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市井陉县锦山地区地质地貌资料.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2065690 上传时间:2023-06-04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1.1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石家庄市井陉县锦山地区地质地貌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石家庄市井陉县锦山地区地质地貌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石家庄市井陉县锦山地区地质地貌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石家庄市井陉县锦山地区地质地貌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石家庄市井陉县锦山地区地质地貌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石家庄市井陉县锦山地区地质地貌资料.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7页
石家庄市井陉县锦山地区地质地貌资料.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7页
石家庄市井陉县锦山地区地质地貌资料.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7页
石家庄市井陉县锦山地区地质地貌资料.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7页
石家庄市井陉县锦山地区地质地貌资料.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7页
石家庄市井陉县锦山地区地质地貌资料.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7页
石家庄市井陉县锦山地区地质地貌资料.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7页
石家庄市井陉县锦山地区地质地貌资料.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7页
石家庄市井陉县锦山地区地质地貌资料.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7页
石家庄市井陉县锦山地区地质地貌资料.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7页
石家庄市井陉县锦山地区地质地貌资料.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7页
石家庄市井陉县锦山地区地质地貌资料.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7页
石家庄市井陉县锦山地区地质地貌资料.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7页
石家庄市井陉县锦山地区地质地貌资料.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7页
石家庄市井陉县锦山地区地质地貌资料.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7页
亲,该文档总共2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石家庄市井陉县锦山地区地质地貌资料.docx

《石家庄市井陉县锦山地区地质地貌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石家庄市井陉县锦山地区地质地貌资料.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石家庄市井陉县锦山地区地质地貌资料.docx

石家庄市井陉县锦山地区地质地貌资料

石家庄锦山-测鱼地区

地质地貌野外实习指导书

编者宋保平

石家庄学院资源与环境系

二00九年五月

实践教学是地学工作和教学的重要环节,良好的实习基地和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又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力保障。

我系自1987年的地理专科教育开始,就将秦皇岛柳江盆地作为地质地貌野外实习。

但近年来由于种种原因以及出于熟悉周边地质地貌环境的目的,自今年开始,拟将石家庄井陉县测鱼-锦山一带作为新的地质地貌实习基地。

石家庄锦山-测鱼地区地处太行山中段东侧,交通方便,气候普遍凉爽,非常适宜夏天实习。

区内具有典型的障石岩地貌、黄土地貌以及山区河流水文特征,出露岩石普遍偏老,基本为前寒武纪的古老变质岩、变余碎屑岩,除褶皱外,区内地质构造较齐全,沉积岩结构构造类型较丰富。

目前区内测鱼镇附近为石家庄经济学院地质类专业地质填图实习基地。

经过几次野外踏勘,在石家庄经济学院庞其清教授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形成本指导书,以供我系地理科学、地理教育、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一年级学生野外教学使用。

由于资料获取渠道单一,野外地质揭露工程缺乏,因此书中错误与不当之处,应有不少,敬请提出宝贵意见,以便今后进行修订。

编者

2009年5月于石家庄

一、实习区交通位置

实习区位于河北省井陉县境内,西邻山西平定县,南与山西昔阳接壤,东部与河北元氏

讣村

二世廷

县毗连,北部为苍岩山(图

naai

if

・张制宙水忑

昭村

图1实习区遥感影像图

从石家庄抵达实习区有两条主要交通线路:

一是从石家庄经石太高速至秀林口出,顺省道202南行至测鱼镇,顺省道202从测鱼镇

至白城村沿线为第一实习区;从测鱼镇顺张河湾水库南行至南寺掌村(锦山)为第二实习区;

二是从石家庄经国道307西行至井陉县城西南的北横口村附近,转入省道202,其余线路

与上述相同。

二、实习区自然地理概况

实习区位于太行山中段,地势南高北低。

区内海拔500-900米的低占山多数,为北东向延

伸的中低山区。

区内最大河流为甘陶河,发源于山西昔阳,属常年性河流,至北横口村与绵河汇合,全长150公里,流域面积2564平方公里,1980年在测鱼附近建设张河湾中型水库,目前库下河流基本断流。

