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五首》表格式教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207673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33.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词五首》表格式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词五首》表格式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词五首》表格式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词五首》表格式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词五首》表格式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词五首》表格式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7页
《词五首》表格式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7页
《词五首》表格式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7页
《词五首》表格式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7页
《词五首》表格式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7页
《词五首》表格式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7页
《词五首》表格式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7页
《词五首》表格式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7页
《词五首》表格式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7页
《词五首》表格式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7页
《词五首》表格式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7页
《词五首》表格式教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7页
《词五首》表格式教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7页
《词五首》表格式教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7页
《词五首》表格式教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7页
亲,该文档总共2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词五首》表格式教案.docx

《《词五首》表格式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词五首》表格式教案.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词五首》表格式教案.docx

《词五首》表格式教案

学科

语文

授课时间

设计者

林开云

授课班级

(2)

教授者

林开云

课题

词五首(第一二课时)

课时安排

三至五课时

课型

新授课

知识目标

1.训练朗读,培养学生的诵读能力。

结合作者的生活经历及作品的写作背景理解这五首词的内容。

2.知道诗词是通过描写哪些意象来表情达意的。

3.品味赏析

能力目标

感悟作品的思想内涵,把握作者的感情。

情感目标

欣赏和热爱大自然,培养生活的情趣。

领会词中慷慨激昂的爱国热情,激发自己的爱国情感。

教学重点

知道诗词是通过描写哪些意象来表情达意的。

教学难点

品味赏析,领会作品的思想内涵

教学方法

引导朗读点拨

教学资源

与本文相关资料、课文朗读音频资料、图片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调整与思考

 

 

导入

 

学习《望江南》

一、导入

词发展到宋代,面对被唐人推到顶峰的诗歌创作,宋人独辟蹊径,把词这种文学样式演绎的更加完美,词成为我国文化宝库中又一颗璀璨的明珠。

今天我们来集中学习一下几首词,体会一下这种体裁的艺术特色,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学习《望江南》

1、文学常识

(1)作者简介。

温庭筠,原名岐,字飞卿。

晚唐太原祁人。

他精通音乐,文思敏捷,诗词兼工,是“花间词派”的重要作家之一,花间词派尊他为“花间鼻祖”。

(2)花间派。

五代西蜀的一个词派。

后蜀的赵崇祚选录了温庭筠、韦庄等十八家词五百首,编为《花间集》。

他们多写闺情、写离别相思,风格绮丽,在当时颇有影响。

在词风上也大体一致,因此,后世就将他们称为“花间派”。

2、诵读赏析

(1)师生诵读

(2)诵读时思考:

写人的是哪几句,表达什么情?

写景的是哪几句,它的作用是什么?

抒情的是那几句,抒发了什么情?

3、理解大意。

教师补充指正大意:

一位思念爱人的女子在清晨梳洗完毕后,在楼上凭栏眺望,她看到许许多多帆船从楼前驶过,但却没有自己要等的那只船。

夕阳西下,爱人没有回来,只空见江水东流, 思念让她肝肠寸断。

4、体会文章写作特色。

教师提问:

“梳洗罢”这三个字能揭示出这位女子的什么心态?

“独倚望江楼”中哪个字最能说明女子的生活状态?

“过尽千帆皆不是”这句话中你能不能体会出她的心理变化?

从这首词中你认为她等了多

 

学生联想回顾相关知识

 

学生通过了解作者,初步感知课文

学生批注相关知识

学生用各种形式反复诵读

学生讨论交流左边问题。

学生概述

学生批注理解内化

 

学生自由探讨,交流。

 

学习《武陵春》

 

总结

 

拓展延伸

长时间?

你认为白频洲会是一个什么地方?

