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文学史讲稿第十章 20世纪现代主义文学.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2066127 上传时间:2023-06-04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40.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外国文学史讲稿第十章 20世纪现代主义文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外国文学史讲稿第十章 20世纪现代主义文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外国文学史讲稿第十章 20世纪现代主义文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外国文学史讲稿第十章 20世纪现代主义文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外国文学史讲稿第十章 20世纪现代主义文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外国文学史讲稿第十章 20世纪现代主义文学.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5页
外国文学史讲稿第十章 20世纪现代主义文学.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5页
外国文学史讲稿第十章 20世纪现代主义文学.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5页
外国文学史讲稿第十章 20世纪现代主义文学.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5页
外国文学史讲稿第十章 20世纪现代主义文学.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5页
外国文学史讲稿第十章 20世纪现代主义文学.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5页
外国文学史讲稿第十章 20世纪现代主义文学.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5页
外国文学史讲稿第十章 20世纪现代主义文学.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5页
外国文学史讲稿第十章 20世纪现代主义文学.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5页
外国文学史讲稿第十章 20世纪现代主义文学.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5页
外国文学史讲稿第十章 20世纪现代主义文学.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5页
外国文学史讲稿第十章 20世纪现代主义文学.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5页
外国文学史讲稿第十章 20世纪现代主义文学.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5页
外国文学史讲稿第十章 20世纪现代主义文学.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5页
外国文学史讲稿第十章 20世纪现代主义文学.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外国文学史讲稿第十章 20世纪现代主义文学.docx

《外国文学史讲稿第十章 20世纪现代主义文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外国文学史讲稿第十章 20世纪现代主义文学.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外国文学史讲稿第十章 20世纪现代主义文学.docx

外国文学史讲稿第十章20世纪现代主义文学

外国文学史讲稿-第十章 20世纪现代主义文学

第十章 20世纪现代主义文学

现代主义文学是一种反传统的文学,从历史的眼光看,Modern一词始终是流动的,不确定的,估计到了22世纪,“现代主义文学”这一术语会显得不合时宜,因为到那时候,“现代”不成其为“现代”,“反传统”将成为“传统”。

所谓现代主义文学,实际上是一个概括性的总称,指的是20世纪蓬蓬勃勃出现的多种反传统流派,包括象征主义,意象派,意识派,未来主义,表现主义,超现实主义,存在主义,新小说派,荒诞派,黑色幽默,魔幻现实主义,等等。

现代主义文学的哲学基础是柏格森(Bergson,1859—1941)的“直觉主义”:

柏格森创用“生命冲动”来解释生命现象,认为“生命冲动”就是“绵延”,亦即“真正的时间”,是唯一的存在,而物质则是“绵延”停滞或削弱的结果。

叔本华(Schopenhaur,1788—1860)的唯意志论认为自然界只是现象,“意志”才是宇宙的本质。

人的本质就是意志。

人们利已的“生活意志”在现实生活中得不到满足,故人生充满痛苦。

尼采的“超人哲学”宣布“上帝死了”;认为人生的目的在于发挥权力,扩张自我。

认为“超人”是历史的创造者,有权奴役群众。

艺术家应该高度扩张自我,表现自我。

弗洛伊德(Freud,1856—1939)的精神分析理论认为存在于无意识中的性本能是人的心理的基本动力。

认为人具有生和死两种本能,前者是性欲、恋爱、建设的动力;后者是杀伤、虐待、破坏的动力。

还有萨特(Sartre,1905—1980)的存在主义哲学,认为世界是虚无的,荒谬的;人是孤独的,无望的。

人的生命是由既无过去又无未来的目前瞬息时刻所组成的时间之流。

他人就是地狱。

――上述这些理论有力地支撑了现代主义文学,甚至可以说,这些哲学观点也就是现代主义文学想要表现的思想内容。

在形形色色的现代派中,象征主义是资历最老的。

19世纪中叶,波德莱尔发表了《恶之花》,这是第一部象征主义作品,他也因此成了现代派的先驱。

波德莱尔受过爱伦·坡的影响,爱伦·坡关于纯艺术的主张是讲究唯美的,因此,19世纪出现的唯美主义已为传统文学与反传统文学搭起一座桥梁。

现代派文学的发展经历了三次浪潮:

从波德莱尔到19世纪下半叶从事象征主义诗歌写作的魏尔伦、兰波、玛拉美,这是现代派文学的第一浪潮。

文学史家习惯将这一时期称为前期象征主义。

上述三位象征主义诗人都没有活到二十世纪,他们去世以后十多年间,现代派文学除了比利时象征主义诗人梅特林克的《青鸟》,也没有大的动作。

但到了一次世界大战(1914—1918)前后,一下子涌现出了许多现代派,如后期象征主义,意识流小说,表现主义,未来主义,超现实主义,表象派等,都相继登上文坛,形成了现代派文学空前的繁荣。

这是第二浪潮。

20世纪20年代以后,由于苏联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许多知识分子受到鼓舞,文学上便出现了一个被称为“红色的30年代”。

在这股“向左转”的浪潮的冲击下,现代主义文学的发展便进入低潮。

但这“红色的30年代”没有持续多久。

30年代后期,由于苏联清党扩大化,致使许多投身革命的作家相继脱党,返回原来的立场。

这时,以萨特为代表的存在主义文学应运而生,才宣告了现代派的复兴。

二战以后的60、70年代,便是现代派的第三浪潮。

受存在主义哲学影响,荒延派、黑色幽默、新小说派、垮掉的一代,纷纷粉墨登场。

在拉丁美洲,还出现了魔幻现实主义。

这第三浪潮的文学也可以叫做“后现代主义文学”。

象征主义

象征(Symbol),也即符号,凡能表达某种观念或事物的标识物或符号都叫象征。

简言之,象征就是以具体有形表现或代表抽象无形的方法。

文学上的象征主义的实践者主要是诗人,而不是小说家,因为这种隐喻式的手法最适宜诗的表达。

象征主义的祖师爷是波德莱尔,代表作是《恶之花》。

前期象征主义代表作家是魏尔伦、兰波和玛拉美。

后期代表作家是法国的瓦雷里,奥地利的里尔克、英国的艾略特、爱尔兰的叶芝、比利时的梅特林克。

前期象征主义主要表现个人的忧郁苦闷,表现个性象征与情感象征;后期主要表现社会的精神危机,表现普遍象征和抽象意义和思辩性的象征。

波德莱尔(1821—1867)

波德莱尔生于一个受过法国大革命的洗礼的美术教师家中,6岁丧父,母亲改嫁,从此他陷于孤独,成了一个忧郁的哈姆雷特。

继父想叫他进入官场,他却专与文人名士结交,一度沉迷于放荡生活;后来,家庭实行了经济管制,波德莱尔只能长期生活在贫困线上。

波德莱尔在苦闷中写诗,但发表的不多。

1848年革命中参加过武装起义,但起义失败,路易·波拿巴称帝,使他圣西门式的空想社会主义理想破灭。

此时他受美国诗人坡的启发,写出《恶之花》。

此书一出,舆论大哗,波德莱尔也一举成名,但他因《恶之花》成就的是“恶之名”,波德莱尔成了“恶魔诗人”。

法兰西帝国法庭曾以“有伤风化”和“亵渎宗教”罪起诉,查禁《恶之花》并对波德莱尔判处罚款。

《恶之花》

《恶之花》原文是《LesFleursdumal》,其中mal一词除了“恶”之外,也有“病”,“痛苦”等意。

这部诗之所以能成为诗歌史上的转折点,主要因为波德莱尔毫不掩饰地表现了人性的恶。

若要从《恶之花》中选一首“恶”名昭著且最富象征性的诗,那么很可能就会选中《兽尸》。

波德莱尔在这首诗中描写了一头溃烂生蛆、恶臭熏人的死牲口。

这种东西按艺术的常规是不能入诗入画的,但波德莱尔却违反传统的价值观念,宣称在上天眼中,这尸体与怒放的鲜花一样美,本质上可比自己的“爱人”!

爱人啊,你也将像此污物一样,

就像这具可怕的兽尸,

我眼中的星星,我心中的太阳,

你,我的情爱,我的天使!

