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检验模拟试题.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2086880 上传时间:2023-06-04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32.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学检验模拟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医学检验模拟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医学检验模拟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医学检验模拟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医学检验模拟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医学检验模拟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2页
医学检验模拟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2页
医学检验模拟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2页
医学检验模拟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2页
医学检验模拟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2页
医学检验模拟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2页
医学检验模拟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2页
医学检验模拟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2页
医学检验模拟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2页
医学检验模拟试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2页
医学检验模拟试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2页
医学检验模拟试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2页
医学检验模拟试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2页
医学检验模拟试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2页
医学检验模拟试题.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2页
亲,该文档总共3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医学检验模拟试题.docx

《医学检验模拟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学检验模拟试题.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医学检验模拟试题.docx

医学检验模拟试题

1、关于血细胞计数板的盖玻片要求,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 要求玻璃表面平滑

B 有一定重量,不被细胞悬液所抬浮

C 厚度应为0.8±0.2mm

D 病理科用一般盖玻片不能取代

2、白细胞稀释液不能破坏哪一种红细胞

A 正常红细胞

B 畸形红细胞

C 网织红细胞

D 有核红细胞

3、在红细胞计数时不会发生红细胞凝集的是

A 加入硫酸钠

B 未加氯化高汞

C 冷凝素过高

D 血浆球蛋白过高

4、Hayem红细胞稀释液中硫酸钠的主要作用是

A 固定细胞形态

B 防腐作用

C 防止细胞粘附

5、目前目视法计算红细胞的最佳稀释液是

A Hayem液

B 枸橼酸盐甲醛稀释液

C 生理盐水

D 1%甲醛生理盐水

6、血细胞计数时,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 计数白细胞时,用试管法将血液稀释20倍是标准的方法

B 用试管法计数红细胞时,将血液稀释201倍是标准方法

C 用盖玻片覆盖计数板时,需使其密切接触出现牛顿(Newtor)环

D 计数血细胞时,最常用的是0.2mm深度的计数室

7、计数红细胞时,下列哪项是不正确的

A 不宜于用过亮光线

B 在低倍镜下计数

C 计数中央大方格内四个角及中央五个中方格内红细胞的总数

D 将上面红细胞总数乘以1010/L然后报告

8、计数:

取血10μl加到0.4ml白细胞稀释液内,混匀,滴入计数室,计数五个大方格内白细胞为150个应报告白细胞为

A 7.5×109/L

B 15.0×109/L

C 15.4×109/L

D 16.5×109/L

9、计算:

取血20μl加至白细胞稀释液0.78ml内,混匀滴入计算池,计烽四大方格中白细胞为500个,应报告白细胞数是

A 12.5×109/L(12500/μl)

B 25×109/L(25000/μl)

C 50×109/L(50000/μl)

D 100×109/L(100000/μl)

10、红细胞目视计数法的计算公式应是(N表示五个中方格内红细胞数)

AN×5×10×103×201

BN×25×10×104×201

CN×5/25×10×105×201

DN×25/5×10×106×201

11、计算:

某患者计数白细胞300×109/L,红细胞1.85×1012/L,患者实际红细胞应为

A 1.85×1012/L

B 1.55×1012/L

C 1.82×1012/L

D 1.847×1012/L

12、白细胞数小于2×109/L,采用下列方法中哪项是错误的

A 重新采血复查

B 取血量20μl改为40μl

C 可数8个大方格白细胞数结果乘2

D 结合分类涂片细胞分布综合判断

13、患者白细胞计数为1.5×109/L,但分类100个白细胞中遇到有核红细胞为20个,校正后白细胞应报告

A 1.4×109/L

B 1.35×109/L

C 1.25×109/L

D 1.20×109/L

14、白细胞计数四个大格为144个,下列哪个变异范围是正确的

A 144±6%

B 144±12%

C 144±8%

D 144±24%

17、下列哪项不属于白细胞计数的技术误差

A 取血部位不当

B 稀释倍数不准

C 用未经校准的吸管

D 充液外溢

18、下列哪项血细胞计数不属于技术误差范围

A 在局部紫绀或发炎的部位取血

C 采血或稀释液的量不准

C 标本充液,每次细胞的分布不可能完于相同,造成计算结果有一定的差异

D 将红细胞碎片或污染的沉淀误认为是白细胞

19、若计数五个中方格的红细胞数这和为300,按法定计量单位,应报告为

A300万/mm3

B3.0×1012/L

C3.0×109/L

D3.0×106/L

20、临床复查白细胞计数,评价其准确性的考核方法是

A 变异百分率评价法

B 两差比值评价法

C 双份计数标准差评价法

D 重复计数标准差评价法

21、通常白细胞计数只反映了下列哪个池的白细胞数

A 成熟池

B 贮存池

C 循环池

D 边缘池

22、目前我国生产的电子血细胞计数仪多属于

A 光电型

B 电容型

C 电阻型

D 激光型

23、关于血细胞计数仪阈值的概念和测定,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 阈值即甄别器的参加电平

