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复习专题十六世界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2072128 上传时间:2023-06-04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8.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历史复习专题十六世界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高考历史复习专题十六世界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高考历史复习专题十六世界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高考历史复习专题十六世界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高考历史复习专题十六世界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高考历史复习专题十六世界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高考历史复习专题十六世界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高考历史复习专题十六世界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高考历史复习专题十六世界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高考历史复习专题十六世界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高考历史复习专题十六世界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高考历史复习专题十六世界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高考历史复习专题十六世界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高考历史复习专题十六世界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高考历史复习专题十六世界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高考历史复习专题十六世界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高考历史复习专题十六世界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高考历史复习专题十六世界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历史复习专题十六世界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docx

《高考历史复习专题十六世界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历史复习专题十六世界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考历史复习专题十六世界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docx

高考历史复习专题十六世界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考点透视

本专题主要复习资本主义在工场手工业、自由资本主义、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时期经济和当代经济全球化、区域化的发展。

近年来,在高考题所考查内容占10分左右。

(1)把握近现代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基本线索和阶段特征。

(2)分析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历史条件和影响。

(3)分析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与资本主义政治、对外扩张之间的关系。

(4)理解经济全球化与经济区域化的关系。

●名师串讲

○知识图解

发展情况

工场手工业时期

萌芽:

14、15世纪,欧洲资本主义工商业最早出现在意大利。

发展:

15世纪,西欧商品经济发展,对黄金需求量增大,推动新航路开辟。

新航路开辟引起“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加速西欧资本主义发展。

早期殖民掠夺、黑奴贸易,成为资本积累主要来源,加速资本主义在欧洲发展。

英国:

16、17世纪,英国利用有利的地理位置,展开海外贸易、海外活动,资本主义发展,圈地运动使资本主义向英国农村扩展,都铎王朝的宗教改革推动英国资本主义发展。

1640—1688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胜利,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制度的建立开辟道路。

法国:

18世纪,法国资本主义工商业有了一定发展,但波旁王朝的专制统治和森严的等级制度阻碍了资本主义在法国的进一步发展。

1789—1794年法国资产阶级革命使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在法国确立。

美国:

1607—1733年,英国在北美建立了13块殖民地。

18世纪中期,北美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北部工商业发达,中部盛产小麦,南部种植园经济繁荣。

由于英国对北美殖民地经济的压制,引发了1775—1783年北美人民的独立战争,独立战争的胜利推动了美国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

自由资本主义时期

工业革命:

18世纪中期至1840年前后,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

18世纪末19世纪初到19世纪中期,法国完成工业革命,成为仅次于英国的工业国家。

18世纪末19世纪初到19世纪中期,美国完成工业革命。

美国内战:

由于两种经济形式之间的矛盾,1861—1865年美国内战以北方胜利而结束,促进美国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并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赶超英法。

德国统一:

19世纪早期,德国工业革命促进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但国家分裂严重阻碍其发展,1863—1871年德国经过三次王朝战争,实现国家统一,为资本主义发展铺平道路。

俄国改革:

19世纪上半期,俄国资本主义有一定发展,但封建农奴制的存在却严重阻碍其发展,1861年,亚历山大二世进行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废除农奴制改革,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日本明治维新:

19世纪中期日本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形成并发展,但幕府统治危机和民族危机严重,倒幕派以明治天皇名义进行武装倒幕,建立以天皇为首的新政权。

进行明治维新,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并成为亚洲强国。

垄断资本主义时期

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资本主义经济开始发生重大变化,生产的社会化趋势加强,推动企业竞争,促进生产和资本集中,产生垄断和垄断组织。

垄断组织出现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

1894年,美国工业产量跃居世界第一位,成为以重工业为主导的国家。

原因是资源丰富;西部领土开发;欧亚移民和欧洲资本的涌入;内战结束后政局稳定。

由于托拉斯是美国最盛行的垄断组织形式,被称为托拉斯帝国主义。

19世纪末,德国工业增长速度仅次于美国。

原因是国家统一;普法战争后法国赔款、割地;后起资本主义国家易采用新技术。

被称为“容克资产阶级帝国主义”。

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国资本输出占世界第一位,但经济发展速度缓慢,被美德赶超。