教师必要的时候予以讲解:

“女为悦己者容”她精心梳洗说明她相信爱人一定会回来,心中充满希望。

“独”这个字写尽了她的孤独和期盼。

“过尽千帆皆不是”从“希望是”到发现“不是”,写出了女子一次次从希望到失望的过程,让人为之心碎。

从“斜晖”可以看出她等了一天,而从全文,我们却能读出,以前她可能在这里等过,而以后,她也将继续她的等候,直到爱人归来。

白频洲又可能是她和爱人分手的地方。

教师总结:

本文短短27个字,却容纳了很多内容:

时间,从清晨到黄昏;景物,从楼头、千帆写到斜晖、江水,又写到白频洲;就人物情感而言,从希望到失望以至最后的“肠断”。

显示了它高度概括、凝练的特点。

另外,这首词中,多用白描、直叙的手法,却又含蓄、细腻。

三、学习《武陵春》

1、导入:

有这么一幅对联,上联是:

“大河百代,众浪齐奔,淘尽万古英雄汉。

”下联是:

“词苑千载,群芳竞秀,盛开一枝女儿花。

”聪明的同学一定已经猜出这支女儿花的芳名是——李清照(学生回答)。

对,正是这位宋代婉约派女词人,以她卓尔不群的气质与横空出世的才华,在中国古典文学的阆苑中独树一帜。

今天我们就要走近这位旷世才女,拾起从她衣袖中飘落的一瓣春花,轻嗅她的芬芳,倾听她的叹息。

2、了解李清照的生平及创作背景:

本文选自《李清照集校注》,李清照,南宋女词人。

号易安居士,齐州章丘(今属山东)人。

父李格非为当时著名学者,夫赵明诚为金石考据家。

早期生活优裕,与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

金兵入据中原,流寓南方,明诚病死,境遇孤苦。

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有的也流露出对中原的怀念。

本词是她后期的作品。

3、朗读这首词。

4、理解大意。

教师概述大意:

暮春时节,鲜花经过春风的摇动已经零落殆尽,只有土地上还留有花的芬芳,日色已晚,自己仍无心梳洗。

春天里花开花落年年如此,而人与以前却不一样了,我对一切都丧失了兴趣,即使有心诉说,也是言未出而泪先流。

听人说双溪春色还不错,我也想去那里泛舟,怕的是双溪上那舴艋般的小船载不动自己的哀愁。

5、问题探究:

(1)在《望江南》中,主人公是“梳洗罢”,而文中作者却“日晚倦梳头”,从中,你能体会到作者什么心态?

(2)“闻说”“也拟”“只恐”这三个词说明了什么?

(3)本文是如何抒发作者感情的?

(4)你感受到这首词流淌的是何样的感情,能用《武陵春》中的一个词语表达么?

词的哪句话最直接最强烈地抒发了这种愁情?

教师提示:

(1)梳洗罢,是一种信心,一种希望,而“倦梳头”是一种放弃,一种对生活毫无兴趣的悲凉。

从中可以看出作者的满怀愁绪。

两篇文章都用同一个典型细节来反映主人公的心态,应该学习这种写法。

(2)“闻说”“也拟”“只恐”这三个动词写出了作者试图排遣愁绪的做法,前两个词给人一种希望,好像可以为作者松一口气,而“只恐”又让人跌落到作者的万丈愁绪中,三个词写出了作者的沉重、无奈。

又紧紧抓住了作者的心。

(3)作者通过景色、典型细节来抒情,即间接抒情。

也有直接抒情,如“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使文章的风格既含蓄又直朴、率真。

(4)愁”(板书)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我们知道人在最激动的时刻,常常借眼泪来宣泄内心的痛苦。

苏轼因梦见亡妻而“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柳永因和爱人分别而“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而李清照呢?

她欲语泪先流又是为何呢?

从文中找出原因。

生答:

“人非”(丈夫去世)

四、总结:

这两首有什么相同之处?

