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河北省等省全国Ⅰ卷冲刺高考考前预热卷二语文试题卷.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2080296 上传时间:2023-06-04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58.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河北省等省全国Ⅰ卷冲刺高考考前预热卷二语文试题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届河北省等省全国Ⅰ卷冲刺高考考前预热卷二语文试题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届河北省等省全国Ⅰ卷冲刺高考考前预热卷二语文试题卷.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届河北省等省全国Ⅰ卷冲刺高考考前预热卷二语文试题卷.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届河北省等省全国Ⅰ卷冲刺高考考前预热卷二语文试题卷.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届河北省等省全国Ⅰ卷冲刺高考考前预热卷二语文试题卷.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届河北省等省全国Ⅰ卷冲刺高考考前预热卷二语文试题卷.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届河北省等省全国Ⅰ卷冲刺高考考前预热卷二语文试题卷.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届河北省等省全国Ⅰ卷冲刺高考考前预热卷二语文试题卷.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届河北省等省全国Ⅰ卷冲刺高考考前预热卷二语文试题卷.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届河北省等省全国Ⅰ卷冲刺高考考前预热卷二语文试题卷.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届河北省等省全国Ⅰ卷冲刺高考考前预热卷二语文试题卷.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届河北省等省全国Ⅰ卷冲刺高考考前预热卷二语文试题卷.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届河北省等省全国Ⅰ卷冲刺高考考前预热卷二语文试题卷.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届河北省等省全国Ⅰ卷冲刺高考考前预热卷二语文试题卷.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届河北省等省全国Ⅰ卷冲刺高考考前预热卷二语文试题卷.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届河北省等省全国Ⅰ卷冲刺高考考前预热卷二语文试题卷.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届河北省等省全国Ⅰ卷冲刺高考考前预热卷二语文试题卷.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届河北省等省全国Ⅰ卷冲刺高考考前预热卷二语文试题卷.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届河北省等省全国Ⅰ卷冲刺高考考前预热卷二语文试题卷.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河北省等省全国Ⅰ卷冲刺高考考前预热卷二语文试题卷.docx

《届河北省等省全国Ⅰ卷冲刺高考考前预热卷二语文试题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河北省等省全国Ⅰ卷冲刺高考考前预热卷二语文试题卷.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届河北省等省全国Ⅰ卷冲刺高考考前预热卷二语文试题卷.docx

届河北省等省全国Ⅰ卷冲刺高考考前预热卷二语文试题卷

2020届全国Ⅰ卷冲刺高考考前预热卷

(二)

语文试题卷

考生注意:

1.本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3.不得在本卷上答题,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指定区域。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①所谓文化自信就是一种文化主体对自身所处文化形态力量的准确评价和坚定自信,确信该种文化能够成功地应对文化主体面临的时代问题。

所以,文化自信就是要解决我们自近代以来,对传统文化不自信的文化心理问题,摆脱中国传统文化在当代全球化和现代化的背景下面临的困境。

②数千年来,中国传统文化一直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血脉和立身之根,是我们的庇护之所和精神家园。

但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很大一部分是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意识形态和思想文化,是为当时的统治者服务的。

自近代以来,这部分思想文化已经与时代逐渐拉开了距离,在新的时代开始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

传统文化中的相当一部分,在解决我们所面临的文化变局和疑难问题方面,表现得无能为力;在与日益东渐的西方文化侵袭的抗衡中,表现得左支右绌。

在文化主体中,甚至出现了“全盘西化”的激进主义和“固守传统”的保守主义之间的文化撕裂,这种文化撕裂一直延伸到今天,这表明,传统文化在不同时代之间存在一种“文化堕距”(指社会变迁过程中,文化集丛中的一部分落后于其他部分而呈现呆滞的现象),意味着中国传统文化已经陷入一种文化危机之中。

③无疑,文化危机既可以导致一种文化形态的衰落,也可以导向一种文化传统的创新。

就像哲学家麦金太尔所说的那样,每一种传统都有一些“边缘性”的“从属性”理论,也有一些“核心性”理论。

在遇到危机时,其对传统的冲击是从“边缘问题”到“核心问题”的。

在每一次冲击中,文化传统的主体都会“思考是否不同的对立的传统有可能提供的资源,以充分地描述和解释自己传统的失误或缺陷”。

文化传统由于运用了对立面文化传统的资源补充自己,比对方更有利于解决危机,文化传统在这一过程中得到了发展。

④可见,文化危机原本具有两面性:

它是陈旧文化的衰落,是文化新内涵生长的契机。

没有文化新内涵的生长,文化危机就会成为文化衰落的起点;而没有陈旧文化的衰落,文化新内涵的生长就会窒息。

正是在文化传统新旧内容的连续性和中断性的统一中,文化实现了它的生长性。

可见,文化危机是文化传统发展的重要契机。

这正是文化自信的理论和现实根据。

所以,中国传统文化才需要“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⑤文化不自信甚至文化自卑心理产生的根本原因,就是只看到文化危机中消极的一面,而没有看到积极的一面,没有看到文化危机会成为文化发展创新的契机。

⑥正是由于没有辩证地看待文化危机,文化主体对这些困境和危机产生了过激的心理反应,特别是在那些原来或多或少有些文化自大感的文化主体身上,形成了巨大的心理落差,于是,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不自信甚至自卑的文化心理。

这种文化心理,与中华民族的重新崛起是不相匹配的。

所以,文化自信首先要克服这种文化心理,把传统文化的困境当作文化发展的契机,通过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使传统文化转化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文化基础,同时,增强文化软实力,发扬和光大中国传统文化。

(摘编自丁立群《我们为何要文化自信》)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全盘西化”的激进主义和“固守传统”的保守主义其实都是文化不自信的表现。

B.当前中国传统文化陷入了文化危机之中,主要是因为一些“从属性”理论受到冲击。

C.文化可以利用危机的两面性,从传统新旧内容的连续性和中断性的统一中找到生长点。

D.中华民族的重新崛起离不开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第①段立足于中国传统文化所面临的现实困境,剖析了文化自信的深刻内涵和现实意义。

B.第②段分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定位和现实状况,认为传统文化存在“文化堕距”现象。

C.文章辩证地分析了文化自卑心理产生的原因,强调了要看到文化危机积极面带来的契机。

D.文章在论述文化传统可以通过对立面文化传统发展自己的观点时运用了引用论证和对比论证。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化主体面对困境和危机出现过激的心理反应,主要是因为没有辩证地看待文化危机。

B.当前我国传统文化虽然出现危机,但由于运用了对立面文化传统补充自己,得到了新的发展。

C.当出现文化困境和危机时,那些自卑感强的文化主体更容易形成巨大的心理落差。

D.中国传统文化只要克服不自信甚至自卑的文化心理,定能克服西方文化侵袭带来的困难。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按照2016年现价评估,全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每年产生的生态效益总价值量为1.38万亿元,相当于工程总投入的2.7倍。

其中,涵养水源4490亿元、保育土壤1146亿元、固碳释氧2199亿元、林木积累营养物质143亿元、净化大气环境3438亿元、生物多样性保护1802亿元、森林防护606亿元。

(摘编自《工程效益明显退耕还林还草生态民生双赢》)

材料二 退耕还林还草工程使3200万退耕农户从政策补助中户均直接受益9800多元。

在四川丘陵、盆地周围地区,有400多万劳动力因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得以转移,外出务工年创收217亿元。

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不再限定还经济林的比例,各地退耕还经济林的热情高涨,仅2016年全国退耕还经济林就达到818万亩,以此为基础发展起来的林特产品和休闲观光旅游产业成为农民致富的新途径。

实践证明,退耕还林还草是改革农村生产生活方式、建设生态文明的宏伟战略,广大农民改变了传统生产和生活方式,通过发展新型生态经济,开发林草多种功能,实现百姓富、生态美与乡村振兴的有机统一。

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实施,加快了国土绿化进程,对我国新增绿量和地球变得更绿做出了重大贡献。

在贵州,新一轮退耕还林对近年来全省森林覆盖率每年提高1个百分点发挥了重要作用,扭转了治理区生态恶化的趋势。

长江水利委员会的专家认为,长江输沙量减少,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功不可没。

在陕西延安,20年累计退耕还林1077万亩,植被覆盖率从退耕前的46%提高到2017年的81.3%,绿色边界向北推移400多公里,土壤侵蚀模数由每年每平方公里9000吨降为1077吨,年入黄泥沙由2.58亿吨降到0.31亿吨,降幅达88%。

