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广东省湛江市大成中学高二下学期月考政治试题 解析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2086656 上传时间:2023-06-04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9.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广东省湛江市大成中学高二下学期月考政治试题 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学年广东省湛江市大成中学高二下学期月考政治试题 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学年广东省湛江市大成中学高二下学期月考政治试题 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学年广东省湛江市大成中学高二下学期月考政治试题 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学年广东省湛江市大成中学高二下学期月考政治试题 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学年广东省湛江市大成中学高二下学期月考政治试题 解析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学年广东省湛江市大成中学高二下学期月考政治试题 解析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学年广东省湛江市大成中学高二下学期月考政治试题 解析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学年广东省湛江市大成中学高二下学期月考政治试题 解析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学年广东省湛江市大成中学高二下学期月考政治试题 解析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学年广东省湛江市大成中学高二下学期月考政治试题 解析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学年广东省湛江市大成中学高二下学期月考政治试题 解析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学年广东省湛江市大成中学高二下学期月考政治试题 解析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学年广东省湛江市大成中学高二下学期月考政治试题 解析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学年广东省湛江市大成中学高二下学期月考政治试题 解析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广东省湛江市大成中学高二下学期月考政治试题 解析版.docx

《学年广东省湛江市大成中学高二下学期月考政治试题 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广东省湛江市大成中学高二下学期月考政治试题 解析版.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学年广东省湛江市大成中学高二下学期月考政治试题 解析版.docx

学年广东省湛江市大成中学高二下学期月考政治试题解析版

大成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月考政治试题

学校:

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考号:

___________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共60.0分)

1.2017年我国将继续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创新发展为第一动力,带出协调、绿色、开放发展新局面,达到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的有效提升和落实于全体社会成员的共享发展。

下列与材料观点一致的是()

①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②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③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④问渠哪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答案】B

【解析】此题考查发展的观点,考查调动知识分析理解材料的能力。

“创新发展”“发展新局面”和“共享发展”等信息表明,材料强调的是发展的观点,①③符合题意;②体现的是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④体现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如图所示漫画《扶•缚•覆》的哲学启示是(  )

①少年安能长少年,海波尚变为桑田

②祸兮福之所倚,物极必反

③一着不慎,满盘皆输,牵一发而动全身

④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A.①②B.①④C.③④D.②③

【答案】A

【解析】漫画中,树在小的时候,应该予以扶持,等到长成还在长期“扶持”则终究有一天树会倒掉,表明了两个方面的意思,一是事物都是在运用变化发展的,另一方面,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依存、相互转化.

①符合题意,“少年安能长少年,海波尚变为桑田”体现了世界是永恒发展的;

②符合题意,“祸兮福之所倚,物极必反 ”体现了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依存、相互转化;

③不合题意,此题肢体现的是部分影响整体;

④不合题意,此题肢选项体现的是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观点.

故本题选A.

3.我国刚刚全面步入4G网络时代,还有很多手机用户没有感受到,5G又来了。

2017年8月,国务院印发的《关于进一步扩大和升级信息消费持续释放内需潜力的指导意见》提出,力争2020年启动5G网络商用。

这表明(  )

①新事物必然取代旧事物

②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

③新事物彻底否定旧事物

④后出现的事物才是真正的新事物。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答案】A

【解析】①符合题意,5G是新事物,符合社会发展的趋势,有强大生命力,终将取代4G,这说明新事物必然取代旧事物;

②符合题意,5G是在4G基础上发展而来,是对4G的完善和深化,这说明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

③说法错误,新事物不是对旧事物的彻底否定,而是既肯定又否定;

④说法错误,后出现的事物不一定就是新事物,不能以时间的先后来判断新事物和旧事物;

故本题选A.

4.慎微以修身。

“不矜细行,终累大德。

”祸患常积于忽微,“堤溃蚁穴,气泄针芒”。

“慎微,就是警惕于事物细微之处,防止小过酿成大错,避免‘温水效应’。

慎微蕴含的哲理与下列语句蕴含哲理相一致的是

①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②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

③一心可以丧邦,一心可以兴邦

④泾溪石险人兢慎,终岁不闻倾覆人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答案】A

【解析】此题考查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抓住题干主旨是解题的关键。

“慎微,就是警惕于事物细微之处,防止小过酿成大错,避免‘温水效应’”。

慎微体现了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体现了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故①②符合题意;“一心可以丧邦,一心可以兴邦”强调公心,体现了价值判断价值选择的相关知识,故③不符合题意;“泾溪石险人兢慎,终岁不闻倾覆人”体现了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的观点,故④不符合题意。

