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重机械安全规程第部分GB代替GBT.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21020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1.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起重机械安全规程第部分GB代替GBT.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起重机械安全规程第部分GB代替GBT.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起重机械安全规程第部分GB代替GBT.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起重机械安全规程第部分GB代替GBT.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起重机械安全规程第部分GB代替GBT.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起重机械安全规程第部分GB代替GBT.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起重机械安全规程第部分GB代替GBT.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起重机械安全规程第部分GB代替GBT.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起重机械安全规程第部分GB代替GBT.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起重机械安全规程第部分GB代替GBT.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起重机械安全规程第部分GB代替GBT.docx

《起重机械安全规程第部分GB代替GBT.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起重机械安全规程第部分GB代替GBT.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起重机械安全规程第部分GB代替GBT.docx

起重机械安全规程第部分GB代替GBT

Documentserial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起重机械安全规程第部分GB代替GBT

起重机械安全规程第1部分:

总则

代替GB/T6067-1985

自2011-6-1起执行

目次

前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金属结构

4机构及零部件

5液压系统

6电气

7控制与操作系统

8电气保护

9安全防护装置

10起重机械的标记、标牌、安全标志、界限尺寸与净距

11起重机操作管理

12人员的选择、职责和基本要求

13安全性

14起重机械的选用

15起重机的设置

16安装与拆卸

17起重机械的操作

18检查、试验、维护与修理

19起重机械使用状态的安全评估

附录A(规范性附录)安全防护装置在典型起重机械上的设置

参考文献

前言

本部分的、3.3.3

起重机械安全规程第1部分:

总则

1范围

GB6067的本部分规定了起重机械的设计、制造、安装、改造、维修、使用、报废、检查等方面的基本安全要求。

本部分适用于桥式和门式起重机、流动式起重机、塔式起重机、臂架起重机、缆索起重机及轻小型起重设备的通用要求。

对特定型式起重机械的特殊要求在GB6067的其他部分中给出。

本部分不适用于浮式起重机、甲板起重机及载人等起重设备。

如不涉及基本安全的特殊问题,本部分也可供其他起重机械参考。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GB6067的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

GB2893安全色

GB/T3323金属熔化焊焊接头射线照相(GB/T3323-2005,EN1435:

1997,MOD)

GB/T3811-2008起重机设计规范

GB/T4842氩

GB/T5117碳钢焊条(GB/T5117-1995,eqvANSI/AWS:

1991)

GB/T5118低合金钢焊条(GB/T5118-1995,neqANSI/AWS:

1981)

GB机械安全机械电气设备第32部分:

起重机械技术条件(idtIEC60204-32:

1998)

GB/T5293埋弧焊用碳钢焊丝和焊剂(GB/T5293-1999,eqvANSI/AWS:

1989)

GB/T5905起重机试验规范和程序(GB/T5905-1986,idtISO4310:

1981)

GB/T5972起重机钢丝绳保养、维护、安装、检验和报废(GB/T5972-2009,ISO4309:

2004,IDT)

GB/T8110气体保护电弧焊用碳钢、低合金钢焊丝(GB/T8110-2008,AWSA5.18M:

2005,MOD;AWSA5.28M:

2005,MOD)

GB8918重要用途钢丝绳(GB8918-2006,ISO3154:

1988MOD)

GB/T起重吊钩机械性能、起重量、应力及材料(GB/T,eqvDIN

15403-3:

1982)

GB/T起重吊钩直柄吊钩技术条件(GB/T,eqvDIN15401-2:

1982)

GB/T起重吊钩直柄吊钩使用检查(GB/T,eqvDIN15405-1:

1979)

GB/T12470埋弧焊用低合金钢焊丝和焊剂

GB15052起重机安全标志和危险图形符号总则

GB/T17908起重机和起重机械技术性能和验收文件(GB/T17908-1999,idtISO7363:

1986)

GB/T起重机起重机操作手册第1部分:

总则(GB/T,idtISO9928-1:

1990)

GB/T18453起重机维护手册第1部分:

总则(GB/T18453-2001,idtISO12478-1:

1997)

GB/T18875起重机备件手册(GB/T18875-2002,ISO10973:

1995,IDT)

GB/T19418钢的弧焊接头缺陷质量分级指南(GB/T19418-2003,ISO5817:

1992,IDT)

GB/T起重机司机室第1部分:

总则(GB/T,ISO8566-1:

1992,IDT)

GB/T20652M(4)、S(6)和T(8)级焊接吊链(GB/T20652-2006,ISO4778:

1981,IDT)

GB/T20947起重用短环链T级(T、DAT和DT型)高精度葫芦链(GB/T20947-2007,

ISO3077:

2001,IDT)

GB/T起重机状态监控第1部分:

总则(GB/T,ISO12482-1:

1995,IDT)

GB50054低压配电设计规范

GB50058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

HG/T2537焊接用二氧化碳

JB/T6061无损检测焊缝磁粉检测(JB/T6061-2007,ISO17638:

2003,MOD)