原因是老牌资本主义国家,在技术水平较低情

况下,能从殖民地获取巨额利润;资本家不愿更新技术和设备。

由于殖民地对英国兴衰具有极大意义,被称为“殖民帝国主义”。

19世纪末,法国经济发展处于世界第四位。

原因是法国农民贫困和农业经营落后;国内市场狭窄;小企业存在限制工业新设备和技术的运用;普法战争后割地赔款;垄断资本家把大量资本投在海外。

由于法国是欧洲的高利贷者,被称为“高利贷帝国主义”。

1861年废奴改革后,俄国资本主义迅速发展,但封建残余势力强大,沙皇热衷于对外扩张,带有浓厚的封建性和军事性,被称为“军事封建帝国主义”。

明治维新后,日本基本完成工业革命。

在政府保护下,日本产生垄断组织并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进入帝国主义。

日本是“带军事封建性的帝国主义”。

由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从美国首先开始,并引发政治危机,面对危机,各国纷纷采取措施遏制危机。

美国罗斯福通过政府对经济干预,维护了资本主义制度,克服了经济危机,开创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先河;德国和日本走上法西斯道路,世界大战的欧亚战争策源地形成。

二战以来

美国:

二战后初期,美国凭借巨大的经济优势,大力拓展世界市场,谋求世界经济霸主地位。

70年代由于西欧和日本的崛起,70年代石油危机,美国世界经济霸主地位动摇。

80、90年代美国经济复苏和繁荣,特别是90年代以信息产业为代表的高科技产业成为其经济发展的主导。

西欧:

20世纪50年代初,西欧各国工业生产大体恢复到战前水平,五六十年代迅速发展,其中联邦德国经济发展尤为迅速,成为西欧经济大国。

1967年欧共体成立,欧洲共同体在国际舞台上发挥了日益重要作用。

日本:

1955年经济进入迅速发展时期,60年代末成为仅次于美国的资本主义世界第二号经济大国,1987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超过美国,跃居世界大国之首。

90年代以来

20世纪90年代,世界经济发展呈现经济全球化和经济区域化趋势。

1995年世界贸易组织(WTO)成立,2001年12月11日中国正式加入世贸组织。

经济区域化有欧洲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区和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三大区域经济集团,世界经济多极化形成。

20世纪90年代中期知识经济首先在美国出现,是经济全球化的产物,推动经济全球化进程。

○重点讲解

1.世界资本主义的经济发

(1)资本主义持续稳定经济发展

①在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成为资本主义头号强国,并享有“世界工厂”垄断地位。

②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美国和德国是代表私人垄断资本主义迅速发展。

③一战之后到1929年,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深化,以美国最为典型的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

④20世纪50—70年代,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联邦德国和日本速度最快。

(2)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认识

①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表现在很

多方面:

不仅表现为生产力的提高,还有生产关系的不断调整;不仅是国民经济总量的提高,还是经济结构的进化和优化;它还表现为市场的不断扩大——由欧洲市场到世界市场,以至于整个世界市场体系的形成。

②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规律,因而成为资本主义发展中的突出特点,在帝国主义时代表现得尤其明显。

正是这种不平衡性不断推动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相互关系的调整,甚至引起世界格局的演变。

③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总趋势:

由于资本主义经济具有开放和扩张的特性,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越来越密切,在这种情况下,区域集团化和全球一体化成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3)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必备因素

①前提:

一是社会稳定,战乱和政局动荡都会破坏经济发展;二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建立;三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调整。

②条件:

一是科技条件:

三次科技革命对生产力和社会历史发展的推动充分证明了“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二是市场条件:

市场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生命线。

当市场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时,资本主义经济就充满生机和活力,如美国内战和德国统一后,形成了统一的国内市场,促使美德经济高速增长。