故选A。

5.李克强总理在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我国发展面临国内外诸多矛盾叠加、风险隐患交汇的严峻挑战,经济发展正在经历一个艰难的时期,但我国经济的基本面不会改变,将继续保持持续增长势头。

从哲学上看其依据是

①整体和部分辩证统一②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统一

③事物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相统一④矛盾主要方面决定事物的性质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答案】B

【解析】此题考查发展观点和矛盾观点的有关知识,考查知识的理解运用能力,解题关键是把握材料的主旨。

材料中“我国发展面临国内外诸多矛盾叠加、风险隐患交汇的严峻挑战,经济发展正在经历一个艰难的时期,但我国经济的基本面不会改变,将继续保持持续增长势头”,从哲学上看其依据是事物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相统一,矛盾主要方面决定事物的性质,故③④符合题意;材料中没有体现整体和部分辩证统一,也没有强调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统一,故①②不符合题意。

故选B。

6.鸡蛋从外部打破,是破碎,是毁灭;从内部打开,则是孵化,是新生。

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

①内部矛盾与外部矛盾相互影响

②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③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

④要重视事物发展的内在根据。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答案】D

【解析】①不合题意,材料未涉及内部矛盾与外部矛盾的关系,而是强调的是内部矛盾的作用;

②不合题意,材料未涉及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③符合题意,“从内部打开,则是孵化,是新生”体现了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

④符合题意,内因是事物存在的基础,是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内在本质,是事物运动的源泉和动力.“从内部打开,则是孵化,是新生”体现了要重视事物发展的内在根据.

故本题选D

7.“先试点后推广”是我国推进改革的一个成功做法,一项改革特别是重大改革,先在局部试点探索,取得经验、达成共识后,再把试点的经验和做法推广开来,这样的改革比较稳当。

“先试点后推广”的辩证法依据是(  )

①矛盾的个性与共性在一定条件下能够相互转化

②矛盾的共性寓于个性之中

③矛盾的个性表现共性并优于共性

④矛盾的个性在事物发展中起决定作用。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答案】A

【解析】①②正确并符合题意,本题材料中“‘先试点后推广’,即一项改革特别是重大改革,先在局部试点探索,取得经验、达成共识后,再把试点的经验和做法推广开来”,体现的是由特殊到普遍再到特殊的工作方法,体现了事物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故①②可以入选;

③表述错误,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各有其特点,不能片面强调谁优于谁,故③不能入选;

④表述错误,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起决定作用,故④不能入选.

故选:

A.

8.2015年12月联合国巴黎气候变化大会通过《巴黎协定》要求,各国以“自主贡献”的方式参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行动,发达国家继续带头减排,并对发展中国家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提供资金、技术和能力建设的支持。

协定坚持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共同但有区分的责任原则,这一原则体现的唯物辩证法道理是(  )

①矛盾的主要方面规定了事物的性质

②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中起决定作用

③任何事物都是共性与个性、一般与个别的统一

④只有把握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联结,才能认识事物的本质。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答案】D

【解析】①说法错误,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规定事物的性质;

②不合题意,材料表述的是各国应对气候变化过程中应当承担的责任,只有一个矛盾,不存在多个矛盾,所以不存在主次矛盾;

③符合题意,协定坚持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表明任何事物都是共性与个性,一般与特别的统一;

④符合题意,各国需要在应对气候变化过程中承担共同责任,体现了矛盾的普遍性;但是发达国家需要承担有区别的责任,体现了矛盾的特殊性,二者联结,促成人们对应对气候变化的正确认识;

故选:

D。

9.有诗云:

“四十年来画竹枝,日间挥写夜间思。

去掉沉繁留清瘦,画到生时是熟时。

”下列准确揭示这首诗歌哲学寓意的是(  )

A.矛盾双方依据一定的条件,各向相反的方向转化

B.矛盾双方是互相对立的,互相排斥

C.任何事物都有两点,这就要求我们全面地看问题

D.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之中,并贯穿于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

【答案】A

【解析】A符合题意,“画到生时是熟时”体现了矛盾双方依据一定的条件,各向相反的方向转化;

B不合题意,材料强调的是矛盾双方的同一;

C不合题意,古诗中“画到生时是熟时”不仅仅体现了两点,更强调矛盾双方的转化;

