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雅安市天全中学届高三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2072827 上传时间:2023-06-04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59.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省雅安市天全中学届高三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四川省雅安市天全中学届高三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四川省雅安市天全中学届高三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四川省雅安市天全中学届高三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四川省雅安市天全中学届高三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四川省雅安市天全中学届高三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四川省雅安市天全中学届高三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四川省雅安市天全中学届高三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四川省雅安市天全中学届高三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四川省雅安市天全中学届高三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四川省雅安市天全中学届高三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四川省雅安市天全中学届高三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四川省雅安市天全中学届高三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四川省雅安市天全中学届高三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

《四川省雅安市天全中学届高三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雅安市天全中学届高三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四川省雅安市天全中学届高三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

四川省雅安市天全中学届高三月考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

四川省天全中学高2013级3月月考

24.秦在统一前,巨贾吕不韦曾位至相国;统一后,“徙天下富豪于咸阳十二万户”,发“贾人略取陆梁地(泛指桂林、象郡、南海等岭南边远蛮荒地区)”。

这一现象说明秦朝

A.小农经济形成B.工商食官出现

C.中央集权加强D.江南得到开发

25.《史记·儒林列传》记载,汉初窦太后好读老子书,辕固说:

“此是家人(普通人)言耳。

”窦太后说,这怎么能比得上你们管制犯人似的儒家诗书呢!

随后惩罚辕固“入圈刺豕(猪)”。

汉景帝派人往猪圈里递进一把刀让辕固得以杀猪自存。

“太后默然,无以复罪,罢之”。

这反映了汉景帝时期

A.采用儒家思想治国B.放弃休养生息政策

C.维持无为而治思想D.存在无为、有为之争

26.宋朝许多蜚声中外的文学家往往是朝廷命官,如苏东坡、欧阳修、王安石等。

这在他朝,对于整日被冗杂的政事缠身的政府官员来说,是不可思议的。

这与宋代实行官、职、差遣分离政策,“吏强官弱”“官无封建而吏有封建”等有关。

上述现象

A.体现了宋代重文轻武治国传统B.反映了宋代官僚制度发生变化

C.结束了唐末五代藩镇割据局面D.说明了理学深刻影响宋代科举

27.1842-1880年,中国进口以鸦片、棉布为主,出口以丝、茶为主;1881-1910年,棉布在进口贸易中的重要性超过鸦片,丝、茶出口的重要性下降。

影响晚清贸易结构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崛起B.西方国家侵华方式的变化

C.西方社会工业革命的发展D.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剧变

28.孙中山说:

“专制时代,人民之精神与身体皆受桎梏,而不能解放。

故虽有为国民利害着想,献身以谋革命者,国民不惟不知助之,且从而非笑与漠视之,此事之必然者也。

”这反映了孙中山

A.推崇民有民治民享B.主张推翻专制统治

C.倡导进行社会革命D.重视国民思想启蒙

29.毛泽东说:

“工业无产阶级是我们革命的领导力量。

一切半无产阶级、小资产阶级,是我们最接近的朋友。

那动摇不定的中产阶级,其右翼可能是我们的敌人,其左翼可能是我们的朋友。

”上述言论出自于

A.《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B.《新民主主义论》

C.《论联合政府》D.《论人民民主专政》

30.1942年,《解放日报》介绍了美国总统罗斯福当选后,与大选时的政治对手合作并释放美共领导人的事例;刊发了英国允许英共机关报复刊的报道。

其目的是

A.宣传持久抗战思想B.借鉴西方民主政治

C.争取英美盟国支持D.巩固民族统一战线

31.新中国成立后,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叶剑英援引历史典故说:

“魏、蜀、吴三国鼎立,诸葛亮的战略方针是‘东联孙吴,北拒曹魏’,可以参考。

”这一外交思路最有可能出现在20世纪

A.50年代初期B.60年代初期

C.70年代初期D.80年代末期

32.古希腊有人设想:

一个地穴中有一批囚徒被锁链束缚,只能看到洞口活动的动植物因身后矮墙上前方的一堆火投射到洞壁上的影子。

因此,囚徒自然地认为影子是惟一真实的事物。

这一设想旨在强调

A.理性高于感觉

B.关注人的世界

C.认识源于感觉

D.美德即是知识

33.以下是苏俄(联)《农民的上地问题委托书》部分摘录,据此判断,该委托书出台的历史背景是

A.十月革命展开B.新经济政策实施

C.农业集体化D.赫鲁晓夫改革

34.德国分裂后,联邦德国期望依靠美国和北约组织的支持来实现统一。

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联邦德国主动发展同苏联、东欧国家的关系,以“缓和、均势与联盟”为基础的新尔方政策逐渐成熟。

