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七年级生物上册《裸子植物》学案冀教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2103943 上传时间:2023-06-04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6.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范文七年级生物上册《裸子植物》学案冀教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范文七年级生物上册《裸子植物》学案冀教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范文七年级生物上册《裸子植物》学案冀教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范文七年级生物上册《裸子植物》学案冀教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范文七年级生物上册《裸子植物》学案冀教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范文七年级生物上册《裸子植物》学案冀教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范文七年级生物上册《裸子植物》学案冀教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范文七年级生物上册《裸子植物》学案冀教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范文七年级生物上册《裸子植物》学案冀教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范文七年级生物上册《裸子植物》学案冀教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范文七年级生物上册《裸子植物》学案冀教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范文七年级生物上册《裸子植物》学案冀教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范文七年级生物上册《裸子植物》学案冀教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范文七年级生物上册《裸子植物》学案冀教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范文七年级生物上册《裸子植物》学案冀教版.docx

《范文七年级生物上册《裸子植物》学案冀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范文七年级生物上册《裸子植物》学案冀教版.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范文七年级生物上册《裸子植物》学案冀教版.docx

范文七年级生物上册《裸子植物》学案冀教版

七年级生物上册《裸子植物》学案冀教版

  教案首页

  课程单元题目

  本单元学时

  授课方式

  讲授

  教案更新

  日期

  20.11

  教学目的与要求:

1、掌握裸子植物的主要特征

  2、了解裸子植物各纲的主要特征

  3、掌握松、杉、柏三科的特征

  4、认识常见的裸子植物

  教学重点、难点及对学生的要求:

  主要内容与时间安排,采用的教学方法:

  重要中、外文词汇:

苏铁纲银杏纲松科云杉属冷杉属落叶松属杉科水杉属柏科圆柏属侧柏属红豆杉科cycadopsida;Ginkgopsida;Pinaceae;Picea;Abies;Larix;Taxodiaceae;metosquoia;cupressaceaePlatycladus;Sabina;Taxaceae

  思考题:

试以松属为例,简述松柏纲植物的生活史?

  银杏、水杉均为我国特产,它们的发现在生物学上有什么重要意义?

  试比较松科、杉科和柏科的异同点是什么?

  为什么说买麻藤纲是裸子植物中最进化的类群?

  简述裸子植物的起源与进化?

  试述裸子植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及其在经济上的重要性。

  参考引用文献:

  2.《植物学》,华东师范大学等编,人民教育出版社。

  3.《植物学》,中山大学生物系、南京大学生物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

  4.《植物分类学简编》,胡先萧,科学技术出版社。

  课程题目

  第一节

  裸子植物的一般特征

  本单元学时

  授课方式

  讲授

  教案更新

  日期

  20

  

  教学第一节

  裸子植物的一般特征

  一、裸子植物的主要特征

  ㈠、孢子体发达

  裸子植物的孢子体特别发达,均为多年生木本植物,大多为单轴分枝的高大乔木,有发达的主根。

叶多为针形、条形或鳞片状,极少数为扁平的阔叶。

叶常有明显的气孔带。

  ㈡、胚珠裸露

  裸子植物的花多为单性,(♀,♂)或♀/♂。

孢子叶大多聚生成球果状,称为孢子叶球。

㈢、具有颈卵器的构造

  裸子植物既是颈卵器植物,又是种子植物,是介于蕨类植物和被子植物之间的一类植物。

  ㈣、传粉时花粉直达胚珠

  在被子植物中,花粉管需先到柱头上,然后萌发,形成花粉管,然后到达胚珠。

而裸子植物则不同,花粉粒由凤梨传播,并经珠孔直接进入胚珠,在珠心上方萌发形成花粉管,进达胚囊,完成受精作用。

  ㈤、具多胚现象

  大多数裸子植物都具有多胚现象,这是由于一个雌配子体上的多个颈卵器的卵细胞同时受精,形成多胚,称为简单多胚现象;或者由于一个受精卵在发育过程中,胚原组织分裂为几个胚,这是裂生多胚现象。

  二、裸子植物的分类

  裸子植物在植物分类系统中,通常作为一个自然类群,称为裸子植物门。

即铁树纲、银杏纲、松柏纲、红豆杉纲及买麻藤纲。

  课程题目

  第二节

  铁树纲(苏铁纲)

