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苏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2086607 上传时间:2023-06-04 格式:DOCX 页数:204 大小:136.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版苏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4页
新版苏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4页
新版苏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4页
新版苏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4页
新版苏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4页
新版苏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4页
新版苏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4页
新版苏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4页
新版苏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4页
新版苏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4页
新版苏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4页
新版苏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4页
新版苏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4页
新版苏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4页
新版苏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4页
新版苏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4页
新版苏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4页
新版苏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4页
新版苏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4页
新版苏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4页
亲,该文档总共20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版苏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docx

《新版苏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版苏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docx(20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新版苏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docx

新版苏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

XXXXXXXXX小学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二册

设计人及执教人XXX

二0一七年八月

 

目录

教学计划4

课程表9

学生坐次表9

学习测查记录表10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3)13

第一单元单元分析17

识字1蓝天大雁秋凉18

识字2城楼红灯金水桥22

识字3笔灶尖歪尾看26

识字4苗描喵猫瞄锚29

练习一33

第二单元单元分析37

1秋游37

2英英学古诗45

3乡下孩子51

练习254

4夕阳真美58

5送给盲婆婆的蝈蝈63

6火红的枫叶67

7古诗词两首忆江南敕勒川70

练习三77

第四单元教材分析80

8小鹰学飞81

9青蛙看海86

10狼和小羊91

11狐狸和乌鸦98

练习4103

第五单元单元分析105

识字5106

识字6111

识字7114

识字8117

练习五119

第六单元单元分析121

12要好好学字122

13朱德的扁担126

14大禹治水130

15孔繁森134

练习6137

第七单元单元分析139

16云房子140

17灯笼果144

18古诗两首150

19绿色的和灰色的157

20美丽的丹顶鹤161

21我叫黑脸琵鹭166

22小动物过冬172

练习8178

贵阳市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

 

教学计划

 

学校:

任课教师:

XXX

任教班级:

二年级

任教学科:

语文

 

2017年8月17日

一、上学期成绩统计

平均分

及格率

优分率

低分率

二、教材分析及学情分析

主要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及要求

重难点及措施

学情分析

三、教学进度计划与实施

周次

教学内容

起止页数

作业布置

作文(实验)次数

实施情况

备注

次数

题数

1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3

1-3

2

识字1识字2识字3

4-9

3

识字4练习11秋游

10-20

4

2英英学古诗3乡下孩子

21-26

5

练习24.夕阳真美

5.送给盲婆婆的蝈蝈

27-36

6

6火红的枫叶

37-40

国庆

7

7古诗词两首练习3

8小鹰学飞

41-52

8

9青蛙看海10狼和小羊

53-61

9

11狐狸和乌鸦练习4

62-69

10

识字5识字6

70-73

11

识字7识字8

74-77

12

练习512要好好学13朱德的扁担

78-91

13

14大禹治水15孔繁森

92-99

14

练习616云房子17灯笼果

100-111

15

18古诗两首练习7

112-118

16

19绿色的和灰色的20美丽的丹顶鹤

119-126

17

21我叫黑脸琵鹭22小动物过冬

127-134

18

练习8复习

135-137

19

总复习

20

总复习

四、培“优”助“困”计划

周课时数

8

学校审查意见

(学校审查确认后,及时返回给任课教师。

学期结束交学校存档)

2017年月日

 

五、本学期成绩统计及质量分析

成绩统计

平均分

及格率

优分率

低分率

 

年月日

 

课程表

星期

科目

时节

下午

1

2

3

4

5

下午

1

2

3

4

 

学生坐次表

 

学习测查记录表

序号

姓名

小测

期考分

1

2

3

4

5

6

7

8

总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序号

姓名

小测

期考

1

2

3

4

5

6

7

8

总分

39

40

41

42

43

44

45

时间

查阅单位(人)

查阅记录

查阅结论

(优、良、中、差等级)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3)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仔细观察,使学生了解课外阅读的内容和形式,勤于朗读背诵,乐于课外阅读。

2.训练正确的朗读.背诵方法。

3.逐步养成乐于课外阅读的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良好的学习习惯涉及范围很广,需要训练的内容也很多,本册教材是在前两册强调培养掌握正确的读写姿势和专心倾听,勇于发言,认真写铅笔字的良好习惯的基础上,又提出了朗读.背诵和阅读课外书报等方面的内容,学生在朗读和背诵方面已掌握一些方法,阅读课外书报的兴趣习惯还需在今后的教学中严格训练,持之以恒进行培养。

教学准备:

图片、若干卡片教学安排:

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指导学生仔细观察课本插图或教学挂图,使学生了解朗读的形式,培养学生勤于朗读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掌握正确的朗读姿势。

教学准备:

有关挂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在一年级我们已经学习了哪些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正确的写字姿势.专心倾听勇于发言……)

是呀,这些有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我们才能把语文这门课学得更好。

现在我们升入了二年级,我们需要有更多的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顺利地学好语文,小朋友,你们想要吗?