自古以来,把情人比作鲜花者有之,比作仙女者有之,但把情人比作兽尸的,波德莱尔却是第一位。

波德莱尔因此得了“尸体诗人”,“蛆虫诗人”的恶名。

但是大雕塑家罗丹在为自己的雕塑辩护时,就援引波德莱尔的《兽尸》说:

“当波德莱尔描写一具又脏又臭,到处都是蛆,已经溃烂的兽尸时,竟对着这可怕的形象,设想这就是他拜倒的情人,这种骇人的对照构成了绝妙的诗篇。

波德莱尔自己说过:

“18世纪流行的是虚伪的道德观,由此产生的‘美’也是虚伪的”;“大名鼎鼎的诗人们早已割据了诗的领域中最华彩的省份。

因此我要做些别的事”;“什么叫做诗?

什么是诗的目的?

就是把善同美区别开来,发掘恶中之美。

          艾略特(1888-1965)

T.S.艾略特出生于美国密苏里州的圣路易斯,母亲是个喜欢写诗、热衷于慈善事业的女子。

1906年,艾略特入哈佛大学攻读哲学。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他在英国牛津大学从事希腊哲学的研究。

1915年,放弃哲学研究,转向诗歌创作和文学评论。

1927年入英国国籍。

做过银行职员,杂志编辑。

自称是“文学上的古典主义者,政治上的保王派,宗教上的英国天主教徒。

”1948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主要诗歌作品有《普鲁弗洛克的情歌》、《小老头》、《荒原》、《空心人》、《四个四重奏》等。

文学评论有《批评的功能》《诗歌的用途和批评的用途》等。

《荒原》

全诗共五章:

第一章《死者葬礼》,描述象征整个欧洲的那片土地的荒芜,那里充斥着庸俗低下的欲念和行尸走肉;第二章《对弈》,描写奢华的上流社会中的无聊和空虚;第三章《火诫》,描写现代人的醉生梦死和纵欲猥亵;第四章《水里的死亡》,昭告死亡的不可避免和皈依上帝的必要性;第五章《雷霆的话》,在隆隆的雷声中宣示上帝的告诫:

要给予,要怜悯,要接受主的权威。

这是一首晦涩难懂的诗,通篇充满暗示、寓意和典故。

涉及的语言就有六种,被引用的前人著作多达56种。

全诗一唱三叹,反复强调荒原上的枯焦、败落和死亡的征象。

诗人借此提示的是现代文明的颓败和人类生存状态的窘迫。

    四月是最残忍的月份,死亡的地上

    滋生出丁香花,混杂着

    记忆与欲望,春雨

    骚扰迟钝的树根。

    冬天使我们温暖,健忘的雪

    覆盖大地,干枯的根茎

    喂养弱小的生命。

这几句是全诗的开头,也是理解这首诗的关键。

四月春暖花开,万紫千红,本是一年中最美好的季节,诗人偏说它是“最残忍的”;冬天冰天雪地,万木萧疏,诗人偏说“给我们温暖”。

诗人的意思是说:

现代文明的世界是一个异化的世界,连自然法则也颠倒了。

意象派(Imagism)

意象派是一个诗歌流派,出现在1909-1917年间。

归入这一流派的诗人们提倡用日常口语写诗;要求诗歌表现新的节奏,新的情感;他们允许题材的绝对自由,努力用诗表现坚实、清晰的意象;他们有一个口号,叫做:

“凝聚是诗的本质”。

意象派的作诗法受美国女诗人爱米丽·狄金森的启发而形成,尽管狄金森本人并不是自觉的意象派诗人。

文学史家因此将狄金森叫做“意象派的保姆。

”据意象派的领袖人物庞德说,中国的古典诗歌,也曾影响过意象派的艺术主张。

诗歌离不开意象。

意象之于诗歌,就像一个有生命的物体具有眼睛。

但眼睛不能代替血肉构成的本体。

也许正是这个原因,一味追求意象的诗歌是没有前途的。

庞德自己觉悟到这一点,从1914年起,他便不再提倡意象派运动。

他退出以后,这场诗歌运动便由艾米·罗韦尔主持,但也只延续到1917年,再以后就偃旗息鼓了。

狄金森(EmilyDickinson,1830-1866)

狄金森生于马萨诸塞州一个很有文化教养的家庭。

祖父是个颇有名气的学者,父亲是个律师。

狄金森没有受过高深的教育,只在家乡一所女子学校读过一年书。

她一生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家中偶而来访的几个朋友和墙上开着的几扇窗子是她联系社会的唯一渠道。