  本单元学时

  授课方式

  讲授

  教案更新

  日期

  20

  

  教学第二节

  铁树纲(苏铁纲)

  本纲现存仅1目1科,约9属约110种。

  铁树纲分为种子蕨目、苏铁目和本内苏铁目。

现存的仅苏铁目、苏铁科。

我国仅有苏铁属,8种。

常见的是苏铁和华南苏铁等,苏铁具有独立的柱状主干,通常不分枝,树高约2-4m。

大型叶羽状深裂,集生于干顶,小羽片线形有刺尖。

幼叶向内拳卷。

营养叶生活可达数年,脱落后在茎干上留下永久性的叶基。

  雌雄异株。

小孢子叶稍扁平,肉质,盾状,螺旋状紧密地排列成长椭圆形的小孢子叶球,生于茎顶。

每个小孢子叶下面生有许多由2~5个小孢子囊组成的孢子囊群。

大孢子叶密被黄褐色茸毛,先端羽状分裂,基部柄状,柄的两侧生有2~6个胚珠。

大孢子叶丛生于茎顶,形成疏松的孢子叶球。

  成熟种子含有充满营养物质的配子体残余,即胚乳。

珠被发育成种皮,形成种子。

  苏铁类植物株型美丽,普遍栽培供观赏。

茎内富含淀粉,称“西米”,可食用。

种子含油,供食用和药用,药用可止痢、止咳、止血。

  课程题目

  第三节

  银杏纲

  本单元学时

  授课方式

  讲授

  教案更新

  日期

  20

  

  教学第三节

  银杏纲

  本纲现存仅1目1科1属1种。

  银杏:

又叫白果树或公孙树,我国特产。

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二叠纪,距今2.25亿年左右,中生代遍布于全世界。

为孑遗种。

  银杏是高大而多分枝的落叶乔木。

具有顶生营养性长枝和侧生的生殖性短枝。

单叶扇形,叶脉二叉分枝状。

在长枝上的叶是螺旋状排列;短枝由于生长很慢,叶在枝条顶端成簇生。

  银杏为雌雄异株。

小孢子叶球生于短枝顶端,呈柔荑花序状。

小孢子叶有1个短柄,柄端有2个小孢子囊组成的小孢子囊群。

大孢子叶球极为简化,通常只有1个长柄,柄端具有2个环形的珠领。

珠领上各生1个直生胚珠,其中只有1个成熟。

每个胚珠具一层厚珠被。

种子近球形,熟时黄色,外被白粉。

种皮分3层:

外种皮厚而肉质,含油脂和芳香油;中种皮白色,石质;内种皮红色,薄膜质。

  银杏是我国特有的树种,被称为“活化石”,在我国浙江西北、安徽东南仍分布着零星的野生银杏,同时亦有着悠久的栽培历史。

银杏种子成熟时金黄色,Ginkgo源自中文“金果”;去除外种皮后的种子露出坚硬的中果皮,称为“白果”。

种仁药食兼用,有润肺、止咳、强壮功效。

银杏木材供雕刻、家具等用。

银杏叶可提取银杏内酯、银杏叶黄酮甙元等,用于治疗心、脑血管疾病。

银杏美丽的扇形叶,在温凉地区作为风景行道树,很早就步出国门,日本在晋代前就由中国将银杏植于庙宇旁,因此银杏又常被称为“庙宇植物”;18世纪传入欧洲、北美等地,由于秋天叶呈金黄,此树又被称为“金发少女树”。

银杏外种皮在种子成熟时发出腐臭气味,因此作为风景行道树,多喜栽雄株。

  ?

  

  课程题目

  第四节

  松柏纲(球果纲)

  本单元学时

  授课方式

  讲授

  教案更新

  日期

  20

  

  教学第四节

  松柏纲(球果纲)