导致这一外交政策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苏联对外扩张的加剧B.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C.美国霸主地位的丧失D.欧洲国家逐步走向联合

35.国际著名智库“经济与和平研究所”2014年11月发布的《全球恐怖主义指数报告》统计,2013年,在全球87个国家发生了9814起恐怖袭击案件,比2012年增长了44%。

随着国际恐怖主义在全球范围内的肆虐和泛滥,一幅以中东、南亚和非洲为主要策源地的国际恐怖主义新版图逐渐形成。

由此可知

A.经济全球化必然导致国际恐怖主义泛滥

B.国际恐怖主义具有手段复杂多样的特点

C.贫富分化加剧是国际恐怖主义泛滥的根源

D.经济区域化导致国际恐怖主义新版图形成

40.(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中国古代合法的政治参与方式非常有限。

明清时期,统治者推出一些有利于普通地主知识分子参与政治的措施。

明太祖设立通政司处理臣民的章奏,规定除田土、诉讼之争,一般民户皆可上书言事,算是为政治表达开了一个方便之门。

清朝前期,为解决大批“士者”出路,政府允许纳赀捐官,并不断扩充科举取录的名额。

……在西力的冲击下,维新派办报纸、书局,组织社团。

……甲午战后,康有为上书光绪帝,警告“民心先离,将有土崩瓦解之患”。

戊戌变法是政治体制改革,但因触犯既得利益权贵,仅行百日即被废止、……庚子祸乱后清上层几乎没有谁再反对改革。

……1908年,清廷开始筹办地方咨议局、中央资政院,以选举民意代表、“博采群言”并发挥其“舆论总汇”的功能。

“皇族内阁”的结局,使这一民意机构走向政府对立面。

——摘编自徐军《中国古代政治参与的历史考察》、袁刚《民心尽失的历史警示》等

材料二中世纪后期,欧洲的许多国家产生了等级会议,如1265年英国的“等级会议”以及后来法国的“三级会议”等。

从政治参与上看,英国政治在10世纪,参与扩展到王权和世俗、宗教贵族。

到了12世纪,参与扩大到工商业主(新贵族)、骑士,以及从理论上,所有具有一定财产的自由民。

随着议会地位的提高,由资产阶级、城市市民组成的下院的作用逐步增强。

“光荣革命”后,真正由选民选出的议员组成的下议院才形成但这仍然是一种包括性别、年龄甚至是身份、财产的有限参与。

20世纪,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逐步确立普选权。

——摘编自陈楚亮《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政治参与的历史沿革》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鸦片战争前后中国合法的政治参与方式的不同之处。

(10分)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西方政治参与的演变趋势,(6分)

(3)据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指出面对社会转型,近代中西方调整政治参与方式的共同之处,并分析影响政治参与程度的因素。

(9分)

 

41.(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世纪上半期英美大事记

时间

英国

美国

1900年

美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相当于英国的89.2%

1913年

工业产值占世界工业总产值的14%

工业产值占世界工业总产值的38%

1919年

从美国的债权国变成其债务国;开始失去世界金融中心的统治地位

一战中,美国借给协约国的战债约110亿美元;战争结束后拥有世界黄金储备的40%

1929年

占有世界贸易份额13.3%

占有世界贸易份额13.3%13.9%;工业生产比重超过了当时英、法、德三国所占比重总和

1933年

黄金储备占世界总额的7.73%

黄金储备占世界总额的33.29%

1934年

自由贸易政策寿终正寝

通过《互惠贸易法》,倡导贸易自由

1944年

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

——根据迈克尔·赫德森《金融帝国——美国金融霸权的来源和基础》、张振江《从英镑到美元:

国际经济霸权的转移》等整理

上表反映了美元取代英镑成为国际化货币的基本历程,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影响

一国货币成为国际化货币的主要因素,并就其中某一个因素展开说明。

(要求:

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45.(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从1890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在美国历史上被称为“改革时代”。

这场进步主义改革涉及政治、经济和社会改革等方面,目的在于消除美国从“自由”资本主义过渡到垄断资本主义所引起的种种社会弊端,重建社会价值体系和经济秩序。

其动力来自南北战争后逐步兴起的进步主义思想以及这个时期波澜壮阔的民粹主义和工人运动。

如果说民粹主义和工人运动是来自美国社会下层的话,那么进步主义思想和改革则是来自美国的上层,而且以中产阶级和知识分子为主。

……这场进步运动同时在联邦、州和市三级展开,从政治上的争取妇女选举权、市政改革到经济领域的反托拉斯运动,从救济穷人和改善工人待遇的社会正义运动到自然资源保护,囊括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进步主义改革把关国的社会改革运动推向新的阶段。