B 阈值越高,计数结果越高

C 最佳阈值是根据平坦段的中点决定的

D 最好红、白细胞计数取同一阈值

24、下列哪个指标不属于电子血细胞计数仪评价范围

A 精度

B 准确度

C 可比性

D 灵敏度

25、下列哪一种不是嗜酸粒细胞直接计数的稀释液

A 溴甲酚紫稀释液

B 甲苯胺蓝稀释液

C 乙醇伊红稀释液

D 丙酮伊红稀释液

26、嗜酸粒细胞乙醇伊红稀释液中加入碳酸钾的作用是

A 破坏白细胞,红细胞

B 保护嗜酸粒细胞

C 使嗜酸粒细胞

D 为嗜酸粒细胞保护剂

27、嗜酸粒细胞计数最常用于

A 诊断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B 诊断变态反应

C 诊断粘液性水肿

D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与类白血病反应的鉴别诊断

28、血红蛋白吸管使用后的正确处理是

A 0.2%过氧乙酸溶液浸泡2h,并且蒸馏水、乙醇、乙醚干燥

B 0.2%过氧乙酸溶液浸泡1h,并用蒸馏水、乙醇、乙醚干燥

C  0.2%过氧乙酸溶液浸泡1/2h

D  0.2%过氧乙酸溶液浸泡15min,并用蒸馏水、乙醇、乙醚干燥

29、血红蛋白吸管经水银称重法测量容积后,应废弃的指标是

A 容量误差超过0.5%

B 容量误差超过1.0%

C 容量误差超过1.5%

D 容量误差超过2%

30、校准20μl吸管时,空杯重21.325g,,杯加汞重21.599g,室温20℃,汞密度13.5457,该吸管容量偏高

A 0.5%

B 1%

C 2%

D 5%

31、沙利酸化血红蛋白比色法,在室温中酸化10min,使血红蛋白转化为酸化血红蛋白的百分率是

A 80

B 90

C 95

D 100

32、SDS-Hb的标准主要依靠

A SDS-Hb标准品

B HiCN结果

C 血氧含量

D 通过摩尔消光系数直接计算

33、SDS-Hb测定法的最大优化点是

A 操作简便

B 呈色稳定

C 准确性高

D 没有公害

34、HiCN转化液不能贮存于塑料瓶中的原因是

A 延长血红蛋白转化时间

B Hi生成减少,结果偏低

C CN-1下降,结果偏低

D 可出现混浊现象

35、下列HiCN参考制品的规格中哪个是错误的

A HiCN波峰在540±1nm

B HiCN波谷为502~504nm

C A540/A504应在1.59~1.63

D HiCN的摩尔消光系统为44

36、下列国际HiCN参考制品的规格中哪个是错误的

A A750<0.02

B 棕色容器保存

C 无菌试验为阴性

D 测定精度<±1%

37、氰化高铁血红蛋白法测定血红蛋白出现混浊可加入氯化钠防止,以下哪项产生的混浊仍不能防止

A 高丙种球蛋白血症

B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C 急性白血病

D 变性血红蛋白血症

38、关地氰化高铁血红蛋白转化液的毒性问题,以下哪项是错误的

A 有一定毒性,因含氰化钾

B 上述浓度需100ml即可致死

C 集中处理可用漂白粉除毒

D 在农村中特别要注意不可倒入鱼池

39、氰化高铁血红蛋白比色法的原理,以下哪项叙述是正确的

A 在规定波长和液层厚度的条件下,具有一定的消化系数

B 高铁血红蛋白与氰结合成稳定的棕褐色氰化高铁血红蛋白

C 血红蛋白可被亚铁氯化钾氧化成正铁血红蛋白

D 在721型比色计上测得透光度,乘以367.7,即得血红蛋白浓度

40、 目前国际推荐测定Hb方法是

A 十二烷基硫酸钠比色法

B 氰化高铁血红蛋白比色法

C 碱羟血红蛋白比色法

D 酸化血红蛋白比色法

41、下列有关血红蛋白结松的概念哪项是错误的

A 血红蛋白是珠蛋白和亚铁血红蛋白组合的蛋白质

B 每个血红蛋白分子含四个亚铁血红蛋白

C 亚铁血红蛋白由原卟啉和一个Fe2+组成

D 每一个亚铁血红蛋白包裹一个珠蛋白

42、关于血红蛋白的吸收光谱,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HbO2在578nm和540nm处有两条吸收光带

BHbCO有585及572nm两条吸收峰

CHi在634nm和500nm处有两条光带

DHiCN在540nm处有一条吸收光带

43、下列哪种血红蛋白及其衍生物的颜色是错误的

A 氰化高铁血红蛋白呈鲜红色

B 高铁血红蛋白呈红褐色

C 碳氧血红蛋白呈樱红色

D 还原血红蛋白呈暗红色

44、关于血红蛋白性能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 每克血红蛋白可结合氧1.38ml

