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文言文专题练特殊句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2070447 上传时间:2023-06-04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46.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文言文专题练特殊句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高考文言文专题练特殊句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高考文言文专题练特殊句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高考文言文专题练特殊句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高考文言文专题练特殊句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高考文言文专题练特殊句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3页
高考文言文专题练特殊句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3页
高考文言文专题练特殊句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3页
高考文言文专题练特殊句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3页
高考文言文专题练特殊句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3页
高考文言文专题练特殊句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3页
高考文言文专题练特殊句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3页
高考文言文专题练特殊句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3页
高考文言文专题练特殊句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3页
高考文言文专题练特殊句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3页
高考文言文专题练特殊句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3页
高考文言文专题练特殊句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3页
高考文言文专题练特殊句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3页
高考文言文专题练特殊句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3页
高考文言文专题练特殊句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3页
亲,该文档总共3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文言文专题练特殊句式.docx

《高考文言文专题练特殊句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文言文专题练特殊句式.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考文言文专题练特殊句式.docx

高考文言文专题练特殊句式

2019年高考文言文专题练特殊句式

知识点:

宾语前置  定语后置  被动句式    省略句    状语后置句

定语后置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谯国夫人者,高凉冼氏之女也。

世为南越首领,跨据山洞,部落十余万家。

夫人幼贤明,多筹略,在父母家,抚循部众,行军用师,压服诸越。

梁大同初,罗州刺史冯融闻夫人有志行,为其子高凉太守宝娉以为妻。

融本北燕苗裔,三世为守牧,他乡羁旅,号令不行。

至是,夫人诚约本宗,使从民礼。

每共宝参决辞讼,首领有犯法者,虽是亲族,无所舍纵。

自此政令有序,人莫敢违。

高州刺史李迁仕据大皋口,遣召宝。

宝欲往,夫人止之曰:

“刺史无故不合召太守,必欲诈君共为反耳。

”宝曰:

“何以知之?

”夫人曰:

“刺史被召援台【注】,乃称有疾,铸兵聚众,而后唤君。

今者若往,必留质,愿且无行,以观其势。

”数日,迁仕果反。

夫人曰:

“若君自往,必有战斗。

宜遣使诈之,卑辞厚礼,我将千余人,步担杂物,得至栅下,贼必可图。

”宝从之迁仕果大喜觇夫人众皆担物不设备夫人击之大捷迁仕遂走保于宁都。

及宝卒,岭表大乱,夫人怀集百越,数州晏然。

高祖遣总管韦洸安抚岭外。

初,夫人以扶南犀杖献于陈主,晋王广遣陈主遗夫人书,谕以国亡,令其归化,并以犀杖及兵符为信,夫人见杖,尽日恸哭。

遣其孙魂帅众迎洸,岭南悉定。

追赠宝为广州总管、谯国公,册夫人为谯国夫人。

皇后以首饰及宴服一袭赐之,夫人并盛于金箧,并梁、陈赐物各藏于一库。

每岁时大会,皆陈于庭,以示子孙,曰:

“汝等宜尽赤心向天子。

我事三代主,唯用一好心。

今赐物具存,此忠孝之报也,愿汝皆思念之。

”仁寿初,卒,赙物一千段,谥为诚敬夫人。

(摘自《隋书·谯国夫人传》)

【注】台:

台城,此处指朝廷所在。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宝从之/迁仕果大喜/觇夫人众皆担物不设备/夫人击之/大捷/迁仕遂走/保于宁都

B.宝从之/迁仕果大喜/觇夫人/众皆担物/不设备/夫人击之/大捷迁仕/遂走保于宁都

C.宝从之/迁仕果大喜/觇夫人/众皆担物不设备/夫人击之/大捷迁仕/遂走保于宁都

D.宝从之/迁仕果大喜/觇夫人众皆担物/不设备/夫人击之/大捷/迁仕遂走/保于宁都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兵符,又称虎符,是传达命令或调兵遣将所用的凭证,制成两半,右半留存于国君,左半交予统帅,验合后方能生效。

B.岭南,五岭以南地区的简称,在两宋时为蛮荒之地,罪臣多被流放至此,苏轼就曾在此写下“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的诗句。