三是资本条件:

无论是资产阶级的资本原始积累时期还是资本主义飞速发展的时期,资本始终是影响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如普法战争中法国50亿法郎的巨额赔款,使法国缺乏更新设备和技术的资金;另一方面又使德国如虎添翼,从而导致两国向帝国主义过渡过程中呈现截然不同的经济发展速度。

(4)认识

①资本主义的发展往往与科技进步和生产关系的变革调整相联系。

②各国促成经济发展的举措不尽相同,但都离不开政局的稳定、对教育和人才的重视、必要的资金和原料等。

③资本主义的发展与世界市场密切相关,世界市场的出现、发展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条件。

反过来,资本主义的发展又推动了世界市场的扩大和最终形成、深化。

2.主要国家的经济发展

(1)英国

概况:

①新航路开辟后,积极开展海外贸易,加强海外掠夺,国内进行圈地运动,资本主义发展起来。

②18世纪60年代首先从棉纺织业开始进行工业革命,到19世纪中期,成为世界上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号称“世界工厂”,在世界工业中居垄断地位。

③19世纪末20世纪初,经济发展缓慢,先后被美德超过,丧失了世界工业垄断地位。

④一战使英国成为债务国,世界金融中心发生转移,英镑地位发生动摇。

⑤二战后靠美国援助恢复了经济,经过稳定发展时期后陷入“滞胀”阶段。

特点:

①英国是世界上最先进行和完成工业革命的国家,是世界上第一个资本主义工业国家。

②是世界上最早发生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国家。

③殖民地对英国经济发展影响巨大。

④从17世纪中期至19世纪晚期,英国是世界上最强大的经济强国。

⑤从20世纪至今,英国经济实力在资本主义世界一直呈现下降趋势。

(2)法国

概况:

①17世纪中期,路易十四推行重商主义政策,拓展对外贸易,法国财富大增,国力日强。

②18世纪末19世纪初开始工业革命,19世纪中期基本完成。

法国成为仅次于英国的工业国家。

③19世纪末,法国工业发展速度远远落后于美德,垄断资本家把大量资本投在国外信贷领域,被称为“高利贷帝国主义”。

④一战后,由债权国变为债务国。

20世纪20年代经济发展速度较快,1924年工业产量超过战前水平。

⑤20世纪30年代面临严重的经济危机。

特点:

①小农经济在经济中影响巨大,影响了国内市场和工业生产的发展。

②是较早进行工业革命的国家,在19世纪中期以前是世界经济强国之一。

③高利贷对国家经济发展影响很大。

④两次世界大战对法国影响巨大。

⑤是较早向美国经济霸权挑战的国家之一。

(3)美国

概况:

①18世纪晚期至19世纪中期进行并完成了工业革命。

1860年,美国成为世界第四号工业国。

②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工业发展迅速。

1894年工业产量跃居世界第一位,成为以重工业为主导的工业国家,被称为“托拉斯帝国主义”。

③一战期间美国经济实力大增,战后逐渐掌握世界经济霸权,纽约成为世界金融中心。

④1929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从美国爆发,美国经济遭受沉重打击。

罗斯福新政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经济危机对美国的严重破坏,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恢复。

⑤二战结束时,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头号强国,此后,美国经济稳定发展。

⑥20世纪70年代以来

,美国经济霸主地位受到挑战。

1973年遭受经济危机的重创,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崩溃,经济出现“滞胀”。

⑦1982年底,美国经济开始复苏,20世纪90年代经济增长加快,呈现繁荣景象。

特点:

①具有发展经济的有利环境:

市场广阔、政局稳定、远离大战战场、积极吸收人才。

②经济自我调节能力强,保持持续、快速发展。

③后来居上,长期取代英法掌握世界经济霸权。

④从两次大战中受益,为经济发展和掌握世界经济霸权提供契机。

(4)日本

概况:

①19世纪中期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逐渐形成和发展。

②明治维新使日本很快进入经济迅速发展时期。

19世纪80年代完成工业革命.在政府的保护下产生垄断组织。

③一战期间,乘机发展工商业,由债务国变为债权国。

④在20世纪30年代经济大危机打击下,工业生产普遍下降,农产品价格惨跌。

国家推行国民经济军事化措施。

⑤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进入经济快速发展时期,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和仅次于美国的资本主义世界第二经济大国。

特点:

①二战前,日本是亚洲唯一摆脱殖民地半殖民地地位的国家,是亚洲最早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国家,这些都为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环境和条件。

②军国主义在国家经济生活中影响巨大。

③外来因素对日本经济影响重大,向西方学习、对中国及周边国家的掠夺、战争和第一次世界大战,都为日本经济发展创造了条件。

(5)德国

概况:

①19世纪早期,工业革命在德意志开始,德意志的纺织、冶金、采煤、农业化学和铁路运输等部门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普鲁士的莱茵地区尤为突出。

②1871年完成统一后,工业生产迅速发展,增长速度仅次于美国。

20世纪初工业生产超过英法,仅次于美国。

③一战后被战胜国任意宰割而损失巨大,道威斯计划的实施与英美等国的贷款使经济很快得到恢复。

④20世纪30年代受到经济危机冲击尤其严重。

法西斯上台后实行国民经济军事化。

⑤二战后,联邦德国政府推动经济的起飞,20世纪60年代初,德国成为欧洲最强的经济大国,居世界第二。

1967年欧共体成立后,德国的作用越来越大。

特点:

①德国统一是经济发展的转折点。

②战争对经济发展影响大,普法战争促进了经济发展;两次世界大战严重削弱了经济。

③利用机遇,为经济发展创造了条件。

(6)认识

资本主义各国经济发展不平衡是客观规律,由此引起新的矛盾和冲突,体现了国家实力对本国外交政策的影响作用。

由于各国的科技水平、国家重视程度及客观条件不同,发展速度呈现出差异性。

经济危机给各国带来严重的破坏,同时也促进了国家政策的改变及发展模式的变化。

○技巧方法

本部分内容比较多,主要涉及资本主义各国经济发展的表现及其原因。

因此复习中,①要重点把握各个历史时期资本主义各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和原因。

②原因归纳中要从政治、经济、外交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概括,特别要注意概括完整。

③把一些历史知识要点化复习。

●考题解析

【例1】2002年上海高考卷)19世纪中叶,德国人自上而下地完成了法国人曾经“自下而上干的事”。

这个“事”的实质是

A.建立地主和资产

阶级联合专政B.为近代化扫除障碍

C.对外殖民方面取得相当的成功D.满足农民土地要求

【思路串讲】理解法国人自上而下干的事是资产阶级革命,德国统一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标准答案】B

【例2】(2002年全国高考文综卷)欧洲联盟是

A.欧洲地区的非政府国际组织B.欧洲地区的政治经济一体化组织

C.世界最大的政府间区域经济合作组织D.世界最大的国际政治组织

【思路串讲】根据题意和所学知识,欧洲联盟是经济区域化的一个重要部分,也是欧洲政治走向联营的一个重要表现。

【标准答案】B

【例3】(2002年上海高考卷)1936年,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提出,国家应积极干预经济生活,增加有效需求,以防止新的危机发生。

下列选项中与上述主张最为贴近的是

A.凡尔赛体系B.罗斯福新政C.法西斯体制D.斯大林模式

【思路串讲】据材料可知,凯恩斯的主要观点是国家干预经济生活,与罗斯福新政一致。

【标准答案】B

【例4】(2002年广东高考卷)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经济高速发展的原因是

A.进行了社会民主改革B.以传统产业带动经济发展

C.实行国民经济军事化D.坚持内向型经济发展战略

【思路串讲】

解答本题可用排除法,即先排除B、D两项,C项是二战前的内容。

【标准答案】A

【例5】(2004年广东高考卷)下列各项中,合作水平最高的区域性组织是

A.欧洲

联盟B.北美自由贸易区C.石油输出国组织D.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思路串讲】据所学知识,欧洲联盟是经济区域化的典型代表,1993年发展为欧洲经济政治联盟。