教师总结:

风格相近,都比较婉约;写作手法相近,借景抒情或直接抒情;抒发的感情相近,抒发主人公或作者的离愁别绪,凄惨心境。

教师进一步引申:

词发展到后来兴盛的时候,人们将词分为两大派:

婉约派和豪放派。

今天我们学的词接近婉约派的风格。

下一次课我们将体会一下豪放派的作品风格。

五、拓展延伸:

你还知道哪些写愁的诗句,请列举并说明其特点。

     

 

师生互动

 

学生批注理解内化

 

学生联想回顾相关知识

 

学生通过了解作者,初步感知课文

学生批注相关知识

师范读生自读,注意词的感情基调及节奏

 

学生概述,

 

 

学生合作学习10分钟,教师个别进行辅导,然后集体交流。

学生思考、讨论,发表意见

 

师生互动

 

学生批注理解内化

 

学生可各抒己见

 

学生批注理解内化

作业

1、在理解词的思路结构的基础上背诵这首两词。

2、改写渔家傲.秋思

1、含“愁”字的古诗词曲: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张继《枫桥夜泊》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由此寄》

日暮相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黄鹤楼》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龚自珍《己亥杂诗》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李商隐《无题》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李清照《醉花阴》

翰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岑参《白雪歌送吴判官归京》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李煜《相见欢》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春江花月夜》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李白《秋浦歌》

总结:

化虚为实,运用比喻、拟人,把愁比作水、丝、云。

2、常见“愁”景、物:

明月、船、水、雨、云、落日、归雁

3、“愁”的季节:

暮春、秋、冬

4、四、“愁”的内容:

游子思乡之愁、朋友离别之愁、闺怨思人之愁、国破家亡之愁、

感怀身世之愁

 

学科

语文

授课时间

设计者

林开云

授课班级

(2)

教授者

林开云

课题

词五首(第三课时)

课时安排

三至五课时

课型

新授课

知识目标

1.训练朗读,培养学生的诵读能力。

结合作者的生活经历及作品的写作背景理解这五首词的内容。

2.知道诗词是通过描写哪些意象来表情达意的。

3.品味赏析

能力目标

感悟作品的思想内涵,把握作者的感情。

情感目标

欣赏和热爱大自然,培养生活的情趣。

领会词中慷慨激昂的爱国热情,激发自己的爱国情感。

教学重点

知道诗词是通过描写哪些意象来表情达意的。

教学难点

品味赏析,领会作品的思想内涵

教学方法

引导朗读点拨

教学资源

与本文相关资料、课文朗读音频资料、图片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预设

 

 

导入

 

作品及生平简介

一、导入:

在每一个朝代,都有爱国的将士戍守边关的动人事迹,都有仁人志士渴望杀敌报国的雄心壮志。

请大家回顾曾经学过的有关诗歌背诵其中描写边塞风光和将士心情的诗句。

1、李贺:

《雁门太守行》: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2、王维:

《使至塞上》: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3、李白: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4、王昌龄:

《从军行》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5、陆游: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6.王翰:

《凉州词》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二、回顾有关范仲淹的作品及生平简介:

1、背诵《岳阳楼记》体会作者的政治理想与抱负: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2、范仲淹(980--1052),字希文,北宋政治家、文学家。

苏州吴县人。

范仲淹散文、诗、词均有名篇传世,曾守卫西北边疆多年,政治上主张革新,其词存世不多,他的词风格明健,对苏轼、辛弃疾豪放诗派的形成有很大影响。

著有《范文正公集》仅三首比较完整,但意境宏阔,气象雄奇,以反映边塞风光和征战劳苦见长。

具有一定的创新精神。

我们学过《岳阳楼记》,其中的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3、背景简介:

北宋仁宗即位之后,国家逐渐形成积贫积弱之势,表面一片升平,实际上危机四伏。

宝元元年,西夏元昊称帝,宋廷调兵遣将,扬声声讨,但事出仓促,每战辄败。

1038年西夏大举进攻宋朝,攻取今陕北数县,延州成为孤城,1040年,朝廷委派范仲淹出任陕西经略安副使兼知延州[延安],抗击西夏,范仲淹担任起组织西北战线,力完狂澜的重任。

他到任后,改革军制,团结上下,生产戍边,渐收失地而威震西夏,他

 

学生联想回顾相关知识

 

学生批注相关知识

 

学生通过了解作者及其词作背景,初步感知课文

 

 

《渔家傲》学习

在任四年,西夏不但不敢侵犯,而且称他为“胸中自有数万甲兵”。

这首诗就作于此时。

三、《渔家傲》学习

(一)读

1.注意听范读:

点评好在哪里?