狄金森认为,人生如此喧闹不安,与人交际来往是多余的,社会的存在对她来说是没有必要的。

她要远远离开它,退避到用自己的灵魂筑造起来的天地里,做一个孤独者。

写诗对她来说只是为了表述某种情感或情绪,不是为了发表,不是为了做诗人,而是给自己看。

她认为,“发表等于拍卖灵魂。

”她去世后,亲友们在整理她的遗物时才发现她一生共写了1800多首短诗。

这些诗最大的特点是意象清新,大量使用奇妙的暗喻。

正是这一点启发了后来的诗人,使她获得“意象派的保姆”的称号。

《因为我不能停下来等死亡》

      因为我不能停下来等死亡――

      他却好心地停下来等我――

      马车只载着我们两人――

      和那永恒。

这首诗共六小节,这里引的是第一节。

跟她的其他诗篇一样,原诗没有标题,诗歌的编纂者通常都将每首诗的第一句作为标题。

死亡,或者说死神,是令人恐惧的,狄金森却将死亡描写得那么亲切,那么具象化,就像一个慈祥的马车夫,就十分的新颖别致了。

庞德(1885-1972)

埃兹拉·庞德,意象派诗歌的代表诗人,出生于爱达荷州,毕业于宾夕法尼亚大学。

曾短期任教于沃巴什学院,不久被校方解雇。

1908年侨居伦敦,后侨居巴黎,1925年起侨居意大利,直至二战结束。

历任《诗刊》《小评论》等刊物的编辑。

曾提携过许多青年作家,其中包括后来非常出名的T.S.艾略特、詹姆斯·乔伊斯、泰戈尔、劳伦斯、弗罗斯特等人。

但他在二战期间曾为墨索里尼的法西斯作宣传,战后回到美国时便受到叛国罪的指控。

学界友人为他辩护,说他有精神障碍,才幸免于法律的制裁。

他的第一部诗集是《熄灭的蜡烛》,发表于1908年。

1912年,他与杜特利尔、奥尔丁顿、弗林特等人成立意象派诗歌组织,并在《诗歌》杂志上提出意象派诗歌的创作原则。

1914年编写了《意象派诗选》;1915年发表诗歌译著《华夏集》。

他最重要的诗歌作品是《诗章》,这部诗集出版于1970年,几乎汇集了他晚年的全部诗作。

《地铁车站》

     人群中这一张张脸的幽灵,

     湿漉漉的黑色枝头上朵朵花瓣。

这首诗只有这两句,却充分地体现了意象派诗歌的艺术主张:

凝聚是诗的本质。

据作者自己说:

有一天,他在地铁车站的出口处见到几位鱼贯而出的美女,穿一色的黑衣。

他想将当时的感觉用诗写出,一开始写了五十多行,但不满意。

后经反复修改,几易其稿,最后才浓缩成这两句。

表现主义

“表现主义”的概念最初是运用在绘画论中。

1901年,法国画家埃尔维展出的8幅画,被称为“表现主义”的绘面。

后来,毕加索的画也拥有这一标识。

“表现主义”运用于文学,是1911年以后的事。

在文学创作上,表现主义者不满足于对客观事物的摹写,要求表现事物的内在实质;在对人的描写上,要求揭示人的灵魂。

他们认为,作家的任务是表现本质而不是再现生活。

为了揭示人的存在本质和事物的永恒品质,他们常常借助虚拟、变形、夸张、抽象、幻象等手法。

因此,表现主义文学作品所凸现的艺术效果是荒诞化、陌生化和抽象化。

表现主义代表作家有奥地利的卡夫卡,美国的尤金·奥尼尔,瑞典的斯特林堡等。

卡夫卡(1883-1924)

卡夫卡是二十世纪最伟大的现代主义大师之一。

80年代,欧美几家权威书评杂志在评选20世纪的现代主义大师时,卡夫卡排第一位。

英国大诗人奥登说:

“就作家与其所处的时代的关系而言,当代能与但丁、莎士比亚和歌德相提并论的第一人是卡夫卡。

卡夫卡出生于当时奥匈帝国统辖下的波希米亚(即捷克)首府布拉格,父亲为犹太商人。

1901年,卡夫卡入布拉格大学攻读文学,后转修法律。

1906年获法学博士学位。

毕业后一直在工伤保险公司供职,直至1922因病离职。

1924年6月3日病逝于维也纳。

卡夫卡的主要作品有《判决》《变形记》《司炉》《在苦役营》《给科学院所作的报告》《饥饿艺术家》、《地洞》等。

他的三部长篇小说《美国》、《审判》和《城堡》均为未完成之作。

在勃罗德编纂9卷本《卡夫卡全集》中,书信、日记和格言式笔记占了一半以上的篇幅。

它们也是卡夫卡创作的一部分,尤其是《致密伦娜书简》、《致菲莉斯书简》以及《致父亲》都是文学的杰作。

《变形记》

格里高尔·萨姆沙一天早上醒来,发现周身不适,难以起身。

原来他身上长了许多只脚,变成了一只大甲虫!

对格里高尔的不幸遭遇最表同情的是他的妹妹,她每天给变了形的哥哥送饭。

但格里高尔随着形体的蜕变逐渐失去了人的习惯,而产生了“虫性”:

失去了说话的能力和人的声音;不肯吃新鲜的食物而宁吃腐烂的东西;习惯于在墙壁和天花板上爬来爬去……然而他仍然保持着人的心理特点和思维能力。

他每天躲在沙发底下,耳朵贴着墙壁,偷听隔壁房间里家人对他的议论,为家人的烦恼而感到愧恨。

妹妹发现他喜欢爬行,便尽量把房间里的家具搬了出去,以便为他腾出更多的地方。

他的父亲对他的变形十分气恼,不断向他掷苹果,一只击中他的后背,陷进肉里,始终没能挖出来。

格里高尔越来超成为家人的累赘。

平时对他最好的妹妹对这个“怪物”再也叫不出“哥哥”了。

老妈子每天用鄙夷的目光看着这个“屎壳郎”爬来爬去。

妹妹最后干脆把格里高尔的房门一锁了事。

格里高尔在所有的亲人都厌弃了他以后,在极端的孤独与饥饿之中死去。

他的父母和妹妹则因终于卸掉了这个包袱而无不感到轻松,全家人甚至还带上保姆欢欢喜喜地出去春游了一番。

《变形记》采用的是陌生化的艺术手段。

通过变形,造成审美主体与被描写的客体之间的距离,从而引起你的惊异,迫使你从另一个全新的角度去探索同一事物的本质。

作者想借此描写人与人之间——包括伦常之间——孤独和陌生的实质。

在实际生活中,卡夫卡在家庭里与父亲的关系确实是不和谐的,但与母亲关系是正常的,与他第三个妹妹特别要好。

但卡夫卡却在一封信中说:

“我在自己的家里比陌生人还要陌生。

”卡夫卡通过《变形记》暗示我们:

即使像他的妹妹那样爱着哥哥,但一旦这位哥哥得了一种致命的绝症,久而久之,她也会像小说中的那位女子那样厌弃他。

卡夫卡通过《变形记》为我们揭示了一种普遍的人类生存状况。

《城堡》

《城堡》写成于1922年,是卡夫卡最后也最重要的长篇小说。

主人公的名字只是一个符号—K,小说开头写K来到一个城堡外的村庄,准备进入城堡。

K自称是一个土地测量员,受城堡的聘请来丈量土地。

但城堡并不承认聘请过土地测量员,因此K无权在村庄居住,更不能进入城堡。

于是K为进入城堡而开始了一场毫无希望的斗争。

K首先去找村长,村长告诉他聘请K是城堡的一次失误的结果。

多年前城堡的A部门有过一个议案,要为它所管辖的这座村庄请一个土地测量员。

议案发给了村长,材长写了封答复信,称并不需要土地测量员。

但是这封信并没有送回A部门,而是阴错阳差地送到了B部门。

结果是K应聘前往城堡,却进不了城堡。

小说没有写完,据卡夫卡的生前好友,《城堡》一书的编者马克斯·布洛德在《城堡》第一版附注中说:

“卡夫卡从未写出结尾的章节,但有一次我问起他这部小说如何结尾时,他曾告诉过我。

那个名义上的土地测量员将得到部分的满足。

他将不懈地进行斗争,直至精疲力竭而死。

村民们将围集在死者的床边。

这时城堡当局传谕:

虽然K提出在村中居住的要求缺乏合法的根据,但是考虑到其他某些情况,准许他在村中居住和工作。

理解这部小说的焦点在于:

为什么K千方百计地试图进入城堡?

