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政治校本教材.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2105958 上传时间:2023-06-04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3.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政治校本教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高二政治校本教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高二政治校本教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高二政治校本教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高二政治校本教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高二政治校本教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高二政治校本教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高二政治校本教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高二政治校本教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高二政治校本教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高二政治校本教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高二政治校本教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高二政治校本教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高二政治校本教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高二政治校本教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高二政治校本教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高二政治校本教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高二政治校本教材.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高二政治校本教材.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二政治校本教材.docx

《高二政治校本教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政治校本教材.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二政治校本教材.docx

高二政治校本教材

智慧与人生

(《生活与哲学》部分)

高二政治校本课程

2018年根河二中校本课程《智慧与人生》

高二政治组

课程类型:

校本课程

课程名称:

《智慧与人生》

教学材料:

自编教材

授课时间:

6课时

授课教师:

张丽王秀梅孙玉华

授课对象:

高二全体学生

一、课程说明

本课程名为《智慧与人生》,设置本课程旨在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关注我们身边的生活,关注我们身边的环境,提高学生的学习素养、本课程为任意选修课,适合高中二年级学生选修。

本课程需用6课时完成教学任务。

二、课程目标

以《课程改革纲要》为指导,结合我校课程改革实际,充分发掘学生的个性潜能,促进学生个性全面、和谐地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学会交流,在合作中学习;学会探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学会生活,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懂得生活,成为生活的主人。

努力构建具有特色的校本课程体系。

1.着重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及创造性学习的能力,主要是通过情感体验和探究实践,对知识的掌握与运用永不满足、追求卓越的学习态度;发现、提出问题,研究、解决问题的过程,问题的创新意识与学习能力。

其中最重要的是研究、解决问题的过程,问题能否解决倒是其次,关键是在探究过程中帮助学生养成基本的研究态度与技能。

2.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及解决问题的素质和能力,在查阅资料、实际研究的过程中不断探索,不断研究,不断创新,体味其中的乐趣

3.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丰富学生的知识,发展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学习政治的主动性。

4.培养学生学会生活、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三、课程的主要内容

第一课唯物论第二课辩证法

第三课历史唯物主义第四课认识论

四、教学建议

1.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教师是课程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努力营造良好的探究氛围,《智慧与人生》列出了一系列的研究性学习课题,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出发,学生自主选择课题进行研究,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自信心;鼓励学生自主选择课题进行研究,培养学生的思辩能力和求异精神;鼓励学生通过合作、体验、实践、讨论等方式,发展综合能力;创造条件让学生能够自主解决问题。

2.关注学生的情感,营造宽松民主的育人氛围

积极的情感是学生参与研究的源动力,学生只有产生积极的情感,才能保持对课题研究长久的兴趣,消极的情感则会影响学生长远的发展。

因此,在《智慧与人生》课程开展研究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努力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氛围。

要做到:

尊重每一个学生,积极鼓励他们勇于尝试,保护他们的积极性;特别关注内向的学生,尽可能为他们创造展示自己的机会。

同时做一些必要性的指导工作。

3.加强对学习策略的指导,为学生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开展有效的学习策略,转变学习方式是校本课程的重要任务之一。

教师在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学习策略的指导,让学生逐步掌握进行研究的方法和技能。

教师应做到:

积极创设条件,让学生自主选择课题,参与课题研究目标、方案的制定和研究方法的选择;设计探究式的学习活动,让每个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发展;引导学生运用讨论法、表演法、合作探究法等进行研究,在研究过程中不断调整自已的学习目标和学习策略。

4.不断更新知识结构,深层次开发课程

教师要不断更新知识结构,适应现代社会发展对课程开发的要求。

为此教师要做到:

准确把握课程标准的理念、目标、内容,运用教育学和心理学理论,研究教育学规律,根据学的心理特点及社会动态进行课题研究的指导:

掌握现代化信息技术,并能灵活运用;自觉学习,进行知识面的拓宽;根据当地资源,合理开发课程,不断进行反思。

五、学习建议

本课程建议教师讲授与学生自学结合起来实施教学活动。

考虑到学生由于平常忙于学习,对很多政治知识了解不多,建议先做常识性介绍,然后让学生运用所学的哲学知识分组讨论,并进行一些相关总结。

六、课程的评价

评价是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科学的评价体系是实现课程目标的重要保障。

政治校本课程的评价应根据课程目标和要求,实施对研究全过程的有效督导。

通过评价,使学生在研究学习中不断体验进步与成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使教师获取教学的反馈信息,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反思,及时了解课程标准的执行情况,不断发展和完善自我。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教学中教师应以学生的发展为出发点,突出学生自我评价作用。