节奏感情意境

2.学生有感情的朗读

自由读一遍提出有质疑的地方,大家一起解决:

(看看注释处理好字音节奏感情)

个人表现读(生品评:

…..)

理解性的齐读一遍(带着感情读出气势)

(二)品

3.同学们读的时候抓住了“情”,找找,上阕里我们看见了哪些“景”?

雁去长烟  落日边声  千嶂城闭

我看见了一幅---------------图(落日归雁,长烟落日边声四起古城落日归雁孤城 戍边图)

4.这些景是扣着一个“异”而写的?

异在何处呢?

明确:

异寒异声异势

5.品读上阕说说:

通过以上景致的描写渲染出怎样的气氛?

明确:

荒凉萧瑟肃杀

5.此景会让人产生什么样的感觉?

悲凉寂寞孤独思乡

6.让我们一起踏着文字,小组合作试着在下片中寻觅深藏词人内心的那份情愫

我从----------------中感受到--------------

(浊酒一杯思乡思亲)

(燕然未勒使命责任爱国忧国)

(悠悠羌曲无奈凄凉别愁)

(人不寐焦虑苦闷悲愤担忧)

(白发夫泪悲怆苍凉壮志难酬痛心)

教师小结:

.在寥寥几十字间,描写了景融入了情,将宏达广博浓缩在咫尺之间,真可谓是:

古诗词哪!

想让我不爱你可不容易!

7.同学们带着此情此意来试背一遍     

 

师范读生自读,注意词的感情基调及节奏

学生用各种形式反复诵读

 

学生讨论交流左边问题。

学生批注理解内化

 

学生自由探讨,交流。

 

学生批注理解内化

学生合作学习10分钟,教师个别进行辅导,然后集体交流。

学生思考、讨论,发表意见

学生批注理解内化

作业

1、在理解词的思路结构的基础上背诵这首词。

2、积累曾经学过的有关描写边塞风光和将士心情的诗句

 

雁去长烟  落日边声   千嶂城闭

我看见了一幅------图(落日归雁,长烟落日边声四起古城落日归雁孤城戍边图)

我从----------------中感受到--------------

(浊酒一杯思乡思亲)

(燕然未勒使命责任爱国忧国)

(悠悠羌曲无奈凄凉别愁)

(人不寐焦虑苦闷悲愤担忧)

(白发夫泪悲怆苍凉壮志难酬痛心)

 

学科

语文

授课时间

设计者

林开云

授课班级

(2)

教授者

林开云

课题

词五首(第四课时)

课时安排

三至五课时

课型

新授课

知识目标

1.训练朗读,培养学生的诵读能力。

结合作者的生活经历及作品的写作背景理解这五首词的内容。

2.知道诗词是通过描写哪些意象来表情达意的。

3.品味赏析

能力目标

感悟作品的思想内涵,把握作者的感情。

情感目标

欣赏和热爱大自然,培养生活的情趣。

领会词中慷慨激昂的爱国热情,激发自己的爱国情感。

教学重点

知道诗词是通过描写哪些意象来表情达意的。

教学难点

品味赏析,领会作品的思想内涵

教学方法

引导朗读点拨

教学资源

与本文相关资料、课文朗读音频资料、图片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预设

 

 

导入

 

作者简介和写作背景

一、导语设计:

我们中学语文课本中曾接触到几篇与苏轼相关的文章,请作回忆(《水调歌头》《浣溪沙》《核舟记》《记承天寺夜游》。

婉约词比起豪放词来,则如小桥流水之于大江东去,如杨柳依依之于青松劲直,如曲径通幽之于通天大道,如和风细雨之于暴风骤雨,如蔷薇之于猛虎。

今天我们一起来感受豪放词风。

二、作者简介和写作背景。

1.苏轼:

北宋文学家、书画家。

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人,“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合称“三苏”。

