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六直下三千尺导游词.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2069247 上传时间:2023-06-04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7.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飞六直下三千尺导游词.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飞六直下三千尺导游词.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飞六直下三千尺导游词.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飞六直下三千尺导游词.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飞六直下三千尺导游词.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飞六直下三千尺导游词.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飞六直下三千尺导游词.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飞六直下三千尺导游词.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飞六直下三千尺导游词.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飞六直下三千尺导游词.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飞六直下三千尺导游词.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飞六直下三千尺导游词.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飞六直下三千尺导游词.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飞六直下三千尺导游词.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飞六直下三千尺导游词.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飞六直下三千尺导游词.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飞六直下三千尺导游词.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飞六直下三千尺导游词.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飞六直下三千尺导游词.docx

《飞六直下三千尺导游词.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飞六直下三千尺导游词.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飞六直下三千尺导游词.docx

飞六直下三千尺导游词

这里才是“飞流直下三千尺”

——黄果树大瀑布群

在贵州西部的黄金旅游线上,最经典的景观就是著名的黄果树大瀑布。

他是世界上唯一能从上、下、前、后、左、右观看和欣赏的瀑布;也是世界上唯一有水帘洞从其半腰贯通(全长134米)、且能从洞内向外听、观、摸的瀑布;她不仅白天能够观看,夜间也可赏其风韵,近年来,黄果树风景名胜区投入大量资金从德国引进先进的灯光激光设备,经过精心的安装调试,夜晚大瀑布那神奇幽幻的景致,更让人叹为观止。

但是这还仅仅是说领衔主演的黄果树大瀑布,我将要向大家介绍的是一个世界上最大的瀑布群。

黄果树瀑布群它是在20多公里的河段上、由众多的瀑布共同组成一个变化多端、形态各异的瀑布群,在一个峡谷的大断面上展现了壮美的瀑布景观。

大瀑布群婀娜多姿的形态,无穷无尽的变化,水之奇、石之怪,堪称世界奇迹,好比是一部大型的交响乐。

黄果树瀑布群的形成要追溯到极其遥远的地质年代。

人类的出现距今不过几百万年,可是您知道吗?

黄果树大瀑布群形成的历史却在距今两亿八千万年至一亿八千万年以前。

那时,这里还是“古地中海”(即“古特提斯洋)的边缘——一片汪洋大海呢!

大约在两亿二千万年的时候,漂浮在海洋上的印度次大陆向北移动,与欧亚大陆发生了碰撞,引起了地壳的巨大变迁,原先的海底逐渐上升成为陆地,经过多次升降运动和三次大的褶皱运动(包括五陵褶皱运动、广西褶皱运动和燕山旋回运动),渐渐形成了今天的云贵高原,也形成了3000——6000米厚的石灰岩及页岩沉积。

大约在七千万至两百万年之间,这里一直是热带气候,潮湿多雨,雨水冲刷、岩石风化、流水溶蚀,渐渐地在这片喀斯特地貌上出现了一个大瀑布群的奇迹。

整个瀑布群就处在这一大褶皱的峡谷地带,打邦河像一条银链,将黄果树大瀑布群串联起来。

白水河与打邦河汇合穿行在喀斯特峡谷中,奔流直下,在132公里的河段上形成了960米落差。

就在黄果树大瀑布上下仅20公里的范围内,竟然集中了近500米的落差,形成了9级18瀑、51处跌水、71处盖滩坝以及4个出没于溶洞中的地下瀑布的壮丽景观,因此被大世界吉尼斯总部评为世界上最大的瀑布群,列入吉尼斯纪录。

当年如果唐朝大诗人李白能来到这里,他一定会由衷地感叹说,“这里才是飞流直下三千尺!