因为学生的自我评价有益于学生的认识自我、树立自信、应有助于学生反思和调控自已的学习过程。

因此,在《智慧与人生》开展的过程当中作业有部分是当天反馈的书面作业;有部分适宜采用开放型作业形式,学生学习结束后可完成一份小论文,以小论文的质量,学生在班上开展作品展示交流的效果评定成绩;另外学生对待学习的态度;学生参与活动的表现;学生探究学习、合作学习、创造学习的能力;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结果等作好详细记录,将资料的跟踪管理,跟踪分析是化学校本课程评

教学内容

总课时

课型

上课时间

授课对象

考核方式

上课教师

唯物论

1课时

讲座、研讨

待定

待定

小论文

孙玉华

辩证法

3课时

讲座、研讨

待定

待定

小论文

张丽

历史唯物主义

1课时

讲座、研讨

待定

待定

小论文

王秀梅

认识论

1课时

讲座、研讨

待定

待定

小论文

王秀梅

价的重要方面。

七、课时的具体安排

 

 

前言………………………1——4

第一课唯物论………………………5——8

第二课辩证法………………………9——14

第三课历史唯物主义………………15——17

第四课认识论……………………18——19

 

第一课唯物论

1、杀龙妙技

朱泙漫变卖了家产,带了一千两黄金去拜支离益为师,学习杀龙的技术。

转瞬三年,学成归来。

有人问他究竟学了什么?

他一面回答,一面就把杀龙的技术——怎样按住龙的头,怎样踩住龙的尾,怎样从龙颈上开刀等,一一表演给大家看。

大家问他,什么地方有龙可杀呢?

他这才大悟:

原来世界上根本就没有龙这样东西,他的本领是白学了。

[教学内容]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

[简要分析]有意识地利用自然物和改造自然物,向自然索取,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需要,是人的本质能力的体现。

但人们要利用自然、改造自然,首先要有自然物的客观存在:

要杀龙,就首先要有龙的存在。

这正是这则寓言告诉我们的道理,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是人类有意识地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前提。

2、人和鱼雁

齐国有一户田姓人家,在家大摆筵席。

客人中有献上鱼和雁作为礼物的。

主人看了很高兴:

“一天对我们真优厚啊!

你看,这些鱼儿、雁儿,不都是为我们的口腹享受而生的吗?

”客人们听了随声附和。

座中有一位鲍家小孩,才十二岁,站起来说:

“我不同意你的说法。

人也是天地万物中的一种。

由于大小智力的不同,生物界有弱肉强食的情况,但并没有什么上天注定谁为谁生的道理。

人类选择可吃的东西做食品,这些东西难道是上天特地为人类创造的?

正如蚊子喝人的血,虎狼吃人的肉,难道也是上天特意要生出人来给它们做食物的么?

[教学内容]社会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

[简要分析]唯心主义和有神论者总是把世界上的一切都看成是神或上帝的“杰作”,否认人类社会的客观物质性。

而唯物主义者认为,人类社会是客观世界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物质世界发展的高级阶段。

鲍家小孩的话,难道不能有力地说明这一点吗?

3、象箸推去

纣王做了一双象牙筷子,箕子见了十分担忧。

他认为一旦有了象牙筷子,就再也不会用陶罐土碗盛饭菜了,一定要有明犀碧玉做的杯碟来相配;用了玉杯和象牙筷子,就绝不会来盛小米蔬菜,务必装象尾豹胎一类的山珍海味了;吃了象尾豹胎,就再也不会穿粗布住茅房,一定要穿锦衣、居大厦。

这样下去,享受的欲望就会不断的扩大,必然要用天下民脂民膏来填饱一个人的欲望,国家就危在旦夕了。

果然,纣王最后就亡了国。

因此,所谓圣人就是见微知著,从端倪推测后果。

[教学内容]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

[简要分析]未来事物是将来才出现的,但人们可以想象未来事物的状态,对事物发展的趋势作出预见,对自己将要采取的行动提出计划方案。

这样的意识是客观事物的反映吗?

