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国防教育下册教案1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206705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7.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国防教育下册教案1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三年级国防教育下册教案1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三年级国防教育下册教案1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三年级国防教育下册教案1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三年级国防教育下册教案1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三年级国防教育下册教案1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三年级国防教育下册教案1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三年级国防教育下册教案1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三年级国防教育下册教案1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三年级国防教育下册教案1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三年级国防教育下册教案1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三年级国防教育下册教案1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三年级国防教育下册教案1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三年级国防教育下册教案1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三年级国防教育下册教案1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三年级国防教育下册教案1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三年级国防教育下册教案1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三年级国防教育下册教案1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三年级国防教育下册教案1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三年级国防教育下册教案1文档格式.docx

《三年级国防教育下册教案1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国防教育下册教案1文档格式.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三年级国防教育下册教案1文档格式.docx

这是什么?

板书课题:

一面五星红旗

2.提问:

国旗有什么含义?

你在哪些地方看到过五星红旗?

3.播放天安门广场庄严的升旗仪式;

2008年奥动会上我国运动员获得金牌时,五星红旗冉冉升起的录像。

4.教师导入:

同学们,在这庄严肃穆的升旗仪式中,望着徐徐升起的五星红旗,你会想到些什么

5.心灵对话:

学生自由谈论自己的感想。

6.导引课题:

是呀,五星红旗是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象征,每个中国人都应该尊重和爱护它。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关于“一面五星红旗”的故事。

(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1.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通读全文。

2.讨论交流:

这篇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我”一名中国留学生,在一次假期的漂流活动中发生了事故。

在极度困难的处境下,“我”拒绝了面包店老板用国旗换面包的要求,以自己的爱国精神维护了国旗的尊严,祖国的尊严,也赢得了外国朋友的尊敬。

三、品读课文,读中感悟

A、感受“我”失事后的艰难处境。

师:

课文中提到“我向老板说明了自己的处境。

”请问,“我的处境”到底是什么样的?

大家在文中找找看。

1.学生读第3自然段,并划出相关语句。

2.汇报读, 

 

 

B、感悟“我”断然拒绝用国旗换面包

1.师:

本以为“我”向老板说明了自己非常困难,急需帮助的处境后就会得到老板的帮助,可是老板却说要和“我”讲究平等交易,而我什么也没有,只有一面红旗,当面包店老板告诉“我”可以用五星红旗换面包时,“我”的反应又怎样?

(“我愣了一下,然后久久地凝视着手中的五星红旗。

”)

2.师:

当“我”断然拒绝了面包店老板提出的用面包换国旗的要求后,结果怎样?

“我摇摇头,吃力地穿上大衣,拿着鲜艳的五星红旗,趔趔趄趄地向外走去。

突然,我摔倒在地上,就什么也不知道了。

3.就在“我”极度饥饿、疲劳,非常需要帮助的时候,依然断然拒绝了面包店老板提出的用面包换国旗的要求,大家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我”宁愿饿死也不愿用国旗换面包,只要有最后一点精力也要维护国旗与祖国的神圣与尊严。

C、感悟“我”对五星红旗的拳拳赤子之心。

在处境非常艰难的时候,“我”宁愿饿死也不愿用国旗换面包,充分表明了“我”对五星红旗的热爱与敬重。

其实课文中还有很多地方也浸透了这种情感,请你找出来读一读。

学生读划——朗读交流

1.“收拾好背包,我把它系在筏子上,手举一面鲜艳的五星红旗,便出发了”手举红星红旗,表示我是中国人。

2.“为了防止丢失,也为了行动方便,我把国旗从旗杆上抽下来,系在脖子上”在危险时,我把红旗系在脖子上,把背包那些却系在木排上。

3.师:

的确,从这些地方,我们都可以感受到“我”对五星红旗的热爱,对祖国的热爱。

文中的我,用实际行动维护了祖国的尊严,正是留学生这种对国旗的尊重和对祖国的之情打动了面包店的老板,使他深深地理解中国留学生的行为,老板不仅救了他的生命,还无偿为了支付了医药费。

四、拓展延伸,深化文章的主题

1.资料展示:

古今中外,像留学生这样维护国旗尊严的人还有很多很多。

请把你收集的感人故事给讲我们大家听。

(梁帆的故事,吴立章爷爷小时候的故事等)

 师引导:

你想对他们说些什么?