二、指导看图1.2

1.图上的小姑娘在干什么?

2.仔细观察她的朗读姿势,她是怎样朗读的?

小结:

朗读时要身正.肩平.双手拿书,双臂平放。

三、模仿评价

1.请几个学生练习读书姿势,其余学生观察评价。

2.小结:

如果姿势不正确,会对人体有影响,身不正肩不平容易引起脊柱弯曲,两臂不自然平放,朗读时会感到吃力,目光与课本不能保持垂直,课本上的

字就不容易看得真切,眼与课本的距离不能保持一尺,过远过近都会影响视力。

3.指导看下图,全班同学的朗读姿势怎么样?

4.全班朗读,指名分组观察,交流。

巡视纠正。

二、集体训练

1.复习要领。

2.指名几位学生摆正朗读姿势一齐朗读。

3.评价指出:

朗读时不仅要姿势正确,还要做到口齿清楚,声音嘹亮,态度大方,字字入目,句句过心,正确流利,富有情感,神情专注,边读边想。

4.正确的朗读姿势需要我们在平时每一次朗读时加以注意,经常地进行朗

读,养成良好的读书姿势。

三、总结:

一年级时,我们已经知道了读书写字的姿势,掌握了握笔的方法,还知道了保护视力的一些要求,今天我们又知道了朗读的姿势和要领,以后我们要天天坚持,持之以恒,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指导学生仔细观察课本插图,使学生了解背诵形式,训练正确的背诵姿势及

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背诵习惯。

教学重点:

训练学生掌握背诵姿势及方法,逐步培养良好的背书习惯。

教学准备:

教学挂图。

教学设计:

一、整体感知画面

1.指导观察顺序:

从左到右,从上到下。

(1)全班集体背诵。

(2)指导学生看图背诵。

(3)同桌互相检查背诵。

(4)一位女同学在家长面前背诵。

(5)课后相互检查背诵。

2、指导学生观察集体背诵图1.2

1.背诵时课本和文具盒怎样摆放?

2.这些同学怎样坐的?

小结:

身正肩平,交臂平放,眼向前方,态度认真。

3.背诵时还要注意什么?

(声音响亮,边背边想,正确流利,富有情感)

4.全班学生模仿图上的学生,集体背诵一段已学过的课文。

5.请同学们猜一猜,图上的同学背诵的是哪篇课文?

6.看图背诵有什么好处呢?

要注意什么?

(图中有文,文中有图,按序背诵。

三、介绍你以前是怎样背诵的呢?

1.在背诵以前就要把课文反复朗读,做到不多字.不漏字.正确.流利.有感情。

2.在背诵时,边背诵边想象课文中所写的景象,按照顺序来背诵。

3.在背诵时同样做到不多字.不漏字.正确.流利.有感情。

四、观察三幅小图,按图模仿训练

1.观察图3:

图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

他们背诵时怎样?

2.看图4:

图上的人在干什么?

感情怎样?

妈妈怎样?

3.看图5:

小朋友们态度和姿势怎样?

4.小组模仿,同桌交换相互检查背诵。

5.请你用上“有的……有的……有的……有的……”来说说图上的这些小朋友在哪儿,又是怎样进行背诵的。

你还想在哪儿怎样进行背诵呢?

五、总结

本课我们通过学习,掌握了背诵的正确姿势,要领,了解了背诵的形式,知道了看图背诵的方法。

今后,我们在学习课文时要多读.勤背,乐背。

这样你肚子里故事就会越来越多。

难怪,有的小朋友能成为故事大王呢。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了解课文阅读的内容和形式,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逐步培养阅读的好

习惯。

教具准备:

图片

教学过程:

一、观察图:

1.从第一幅图上你看到了什么?

2.图上的一位小同学借到了一本心爱的课外书,他多开心呀!

3.你知道为什么这位小同学得到一本课外书就会这么开心呢?

出示几条格言: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饭可一日不吃,书不可一日不读。

4.说说你知道谁经常爱读课外书的。

多读书,能使我们增长知识,开阔眼界,不断进步,还能使我们学会写文章,我们从小就要养成良好的爱读课外书的习惯。

5.看图2

阅读课外书报与朗读的姿势一样,态度认真,神态专一,但为了保持阅读的安静,阅读时要做到眼看.心记,不出声。

6.观察图3:

小同学在干什么?

表情怎么样?