瀑布序曲——陡坡塘瀑布

明朝末年,大旅行家徐霞客作中国万历徒步旅行,来到了黄果树,当他经过白水河时被轰隆隆的水声吸引了他,于是拨开丛生的灌木,爬上山顶翘首探望,“但见其上横白阔数丈,翻空涌雪,而不见其下截”。

他挽起衣袖翻过山崖,来到这个“白阔数丈,翻空涌雪”的瀑布面前,并在游记中作了精彩的纪录。

“遥闻水声轰轰,从拢隙北望,忽有水自东北山腋泻崖东北山腋泻崖而下,捣入重渊”。

从此拉开了黄果树瀑布群的序幕,这就是陡坡塘瀑布。

陡坡塘瀑布位于黄果树上游一公里处,它是黄果树瀑布群中瀑面最宽的瀑布,顶宽105米,高21米。

瀑布的顶部是一个面积达15000多平方米的巨大溶潭,瀑面逶迤在100多米长的钙华滩面上。

“钙华”是喀斯特岩溶地貌上一种特殊的景观,它是碳酸钙在流水中不断溶蚀、沉淀的过程中,逐渐沉积而成的。

在我们接下来的瀑布旅行中,可以随处看见钙华所形成的美妙景观。

陡坡塘瀑布的神韵在其气势,“平时看去似乎宁静温柔的瀑布,在洪峰到来的时候,就会发出轰隆轰隆”的吼声,几里之外清晰可闻,于是,当地人便把它称为“吼瀑”。

这吼声是黄果树大瀑布吼瀑的先兆,预示着大瀑布最威武、最雄壮的时日就要到来。

第一乐章:

神瀑之水天上来——黄果树大瀑布

徐霞客游过了中国的无数名山大川,见过了天下各种美景、奇景、胜景、绝景,按说早已经“除却巫山不是云”了。

可是,当他到黄果树大瀑布面前时,霎时感到惊愕,被深深地震慑住了。

在他所见过的瀑布中,“高近数倍者有之,而从无此阔而大者”。

在《徐霞客游记》中,他挥毫泼墨,写下这样的语句:

“一溪悬捣,万练飞空。

溪上石如莲叶下覆,中剜三门。

水由叶上漫顶而下,如鲛绡万幅,横罩门外,直下者不可以丈数计。

捣珠崩玉,飞沫反涌,如烟雾腾空,势甚雄厉,忧谓‘珠帘钩不卷,匹练挂遥峰’,俱不足以拟其壮也。

”大旅行家徐霞客为我们点出了黄果树大瀑布的魂,那就是“壮而阔”。

如何欣赏它的“壮而阔”呢?

这就需要我们从视觉、听觉、感觉和想像各个方面来体味他的神韵。

观赏黄果树大瀑布十分讲究一个“看”字,既可俯瞰、又可仰视、还可侧面观赏瀑水的飞洒;在遥望近观的同时还需穿过瀑水透视瀑布内外景观,这样才能得其真趣。

站在瀑布顶端,侧身俯瞰,但见水势汹汹,如万马奔腾,令人心悸神怵。

站在瀑布底部向上仰望,又见瀑水倾泻犹如捣珠崩玉,飞沫反涌,烟雾朦朦,腾空而起。

从侧面观看瀑布,好像倾盆大雨从天而降,又如高山雪崩,势不可挡,远处观瀑,但见水从悬崖上倾泻而下,像朵朵莲花坠落,又像万幅透明晶亮的鲛绡悬挂天边。

听瀑是领略神韵的又一诀窍。

走到瀑布面前闭目倾听,在涨水季节,几里之外就可听见雷鸣般的吼声。

水声风声扑面而来,使人心灵震撼。

枯水季节听瀑,又像几千支琵琶弹奏,叮咚悦耳,令人心旷神怡。

曾经有个诗人来到黄果树,心情激动起来,他挥笔写下这样的诗句,“我是高原郁结了一万年沉默后的爆发,我是河流积蓄了一千年平静后的宣泄;我是比上升更为伟大的跌落,我是千万条细流组合的巨大;温柔是我,威猛是我。

世界上的瀑布大都可望而不可及。

人们试图接近尼亚加拉瀑布,就开着大船,从下游奋力靠近,却无法贴近它,只能远远地停船观望,大瀑布用它的威力拒绝人们的接近。

李白游庐山瀑布时,也只能“遥看瀑布挂前川”而已。

唯有黄果树大瀑布,人不仅可以听他、看他、还可以亲近他、贴近他、触摸他。

这是一座富于人性、可亲可近的瀑布,还有美猴王的水帘洞正敞开襟怀欢迎呢?