城堡究竟是个什么样的存在?

它有着什么样的象征性内涵?

小说的主题又是什么?

在卡夫卡的研究史上,这些问题都是没有最终的明确答案的。

《城堡》的魅力也恰恰在此。

不同的研究者从不同的文化背景和理论视野出发,得出的是不同的结论:

从神学立场出发,有研究者认为“城堡”是神和神的恩典的象征,K所追求的是最高的和绝对的拯救;持心理学观点的研究者认为,城堡客观上并不存在,它是K的自我意识的外在折射,是K内在真实的外在反映;存在主义的角度则认为,城堡是荒诞世界的一种形式,是现代人的危机,K被任意摆布而不能自主,他的一切努力都是徒劳,从而代表了人类的生存状态;马克思主义文艺观则认为,K的恐惧来自于个人与物化了的外在世界之间的矛盾,小说将个人的的恐惧感普遍化,将个人的困境作为历史和人类的普遍的困境;而从形而上学的观点看,D努力企求和探索的,是深层的不可知的秘密,他在寻找生命的终极意义;实证主义研究者则详细考证作者生平,以此说明作品产生的背景,指出《城堡》中的人物、事件同卡夫卡身处的时代社会、家庭、婚事等等有密切的关系。

这种种解读足以证明《城堡》是一部可以有多重解释的作品,这种多重的解释是由于“城堡”意象的朦胧和神秘所带来的。

有论者指出:

“卡夫卡的作品的本质在于问题的提出而不在于答案的获得,因此,对于卡夫卡的作品就得提出最后一个问题:

这些作品能解释吗?

”有相当一部分研究者认为《城堡》是没有最终的主题和答案的,或者也可以说,对于它的解释是无止境的,这使小说有着复义性的特征,有一种未完成性。

未完成性即为卡夫卡小说的特征。

意识派小说(StreamofConsciousess)

意识派小说是20世纪初在欧美文坛上出现的一个文学流派。

直接影响意识派小说的哲学是柏格森的直觉主义和弗罗伊德的精神分析。

柏格森认为人的主观精神是一种内在的“绵延”的状态,是一种处于不断变化之中的意识流程。

“连绵不断”是人的意识与精神活动的主导特征。

弗洛伊德把人的精神领域划分为意识,前意识与无意识三种结构形成,无意识处于最底层,深埋着人的本能,欲望与冲突。

柏格森与弗罗伊德的理论构成了意识流文学的哲学与心理学基础。

什么样的小说文体属于意识流文体?

有的理论家认为应该指意识的全部层次,这样,法国作家作普鲁斯特的《忆似水年华》就被看作是意识派小说。

另一些理论家认为,意识派小说应侧重于描绘前意识和无意识。

这样一来,普鲁斯特就得排除在意识流作家之外。

如今占上风的是后一种观点。

美国文学理论家汉弗莱言:

“让我们把意识比作大海中的冰山——是整座冰山而不是仅仅露出海面的相对来讲比较小的那一部分。

按照这个比喻,海平面以下的庞大部分才是意识流小说的主旨所在……从这样一种意识概念出发,我们给意识流小说下的定义是:

意识流小说是探索意识的未形成语言层次的一类小说,其目的是为了揭示人物的精神存在。

意识流小说用来表现人物心理和意识活动的写作手法是内心独白、自由联想和蒙太奇。

蒙太奇又可分为时间蒙太奇和空间蒙太奇。

由于是自由联想,时空跳跃也就成了意识流叙事的一大特点。

意识流小说呈现在读者面前的是人的潜意识中的“思维”的流程,而不是人物和事件按逻辑联系在一起的那个“过程”。

这对传统的叙事文学是一种颠覆。

个别作家偶而为之,也许是一种创新,但文学作品终究得回归传统的叙事才能留住读者。

这也就是为什么意识流小说在20世纪热火了一阵子以后便不再在文学史上继续“绵延”的原因。

意识流代表作家是詹姆斯·乔伊斯、福克纳、伍尔夫等。

乔伊斯的《尤利西斯》是意识派小说的典范之作。

乔伊斯(1882-1941)