本区属暖温带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

受地形和海拔高度影响,气候区域性变化和垂直

性差异均较明显。

年平均气温12.8C,一月最冷(月平均-0.6C),七月最热(月平均26.2C),

夏季气温比邻近平原地区低2-3C。

实习区年平均降水量580-620mm,垣多集中在七、八月份,多库暴雨。

三、实习区地质概况

(一)地层

区内地层出露较齐全,层序较完整,由老到新依次有太古界、元古界、下古生界(寒武-奥陶系)、上古生界(石炭-二叠系)、新生界(第四系),整个中生界地层缺失(表1)。

各时代地层分布特征如下:

太古界分布于区内东部、东南部;下元古界滹沱群广泛分布于全区,产状倾斜;中元古界长城系和下古生界寒武-奥陶系分布于山顶部分,产状平缓,略向北倾。

各时代地层岩性特征见表1。

有关各时代地层需要附加说明的几点内容:

1、五台群

它是太古代最晚期形成的一个岩石地层单位,出露于吕梁山、五台山、太行山北部等地,为以绿片岩(低级区域变质岩,以深色片岩为主)为特征的变质岩系,原岩是一套沉积-火山

岩组合。

底部原岩为火山碎屑建造,中部为拉斑玄武岩建造和中酸性火山沉积,上部以碎屑浊流建造为主。

五台群分布于赞皇隆起的核部,它反映了特定的地壳运动历史:

太古宙末期的五台运动形成了包括华北太行(五台群与滹沱群之间)、吕梁及中条山等地不整合面,以及阴山、燕山、辽东、吉南及豫西等地、新疆塔里木库鲁克塔格地区不整合面等。

五台运动除了造成褶皱隆起形成不整合面外,还伴有广泛的变质作用、强烈的岩浆作用(许亭单元的花岗岩)和热液活动(区内广泛发育的岩石蚀变),局部地区有强烈的混合岩化作用,反映了赞皇地区在五台期是一个高热点分布区。

2、长城系地貌特点

中元古代长城系常洲沟组的地貌景观各具特色,野外容易辨认和识别:

一段石英岩状石英砂岩形成自早元古变质岩之上的第一个大陡坎(障石岩地貌),一般高达100多米,呈笔直的悬崖绝壁状;二段长石砂岩和石英砂岩多形成陡缓相间的地形,成大台阶状(栈道);三段

石英岩状砂岩又形成巨大的陡坎、陡崖,陡崖中腰出现一段红色条带或红色小缓坡,它是一层铁质砂岩夹层。

(二)岩浆岩

1、许亭单元酸性侵入岩

在区内以岩基产出,岩体产状与围岩中的片麻理一致,侵入于五台群石家栏组及滹沱系地层中,与上覆的长城系呈沉积接触关系。

白城一带的许亭单元花岗岩有轻微变质现象,帮称为变质斑状花岗岩,岩石呈肉红色,块状构造,似斑状结构、中粗粒-不等粒结构、交代结构,露头上常过渡为伟晶结构。

矿物组成:

微斜长石40-50%,斜长石10-15%,石英20-30%,黑云母5-10%,副矿物有磁铁矿、锆石,少量磷灰石、榍石、黄铁矿和方铅矿等。

许亭单元的岩石年龄测定为2058Ma,相当于吕梁运动中期发生的地质事件。

岩体周围的石家栏组具有较强烈的混合岩化现象,因此有人认为其成因可能与深熔作用有关(即混合岩

表1实习区地层特征表

统/群

(系)

岩性特征

全新统

冲积物:

为砂、砾石及粘土、亚粘土等松散堆积物,分布于河床、河漫滩与一级阶地的下部,厚度变化大。

砾石有一定磨圆和分选,成分复杂。

洪积物:

为砾石、砂及碎石,砾石大部分磨圆度分选性较差,一般分布于山口、山麓,形成洪积扇、洪积裙。

坡积物:

为无分选的大小不等的碎石、岩屑堆积物,夹有亚粘土薄层或透镜体。

地貌上呈现倒石堆、坡积裙。

更新统

马兰组

上部为含钙质结核(成层分布)、柱状节理发育的浅黄褐色、土黄色亚粘土,向下颜色逐渐变深为棕红色且粘性增加;下部为砂砾石、碎石层,古土壤不发育。

黄土中可见蜗牛化石。

奥陶系

马家沟组

(距离实习区太远)