  一、松柏纲的主要特征

  松柏纲植物为常绿或落叶乔木,植物体多呈塔形,主干极其发达。

茎多分枝,常有长短枝之分,具树脂道。

叶全为单叶,一般细小,叶角质层较厚,有凹陷的气孔,以抵抗干旱的环境。

叶为针状、鳞片状,稀为条状。

  松柏纲植物因叶子多为针形,故称为针叶树或针叶植物;又因孢子叶常排成球果状,也称为球果植物。

  二、松柏纲植物的生活史

  下面以松属为例来介绍松柏纲植物的生活史。

  ㈠、孢子体

  松属的孢子体为高大的常绿乔木。

叶为针形,通常2~5条成束,叶内具有1或2条维管束和粗大的树脂道。

  孢子叶球单性同株。

小孢子叶细小,叶状,螺旋状排列于短轴上,形成小孢子叶球,生在新生的长枝基部。

每一小孢子叶下侧着生2个小孢子囊。

大孢子叶螺旋状排列成大孢子叶球。

大孢子叶木质或革质,称为珠鳞。

种子成熟时,珠鳞增大,此时又称为种鳞或果鳞。

珠鳞腹面有2个胚珠,珠鳞背面托有1片不育的苞鳞,又称盖鳞。

㈡、雄配子体

  雄配子体由小孢子发育而成。

成熟的雄配子体有4个细胞。

  ㈢、雌配子体

  大孢子的形成是在春天,但在秋天才开始发育成雌配子体。

  ㈣、传粉与受精

  传粉在晚春进行。

传粉时,大孢子叶球的轴稍为伸长,使幼嫩的珠鳞和苞鳞略为张开,便于花粉进入。

受精作用发生在传粉13个月以后,即传粉在第一年的春季,受精在第二年夏季。

  ㈤、种子

  受精卵经过一系列的发育形成胚。

  三、分类及代表植物

  松柏纲是现代裸子植物中数目最多而分布最广的类群。

现代松柏纲植物约44属,约400多种,隶属于4科,即松科、杉科、柏科和南洋杉科。

它们在欧亚大陆北部及北美广大地区组成大面积的森林甚至单优的纯林,在南半球的新西兰、澳洲及南美洲的温带则具有丰富的南洋杉科植物。

但大多数松柏类的特有属及全部古老的孑遗属都集中在太平洋沿岸,而且许多属如松属、冷杉属、云杉属及落叶松属的多数种类也集中于太平洋四周,特别是我国。

  我国是松柏植物的起源地,同时也是松柏植物最丰富的国家,并富有特有的属、种和第三纪孑遗植物。

我国有松柏纲植物3科,23属,约150种,为国产裸子植物中种类最多,经济价值最大的1个纲,分布几遍全国。

另引种栽培1科,7属,50种,多为庭院绿化及造林树种。

  ㈠、松科

  乔木,稀灌木,多常绿。

叶针形或条形,互生或簇生。

  孢子叶球单性同株。

小孢子叶具有2个小孢子囊,小孢子多数有气囊。

大孢子叶球的苞鳞和珠鳞常分离(仅基部结合),珠鳞发达,近轴面基部有2枚胚珠。

种子常有翅。

  松科是松柏纲中最大而且在经济上最重要的一科,约有10属230多种,多产于北半球。

我国约有10属113种,分布遍于全国,绝大多数都是森林树种和用材树种,其中许多是特有属和孑遗植物。

  .冷杉属:

叶条形,扁平,中脉在叶面凹下,单生。

枝具圆形而微凹的叶痕。

球果直立,当年成熟,种鳞脱落。

约50种,我国约有19种,分布于东北至西南以及台湾省山区,多成纯林,用途很广,为我国自然林的主要资源之一。

常见的有臭松[Abies

  nephrolepis],一年生枝有毛,树脂道中生,产于东北及华北;冷杉,一年生枝无毛,树脂道边生,为我国特有树种,分布于四川。

百山祖冷杉(A.beshanzuensis),为我国新近发现的稀有珍贵树种,产于浙江南部百山祖山。

  2.银杉属:

叶条形、扁平,上面中脉凹陷。

枝分长短枝。

球果腋生,初直立后下垂,苞鳞短,不露出,种鳞大而宿存。

仅有银杉1种,为我国所特有的“活化石”植物,分布于四川及广西。

  3.云杉属:

小枝有显著隆起的叶枕。

叶通常四棱状或扁棱状条形,或条形扁平,四面有气孔线或仅上面有气孔线。

孢子叶球单性同株。

球果下垂。

苞鳞短于珠鳞,种鳞宿存。

约有40种,分布于北温带,特别是东亚。

我国约有16种,另引种栽培2种。

产于东北、西北、西南和台湾等省区,组成大面积的自然林,为我国主要林业资源。

木材纹理细致,有弹性,可作建筑、飞机、舟车、家具等用材;树干可割取树脂,树皮可制栲胶。

常见的有云杉,一年生枝褐黄色或淡黄褐色,有白粉,叶横切面为四棱形,球果长通常6-10cm,为我国特有树种,产于四川、甘肃和陕西;鱼鳞云杉,叶横切面扁平,球果长4-6cm。