【标准答案】A

例6】(2002年全国高考题)意大利是欧洲最早出现资本主义萌芽的国家之一,但到19世纪中期,社会经济发展却远远落后于英、法两国,试从近代早期欧洲商路和贸易中心的变化、意大利内部政治状况方面分析其原因。

【思路串讲】14、15世纪资本主义的最初萌芽产生于意大利,但由于新航路的开辟,欧洲贸易中心的转移,意大利长期受外族奴役,国家分裂,加上自身资源缺乏,因而其经济在近代时期始终未能得到发展。

【标准答案】

(1)新航路开辟后,欧洲商路和贸易中心发生变化,主要商路从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沿岸,意大利的商业地位逐渐被葡萄牙等国代替。

(2)很多地区被外国势力控制或占领,邦国林立,长期没有统一。

(3)多数邦国处于封建统治之下,工商业发展受到阻碍。

【例7】(2005年天津高考文综题)经济全球化是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的客观要求与必然结果。

跨国公司有力地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发展和全球化进程。

材料一:

国际商品的流动和生产要素的流动推动国际经济规则的发展……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经济实力的对比,决定了国际经济规则的主导权掌握在发达国家手中。

材料二:

跨国公司为了实现利润最大化,有选择地向第三世界国家投资。

贸易自由化所创造财富的70%被发达国家获得,占世界人口85%以上的100多个发展中国家只获得30%。

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年增长速度每下降3%,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速度就有可能下降1%。

发达国家占据着高层次的工业部门,而发展中国家拥有的工业部门的层次是比较低的。

(1)材料二反映了世界历史进程中经济全球化的哪些特点?

(2)结合材料一、二及所学历史知识,说

明发达国家主导国际经济规则的原因。

【思路串讲】本题考查当今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的特点和发达国家主导经济的原因。

【标准答案】

(1)资本在全球的新一轮扩张;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经济相互依存,贫富差距加大;发展中国家工业落后,缺乏竞争力。

(2)近代以来资本主义长期发展,发达国家在贸易、资金和技术等方面拥有优势。

●误区诊断

本专题所复习内容在当今世界经济发展全球化和区域化进程中占有十分重要地位,是高考复习的重中之重。

第一,要注意区分各国经济发展的原因。

第二,要注意三次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作用。

第三,要特别注意在各个历史时期各国经济发展的世界地位。

第四,要注意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是全球化、区域化。

第五,要注意对课本中经济发展图表的理解。

【例8】(2005年南京二模题)垄断资本主义取代自由资本主义是社会的进步,这主要是指

A.它缓和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B.它适应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C.它提高了国家干预经济的能力D.它使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误点:

一是对自由资本主义、垄断资本主义两个概念的理解;二是如何评价垄断组织。

辨析:

垄断资本主义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自由资本主义生产的无政府状态,垄断资本主义适应了生产力发展,又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答案:

B

【例9】(2005年南京二模题)下列不属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日本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原因是

A.两次工业革命革命交叉进行B.中日甲午战争的影响

C.进行了社会改革,取消了封建残余D.日本政府的保护

误点:

一是对日本经济发展阶段特征的认识不足,二是不能很好地把握各阶段经济发展原因;三是审题不清。

辨析:

19世纪末20世纪初日本经济迅速发展,原因包括选项中的A、B、D。

答案:

C

【例10】(2005年南通二模题)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相比,第二次工业革命几乎同时发生在几个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这主要是因为

A.资本主义制度广泛确立B.世界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完全形成

C.科学与技术密切结合D.自然科学取得突破性进展

误点:

一是不能准确把握两次工业革命革命发生的原因;二是审题不清。

辨析:

第一次工业革命主要发生在英国,其他国家应用英国工业革命的成果,第二次工业革命则如题目所说,同时发生在几个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尤其是美国、德国,它们是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比较容易采用和发明新的科学技术。