三山子组

上部为灰白色中厚层含燧石条带及结核细晶白云岩。

中部为灰黄、黄红色中厚层细晶白云岩、泥质白云岩、白云质灰岩,间夹黄绿色页岩。

下部灰黄、浅灰色中厚层白云岩、竹叶状白云质灰岩及细晶白云岩

炒米店组

灰紫色及紫红色中厚层竹叶状灰岩及薄层泥质条带灰岩,竹叶体具紫红色氧化圈。

其中底部为暗红色铁质竹叶状灰岩,含海绿石或镜铁矿。

崮山组

灰紫色中厚层-薄层泥灰岩、泥质条带灰岩、竹叶状灰岩,夹灰紫色或黄绿色页岩。

底部以灰白、灰黄绿色薄层泥灰岩为标志。

张夏组

以鲕粒灰岩为主,另见有含泥质条带灰岩、砾屑灰岩、生物碎屑灰岩、少量黄绿色页岩等,含叠层石化石。

馒头组

上部暗紫色、猪肝色页岩,偶夹薄层粉砂岩、细砂岩,含三叶虫化石(毕雷氏虫);

中部为灰白色中厚层白云质灰岩,局部含藻类化石;

下部为砖红、紫红色泥岩,夹薄层泥灰岩、白云质灰岩。

长城系

常洲沟组

分布最广,主要形成山崖,地貌上形成陡坎,与下伏地层平行不整合。

分三段:

上段为粉白色中厚层石英砂岩为主(石英岩状石英砂岩),夹长石砂岩。

长石砂岩中钾长石碎屑含量可达40%,石英35-40%,为硅质

和泥质胶结。

中段为灰白、紫色中层夹薄层中粗粒长石砂岩、长石石英砂岩,偶见紫红色页岩,夹海绿石石英砂岩(海绿石可达20%),胶结物成分

有铁质、硅质。

铁质砂岩有时形成铁质胶结的同生砾岩、“竹叶状”含海绿石砂岩,它们往往在一定部位相伴岀现,成为常洲沟组的标志。

此段中斜层理、波痕和潮汐作用形成的角砾岩极发育,几乎见于每个小韵律层顶部。

下段为灰白、浅肉红色含不规则条带的厚-中厚层石英砂岩(石英岩状石英砂岩),夹长石石英砂岩,硅质胶结。

石英岩状石英砂岩:

英占85-90%、钾长石0-5%,硅质胶结物10%。

赵家庄组

在测鱼北、西和南侧均有出露,与上覆地层平行不整合、与下伏地层角度不整合接触。

主要为紫红色页岩夹砂岩、白云岩。

其中上部夹粉色薄层白云质石英岩,含泥砾,白云岩中含叠层石;中部夹透镜状砂质白云岩;下部

夹薄层砂岩,含丰富潜穴、爬痕等遗迹化石和波痕等层面构造。

元古界

1

滹沱群

(系)