——摘编自何顺果《美国历史十五讲》

(1)根据材料,概括美国“进步主义改革”的主要特点。

(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美国“进步主义改革”的历史背景及影响。

(9分)

46.(15分)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一“西学中源”说发端于明清之际。

鸦片战争后,其在士大夫阶层中渐次流传开来.持有此说的士大夫认为,西方学术文化虽有可取之处,但穷究其根源都是来自中国。

出使欧洲四国的薛福成在日记中依旧相信西学源于中国:

“昔者宇宙尚无制作,中国圣人仰视俯察,而西人渐效之。

今者西人因中国圣人之制作而踵事增华,中国又何尝不可因之?

”……洋务运动初期,冯桂芬在《校邠庐抗议》中提出:

“以中国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的论断。

从那时起,“中体西用”思想的基本构架已经成型。

——摘编自季荣臣《论洋务派的“西学中源”文化观》

材料二洋务后期,一批通过亲身经历或各种媒介手段而较为了解西方资本主义状况的新型知识分子,逐步在洋务派中培育出来。

以薛福成、马建忠、郑观应、钟天纬等人为代表的激进人士,在思想见解上已经开始明白办洋务的路数之不可恃,开始议论如何才能突破摹习西方器物技艺框架、谋求从根本上学习西方的救国新方案。

在文化观上,他们口口声声维护着“中体”,实际上却把注意力投放到如何才能学习那个一向以为绝无可取之处的“西体”上去。

——丁伟志《“中体西用”论在戊戌维新时期的嬗变》

(1)据材料一,概括“西学中源”的内涵,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影响。

(9分)

(2)根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以薛福成为代表的先进中国人对“西学”关注点的变化,并分析其变化的主要原因。

(6分)

历史部分答案

选择题(共12题,每题4分):

24-28:

CDBCD29-33:

ADCAA34-35:

BC

40.(25分)

(1)鸦片战争前:

上书言事;纳赀捐官;参加科举。

(4分,任意两个要点即可)

鸦片战争后:

借助大众传媒;组建政治团体;选举民意代表,组建民意机关。

(6分)

(2)由中世纪的等级会议到近代的代议制;

由有限参与到普选权的确立,政治参与范围逐渐扩大;

政治参与制度化、规范化。

(6分)

(3)共同之处:

建立和完善选举制度、议会制度,扩大政治参与的广度和深度。

(4分)

因素:

民主政治制度的逐步建立和完善;

社会经济的发展;

民众民主自由意识的增强和参政议政能力的提高。

(5分,任意两个要点4分,三个要点5分。

若学生从城市化、公民教育等方面回答,亦可酌情给分)

41.(12分)

(1)评分说明:

概括主要因素(2分)+对某个因素展开说明(10分)。

其中,“对某个因素展开说明”进行分层评价,包括三个方面:

提出观点(2分)+展开说明(6分)+总结提升(2分)。

具体分层评价的等级如下:

等级

说明

一等(10-8分)

准确、充分运用史实;说理充分,逻辑严密

二等(7-4分)

能够运用相关史实;说理较充分,逻辑关系较清楚

三等(3-0分)

运用史实不够准确或不能够运用史实;说理不充分或没有说理,逻辑混乱

(2)答案示例:

主要因素:

强大的经济实力;相对成熟的金融市场;较高的外贸出口比重;较稳定的国内政局;较强的国际政治地位。

(2分,任意两个要点即可)

对某个因素展开说明:

观点:

强大的经济实力是影响一国货币成为国际化货币的重要因素。

(2分)

说明:

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到一战时期,英国经济实力在世界范围内的相对地位开始逐渐下降,美国则从略低于英国到开始超过英国;

20世纪二三十年代,受大危机影响,英国经济发展进一步放缓,美国则开创了新的经济发展模式,逐渐走出低潮;

二战时期,美国经济迅速发展,跃升为资本主义世界的头号强国,最终在布雷顿森林会议上建立起了一个以美元为中心的世界货币体系。

(6分)

总结:

美英经济实力的变化深刻地影响了两国货币在世界范围内的地位与使用。

(2分)

45.(15分)

(1)以中产阶级和知识分子为主体;同时在联邦、州和市三级展开;囊括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6分)

(2)背景:

美国从自由资本主义过渡到垄断资本主义引起种种社会弊端;民粹主义和工人运动的推动;19世纪末20世纪初,垄断组织产生,生产资本化和社会化程度加深。

(5分,任意两个要点4分,三个要点5分)

影响:

缓和了社会矛盾;有利于稳定社会经济秩序;推动美国民主制度的发展。

(4分,任意两个要点即可。

若学生从“泛美主义”等外交的角度回答,亦可酌情给分)

46.(15分)

(1)内涵:

西方先进的学术文化根源于中国。

(3分)

影响:

“西学中源”说可以减少封建顽固派的阻挠和压力,一定程度上有利于西学的传播,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但“西学中源”说反映了晚清士人的民族文化自大心态,不利于思想界接受真正的西学。

(6分)

(2)变化:

由关注西方的先进科技转向关注西方的政治制度。

(2分)

原因:

西方思想的传播;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薛福成等先进的中国人意识到仅仅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的局限性。

(4分,任意两个要点即可)

选择题解析:

24.【答案】C【分析】本题以《考试大纲》中的古代中国政治制度为考点,从经济政策变迁着手,设置新情境,旨在考查学生获取、解读历史信息以及正确认识历史本质的能力。

自秦孝公任用商鞅实行变法一直到秦统一前,虽推行农战政策,但为加强国力,仍重视商业发展并时有重商政策。

秦统一后,由于缺少竞争对手,以及集权日趋强化,所以实行了较为严格的重农抑商,此题即以此为切入点。

A项与题干无关。

B项中的工商食官是西周官营手工业制度。

D项偏离考查要点,未能把握材料中历史现象前后变化所反映的本质。

侯家驹先生的《中国经济史》对此政治与经济的关联互动有大量篇幅论述,可作参考。

25.【答案】D【分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正确解读历史材料信息,运用所学知识,说明历史现象的能力。

齐人辕固研究《诗经》,景帝时为博士。

窦太后喜《老子》,召辕固来问他读此书的体会。

辕固说:

“这不过是普通人的言论罢了。

”窦太后恼怒道:

“它怎么能比得上管制犯人似的儒家诗书呢!

”于是让辕固入兽圈刺杀野猪。

景帝知道太后发怒了而辕固直言并无罪过,就借其利刃,让他下到兽圈内刺杀了野猪。

太后没理由再治其罪,只得作罢。

故事表明,汉初立国,由于“匈奴之患”和秦末战乱,社会各阶层“人心思定”,统治者的政府意识形态和施政方针采用的是黄老学说的“无为而治”理论并以其为立国之本。

在此时期,法家、儒学和道家思想仍时有争论,只是由于当时的社会政治实际情况,道家的黄老之学,仍占绝对统治地位的,故选D。

26.【答案】B【分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历史结论的能力。

北宋加强皇权的措施之一即是实行官职名称与实际职务相分离的差遣制度。

“官”名只表官位、秩级和俸禄的高低;一些文官带有的学士、直馆等头衔被称为“职”,都是虚衔。

官员担任的实际职务称为“差遣”,也称“职事官”。

官、职与差遣的分离让皇帝能更好地驾驭群臣,但也造成官职官名的复杂混乱,降低了行政效率,形成冗官局面。

由于宋代官员行政权力被削弱、唐宋社会转型导致社会对法律的需求增大、法律制度发达而复杂、士人重视科举制度和对行政、司法实务采轻视态度等因素影响,“以法律为师”的胥吏在司法实务中的地位渐趋重要。

因此,胥吏在司法中作用日盛以至官不能制,形成了“吏强官弱”这一普遍现象,所谓“士大夫政治,吏人社会”。

材料反映出宋代官僚制度的变化,故选B。

其余选项与材料无关,可排除。

27.【答案】C【分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对材料进行解读、分析、判断来解决问题的能力。

各地高考在此处时有落笔,如考查到鸦片战争后英国对华棉布滞销归因于传统自然经济的顽强阻碍这一层面。

若进一步考察,1860年之后,英国对华棉布出口呈现大幅上升趋势并逐渐在中英贸易中占据重要地位,其重要原因之一即是在于英国工业革命的深入发展和机器大生产的深入普及。

英国工业革命开展以来,英国社会内部也经历了从家庭工业向工厂工业的缓慢过渡。

苏伊士运河的开通,更进一步降低了英国机产棉布的远洋运输成本。

故直至19世纪后半期,英国机器生产的棉布才相对于中国土布真正具有质量和成本上的绝对优势。

故选C。

严中平先生的《中国近代经济史,1840—1894》有专门篇幅论述此问题,2015年全国高考新课标Ⅰ卷第28题“曼彻斯特棉布”即引自此书。

28.【答案】D【分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正确解读历史材料信息,运用所学知识,说明历史现象的能力。