B 红细胞能与氧结合成氧合血红蛋白

C 还原血红蛋白呈暗红色

D 变性血红蛋白都具有特定的色泽和吸收光带

45、血红蛋白测定的临床意义,下列哪项是概念是错误的

A 贫血时红细胞减少,血红蛋白降低两者减少程度是一致的

B 红细胞的主要成份为血红蛋白

C 每个红细胞含有一定量的血红蛋白

D 一般情况下,随红细胞的增多和减少,血红蛋白常随之发生相应的变化

46、下列网织红细胞概念,哪项是错误的

A 它是介于晚幼与成熟红细胞之间的尚未完全成熟的红细胞

B 其胞浆经特殊染色后可见蓝色网状结构即DNA

C 通常比红细胞稍大

D 通常以网织红细胞的百分率表示

47、用煌焦油蓝乙醇溶液作染液计数网织细胞时,哪一步是错误的

A 取血液和染液各一滴,混匀后推片

B 染色时间5~10min

C 在室温低时,染色时间还应适当延长

D 在油镜下计数1000个红细胞中的网织细胞数

48、用玻片法做网织红细胞计数的缺点是

A 容易使血液中水份蒸发

B 染色时间较试管法长

C 有时结果偏高

D 重复性较好

49、正常情况下血中血红蛋白不包括

A HbO2

B Hbred

C MHb

D SHb

50、目前血红蛋白的法定计量单位是

A g/dl

B g/L

C g%

D mmol/L

51、网织红蛋白中最幼稚的下列哪项

A 网型

B 丝球型

C 破网型

D 花冠型

52、作网织红细胞计数,下列哪项注意事项是错误的

A 网织红细胞体积较大,常在血膜尾部和两侧较多

B 复染对网织红细胞计数影响不大,因此可用瑞氏染液进行复染

C 油镜下计数1000个红细胞中见到网织红细胞数用百分数报告

D 可用绝对值来报告网织红细胞数即网织红细胞个/L

53、经治疗后,网织红细胞不升高的贫血是

A 蚕豆黄

B 营养不良性贫血

C 再生障碍性贫血

D 铁粒幼贫血

54、不属于未完全成熟的红细胞为

A 嗜多色性红细胞

B 网织红细胞

C 有核红细胞

D 含染色质小体的红细胞

55、关于红细胞比积管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 常用的是温氏管

B 温氏管系圆柱形圆底结构

C 温氏增长110mm,直径2.5~3mm

D 温氏管容积为0.5~0.7ml

56、相对离心力等于

A1.118×10-5×有效半径(cm)×(转/min)2

B1.118×10-5×有效直径(cm)×(转/min)2

C1.118×10-5×有效直径(cm)×转/min

D1.118×10-5×有效半径(cm)×转/min

57、下列红细胞比积测定过程的叙述哪项是不正确

A 置双草酸盐溶液0.3ml于瓶内,用80℃烤干

B 静脉取血3ml,置于上述抗凝瓶内,混匀

C 用吸管将血缓缓加入温氏压积管10cm刻度处

D 置半径16cm直角离心机内,以3000rpm离心30min观察结果

58、关于红细胞比积的概念,哪个是错误的

A 红细胞比积是指一定容积血液中红细胞占容积的百分比

B 用温氏法测压积偏高,是由于仍存在3%的残留血浆量

C 毛细管高速离心法的正确性在于不存在残留血浆量

D 红细胞比积是一项相对值

59、关于红细胞比积测定的叙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A 用草酸钾抗凝血

B 用细长滴管吸取抗凝血,插入温氏管底部,将血液缓慢注入到110mm刻度处

C 用有效离心半径为22.5cm300rpm离心30min

D读取红色红细胞最高层即可报告

60、温氏法测红细胞比积,其相对离心力(g)应为

A 2624

B 2246

C 2264

D 2364

61.中胚叶造血期首先形成血岛的是以下哪个组织

A 卵黄囊

B 胸腺

C 骨髓

D 肝脏

62.肝脏造血期首先形成的细胞是

A 粒细胞

B 原始的胚胎红细胞

C 正常的幼红细胞

D 巨核细胞

63.出生后人体最大的造血组织是

A 肝脏

B 脾脏

C 淋巴结

D 骨髓

64. 成人下列哪个器官不属于造血的红骨髓

A 脊椎骨

B 肋骨和胸骨

C 髂骨

D 肱骨和股骨的骨干

65.关于骨髓造血,以下哪项是错误的

  A 骨髓约占体重4.6%

  B 成人红骨髓占70%左右

  C 骨髓也可产生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

  D 胎儿可出现骨髓外造血

66.出生后造血以下哪项是错误的

  A 出生后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均由骨髓产生

  B 淋巴器官产生淋巴细胞

  C 5~7岁以下幼儿几乎全部骨髓参与造血活动即为红髓

  D 长骨骨髓腔为脂肪细胞所代替称为黄髓,即失去造血功能

67.成人血液总量约为体重的

  A 6~7%

  B 7~8%

  C 8~9%

  D 9~10%

68.全血的比密(比重)正常参考范围是

 A 1.025~1.029

 B 1.030~1.039

 C 1.040~1.049

 D 1.050~1.060

69.正常血浆的比密(比重)是

  A 1.020~1.025

  B 1.025~1.030

  C 1.030~1.035

  D 1.035~1.040

70.正常红细胞的比密(比重)是

A 1.060

B 1.070

C 1.080

D 1.090

71.血液粘稠度,除红细胞数量外,还取决于

A 白细胞数量

B 血小板数量

C 血浆蛋白浓度

D 血液脂肪浓度

72.正常人红细胞内渗透压与血浆渗透压

A 差别不大

B 差别很大

C 肯定没差别

D 以上都不对

73.血液主要功能下列哪项是确切的

A 输送营养物质

B 运送代谢产物的功能

C 防御功能

D 除上述外协同体液维持内环境恒定

74.恒定的血浆渗透压,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A 维持电解质和酸碱内稳

  B 维持蛋白内稳

  C 维持正常红细胞形态和功能

  D 以上都对

75.全血、血浆和血清的概念,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 抗凝血一般是指血液加抗凝剂后的全血