乔伊斯生于生于都柏林一个贫穷的税务员家庭。

乔伊斯曾两度在耶稣会学校念书,在中学时代便尝试用散文和诗歌创作。

1898年至1902年,他在都柏林大学攻读现代语言学。

毕业后与叶芝结识交往。

同年赴巴黎学医,1903年因母亲病重辍学。

之后,他开始短篇小说的创作。

其间为生计所迫,曾经登台演唱,也当过一个时期的教员。

1904年,他结婚后偕同妻子赴欧洲大陆,宣布“自愿流亡”。

他曾先后在罗马、苏黎世等地以教授英语、做银行小职员为生,同时从事写作。

1922年后,《尤利西斯》的成功使他得以定居巴黎,专心从事文学创作活动。

除了《尤利西斯》,乔伊斯还有短篇小说集《都柏林人》《青年艺术家的肖像》《费尼根们的苏醒》(又译《为芬尼根守灵》等。

《尤利西斯》

《尤利西斯》有700多页的篇幅,描写了“最能代表每天的那一天”,即1904年6月16日早晨8点至次日凌晨2点45分这18个多小时内发生在三个小人物身上的一些事。

他们是中学代课教师斯蒂芬,以承揽广告为业的犹太裔爱尔兰人布鲁姆和他的妻子莫莉。

斯蒂芬精神上无所依托,渴望寻找一位“父亲”;布鲁姆11年前夭折了儿子鲁迪,自己性机能衰退,渴望有一个儿子;他的妻子不能从丈夫身上得到性满足,因此整天想入非非,渴望有个性伴侣。

为描写这三个小人物的意识流程,作者有意模仿《奥德修纪》,精心构筑了与荷马史诗中的神话故事相对应的结构模式。

尤利西斯即奥德修斯的拉丁名。

史诗《奥德修纪》的24篇章,在这里被缩减为18章,但每一章均象征性地反映了荷马史诗的主人公在归家途中力图躲避或征服的障碍和灾难。

当《尤利西斯》最初在《小评论报》上连载时,乔伊斯也确实用了荷马史诗中各章节的标题。

图书正式出版时,虽然不再使用这些分章标题,但结构上的模仿还是依稀可见。

《尤利西斯》确实是一部很难懂的书,形式上的模仿本身就用意颇深。

这也印证了作者自己的断言:

“我对我的读者的要求,就是他得用整整一生来读懂我的书。

”但至少有一点是肯定的:

《尤利西斯》不是古代神话故事的再现。

乔伊斯采用与古典史诗平行的结构模式,是想让古代英雄的高大身姿来反衬现代文明中人的卑微与平庸。

《尤利西斯》的讽刺意义也就在这里。

伍尔夫(1882-1941)

伍尔夫生于伦敦。

父亲莱斯利·斯蒂芬是著名的评论家、哲学家、传记作家和学者。

她从未进过正规学校,但父亲丰富的藏书给她以多方面的教育,自幼与出入于家门的学术界、文学界名流的接触,使她有良好的文学素养。

1912年与列尔那德·伍尔夫结婚。

1917年夫妻共同创办霍加斯出版社。

1915年发表第一部小说《远航》,后来又写出《到灯塔去》《奥尔兰多》《海浪》等作品。

她特别关心妇女的地位。

自幼患有精神方面的疾病,1941年,因不堪忍受疾病的折磨而投水自尽。

《墙上的斑点》

《墙上的斑点》是一个短篇小说。

小说主人公抬头发现墙上有个班点,很想弄清楚“它到底是什么?

”从而引发种种回忆与遐想,凌乱的思绪竟然“一哄而上”。

她想到了人生无常,想到莎士比亚,想到古物收藏,想到树木生长——最终她的思绪突然被喧哗声打断:

原来她身边的人也在议论墙上的斑点,他们口中得知:

这斑点只是一只蜗牛。

小说随之戛然而止。

这个短篇是运用“自由联想”的范例。

福克纳(1897-1962)

福克纳出生于密西西比州新奥尔巴尼一个没落庄园主家庭。

他一生共创作长篇小说19部、短篇小说70多篇,其中绝大多数以虚构的约克纳帕塔法县作为背景,人称“约克内帕塔法世系”。

早期作品有长篇小说《士兵的报酬》《沙多里斯》等;中期作品主要有长篇小说《喧哗与骚动》《押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