晴晖。

芳菲今日凋零尽,却送秋声到客衣。

8.两首诗都写“残荷”,但在表现“残”这一特点上有所不同,请简要分析。

(5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白诗主要写了霜露中荷花将落未落、雨后风中荷花被吹干的情景,通过描写荷花败落前的“萧条”,让人不禁想象花凋叶落后的景象;(2分)王诗先写荷花曾经花开十里、飘香十里的盛景,又写荷花如今在秋风中凋零的景象,通过前后的对比来突出荷花败落的凄惨。

(3分)

9.两首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何不同?

请作简要分析。

(6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白诗后两句议论抒情,诗人将“无人解爱”与自己“更绕衰丛一匝看”进行对比,表达了自己的人生之惑:

为什么别人不爱凋零的荷花?

从而抒发了自己对萧条景色的喜爱之情②王诗最后两句由写景引向写人,诗人由残荷想到自己漂泊在外的客居身份,“却送秋声到客衣”写出了诗人在秋风中的萧瑟,表达了诗人对往昔美好的怀念和对自己处境的感慨。

(每点3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6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李白《蜀道难》)

(2)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白居易《琵琶行》)

(3)________________,生长明妃尚有村。

(杜甫《咏怀古迹》其三)

(4)此情可待成追忆,________________。

(李商隐《锦瑟》)

答案 

(1)西当太白有鸟道 可以横绝峨眉巅

(2)轻拢慢捻抹复挑 初为《霓裳》后《六幺》

(3)群山万壑赴荆门

(4)只是当时已惘然

乙 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11)、四(12)两题中选定其中一题作答。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题。

飞翔的帽子

李显

星期天早上,天很冷,13岁的安德烈让妈妈带他去教堂,他要去问神父一个问题。

劳拉夫人把儿子安德烈抱上轮椅,给他戴上一顶新买的红色保暖帽,推着轮椅,顶着寒风,去了教堂。

到了教堂,安德烈一个人滑动轮椅,进了神父的房间。

没多久,安德烈出来了,劳拉夫人赶紧迎了上去,关心地问儿子:

“噢,宝贝儿,你问了神父什么问题?

安德烈笑了一下说,问题解决了,他已经得到了答案。

见儿子不肯说,劳拉夫人不再追问,推着儿子走出教堂。

走出没多远,迎面走上来一个卖报纸的小男孩,小男孩的年龄跟安德烈差不多,这么冷的天,他竟然没戴帽子,耳朵和小脸冻得通红。

他礼貌地对劳拉母子说:

“您们不需要一份报纸吗?

今天早上出版的晨报。

安德烈把目光转向妈妈:

“买一份吧?

劳拉夫人从不看报,她明白儿子为什么让她买——儿子是出于同情。

她微笑着点点头,开始掏钱。

让她没想到的是,这时,儿子竟然摘下自己的帽子,要送给卖报纸的小男孩。

卖报纸的小男孩直摇头,不好意思地说:

“谢谢你!

我不能要,因为我有帽子,只是早上匆忙出门忘记戴了。

安德烈笑着对卖报纸的小男孩说:

“我能和你交个朋友吗?

”说着,他友好地伸出了手。

“当然!

”卖报纸的小男孩友好地和安德烈握手。

“朋友,我把帽子作为礼物送给你,希望你能接受。

”安德烈真诚地说,“你现在真的很需要它,而我一会儿就到家了,再也不需要它了……”

听到这句话,劳拉夫人心里酸酸的,她明白儿子说的“再也不需要它了”是什么意思:

安德烈得了可怕的癌症,他知道自己剩下的时日不多了……

卖报纸的小男孩欣然接受安德烈的礼物。

看着小男孩戴上红色保暖帽美美地离开,安德烈露出了笑容。

卖报纸的小男孩走了之后,安德烈突然想起来什么,叫道:

“噢,糟糕,我把一样东西落在帽子里了。

劳拉夫人急切地问,是什么东西,要不要去追那个小男孩?