吴承恩在《西游记》中不是有一段关于水帘洞的描写吗?

“原来那水帘洞本是一股瀑布飞泉,遮挂洞门,远看似一条白布帘儿,近看乃是一股水脉,故曰水帘洞。

”也许他曾在梦中依稀见过,而真正的水帘洞比他描写的还要神奇很多哩。

黄果树大瀑布的水帘洞是一座名副其实的水帘洞,它横卧在大瀑布的腰间,全长134米,有6个洞窗、5个洞厅、6段通道。

三股洞泉从崖上泻流而出。

岩壁上倒挂着仙人掌,悬根的榕树、灌木和无数藤蔓交错盘绕形成一个垂帘,遮住了洞口。

电视连续剧《西游记》就是在这里拍摄的,大家一定还记得那美猴王在这里出世、小白龙从冒水潭底飞升起来的情景吧?

从水帘洞的洞口进入瀑布身躯,您才能够真切地感受到瀑布的神奇。

第一洞窗是6个洞窗中最宽大的,有十几米宽,两股瀑水翻过窗顶钙华倾泻而下,像帘幕一样将洞窗遮住。

水小的时候景致更绝;流水缕缕如丝,忽而拉开又忽而合拢,为您演出一场大自然的戏剧。

进入二洞窗,请您驻足静听,瀑布最大的一股水流恰好经过这里,犹如军乐队正在演奏,在小小的洞穴里产生出奇妙的共鸣声。

这时仿佛听见大瀑布的心脏在跳动。

这里是一个“空穴来风”的地点,可以领略风的呼啸。

从鼓风口前行几米,洞外瀑声隆隆,洞内泉滴叮咚,又使人进入另一种境界。

这里有个洁净的名字叫“晶宫”。

请抬头上看看,这里悬挂着许多钟乳石,大的如悬钟,细的如麦秆,还有石幔、石笋、石帘、石灵芝。

大瀑布不仅可看可听,还是一个可以直接触摸的瀑布,触摸瀑布最好的位置是第三窗,站在窗外的“阳台“上,伸出手去,可以感觉到瀑水的神功造化。

您仰头向上,是不是像天降骤雨,或者是万支银箭直射下来;您向下俯瞰,可以看见瀑水坠入犀牛潭激起的浪花;请您再透过阵雨般的水帘向外张望,是不是又又一派烟雨蒙蒙的景象?

晴天您还可以在这里看见一条七彩飞虹悬架在犀牛潭上,有时竟是双虹重叠。

最好在这里留下您与自然之水最亲密的合影吧!

从位置最高的第六洞窗向对岸眺望。

您看,那一大片绿荫覆盖的斜坡,全是在瀑水激扬的雨雾抚育下生长起来的草本植物,多么像是一个绿色瀑布!

瀑水下泻,绿草茵茵,它与大瀑布交相辉映,显得生机盎然,是黄果树大瀑布孕育出来的一个生命奇观。

在这种洁净潮湿的空气中,负氧离子含量甚高,据权威机构测定,黄果树景区的负氧离子含量达到每立方厘米2万个以上,是喀斯特山地健身、休闲、度假、疗养的最好选择。

我们脚下是深不可测的犀牛潭,相传在彩虹升起时,潭边长着灵芝仙草,又犀牛出没潭中,故名犀牛潭。

这里还有一件奇事,据说,清初吴三桂在云南称王时,兵败路过黄果树,由于辎重过多,只好将无数金银财宝投入潭中,从此便有不少前来冒险求宝。

据说有个会潜水的人趁神犀熟睡时潜到潭底,但见到处都是珠宝,于是那人欣喜若狂,拣大的便拿,不料惊动了守护财宝的神犀。

那人与神犀打斗起来,怎奈不是犀牛的对手,用尽了气力只好弃下财宝逃出潭中,从此没有人再敢下潭取宝了。

犀牛潭的创造者时大瀑之水,亿万年从不停歇地挖掘,才有了这个17米的深水潭。

犀牛潭的景致应当怎样欣赏呢?