1

岳家庄组

为一套多次喷发的巨厚安山岩,夹多层砂岩、板岩底部夹层中常见泥质白云岩。

安山岩中具有绳状构造及流动构造,岩石发生绿帘石化。

蒿亭组

||

南寺组

主要为变质长石石英砂岩、粉砂质板岩、千枚状板岩和变质白云岩。

大理岩化白云岩中可见圆柱状叠层石构造。

为一套变质安山岩及熔结角砾岩。

下部为变质安山集块岩,角砾岩夹安山岩层,安山岩普遍发生绢云母化,局部有明显枕状构造、气孔构造、柱状节理、杏仁构造。

上部为浅绿色蚀变安山岩,夹少量砂岩和板岩,岩石蚀变类型有透闪石化、青磐岩化和硅化和部分铜矿化。

东冶组

以厚层白云岩为主,下部为肉红色、灰色大理岩化白云岩与板岩互层;上部为青灰色、灰白色厚层细粒白云岩夹叠层石白云岩。

豆村组

以黑色板岩为主,局部为千枚状板岩或千枚岩。

下部为变质条带状砂岩与板岩互层,上部为黑色灰绿色粉砂质板岩,局部夹变质含砾长石石英砂岩。

南台组

浅肉红色厚层-巨厚层变质长石石英砂岩,夹少量黑色板岩、变质安山岩。

砂岩中大型斜层理发育,局部见浪成波痕。

黑色板岩以粉砂质板岩为主,少量泥质板岩。

南寺掌组

以变质凝灰岩为主,夹多层变质安山岩、安山质含集块火山角砾岩、变质含集块凝灰岩、安山集块岩和砾岩、板岩,呈多次沉积-喷发韵

律特征。

岩石蚀变作用强烈,常有绿泥石化、硅化、碳酸盐化、黄铁矿化、黄铜矿化。

封龙山组

石家栏组

主要由变质砂岩和变质砾岩组成。

下部为灰红、灰绿色巨厚层变质含砾长石石英砂岩,具有变余碎屑结构和含磁铁矿的交错层理构造,砾石含量10-15%。

上部为浅灰、灰黄色厚层中粗粒状变质长石石英砂岩,泥质填隙物均变质为云母,底部含砾石,顶部则渐夹云母片岩和黑色板岩。

1

五台群

(系)

中级区域变质作用及不同程度混合岩化作用形成的变质岩系,由黑云母斜长片麻岩、斜长角闪片麻岩、斜长角闪岩、透镜状磁铁石英岩、磁铁角闪石英岩、浅粒岩及黑云母斜长变粒岩等组成。

分三段:

上段:

粗粒黑云斜长片麻岩夹变粒岩为主,夹有云母石英片岩、黑云母片岩、黑云二长片麻岩,局部有角闪斜长片麻岩及磁铁石英岩透镜体。

中段:

下部为黑云母角闪斜长片麻岩、斜长角闪岩夹黑云斜长片麻岩,黄铁矿化、磁铁矿化普遍,局部地段富集成硫铁矿体。

下部为黑云斜长片麻岩,夹数层磁铁石英岩。

下段:

与下伏地层呈平行不整合接触关系。

岩性主要为黑云斜长片麻岩、黑云斜长变粒岩、云母石英片岩。

底部一层含磁铁白云母石英片岩,是石家栏组的底部标志。

许亭单元

吕梁期酸性侵入岩。

 

化有关)。

注:

元古宙之前的一些构造运动名词(由于年代久远,目前只能对这期间的构造运动做

迁西运动:

时限为

粗略的描述,且各运动时间也有重叠,大家可作一参考)2900±Ma以前(属太古宙)。

期末的构造运动,在河北称为迁西运动,

在内蒙古称为兴和运动。

2900±—2600Ma(属太古宙)。

又称为铁堡运动。

2600±—2500Ma(属太古宙末期)。

黑龙江称为麻山运动。

南)、兴东运动(黑龙江)和凤阳运动(安徽)等。

也相当于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2004)确定

的古元古代成铁纪(2500-2300Ma)、层侵纪(2300-2050Ma)和造山纪(2050-1800Ma)的全部。

2、变质辉绿岩

在沿庄、峪沟等地出露,呈岩墙、岩脉状侵入于滹沱群或许亭单元之中,其上被长城系覆盖,属早元古代浅成侵入岩,遭受后期变质作用影响,蚀变和片理化现象明显。

岩石呈黑绿色、灰绿色,具有变余辉绿结构,主要矿物成分是斜长石、角闪石,其次是绿泥石、黑云母,副矿物为钛磁铁矿。

在地貌上具有明显的球状风化现象。

3、辉绿岩、辉长岩在白城一带出露,侵入于滹沱群或许亭单元之中,其上被长城系覆盖。

属中元古代侵入岩。

岩体宽50-100米,长3km左右,岩体周围发育多条分支脉体,岩石整体分带明显:

边部和分支脉体矿物颗粒细小,辉绿结构,主要由斜长石和辉石组成,为辉绿岩;中部颗粒粗大,为辉长岩。

4、变质安山岩主要分布于滹沱群各组的上段内,岩石普遍遭受蚀变,绿泥石化、钠长石化、帘石化、阳起石化很发育,使原先的安山面貌有所改变,常见有绿泥钠长阳起石化安山岩、绿帘绿泥石化安山岩、气孔状安山岩。