D不合题意,材料内容不体现矛盾的普遍性。

故本题选A

10.很多摄影者在拍集体照时总是先数“3,2,1”,尽管人们尽量睁大眼睛,可总是有一些人在数到1的时候坚持不住眨了眼睛,后来有个人出了主意,让大家都闭上眼睛,喊“3,2,1”后再一起睁眼,照片拍出来以后一看,果然一个闭眼的都没有。

这则小故事启迪我们(  )

A.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联系的环节

B.创新的灵感源于个人的奇思妙想

C.创新促进人们思维方式的变革

D.丰富的想象力有利于创新思维的形成

【答案】C

【解析】A不合题意,材料不涉及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联系的环节;

B说法错误,创新的灵感源于实践;

C符合题意,拍集体照的一个新想法取得了较好的拍摄效果,这启迪我们要坚持创新,创新促进人们思维方式的变革;

D不合题意,材料不能表明丰富的想象力有利于创新思维的形成.

故选:

C.

11.蝴蝶的生命史为:

蝴蝶幼虫出生10天左右发育成成虫,成虫45天后变成蛹,蛹要经过地下几个月的漫漫长眠才能化蛹成蝶,开始它最灿烂的历程。

从哲学上看,化蛹成蝶的过程是()

A.事物由质变到量变的曲折过程

B.事物自身的辩证否定过程

C.先肯定后否定,先克服后保留的过程

D.是新事物彻底否定旧事物的过程

【答案】B

【解析】此题考查辩证否定观,考查学生调动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把握材料的主旨。

事物发展是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故A错误;化蛹成蝶的过程是事物自身的辩证否定过程,故B符合题意;辩证否定是既肯定的同时又否定,所以是没有先后顺序的,故C错误;辩证否定是联系和发展的环节,新事物是在旧事物的基础上发展而来,是扬弃的过程,所以说彻底否定是错误的,故D错误。

故选B。

12.2016年3月15日,人机大战以人工智能阿尔法围棋战胜世界冠军李世石告终。

我们应震惊的不是阿尔法的神力,而是其背后的战略科研力量。

要抢占科技战略制高点,必须变革人类思维方式,提升思维水平,为此(  )

①应坚持理论基础上的实践创新

②应坚持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统一

③应通过理论创新推动社会制度的变革

④应创新推动人类实践方式的变革。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答案】C

【解析】①表述错误,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应坚持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

②符合题意,创新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要抢占科技战略制高点,必须变革人类思维方式,说明应该通过思维创新来更好地指导实践,提高实践水平,坚持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统一;

③不符合题意,材料与社会制度的变革无关;

④符合题意,创新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要抢占科技战略制高点,必须变革人类思维方式,即进行思维创新,指导实践,因此应通过创新推动人类实践方式的变革.

故本题选C

13.“互联网+”思维变革制造业。

小米手机根据用户需求,研制出了专门为老年人设计的老人手机,小米手机因此也获得了丰厚的经济效益。

这表明(  )

①广告营销是公司提高经济效益的手段

②消费对生产有重要的反作用

③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

④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答案】D

【解析】①不符合题意,材料不能表明广告营销是公司提高经济效益的手段;

②符合题意,题中材料强调根据用户需求研制功能手机,说明消费对生产有重要的反作用;

③不符合题意,材料不涉及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

④符合题意,研制功能手机获得了丰厚的经济效益,表明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故选:

D.

14.前不久,宁波一餐厅推出机器人送餐服务,既减少了服务人员和开支,新奇的创意又吸引了许多市民前来体验。

可见(  )

①该餐厅机器人送餐服务能创造更大的价值  ②新奇的创意有利于更好地实现商品的价值

③机器换人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        ④消费需求有助于创造生产的动力。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答案】B

【解析】商品价值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故①错误.

宁波一餐厅推出机器人送餐服务,既减少了开支,也吸引了许多市民前来体验.可见新奇的创意有利于更好地实现商品的价值,也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故②③正确;

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故④说法错误.

故选B.