辛亥革命后,中国不仅没有走向民主共和,却相反走向了军阀割据和内战。

在此背景下,1923年,孙中山于《申报》五十周年纪念专刊上发表《中国革命史》一文。

材料中明确提及“人民之精神与身体皆受桎梏”,“献身以谋革命者,国民不惟不知助之,且从而非笑与漠视之”,都反映出国民精神所受压迫奴役以及思想上的愚昧麻木,所以强调了思想启蒙的重要性,故选D。

29.【答案】A【分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正确解读历史材料信息,运用所学知识,说明历史现象的能力。

《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是毛泽东于1925年发表的文章。

国共两党合作推动的国民革命正在蓬勃发展并逐渐形成高潮,统一战线中争夺革命领导权的斗争也日益激化。

此文初步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思想,论述了中国革命的对象、动力、性质和前途等一系列问题。

材料中对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体现了时代性,故选A。

1940年发表的《新民主主义论》重在揭示中国民主革命的基本规律,鼓舞全国军民的抗日热情。

1945年发表的《论联合政府》重在总结中共成立以来领导人民民主革命的经验。

1949年发表的《论人民民主专政》论述了即将成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性质,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国家对内、对外政策等。

故其余选项可排除。

30.【答案】D【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有效信息进行正确解读,运用历史所学知识加以理解的能力,选点独特,情境新颖。

抗日战争中后期,中共根据国内外形势发生的重大变化,对西方民主的某些原则、制度大胆加以借鉴,一方面采取务实态度,肯定西方民主的有益价值;另一方面在人权立法、多党竞争、政权开放等方面借鉴了西方民主的制度设计,使之成为适合中国国情、富于战斗力的政治武器,以反对国民党“一党专政”、争取广大人民支持。

此举巩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故选D。

A项与题意不符。

B项为手段,并非目的。

C项与历史事实不合。

31.【答案】C【分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对材料进行解读、分析、判断来解决问题的能力。

1969年初,由于美国实力下降,尼克松想通过改善中美关系,开展“均势外交”,增强美国对付苏联的力量,并调整其亚洲政策。

与此同时,中国从调整中、美、苏大三角关系的外交战略需要出发,发出愿与美方接触、争取打开中美关系僵持局面的信息。

于是在60年代末和70年代初形成了“美要利用中苏矛盾,苏要利用中美矛盾,我应有意识地利用美苏矛盾”的外交新思路,以缓和中美关系,牵制苏联。

故选C。

其余选项与时代特征不符。

关于新中国外交史部分,杨奎松先生的《新中国建国史研究》第二辑有数十篇论文可供参考。

32.【答案】A【分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正确解读历史材料信息,运用所学知识,说明历史现象的能力。

“洞穴之喻”是柏拉图在《国家篇》中描述的对人类知识的基本想像。

设想有一批囚徒,自小待在一个地穴中,被锁链束缚不能转头,只能看前面洞壁上的影子,自然地认为影子是惟一真实的事物。

如果有人拉他走出洞穴,他才处于真正的解放状态。

洞穴中的世界对应可感世界,而洞穴外面的世界则对应理智世界,囚徒被拉出洞穴的过程则类似于通过教育而获得启蒙的过程。

此材料强调理性的重要性,故选A。

其余选项与题意不符。

33.【答案】A【分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正确解读历史材料信息,运用所学知识,说明历史现象的能力。

十月革命后发布的《土地法令》中附有《农民的土地问题委托书》,其中包含“永远废除土地私有制”,一切土地,不论是国家的、地主的或农民的土地,“一律无偿转让,成为全民财产并交给一切耕种土地的劳动者使用”,“禁止使用雇佣劳动”等内容。

反映了革命后农民对土地的要求。

故选A。

其余选项反映的土地政策与时代特征不符,均可排除。

34.【分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对材料进行解读、分析、判断来解决问题的能力。

50年代联邦德国执行哈尔斯坦主义,坚持联邦德国在国际上代表整个德国,不承认二战后的欧洲边界和民主德国,除苏联外不与任何同民主德国建交的国家建立和保持外交关系。

此政策使联邦德国与苏联东欧长期对立,加深对美国的依赖。

1969年勃兰特出任总理,放弃哈尔斯坦主义,正式推行新东方政策,改善与苏联和东欧各国的关系,承认民主德国是独立的主权国家并愿意实现两国关系的正常化。

新东方政策反映联邦德国在国际形势缓和和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摆脱美国的控制,谋求独立的外交,提高国际地位的倾向。

此题重在考查70年代初,美国霸主地位动摇,苏联实力增强,欧洲伴随经济地位提升谋求政治外交独立的相关史实。

故选B。

A项非主要因素,C项表述错误,D项反映史实为50年代。

35.【答案】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