产于我国东北。

  4.落叶松属:

落乔。

叶条状扁平。

孢子叶球单生短枝顶端,球果直立,当年成熟,种鳞革质,宿存。

种子上部具膜质长翅。

约18种,分布于北半球温带和寒带;我国约10种,广布于东北、西北、华北及西南,常组成纯林。

材质坚韧、优良,可作建筑、舟车、桥梁等用。

树干可提取树脂,树皮可提取栲胶,亦可栽培作庭院树种。

落叶松,小枝不下垂,球果卵圆形或椭圆形,苞鳞较种鳞为短,为我国东北林区的主要森林树种。

红杉,小枝不垂,球果圆柱形或卵状圆柱形,苞鳞较种鳞为长,为我国特有树种,产于甘肃、陕西及四川。

  5.金钱松属:

仅有金钱松1种,为我国特有种,产于华东和华中及四川等省区。

落叶乔本。

叶条状扁平,在短枝上呈簇生状,辐射平展呈圆盘形。

秋后呈金黄色,颇为美观。

小孢子叶球穗状,数个簇生。

苞鳞比珠鳞小,种鳞木质、脱落。

种子有宽大种翅。

木材供建筑、桥梁等用,根皮药用,治顽癣及食积等,种子可榨油;树形优美,为优良用材树种及庭院树种。

  6.雪松属:

常绿乔木,枝有长短之分。

叶针形,坚硬,通常三棱形。

球果第二年(稀第三年)成熟,种子有宽大膜质的种翅。

常见的为雪松(cedrusdeodara),常绿乔木;大枝不规则轮生,平展;小枝微下垂,有长枝与短枝,一年生长枝有毛。

叶在长枝上螺旋状散生,在短枝上簇生,斜展,针形,坚硬,横切面三角形,长2.5-5cm,每面有数条灰白色气孔线。

雌雄同株;雌雄球花生于不同长枝上的短枝顶端,直立;雄球花近黄色;雌球花初为紫红色,后呈淡绿色,微被白粉,珠鳞背面基部托1短小苞鳞,腹面基部有2胚珠。

球果翌年成熟,直立,近卵球形至椭圆状卵球形,长7-10cm,熟时种鳞与种子脱落;种鳞木质,倒三角形,顶端宽平,长2.8-3.2cm,宽3.7-4.3cm,背面密生锈色毛;苞鳞极小;种子上端具倒三角形翅。

分布于喜马拉雅山。

我国各大城市广泛栽培作绿化树种。

  7.松属(Pinus):

常绿乔木,稀灌木。

叶针形,通常2~5针一束。

孢子叶球单性同株;小孢子叶球多数。

集生于新枝下部;大孢子叶球单生或2-4个生于新枝近顶端。

球果翌年秋成熟,种鳞木质宿存;种子上部具长翅。

  本属约80余种,广布北半球。

我国有22种,引种10余种,分布几遍全国,为我国森林中的主要树种。

  本属又可分2个亚属,即软松亚属(单维管束亚属)和硬松亚属(双维管束亚属)。

  7.1单维管束亚属:

木材软,色淡。

叶鞘早落,针叶基部的鳞叶不下延。

叶内有1条维管束。

常见的有:

  7.1.1红松:

绿乔;一年生枝密生黄褐色柔毛;冬芽淡红褐色。

针叶5针一束,横切面近三角形,树脂道3个中生,种鳞的鳞脐顶生。

产于我国东北。

  7.1.2华山松:

绿乔;一年生枝绿色或灰绿色,干后褐色或灰褐色,无毛;针叶5针一束,稀6-7针一束,横切面三角形,树脂道3个中生或背面2个边生,腹面中生种鳞鳞脐不明显,产于我国山西、陕西、河南、四川及云南等省山地。

  7.1.3白皮松:

绿乔;幼树树皮光滑,灰绿色,老树皮成不规则薄片脱落,呈淡褐灰色或灰色;针叶3针一束,粗硬,长5-10cm,宽1.5-2mm,叶的背面与腹面两侧均有气孔线;树脂管6-7个,通常边生或兼有边生与中生;叶鞘早落。