2.是啊!

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固定下来的对自己的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

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很多伟大的人,有很多爱国的人。

下面请同学们看一看有关爱国的格言。

(课件出示格言)

3.课件出示一面红旗:

同学们,认识这面旗帜吗?

,它是解放前重庆渣滓洞白公馆难友凭着自己的想象制作的五星红旗,原件已作为国家宝贵文物在北京珍藏。

同学们,虽然他们身处困境,招受着严刑拷打,但这一切都容不下中华儿女对祖国的拳拳爱心,面对这一切,他们并没有屈服!

他们把自己对祖国的爱化成了一针一线,凝聚在这面红旗上,等到解放的那天,他们将举起大红旗撒着自由的眼泪一齐出去!

4.师:

是啊,他们可歌可泣的故事呀,如重锤敲击心弦,它像生命力无穷的种子,萌芽在我们心田!

五星红旗就是一面光辉的旗帜,将引导我们跃上新的起跑线,奔向新目标。

5.在《五星红旗》的音乐声中再次播放教学课件:

天安门广场上,布达拉宫前,南极大陆上、香港回归时、载人宇宙飞船上,申奥成功时,升起五星红旗时激动人心的场面。

6.那么,当我们面对着鲜艳的五星红旗,你又将怎样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维护国旗的尊严呢?

(生自由发言)

7.每周一清晨,我们都要进行庄严的升旗仪式。

可每次升国旗时,总有那么一些同学不认真,有的敬礼不规范;

有的两脚分开,不肃立;

有的甚至小声说话。

8.是啊,五星红旗是我们祖国的象征和标志,尊敬国旗就是热爱祖国的一个具体表现。

如果一个人连自己的国旗都不尊敬,又怎么会爱自己的祖国呢?

我希望每位队员都能认真对待升旗仪式,用实际行动维护国旗的尊严。

五、总结:

五星红旗是我们心中永远不倒的旗帜,让我们永远记住一个个血的教训,发奋图强,力精图治,让五星红旗永远在我们的心中飘扬!

永远在世界的东方高高飘扬!

教学反思:

第二课《我们的祖国真大》

三维目标:

理解诗歌内容,了解我国的所处的地理位置、地域、气候特点。

2.过程与方法:

知道我国是一个地大物博的国家。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做一个中国人的自豪。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们都到过哪些地方?

说一下它们美丽或者特别的地方。

(学生互相畅谈到过地方的感受)

二、在观看、欣赏中认识祖国:

1.教师出示中国地图,让学生观察、欣赏地图,了解我国的地域风情,感受祖国山河的美丽,初步了解我国是一个地域广阔、美丽富饶的国家。

2.老师与学生共同欣赏诗歌《我们的祖国真大》,注意倾听,体会包含的感情。

听后,请学生思考:

诗歌里是怎样说我们祖国的?

什么地方冬天比较寒冷,甚至下雪?

什么地方一年四季如春,鲜花盛开?

小结:

我国地域广阔,南北气候相差较大,北方一年四季分明,冬冷夏热;

南方一年四季比较温暖潮湿。

(举例说明一些城市,北方城市如寿光、济南、北京等;

南方城市如广州、杭州、厦门等)

3.指导学生看课本插图,让孩子们进一步了解祖国各地的人们在同一时间做着不同的活动,明白我国的地域广阔、南北气候差异大。

我们的祖国真大!

北方,有冬爷爷的家,十月就飘大雪花。

南方,有春姑娘的家,一年四季盛开鲜花。

啊!