  B 血清是血液体后血块收缩所分离出的微黄色透明液体

  C 血浆是不含纤维蛋白原的抗凝血

  D 用物理方法促进全部纤维蛋白缠绕于玻璃上,这种抗凝血称脱

纤维蛋白全血

76、成人静脉采血最佳部位是

A 手背静脉

B 外踝静脉

C 肘前静脉

D 腘静脉

77.下列静脉采血步骤中哪项是错误的

 A 穿刺时针头斜面向上

 B 扎上血带→穿刺→抽血→解除止血带

C 抽血完毕后,立即将血液通过针头沿管壁缓缓注入容器内

D 采血完毕后,应立即冲洗注射器

78.关于毛细血管采血法的叙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A 耳垂采血时用强力挤压,取挤出的第一滴血液进行检查

B 耳垂血的血红蛋白、红细胞比积、白细胞数的测定值均较静脉血的

测定值低10%

C 用指端毛细血管血测定血红蛋白和白细胞计数时,检验结果比较恒定

D 婴幼儿也可用耳垂或手指采血

79.为新生儿作血细胞计数,多用下列哪个部位采血

A 足跟

B 颈外静脉

C 手指

D 耳垂

80.毛细血管采血法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A 用90%乙醇消毒皮肤

B 皮肤刺入深度以2~3mm为宜

C 用注射针头刺入皮肤

D 如血流不畅可在四周围用力挤压

81. 穿刺针使用后,最好用下列哪种方法消毒

A 75%酒精溶液浸泡

B 10.2%过氧乙酸溶液浸泡

C 煮沸灭菌

D 新洁尔灭溶液浸泡

82. 目前国内推荐的成人毛细血管采用部位最常用的是

A 耳垂

B 手指

C 拇指

D 足跟

83. 肝素抗凝血不适用于

A 红细胞计数

B 血红蛋白测定

C 血细胞计数

D 白细胞分类计数

84. 肝素具有较强的抗凝能力,但过量应用可引起

A 血小板凝集

B 白细胞凝集

C 以上均可

D 以上均不可

85. 肝素抗凝剂的主要缺点是

A 用量大

B 影响血细胞体积

C 在短时间内使用,搁置过久血液可再凝固

D 易引起溶血

86. 关于抗凝剂肝素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 是一种含有硫酸基团的粘多糖

B 可存在于肥大细胞和嗜喊粒细胞的颗粒中

C 可增强抗凝血酶的抑制物

D 有限止血小板凝聚作用

87. 枸橼酸钠作为抗凝剂用于输血的主要优点是

A 普及易得

B 毒性低

C 用量少

D 价格低

88. 双草酸盐抗凝剂不适合用于

A 血细胞计数

B 红细胞平均常数

C 红细胞比积

D 血小板计数

89. 草酸钾可使细胞

A 缩小

B 胀大

C 球形

D 不大不小

90. 双草酸盐抗凝剂的组成(g/L)是

A 草酸钠8+草酸钾12

B 草酸铵8+草酸钾12

C 草酸钾8+草酸铵12

D 草酸钾12+草酸钠8

91. 下列哪种使用方法不能起抗凝作用

A 可以用31.3g/L枸橼酸钠溶液按1∶9

B 用0.01mol/L草酸钠溶液与血液1∶9使用

C 62.5u肝素可抗凝5ml血液

D 5mgEDTANa2可抗凝血5ml血液

92. 下列哪种抗凝剂的抗凝机理是正确的

A 草酸盐可同血中钙离子形成可溶性整合物,从而阻止血液凝固

B 枸橼酸盐可与血液中钙离子生成一种沉淀物,从而阻止血液凝固

C 乙二胺四乙酸盐(EDTA)可与血中钙离子结合成鳌合物而阻止血

液凝固

D 肝素主要用通过加强抗凝血酶I而阻止血凝

93. 关于抗凝的概念,下列哪项是最确切的

A 除掉或抑制血液中某些凝血因子

B 结合钙离子

C 减少纤维蛋白质

D 加入抗凝血活酶或抗凝血酶

94. 能与血液中的钙离子形成整合物,阻止血液凝固的抗凝剂是

A 草酸钾

B 肝素

C 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枸橼酸钠

D 枸橼酸钠

95. 下列显微镜使用中哪个是错误的

A 由于光线不足可用凹而镜调光

B 观察时应先从低倍镜开始,然后再看高倍镜

C 将高倍镜下端降至快接触到标本时,再调整焦点