球果常单生,卵圆形,长5-7cm,成熟后淡黄褐色;种鳞先端厚,鳞盾多为菱形;鳞脐生于鳞盾的中央,具刺尖;种子倒卵圆形,长约1cm,种翅长5mm,有关节,易脱落。

为我国特有树种。

分布于山西、陕西、河南、甘肃、四川及内蒙等地;在辽宁、河北、山东和江苏等省习见栽培。

木材供建筑等用;种子可食或榨油。

  7.2双维管束亚属:

木材硬,色深。

叶鞘宿存,针叶基部的鳞叶下延。

叶内有2条维管束。

鳞脐背生,种子上部具长翅。

常见的有:

  7.2.1油松:

小枝无毛,微被白粉,针叶2针一束,叶边缘有细锯齿,横切面半圆形,树脂道5-8个或更多,边生,鳞脐凸起有尖刺。

为我国特有树种,产于华北、东北等地。

  7.2.2马尾松:

绿乔。

枝条无毛,针叶2针一束,细柔,长12-20cm,横切面半圆形;树脂道4-8个边生;叶鞘宿存。

鳞盾平或微肥厚;鳞脐微凹无刺。

分布于我国中部、长江流域及以南各省区。

植株各部均能入药,有祛湿通络、活血消肿、止血生肌之效,并可治夜盲等症。

  7.2.3黄山松:

绿乔。

枝条无毛,针叶2针一束,横切面半圆形;树脂道4-7个中生;鳞脐具短刺。

为我国特有树种,产于台湾、安徽、福建、浙江及江西等省。

  7.2.4黑松(P.thunbergii

  Parl.):

小枝淡褐黄色,无毛,冬芽银白色,针叶2针一束,树脂道6-11个中生,鳞脐小而平,常有小棘。

原产日本、朝鲜,我国辽宁及华东各省引种栽培,为造林和庭院观赏树种。

  ㈡、杉科

  乔木。

叶常两型,互生,螺旋状排列或2列状,与小枝一起脱落。

小孢子囊及胚珠常多于2个。

苞鳞常与珠鳞半合生(仅顶端分离)。

球果当年成熟,种鳞扁平或盾状,木质或革质,能育种鳞有2-9粒种子,种子两侧具窄翅。

  现代的杉科植物已处于衰退状态,仅有10属16种,其中将近半数是单种属,并成为孑遗植物,其余的属也只有2或3种。

在地理分布上,除1属见于南半球塔斯马尼亚外,以我国亚热带最为集中,共5属10种,引种栽培4属7种。

分布于长江流域及秦岭以南各省区。

  .杉木属:

绿乔。

叶互生,条状披针形,边缘有锯齿。

叶的两面均有气孔线。

苞鳞大,边缘有不规则细锯齿,珠鳞小先端3裂,腹面基部有3枚胚珠。

球果近球形或卵圆形,种子两侧具翅。

共2种,特产于我国长江流域及以南各省区。

杉木,叶在主枝上辐射伸展,在侧枝上叶基扭转成假二列,叶缘有细锯齿,下面叶脉两侧各有10条气孔线。

杉木为秦岭以南面积最大的人造林,生长迅速,木材轻,纹理细致,有香气,耐腐蚀,可供建筑、桥梁、家具、电杆、枕木或造纸等用。

树皮可提栲胶。

  2.柳杉属:

柳杉(c.fortuneiHooibrenkexottoetDietr.),叶螺旋状排列,钻形,微弯;珠鳞背面有倒钩,顶端有尖裂片。

为我国特有树种,分布于华东、中南至西南,常作观赏栽植。

  3.水松属:

仅水松[

  G.

  pensilis

  k.

  koch]1种。

叶有3种类型:

鳞形叶较厚,辐射伸展;条形叶薄,常排成2列状;条状钻形叶,辐射伸展盛列状。

鳞型叶宿存,条形或条状钻形叶均于秋后连同短枝一同脱落。

能育种鳞有2粒种子,种子下端有长翅。

,为我国特有种,也是第三纪孑遗植物,产于华南和西南。

现各大城市均有栽培,常栽于浅水边,常见呼吸根,珠江三角洲作农田防护林植物。

木材供建筑、家具等用;树根材质松软,浮力大,可作救生用品和瓶塞材料;枝、叶、果可入药,有祛风除湿、收敛止痛之效。

  4.水杉属(metasequoia):