除遭受热液蚀变外,这些变质安山岩还受区域定向压力和重结晶作用的影响,造成其中千枚状构造或片状构造较发育,并伴有黄铜矿化、黄铁矿化。

5、变质火山角砾岩、集块岩岩石呈深灰绿色、黑绿色。

角砾成分主要为安山岩岩屑或石英砂岩碎块,根据角砾大小的百分比不同,大部分>10cm的称为集块岩,2-10cm的称为角砾岩,<2cm的称为凝灰岩。

(三)沉积岩的构造本区沉积岩虽然大部分遭受变质,但仍然保留了众多类型的沉积岩构造,希望大家在实习过程中认真观察、寻找。

1、层理构造

水平层理:

弱水动力条件,形成于潮坪或深水环境

平行层理:

强水动力条件,形成于河道砂坝或海滨板状斜层理:

强水动力条件,形成于河道砂坝或海滨楔状斜层理(交错层理):

强水动力条件,形成于河道或潮汐水道波状层理、透镜状层理:

强弱水动力条件交替的情况下产生,形成于潮坪或浅滩环境。

2、层面构造

波痕(分对称与不对称)、雨痕、干裂等,同学们还可找找盐晶假象的层面构造,即干旱条件下盐类矿物结晶,印在沉积物表面的痕迹被保留下来的形态。

3、缝合线构造张河湾地区缝合线构造在寒武系、奥陶系灰岩中广泛发育,但在长城系砂岩中也有发现,其成因一般认为是在上覆岩层静压力下,岩石受到沿其各种缝隙、粒间空隙进入的地下水的不均匀溶解并相互挤压形成。

在岩石剖面上呈锯齿状曲线,状如动物头盖骨中的接合缝,在平面上是起伏不平的面。

通常与岩层面大致平行,也可斜交或垂直。

4、假层理在沉积岩层中,有一系列形状大小不规则的同心圈状的色环,有人称为韵环构造,又称为李泽岗环,其成因是由于胶体溶液中铁的氢氧化物在岩层中发生周期性沉淀而成,也是一种扩散作用的结果。

四、区域地质发展史

1、太古宙(2500Ma之前)晚太古代时期,五台运动在实习区的东侧形成一个深大断裂带,是太行山深断裂带的组成部分。

在断裂活动的控制下,发生了大规模岩浆侵入和火山作用,形成中基性火山岩、中酸性火山岩和许亭单元花岗岩,同时引发了先前形成的碎屑岩、含铁硅质岩(石家栏组)发生广泛的变质作用,但变质程度普遍较低。

从而形成了本区的结晶基底。

五台运动对本区还产生东西向挤压,形成了近南北向、北北西向的片麻理和韧性剪切带。

2、早元古代(2500-1800Ma)进入早元古代后,本区又发生一期广泛的构造运动(吕梁运动),其构造应力特点与五台运动相似:

东西向挤压、近南北向拉伸,因此在本区形成北北东向断陷盆地,沉积了河流、三角洲及海相碎屑岩建造(滹沱系),同时发生大规模火山喷发。

在此期间,地壳运动有过几次抬升与下沉的交替运动,火山活动中心也有过几次迁移,反映了地壳极不稳定性。

同样,此间形成的地层的强烈的构造、岩浆作用下,也发生普遍的低级区域变质作用。

3、中元古代早元古代沉积岩结束后,地壳经历了褶皱回返阶段,太行山区经历了长期的剥蚀夷平作用,形成了古风化壳。

直到中元古初期,在晋豫交接地带,沿早元古代形成的构造线再次受到南东-北西向张力作用,形成北北东向的上党裂谷,在实习区小的北北东向断陷盆地,在南北纵向上表现为北高南低的多级盆地。

东焦盆地就是其中之一。

随着裂谷的发展,到赵家庄沉积时期,来自古秦岭海的海水自南向北侵入,形成了赵家庄组砾岩、砂砾岩、页岩及碳酸盐岩建造。

随后,海侵入范围不断扩大,直至形成整个长城系地层。

4、古生代长城系沉积之后,寒武纪之前,地壳转为上升阶段,先前形成的地层遭受剥蚀,使得整个太行山地区缺失了中晚元古地层。

进入早古生代后,本区又发生一次自东向西的海水入侵,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海平面保持一个缓慢上升的特点,表面为寒武系地层经历了从海滩-泥