过去水土流失一向严重的黄土高原今日为世界提供了生态修复的成功样本。

(摘编自《世界生态建设史上的奇迹——写在我国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取得突出成效之际》)

材料三 退耕前,盲目的毁林开垦和陡坡地、沙化地耕种,给我国造成了严重的水土流失和风沙危害,使得洪涝、干旱、沙尘暴等自然灾害频频发生,国家的生态安全受到严重威胁。

困境中,人们开始认识到:

牺牲生态换生存,其结果是连生存也保不住——这就是违背自然法则的恶果。

此时,退耕还林还草的战略决策,让人们得以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

“树上山,粮下川,羊进圈,该种粮食的地方种粮食,该种草的地方种草,该种树的地方种树”,退耕还林还草将人类欠下的生态账补偿给自然,由过去的征服自然、改造自然转变为顺应自然、尊重自然和保护自然。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生态建设工程,退耕还林还草也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解决全球生态问题做出了巨大贡献,成为中国政府高度重视生态建设、认真履行国际会约的标志性工程,美国、欧盟、日本、澳大利亚等3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纷纷对我国的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给予了高度评价。

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格蕾琴·戴利通过深入研究指出,退耕还林还草是一个极大的创新项目,已经在中国取得了显而易见的成效,其他国家应重视并学习中国的经验,将中国当成一面镜子。

(摘编自《退耕还林还草改变的不只是山水》)

4.下列对材料一的分析与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我国启动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20年来,总投入巨大,全国已实施退耕还林还草5亿多亩,工程总投入超讨5000亿元。

B.两轮退耕还林还草中林地面积、人工草地面积分别增加5.02亿亩、502.61万亩,相应比例显示,我国更重视退耕还林。

C.我国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实施区域与上一轮相比,增加了8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增长幅度较大。

D.我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每年产生的生态效益很可观,表现在涵养水源、保育土壤、固碳释氧、净化大气环境等方面。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对退耕农户实施政策补助,使退耕农户在经济上直接受益,另外,在一定程度上转移了劳动力,农民能够外出务工创收。

B.由于新一轮退耕还林不限定还经济林的比例,各地积极退耕还经济林,农民转变观念,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林特产品和休闲观光旅游产业。

C.我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实施减少了长江输沙量,使黄土高原过去水土流失非常严重的现象得到缓解,为世界提供了生态修复的成功样本。

D.中国政府表明高度重视生态建设、认真履行国际公约的态度,受到了美国、欧盟、日本、澳大利亚等3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高度评价。

6.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我国退耕还林还草的重要作用。

(6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人同此心老舍

他们三个都不想作英雄。

年岁,知识,理想,都不许他们还沉醉在《武松打虎》或《单刀赴会》那些故事中。

可是,他们困在了亡城。

只有一个缝留给他们——低首去作行尸走肉。

王文义是三个中最强壮的。

差一年就大学毕业了,敌人的炮火打碎他的生命的好梦。

假若他愿意等着文凭与学士的头衔,他便须先承认自己是亡国奴。

他把墙上的一面小镜打得粉碎,镜中那对大而亮的眼,那个宽大的脑门,那个高直的鼻子,永将不能被自己再看见,直到国土收复了的一天。

他把范明力和吴聪找了来,两个都是他的同年级而不同学系的学友。

“有了办法没有?

”“我们逃吧?

”吴聪试着步儿说,语声似乎是被羞愧给管束住。

“逃?

”王文义低声地问,而后待了半天才接了摇头:

“不,不能逃!

到哪里去?

为什么逃?

难道这里不是我们的土地?

”“我也这么问过自己”,吴聪的语声高了些,“我是这么想:

咱们死在这里太可惜,而且并没有什么好处。

“是的,我们是受过高等教育的,可惜;三个人的力量太小,无益。

”王文义点着头说。

忽然,他立了起来:

“可是,亡国奴是没有等级的,一个大学生和一个洋车夫没有丝毫的分别;再从反面来说,在为国牺牲上,谁的血洒在地上都是同样的有价值。

我不逃,我要在这里死。

”“我明白了你的意思!

”范明力的厚嘴唇撇动着,“死不是为急速结束这一生,而是把一点不死的精神传延下去。

“好吧,”吴聪把窄胸挺起来,“说你的办法吧!

我愿意陪伴着你们去死!

“我们先立誓!

“吴聪,范明力,王文义,愿为国家而死,争取民族的永远独立自由!