仅水杉1种。

落乔。

小枝对生或近对生。

条形叶交互对生,基部扭转成假2列,冬季与侧生小枝一同脱落。

种鳞盾形、木质,交互对生。

能育种鳞有5~9粒种子。

种子扁平,周围有翅。

为我国特有树种,最珍贵的孑遗植物,产于川东、鄂西及湘西北,现广泛栽培。

木材轻软,可供建筑、家具等用。

水杉曾被认为是介于松科与柏科之间的植物,而单列为水杉科。

  ㈢、柏科

  常绿乔木或灌木。

叶交互对生或轮生,鳞片状或刺状(鳞片状对生,刺状三叶轮生)孢子叶球单性,同株或异株。

小孢子叶交互对生或三个轮生,小孢子无气囊;珠鳞交互对生或轮生,每个珠鳞腹面基部有1-∞枚胚珠,苞鳞与珠鳞完全合生。

球果通常圆球形;种鳞盾形,木质或肉质,交互对生或轮生,熟时张开或肉质合生呈浆果状。

种子两侧具窄翅或无翅。

  柏科大约早在侏罗纪就已存在,白垩纪及第三纪时达到极盛,现代约有22属150种,广泛分布于全世界。

我国约8属近29种,另引种栽培1属,15种。

  .侧柏属:

叶鳞形,交互对生,小枝扁平,排成一平面,直展。

孢子叶球单性同株,单生于短枝顶端。

大孢子叶球有4对交互对生的珠鳞,仅中间2对各生1-2枚胚珠。

球果当年成熟,种鳞木质,扁平,背部近顶端具反曲的尖头。

种子无翅。

仅有侧柏Franco),为我国特产,除x疆、青海外,几遍布全国,常多栽培。

木材可供建筑等用;枝、叶药用,能收敛止血、利尿、健胃、解毒、散瘀;种子可榨油,入药滋补强壮、安神润肠。

2.柏木属:

叶鳞形,交互对生,先端尖。

小枝四棱形或圆柱形,不排成一平面(稀扁平排成一平面)。

孢子叶球单性同株,单生于枝顶。

球果木质,翌年成熟;种鳞4-8对,盾形。

种子多数,具窄翅。

  本属约20余种,分布于北美、东南欧至东亚。

我国有5种。

常见的有柏木,生鳞叶小枝扁平,排成平面,下垂。

每种鳞具5-6枚种子。

我国特有树种,分布于华东、中南、西南及甘肃和陕西南部;材质优良,供建筑、造船、器具等用;种子可榨油,全株可药用及提取挥发油。

  3.圆柏属:

常见的有圆柏Antoine),叶兼有鳞形和刺形,刺形叶3叶轮生,小枝不下垂;鳞叶交互对生。

孢子叶球单性异株,单生于枝顶。

原产我国,朝鲜、日本也有分布。

各地多栽培为园林树种;木材供建筑等用,枝叶入药,根、干枝叶可提取挥发油,种子可提取润滑油。

  4.刺柏属(juniperus):

常见的有刺柏(j.formosanaHayata),叶全为刺形,3叶轮生,线状披针形,先端尖锐,我国特有种。

  柏科植物在我国常见的还有福建柏属,仅有福建柏HenryetThomas)1种,叶交互对生,4列;中央鳞叶楔状,披针形,两侧的鳞叶对摺,近长椭圆形;是我国特有属种,广泛栽培于各地。

日本花柏[chamaecyparispisifera],引自日本,作观赏树。

  ?

  课程题目

  第五节

  红豆杉纲(紫杉纲)

  本单元学时

  授课方式

  讲授

  教案更新

  日期

  20

  

  教学第五节

  红豆杉纲(紫杉纲)

  常绿乔木或灌木,多分枝。

叶为条形或条状披针形,稀为鳞状钻形或阔叶状。

孢子叶球单性异株,稀同株。

大孢子叶特化为鳞片状的珠托或套被。

不形成球果。

种子具肉质的假种皮或外种皮。

  现代的红豆杉纲植物有14属,约162种,隶属于3科即罗汉松科、三尖杉科和红豆杉科,它们在系统上紧密相关,可能来自共同的祖先。

我国有3科7属33种,主要分布在南方。

  ㈠、罗汉松科

  叶常为条形,螺旋状散生,稀近对生。

孢子叶球单性异株,稀同株。

胚珠为1囊状或杯状的套被所包围,稀无套被。

胚珠发育成种子后,珠被和套被的分化有2种情况:

种子成熟时,珠被分化为薄而骨质的外层和厚而肉质的内层等2层种皮,套被变为革质的假种皮;珠被变成极硬而骨质的种皮,套被变成肉质的假种皮。

有时苞片与轴愈合发育成肉质种托。

  本科共8属130种。

南半球是罗汉松科的主要分布区,在那里成为山地森林的重要组成树种,并在侏罗纪、白垩纪及第三纪地层中发现大量的化石。

北半球只有少数属种。

我国只有2属14种,分布于长江以南各省区。

  .罗汉松属:

罗汉松绿乔。

叶条形或披针形,螺旋状排列,上下两面有明显隆起的中脉。

种子卵圆形,熟时紫色,起下方为肉质种托,膨大呈紫红色,仿佛罗汉身批袈裟。

产于江苏、浙江、云南、广东等省。

  2.陆均松属。

叶异型,镰状针形,或鳞形、钻形。

大孢子叶球生于小枝顶端,套被与珠被离生。

种子坚果状,卵圆形,仅基部为肉质或较薄而干的假种皮所包围,成熟时红色或褐色。

主要分布于南半球。

我国1种,即陆均松,产于海南,是原生林的主要树种,越南、泰国、柬埔寨也有。

  ㈡、三尖杉科

  本科仅三尖杉属。

  三尖杉属为常绿小乔木或灌木,叶条形或披针状条形,交互对生或近对生,在侧枝上基部扭转成二列。

孢子叶球常单性异株。

小孢子叶6~11个组成球状总序;大孢子叶球由3或4对交互对生的珠托或套被组成,大孢子叶变态为囊状的套被。

种子核果状,全部包于由珠托发育成的肉质假种皮中。

  常见的有三尖杉:

绿乔。

小枝对生,基部有宿存的芽鳞,叶披针状条形,螺旋状着生,排成2行。

雌雄异株,小孢子叶球序8-10个聚成头状。

大孢子叶球序由数对交互对生各有2枚胚珠的苞片组成,胚珠生于囊状的珠托上。

种子核果状,全部包于由珠托发育成的肉质假种皮中,假种皮紫色或紫红色。

植株中可提取多种植物碱,对治疗淋巴肉瘤等有一定的疗效;种仁可榨油,供工业用。

  粗榧

  Li):

叶较前者窄,宽约3mm,是我国特有的第三纪孑遗植物。

  ㈢、红豆杉科

  常绿乔木或灌木。

叶披针形或条形,螺旋状着生或交互对生,叶腹面中脉凹陷,背面突起的中脉两侧各有1条气孔带。

胚珠1枚,基部具辐射对称的盘状或漏斗状珠托。

成熟种子核果状或坚果状,包于肉质而鲜艳的假种皮中。

  .红豆杉属—红豆杉[T.chinensisRehd.],分布于甘肃南部至两广和西南,是我国特有的第三纪孑遗植物。

绿乔。

小叶条形,螺旋着生,基部扭转排成二列。

雌雄异株,大孢子叶球的胚珠单生于花轴上部侧生短轴的顶端,基部托以红色肉质杯状的假种皮。

木材水湿不腐,为水中工程的优良用材;种子含油60%以上,供制皂、润滑油及药用;树皮供提取紫杉醇,作抗癌药物。

  2.榧树属—榧树,叶先端有凸起的刺状短尖头,基部圆或微圆,长1.1~2.5cm,为我国特有树种,产于华东、湖南、贵州等地。

材质优良,可作土木建筑及家具用材;香榧的种子“香榧子”为著名干果,种仁甘香如花生,可入药,有化痰止咳、杀肠道寄生虫、通便、治痔疮等功效。

  

  课程题目

  楔叶亚门

  本单元学时

  授课方式

  讲授

  教案更新

  日期

  20

  

  教学第六节

  买麻藤纲(倪藤纲)

  买麻藤纲又称为倪藤纲,或称为盖子植物纲,灌木或木质藤本,稀有小乔木。

次生木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