C.册,册立、册封,指古代帝王封立太子、皇后等。

D.谥,指历史上地位较高的人死后,给他的具有评价意义的称号。

称呼皇帝可用谥号,如隋炀帝、汉武帝,也可用年号,如唐高祖、乾隆等。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谯国夫人贤明能干,大公无私。

在父母家时,能行军用师,管理诸越;出嫁后,能参决辞讼,亲族犯法亦不徇私情,使当地政令有序。

B.谯国夫人智勇双全,巧避祸端。

刺史李迁仕想使诡计诱骗冯宝与之一起谋反,被谯国夫人识破,并用计攻破李迁仕营寨,大胜而还。

C.谯国夫人深明大义,平定岭南。

谯国夫人看到晋王杨广送来的信及信物,知晓陈已灭亡后,立即率领众人归化隋朝,岭南地区才得以平定。

D.谯国夫人忠心为国,忠孝传家。

谯国夫人历经三朝,一心为国,皆受到当朝皇帝的认可和赏赐,亦以此教育子孙,以赤心对天子。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融本北燕苗裔,三世为守牧,他乡羁旅,号令不行。

(2)每共宝参决辞讼,首领有犯法者,虽是亲族,无所舍纵。

【答案】10.D    11.D    12.C   

13.

(1)冯融本是北燕的后代,三代都担任州郡长官,客居在异乡,政令得不到施行。

(2)每次与冯宝共同参与判决诉讼,有犯法的首领,即使是亲族,也没有宽纵饶恕的。

【解析】

10.试题分析:

此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解析客观型试题,可以先观察选项之间的差异再作比较,这样可以更高效地点断。

首先了解大意:

“冯宝听从了夫人的意见。

迁仕果然大喜,看到夫人和众人都挑着货物,不设防备,夫人攻击,大胜,迁仕于是逃跑,在宁都以求自保。

”然后用排除法做题,“觇夫人众皆担物”中动词“觇”的宾语内容可以从“皆”判断是““夫人众皆担物””,排除BC,“不设备”的主语是“迁仕”,要断开,验证一下,排除A,所以选D项,原文标点:

宝从之。

迁仕果大喜,觇夫人众皆担物,不设备,夫人击之,大捷,迁仕遂走,保于宁都。

11.试题分析:

此题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考生在平时学习中应多多识记积累相关的知识。

D项,唐高祖是庙号,而非年号。

称呼皇帝谥号、庙号、年号均可。

12.试题分析:

此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通读全文,将各个选项放回原文查对。

C项,“信和信物”是陈后主的,不是晋王的。

“立即归化隋朝”亦错,原文“夫人见杖,尽日恸哭”,然后归化。

点睛:

解答这类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题型时,找出文段中与选项解释相对应的语句,一一对应。

中心、主旨重点分析议论的语句。

总体把握文意。

叙述或分析的错误只在某一小点。

13.试题分析:

此题考查翻译句子的能力。

翻译要结合语句所在语境,整体把握大意,注意关键词的落实翻译,另外要关注是否有特殊语法现象,比如活用,通假,特殊句式等。

得分点:

(1)“苗裔”:

后代子孙;“为”:

担任;“守牧”:

州郡长官;“羁旅”:

指的是长久寄居他乡;“不行”:

古今异义,得不到施行;

(2)“决”:

判决;“辞讼”:

诉讼;“虽”:

即使;“舍纵”:

宽纵饶恕;“首领有犯法者”定语后置句式。

参考译文:

谯国夫人是高凉冼氏的女儿。

世代都是南越的首领,占据山洞,部属有十余万家。

夫人幼时就很贤明,有很多谋略,在父母家时,能够安抚部众,行军用兵,压服南越各部落。

梁朝大同初年,罗州刺史冯融听说夫人有志向德行,为他的儿子高凉太守冯宝娉为妻子。

冯融本是北燕的后代,三代都担任州郡长官,客居在异乡,政令得不到施行。

到了这时,夫人约束本族,让他们依从民礼。

每次与冯宝共同参与判决诉讼,有犯法的首领,即使是亲族,也没有宽纵饶恕的。

从此以后,政令有序,人们不敢违抗。

高州刺史李迁仕占领大皋口,派人召冯宝。

冯宝想去,夫人阻止他说:

“刺史无故不应当召太守,肯定想骗你去一同谋反。

”冯宝问:

“你凭什么知道?