7.小结:

从这三幅图我们可以看出同学们借到一本心爱的书时那么高兴阅

读时又是那么专心,在挑选课外书时那么认真。

二、观察下面两幅图,请你说说他们在什么地方干什么。

小朋友在图书馆.阅览室挑选.借阅图书和看报纸。

他们有的在精心地挑选自己喜爱读书,有的在老师那儿进行登记,有的在认真地阅读,他们都非常的安静。

有的小朋友读到有趣的内容就轻声地告诉旁边的小朋友,与同学分享。

三、小结

当你与书交上朋友后,你会得到无穷的快乐,因为她会让你懂得许多知识,成为小博士;她会让你了解一些新闻,成为百事通;她会让你有无穷无尽的故事,成为受人欢迎的故事大王……

第一单元单元分析

第一单元共有四篇归类识字的课文。

第一课通过“词串”,向我们介绍了金秋富有诗情画意的美景。

全课共分四组词语。

第二课也是采用“词串”形式描绘了天安门广场国庆大典盛大的场面。

全课的第一组词语表现天安门城楼的景色;第二组词语表现国庆阅兵式场面;第三组词语表现人民群众欢庆的场面;第四组词语表现了中国的突飞猛进。

第三课属于看图会意识字,课文通过形象的图画来揭示会意字的构字特点。

第四课是形声字归类识字。

由5个偏旁“苗”组成5个形声字,再由这5个形声字分别组成词语,然后用一部分生字编人后面的儿歌。

这个单元主要任务是识字写字。

要使学生在识字的同时,与认识事物相结合,发展语言与发展思维相结合,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

同时帮助学生认识象形字和会意字的造字规律及形声字形旁表义、声旁表音的特点。

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要注意识字与写字相结合,培养良好的写字习惯。

识字1蓝天大雁秋凉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蓝、凉、银”等6个生字,认识“雁、霜、游”3个生字。

2.能够有序观察图画,将图画上的事物与文中所出示的词语联系起来,并在朗读词串的过程中积累词汇。

3.感受秋天景物的特点,初步了解传统节日重阳节的风俗习惯,激发热爱大自然、热爱秋天的感情。

教学重点:

正确朗读字词,掌握汉字书写要领,能够按照字的结构以及笔顺将生字写得正确美观。

教学难点:

能够准确地建立画面与词语之间的联系,感受秋天景物的特点。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词串。

2.认识本课“雁、霜、游”3个生字,学会并美观书写“蓝、凉、银”3个生字。

3.能有序观察插图,建立画面与词语之间的联系,并初步感知秋天的画面美。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课件播放视频画面《秋天多美丽》,引导学生边观察画面边聆听歌曲,同时说一说自己从歌曲中都听懂了什么(秋天很美丽……),学生适时交流自己对秋天的感知(风变凉了,各种叶子变得五颜六色,大雁开始向南飞去……)。

2.小结引题:

是啊,秋天的大自然是很美丽的。

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美丽的秋天。

(板书:

识字1)

二、图文对照,学习词语

1.引导学生借助拼音自主拼读词语,注意读准字音。

2.同桌间相互检查自主拼读情况,适时予以指导。

3.再读四组词串,想想自己都从中读懂了什么(秋天到了,天气变凉了,大雁开始往南方飞去……)。

教师适时归纳:

是啊,秋天到了,大自然正在悄悄发生奇妙的变化,不信你们看——(出示课文插图)

4.引导学生按照从上到下的顺序认真观察图画,看看图画上都有哪些事物,试着从中找出对应的词语。

5.学生说图(图上有蓝天、大雁……),教师适时出示词语卡片“蓝天、大雁、红叶、金菊、银霜、儿童”等。

小组开火车朗读词语,教师适时进行字词朗读纠正,重点提醒学生注意读准“蓝”的声母是边音“l”,“霜”是后鼻音,且中间的介韵母“u”不能丢了。

6.图文对照,检查词串朗读情况。

(1)完整出示四组词串,引导学生边读边对照插图想一想:

在这些词语中,哪些是画上所没有的?

