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单元整合教学设计14资料.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209565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3.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单元整合教学设计14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单元整合教学设计14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单元整合教学设计14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单元整合教学设计14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单元整合教学设计14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单元整合教学设计14资料.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单元整合教学设计14资料.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单元整合教学设计14资料.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单元整合教学设计14资料.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单元整合教学设计14资料.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单元整合教学设计14资料.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单元整合教学设计14资料.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单元整合教学设计14资料.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单元整合教学设计14资料.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单元整合教学设计14资料.docx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单元整合教学设计14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单元整合教学设计14资料.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单元整合教学设计14资料.docx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单元整合教学设计14资料

 

设计三年级下册第一组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一组单元整合教学设计

一、 教材分析:

本单元以感受大自然的美好为专题,采用“三精带一略”的形式构建,选编了精读课文《燕子》《古诗两首》《荷花》,略读课文《珍珠泉》,一个语文园地。

自然景物旖旎绚丽,四篇课文视角迥异,各具特色:

呢喃的紫燕、婀娜的柳丝、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花和如珍珠般的泉水,这些美景在作者的笔端涓涓流淌,点点入胸的鲜活文字更激发了学生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

学习本组课文,教师要引导学生反复诵读,揣摩语言文字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品味赏析之余还可以从中了解作者的观察方法,积累优美句段。

通过说、写及课外搜集活动,扩大对大自然景物的了解,感受家乡和大自然景物的美好。

二、学生分析:

  对于三年级下学期的学生,这一组课文学起来比较容易,因为燕子、柳丝、荷花和泉水这些景物都是学生身边的景物,加上以前又接触过类似的文章,一定会兴趣盎然。

与以往不同的是学生在感受大自然的同时,还要了解作者观察的方法,体会关键词句表情达意的作用。

对于这一点教师不能停留在苍白的写作技法的指点上,而应该结合课文,寓方法于文字中,使学生易于接受。

三、教学设想:

1、走进生活。

让学生走进大自然,进一步观察身边的景物,加深切身体验,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

2、创设情境,美文美读,在反复诵读中积累优美句段。

3、阅读名家的相关文章,扩大对自然景物的了解,感受家乡和大自然景物的美好。

四、教学目标:

1、认识16个生字,会写33个字,积累优美句段。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观察身边的景物,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3、初步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了解观察方法,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4、指导阅读主题学习《慧眼赏自然》、《名家颂自然》、《妙笔绘自然》、《诗词咏自然》四个单元内容,进一步了解文章写法,指导积累。

5、学习本单元学法,按一定顺序写一写家乡的景物,写清楚具体。

五、教学时间安排:

1.生字词过关3——4课时

2.课文理解  1——2课时

3.主题阅读 4——6课时

4.习作  2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字词教学

借助生字导学学会本单元生字词,指导正确规范书写。

(二)课文教学

学习《燕子》《荷花》《珍珠泉》三篇课文

1.合作读课文《燕子》《荷花》《珍珠泉》,想想每篇课文的主要内容是怎样的?

每篇课文蕴含着作者怎样的感情?

2.再读《燕子》《荷花》《珍珠泉》三篇课文,想想课文分别写了燕子、荷花、珍珠泉的哪些特点?

作者分别是按怎样的思路来写的?

3.指导诵读积累。

学习《古诗两首》

1.多种方式朗读,在朗读的基础上弄懂每首诗的意思,想想每首诗主要写了什么,诗中蕴含着作者怎样的感情?

2.指导朗读背诵。

(三)主题学习教学

学习《慧眼赏自然》、《名家颂自然》、《妙笔绘自然》、《诗词咏自然》四个单元内容。

1.指导阅读,把握文章主要内容。

2.交流自己的收获,指导积累。

3.师以《荷塘晨景》、《山茶花》为例指导仿写一种花。

(四)写作教学

 1.结合口语交际介绍家乡景物。

 2.在口语交际的基础上,学习本单元学法,按一定顺序写一写家乡的景物,写清楚具体。

旗城学校“人生语文”单元整合教学设计三年级下册第二组

 作者:

王爱芹010 2016-03-2314:

49

旗城学校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二组单元整合教学设计

一、教材简析:

本组教材围绕“爱护周围环境”这个专题,将导语、课文、课后练习、语文园地中的口语交际、作文以及综合性学习等相关内容以整合的方式编排在一起,引导学生去感受保护环境的重要,从而增强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

本组教材编排了四篇文章。

《翠鸟》和《燕子专列》讲述的是人与动物之间的故事,体现了人们的环保意识。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和《路旁的橡树》反映了人们对待植物的不同态度以及由此引发的思考。

前三篇属于精读课文,最后一篇是略读课文。

四篇课文从不同的角度,通过具体生动的实例,含义深刻的话语,使人在内心深处、在情感态度价值观层面有所感悟,读起来耐人寻味。

二、单元设计思路:

教学本组课文,重点是引导学生在有感情朗读和默读的基础上,学会用对比、联系上下文的方法领会关键词句的含义,理解文章所蕴涵的道理,体会保护环境、爱护动植物的重要性。

三、教学目标:

1、 会认本单元31个生字,会写40个生字。

在识字写字中了解中国汉字的文化内涵,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2、 掌握猜、问、查三种基本识字方法和认、想、写、用四种汉字学习方法,培养学生主动识字写字的能力。

3、引导学生通过朗读和默读,领会关键词句的含义和作用,理解文章所蕴含的道理,体会保护环境、爱护环境的重要性。

4、背诵积累优美词句。

四、教学重点、难点:

1、感受汉字的形体美,培养学生主动识字写字的能力。

2、引导学生通过对本组课文的整体把握和重点词句的理解,体会贯穿全文的爱心,增强保护环境、爱护鸟类的意识。

3、联系生活实际为保护环境做出自己的努力。

五、课时安排:

1.识字课 1课时

2.写字课 2课时

3.阅读课 2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识字课教学

学生根据导学案课前自学预习

1、 学生根据导学案,自主学习字词,要求读准字音。

2、 幻灯片出示词语,让学生展示预习成果。

3、 纠正学生易读错的字音

苇秆 饲养 运载 濒临  覆盖  踏步  湛蓝  裸露

4、 检查词语认读情况(同位互相检查)

5、 出示单个生字

6、 集体认读

7、 讨论如何记住这些生字

用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联系实际等方法记住这些字

8、 同桌互助识字。

9、 检查识字情况。

10、再次巩固认读。

(二)写字教学

出示本单元要求写会的生字

1、 同学们认读生字

2、 观察本组生字特点 (从字的结构、部首去观察)

3、 交流写字的注意事项

练习1的生字都是左右结构的,字形左窄右宽,“秆、政、瑞、栋、舒”这五个字都有让位情况,“衬、衫、裸”部首相同,书写时注意部首的正确性,提醒学生注意字的结构,写紧凑,观察字的占格情况,进行仿写。

练习2的生字笔画较多,除了“欧、郁、救”三个是左右结构,还有“载、疲、启、透”这些半包围结构的字,根据例子的占格情况,对学生进行仿写知道,争取把字写匀称,在就是上下结构的字较多,笔画也多,要指导学生多观察,把字的各个部件写正确匀称,上下结构的字,上下两个部件尽量写扁写宽。

4、 学生根据例字仿写,师指导提示。

(三)阅读教学

学习《翠鸟》《燕子专列》《一个小村庄的故事》《路旁的橡树》四篇课文

1、 学生自由读《翠鸟》《燕子专列》《一个小村庄的故事》《路旁的橡树》四篇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 再读课文合作交流,完成导学案