这个寓言告诉我们:

箕子的担心并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从“象箸”推出来的,是“从端倪推测后果”,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

4、偷鸡贼

有个人专门偷邻居的鸡。

有人劝告他:

“快不要偷了,这是不道德的。

”他说:

“我决心痛改前非,不过我偷瘾很重,一下子不偷也很困难。

这样吧,从今天起我减少到一月偷一只,到明年就可以不偷了。

”明知是不道德的事,就应及早改正,为什么还要等到明年呢?

[教学内容]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

[简要分析]正确的意识能够指导人们有效地开展实践活动,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则会把人的活动引向歧途,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因此,我们一定要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自觉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故事中的主人公明明知道是错的,为什么不及时改正、还要等到明年呢?

5、死错了人

东邻人家的岳母死了,殡葬的时候需要一篇祭文,这家人就托私塾的老师帮写一篇。

塾师便从古本里规规矩矩的抄了一篇,没想到误抄了悼岳丈的祭文。

葬礼正在进行的时候,识字的人发现这篇祭文完全弄错了。

这一家人跑回私塾去责问老师。

塾师解释说:

“古本上的祭文是刊定的,无论如何不会错,只怕是你家死错了人。

[教学内容]主观必须符合客观

[简要分析]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把客观存在的实际事物作为根本出发点。

它要求我们一定要根据客观存在的事实,来决定我们的主观思想和行动。

故事中的主人公却一切以本本为准,照抄照搬,而对眼前的客观实际却根本不看,最终闹出了一个大笑话。

6、腌鸭生腌蛋

甲乙两人头一次吃到腌鸭蛋。

甲惊讶地说:

“奇怪,我每次吃蛋都是淡的,为什么这种蛋却是咸的?

”乙回答说:

“我倒是个极明白的人,亏你问着我。

告诉你,这咸鸭蛋,就是腌鸭子生出来的。

[教学内容]事物运动是有规律的

[简要分析]作为事物发展规律的联系,不是人们从外部强加于事物的,也不是人的主观意识赋予事物的,更不是上帝创造的,而是事物在发展过程中自身所固有的。

“腌鸭生腌蛋”中腌鸭与腌蛋之间并不存在这种联系,而是这个人的主观想象,故唯心主义观点。

7、专修皇冠

从前有个人靠制剪刀、打铁皮为生。

有一天,他碰到皇帝在郊外游玩,跌坏了皇冠,便命他去修补。

补好后,厚厚赏给他一笔银子。

回家途中,遇见一只老虎卧在地上呻吟,见人来了,举起一只血淋淋的脚掌,原来脚掌上戳进了一根竹刺。

他取出铁钳帮老虎拔出了竹刺,老虎立即衔来一条肥鹿作为报答。

他回到家里对妻子说:

“我有两样技术,可立即发财。

”于是他凑足了一大笔钱,把门面装修一新,并挂起一块大招牌,上面写着:

“专修皇冠,专拔虎刺”。

[教学内容]事物运动是有规律的

[简要分析]作为事物发展规律的联系,应该是事物的必然联系,而不是偶然联系。

故事中的主人公错把偶然联系当成了必然联系,把希望寄托在了偶然事件上,结果肯定是一无所获。

这个寓言与《守株待兔》有异曲同工之妙。

8、拨苗助长

宋国有个农夫,嫌苗长得太慢,把秧苗一棵棵都拨高了。

回到家里,疲惫不堪,说:

“今天可把我累坏了,我叫禾苗都长高了不少。

”他的儿子跑到田边一看,禾苗全都枯死了。

[教学内容]按客观规律办事

[简要分析]规律是客观的,它的存在与发生作用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规律的客观性,集中表现为它的不可抗拒性。

人们的行动一旦违背了它的要求,必要受到惩罚。

故事中的这个人,由于违背了客观规律,结果只能是好心办坏事,事与愿违。

9、富翁借牛

从前有个富翁目不识丁,却喜欢自附风雅。

有一次,富翁正在屋里倍客,有人送来一张借柬,向富翁借一条牛去耕田。

富翁拆开借柬,口中念念有辞地看了一遍,对借客点点头说:

“知道了,你小待片刻,等一下我亲自来好了。

”旁边的人听了,都捂着嘴暗暗好笑。

[教学内容]按客观规律办事

[简要分析]规律的客观性要求我们按规律办事,做到实是求是。

故事中的主人公违背了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不懂装懂,不知为知,难免闹出笑话。

10、疑人偷斧

有个人丢失了一把斧头。

他疑心是邻家的儿子偷的,就很注意他,总觉得他走路、说话等动作态度无处不象是一个偷他斧头的人。

不久,老头儿在他自己上山砍柴的山谷里找到了斧头。

他再留心邻家儿子的动作态度,就没有一处象是偷斧头的人了。

[教学内容]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

[简要分析]要坚持唯物主义反对唯心主义,坚持从实际出发反对主观主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客观地看待周围的人和事,办事情应该有认真精神。

但有的人往往用自己的成见去看待周围的人和事,这是要不得的。

 

第二课辩证法

1、围魏救赵

魏国重兵包围了赵国首都邯郸,赵急抽齐国求救。

齐大将田忌准备率军赶去赵国,谋士孙膑劝阻说:

“要解开杂乱纠纷,不能握拳不放;要解救相斗之人,不可舞刀弄枪。

避实就虚,给敌人造成威胁,邯郸之围便可自解。

如今魏军全力攻赵,精兵锐卒势必倾巢出动,国内一定只剩老弱兵丁。

将军不如轻装疾奔魏都大梁,占据险要,攻其虚处。

敌人必回自救,这样,我们便能一举解开邯郸之围,又可乘魏军疲惫之际,一鼓歼之。

”田忌按照孙膑的布置进行。

魏军果然慌忙回师,行到桂陵地面,齐军杀出,大败魏军。

邯郸之围解也。

[教学内容]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简要分析]为什么齐军攻打魏国首都大梁,而赵国邯郸之围即解呢?

因为赵、魏、齐三国之间存在着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关系,即联系。

2、破罐不顾

东汉末年,有个叫孟敏的人,买了一只陶罐,在路上不小心摔破了。

孟敏连看也不看一眼,径自走了。

路人觉得奇怪,过去问他:

“你的罐子打破了,怎么连看也不看一下呢?

”孟敏回答说:

“罐子已经破了,看它又有什么用呢?

[教学内容]把握事物的因果联系

[简要分析]正确把握因果联系,才能提高人们活动和自觉性和预见性。

罐子破了,看看当然不能复原,但可从中吸取教训,分析一下摔破的原因,避免以后发生类似的错误,从而提高活动的自觉性。

3、治驼背术

从前,山东平原城里有位医生,自称善治一切驼背,手术简便、价钱公道。

有个人背驼得直里六尺,横里八尺,听说有这等神医,连忙准备厚礼前来求治。

医生吩咐他伏在地上,然后跳上去就狠命踏将起来。

驼背叫道:

“你要杀死我啊!

”这位医生说:

“我的招牌上不是明明写着专把驼背弄直,至于你的死活,同我有啥相干?

[教学内容]要从整体上把握事物的联系

[简要分析]整体和部分的相互关系,要求我们从整出发,在整体和部分的互相联系、互相制约中,综合地考察对象,立足整体,统筹全局,以求实现整体或系统的最优目标。

故事中的医生,只管解决眼前的、局部的问题,而根本不管是否会妨碍长远的、全局的方面,是非常可笑的,也是非常有害的。

4、吓人的名字

大街上住着一位老汉,买了一个家僮,取名叫“善搏”,又弄来一条看门狗,取名叫“善噬”。

从这以后,所有的客人朋友都不上他的家来了,整整三年。

他很奇怪,就去问过去的朋友。

朋友对他说:

“你取的名字,又是善搏,又是善噬,谁还敢到你家去呢?

老汉恍然大悟,回去就把这两个名字改了。

于是,宾客又往来如故了。

[教学内容]事物是变化发展的

简要分析]发展就是新事物的产生、旧事物的灭亡,新事物代替旧事物。

要把握发展的概念,就必须明确区分新旧事物的根本标准。

但有的人总喜欢从事物的名称、旗号等表面形式上判断新旧事物,常难以得出正确的结论,以至受骗上当。

其实名字和实质并不等同,故事中老汉的朋友太看重名字了,以名取人实属可笑。

5、楚人过河

楚国人想袭击宋国,派人先去测量澭水的深浅并做好标志。

但澭水突然大涨,楚国人不知道,依旧按原来的标志在深夜里偷渡。

结果被淹死了一千多人,楚军万分惊恐。

原来测量时是可以渡过去的,现在河水已经上涨了,而楚国人还是按照旧的标志在渡河,因此遭到了失败。

[教学内容]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简要分析]事物是变化发展的,人的认识也应随着客观事物的变化而变化。