坪-蒸发岩相沉积,到碎屑岩-灰岩-泥灰岩等浅海相沉积的沉积环境变化。

到奥陶纪,本区期维持了浅海-滨海环境。

此后整个华北地台整体隆起,形成广泛而稳定的古风化壳,富集了铁质、铝质风化矿床和铝土矿床。

此后的海水短暂入侵、地壳再次抬升,使本区缺失了大量古生代、中生代地层,石炭系、二叠系地层只有在实习区北部的井陉和西部的平定等地有所保

留。

5、中生代、新生代古生代以后,本地区地壳运动虽然强烈,但主要是差异性升降运动:

基底断裂再次活跃,形成北东向平移断裂、北西向斜冲断裂及东西向逆冲断裂和褶皱,此时已经进入燕山运动。

它引起了本区盖层沿早、中元古代不整合面等发生重力滑动,形成北北东向张性正断层组合及近南北向小型断陷盆地,并控制了第三纪及第四纪的沉积作用。

五、野外实习路线

路线一:

驻地南侧山拗介绍实习区地质背景、实习安排,观察村南沟谷中出现的各种岩石,判断其类型,描述其结构构造;练习使用罗盘测量各种地质体的产状。

路线二、驻地-锦山顶

1、地层部分:

A:

认识、观察并描述滹沱系、长城系岩性特征、岩石结构构造特征。

(地点:

锦山主

山顶)

B:

认识、观察并描述滹沱系、长城系的分界线特征。

(地点:

锦山主山顶)

2、地质构造部分

A:

认识、观察、描述并测量节理、判断节理性质,做节理素描图(X型节理)。

(地点:

潄玉灵潭景点)

B:

认识、观察、描述并测量断层、判断断层性质;做断层示意图,并分析其形成的先后顺序(地点:

锦山主山顶)

C:

认识砂岩中的缝合线构造。

(地点:

锦山主山顶)

3、矿物部分观察石英脉、石英晶簇,描述其与断裂构造的关系。

(地点:

潄玉灵潭景点)

4、岩石部分观察上山沿途出现的各种岩石,判断其类型,描述其结构构造(层面构造:

波痕、泥裂、雨痕等;层理构造:

水平层理、平行层理、斜层理、波状层理;缝合线构造等等)和矿物成分。

路线三、废弃煤矿坑

1、岩石部分(地点:

沿途)沿途观察并描述安山质火山集块岩,注意区分其与碎屑岩的区别。

2、地貌部分(地点:

沿途)观察并描述坡积物、冲积物特征,及其产出位置的区别。

3、矿床部分(地点:

废弃煤矿坑)观察并描述煤层产出层位,寻找化石。

路线四、白城-沿庄公路沿线

观察点一:

地点:

白城西行约一千米处

观察内容:

A:

岩浆岩。

许亭单元斑状花岗岩,肉红色,中粗粒状或似斑状结构,经浅变质作用改造。

B:

黄土堆积。

为马兰黄土,堆积于河流阶地之上,厚度不超过五米,浅黄色。

观察点二:

地点:

继续西行约一千米。

观察内容

A:

变质岩。

五台群石家栏组片麻岩。

其中发育伟晶岩脉、浅变质岩,偶见混合岩。

B:

地质界线。

许亭单元花岗岩与五台群石家栏组分界线。

C:

变质作用。

绢云母化、绿泥石化、赤铁矿化。

D:

外动力地质作用。

冲积作用、物理风化作用、根劈作用等现象。

观察点三:

地点:

继续西行约一千米(边坡水泥护坡处)。

观察内容

A:

沉积岩。

滹沱群封龙山组含砾长石石英砂岩,砾石磨圆度高,岩石呈灰-灰红色,

巨厚层,交错层理发育(以磁铁矿条带表现),遭受变质作用改造。

B:

地质界线。

滹沱群封龙山组含砾长石石英砂岩与五台群石家栏组片麻岩分界线。

描述分界线两侧岩性特征及接触关系。

观察点四:

地点:

继续西行约五百米,有两个观察位置。

观察内容一、下公路到河床,遥望公路一侧山顶

A:

地层接触关系。

可见太古界(石家栏组+花岗岩)与中元古界长城系、下元古界封龙山组的角度不整合接触关系。

画出素描图。

二、在公路一侧的山坡上,遥望河对岸。

A:

公路边上。

辉绿岩岩墙,典型球状风化现象。

画出素描图并描述其形成过程。

B:

遥望河对岸。

观察并描述两条断层构造、辉绿岩的相互关系,判断断层性质。

观察点五:

地点:

继续西行约500米,公路北侧山坡小采石坑

观察内容:

A:

岩石地层。

中元古界长城系赵家庄组,紫红色页岩夹白色砂岩。

产状平缓,与之前看到的地层差异明显。

其与下伏的下元古界滹沱群南掌寺组角度不整合接触界线位置于公路以下的河床边,可见变安山质火山岩,含板岩。

采石坑还可见山顶处滚落下来的石英砂岩,白色,质纯,坚硬,属长城系常洲沟组。

B:

断层。

采石坑墙壁处四个断层呈阶梯状,判断其断层性质、测量断层产状,并画出素描图。

观察点六:

地点:

平涉公路与沿庄小路交汇处(沿庄村口)

观察内容:

观察马兰黄土、嶂石岩地貌

A:

基本特征。

厚度约10-20多米,颜色浅黄,为亚砂土、亚粘土、夹有古土壤层。

B:

成因。

冲积、坡积、洪积(依次时代变老,深度增加)。

C:

地貌。

黄土梁、柱状节理。

D:

遥望对面嶂石岩地貌,赤壁丹崖连绵不断,三栈台阶明显,崩塌地貌显著,上为崩

塌崖壁,下为倒石堆。

观察点七:

地点:

张河湾大坝前

观察内容:

水库结构、坝前湿地

A:

由库盆、拦河坝、输水洞、溢洪道组成。

B:

生态补水渠道。

C:

水库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D:

坝前湿地植物

路线五、驻地-南寺垴沿线(第四天)

观察内容:

A:

沉积与地貌。

沿溪流而上,河床砾石直径迅速增加,直至巨大的浑圆状石块。

山顶处有溯源侵蚀形成的马鞍形地貌,悬崖处有崩塌作用形成的倒石堆。

B:

节理。

区分剪节理、张节理,判断节理充填物成分。

C:

变质作用。

变余构造、变质残余、片理化。

D:

矿物。

宽度较大、延伸较长的石英脉,颗粒粗大,属后期热液充填而成。

C:

植被垂直分带。

由山下到山顶,记录并描述植物种类由阔叶变针叶、土壤厚度由厚变薄的过程。

采集植物标本。

六、地质地貌实习报告的编写

在野外实习结束时,每位同学都必须编写一份实习报告,对实习内容进行系统而概括地总结。

实习报告是完成野外和室内各种工作后的最终成果,是野外实践和课堂理论的结合,是评价学生野外实习成绩的主要依据,也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手段。

实习报告总的要求是,在充分掌握前人资料的基础上,以自己的野外观察和记录为主,立论正确,依据可靠,叙述简练,图文并茂,主次分明,逻辑性强,富有创造性,内容真实、丰富、简明、扼要。

要求文字工整,图件美观,要有封面、题目、报告编写人专业、班级、姓名、野外实习负责人、实习指导教师、报告审核人及报告编写日期等。

编写实习报告首先要整理所有的野外原始资料,包括野外记录(最为重要)、素描图、采集的矿物、岩石标本及野外照片和录像等,这些是编写报告的基础和素材。

把各种野外资料分门别类地加以总结、概括,编制和清绘必要的图件,然后着手编写文字报告。

根据工作的目的和重点不同,报告的内容也有所侧重。

本次实习报告的基本内容包括以

下几部分:

(一)前言

主要说明实习的时间、地点、目的、任务及路线安排,实习队伍的组成。

(二)实习区概况可以包括如下内容:

1.实习区的范围、地理位置、交通概况等,最好附上“实习区地理位置图”。

2.实习区的区域地质概况

3.实习区自然地理概况

4.实习区社会经济概况这三部分中,特别是第2、4部分,杜绝照抄,应根据自己对实习区的亲身体会和了解,用自己的话来说明,字数不要求很多,说清楚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工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