在驴儿胡同的口上,无论冬夏老坐着一个老婆婆。

她的职业是给穷人们缝补缝补破鞋烂袜子,老少男女都呼她“好妈妈”。

有人说,她本是姓“郝”的。

她不识字,不晓得国家大事,可是她知道恨日本。

现在,满天飞的,遍地跑的,杀人的,放火的,都是日本。

最使她不痛快的,是马路那边站岗的那个兵。

他的长刺刀老在枪上安着,在秋阳下闪着白亮亮的冷光,他的脚是那么宽,那么重,可那是“咱们”的地。

凡是能来杀或打这个兵的,她便应当呼之为——容或她会说这个——英雄,只要他敢去收拾那个兵。

啊,那兵又换班了。

我们的英雄啊,怎么还不来?

还不来?

老妈妈盼祷着。

好消息来了!

拉车的王二拿着双由垃圾堆上拾来的袜子,蹲在她旁边,他偷偷说:

“好妈妈,听说我们两个小伙子,把他们的一车炸弹全烧完,还打死他们五六个兵!

”“听说那俩小伙子是跑进一家小肉铺去,跑进去就没影儿啦。

好妈妈,你看肉铺的人也真有胆子敢把俩小伙子放走!

我们有骨头的,好妈妈?

好妈妈几天没用过的笑容,由心中跳到脸上。

“要是有人敢打那边的那个东西,我也敢帮忙,你信不信?

”“我怎么不信?

我要有枪,我就敢过去!

有了一个不怕死的,接着就有十个,一百个,一千个,是不是,对不对?

第二天,都快到收活的时候了,来了个面生的小伙子,大眼睛,宽脑门,高鼻子。

好妈妈刚要拿针,那个小伙子拦住了她。

“明天我来取吧,天快黑了。

回家吗?

一块儿走?

”一同进了驴儿胡同,少年低声地问:

“这条胡同里有穿堂门没有?

“你是好人!

”好妈妈点头赞叹,“我告诉你,这里路南的第十个门,有个后门,可是没法打穿堂儿,那是人家的住宅呀。

少年没有言语。

好妈妈慢慢的想出来:

“行!

我要准知道你什么时候来,我可以托咐倒脏土的李五给你们开开门。

“我明天早晨八点来!

“就是卖杏茶的周四过来的时候?

“好!

卖杏茶的过来,那个门得开开!

“你知道我要干什么?

“知道!

你的心,我的心,都是一样!

次日,好妈妈早早就到了。

“杏儿——茶哟。

”周四就快到她面前了,她的眼几乎不能转动。

忽然,直象一条黑影儿,由便道上闪到马路边的一棵柳树后,紧跟着,枪响了,一声两声。

那个兵倒在了地上。

南边北边响了警笛,那条黑影闪进了驴儿胡同。

也就是刚四点钟吧,她想收活回家,她的心里堵得慌,正在这么想,取袜子的来了!

她几乎不肯相信自己的眼睛!

他蹲在一旁,看着袜子,低声地问:

“早晨我打死他没有?

好妈妈微微一摇头。

“他装死儿呢,一会儿就爬起来了。

”“呕!

下回得用炸弹!

“你要是有枪啊,给王二一支,他也愿意干。

“有的是人,妈妈!

“哎,下回来,打准一点!

”好妈妈的心里又不堵得慌了。

他们三个又坐在一处,互相报告着工作,并且计划着以后的办法。

王文义不得意,也不失望:

“咱们的成功与失败都没关系,唯一的好处是把未死的人心给激动起来了。

咱们的心,大家的心,都并差不很多。

我们只是作了应该作的事,至多也不过是先走了一步而已。

好吧,我们商量明天的事好吧。

(选自老舍《火车集》,有删减)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他们三个都不想作英雄……可是他们困在了亡城。

”小说一开头就交代了王文义等人所面临的困境和内心的矛盾。

B.年老的好妈妈没有知识,也不懂国家大事,可是在国难当头之际却深明大义,无所畏惧,表现出一颗赤诚的爱国之心。

C.小说第二部分集中写了抗击侵略者的具体场景,“大眼睛,宽脑门,高鼻子”的小伙子刺杀敌人未能成功,好妈妈非常失望。

D.在王文义看来,行动的意义在于“把未死的人心给激动起来了”。

小说以“人同此心”为题,简练明确,内涵丰富。

8.小说通过塑造人物形象来表现主题,请简要分析作品在人物形象塑造上的特点。

(6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人同此心》这篇小说在谋篇布局上有哪些特色?