当飞瀑倾泻下来、激情拍打着潭面,白浪滔天,渐渐地,流水安静下来,又变得碧澄澄的。

雾沫飞溅空中,当太阳光照射在特定位置上的时候,我们就能够看见绚丽的彩虹,在潭中和飞瀑之间套上一道亮丽的光环,这个美景就称为“雪映川霞”。

说到这里,大家一定会问,这“黄果树”的名称是怎样得来的呢?

据考证,早年并没有“黄果树”这个名称,人们把它叫做“白水河瀑布”。

到了清代,在《永宁州志》上出现了“黄葛树瀑布”之名。

这是因为,那时这里森林密布,生长着大片黄葛树的缘故。

后来,一位叫做张绍芬的人写了一篇《望水亭有感》,把“黄葛榕树”称为“黄桷树”。

在清代道光年间,文人李宗昉在《黔记》中写到:

“白水河,其地多黄果树,故以树名名村市”,并且引用了,“飞雪溅衣黄果树,乱红撩眼刺梨花”的诗句,从此人们习以为常地称它为“黄果树瀑布”了。

顺着潭水往下,是一连串的跌水,三道潭、马蹄滩、油鱼井、锅底凼……地质学家告诉我们,黄果树瀑布是一种侵蚀裂点型瀑布。

原先,它是一条暗合,在大约五万年前,由于岩溶地貌的侵蚀,暗河顶板塌陷,形成了今天瀑布的基本面貌。

以后,随着河水的不断侵蚀和冲刷,又出现了新的裂点。

黄果树瀑布是一座活着的瀑布,从它诞生的那一刻起,就在流水的冲刷侵蚀下,一步步缓慢地后撤,这些滩坝就是黄果树大瀑布一步步后撤留下的脚印。

据说,已经有过三次强烈的变迁,后撤距离长达250多米,退到了现在的位置。

至今它仍在悄悄地缓慢地后退着,再过若干年,我们再见的又将会是一座与现在不同的瀑布。

很难想像,到那时的黄果树大瀑布又会是一副什么模样?

观赏黄果树大瀑布要在不同的季节和时间,四季各有风韵吗、,早晚各有景色。

您若是春天来到这里,山崖上桃李芬芳、山花烂漫,这时是瀑布水量较小的时节,只见滑滑细流从巨崖上清落飞洒,岩石上华钙清晰凸现。

夏天是瀑布生命力最强盛的时期,汹涌的瀑水犹如滚滚江河,以每秒一千多吨的水量从悬崖上呼啸飞洒又峭壁震颤之感。

三股巨流好似空剜出的三扇大门,又像是天河倒挂。

骤然跌落数丈的瀑水卷起阵阵狂涛,发出雷鸣般吼声,气势豪壮雄奇。

秋天,万树挂金,岩壁半隐半现,瀑水清澈透明,潭水碧绿如玉,最能陶冶人的心志。

隆冬时节,如果您有幸能逢上大雪,大瀑布周围群山一派银装素裹,溪流潺潺,是最难得一见的景致。

一天之中,景观也颇不同。

清晨,山岗随风飘荡,萦萦氲氲;旭日当空,水光潋滟。

特别是夏季水涨时,溅珠能飞洒到100米高的黄果树街上,夕阳西下,柔和的阳光射在层层雾水之上,霎时就出现了“银雨洒金街”的奇妙景象。

入夜,星光闪烁,瀑声划破夜空,一束束灯光照在瀑面和周围的景物上,那时的大瀑布,另是一派神奇诡秘的景色。

正因如此,几乎没有人能充分、完全地阅尽黄果树大瀑布的容颜,也无人不留深深的遗憾。

其实,这又何尝不是大瀑布给您心中留下的呼唤呢?