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诗歌与黄庭坚并称“苏黄”,书法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四大家”,词风豪放与辛弃疾并称“苏辛”。

苏轼是北宋词坛的革新大家。

他作词时,正当柳词风糜一时之际,他有志于改变“花间”以来柔媚的词风。

公元1071年,苏轼因对王安石变法持不同政见而自请外任,熙宁七年(1074年)由杭州通判迁为密州太守。

2.宋神宗熙宁八年,东坡任密州知州,曾因早去常山祁雨,归途中与同官梅户曹会猎于铁沟,写下这首猎词。

他因自己的词有别于“柳七郎风味”而颇为得意。

曾致书鲜于子骏表达自己的欢喜:

“近却颇作小词,虽无柳七郎风味,亦自是一家,呵呵。

数日前猎于郊外,所获颇多。

作得一阕,令东州壮士抵掌顿足而歌之,吹笛击鼓以为节,颇壮观也。

3.文体小常识

婉约派:

语言畅达流利奔放,高亢激昂,直抒胸臆;内容多以雄奇阔大意境抒发强烈的政治热情,豪爽的英雄本色。

豪放派:

语言清新、含蓄、委婉,情思曲折而真切;内容以情感为题材。

 

学生联想回顾相关知识

 

学生通过了解作者和写作背景,初步感知课文

 

学生批注相关知识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预设

 

初读感知

 

读品析感受豪放

 

 

内容与形象分析

 

总结

三、文本研读:

(一)初读感知:

1.在了解词意的基础上初步判定风格,以怎样的语气腔调读这种风格的作品?

豪迈奔放,高亢激昂

2.个别试读——听录音——配乐齐读

(二)读品析,感受豪放:

主问题:

请再读本文从内容上判断哪个字最能表达词人当时的豪放之情?

——狂

1.上片哪些语句体现了“少年狂”?

“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岗”

他左手牵黄狗,右手擎猎鹰,头戴锦绣的帽子,身披貂皮的外衣,一身猎装,气宇轩昂,何等威武。

“千骑卷平冈”,一“卷”字,突现出太守率领的队伍,势如磅礴倾涛,何等雄壮。

(读法指导“牵”“擎”“卷”重读)

“为报倾城随太守”

全城的百姓也来了,来看他们爱戴的太守行猎,万人空巷。

这是怎样一幅声势浩大的行猎图啊。

(读法指导“倾城”重读)

“亲射虎,看孙郎”太守倍受鼓舞,气冲斗牛,为了报答百姓随行出猎的厚意,决心亲自射杀老虎,让大家看看孙权当年搏虎的雄姿。

词的上片主要写在“出猎”这一特殊场合下表现出来的词人举止神态之“狂”。

在这一段教学中,注重对语言的分析,读法的指导,让学生读出豪放之情。

2.结合下片和典故的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

典故:

(补充背景,帮助理解词人情感)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

出猎之际,痛痛快快喝了一顿酒,意兴正浓,胆气更壮,尽管“老夫”老矣,鬓发斑白,又有什么关系!

(读法指导:

“又何妨”重读,此处“?

”的读法)

(宝刀未老)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以魏尚自喻,希望朝廷能像派冯唐赦魏尚那样重用自己

北宋仁宗、神宗时代,国力不振,国势羸弱,时常受到辽国和西夏的侵扰。

苏轼由出猎联想到国事,联想到自己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处境,不禁以西汉魏尚自况,希望朝廷能派遣冯唐一样的使臣,前来召自己回朝,得到朝廷的信任和重用。

(背景介绍,典故)

(读法指导:

此处“?

”的读法,读出作者情感的起伏)

(爱国,报国)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天狼”,即喻指辽和西夏。

作者以形象的描画,表达了自己要报效国家、抵御入侵者、建功立业的决心。

(射天狼的具体含义,读法指导:

“射天狼”重读)

(杀敌报国,报国之志)

词的下片借出猎表达了自己强国抗敌的政治主张,抒写了渴望报效朝廷的壮志豪情。

让学生读出作者的情感起伏。

“狂”态毕露于外(外、实写)

“狂”心寄予其中。

(内、虚写)

3、小结:

以“狂”字统摄全词,豪放在其出猎场景的壮阔,在其报国之心的浓烈。

上片的叙事为下片的抒情铺垫。

全词巧用典故,借出猎的表达报国之心。

(三)读吟诵再现豪放:

以高亢的音调、充沛的激情,再现词人不可抑制的豪情!

