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3部分稳态与环境第二单元植物的激素调节学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2068410 上传时间:2023-06-04 格式:DOCX 页数:41 大小:612.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3部分稳态与环境第二单元植物的激素调节学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3部分稳态与环境第二单元植物的激素调节学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3部分稳态与环境第二单元植物的激素调节学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3部分稳态与环境第二单元植物的激素调节学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3部分稳态与环境第二单元植物的激素调节学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3部分稳态与环境第二单元植物的激素调节学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1页
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3部分稳态与环境第二单元植物的激素调节学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1页
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3部分稳态与环境第二单元植物的激素调节学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1页
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3部分稳态与环境第二单元植物的激素调节学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1页
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3部分稳态与环境第二单元植物的激素调节学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1页
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3部分稳态与环境第二单元植物的激素调节学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1页
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3部分稳态与环境第二单元植物的激素调节学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1页
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3部分稳态与环境第二单元植物的激素调节学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1页
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3部分稳态与环境第二单元植物的激素调节学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1页
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3部分稳态与环境第二单元植物的激素调节学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1页
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3部分稳态与环境第二单元植物的激素调节学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1页
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3部分稳态与环境第二单元植物的激素调节学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1页
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3部分稳态与环境第二单元植物的激素调节学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1页
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3部分稳态与环境第二单元植物的激素调节学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1页
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3部分稳态与环境第二单元植物的激素调节学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1页
亲,该文档总共4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3部分稳态与环境第二单元植物的激素调节学案.docx

《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3部分稳态与环境第二单元植物的激素调节学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3部分稳态与环境第二单元植物的激素调节学案.docx(4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3部分稳态与环境第二单元植物的激素调节学案.docx

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3部分稳态与环境第二单元植物的激素调节学案

第二单元植物的激素调节

                                    

                       

(一)生长素的发现

1.下面是利用燕麦胚芽鞘做的一系列实验,据图回答相关问题(均填图序号)

(1)证明胚芽鞘的弯曲生长与尖端有关的实验是①②。

(2)证明尖端产生的影响可透过琼脂片向下运输的实验是④。

(3)证明该影响分布不均匀导致胚芽鞘弯曲生长的实验是③。

(4)证明该影响是一种化学物质的实验是⑤。

1.明确胚芽鞘系列实验的相关结论

(1)胚芽鞘感光部位——尖端。

(2)胚芽鞘弯曲生长的部位——尖端下面一段。

(3)生长素的产生部位——胚芽鞘尖端。

(4)生长素的产生是否需要光——不需要。

(5)生长素横向运输的部位——胚芽鞘尖端。

(6)胚芽鞘弯曲生长的原因——生长素分布不均匀。

(二)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和分布

2.据图回答生长素运输的相关问题

(1)生长素的运输包括横向运输、极性运输和非极性运输。

图甲中的a表示横向运输,b表示极性运输,c表示非极性运输。

(2)图乙中表示横向运输的有A→A′和B→B′,表示极性运输的有A→C、A′→C′、B→D、B′→D′。

(用图中字母和箭头表示)

(3)图甲和图乙中引起生长素横向运输的因素分别是单侧光照和重力。

2.记清生长素的产生部位、运输方式及分布部位

(三)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3.据图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图中A、B、C三点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分别是促进根、芽、茎生长的最适浓度。

根、芽、茎三种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从高到低依次是根>芽>茎。

(2)当生长素的浓度为10-6mol/L时,对根、芽、茎生长的作用依次为抑制、既不促进也不抑制、促进。

(3)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可简单地理解成“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对根、芽、茎来说,“低浓度”和“高浓度”的界限依次是图中的A′、B′和C′。

3.必记生长素生理作用的五点

(四)

其他植物激素及其应用

4.其他植物激素的种类及作用(连线)

5.植物生长调节剂及其应用的实例(连线)

4.巧记植物激素的生理作用

5.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的两个结论

(1)在植物的生长发育和适应环境变化的过程中,各种植物激素并不是孤立地起作用,而是多种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调节。

(2)激素调节只是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的一部分,在根本上是基因组在一定时间和空间上程序性表达的结果(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突破点

(一)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

———

1.下列有关生长素发现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该过程的一系列实验体现出生物科学研究的基本思路:

发现问题→提出假设→设计实验证明→得出结论

B.达尔文实验的自变量是有无单侧光照射、尖端的有无和感光部位的差异

C.拜尔实验的自变量是琼脂块是否与胚芽鞘尖端接触过

D.温特实验证明引起胚芽鞘弯曲生长的刺激是一种化学物质

解析:

选C 生长素的发现过程能够体现生物科学研究的基本思路:

发现问题→提出假设→设计实验证明→得出结论;达尔文实验研究胚芽鞘弯向光源生长的外因和内因以及感光部位,故自变量是有无单侧光照射、尖端的有无和感光部位的差异;拜尔实验的自变量是胚芽鞘尖端放置的位置不同;温特实验证明引起胚芽鞘弯曲生长的刺激是一种化学物质,并把这种物质命名为生长素。

2.用燕麦胚芽鞘及幼苗⑦⑧进行如下实验,一段时间后,会出现弯曲现象的是(→表示光照)(  )

A.②⑤⑦      B.①②③⑤⑧

C.①③④⑥⑦D.②⑤⑧

解析:

选D ①中由于胚芽鞘尖端匀速转动,a、b中生长素浓度相等,胚芽鞘不弯曲;②中左侧生长素浓度高于右侧,胚芽鞘向右弯曲生长;③中尖端被遮挡,不能感受单侧光刺激,胚芽鞘不弯曲;④中云母片插入尖端,生长素不能横向运输,胚芽鞘不弯曲;⑤中背光侧(左侧)生长素可以向下运输,胚芽鞘向右弯曲生长;⑥中虽然明胶片不阻挡生长素运输,但没有单侧光照射,胚芽鞘不弯曲;⑦中只有植株转动,胚芽鞘中生长素分布均匀,胚芽鞘不弯曲;⑧中植株和箱体一起转动,胚芽鞘弯向小孔处生长。

考什么

(1)生长素的发现过程

(2)植物的向光性及生长情况的判断

(3)生长素产生和运输情况的分析与判断

以选择题、非选择题的形式考查

学什么

(1)理解植物生长素发现过程的经典实验及结论

(2)会分析不同处理方法下植物向性运动的结果

(3)准确理解生长素的运输方式和方向

1.生长素的发现过程

科学家

实验

实验结论

达尔文

胚芽鞘尖端受单侧光照射产生某种“影响”并向下面的伸长区传递,造成伸长区背光面比向光面生长快

鲍森·詹森

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影响可以透过琼脂片传递给下部

拜尔

胚芽鞘的弯曲生长是因为尖端产生的影响在其下部分布不均匀造成的

温特

造成胚芽鞘弯曲的是一种化学物质,并把这种物质命名为生长素

2.植物向光性的原因

(1)原因分析:

(2)归纳总结

3.不同处理方法下植物向性运动的图解

类别

图解条件

相关结果

①直立生长

②向光生长

①直立生长

②向光(小孔)生长

①直立生长

②向左侧生长

③④中IAA的含量

a=b+c,b>c

①直立生长

②向光生长

③向小孔生长

④茎向心生长,根离心生长

①②中IAA含量及作用

①:

a=b、c=d,都促进水平生长

②:

a

幼苗移到太空

向光性仍保留,但失去了根的向地性和茎的背地性

题点

(一) 生长素的发现过程

1.(2015·海南高考)科学家通过研究植物向光性发现的激素是(  )

A.脱落酸B.乙烯

C.细胞分裂素D.IAA

解析:

选D 科学家通过研究植物向光性发现的激素是生长素(IAA)。

2.图1、图2所示为生长素发现的两个实验,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图1所示是达尔文的向光性实验,图2所示是1928年荷兰科学家温特的琼脂块实验 ②图1所示实验能够说明向光性的产生与尖端有关,感光部位是尖端 ③图2所示实验能够说明产生促进植物生长的物质的部位是尖端下部 ④根据图1所示实验可以推测:

尖端可能产生了某种物质,这种物质在单侧光的照射下,对胚芽鞘尖端下部产生某种影响 ⑤两个实验均能证明胚芽鞘尖端产生了某种物质

A.①②④B.①③⑤

C.①②⑤D.①③④

解析:

选A 分析题图可知,图1所示是达尔文的向光性实验,图2所示是1928年荷兰科学家温特的琼脂块实验,①正确;图1实验能够说明向光性的产生与尖端有关,感光部位是尖端,②正确;图2所示实验能够说明胚芽鞘尖端确实能产生促进植物生长的物质,③错误;根据图1所示实验可以推测:

尖端可能产生了某种物质,这种物质在单侧光的照射下,对胚芽鞘尖端下部产生某种影响,④正确;只有图2所示实验能证明胚芽鞘尖端产生了某种物质,⑤错误。

题点

(二) 植物的向光性和生长情况的判断

3.(2018·冀州中学检测)某校生物兴趣小组把一个胚芽鞘尖端放在一块琼脂块上,琼脂块的中央被云母片隔开,同时被一个纸盒罩住,纸盒的一侧开口,有单侧光照(如图1所示)。

经过以下三种方法处理一段时间:

仅纸盒转动、仅胚芽鞘和琼脂块转动、整个装置同时转动,然后分别把甲、乙所示琼脂块放在三个切去尖端胚芽鞘的切口上(如图2)。

胚芽鞘的生长状况分别是(  )

A.直立生长、向右弯曲生长、向右弯曲生长

B.向左弯曲生长、直立生长、向右弯曲生长

C.向左弯曲生长、向右弯曲生长、直立生长

D.向右弯曲生长、直立生长、向右弯曲生长

解析:

选D 仅纸盒转动时,胚芽鞘始终只有右侧受到单侧光照射,所以甲所含的生长素浓度高于乙,图2中胚芽鞘向右弯曲生长;仅胚芽鞘和琼脂块转动时,相当于胚芽鞘的每一侧都均匀受光,所以甲所含的生长素浓度等于乙,图2中胚芽鞘直立生长;整个装置同时转动时,始终是靠开口的一侧受到光照,所以甲所含的生长素浓度高于乙,图2中胚芽鞘向右弯曲生长。

4.为探究某强度的单侧光及重力对横放状态下植物生长的影响,研究人员对刚萌发的盆栽燕麦分别进行了如图甲所示的处理,燕麦弯曲生长情况用柱状图乙表示。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假如撤去单侧光的照射,图甲②茎仍将水平生长

B.图甲①若处于失重状态下,则燕麦茎将水平生长

C.实验一段时间后,第③组燕麦会长成图丙所示的形态

D.图甲中①的向上弯曲程度最大,③的弯曲程度最小

解析:

选C 图甲②茎受到单侧光的影响向下弯曲生长,又受到重力的影响向上弯曲生长,两力抵消后刚好不弯曲;假如撤去单侧光的照射,则只有重力的影响,图甲②茎出现的变化是向上弯曲生长,A错误。

失重状态下,①组燕麦茎在单侧光的作用下会向上弯曲生长,B错误。

图甲第③组茎只受重力的影响,实验一段时间后,燕麦会表现出如图丙所示茎的背地性和根的向地性生长,C正确。

由图乙可知,图甲中①的向上弯曲程度最大,②不弯曲,即弯曲程度最小,D错误。

[方法规律] 判断植物“长不长、弯不弯”的方法

题点(三) 生长素产生和运输情况的分析与判断

5.(2012·全国卷)取生长状态一致的燕麦胚芽鞘,分为a、b、c、d四组。

将a、b两组胚芽鞘尖端下方的一段切除,再从c、d两组胚芽鞘中的相应位置分别切取等长的一段,并按图中所示分别接入a、b两组胚芽鞘被切除的位置,得到a′、b′两组胚芽鞘。

然后用单侧光照射,发现a′组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b′组胚芽鞘无弯曲生长,其原因是(  )

A.c组尖端能合成生长素,d组尖端不能

B.a′组尖端能合成生长素,b′组尖端不能

C.c组尖端的生长素能向胚芽鞘基部运输,d组尖端的生长素不能

D.a′组尖端的生长素能向胚芽鞘基部运输,b′组尖端的生长素不能

解析:

选D 正常情况下,胚芽鞘尖端都能合成生长素;在幼嫩组织中,生长素进行极性运输,能从胚芽鞘尖端向基部运输,而不能反过来运输。

6.(2018·保定重点高中联考)假设图中含生长素(IAA)的琼脂块和胚芽鞘尖端所产生的生长素量相同,则一段时间后对a、b、c、d四个空白琼脂块中所含生长素量的分析正确的是(  )

A.c>a=b>dB.a=c>b=d

C.c>a>b>dD.a>c>d>b

解析:

选A 由于含生长素(IAA)的琼脂块不感光,并且胚芽鞘正中央插入生长素不能透过的云母片,生长素无法横向运输,所以a、b中所含生长素量相等。

胚芽鞘的尖端部位感受单侧光的刺激,单侧光能引起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再向下运输,导致胚芽鞘下的琼脂块生长素分布不均匀,c中多,d中少。

因此,一段时间后四个空白琼脂块中所含生长素量c>a=b>d,故选A。

—————突破点

(二) 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

1.(2016·四川高考)有人从真菌中提取到甲、乙和丙三种生长素类似物,分别测试三种类似物的不同浓度对莴苣幼根生长的影响,结果如图。

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甲、乙和丙对莴苣幼根生长的影响均具有两重性

B.在0~20ppm范围内,甲对莴苣幼根的促进作用大于丙

C.乙的浓度大于20ppm后,对莴苣幼根生长起抑制作用

D.据图推测,用30ppm的甲处理莴苣幼芽可抑制其生长

解析:

选D 据图分析可知,与根长相对值100相比,甲、乙和丙对莴苣幼根生长的影响均具有两重性;在0~20ppm范围内,甲曲线的根长相对值始终大于丙,因此甲对莴苣幼根的促进作用大于丙;乙的浓度大于20ppm后,根长相对值小于100,即对莴苣幼根生长起抑制作用;植物根对生长素的敏感度大于芽,用30ppm的甲处理莴苣根时根长相对值大于100,仍然促进根的生长,用其处理幼芽时可促进幼芽的生长。

2.(2018·武汉调研)图甲是水平放置在黑暗环境中的植物的生长素运输情况,图乙是不同浓度生长素对顶芽和根部生长的生理作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根部近地侧生长素浓度范围为(c~d)mol·L-1时,根表现出向地性

B.图乙中曲线①代表的是顶芽

C.图甲中代表极性运输的箭头是③和④

D.图乙中,生长素浓度为b时,对根的生长起抑制作用

解析:

选A 水平放置在黑暗环境中的植物,重力使生长素集中分布在根和顶芽的近地侧,根对生长素的敏感性大于芽,近地侧生长受抑制,背地侧生长快,故向地生长,而芽对生长素较不敏感,近地侧生长快于背地侧。

结合图乙分析,根部近地侧生长素浓度范围为(c~d)mol·L-1时,抑制根生长,促进芽生长;根、芽、茎对生长素的敏感度依次下降,图乙中曲线②代表的是芽,①代表根;图甲中生长素水平方向①②的运输是极性运输。

考什么

(1)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及作用特点

(2)生长素生理作用两重性的实例

主要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

学什么

(1)理解生长素生理作用两重性的含义

(2)会分析生长素生理作用特点的不同曲线

(3)能正确解释生长素(类似物)在生产实践中应用的实例

1.生长素生理作用两重性的曲线分析

(1)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同一器官的影响不同

四个关键点的含义:

A点为较低浓度促进生长;

B点促进作用最强;

C点既不促进,也不抑制;

D点为较高浓度抑制生长。

曲线区间代表的含义:

①AB段表示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随生长素浓度的升高,促进作用增强;

②BC段(不包括C点)表示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随生长素浓度的升高,促进作用减弱;

③CD段(不包括C点)表示超过一定的浓度范围,随生长素浓度的升高,抑制作用增强

(2)相同浓度的生长素对同一植物的不同器官影响不同

①同一浓度的生长素作用于不同器官上,引起的生理效应不同;

②图中A、B、C三点所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分别是促进根、芽、茎生长的最适浓度,说明不同的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不同(根>芽>茎)

(3)不同种类的植物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不同

①图示说明不同种类的植物对生长素的敏感性不同,双子叶植物较单子叶植物敏感;

②应用:

农田中用较高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来杀死单子叶作物中的双子叶杂草

2.生长素作用两重性的实例

(1)顶端优势

(2)重力对根和茎生长的影响

题点

(一) 生长素生理作用的相关曲线

1.(2018·益阳模拟)如图表示生长素浓度对植物根、芽和茎生长的影响,由此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生长素对三种器官的作用具有两重性,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例如10-1ppm)抑制生长

B.a、b、c点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分别是促进根、芽、茎生长的最适宜浓度

C.d点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对茎的生长具有促进作用,却抑制芽的生长

D.幼嫩的细胞对生长素反应灵敏,成熟的细胞对生长素反应不灵敏

解析:

选B 生长素对三种器官的作用具有两重性,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

生长素浓度为10-1ppm时,抑制根和芽的生长,促进茎的生长。

a、b、c点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分别是促进根、芽、茎生长的最适宜浓度。

d点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对芽和茎的生长都具有促进作用。

图中并未体现出“幼嫩的细胞对生长素反应灵敏,成熟的细胞对生长素反应不灵敏”。

2.(2018·菏泽统考)图甲表示将含有生长素的琼脂块放在切去尖端的胚芽鞘的一侧,胚芽鞘弯曲的情况(弯曲角度用α表示),图乙是生长素对胚芽鞘生长的促进作用示意图。

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

A.图甲实验即可证明生长素具有促进生长的作用

B.琼脂块中生长素浓度为b时,α具有最大值

C.琼脂块中生长素浓度不同,但可能形成相同的α

D.琼脂块中生长素浓度为d时,胚芽鞘向左侧弯曲

解析:

选C 图甲实验缺少空白对照,不能说明生长素具有促进生长的作用,A错误;琼脂块中生长素浓度为b时,促进作用最强,胚芽鞘左侧生长最快,其弯曲角度α具有最小值,B错误;据图乙分析,生长素浓度不同时,促进程度可能相同,形成相同的α,C正确;琼脂块中生长素浓度为d时,抑制胚芽鞘生长,而右侧不含生长素,所以胚芽鞘不弯曲,D错误。

[方法规律] 利用“三看法”判断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

题点

(二) 生长素的应用及相关实验分析

3.棉花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

如图①②表示棉花植株的两个部位,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①处的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可以运向②,②处的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也可以运向①

B.①优先生长是因为生长素浓度适宜,②受抑制是因为生长素浓度过高

C.适时摘除①,顶端优势被破坏,可使植株多开花、多结果

D.生长素既能防止棉蕾、棉铃的脱落,也能疏花疏果

解析:

选A ①处为植物形态学的上端,②处与①处相比为形态学的下端,生长素只能从形态学的上端运向形态学的下端;顶端优势就是顶芽①发育占优势,侧芽②发育受到抑

制的现象;摘除顶芽,能降低侧芽处的生长素浓度,促进侧芽发育为侧枝,多开花、多结果;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既可以防止落花落果,也可以疏花疏果。

4.植物的顶芽生长占优势,而侧芽生长受抑制的现象,称为“顶端优势”。

某校生物小组的同学欲探究顶端优势是否与植物激素中的生长素有关,做了如下实验,请完成有关实验内容。

(1)实验目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假设:

顶芽产生生长素抑制侧芽生长。

(3)实验材料:

发育状况相近的杨树幼苗若干,琼脂块,生长素(IAA)等。

(4)实验步骤:

第一步:

选取发育状况相近的杨树幼苗若干,均分为四组,并编号A、B、C、D。

第二步:

A组杨树幼苗切除顶芽;B组杨树幼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组杨树幼苗切除顶芽,并在顶芽处放置含生长素的琼脂块;D组杨树幼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空白对照。

第三步:

四组幼苗均在________________的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观察并记录每组幼苗________________。

(5)实验结果及结论:

①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则说明顶芽抑制侧芽生长与生长素无关。

②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则说明顶芽抑制侧芽生长与生长素有关。

解析:

根据题中信息可知,本实验的目的是探究杨树幼苗的顶芽抑制侧芽生长是否与生长素有关。

本实验涉及顶芽、生长素两个自变量,所以,联系其他两组的实验处理可知,对B组的处理是杨树幼苗应进行去顶芽并放置不含生长素的琼脂块,而对D组杨树幼苗不做任何处理。

四组幼苗处理后应均在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进行培养,并观察侧芽的生长情况。

由于本实验为探究性实验,实验结果和结论未知,需要进行讨论。

实验中已经明确“顶端优势”的存在,即A、B组杨树幼苗的侧芽正常生长,D组杨树幼苗的侧芽生长受到抑制,所以只需要讨论C组杨树幼苗侧芽的生长情况即可。

答案:

(1)探究杨树幼苗的顶芽抑制侧芽生长是否与生长素有关 (4)切除顶芽,并在顶芽处放置不含生长素的琼脂块 不做任何处理 相同且适宜 侧芽的生长情况(合理即可) (5)①A、B、C组杨树幼苗的侧芽正常生长,D组杨树幼苗的侧芽生长受抑制 ②A、B组杨树幼苗的侧芽正常生长,C、D组杨树幼苗的侧芽生长受抑制