伟大的祖国是妈妈。

东西南北中的孩子,在同一个时候,有的滑雪,有的游泳,有的围着火炉吃西瓜。

4.看第二页的中国地图,让学生说一说中国所处的地理位置。

抢答活动:

猜一猜(请学生思考第二页的问题)

5.活动:

看图,找一找我国的陆上邻国、海上邻国以及其他国家的面积,说说你有什么发现?

教师总结。

6.丰富的物产

让学生看一看图片,你都认识吗?

为同学们介绍介绍。

7.听歌曲《大中国》

三、总结:

设计《我们的祖国真大》活动时,可以让孩子通过观看祖国美丽风光的插图,了解祖国地大物博、资源丰富的特点,激发他们热爱祖国的情感;

让孩子通过了解祖国各地不同的人做着不同的活动,明白我国南北方不同的气候差异,体会作为中国人的自豪。

教学反思:

第三课《国防连着你我他》

了解什么“国防”,了解身边的国防知识。

认识国防设施标志,知道它们的作用,培养自觉保护国防设施的意识。

了解国防教育开展的意义,自主积极参加身边的国防教育。

教学重点:

1.了解什么“国防”,了解身边的国防知识。

2.认识国防设施标志,知道它们的作用,培养自觉保护国防设施的意识。

教学难点:

了解什么“国防”,了解身边的国防知识

一.导入新课:

1.什么是国防?

国防,是一门求生学问,也是国家的防务,是指为捍卫国家主权、领土完整,防备外来侵略和颠覆,所进行的军事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外交、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建设和斗争。

大家一定都很喜欢看《007》吧,杰姆斯邦德非常酷,他身手矫健,行为敏捷,每次都能出色的完成任务,是我们心中最完美的间谍(特工)。

他到底是好人还是坏人?

当然,做危害本国国家安全的间谍是个坏人,做保护本国国家安全的间谍就是好人。

当今世界,无论国家大小,国力强弱,都把维护本国国家安全摆在重要位置。

那么,到底什么是国家安全?

(举手发言,各抒己见)

二.教师总结“国家安全”的概念:

国家安全是指国家的独立、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不受侵犯,国家的政权、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和社会秩序不被破坏,国家的荣誉和利益不遭损害。

三、自读探究课文:

自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A、什么是国防设施?

B、为了保护国防设施,我国制定了什么法律?

C、小学生能为保护国防设施做些什么?

四、集体交流(指名交流,学生互相补充,教师适当点拨。

五、国防教育,人人参与

1、全民国防教育日

2、说说我们身边的国防教育。

六、拓展

阅读故事《破坏国防设施后果不堪设想》

七、总结

愿我们每个人都能从身边事情做起,保护国防设施,积极参加国防教育,做个合格的中国公民。

第四课《民族英雄戚继光和郑成功》

了解郑成功收复台湾、建设台湾的历史功绩,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指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戚继光是抗击倭寇的民族英雄。

激发学生的民族气节。

收集、交流有关抗击倭寇的历史故事。

培养学生的学生收集、处理信息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了解郑成功收复台湾和戚继光抗倭的英雄事迹,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同学们知道我们中华民族的哪些民族英雄?

我国明朝,就有著名的民族英雄(生:

郑成功和戚继光)。

[板书课题]

二、郑成功收复台湾

1.想一想:

郑成功为什么要收复台湾?

2.读读这个故事。

3.讨论:

郑成功是如何收复台湾的呢?

他为什么能取得这场战斗的胜利呢?

三、抗倭名将——戚继光

1.戚继光为什么要组建、训练“戚家军”?

“当时,有个叫戚继光的将领,看到倭寇横行,百姓受苦,朝廷腐败,非常愤慨。

他决心招募农民、矿工,组织军队,抗击倭寇。

”、“这支军队经过戚继光的严格训练,纪律严明,战斗力很强,人称‘戚家军’。

(从戚继光组建、训练“戚家军”的过程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戚继光为国担忧,为百姓为民族安康着想的民族精神。

2.从哪些地方可看出戚继光作战英勇,很有计谋?