四、内容与形象分析。

(1)由典故运用,我们可以看出,词人苏轼在作品中塑造了一个怎样的形象?

明确:

雄心勃勃、英武豪迈、挽弓劲射、保家卫国、征战沙场的英雄形象。

(2)再来分析词的内容,看作者是怎样塑造这个英雄形象的。

明确:

在这首词中,上阕写出猎,下阕写请战,场面热烈,情豪志壮,大有“横槊赋诗”的气概,

把词中历来香艳软媚的儿女情,换成了报国立功、刚强壮武的英雄气了。

上阕: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好一幅威武的群雄出猎图,勾画出一个狂飚式的人物形象:

太守出猎而“报”知人民跟随去看,其狂一也;出看而须“倾城”,其狂二也;猎必射虎,其狂三也;自比孙郎,其狂四也。

下阕:

“酒酣胸胆尚开张。

鬓微霜,又何妨!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好一个豪放不羁的个性,好一腔豪情洋溢的壮志:

鬓微霜,又何妨,此豪一也;持节云中,此豪二也;会挽雕弓;此豪三也;西北望,射天狼,此豪四也。

五、总结:

作品以出猎开始,却以将利箭射向敌人这种出人意表的结局收尾;利用巧妙的艺术构思,把记叙出猎的笔锋一转,自然地表现出了他志在杀敌卫国的政治热情和英雄气概,这就把一首生活随笔式的小词写成了充满爱国激情的作品。

读起来,韵调铿锵,气势雄浑,感情奔放,境界开阔,是一首表现了苏轼豪放风格的成功之作。

 

师范读生自读,注意词的感情基调及节奏:

1.轻声自读,圈出生字及有理解障碍的词句。

2.小组合作,交流疑难,理解词的大意

3.小组推选代表概述词意,可以合作完善。

学生自由探讨,交流。

 

师生互动

 

学生批注理解内化

 

学生批注相关知识

 

学生概述,

 

学生合作学习,教师个别进行辅导,然后集体交流。

 

师生互动

 

学生批注理解内化

 

对照板书,尝试背诵

 

学生思考、讨论,发表意见

 

学生可各抒己见

 

学生批注理解内化

作业

结合文本,合理想象,用生动的语言描写太守出猎的壮阔场面。

(100字左右)

雄姿

狂阵容

气势

词风豪放

老当益壮

豪报效国家

杀敌报国

 

学科

语文

授课时间

设计者

林开云

授课班级

(2)

教授者

林开云

课题

词五首(第五课时)

课时安排

三至五课时

课型

新授课

知识目标

1.训练朗读,培养学生的诵读能力。

结合作者的生活经历及作品的写作背景理解这五首词的内容。

2.知道诗词是通过描写哪些意象来表情达意的。

3.品味赏析

能力目标

感悟作品的思想内涵,把握作者的感情。

情感目标

欣赏和热爱大自然,培养生活的情趣。

领会词中慷慨激昂的爱国热情,激发自己的爱国情感。

教学重点

知道诗词是通过描写哪些意象来表情达意的。

教学难点

品味赏析,领会作品的思想内涵

教学方法

引导朗读点拨

教学资源

与本文相关资料、课文朗读音频资料、图片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预设

 

 

自学指导一

 

一.自学指导一(检查预习,朗读背默,初步感知)

请我们根据自己的预习,回答1、2、3题。

1、如果你是辛弃疾纪念馆的一名导游,请根据你的预习,用30—50字介绍辛弃疾。

(生介绍。

师总结要点:

南宋爱国豪放)

2、读背的第一要求是:

读准字音。

请读准加线字的字音。

陈同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