【读文思考交流】

1、翠鸟喜欢停在  ,一双的小爪子紧紧的抓住苇秆。

它的颜色非常鲜艳。

头上的羽毛像  ,背上的羽毛像 腹部的羽毛像 它的眼睛,长着一张    的嘴。

这是对翠鸟  的描写。

发现小鱼的时候,翠鸟   苇秆,像 , 小鱼,   往远处飞走了。

这是对翠鸟的描写。

从课文的字里行间我们都感受到了作者对翠鸟的   ,同时告诉我们要 。

2、《燕子专列》这篇课文讲述的是和 有关的一个感人故事。

有一年春天,欧洲的瑞士   ,    。

这时,从南方飞回北方的燕子经过瑞士,因    ,    ,面临死亡的危险。

瑞士政府得知这一情况后,呼吁人们,将它们    ,并用  将这些燕子送到了温暖的地方。

这个故事表现了 ,呼吁人们  。

本篇课文没有按照事件发生发展的顺序来叙述,而是先将呈现出来,然后采用的方式来讲述事件的整个经过。

此外,本文还采用了 的方式来增强表达效果。

3、《一个小村庄的故事》讲述了山谷中有一座  的小村庄,村庄周围是   ,由于人们的  致使。

终于在一场连续的大雨之后,咆哮的洪水将小村庄卷走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 

  的道理,呼吁人们要  。

4、《路旁的橡树》讲述的是在南北两座大城市之间,准备 ,在公路应该延伸过去的地方,工人们遇到 ,为了保护,筑路工人与工程师经过精心设计,在不改变筑路计划的前提下,使公路在  

既保住了这棵橡树,又圆满的完成了筑路计划。

这个故事表现了人们对  的珍惜,赞扬了    。

3、交流导学案内容。

4、指导诵读积累。

 

旗城学校“人生语文”单元整合教学设计三年级下册第三组

 作者:

王爱芹010 2016-03-2314:

50

旗城学校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三组单元整合教学设计

一、教材简析:

   本单元以“小故事,大道理”为专题组织材料:

包括寓言故事:

《亡羊补牢》、《南辕北辙》;成语故事:

《惊弓之鸟》、《买椟还珠》;真实故事:

《画杨桃》传说故事:

《想别人没想到的》以及语文园地四。

各部分内容相对独立,却又紧密联系。

本组课文,内容丰富多彩,故事情节生动有趣,人物个性鲜明,道理发人深省。

这些无不吸引着孩子阅读兴趣。

孩子们会为那个丢了羊的人感到惋惜,会为那个南辕北辙的人不禁发笑,笑他的脑袋瓜和他的啤酒肚一样中看不中用。

孩子们也会发自内心地佩服更羸,还会实事求是,静下心来想想看自己的优点和缺点。

二、单元设计思路:

教学本组课文,重点是引导学生在学习默读和略读的基础上,粗知文章大意,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三、教学目标:

1、 会认本单元52个生字,会写36个生字。

在识字写字中了解中国汉字的文化内涵,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2、 掌握猜、问、查三种基本识字方法和认、想、写、用四种汉字学习方法,培养学生主动识字写字的能力。

3、了解课文内容,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句。

4、 体会故事中的道理,初步收到科学的思想教育。

四、教学重点、难点:

1、感受汉字的形体美,培养学生主动识字写字的能力。

2、了解课文内容,领悟写作方法。

五、课时安排:

1.识字课    1课时

2.写字课   2课时

3.阅读课    2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识字教学

学生根据导学案课前自学预习

1、学生根据导学案,自主学习字词,要求读准字音。

2、幻灯片出示词语,让学生展示预习成果。

3、纠正学生易读错的字音。

“羊圈”的“圈”是多音字,在本文中读“juàn”,它的另外一个读音是“quān”。

“窟窿”的“窿”本音是lóng,在“窟窿”这个词里读轻声,这两个字的字形比较复杂,教学中可以采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如,“屈”—“窟”“隆”—“窿”。

“更”是多音字,在课文里读gēng,不要读成gèng。

弦,读xián,不要读成xuán,笔画是8画。

“愈”读“yù”,不要读成“yuè”。

“惨”是平舌音,不是翘舌音。

“嘱”读zhǔ,不要读成shǔ;

“审”是翘舌音又是前鼻音,老师可示范读;

“肃”是平舌音,这个字的笔顺是肃。

“晌”读shǎng,不要读成xiǎng,在字形上要注意与“响”相区别。

4、检查词语认读情况(同位互相检查)

5、集体汇报交流,总结识字方法。

(1)加一加:

窟、窿、狼、硬等。

(2)减一减:

则(侧)、射(谢)等。

(3)换一换:

猎、响、悦等。

(4)形近字:

悔——诲,响——晌,狠——狼等。

(二)写字教学

出示本单元要求写会的生字

1、 同学们认读生字。

2、 观察本组生字特点,说说自己的发现。

引导观察字形的结构及字形和字义的关系,从中了解中国汉字的文化内涵,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如:

叼、叮、嘱一组口字旁的字。

3、 交流写字的注意事项

“窿”的右下部分,要提醒学生不要少写一笔;

“缠”是翘舌音,右边容易写成“厘”,要提醒学生注意。

“叼”字右旁的笔顺是先写横折竖钩,后写一提,不要写成“撇”。

“悔”的左边是“忄”,不要写成“十”,它的右下方是“母”字,不要把两点写成竖。

“弓”是独体字,笔画是3画;

“魏”是17画,第14画是从“田”字里面通下来一撇,第16画是“撇折”;

“雁”字,“厂”字里边是两个单人旁。

注意“叮”“嘱”左偏旁“口”的占格位置。

注意对比“非”在“排”和“靠”两字中字形的变化。

注意“叮”和“钉”“叮”和“订”“幅”和“福”“诲”和“悔”的区别。

4、 教师指导书写。

重点范写反犬旁和心字底的字。

(三)阅读教学

1、小组合作读《寓言两则》《惊弓之鸟》《画杨桃》《向别人没想到的》四篇课文,要求读通顺流畅。

2、教师检查合读情况,纠正字音。

方式可小组齐读几段,可指名朗读一节等。

3、再读《寓言两则》《惊弓之鸟》《画杨桃》《向别人没想到的》四篇课文,思考交流。

(1)《亡羊补牢》讲了一个人的羊圈破了个窟窿,狼叼走了一只羊,养羊人__________。

第二天,狼又叼走一只羊,养羊人________了,赶快_______________    。

从此,他的羊再也没________。

这则寓言告诉我们:

一个人做错了事,只要肯_____________,认真改正,就__________ 。

(2)《南辕北辙》讲了楚国在南边,他硬要往________走。

别人提醒他,他满不在乎。

我想对这个楚国人说:

“你太________了,你选错了________,如果不听别人劝告,及时改正,无论再怎么努力,都_____________________。

(3)《惊弓之鸟》讲了古时候有个射箭能手叫  ,他观察到天上飞着一只  ,不用,只,就使  掉下来,这就是“    ”的故事。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_______。

    

(4)《画杨桃》讲了我们在图画课上练习画   发生的事,“我”根据自己看到的,把  画成样子,同学们觉得好笑,老师却启发同学们懂得了看问题或做事情的时候,不能凭空想象,要    。

这篇课文告诉我们,同一个事物从不同的________看,会有所________。

4、交流自己的收获感受。

5、指导朗读积累。

 

旗城学校“人生语文”单元整合教学设计三年级下册第四组

 作者:

王爱芹010 2016-03-2314:

53

旗城学校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四组单元整合教学设计

一、教材简析:

这一单元教材,是围绕儿童丰富多彩的同年生活这一专题展开的。

本单元共有四篇课文,《和时间赛跑》《检阅》《争吵》为精读课文,《绝招》为略读课文。

《和时间赛跑》是一篇清新、淡雅又略带忧伤情绪的散文。

“我”因外祖母去世而悲伤不已,后来听了爸爸的一席话,看到太阳落山、鸟儿飞行等自然现象,明白了要珍惜时间,体会到了时间的重要性和怎样珍惜时间。

《检阅》讲述了波兰一所学校的儿童对员,在国庆来临之际,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在国庆节游行检阅时,让拄拐的博莱克在第一排。

游行时,他们的检阅队伍获得了大家的一致喝彩。

《争吵》围绕课文“我”和克莱帝之间因本子被弄脏而发生争吵这件事,重点讲了“我”的心理变化,以及“我”对整个事件的感受,告诉我们朋友之间要相互谅解、彼此宽容。

《绝招》这篇课文富有童心童趣,文中细致刻画的小柱子这个人物形象鲜活欲出,跃然纸上。

可以说,他是这个年龄段孩子的典型代表,很多学生都可以从他身上找到自己的影子:

自尊,好强,不服输。

  二、教学思路

本组教材重点指导学生感受童年生活的丰富多彩,引导学生回忆自己的生活经历,和同学交流自己学过本领的经过,以童年的话题贴近学生生活,对学生有话可说,有话愿说。

三、单元教学目标:

1、认识本单元的生字。

在识字写字中了解中国汉字的文化内涵,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2、 掌握猜、问、查三种基本识字方法和认、想、写、用四种汉字学习方法,培养学生主动识字写字的能力。