”夫人说:

“刺史被召援助朝廷,竟然称有病不去,铸造兵器,聚集部众,然后召唤您。

现在假如您去了,肯定会被留作人质,希望你暂时不要去,先观察一下势态的发展。

”几天后,李迁仕果然谋反。

夫人说:

“如果您亲自去,一定有战斗。

应派使者去骗他,说谦卑的话,送上厚礼,我带领千余人,步行挑着货物,能够到军营前,贼人一定可以消灭。

”冯宝听从了夫人的意见。

迁仕果然大喜,看到夫人和众人都挑着货物,不设防备,夫人攻击,大胜,迁仕于是逃跑,在宁都以求自保。

等到冯宝死了,岭南一带大乱,夫人安抚百越,几个州都很太平。

隋高祖派总管韦洸安抚岭外。

当初,夫人把扶南产的犀杖献给陈后主,晋王杨广让陈后主给夫人写信,告诉她陈国灭亡了,让她归服,并且用犀杖和兵符作为凭证,夫人看见犀杖,整天痛哭。

派她的孙子冯魂领着众人迎接韦洸,岭南全部平定。

追赠冯宝为广州总管、谯国公,册封夫人为谯国夫人。

皇后把首饰和宴服一套赐给夫人,夫人一同装在金箧里,同梁国、陈国赏赐的物品各藏在一个仓库里。

每年大集会,都陈列在庭上,用来给子孙看,她说:

“你们应该忠心对待天子。

我侍奉三代皇帝,只用一片诚心。

现在赏赐的东西都在,这是忠孝的报答,希望你们心里都记着这点。

”仁寿初年,夫人逝世,赐丝织物一千段,谥号为诚敬夫人。

张孔孙,字梦符,其先出辽之乌若部,为金人所并,遂迁隆安。

父之纯,为东平万户府参议,夜梦谒孔子庙,得赐嘉果,已而孔孙生,因丐名于衍圣公,遂名今名。

廉希宪居政府,辟为掾。

及安童为相,尤礼重之,授户部员外郎,出为南京总管府判官。

时方议下襄樊,朝廷急用兵,孔孙谓:

“今以越境私贩坐罪者,动以千数,宜开自新之条,俾得效战赎死。

”朝论采之。

佥四川道提刑按察司事,寻升湖北道提刑按察副使。

行部巴陵,有囚三百人将死,因怒龚乙建言兴银利,发其坟墓而烧其家,烧死者三人。

有司以真图财杀人坐之,孔孙原其情,减罪。

迁浙西提刑按察副使,改同知保定路总管府事,俄拜侍御史,行御史台事。

至元二十二年,安童复入相,言于帝曰:

“阿合马专政十年亲故迎合者往往骤进据显位独刘宣张孔孙二人恬守故常终始如一”乃除宣吏部尚书,孔孙礼部侍郎。

寻升孔孙礼部尚书,擢燕南提刑按察使。

二十八年,提刑按察司改肃政廉访司,仍为使,莅治于大名,一以所没赃籴粟五千斛赈饥民。

拜佥河南江北行中书省事。

亡何,除大名路总管,兼府尹,大兴学校。

有献故河堤三百余里于太后者,即上章,谓宜悉还细民,从之。

召还,拜集贤大学士、中奉大夫,商议中书省事。

会地震,诏间弭灾之道,孔孙条对八事,其略曰:

蛮夷诸国,不可穷兵远讨;滥官放谴,不可复加任用;赏善罚恶,不可数赐赦宥;献鬻宝货,不可不为禁绝;供佛无益,不可虚费财用;上下豪侈,不可不从俭约;官冗吏繁,不可不为裁减;太庙神主,不可不备祭享。

帝悉嘉纳之,赐钞五千贯。

又累疏言:

“凡七十致仕者,宜加一官;丁忧服阕者,宜待起复;宿卫之冒滥者,必当革;州郡之职,必当遴选,久任达鲁花赤,宜量加迁转;又宜增给官吏俸禄;修建京师庙学,设国子生徒,给赐曲阜孔庙洒扫户;相位宜参用儒臣,不可专任文吏;故相安童、伯颜、和礼霍孙与廉希宪等,各宜赠谥。

”久之,请老还家,拜翰林学士承旨、资善大夫,致仕,集贤大学士如故。

大德十一年卒,年七十有五。

(节选自《元史》,有删改)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阿合马专政/十年亲故迎合者/往往骤进/据显位/独刘宣张孔孙二人/恬守故常/终始如一/

B.阿合马专政十年/亲故迎合者/往往骤进/据显位/独刘宣张孔孙二人恬守/故常终始如一/

C.阿合马专政十年/亲故迎合者/往往骤进/据显位/独刘宣张孔孙二人/恬守故常/终始如一/

D.阿合马专政十年/亲故迎合者往往/骤进据显位独/刘宣张孔孙二人恬守/故常终始如一/

11.下列对文中相关词语的解读,不正确的一项是

A.礼部,中国古代官署。

隋唐为六部之一,历代相沿。

长官为礼部尚书。

考吉、嘉、军、宾、凶五礼之用;管理全国学校事务及科举考试及藩属和外国之往来事。

B.太庙是中国古代皇帝的宗庙,太庙是供奉皇帝先祖及历代皇帝的地方。

后来皇后、宗室、功臣的神位在皇帝的批准下也可以被供奉在太庙,称为配享太庙。

C.致仕,本义是将享受的禄位交还给君王,表示官员辞去官职或到规定年龄而离职,相同的词语还有解褐、解官、请致、致政等。

D.服阕,古人在朝为官,若父母去世,一般应该回家守孝服丧三年,称为“丁忧”;待守丧期满,除去孝服,才可重新出来做官,叫做“服阕”。

12.下列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张孔孙执法有度,能根据案情酌情处理。

有三百人因为对龚乙提出开银矿的事情不满,挖了龚家的祖坟,烧了龚家房屋,烧死三人而被判处了死刑,张孔孙认为这些人犯法有特殊原因,减了他们的罪。

B.张孔孙关爱百姓,对百姓有怜悯之心。

当时他在河南江北行中书省处事时,将所没收赃款买粟五千斛,用来赈济饥民。

C.张孔孙关心国事,提出多项军事策略。

比如在朝廷计划攻襄阳的时候急需兵源之时,他提出让走私犯罪的人在战场上效力,后来发生了地震时,他又提出不可派兵去蛮夷诸国远征。

D.张孔孙重视教育。

他在大名大兴学校,修建京师庙学,设国子生徒,对孔庙的洒扫户给予赏赐。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今以越境私贩坐罪者,动以千数,宜开自新之条,俾得效战赎死。

(2)有献故河堤三百余里于太后者,即上章,谓宜悉还细民,从之。

【答案】10.C    11.C    12.B   

13.

(1)如今因为越境走私而判罪的人,动不动就用千计算,应该给他们一条改过自新的路,让他在战场上尽力而为,赎其死罪。

(2)有人将旧河堤土地三百多里献给太后,(孔孙)知道后立即上书,提出这些土地应该全部还给百姓,皇上听从了他的建议。

【解析】

10.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正确断句的能力。

“阿合马”“刘宣”“张孔孙”都是人名,“往往”是“常常”“经常”的意思,“据显位”是居于高位。

“故常”是“陈旧不变,成例”的意思。

结合上下文可推知画线句子的大意为:

阿合马专政十年,其亲戚、朋友和迎合他的人,往往很快升官,占据重要位置,只有刘宣与张孔孙二人安守旧职,始终如一。

根据句意可知正确的答案为C项。

11.试题分析:

C项,“相同的词语还有解褐、解官、请致、致政等”说法不正确。

“解”是“脱下”的意思,“褐”在这里指粗布衣服,“解褐”意思为脱下粗布衣服,比喻入任为官。

点睛:

本题重点突出对古代文化常识的理解,合乎当今国学热的趋势。

选文是人物传记,一般主要考查的文化常识是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人才选拔、宫殿的名称、年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古代重要地名、官场的一些理解、朝廷的官职、礼仪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