JB/T6062无损检测焊缝渗透检测

JB/T10559起重机械无损检测钢焊缝超声检测

JGJ81建筑钢结构焊接技术规程

JGJ82钢结构高强度螺栓连接的设计施工及验收规程

3金属结构

总则

3.1.11m15℃~30℃1m时,玻璃窗应做成不可打开的或加以防护,防护高度不应低于1m2m5m,司机室内配备有合适的紧急逃逸装置(例如绳梯)时,则司机室进出口可以限制在某些规定的位置。

如果起重机在任何位置,人员都不能直接从地面进入司机室,以及司机室的地板离地面的高度超过5m时,起重机应设置到达司机室的通道;对于桥式起重机等,如能提供适当的装置使人员方便安全地离开司机室,则司机室进出口可以限制在某些规定的位置。

一般情况下应通过斜梯或通道,从同司机室地板一样高且备有栏杆的平台直接进入司机室。

平台与司机室入口的水平间隙不应超过0.15m,与司机室地板的高低差不应超过0.25m1.8m。

运动部分附近的通道和平台的净宽度不应小于0.5m;如果设有扶手或栏杆,在高度不超过0.6m的范围内,通道的净宽度可减至0.4m。

固定部分之间的通道净宽度不应小于0.4m。

起重机结构件内部很少使用的进出通道,其最小净空高度可为1.3m,但此时通道净宽度应增加到0.7m。

只用于保养的平台,其上面的净空高度可以减到1.3m125mm圆盘施加在平台表面的任何位置;

b)4500N/m220mm的球体通过;

b)当长度等于或大于200mm时,其最大宽度为12mm0.5m时,应在这些区域采用实体式地板;当通道靠近动力线时,应对这些动力线加以保护。

斜梯与直梯

凡高度差超过0.5m的通行路径应做成斜梯或直梯。

高度不超过2m0.6m;其他斜梯可取为0.5m。

斜梯的一侧靠墙壁时,只在另一侧设置栏杆,栏杆高度不小于1m0.32m,单个梯级的高度宜取为m~0.25m0.40m,两侧撑杆之间梯级宽度不应小于0.30m,梯级的间距应保持一致,宜为m~0.30m,梯级离开固定结构件至少应为0.15m,梯级中心0.1m0.63m×0.63m,圆孔直径宜取为m~0.80m2m以上的直梯应有护圈,护圈从2.0m高度起开始安装,护圈直径宜取为m~

0.8m。

护圈之间应由三或五根间隔布置的纵向板条联接起来,并保证有一根板条正对着直梯的垂直中心线,相邻护圈之间的距离:

当护圈设置三根纵向板条时,不应大于0.9m,当护圈设置五根纵向板条时,不应大于1.5m。

安装了纵向板条的护圈在任何一个0.1m1.0m,当空间受限制时此高出的高度也不应小于0.8m0.6m10m0.5m、高为1.4m2m的工作部位;

——通往离地面高度2m以上的操作室、检修保养部位的通道;

——在起重机上存在跌落高度大于1m1m,栏杆下部有高度不低于0.1m的踢脚板,在踢脚板与手扶栏杆之间有不少于一根的中间横杆,它与踢脚板或手扶栏杆的距离不得大于0.5m;对净高不超过1.3m的通道,手扶栏杆的高度可以为0.8m;

——在手扶栏杆上的任意点任意方向应能承受的最小力为1000N,且无永久变形;

——栏杆允许开口,但开口处应有防止人员跌落的保护措施;

——在沿建筑物墙壁或实体墙结构设置的通道上,允许用扶手代替栏杆,这些扶手的中断长度(例如为让开建筑物的柱子、门孔)不宜超过1m

b)用编结连接时,编结长度不应小于钢丝绳直径的15倍,并且不小于300mm。

连接强度不应小于钢丝绳最小破断拉力的75%。

c)用楔块、楔套连接时,楔套应用钢材制造。

连接强度不应小于钢丝绳最小破断拉力的75%。

d)用锥形套浇铸法连接时,连接强度应达到钢丝绳的最小破断拉力。

e)用铝合金套压缩法连接时,连接强度应达到钢丝绳最小破断拉力90%。

4.2.1160mm3mm1.5mm50m/min时,圆度达1mm;当运行速度高于50m/min时,圆度达0.1mm8c)、e)中的50%时;或齿根两侧磨损达4.2.8f)中的50%时。

5液压系统

液压系统应有防止过载和冲击的安全装置。

采用溢流阀时,溢流阀的最高工作压力不得大于系统最大工作压力的倍,同时不得大于液压泵的额定压力。

为了故障诊断的需要,应在系统中适当位置设压力检测点并在回路图中注明。

系统中应防止系统背压对制动器的意外控制和损坏零部件。

液压系统应有符合液压元件对介质清洁度要求的过滤器或其他防止油污染的装置。

液压系统中,应有防止被物品或臂架等部件作用,使液压马达超速的措施或装置,如平衡阀。

平衡阀与变幅液压油缸、伸缩臂液压油缸、顶升液压油缸和液压马达的连接应是刚性连接。

如果与平衡阀的连接管路过长,在靠近压力管路接头处应装设自动保护装置(防破裂阀)以避免出现任何意外的起升物品下降。

液压系统的液压油应按照设备使用说明书的要求,根据环境条件选用;油箱的最高和最低油位应有明显的油位标志。

液压系统工作时,液压油的最高温升不得影响安全性能。

液压系统应在合适部位设置排气装置。

液压系统中使用的蓄能器,应在其上或附近的明显处设置安全警示标志。

应在标志或使用说明书中标明蓄能器的预定压力和充填介质的充气量。

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液压系统在装配、安装、保养和维修过程中落人污物,污染度应符合使用说明书的规定。