河水时涨时落,不断变化,人的认识也应随之变化,绝不能停滞不前、头脑僵化。

否则必定会碰钉子。

6、锁箱捆笼

从前有个富翁担心自己的财产被盗,便请人做了许多藤箱、木柜、竹笼,把所有的金银细软都装在里头,又把每一只箱笼柜盒都用坚固的铁锁锁得紧紧的,用结实的麻绳捆得死死的。

乡里人都就这个老头聪明。

然而有一天,一群小偷溜进了富翁的房间,把箱笼柜盒背的背、挑的挑,席卷而去,决无漏物之虞。

富翁的聪明之举,实为强盗偷窃带来了方便。

[教学内容]矛盾是普遍存在的

[简要分析]矛盾是普遍存在的,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

富人为了防止财产被盗,做了锁箱捆笼的工作,但同时也为强盗偷窃带来了方便。

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工作中善于全面分析矛盾,坚持两分法,防止片面性。

7、起死回生

鲁国有个叫公孙绰的人,他对人们说:

“我能够起死回生。

”有人问他:

“你用什么方法呢?

”他回答说:

“我平时能治疗半身不遂的病。

现在我只要加倍用药,不就可以起死回生了吗?

[教学内容]事物的矛盾具有各自的特点

[简要分析]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首先表现在不同事物的矛盾各不相同,具有不同的特点。

这种特殊的矛盾,就构成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特殊本质。

世界上的事物之所以千差万别,原因就在这里。

公孙绰不懂得这一点,闹了个大笑话:

半身不遂和死人完全是两回事啊!

8、量体裁衣

明朝嘉靖年间,北京城中有位裁缝名气很响,他裁制的衣服,长短肥瘦,无不合体。

一次,御史大夫请他去裁制一件朝服。

裁缝量好了他的身腰尺寸,又问:

“请教老爷,您当官当了多少年了?

”御史大夫很奇怪:

“你量体裁衣就够了,还要问这些干什么?

”裁缝回答说:

“年青相公初任高职,意高气盛,走路时挺胸凸肚,裁衣要后短前长;做官有了一定年资,意气微平,衣服应前后一般长短;当官年久而将迁退,则内心悒郁不振,走路时低头弯腰,做的衣服就应前短后长。

所以,我如果不问明做官的年资,怎么能裁出称心合体的衣服来呢?

[教学内容]具体分析和解决不同的矛盾

[简要分析]矛盾具有特殊性,解决矛盾的方法也不可能千篇一律。

不同质的矛盾,只有用不同质的方法才能解决。

只有对具体情况进行具体分析,把握事物矛盾的特殊性,才能找到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

这位裁缝之所以名响京城,是与他能出色地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一切从实际出发分来开的。

9、何不炳烛

晋平公同著名音乐家师旷闲谈。

晋平公说:

“我今年已经七十岁了,很想学习,但恐怕太晚了。

”师旷说着说:

“你为什么不点起蜡烛呢?

”晋平公不高兴地说:

“你身为臣子,可取笑君主吗?

”师旷连忙说:

“臣下怎敢取笑大王?

我听人家说,少年时好学,如同初升之日一般阳气充沛;壮年时好学,便象中午的阳光,还很强烈;老年时好学,只象蜡烛照明一样。

但是,点亮蜡烛走路比起摸黑瞎闯,哪一种更好呢?

”晋平公听了,连连点头称是。

[教学内容]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

[简要分析]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相互联结的,世界上的任何事物不但包含了矛盾的特殊性,而且包含了矛盾的普遍性,普遍性存在于特殊性之中,特殊性与普遍性相互联结,不可分割。

师旷的分析告诉我们:

人在不同的时期,对学习的状态是有所不同的,这体现了矛盾的特殊性——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的特点。

但他的分析同样告诉我们:

不管怎么样,学习对人总是有好处的,这就是矛盾的普遍性。

10、驾车顶牛

有个汉子赶着牛车经过岔路口,老牛只顾朝前走。

汉子连忙跳下车子,想要叫牛后退几步。

本来他只要一手牵住牛鼻子上的缰绳,一手晃动鞭子,牛就会乖乖地向后退。

可他很生牛的气,只管用双手扳住车子向后拖。

而牛却拼命地朝前走。

于是,一个向后拖,一个向前走,就在路上顶起牛来。

这个汉子这样蛮干,结果不免要闯祸。

[教学内容]办事情要善于抓住重点

[简要分析]主次矛盾相互关系原理要求我们要善于抓住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即“牵牛要牵牛鼻子”。