解答这类题目,主要靠平时的积累,要将相关知识记牢,这样就能轻松的将正确项与错误项区分开来。

若有些知识出现遗忘或疏漏,那就要运用排除法,以确定最终选项。

12.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归纳文章要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对文言文的大意基本了解,然后根据选项,在文中找到相关语句,分析选项是否概括全面,翻译是否正确,然后将原文内容和选项加以对比即能发现问题。

B项,“在河南江北行中书省处事时,将所没收赃款买粟五千斛,用来赈济饥民”不正确。

由原文“二十八年,提刑按察司改肃政廉访司,仍为使,莅治于大名,一以所没赃籴粟五千斛赈饥民”可知,他将所没收赃款买粟五千斛,用来赈济饥民是在任燕南提刑按察使时的事情。

13.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是理解并翻译句子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

此题翻译时需要注意的关键词句有:

(1)“以千数”,用千来计算;“坐罪”,因……而判罪;“俾”,使;“效战”,在战场上效力。

(2)“即上章”省略主语“孔孙”,翻译时要补出,应译为孔孙立即上书;“悉”,全部;“细民”,百姓;“从之”,省略主语“皇上”,翻译时要补出,应译为皇上听众了他的建议。

参考译文:

张孔孙字梦符,其祖先为契丹族之乌若部,该部为金人所并,迁至隆安。

父张之纯,为金朝东平万户府参议。

有天夜里梦中拜谒孔子庙,赐他嘉果,其后生孔孙。

孔孙这名字,表示是孔子所赐的意思。

廉希宪主管中书省,召孔孙为属官。

等到安童成为相,更加器重孔孙,授予户部员外郎之职,出任南京总管府判官。

当时朝廷正计划攻下襄阳,急需兵源,孔孙提出:

“如今越境走私而判罪的人,动辄以千来计算,应该给他们一条改过自新的路,让他在战场上尽力而为,赎其死罪。

”这意见被朝廷采纳了。

孔孙任四川道提刑按察司事,不久升为湖北道提刑按察副使。

他巡视巴陵时,有囚犯三百人将处死刑,经了解,这些人是因为对龚乙提出开银矿一事不满,挖了龚家的坟茔,烧了龚家房屋,烧死三人,官府认为他们是图财害命。

孔孙认为这些人犯法有其特殊原因,减了他们的罪。

后调任浙西提刑按察副使,又改任同知保定路总管府事,不久被任命为侍御史,主持行御史台事。

至元二十二年(1285),安童再次为相,向皇帝陈奏道:

“阿合马专政十年,其亲戚、朋友和迎合他的人,往往很快升官,占据重要位置,只有刘宣与张孔孙二人安守旧职,始终如一。

”于是任命刘宣为吏部尚书,孔孙为礼部侍郎。

不久,升孔孙为礼部尚书,又升为燕南提刑按察使。

二十八年,提刑按察司改为肃政廉访司,仍以孔孙为肃政廉访使,衙门设在大名府。

他在燕南将所没收赃款买粟五千斛,用来赈济饥民。

被任命河南江北行中书省事;不久,任大名路总管兼大名知府。

他在大名大兴学校。

该地有人将旧河堤土地三百余里献给太后,孔孙知道后立即上书,请求将这些土地全归还给百姓,得到批准。

皇上下召回到朝廷,被任命为集贤大学士、中奉大夫,商议中书省事。

这时发生了地震,皇帝下诏,征求消灾之道。

孔孙进呈八条意见,大意是:

蛮夷诸国,不可派兵去远征;已被罢职的无用官员,不可重新起用;赏善罚恶,不可多次赦免;凡献卖宝货者,一律禁绝;供奉佛祖只是白白耗费钱财,应制止;禁止奢侈,要上下一切从俭;裁汰多余的无事可做的官吏;要按时祭祀太庙。

皇帝认为这些意见都很好,赐钞五千贯以示奖励。

他又建议:

“凡七十退休官员,应加官一级;守丧期满的官员,应加起用;宿卫军中有冒名者,应当开除;州郡官吏应选择任用,在某一地方任久的达鲁花赤,应适当地转至别地;增加官吏俸禄;修建京师庙学,设国子生徒,对于曲阜孔庙的洒扫户给予赏赐;相位应参用儒臣,不可一律只用文官;已故宰相安童、伯颜、和礼霍孙与廉希宪等,应各赠谥号。

”其后,孔孙告老还家,朝廷拜他为翰林学士承旨、资善大夫,退休后仍为集贤大学士。

大德十一年(1307)卒,享年七十五岁。

宾语前置

李承之,字奉世,李肃之季弟,幽州人,后迁濮州。

生而孤,肃之鞠育诲道,至于成人。

性严重,有忠节。

从兄李柬之将仕以官,辞不受,而中进士第,调明州司法参军。

郡守任情执法,人莫敢之忤,承之独毅然力争之。

守怒曰:

“曹掾敢如是邪?

”承之曰:

“事始至,公自为之则已,既下有司,则当循三尺之法矣。

”守惮其言。

尝建免役议,王安石见而称之。

熙宁初,以为条例司检详文字,得召见。

神宗语执政曰:

“承之言制置司事甚详,非他人所及也。

”改京官。

他日,谓之曰:

“朕即位以来,不轻与人改秩,今以命汝,异恩也。

”检正中书刑房,察访淮浙常平、农田水利、差役事,还奏《役书》二十篇。

加集贤校理。

又察访陕西,时郡县昧于奉法,敛羡余过制。

承之曰:

“是岂朝廷意邪?

”悉裁正其数。

迁集贤殿修撰,擢宝文阁待制,为同群牧使,纠察在京刑狱,兼枢密都承旨,出知延州,入,权三司使。

蔡确治相州狱,多引朝士,皆望风自折服。

承之为帝言其险诐之状,帝意始悟,趣使诘竟。

迁龙图阁直学士,恳辞,乞授兄肃之,曰:

“臣少鞠于兄,且兄为待制十年矣。

”帝曰:

“卿兄弟孝友,足厉风俗。

肃之亦当迁也。

”即并命焉。

商人犯禁货北珠,乃为公主售,三司久不敢决。

承之曰:

“朝廷法令,畏王姬乎?

”亟索之。

帝闻之曰:

“有司当如此矣。

”进枢密直学士坐补吏不当降待制知汝州未几为陕西都转运使召拜给事中吏部侍郎户部尚书复以枢密直学士知青州历应天府、河阳、陈、郓、扬州而卒。

(节选自《宋史•李承之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进枢密直学士/坐补吏不当降/待制知汝州/未几/为陕西都转运/使召拜给事中/吏部侍郎/户部尚书/复以枢密直学士知青州/

B.进枢密直学士/坐补吏不当/降待制/知汝州/未几/为陕西都转运使/召拜给事中/吏部侍郎/户部尚书/复以枢密直学士知青州/

C.进枢密直学士/坐补吏不当/降待制/知汝州/未几/为陕西都转运/使召拜给事中/吏部侍郎/户部尚书/复以枢密直学士知青州/

D.进枢密直学士/坐补吏/不当降待制/知汝州/未几/为陕西都转运使/召拜给事中/吏部侍郎/户部尚书/复以枢密直学士知青州/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从兄,指父亲的侄子中比自己年长的人,也泛指本族平辈中年龄与己相当者。

B.曹掾,东汉太尉或相国等分曹治事,正职为“掾”,后来泛指各部门治事的属吏。

C.季弟,指最小的弟弟。

一般而言,古人兄弟排行,伯为大,仲次之,叔第三,季最小。

D.改秩,秩,官吏的俸禄、职位或品级,“改秩”即改变官吏的俸禄、职位或品级。

12.下列对于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李承之独立性强,不求外援。

本家哥哥李柬之想要直接给他个官职,却遭到他的拒绝,后来他凭借科举考中进士,调任明州司法参军。

B.李承之做事认真,颇受赏识。

曾经因建议免除百姓徭役而受到王安石的称赏;熙宁年间,谈论制置司的情况非常详细而受到宋神宗的恩赏。

C.李承之纠察诸事,尽职尽责。

担任检正中书刑房,察访淮浙地区日常政务及农田水利时发现郡县执法混乱,超标征敛赋税,便加以纠正。

D.李承之秉公执法,不畏权贵。

有商人违法为公主贩卖北方的珍珠,因涉及皇族,三司一直不敢追究,李承之秉公办理,立即下令缉拿案犯。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郡守任情执法,人莫敢之忤,承之独毅然力争之。

(2)“卿兄弟孝友,足厉风俗。

肃之亦当迁也。

”即并命焉。

【答案】10.B    11.A    12.C   

13.