答案:

A

【例11】(2005年扬州模考题)欧洲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区和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的建立表明

A.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B.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加强

C.世界经济多极化格局形成D.不结盟运动得到进一步加强

误点:

一是对两极格局结束后,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区域化的认识不足;二是审题不清。

辨析:

欧洲联盟、北美自由贸易贸易区和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是经济区域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实际上反映了经济的多极化格局形成。

答案:

C

自主感悟:

●真题演练

1.(2002年上海高考卷)在英国,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最终战胜封建生产方式的标志是

A.圈地运动结束B.君主立宪制确立C.工业革命完成D.“日不落”帝国形成

2.(2002年上海高考卷)近代史上,造成东西方经济差距日益拉大,使东方最终从属于西方的基本原因有

①科学技术水平进步②资产阶级革命成功

③无产阶级革命受挫④殖民主义疯狂掠夺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3.(2002年全国高考文综卷)在各国工业化进程中,既有成功的经验,又有失败的教训。

回答

(1)—(6)题。

(1)18世纪英国首先发生工业革命,其首要条件是

A.新航路的开辟B.凯伊发明飞梭

C.出现了两院制的议会D.确立了资产阶级的统治

(2)19世纪中期,法国工业革命基本完成,但其发展进程受到若干不利因素的影响,其中有

①中小企业、小农经济长期大量存在②资金大量投入非工业领域

③交通运输发展缓慢④拿破仑战争引发了剧烈的社会动荡

A.①②B.①④

C.②③D.③④

(3)19世纪中期以后,俄国工业化迅速发展,其直接推动因素是

A.实施了废除农奴制的改革B.国家确定并优先发展军事工业

C.削弱贵族势力,加强中央集权D.建立了带有强烈封建性和军事性的政治体制

(4)洋务运动最终并没有达到“富国强兵”的目的,是因为

A.军费开支过大B.局限于引进西方先进科技

C.产业布局不合理D.对外贸易连年入超,白银大量外流

(5)随着改革开放的步步深入,中国工业建设突飞猛进,主要原因是

A.实行了联产承包责任制B.设立了经济特区

C.坚持把工业放在经济建设首位D.逐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6)经过20多年的努力,我国已经成为世界重

要的制造业大国。

加入WtO后,我国制造业的结构调整进一步加快,这主要是为了

A.促使产业结构升级,提高竞争力B.扩大对外开放,吸引外资

C.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增加收入D.加速第三产业发展,扩大就业

4.(2003年上海高考卷)目前,不少欧洲人的观念从“我是法国人”或“我是德国人”转变为“我是欧洲人”。

从根本上看,这一变化体现了欧洲

A.货币一体化B.国家一体化C.经济一体化D.军队一体化

5.在历史上,美国出现过多种形式的人口迁移,既有大

量欧亚移民,也有血腥的奴隶贸易,还有西进运动中的国内移民。

回答:

①19世纪欧亚移民对美国经济发展起到哪

些促进作用?

②简要分析《宅地法》对西进运动的影响,并指出西进运动的后果。

③试用辩证的观点分析美国历史上的人口迁移现象。

●名师押题

预测1:

我们现在说世界经济一体化日趋加速,但是,世界经济一体化有一个很长的历史发展过程。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世界经济连成一体,最早可以追溯到15一16世纪,它的主要表现是什么?

原因是什么?

(2)世界经济发展到19世纪中期.一体化的主要表现是什么?

通过哪些途径来实现这种一体化

?

根本原因是什么?

(3)20世纪前期,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冲突是什么?

冲突加剧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最终通过什么方式来解决的?

(4)二战以后,促进世界经济一体化的作为有哪些?

思考:

本题是一道综合概述题,要求从15世纪至二战后世界经济发展作总体归纳,突出世界经济一体化伴随着资本主义的形成而逐渐形成。

答案:

(1)表现:

开辟新航路;殖民扩张。

原因:

资本主义经济的产生、发展。

(2)表现:

1857年爆发世界性经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