15.对于“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与“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的观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前者承认运动的绝对性,后者否认了相对静止

B.两者从不同的侧面揭示了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

C.前者夸大了运动的绝对性,后者夸大了静止的相对性

D.前者揭示了物质运动的规律性,后者否认了运动的绝对性

【答案】A

【解析】A符合题意,“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是说河水是不停地流动的,前者承认运动的绝对性;“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则否认了相对静止,属于相对主义和诡辩论;

B不合题意,“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的观点,没有正确揭示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

C不合题意,前者承认了运动的绝对性,后者夸大了运动的绝对性;

D不合题意,前者并没有揭示物质运动的规律性,后者夸大了了运动的绝对性。

故选:

A。

16.《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十三五时期在发展理念方面,必须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并使新的发展理念真正成为发展行动的先导。

这体现了(  )

①人的意识均能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②人的意识决定了实践发展的方向和进程

③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

④意识对人们改进客观世界的活动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答案】D

【解析】意识有正确和错误之分,只有正确的意识才能指导人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①说法错误;

人的意识能影响实践发展的方向和进程,但不能决定,②说法错误;

十三五时期在发展理念方面,必须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体现了意识活动的使新的发展理念真正成为发展行动的先导,③符合题意;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的提出,是为了使新的发展理念真正成为发展行动的先导,体现意识对人们改进客观世界的活动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④符合题意.

故本题正确答案为D

17.经过6年努力,我国科学家领衔绘制出的脑网络组图谱,突破了100多年来传统脑图谱绘制思想,比传统的大脑图谱“布罗德曼图谱”精细4至5倍,为实现脑科学和脑疾病研究的源头创新提供基础,更好地认识人类大脑。

材料说明(  )

①认识具有反复性,人们需要不断修正真理中的谬误

②认识具有无限性,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③认识具有上升性,认识是波浪式前进螺旋式上升的

④实践的发展不断为人们提供日益完备的认识工具。

A.①②B.①④C.③④D.②③

【答案】D

【解析】①说法错误,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真理中没有谬误;

②③符合题意,我国科学家绘制出的脑网络组图谱,突破了100多年来传统脑图谱绘制思想,体现了认识是无限的,是不断上升的;

④不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实践的发展不断为人们提供日益完备的认识工具.

故本题选D.

18.19世纪,科学家发现分子是由原子组成的。

20世界初,科学家发现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

20世纪30年代,科学家认识到原子核该由质子和种子构成。

现在,科学家正在对质子和中子的内部结构进行研究。

人类对物质结构的认识过程说明(  )

A.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B.彻底认识世界是不可能的

C.真理在发展中不断超越自身

D.随着实践的发展总会发现真理中的错误

【答案】C

【解析】A正确,但是跟题意不相符合,排除;

B表述不准确,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这意味着世界是可知的,而认识具有无限性,因此在一定条件下,人类可以认识世界,说彻底认识世界不可能,有些绝对;

C选项符合题意,当选;

D选项错误,真理与谬误之间存在严格的界限,二者不能混淆,故排除.

故选:

C.

19.在我国,农业兴,百业兴;农业稳,全局稳。

我国这一国情所体现的哲学道理有(  )

①整体和部分有不可分割的联系

②整体功能小于部分功能之和

③在一定条件下,关键部分的性能会对整体的性能状态起决定作用

④部分居于主导地位,统率着整体。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④

【答案】B

【解析】①符合题意,农业兴,百业兴,农业稳,全局稳,体现了整体和部分有不可分割的联系;

②表述错误,当部分以合理的结构形成整体时,整体功能就大于各部分功能之和;当部分以欠佳的结构形成整体时,整体功能就小于各部分功能之和;

③符合题意,材料中农业与百业、全局的关系,体现了在一定条件下,关键部分的性能会对整体的性能状态起决定作用;

④表述错误,整体居于主导地位,统率着部分.

故本题选B

20.放开“单独二胎”是我国生育政策的重大调整和完善,顺应了群众期盼,有利于社会和谐稳定。

专家表示,放开“单独二胎”可调节人口结构,缓解人口老龄化,不会导致人口暴涨。

这说明(  )

①联系是普遍的,任何事物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的

②联系是客观的,但人们可以根据自身需要创造新的联系

③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注意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④要坚持主观符合客观,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答案】B

【解析】①说法错误,联系具有普遍性,并不意味着世界上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着某种联系;

②说法错误,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③符合题意,放开“单独二胎”可调节人口结构,缓解人口老龄化,不会导致人口暴涨,体现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注意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④符合题意,放开“单独二胎”是我国生育政策的重大调整和完善,顺应了群众期盼,有利于社会和谐稳定,体现了坚持主观符合客观,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故本题选B.

二、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40.0分)

21.改革是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确保各个子系统之间的协调和互动至关重要,需要更高层次的统筹协调,使改革更加科学系统,富有成效。

当前,改革已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形势更加复杂,任务更加艰巨,注定充满荆棘,人民群众对改革的期望更高,改革的迫切性也更强。

随着改革不断推进,对利益关系的触及将越来越深,对此要有足够思想准备。

对改革进程中已经出现和可能出现的问题,困难要一个一个克服,问题要一个一个解决,既敢于出招又善于应招,做到“蹄疾而步稳”。

改革关乎国家的命运、民族的前途,我们深信,没有比人更高的山,也没有比脚更长的路,要紧紧抓住这个千载难逢的历史性机遇,快马加鞭。

结合材料,运用“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的有关知识,说明我们应该如何认识和对待改革?