(1)郡守放任性情枉法断案,别人没有敢违逆他的,唯独李承之毅然与他竭力争辩。

(2)“你们兄弟二人孝敬友爱,足可以劝勉世人改善社会风气。

肃之也应该升职了。

”就一起任命了他们(兄弟二人)。

【解析】

10.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首先要细读所给文段,明确了解文意,然后根据文意进行判断,本段话的大意为:

升任枢密院当直学士。

因为任命官吏不当,降为待制,后担任汝州知州。

不久,担任陕西都转运使,后来召他进京担任给事中、吏部侍郎、户部尚书,又以枢密直学士的身份担任青州知州。

其中注意结合文言文行文的习惯,也可借助标志词,如“未几”。

本段主要根据一些名词,如“枢密直学士”“汝州”“陕西都转运使”“给事中”“吏部侍郎”“户部尚书”“枢密直学士”“青州”等做出判断。

11.试题分析:

回答此类题目,必须熟记文学常识的主要内容,区分文学常识的概念,仔细察看题干中的修饰限制成分。

解答此类题目,还可以结合该词语所在的语段及具体语境分析。

A项,“年龄与己相当者”错。

12.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

此题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带着选项回到原文进行比较分析,做出判定。

C项,“发现郡县执法混乱,超标征敛赋税,便加以纠正”是在“察访陕西”时。

点睛:

解答此类题的方法是:

抓住题干,读全读准。

在阅读题目时,须读全、读准题干,切忌走马观花。

所谓读全,就是对题干中的所有要求要一个不漏、原原本本地分析;所谓读准,就是要准确地把握题干所提的要求,看清是选对的还是选错的,是概括内容还是分析观点。

只有对题干作全面、准确的分析理解,才能准确地答题。

放回原文,查对正误。

特别是在时间、地点、官职,人物的行为、实效方面,应仔细查对原文的词句,全面理解,综合分析,两者间的差别正是把握全文的关键所在。

对似是而非处,要有借题解文的意识。

13.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

文言翻译要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同时注意字字落实。

翻译后的句子要通顺,不能出现病句。

第一句得分点:

“任情”,放任性情;“忤”,违逆;“人莫敢之忤”,宾语前置句;“力争”,竭力争辩。

第二句得分点:

“孝友”,孝敬友爱;“厉”,激励;“迁”,升职;“并”,一起;“焉”,代词,他们。

参考译文:

李承之,字奉世,李肃之的最小的弟弟,幽州人,后来迁居到濮州。

生下来就成了孤儿,李肃之抚育他,并对他进行教育引导,一直到他长大成人。

他性情严肃威重,有忠贞的气节。

堂兄李柬之将要给他官做,他推辞不接受,而是通过科举中了进士,调任明州司法参军。

郡守放任自己的性情执法断案,别人没有敢违逆他的,唯独承之毅然力争。

郡守生气地说:

“下属敢这样吗?

”承之曰:

“事情一发生,您自己处理了就算了。

既然已经安排给执法部门,那就应当遵循三尺之法了。

”郡守很忌惮他的话。

李承之曾经提出免除老百姓徭役的建议,王安石见了很称赞他的建议。

熙宁初年,因为给条例司检查校对法律条文,得以被皇帝召见。

神宗对掌握实权的官员说:

“承之谈论制置司的事情很详尽,不是别人能比得上的。

”改任他为京官。

另一天,皇帝对他说:

“我即位以来,不轻易改变别人的官职,现在任命你,是不同寻常的恩德啊。

”担任检正中书刑房,察访淮河、浙江地区常平仓事务、农田水利、差役等事情,回京后上奏朝廷《役书》二十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