请从《红楼梦》《大卫·科波菲尔》《巴黎圣母院》三部名著中任选一部为例,谈谈你对其谋篇布局特点的体会。

(6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尹焞字彦明。

少师事程颐,尝应举,发策有诛元祐诸臣①议,焞曰:

“噫,尚可以干禄乎哉!

”不对而出,告颐曰:

“焞不复应进士举矣。

”于是终身不就举。

靖康初,种师道荐焞德行可备劝讲,召至京师,不欲留,赐号和靖处士。

户部尚书梅执礼等人合奏:

“河南布衣尹焞学穷根本,德备中和,近世招延之士无出其右者。

朝廷特召,而命处士以归,使焞韬藏国器,不为时用,未副陛下侧席求贤之意。

望特加识擢,以慰士大夫之望。

”不报。

次年,金人陷洛,焞阖门被害,焞死复苏,门人舁置山谷中而免。

绍兴四年,止于涪。

涪,颐读《易》地也,辟三畏斋以居,邦人不识其面。

侍读范冲举焞自代,授左宣教郎,以疾辞。

范冲奏给五百金为行资,遣漕臣奉诏至涪亲遣。

六年,始就道,作文祭颐而后行。

高宗渡江,赵鼎去位,张浚独相,上章荐焞,谓其所学所养有大过人者,乞令江州守臣疾速津送至国门,复以疾辞。

上曰:

“焞可谓恬退矣。

”诏以秘书郎兼说书,趣起之,焞始入见就职。

未几,称疾在告,除权礼部侍郎兼侍讲。

时金人遣张通古、萧哲来议和,焞上疏曰:

“臣伏见本朝有辽、金之祸,亘古未闻,中国无人,致其猾乱。

今又为此议,则人心日去。

不识陛下未尝深谋而熟虑乎,抑在廷之臣不以告也?

”又移书秦桧言:

“今北使在廷天下忧愤若和议一成彼日益强我日益怠侵寻朘削天下有被发左衽之忧天下之人痛恨切骨,金人狼虎贪噬之性,不言可见。

天下方将以此望于相公,觊有以革其已然,岂意为之已。

甚乎。

”疏及书皆不报,于是焞固辞新命。

引年告老,转一官致仕。

十二年,卒。

(节选自《宋史·列传第一百八十七》)

[注] ①元祐诸臣:

宋徽宗崇宁元年(1102),奸臣蔡京把反对王安石变法的司马光等保守派官员视为奸党,称为“元祐党人”,加以打击。

程颐名列其中。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今北使在/廷天下忧愤/若和议一成/彼日益强/我日益怠/侵寻朘削/天下有被发左衽之忧/

B.今北使在/廷天下忧愤/若和议一成/彼日益强/我日益怠/侵寻朘削天下/有被发左衽之忧/

C.今北使在廷/天下忧愤/若和议一成/彼日益强/我日益怠/侵寻朘削天下/有被发左衽之忧/

D.今北使在廷/天下忧愤/若和议一成/彼日益强/我日益怠/侵寻朘削/天下有被发左衽之忧/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发策,指发出的策问。

古代科举考试把试题写在策上,令应试者作答,称为策问,内容常关涉国家大事。

B.处士,古代指有才能而不被赏识、不被重用的官员,后来也泛指有才德而隐居不愿做官的读书人。

C.布衣,即麻布制成的衣服,古代平民不能着锦绣之服,多着布衣,因而常用“布衣”来借指平民。

D.致仕,指古代官员交还官职,即退休。

官员正常退休叫作“致仕”,源于周代,汉朝以后形成固定制度。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尹焞敬待老师。

他因不愿诋毁老师程颐而放弃科举考试;朝廷征召他,他祭祀老师之后才上路。

B.尹焞德才兼备。

户部尚书梅执礼等人认为,在学问和品德方面,近年招揽的士人没有能超过他的。

C.尹焞淡泊仕途。

他多次受到举荐和征召,但屡次推辞,皇上认为他“恬退”而授予“处士”之号。

D.尹焞反对议和。

金人遣使议和,他上书朝廷并致信秦桧,直陈和议的危害,但都没有得到回复。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使焞韬藏国器,不为时用,未副陛下侧席求贤之意。

(5分)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不识陛下未尝深谋而熟虑乎,抑在廷之臣不以告也?