安德烈摇摇头,说:

“不,没什么,把帽子和那样东两都送给他吧。

回到家后,安德烈的病情突然恶化,劳拉夫人赶紧把儿子送进医院。

几天后,安德烈去了天堂。

让劳拉夫人做梦也没想到的是,儿子临终前,竟然要求把自己的遗体捐给医院,做科研。

儿子死后,劳拉夫人更加孤独寂寞了。

这天早上,风和日丽,她去餐厅做钟点工。

下班时,外面已经变天了,狂风怒吼,大雪纷飞,她刚要走出餐厅,餐厅老板突然叫住她,指着门边衣架上的一顶保暖帽说:

“外面风很大,你没戴帽子,戴上它吧,不用还回来。

记住,当你不用时,把它送给需要的人。

劳拉夫人心里一热,当她看到衣架上那顶帽子时,眼泪差点掉下来,那顶帽子看上去那样亲切,就像见到了自己的亲人一样。

当劳拉夫人走到家门口时,只见路边有一位清洁工在打扫积雪,那位清洁工竟然没戴帽子,于是,她不由自主地摘下帽子,送给那位清洁工,也认真地说:

“不用还。

记住,当你不用时,把它送给需要的人。

”清洁工感激得连连道谢。

转眼两个月过去。

这天是母亲节,劳拉夫人早上起来很伤心。

以前,每年的母亲节,儿子都会用自己攒的零花钱为她买一朵康乃馨,儿子没了,她再也收不到康乃馨了……

就在劳拉夫人对着儿子的照片默默流泪时,门外传来敲门声。

劳拉夫人擦擦眼泪,开门一看,门口站着一老一小两个陌生人。

老的是一位神父,小的是一个十四五岁的男孩,劳拉夫人看他有点面熟,一时又想不起来在哪见过。

老神父礼貌地问:

“夫人,您是安德烈的母亲,劳拉夫人吗?

劳拉夫人点点头,问有什么事?

老神父说:

“我是玛丽娅教堂的神父,我身边这个孩子名叫杰克。

几个月前,杰克来到教堂,说有一个坐轮椅的男孩送给他一顶帽子。

后来,他在帽子的外卷层里发现一样重要的东西,因为他不知道送他帽子的男孩叫什么,家住哪里,所以无法把那样重要的东西还给男孩,于是他就来找我帮忙。

我在报纸上登了寻人启事,但没有找到。

后来,我去了警察局,让他们帮忙。

起初,警察局并不打算帮忙,他们认为这并不是一件什么大不了的事情,而且找一个不知道姓名和住址的孩子很难。

可当我把那样重要的东西拿出来给他们看了之后,他们立马答应帮忙……感谢上帝,几经周折,终于找到了!

劳拉夫人伤心地说:

“虽然我不知道你们说的那样重要的东西是什么,可我的儿子已经去了天堂……”

老神父幽幽地说:

“不,你的儿子安德烈他还活着!

劳拉夫人奇怪地愣住了,不知道老神父说的是什么意思。

老神父接着说:

“当杰克看到帽子里的那样东西后,虽然他非常喜欢那顶帽子,但他没有把那顶帽子留为己有,他说,他要像你儿子那样,也要做一个天使!

于是把那顶帽子送给了别人,并且在送出时说:

‘不用还,记住,当你不需要时,把它送给需要的人。

’让人感动的是,我发现,这顶保暖帽正以一种微妙的默契,在小镇上传递着!

当帽子插上了感恩的翅膀,就会飞翔!

说完,他把一样东西交到劳拉夫人手上。

劳拉夫人接过一看,竟然是儿子写的一封信:

今天,我到教堂问神父一个问题:

天使在哪里?

天使为什么不来帮我?

神父对我说:

做一个天使去拥抱别人,比被天使拥抱更幸福。

我懂了,所以,我决定,死后把身体捐给医院,在死之前,尽一切可能去帮助别人,我也想做一个天使!

看完信,劳拉夫人已是泪流满面。

这时,杰克突然从背后拿出一朵鲜艳的康乃馨,送到劳拉夫人面前,深情地说:

“妈妈,母亲节快乐!

劳拉夫人愣了一下,然后高兴地接过康乃馨,把杰克搂进怀里,看着那朵芳香四溢的康乃馨,仿佛看到儿子在笑,她激动地说:

“谢谢你!