这个笨汉子牵牛没有牵牛鼻子,只会蛮干,实质上是没有抓住主要矛盾,最终难免要受到惩罚。

11、梧鼠学技

田野里有一种梧鼠,也叫五技鼠,因为它学会了五种本领:

会飞、会走、能游泳、能爬树、会掘土打洞。

但一样也不精通,说它会飞吧,它还飞不到屋顶上;说它会游泳吧,连一条小河也渡不过去;会爬树,但爬不到树顶;走呢,还不如人走和得快;掘土打洞,还不能把自己的身体掩盖起来。

名义上学会了五种本领,但实际上却一样也不中用。

[教学内容]办事情要善于抓住重点

[简要分析]我们在学习和工作中既要学会统筹兼顾,更要明确主攻方向,把握中心和关键,防止不分主次,“眉毛胡子一把抓”。

梧鼠想样样都会,结果是一样都不会。

12、买椟还珠

楚国有个人在郑国做珠宝生意。

他用名贵的木兰做了一只装珠宝的盒子,拿高级香料熏染得馨香扑鼻,又用美玉和翡翠装饰得珠光宝气的。

有个郑国人看到这只盒子,出高价买了下来,然后把里面装的珠宝全部还给了这个商人,只带走了盒子。

[教学内容]看问题要分清主流和支流

[简要分析]矛盾主次方面相互关系原理要求我们看问题时既要全面,又要善于分清主流和支流。

郑国人买椟还株,没有把矛盾的主次方面地位摆正,过分突出了次要的一面,颠倒了事物的主次关系,造成处理问题的不当。

13、愚人吃饼

有个人十分饥饿,走到一个店子里买煎饼吃,吃完了六个半,就觉得饱了。

于是这人非常后悔,给自己打了几个耳光,说:

“我现在饱了,是由于吃了这半个饼的缘故。

这样看来,前面六个饼是白吃了。

如果早知这半个饼就能吃饱,就应该先吃这半个饼啊!

[教学内容]量变与质变

[简要分析]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发展的两种状态,事物的变化发展都是首先从量变开始。

没有量变作准备,就不会有质变的发生,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

吃前面貌的饼,是处在量变阶段,不吃前面的饼,是不会有后面的质变的发生的,也即是不可能感到饱的。

14、朝三暮四

宋国有个老头儿,很喜欢猴子,在家里养了一大群。

日子一长,他了解了猴子的性情,猴子也居然懂得了主人的心意。

老头儿愈发喜欢了,宁可让家里人饿着,也要让那些猴子吃饱。

不久,家里的粮食快要吃光了。

他想减少猴子的定量,又怕猴子们不肯答应,于是他先对猴子们说:

“从今天起,我给你们吃橡子,早上三升,晚上四升,够了吗?

”猴子乱蹦乱跳,表示不满。

老头儿又说:

“好吧好吧,给你们早上四升,晚上三升,总该满意了吧?

”猴子们听了都摇头晃脑地趴在地上,十分满意。

[教学内容]量变与质变

[简要分析]不仅事物在数量上的增减能够引起质变,而且事物在总体上数量不变,只是由于构成事物的成分在结构和排列次序上发生了变化,也能引起质变。

故事中的老头正是利用了量变引起质变的第二种情形,不失时机地把朝三暮四、朝四暮三变换了一下,猴子的态度就前后大不一样了。

15、姜从树生

有个楚国人首次看到生姜,就对别人说:

“这东西一定是在树上结出来的。

”别人告诉他:

“错了,这是土里生成的。

”这个人固执己见,最后说:

“我们打个赌,找十个人来问,拿乘坐的毛驴作赌注。

”他们找了十个人问,结果个个都说生姜是从土里生成的。

这个人哑口无言,愣了半天,对别人说:

“毛驴让你牵走,可生姜还是从树上生出来的。

[教学内容]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简要分析]新事物从根本上符合绝大多数人民群众的利益,因而必然会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

但人民群众对新事物的认识、理解和接受,需要有一个过程。

这个楚国人的固执也说明了这一点。

 

16、庸医断箭

有个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