液压钢管连同它们的终端部件,爆破压力与工作压力的安全系数不应小于。

液压软管连同它们的终端部件,爆破压力与工作压力的安全系数不应小于4。

液压油缸的端口和阀(例如:

保护阀)之间的焊接或装配连接件,爆破压力与工作压力的安全系数不小于。

对于工作压力超过5MPa和/或温度超过50℃,并位于起重机操作者1m0℃至+40℃40℃时,空气的相对湿度不超过50%,电气设备应能正常工作。

在较低温度下可允许较高的相对湿度,例如+20℃000m;电器正常使用地点的海拔高度不超过2000m

或用字母PE,或用黄/绿双色组合标记。

8.8.6保护导线只用颜色标识时,应在导线全长上使用黄/绿双色组合。

如果保护导线能容易地按其形状、位置或结构(如编织导线)识别,或者绝缘导线难以购到,则不必在导线全长上使用颜色代码。

但应在端头或易接近部位上清楚的标明图示符号

或黄/绿双色组合标记。

8.8.71M30m100m/min,或停车定位要求较严的情况下,宜根据需要装设两级运行行程限位器,第一级发出减速信号并按规定要求减速,第二级应能自动断电并停车。

如果在正常作业时起重机和起重小车经常到达运行的极限位置,司机室的最大减速度不应超过2.5m/s240m/min的起重机,在小车向外运行且当起重力矩达到额定值的80%时,应自动转换为低于40m5m/s240m10mm0.05m;

——距任何栏杆或扶手不小于0.10m;

——距出入区不小于0.50m1.7m,与通常不准人出入的下方的固定或活动部分(例如棚顶、加热器、机械部分和运行在下方的起重机等)及与栏杆顶部的垂直距离不应小于0.5m0.5m。

如果不会对人员产生危险,这个距离可以减小到0.1m

15.3.3架空电线和电缆

起重机在靠近架空电缆线作业时,指派人员、操作者和其他现场工作人员应注意以下几点:

a)在不熟悉的地区工作时,检查是否有架空线;

b)确认所有架空电缆线路是否带电;

c)在可能与带电动力线接触的场合,工作开始之前,应首先考虑当地电力主管部门的意见;

d)起重机工作时,臂架、吊具、辅具、钢丝绳、缆风绳及载荷等,与输电线的最小距离应符合表3的规定。

表3起重机与输电线的最小距离

当起重机械进入到架空电线和电缆的预定距离之内时,安装在起重机械上的防触电安全装置可发出有效的警报。

但不能因为配有这种装置而忽视起重机的安全工作制度。

15.3.42.4a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安全防护装置在典型起重机械上的设置

表安全防护装置在典型起重机械上的设置要求

参考文献

[1]GB/T3797-2005电气控制设备.

[2]GB5144-2006塔式起重机安全规程.

[3]GB/T20305-2006起重用钢制圆环校准链正确使用和维护导则(IS07592:

1983,IDT).

[4]GB/T22166-2008非校准起重圆环链和吊链使用和维护(IS03056:

1986,IDT).

[5]GB50017-2003钢结构设计规范.

[6]GB50055-1993通用用电设备配电设计规范.

[7]GB50205-2001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8]GB50256-1996电气装置安装工程起重机电气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

[9]JB/T5664-1991重载齿轮失效判据.

[10]JB/T6128-2008水电站门式起重机.

[11]JB/T8437-1996起重机械无线遥控装置.

[12]JGJ46-1988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

[13]SL/T241-1999水利水电建设用起重机技术条件.

[14]ISO10972-1:

1998起重机对机构的要求第1部分:

总则.

[15]ISO11660-1:

2008起重机通道及安全防护设施第1部分:

总则.

[16]ISO11660-2:

1994起重机通道及安全防护设施第2部分:

流动式起重机.

[17]ISO12480-1:

1997起重机安全使用第1部分:

总则.

[18]ANSI/ASMEB30.4-2003门座、塔式和立柱式起重机.

[19]AS:

1993起重机安全使用第1部分:

总则.

[20]AWS:

2000美国钢结构焊接规范.

[21]BS7121/1-1989起重机安全使用实用规范第1部分:

总则.

[22]DIN15405-2:

1979起重吊钩片式吊钩使用检查.

[23]EN13000-2004流动式起重机.

[24]EN14492-1:

2007起重机电动卷扬起升机构和葫芦起升机构第1部分:

电动卷扬起升机构.

[25]FEM:

1998欧洲起重机械设计规范.

[26]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热力和机械部分)电安生[1994]227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