3.请学生复述这个故事,了解戚继光及将士英勇作战,表现戚继光身先士卒、冲锋在前、奋不顾身的英雄气概。

理解:

“戚继光不但作战英勇,而且很有智谋。

(戚继光用“铺干草”、“拖石头”的方法战胜了敌人,这些战例说明戚继光是一个善于观察,用心思考,有勇有谋的将领。

四、总结

为什么说郑成功和戚继光是民族英雄?

五、拓展知识。

收集、交流有关抗击倭寇的历史故事,进一步增进同学们的爱国主义情感。

第五课《林则徐虎门销烟》

三维目标:

知道中国人民面对外来侵略者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从中体会中华民族顽强的抗争精神,了解民族英雄林则徐反抗外来侵略者的故事,探究并了解中国遭受外国列强欺凌的原因,知道落后就要挨打的基本道理。

学习收集、整理和分析历史信息。

唤起学生对民族英雄的崇敬之情,引导学生深刻体会中华民族顽强不屈的抗争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让学生初步了解中国曾经经历过的屈辱和苦难,了解中国人民不屈不饶的抗争精神,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爱国情感。

难点:

探索并了解中国遭受外国列强欺凌的原因,知道落后就要挨打的基本道理。

一、牢记历史,勿忘屈辱。

(课件出示)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下层镶嵌着十幅巨大的汉白玉浮雕,这是其中的第一幅作品。

(图片出示天安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上第一幅浮雕。

)同学们,你们知道这幅浮雕的内容吗?

(林则徐虎门销烟)我们的祖国曾经有过辉煌的过去,但到了近代,遭受到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和掠夺,那一段苦难深重的历史起始于1840年的鸦片战争。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林则徐虎门销烟》。

二、走近鸦片,了解历史。

1.鸦片是一种有强烈麻醉性的毒品,如果吸食成瘾,就不易戒除。

葡萄牙、荷兰、英国等列强就用这种特殊的武器,敲开了侵略中国的大门。

2.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花吗?

(这种花,叶片碧绿,花朵五彩缤纷,茎株婷婷玉立,看起来美丽异常,它就叫罂粟,。

)出示图片了解鸦片的形成。

(罂粟的蒴果高高在上,从蒴果中提取的汁液,可加工成鸦片、吗啡、海洛因。

因此,罂粟成为世界上毒品的重要根源,而罂粟这一美丽的植物可称为万恶之花了。

3.当时,在民间流传着这样一首民谣《炮子谣》,读一读,说说你从中知道了什么?

(鸦片比火炮和箭这些武器带给人们的伤害要大得多!

4.(出示人吸食鸦片后骨瘦如柴的图片)看看图上这两个人,你们发现他们有什么特点?

他们为什么会是这样?

看,火炮和箭都不能企及的,有着更大杀伤力的鸦片,人们在吸食之后,轻则慢慢地变成面黄肌瘦,骨瘦如柴,萎靡不振的“大烟鬼”,重则意志涣散,最终丧失生命,因此有人这样说,抽鸦片,都的不是烟,抽的是自己的生命。

5.你们看,哪些人陷入了鸦片的魔爪之中?

(有妇人、皇亲国戚、军官……)

6.随着鸦片的蔓延,越来越多的人成了鸦片的牺牲品,中国的国民吸食鸦片蔚然成风,想一想,那会是什么样的情景?

7.这么多人都在吸食鸦片,会带来怎样的后果呢?

农民吸食鸦片,会影响生产;

军人吸食鸦片,军队战斗力下降;

官员吸食鸦片,会滋生腐败;

青年人吸食鸦片,毁灭前途……社会变得混乱不堪,国家也将摇摇欲坠,走向灭亡。

8.为什么?

英国人要偷运鸦片到中国?