多少年来,许多文人雅士钦慕大瀑布之名游历于此,留下了许多的感叹和赞美,费孝通先生在这里题下,“中华壮观”四个大字;女书法家萧娴挥笔题词:

“白水奇观”;

音乐家贺绿汀先生为大瀑布的景致所动,作歌一首:

“黄果树、黄果树,树根也随瀑布悬,化作千年柱;飞帘洞外水雷鸣,腾飞化作漫天雾……”,1986年6月,90岁高龄的大画家刘海粟先生将人生终点的最后一次游历之地选在黄果树大瀑布。

她细细揣摩品味大瀑布的神韵,挥毫写下“天下奇观”四个大字,作为他生命中最后的题记,了却大画家一生的夙愿。

有句话说,到贵州不到黄果树,会感到终生遗憾;到黄果树不去天星景区,枉自来此一遭。

“看在黄果树,玩在天星‘桥’,好景还在后头哩!

第二乐章——螺丝滩畔田园牧歌

中国西南流行着一个田螺姑娘的神话故事,这田螺,当地俗语叫“螺丝”,田螺姑娘的故事可能就产生在这螺丝滩瀑布。

你看,远处那座瀑布,不是很像一个穿着美丽长裙的田螺姑娘吗?

这座瀑布最突出的特点就是滩面最长。

虽然瀑布的高度仅有30多米,而整个滩面的长度却逶迤达350多米,是黄果树瀑布群中滩面最长的一个瀑布。

这个瀑布还是一座时隐时现的神奇瀑布,涨水时瀑布才闪现出来,而水落之后她又会悄然隐去。

螺丝滩瀑布中间有一个漩涡,上面大,下面小,就像是一个巨大的螺壳。

水涨时,在太阳光的照射下,会出现一圈彩色的光环,上下恍动,犹如一个飞舞着的彩色田螺。

当地人传说,这是田螺姑娘在寻找她那失散的丈夫哩。

螺丝滩瀑布是一座美丽动人的瀑布,你看,那碳酸岩石由于水流长期的冲刷和侵蚀,水中钙质不断析出,形成了斑斓的钙华滩坝。

水流到这里,不断受到阻碍,只能蹦跳这姗姗而下,形成一条雪白的瀑流。

走近细看,只见无数水花翩翩起舞,再一次展现了白水河的丰姿。

举目四望,在瀑布的两旁是缓缓起伏的山脉,山坡上是层层的梯田。

春天到来,金黄色的菜花开遍山野,绿色的叶子托起一朵朵蝴蝶一样的蚕豆花。

阳春三月,嫩绿的秧苗随风荡漾,大地又换起新装。

到了谷黄时节,一片黄澄澄的稻谷,映衬着白色的瀑布,景色更加令人陶醉。

那榕树、竹林、芭蕉掩映的村落就是布依山寨滑石哨,滑石哨生长着14棵大榕树,年代久远,最大的一株里需12个人才能合抱,它们是滑石哨的风水树,庇护着这里的居民清吉平安,五谷丰登。