(5分)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4~15题。

送严士元刘长卿①

春风倚棹阖闾城②,水国春寒阴复晴。

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

日斜江上孤帆影,草绿湖南万里情。

君去若逢相识问,青袍③今已误儒生。

芙蓉楼送辛渐王昌龄④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注] ①刘长卿:

中唐诗人,官至监察御史,屡次遭贬。

刘长卿与好友严士元在苏州相逢,短暂相聚后又送严去湖南。

②阖闾城:

苏州城。

③青袍:

贞观四年规定,八品九品官员的官服是青色的。

④王昌龄:

盛唐诗人。

作此诗时诗人被贬为江宁县丞。

14.对刘长卿的《送严士元》一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倚”字将春天拟人化,表现朋友相见的喜悦心情;“寒”字写出春寒料峭,也为诗人与朋友的相别营造氛围。

B.颔联分别从视觉和听觉方面描写景物,“细”得看不见,“落地”听不到。

诗中景物之柔美,给人以惬意心情。

C.“日斜江上孤帆影”一句描写落日去帆的景象,暗含作者与友人盘桓到日暮仍恋恋不舍及相遇又别离的复杂情思。

D.“草绿湖南万里情”属于远景描写,既点出了朋友所去之地是遥远的湖南,又蕴含了朋友之间的依依惜别之情。

15.试比较刘诗的尾联“君去若逢相识问,青袍今已误儒生”与王诗的“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分析两首诗的主人公在个人经历和情感上的异同点。

(6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

(1)《诸葛亮集》中有这样的话:

“赏不可不平,罚不可不均。

”这与《出师表》中的“▲,▲”两句意思一致。

(2)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中的两句诗“▲,▲”,从植物的变化写出早春的景象。

(3)在《赤壁赋》中,苏轼用“▲,▲”两句概括了曹操的军队在攻破荆州后顺流东下的军容之盛。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中国人擅长在石头上进行书法创作,取▲的材料气质,达到永存文字的理想。

石头取材方便、质地坚硬、体量巨大、保存容易、镌刻困难、端正严肃、▲等特性,让石头上的书法与其他材料上的书法,早早有所区别。

(  ▲  )但秉承的文明理念、拥有的核心价值始终保持一致,就是代表仪式与权力。

金属出现时,正是文字发展成熟的关键期,在如此珍贵的材料上铸造文字,与当时使用文字的重要地位相匹配。

先秦的金文,甚至更久远的甲骨文,它们的一些基本特点,都被后来石头上的书法所继承。

随着青铜文明很快退出历史舞台,石头上的书法成为可以和纸张上的文字相抗衡的唯一的书写形式。

摩崖是中国人创造的、体量最大的书法,选址多在断崖峭壁之上,因此其内容与形式必须与所处环境

▲,既突出周围景观地貌的主题,起到点题作用,又隐身于大山大水之间,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

“石文”兴起的初期,正是纸张发明的时候。

其后,石头上的书法与纸张上的书法交织前行,聪明的中国人充分利用石头与纸张不同的载体特性,▲,各自发挥长处,共同建构中国文字、文化与文明的摩天大厦。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亘古不灭 朴素无华 息息相关 扬长避短

B.亘古不灭 朴素无华 休戚相关 相得益彰

C.亘古不变 质朴无华 息息相关 扬长避短

D.亘古不变 质朴无华 休戚相关 相得益彰

18.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石头与书法的这种结合被中国人巧妙地利用了,创造性地发明了许多不同的样式。

B.中国人巧妙地利用了石头与书法的这种结合,许多不同的样式被创造性地发明了。

C.中国人巧妙地利用了石头与书法的这种组合,创造性地发明了许多不同的样式。

D.中国人巧妙地利用了石头与书法的这种结合,创造性地发明了许多不同的样式。

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青铜文明很快退出历史舞台之后,石头上的书法成为唯一可以和纸张上的文字相抗衡的书写形式。

B.随着青铜文明很快退出历史舞台,石头上的书法成为唯一可以和纸张上的文字相抗衡的书写形式。

C.随着青铜文明很快退出历史舞台,石头上的书法成为唯一可以和纸张上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家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