D 观察过程中应随时调节微调,使物象更清楚

96. 显微镜上镜口率(NA)的数值为

A 该物镜的放大倍数

B 该目镜的放大倍数

C 该物镜的孔径值

D 该物镜的分辨率

97. 显微镜物镜头的排列方向是

A 顺时针

B 逆时针

C 以上均可

D 任意排列

98. 显微镜聚光镜上的可变光栅的作用哪项是错误的

A 控制光通量

B 改变聚光镜镜口率以提高分辨率

C 消除眩光

D 聚光镜与物镜的镜口率无关

99. 关于改良Neubauer型血细胞计数板结构叙述,哪个是错误的

A 每个大方格长、宽各为1mm

B 中央大方格用双线分为25个中方格

C 每中方格又再分为16个小方格

D 每个小格均等于1/400mm2

100. 血细胞计数板的结构下列哪个是错误的

A 计数盘分成四个大方格

B 四角四个大方格又划分16个中方格

C 中间大方格用双线划分为25个中方格

D 25个中格的体积是0.25mm3

101.在现代免疫学中,免疫的概念是指机体免疫系统具有

  A 发现并排除有毒因子的能力

  B 识别和排除抗原性异物的能力

  C 抵抗并清除传染性因子的能力

  D 发现和消除恶变细胞的能力

102.实验免疫学时期开端于用牛痘苗预防天花的

  A 1897年

  B 1789年

  C 1798年

  D 1879年

103.免疫系统的基本功能是

  A 对“非己”的抗原物质进行免疫应答

  B 对细菌的抗原物质进行免疫应答

  C 对“自身”的抗原物质进行免疫应答

  D 对癌肿的抗原物质进行免疫应答

104.免疫防御、免疫稳定和免疫监视是

  A 免疫学的三大内容

  B 免疫细胞的三大功能

  C 免疫器官的三大功能

  D 免疫系统的三大功能

105.免疫防御是指机体能

  A 对抗病原体的侵害并中和其毒性产物的作用

  B 清除衰老和损伤的细胞,维持体内环境平衡的作用

  C 监视并清除体内突变细胞的作用

  D 对抗原性异物表现出无反应性的状态

106.免疫稳定是指机体能

  A 对抗原性异物表现出无反应的状态

  B 消除衰老和损伤的细胞,维持体内环境平衡的作用

  C 对抗病原体的侵害并中和其毒性产物的作用

  D 监视并清除体内突变细胞的作用

107.免疫监视是指机体能

  A 清除衰老和损伤的细胞,维持体内环境平衡的作用

  B 对抗原性异物表现出无反应性的状态

  C 对抗病原体的侵害并中和其毒性产物的作用

  D 监视并清除体内突变细胞的作用

108.凡能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产生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并能与之发生特异性结合的物质称为

  A 抗原

  B 半抗原

  C 丝裂原

  D 致热原

109.只具有免疫反应性,但在与载体结合后才具有免疫原性的物质

称为

  A 完全抗原

  B 半抗原

  C 过敏原

  D 致耐原‘

110.甲说:

“在进化上种系关系相距越远,组织结构间的差异越大,则抗原的免疫原性也越弱。

”乙说:

“自身组织如受外伤、感染、电离辐射或药物等的影响,也可成为自体的免疫原。

”谁对

  A 甲对乙错

  B 甲乙都对

  C 甲错乙对

  D 甲乙都错

111.一种物质对机体是否具有免疫原性,与该物质的下列特征有关

  A 异物性、分子的稳定性、分子的大小

  B 分子的比重、异物性、分子的稳定性

  C 异物性、分子的大小、分子的化学结构

  D 分子的比重、分子的形状、异物性

112.甲说:

“分子量大于1万的物质的免疫原性较强。

”乙说:

“分子量小于1万的物质如胰岛素(分子是5734)就完全无免疫原性。

”谁对

  A 甲乙都不对

  B 甲不对乙对

  C 甲对乙对

  D 甲对乙不对

113.甲说:

“分子量小于1万的物质的免疫原性很弱或无。

”乙说:

分子量达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