滑石哨是个有着500多年历史的布依族村寨。

据说,几百年前,有伍姓三兄弟来到大榕树下,它们结婚生子,繁衍至今。

如今寨子里居住着42户人家,其中33户都是伍姓的后代。

这是一座典型的布依山寨,房屋是“干砌”的石头建筑,这里的一切都是石头建造的,有石路、石桥、石头的墙,石头的瓦,石头的碓窝,石头的房。

石墙上开着非常狭小的窗户,都呈斗型,这是为了防御的需要。

这里建房有许多讲究,门头上要放两个石头做成的“宝物”,大门必须正对着流水,象征着“财源广进”。

这里至今仍然保存着古老的民风民俗。

布依族妇女擅长于蜡染、织锦、挑花和刺绣。

婚丧嫁娶都有许多与众不同的古风,年轻人谈恋爱还保持当地人叫做“浪哨”的传统。

每年正月的最后一天,滑石哨的人们就要过“了年”、“炒油团”、祭祖先。

供完“了年”就要开始春耕了。

“三月三”是对歌会、“六月六”要祭土地公公和土地婆婆。

布依族自古有拜石的传统,土地公公和婆婆就是用两块形状像是人体的怪石,每年的这一天,全寨各家凑钱买来一头肥猪,在土地庙前的大神树下杀牲献祭。

然后支起一口大锅,煮而食之。

吃完了猪肉,将猪骨头放在土地庙前的石洞里,表示供奉不绝。

滑石哨的民间小吃很多,有阴辣椒、酶豆腐、豆豉、水芹菜、折耳根叶,还有香肠、腊肉和香喷喷的糯米饭。

在“了年”、“三月三”、“六月六”、“九月九”的日子里你来到滑石哨,就会欣赏到当地布依族盛大的节日,如果碰巧,你还会看见他们古老的祭山、祭土、祭神的活动哩。

第三乐章——地造天设的万顷盆景

当您还在为黄果树大瀑布的雄伟神奇所激动的时候,您很快又会被天星桥的秀色所吸引,于是慕名而来,想要看看那天星桥是何等模样。

大概是有水必有桥吧,中间悬空,因为是天然生就的,所以叫做“天生桥”。

这是卡斯特地区特有的景观,由水的侵蚀而形成巨大的空洞。

可是来到这里,东张西望总寻不到那桥的踪影。

这是怎么回事呢?

其实,那桥就在山水跌压处。

原来,这白水河逶迤曲折地翻过了几个滩坝之后,便悄然无声地从一个巨大的“无底洞”溜走了,它潜入地下,变成一段伏流。

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就是这么神、这么巧,明明为人间造了一座大桥,却又偏偏把它埋在地下,真是阴阳易位、神魂颠倒。

若是要问,这神奇的桥怎么会埋在地下的,那就要去问这滔滔不绝的流水。

我们站的地方,从前就是河床,流水不断;可是不知什么时候,由于流水的渗透与侵蚀,使得河床的排泄基面下降。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这无孔不入的水,便流进了地下的通道——天生桥。

河水去了,河床上的礁石渐渐裸露出来,经过长年累月的风雨剥蚀、岩石崩塌,沟槽不断加深加宽,发育成一片形状怪异的石芽,所以,人们不知不觉地走过了桥,却始终不知那桥在哪里。

如果一定要找桥,这片石芽就是它的“桥上桥”。

它是“天生”的,但又是隐秘的。

这里有个传说,说是天上的银河有一天突然倾泻下来,一段挂在悬崖上成了黄果树大瀑布;一段平铺在螺丝滩上;另一段跌成碎块的就变成了这星星点点的石芽。

这天上坠落的岩体,撒满一地,看去如同满天星斗,所以人们便把那看不见的桥隐去,而将这些山、水、林、石比作天上的繁星,美其名曰,天星桥景区别是一般,它的奇与秀凝聚成人间罕见的天然大盆景。

中国人最爱山水,讲求“天人合一”,希望人在天地之间与大自然保持和谐。

园林艺术追求“宛如天开”的旨趣,以壮丽的山河为原型,造出一个人间美景。

造景离不开山和水,一切必须源于自然。

盆景是微型的山水与园林,把大自然的风光与艺术的追求浓缩在尽善咫尺之间,得其真趣,引发出诗情画意。

庭院中的盆景,虽然“宛如天开”,但毕竟是人工所造,只能作为摆设供人观赏。

而这天星桥的“盆景”,得园林与盆景艺术之精华,却又是天然生就,极少有人工雕琢的痕迹。

它的规模比那些典型的江南园林要大得多,长650米,宽280米,洋洋洒洒号称万顷。

这种天然的巨型盆景不但可以观赏,而且能走入“盆”中,与山水同乐,这是其他地方很难找到的。

它的妙绝,就在于天然,就在于宏大,在于有盆景的意味。

所以有人把它概括为这样两句诗:

“风刀水剑可就万顷盆景,跟藤笔墨绘制千古绝画”。

眼前的天然大盆景,集山水盆景与树桩盆景的灵秀,给人的感觉是小巧玲珑,实际上又是它们的放大型。

这里有挺拔的石芽、石峰、石林,有陡峭的石壁,有狭窄的石缝,有怪异的山岩,岩溶形态的多样不亚于云南的路南石林。

“盆景”的命脉是水,水中有石,石间有水,水色山光比那光秃秃的旱石林更觉有趣。

水是生命之源,有了水便能生长植物,这里有古朴苍劲的枯藤老树,也有生长旺盛的青枝绿叶。

崖畔上长着许多仙人掌,碧绿厚实的巨大掌上,开出朵朵杏黄色的小花。

奇怪!

仙人掌是旱生植物,常常长在炎热、干燥的地方,而在这水域申竟然长得如此茂盛又是一大奇迹。

原来,这里的小气候很特殊,具有干热的特点。

仙人掌分布在若干孤立的石崖上,它们是怎样繁殖起来的呢?

原来它们是靠枯老的仙人掌瘫倒下,快腐烂时生长出新芽,幼小的仙人掌就靠吸取枯老倒下的仙人掌的养育,如此循环,繁衍生长。

每年春夏之交,岩石上的仙人掌总是盛开着,“鲜艳的杏黄色花朵”它的花瓣向丝绸一样又柔嫩又光亮。

到了秋天,沙漠里的居民们最美味的水果。

石景、水景与树景在这里结合得如此完美,兼有山水盆景与树桩盆景的两景之长,而且自然而然,这难道不是人间罕见的天然大盆景吗?

石之绝、水之绝和树之绝,这就是天星盆景的三绝。

欣赏盆景,不仅要感受山水的美,享受自然的气韵,更讲究“三象”:

即景象、形象和意象。

从景致、景色方面去欣赏,实实在在的美景使人赏心悦目,获得怡情悦性的审美感受。

天然的布局,灵巧的造型,使人从局部看到美丽的大自然,引起许多情趣,感到身心愉爽。

最重要的是“意象”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意境”。

“意境”是中国人审美观念、审美情趣的最高境界。

山水无情而人有情,人们来到山水之间,触景生情,顿时感到回归大自然的愉快与爽朗,于是引发情思,引起许多联想和想象,并将胸中的情思寄托于山水之中,给它注入灵魂,达到“景中有情”、“景中有我”、“情景交融”的地步,从而在真山真水中得其“真趣”,这便是“意境”、现在我们就要进入天然大盆景了,若能得“三象”之妙,将会其乐无穷。

我们踏上了“数生步”,在弯弯曲曲的石林中穿过,它就像是人生的旅途,一步步从脚下开始,一步步在曲折中迈过。

这些垫脚石中间有水流淌,人走在上面,必须一步步跳过去,在贵州方言里叫做“跳蹬”。

巧的是这些跳蹬刚好365步,正好是一年的周期。

这365块跳蹬,包含着世界上每个人的生日。

从第一块开始,您就可以随意取一个数字,比如您或您的至爱亲朋的生日,一直数下去,到您心中默念的那个树时停下来,然后举目四望,不定会看到美不胜收的景色。

因为此地无处不佳,所以无论默念什么数字都能获得好的运兆,都能获得意外的惊喜,这一佳景因此取名为“人生旅程”。

顺着数生步一路走来,您可以看见许多奇异的山景、石景、水景、树景,这里有响水洞、天水一线、空灵、仙鹰回巢、八面景、天星照影、常青峡、大肚难过、歪梳石、寻根岩、鸳鸯藤、托石补天、根龙盘壁、美女榕、象鼻石、人生百态、奇石聚仙等等景观。