3、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本单元课文,读好对话,读出不同人物的语气和心情。

4、理解课文内容,结合重点词句感悟每篇课文蕴含的思想内容。

四、教学重点、难点:

1、感受汉字的形体美,培养学生主动识字写字的能力。

2、了解课文内容,领悟写作方法。

五、课时安排:

1.识字课    1课时

2.写字课   2课时

3.阅读课    2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识字教学

学生根据导学案课前自学预习

1、学生根据导学案,自主学习字词,要求读准字音。

2、幻灯片出示词语,让学生展示预习成果。

3、纠正学生易读错的字音。

“梭”是平舌音,不易读准,也较难识记,可以与形近字进行比较,如“俊”“棱”;“若”不易读准,要注意纠正学生的方言音。

熟字带生字,或者在语言环境里识记。

如,“嫉”“侍”“瞟”“尚”可以分别与“疾”“寺”“票”“躺”进行比较。

有几个字的读音容易弄错,也要加以强调。

“嫉”读二声,不读四声;“哼”读hng,不读hēng,意思是表示不满意或者不相信;“侍”读shì,不读sì。

4、检查词语认读情况(同位互相检查)

5、集体汇报交流,总结识字方法。

(1)加一加:

慰、暑、益等。

(2)换一换:

赛、截、慕等。

(3)形近字:

忧——优,既——即,戒——戎等。

(二)写字教学

出示本单元要求写会的生字

1、 同学们认读生字。

2、 观察本组生字特点,说说自己的发现。

引导观察字形的结构及字形和字义的关系,从中了解中国汉字的文化内涵,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交流写字的注意事项

“赛”的中间部分是三横,不是两横;“疼”是病字旁,不是广字旁;“忧”的右边是“尤”不是“龙”,不能多写一撇;“赢”的几个构成部分要仔细观察,摆好位置;“益”的上半部分不是“兴”;“若”的中间部分不是“十”,要同“苦”字区别开来。

“俱”字容易把右半部分中间的三横写成两横;“博”要与“搏”进行区分,可以用组词的办法,通过它们的不同用法区分字义;“截”可以和“载”“栽”等字对比识记,并正确书写;“慕”要重点指导下面的部件,“慕”和心情有关,所以“”是“心”的变体,不能写成“小”;“纠”的右半部分可以和“收”进行对比。

指导写字时要抓住难点,如,“替”的第一个“夫”字的最后一笔由捺变为点;“承”中间是三个短横,不能多写或少写;“缘”的右半部分是写好这个字的难点,要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笔画和笔顺:

撇折,横撇,横,撇,弯钩,撇,撇,撇,捺,共九画,其中第五画是弯钩,不是竖钩;“愤”要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字的右上部分;“戒”的笔顺是:

一戒,部首是“戈”,可以与“或”相比较,可以在复习旧知识的过程中加深印象;“既”的第七笔不是“丨”。

注意不要和“即”相混淆。

4、教师指导书写。

重点范写上中下结构和半包围结构的字。

(三)阅读教学

1、小组合作读《和时间赛跑》《检阅》《争吵》《绝招》四篇课文,要求读通顺流畅。

2、教师检查合读情况,纠正字音。

方式可小组齐读几段,可指名朗读一节等。

3、再读《和时间赛跑》《检阅》《争吵》《绝招》四篇课文,思考交流。

(1)“我”因    悲伤不已,后来听了  

  ,看到  、  

等自然现象,明白了    ,并在和时间赛跑的经历中,体会到了  。

全文的中心句是  。

(2)波兰的一所学校的儿童队员,在   来临之际,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

在 时,让  走在第一排。

游行时,他们的检阅队伍获得了 。

从故事中我懂得了  。

本文的   描写和    描写很有特色,画出来交流。

(3)课文围绕“我”和 之间因  而发生争吵,重点讲了“我”的 ,和“我”对整件事的    ,告诉我们 。

课文按  顺序写的,  描写很出色,画出来交流。

(4)课文讲了 个小伙伴,涉及了

种绝招,小柱子的绝招是    ,小柱子有  

    特点。

课文告诉我们    

4、交流自己的收获感受。

5、指导朗读积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