用笔准确圈出来。

(2)学生交流自己的思考、圈画情况(秋凉、远足……),教师适时在课件中用不同颜色强调相关词语“秋凉、远足、老人、登高、重阳”,指名轮读几个

词语,注意提醒朗读“凉、重”是后鼻音,同时“重”是多音字,在这里读“chóng”。

(3)指名分别朗读四组词串,注意指导读准词串之间的停顿。

7.指导学生将四组词串连起来朗读,教师适时再次进行范读指导。

三、指导书写,巩固识字

1.课件出示文中生字“雁、霜、游、蓝、凉、银、远、戏、重”,小组开火车朗读、指读、抢读生字,教师再次根据朗读情况进行字音纠正,注意“银”是前鼻音。

2.认真观察生字,看看自己都有哪些巧记生字的方法(“霜”跟雨有关,所以上面有个“雨”部;“游”与水有关,所以左边有个三点水部……)。

教师适时提醒学生明确“霜、游、银、凉”等字都可以利用形义结合的方法进行识记,同时引导他们试着进行扩词练习。

3.继续出示生字“蓝、凉、银”,引导学生想想这三个生字书写时在结构和笔画等方面都需要注意些什么(“蓝”是上下结构,书写时要紧凑;“凉”左边是“两点水”,不能写成“三点水”……)。

教师适时进行范写指导,重点提醒学生注意“蓝”是“艹”,中间部分要写得略小,下面“皿”要写得扁而略宽,最后一笔横画要长;“凉”右边“京”的两点要对称;“银”右边部分的倒数第二笔是短撇,不能写丢了。

4.学生书空练习并描红、临写生字,教师巡视检查指导,根据学生的书写情况适时予以强调指导,提醒他们将生字写得端正、匀称。

四、课堂小结

1.交流反馈:

指名学生结合插图以及词串说一说自己对秋天的感受(秋天的景物很美……)。

2.教师小结:

孩子们,秋天的景物到底都是如何的美呢?

下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识字1》,相信大家一定会对秋天有更多的了解。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词串。

掌握“远、戏、重”3个生字的书写要领。

2.图文对照,进一步体会秋天的景物特点,激发热爱自然、热爱生活之情。

3.初步了解重阳节的风俗习惯及文化内涵,不断丰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引入学习

1.抽取课文生字卡片“雁、霜、游、蓝、凉、银、远、戏、重”等,指名学生朗读生字,同时试着进行组词、扩词练习。

小组开火车正确朗读生字。

2.谈话引入:

孩子们,秋天在我们的眼中是美好的。

这节课,我们继续走进美丽的秋天,去近距离地感受它带给我们的不一样的感受。

二、探究交流,感知词义

1.学生自主朗读词串,结合自己的生活认知边读边思考:

在这些描写秋天景物的词语中,哪些是自己熟悉或知道的?

试着用自己的话准确地跟同伴进行介绍。

(1)指名说说自己的学习情况(秋天的时候,大雁要到南方过冬,它们喜欢排成“人”字形或“一”字形在天空中飞翔,还发出叫声呢……),教师根据学生的描述适时播放各种景物的图片,简单补充“秋凉”“银霜”的知识(秋天气温逐渐降低,让人感到凉爽,当气温低到一定的程度,空气中的水蒸气就会凝结成白色的霜)。

(2)适时出示课文第一、第二两组词串,引导学生说说想想两组词串所描绘的画面给自己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教师归纳板书(自然:

色彩丰富),引导学生从中找出表示色彩的词语(蓝、红、金、银),同时课件再次出示蓝天、红叶、金菊银霜的图片,让学生再次感受秋天景物的美好特点。

2.质疑交流:

看到这样美好的秋天的大自然,孩子们,你们最想干什么呢(想到大自然中去游玩、欣赏美好的秋色……)?

课件出示词串“儿童、远足、游戏”,指名朗读。

(1)引导学生交流对“远足”的理解,教师适时补充(比较远的徒步旅行)。

(2)课件出示儿童在秋天的大自然中玩耍的画面,引导学生观察图想象孩子们的心情,教师小结板书(心情愉快),同时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三组词串,注意读出儿童快乐的心情。

3.过渡:

其实不光是我们的孩子,秋天到了,老人们也喜欢一项健身项目,你们知道是什么运动吗(登高)?

课件适时出示重阳登高的画面,引导学生说说对重阳节的了解,教师简单介绍“重阳节”(每年农历的九月初九这一天,民间有登高的风俗,故重阳节又叫“登高节”“重九节”等,现代社会,人们常在此日组织敬老活动),并补充出示古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指导学生朗读诗句,同时简单了解重阳节的风俗习惯。

4.指导学生分组轮读四组词串,注意提醒学生读出词语间的短暂停顿,同时边读边在脑海中想象秋天的景物特点以及人物活动的画面。

三、拓展延伸,积累词语

1.引导学生再次自主朗读词语,把自己喜欢的事物圈出来,想一想自己为什么喜欢它。

2.课件出示“我喜欢,因为”的句式,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认知试着将话说明白、流畅(范例引导:

我喜欢蓝天,因为它就像一块巨大的蓝宝石),学生仿照老师的范例进行想象与表述。

3.谈话过渡:

这么美好的秋天,的确让人心中充满了喜爱之情。

孩子们,你们愿意融入到这么美的秋色中吗?

那好,就让我们美美地读出自己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