我们来到这里,抬头仰望,只见天是那样的吝啬,仅仅露出一线,您再低头下看,这水也像是很羞涩似的只露出一线。

然而就在这一线之间,天和水巧妙地对接起来,所以,人们把这里叫做“天水一线”。

您再从石缝中间望过去,远处的山景仿佛就在狭缝之中。

古往今来,中国的文学家、艺术家孜孜不倦地追求着一种艺术境界,那就是“空灵”。

这“空灵”二字只可意会却难以言传。

你看,眼前这块凌空架起的岩石,它看上去与其他石头似乎没有什么区别,可是如果细细品味,它给人的感觉就是一种空灵的境界。

所以,有人为它写下一首诗:

“这是风的作品,水的作品,岁月作品,一切混沌都随风去了,一切污浊都随水去了,一切沉重都随岁月去了,剩下的唯有一种境界,空灵。

这里就是著名的“八面景”,四面八方都是景,每个景象各不相同。

那东面的石头像是一头骆驼,那西面的石头像是一支风帆,南面的像个大猩猩,北边是一只张开大嘴的鳄鱼。

当然您还可以根据自己的感受想象出更多更多,人怎么想,它就是怎样的形象,一切都在景中,一切都在意中,也就是所谓的“意境”了。

眼前这一汪水,好像一面镜子,把天上的星宿都照在水里,人到这里,影子也落在其中,与日月同光,与星星同在,这难道不是天、地、人融为一体的奇迹吗?

这两堵岩石好像是被一股莫名的巨大力量的推动着,想要把它们挤在一起,而它们却剑拔弩张,始终保持距离,留出一条狭缝。

人要想从中穿过实在是太困难了,特别是体形肥胖的人要想穿越,更是难上加难。

这两堵石头不仅考验一般人,连佛门弟子也要刁难一下。

有一年,班禅大师来到这里,因为他的体形富态,眼前难以过关。

这时,大师心中默念佛经。

佛说:

“任何人只要心中有佛,就没有过不去的地方。

当过则过,当侧得侧,一切都要顺应自然。

”大师顿时心有所悟,坦然地侧身而过,果然顺利过关。

从此,这里就被叫做侧身岩,所有来到这里的人都要经受它的考验,因此又有人把这里叫做“大肚难过”。

您看,眼前这堵岩壁上没有一点泥土,却长出了三株青枝绿叶的树,好像是从石缝中长出来的。

它们的根究竟扎在哪里呢?

这就需要您仔细去寻找了。

这些根是生命的奇迹,在极其艰难的自然环境下,生长得如此的顽强。

它虽然不像人类那样能思考,可是它好像是有眼睛有头脑一样,在生命禁区的威胁下为自己的生存开辟道路,寻找生存空间。

这块石壁上紧贴着许多树根,盘根错节,像是一群正在飞舞腾跃的龙。

数一数它的数目,共有九条、有的粗大,有的细小,有的抬头向上,有的张牙舞爪,所以,人们把它称作“九龙壁”。

但这个九龙壁与北京城里的那座九龙壁却截然不同,那座九龙壁上的龙是人工雕琢的,而这里的龙却是大自然的骄子。

那座九龙壁的龙是死的,而这里的龙却都是活生生的。

您看,那侧面还有一些刚刚生下来的小龙哩,子子孙孙,不断繁衍。

在这个石头的世界里有许多令人不可思议的现象。

这块岩石像是一个雕塑家,它用坚硬的身体不断地控制和雕塑这株榕树根的生长,迫使树根严格按照人体曲线变化发展,粗细得体,丰秀均匀,最后竟然长成了一个如同美女的身姿,称为“美女榕”。

她的体形简直可以跟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著名的人体绘画相媲美。

这条形态奇异的树根能使我们产生出一些关于人生百态的联想。

您看,树根相互交错起来,像是一些大大小小的“人”字!

这“人”字不仅大小不向,而且性格品行也不一样,它们有时正,有的斜,就像人世间有各种各样的人,有的人伟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