孩子,我很幸福!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

A.安德烈让妈妈买小男孩的报纸,用意有二:

一个是同情小男孩,一个是想把帽子送给小男孩,让小男孩充当爱的使者,替他传递爱心。

B.儿子死后,劳拉夫人更加孤独寂寞了,为了打发时光,她选择了做餐厅钟点工,这样可以让她忘却心中的伤痛。

C.母亲节那天,劳拉夫人很伤心,因为那天她没收到别人的祝福,也没有收到康乃馨。

D.神父说安德烈还活着,让劳拉夫人很吃惊,感到不知所云。

其实神父的意思是安德烈的高尚品质影响了很多人,他的爱心一直传递着。

E.小说构思精妙,结构严谨,故事感人,时而让人悲戚,时而让人温暖。

帽子的“飞翔”,其实就是精神的飞翔。

(2)小说中有多处铺垫和照应,请找出来,并谈谈这样写的好处。

(6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劳拉夫人这一形象有哪些特点?

请简要分析。

(6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劳拉夫人激动地说:

“谢谢你!

孩子,我很幸福!

”你是如何理解幸福的?

请谈谈你的看法。

(8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A项,“让小男孩充当爱的使者,替他传递爱心”错误,小男孩是在看到了帽子里的信后才决定做个像安德烈一样的人的,安德烈期初并没想到小男孩会替他传递爱心;B项去餐厅做钟点工与打发时间之间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文中没有这个意思。

C项“她没收到别人的祝福,也没有收到康乃馨”错误,其实是收到了杰克的祝福和康乃馨。

答案 

(1)选D得3分,选E得2分,选A得1分,选B、C不得分。

(2)①劳拉夫人问安德烈向神父问了什么问题,安德烈没有回答,“噢,糟糕,我把一样东西落在帽子里了。

”这两个情节与下文信件的内容相照应;(1分)②“临终前,竟然要求把自己的遗体捐给医院,做科研。

”与“死后把身体捐给了医院”相照应(1分)③“那顶帽子看上去那样亲切,就像见到了自己的亲人一样”为下文安德烈的帽子在小镇上传递做铺垫。

(1分)④“儿子没了,她再也收不到康乃馨了”为下文杰克的祝福做铺垫。

(1分)这样写,使结构更为严谨,条理更加清晰,还给文章设置了悬念,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

(2分)

(3)①爱子心切(1分)。

②善解人意。

(2分)③孤独寂寞。

(1分)④坚韧顽强。

(2分)

(4)①幸福在于精神。

劳拉夫人认为自己是幸福的,因为她读了信之后知道儿子的精神境界是何其高尚,儿子有着丰富的爱心,甚至不惜捐献自己的遗体;这一切证明一个人当他的精神、道德品质达到了高尚的境界时,幸福感会油然而生,甚至会让自己的亲人都为之骄傲。

(3分)②幸福在于理解。

理解自己,理解别人,当互相理解的时候心与心相通,人与人相融,这是另一种幸福。

(2分)③幸福在于爱心。

奉献自己的爱心,也感受别人的爱心,生活在爱的世界中,人是幸福的。

(3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题。

国之歌者——聂耳

1932年4月,聂耳认识了左翼剧作家兼诗人田汉,通过田汉与中国共产党党组织取得了联系,参加了“左翼戏剧家联盟”组织的各种活动。

1933年初,在白色恐怖最严重的日子里,聂耳正式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介绍人田汉和监誓人夏衍在联华影业公司的一个摄影棚里,为他秘密举行了入党宣誓。

1933年6月他在日记中写道:

“音乐与其他艺术(诗、小说、戏剧)一样,它是代替大众在呐喊,大众必然会要求音乐新的内容和演奏,并要求作曲家的新态度。

”随后,聂耳为电影《母性之光》创作了插曲《开矿歌》,以民间劳动号子的节奏来表现劳苦大众的斗争生活,向靡靡之音开了第一炮。

1934年4月,聂耳加盟百代唱片公司音乐部,他和先期进公司的任光、安娥等人以灌制畅销电影歌曲为名,出版了一大批进步歌曲唱片。

这一年成了聂耳创作最丰的一年。

创作《新女性》时,他天不亮就去纱厂体验女工上班的辛苦。

他还在街上与小报童交上了朋友,天天问寒问暖,著名的《卖报歌》就是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