9.读一读中英贸易图以及1800-1840年的鸦片输入中国数量图)思考思考:

急剧增长的鸦片数量给外国列强带来了什么?

32、9万英镑!

按照现在的汇率,折合人民币3232359.2万元,暴利!

三、落后就要挨打,中国必须强盛!

1.为什么外国列强可以轻易从中国牟取32、9万英镑的暴利?

为什么外国列强可以肆无忌惮地把鸦片运到中国来毒害人民?

就让我们通过小组学习来寻找原因吧!

2.老师这里有几个资料包,分发给每个小组,组员共同学习,整理总结后选一名同学代表发言。

学生分小组合作,每小组探究一个方面。

3.小组代表发言,老师总结:

这才是外国列强为所欲为的真正原因:

19世纪时的英国是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科技发达,是“世界工业第一强国”,而当时的清政府腐朽昏庸,闭关锁国,经济落后,科技落后,而落后注定了就要挨打。

(板书:

落后就要挨打!

4.中华民族到了最危及的时刻,而这些外国列强还在利用鸦片这种特殊的武器来侵略中国,以此来掠夺中国白银,毒害中国人身心,最最重要的是,腐蚀我们的政治,瓜分我们中国!

5.国家危难之际,作为有着良知和热爱民族,热爱国家的中华儿女,我们该怎么办?

6.鸦片对中国的危害,也引起了许多正直的中国官员的忧虑,他们强烈要求禁止鸦片进口,林则徐就是其中的一个,他多次上书皇帝,要求禁烟。

1839年1月3日,林则徐奉命为钦差大臣,到广东查禁鸦片,开始了禁烟运动。

7.(出示林则徐虎门销烟视频后再出示林则徐禁烟誓言。

)读一读,你感受到了什么?

是啊,正是因为林则徐有着这样坚定的禁烟决心,才能禁烟成功。

此时此刻,你想对林则徐说些什么?

8.然而,那些贪婪无耻的强盗们瓜分中国的野心还未死,那些受鸦片迫害的人们仍萎靡不振,备受欺辱的清政府依然腐败无能,同学们,你们想对他们说些什么?

9.(再次出示虎门销烟的浮雕)为什么要把虎门销烟刻在人民英雄纪念碑这么醒目的位置?

林则徐虎门销烟标志着中国人们反侵略斗争的开始,它给了列强一次迎头痛击,打击了鸦片贩子的嚣张气焰,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抗击侵略的斗志,显示了中国人民不屈的精神。

四、拓展延伸,振奋精神。

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哪儿吗?

看到了吗?

这座亭子上刻有“焚烟亭”三个字,知道它为什么而修建吗?

告诉你们,这座焚烟亭就坐落在我们安庆,位于长江之滨。

虎门销烟取得胜利,全中国人民大受鼓舞,各地掀起了禁烟运动,安徽都督柏文蔚将没收的英国太古公司的七箱鸦片在都督府门前焚烧,广大民众无不拍手称快。

正所谓(读诗歌)1987年5月,安庆人民在当年焚烧鸦片的地方修建了这座焚烟亭,它不仅纪念了安庆焚烟的历史,更是在时刻提醒着我们每一个中华儿女,即使生活在和平的年代,不要忘记:

落后就要挨打,中国必须强盛。

(齐读)

五、拓展阅读《民族英雄关天培》

第六课《五九国耻》

1.知识与能力:

(1)知道什么是“五九国耻”。

知道“五九国耻”的设立体现了国民立志雪耻的决心。

(2)知道《二十一条》的主要内容和签订始末,了解当时中国的基本情况。

(3)了解五四运动爆发的原因,了解五四爱国运动的过程及意义。

通过课前预习、观看影片、角色扮演、场景摸拟、仿真制作、个体体验,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五四运动经过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青年是祖国的希望,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形成庄严神圣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2)五四运动孕育了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精神,其核心是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青年学生应继承和发扬五四精神,树立为中华民族振兴而奋斗的人生理想。

问题一:

大家都知道青年节是五月四日,为什么是这一天呢?