————突破点(三) 其他植物激素及其作用————

———

1.判断正误

(1)植物激素的产生、作用

①根尖能产生细胞分裂素,细胞分裂素能促进细胞的伸长生长。

(×)

提示:

细胞分裂素促进细胞分裂,使细胞数目增多。

②赤霉素施用过多可引起水稻植株疯长。

(√)

③乙烯在果实生长和成熟中起抑制作用。

(×)

提示:

乙烯促进果实成熟。

④脱落酸在果实成熟中促进细胞分裂和果实脱落。

(×)

提示:

脱落酸没有促进细胞分裂的作用。

⑤适宜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可促进无子果实的发育。

(√)

⑥生长素可通过促进乙烯合成来促进茎段细胞伸长。

(×)

提示:

高浓度的生长素可通过促进乙烯合成来抑制茎段细胞伸长。

(2)植物生长调节剂和植物激素间的相互关系

①生长素、细胞分裂素和赤霉素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促进作用,属于植物生长的促进剂;脱落酸与乙烯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抑制作用,属于生长抑制剂。

(√)

②无论是植物激素还是动物激素,对生物体的影响都不是孤立地起作用的,而是多种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调节。

(√)

③乙烯、乙烯利、2,4D、萘乙酸均为植物激素。

(×)

提示:

乙烯利、2,4D、萘乙酸为植物生长调节剂。

④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可以在同一细胞中起作用。

(√)

2.(2017·全国卷Ⅰ)通常,叶片中叶绿素含量下降可作为其衰老的检测指标。

为研究激素对叶片衰老的影响,将某植物离体叶片分组,并分别置于蒸馏水、细胞分裂素(CTK)、脱落酸(ABA)、CTK+ABA溶液中,再将各组置于光下。

一段时间内叶片中叶绿素含量变化趋势如图所示。

据图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分裂素能延缓该植物离体叶片的衰老

B.本实验中CTK对该植物离体叶片的作用可被ABA削弱

C.可推测ABA组叶绿体中NADPH合成速率大于CTK组

D.可推测施用ABA能加速秋天银杏树的叶由绿变黄的过程

解析:

选C 蒸馏水组为对照组,其他三组为实验组。

与对照组相比,细胞分裂素(CTK)组叶绿素的相对含量较高,说明CTK可延缓该植物离体叶片的衰老;CTK+ABA组叶绿素的相对含量低于CTK组但高于对照组,说明ABA削弱了CTK延缓该植物离体叶片衰老的作用;ABA组叶绿素的相对含量低于CTK组,可推测其光反应速率应小于CTK处理组,NADPH的合成速率也应小于CTK组;ABA组叶绿素的相对含量低于对照组,说明ABA可能促进叶绿素的分解,故推测ABA能加速秋天银杏树的叶片由绿变黄的过程。

3.研究植物激素对豌豆侧芽生长影响的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比较组别1、2可知,顶芽对侧芽生长具有抑制作用

B.比较组别1、3可知,细胞分裂素能解除顶芽的抑制作用

C.比较组别2、4可知,赤霉素能明显促进侧芽生长

D.比较组别3、4可知,赤霉素对侧芽生长的作用效果大于细胞分裂素

解析:

选D 比较组别1、2可知,组别1中豌豆侧芽生长长度小于组别2,可推知顶芽对侧芽生长具有抑制作用,A正确;比较组别1、3可知,细胞分裂素能解除顶芽的抑制作用,B正确;比较组别2、4可知,赤霉素能明显促进侧芽生长,C正确;组别3中顶芽能合成生长素,向侧芽运输,同时侧芽涂抹细胞分裂素,组别4中切除顶芽,侧芽涂抹赤霉素,它们的变量不唯一,故无法比较赤霉素和细胞分裂素对侧芽生长的作用效果,D错误。

4.下列关于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植物激素在体内含量较低,但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

B.高浓度2,4D可以抑制双子叶杂草的生长

C.根尖分生区细胞数目的增加主要与赤霉素有关

D.脱落酸可以抑制细胞分裂,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

解析:

选C 植物激素是由植物体内产生,能从产生部位运送到作用部位,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的微量有机物;生长素在低浓度时促进生长,浓度过高时抑制生长,甚至会杀死细胞,2,4D属于生长素类似物,具有与生长素相似的生理效应;细胞分裂素的主要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