【答案】

(1)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要求我们重视量的积累,积极稳步推进改革,同时要抓住时机,促成质变,要紧紧抓住这个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推进改革.

(2)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前进的、上升的,道路是曲折的、迂回的.要求我们充满信心热情支持新事物,促进其成长,同时要克服困难,勇敢面对挫折.我们要坚信前途是光明的,努力克服改革过程中的一个个困难,推进改革深入发展.

【解析】本题要求结合材料,运用“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的有关知识,说明我们应该如何认识和对待改革.本题为措施类试题,根据材料“改革已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形势更加复杂,任务更加艰巨,注定充满荆棘,人民群众对改革的期望更高,改革的迫切性也更强.随着改革不断推进,对利益关系的触及将越来越深,对此要有足够思想准备”可知,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前进的、上升的,道路是曲折的、迂回的.要求我们充满信心热情支持新事物,促进其成长,同时要克服困难,勇敢面对挫折.我们要坚信前途是光明的,努力克服改革过程中的一个个困难,推进改革深入发展;根据材料“对改革进程中已经出现和可能出现的问题,困难要一个一个克服,问题要一个一个解决,既敢于出招又善于应招,做到‘蹄疾而步稳’”可知,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要求我们重视量的积累,积极稳步推进改革,同时要抓住时机,促成质变,要紧紧抓住这个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推进改革.

哲学措施类试题需要结合材料分析、回答,答题模式为:

原理+方法论+具体措施.

①找准题目中解决什么问题的措施.

②针对材料中存在的问题找解决的方法.必须从材料中寻找突破口.

③分析这些措施体现了什么哲学道理.并按哲理进行分类.

④解此类问题,不是简单的回答原理与方法论,而重点是在于解决的措施.

2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973年,某企业生产的玩具产品“芭比娃娃”由于式样陈旧、价格昂贵等原因而严重滞销,企业濒临破产。

很多员工建议放弃生产“芭比娃娃”而转产,但一位年轻人极力反对并建议为“失败产品”创办博物馆。

“这绝对不行,这不是自曝家丑吗?

”企业总裁立即明确表示反对。

但这个年轻人据理力争并最终设法说服了总裁。

不久,陈列200多件不受消费者欢迎的“失败产品”的博物馆,迎来了络绎不绝的参观者。

在此后的3个月里,年轻人全身心地“泡”在博物馆里,听取参观者对“失败产品”的见。

他收集的500多条意见反映了消费者的需求,令企业总裁惊喜不已。

相关部门根据这些见改进产品设计式样,调整产品价格,提高产品质量,开拓新的市场,企业很快打了一漂亮的翻身仗。

此后的12年间,公司年业绩从4 200万美元飙升到10亿美元。

今天,“芭比娃娃”已不仅是一种玩具产品的商标,而且是流行时尚、成功品牌的代名词,那位“研究失败的花朵而赢得成功的芬芳”的年轻人也被誉为“芭比之父”。

(1)结合材料,运用对立统一观点说明“芭比之父”通过“研究失败的花朵而赢得成功的芬芳”的原因。

(2)结合材料,根据辩证否定原理谈谈“芭比之父”获得成功给我们的启迪。

【答案】

(1)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从而推动事物运动、变化和发展.失败与成功作为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芭比之父”通过给失败产品办博物馆,找到了产品滞销的原因,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办法,从而使企业起死回生.

(2)辩证的否定是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辩证的否定观要求必须树立创新意识.“芭比之父”敢于提出与众不同的建议,说明要具有批判性思维.“芭比之父”注重收集产品意见和市场需求信息,说明要注重研究新情况,寻找新思路.

【解析】第

(1)问:

矛盾就是对立统一,斗争性与同一性是矛盾固有的基本属性.“芭比之父”通过给失败产品办博物馆,找到了产品滞销的原因,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办法,从而使企业起死回生,这体现了矛盾双方是对立统一的,二者相互排斥、相互对立,同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2)问:

辩证的否定是自身的否定,是联系的环节,是发展的环节,其实质是扬弃,辩证的否定观要求必须树立创新意识.结合材料分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