历史的这一天发生了什么大事呢?

学生回答五四运动基本情况。

问题二:

五四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是什么呢?

投影图片:

出席巴黎和会的中国代表。

同学们一边议论一边辩认。

1.了解《二十一条》的内容

2.针对《二十一条》山东问题的由来是什么呢?

什么是《二十一条》?

日本政府为什么要夺取德国在山东的权利?

3.播放影片《我的1919》片断1

片断1:

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

1919年初,中国驻美公使顾维钧作为本国政府的全权代表赴法国参加巴黎和会。

中国虽然是战胜国,但在和会上却处处受到歧视,野心勃勃的日本政府企图继承德国在胶东半岛的特权。

辩论会上,顾维钧慷慨陈词就山东问题作了一次缜密细致、畅快淋漓的精彩发言,从历史、经济、文化各方面说明了山东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批驳了日本的无理要求。

德育渗透:

通过影片把学生带入了特定的历史氛围中,让同学深刻感受弱国无外交的悲痛历史。

学生一方面为旧中国的贫穷落后而忧虑深思,另一方面被外交家高尚的爱国情操、勇敢不屈的斗争精神所感动。

教师适时启发学生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只有自尊自強才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讨论:

中方代表顾维钧在和会上的维权行为会不会得到其他与会国代表的支持?

为什么?

接着播放电影片断2。

片断2:

中国代表的正义要求被拒绝,和会把德国在山东的权利转让给日本。

消息传出来了,群情激愤。

北洋政府来电要求中国代表在和约上签字。

该片断突出了外交家顾维钧与帝国主义在和会上的斗争的场面,揭露了帝国主义无耻出卖中国主权的丑恶嘴脸。

4.巴黎和会外交失败的消息传到国内,社会各阶层的反应会是如何?

学生边看书边讨论,讨论完毕后,各小组交流看法。

结论:

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是五四运动的直接原因。

一场反对帝国主义侵略、争取民族自决的斗争如火山一样即将爆发。

5.五四运动

(1)学生看书,复述五四运动过程

(2)讨论:

五四运动有什么意义呢?

三、拓展

找找“不忘国耻,振兴中华”的名人名言,并摘抄下来。

第七课抗金英雄岳飞

了解民族英雄岳飞的事迹。

激发学生对民族英雄的热爱和敬佩,激励学生热爱祖国,树立为祖国奉献的精神。

一、谈话导入

历史长河中,涌现了许许多多民族英雄,他们为祖国抛头颅,洒热血,可歌可泣。

岳飞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大英雄,他生活在离我们很早很早以前的宋朝,隔我们有好几百年的时间。

听听小故事岳母刺字

岳飞小时候家里非常穷,母亲用树枝在沙地上教他写字,还鼓励他好好儿锻炼身体。

岳飞勤奋好学,不但知识渊博,还练就了一身好武艺,成为文武双全的人才。

当时,北方的金兵常常攻打中原。

母亲鼓励儿子报效国家,并在他背上刺了“精忠报国”四个大字。

孝顺的岳飞不敢忘记母亲的教诲,那四个字成为岳飞终生遵奉的信条。

每次作战时,岳飞都会想起“精忠报国”四个大字,由于他勇猛善战,取得了很多战役的胜利,立了不少功劳,名声也传遍了大江南北。

岳飞还建立起一支纪律严明、作战英勇的抗金军队——“岳家军”。

“岳家军”的士兵都严格遵守纪律,宁可自己忍受饥饿,也不敢打扰人民;

晚上,如果借住在民家或商店,他们天一亮就起来,为主人打扫卫生,清洗餐具后才离去。

“岳家军”的士气让金军闻风丧胆。

金兵统帅长叹道:

“撼山易,撼岳家军难!

”在一次岳家军与金军的战役中,当岳家军追到距金兵大本营只有四十五里,眼看就要大功告成,收复江山时,皇帝赵构怕岳飞打败金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