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六章练习题含答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2110512 上传时间:2023-06-04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631.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六章练习题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六章练习题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六章练习题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六章练习题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六章练习题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六章练习题含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7页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六章练习题含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7页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六章练习题含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7页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六章练习题含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7页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六章练习题含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7页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六章练习题含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7页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六章练习题含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7页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六章练习题含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7页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六章练习题含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7页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六章练习题含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7页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六章练习题含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7页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六章练习题含答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7页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六章练习题含答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7页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六章练习题含答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7页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六章练习题含答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7页
亲,该文档总共2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六章练习题含答案.docx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六章练习题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六章练习题含答案.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六章练习题含答案.docx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六章练习题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六章练习题含答案

6.1质量

1.“盎司”属于英制计量单位,可以作为质量单位,也可以作为容积单位。

作为质量单位时,一个普通鸡蛋大约2盎司,请你估计1盎司与以下哪个质量最为接近()

A.0.3kgB.30gC.3gD.300mg

2.下列关于物体质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把铝块从赤道拿到南极,铝块的质量不改变

B.把塑料瓶剪碎后,与形变前相比质量会减少

C.一块冰熔化成水后,质量会变大

D.把铝块锉成一个规则的零件,铝块的质量不改变

3.在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时,下列情况会造成测量结果偏小的是()

A.调节横梁平衡时,指针偏向分度盘左边就停止调节螺母

B.调节横梁平衡时,忘了把游码放在左端的零刻度线处

C.使用磨损的砝码

D.读数时,实验者头部偏向游码右边,会造成视线与游码左侧的标尺不垂直

4.某物体的质量是6×103kg,这个物体可能是(  )。

A.一个一元硬币B.一个新生儿

C.一头大象D.一个成年人

5.下列事例中,物体的质量发生变化的是(  )

A.由热变冷的铝锅  B.烧杯中正在沸腾的水

C.铁球被压成铁饼D.从地球带到太空的食品

6.水银温度计中封闭着一定量的水银,在用这种温度计测量温度的过程中,水银发生热胀冷缩。

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温度计中水银的质量不变

B.温度计中水银的体积不变

C.温度计中水银的高度不变

D.温度计中水银的温度不变

7.在下列数字后面分别填上适当的单位:

(1)一张邮票的质量约为50  ;

(2)一名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  ;

(3)一卡车钢材的质量约为5  ;

(4)一只鸡蛋的质量约为50  。

8.体积为1dm3水结成冰后其质量为________ ;体积___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9.某学生使用天平称物体质量时,不小心把物体和砝码的位置搞错了,天平平衡时,盘中砝码的总质量为32g,游码的标志为3.3g,则该物体的实际质量为________。

10.实验室常用测量质量的工具是________。

质量为60kg的航天员乘飞船到月球上,他的质量________(变大/不变/变小)。

11.如图所示是实验用的天平,放在水平工作台面上,砝码盒中配备的砝码有50g、20g、10g、5g等,现有一质量待测的物体,估计其质量在30g左右。

请将以下实验操作补充完整:

(1)把游码移到标尺的____________,观察指针的偏转情况,通过调节________,使天平横梁平衡。

(2)把物体放入左盘,用镊子夹取________g、________g砝码各一个放入右盘中,若指针右偏,则应取下________g砝码,加上________g砝码,同时调节游码,直到天平平衡。

(3)将右盘中砝码的质量与标尺上游码所对应的质量值相加,

即得待测物体的质量。

12.下面是用托盘天平称石块质量的实验步骤,请填上适当内容.

A.把天平放在 ________桌面上.

B.将游砝拨到标尺左侧 ________上.

C.调节横梁上的 ________(游码或平衡螺母),使横梁平衡.

D.将被测物体放在天平的 ________盘,右盘放 ________,并调节 ________(游码或平衡螺母)位置,使指针指在分度盘中线处.

E.计算砝码的总质量加上游码所对刻度值得出物体的质量.

 

答案

1-6BADCBA

7.

(1)mg;

(2)kg;(3)t;(4)g

8.1kg;变大

9.28.7

10.天平;不变

11.

(1)零刻度线处 平衡螺母

(2)20 10 10 5

12.水平;零刻度线;平衡螺母;左;砝码;游码

6.2密度

一、单选题

1.关于下列图象,解释正确的是(  )

①说明了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变化特点②说明了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③说明了非晶体融化的温度变化特点④说明了同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甲、乙两个金属块,甲的密度是乙的3/5,乙的质量是甲的4倍,那么甲与乙的体积之比是(  )

A.5∶12B.20∶3C.3∶20D.12∶5

3.小字同学想通过实验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他首先用量杯测量了部分液体的体积V,然后用天平测量了液体和量杯的总质量m,多次实验后,他通过得到的几组数据绘制了如图所示的m-V图象.下列说法

①量杯质量为20g

②该液体密度为1.25g/cm3

③该液体密度为2g/cm3

④65cm3的该液体质量为65g

A.只有①②正确B.只有②③正确

C.只有①④正确D.只有③④正确

4.关于物体的质量和密度,下列说法中正确是(  )

A.0.5kg的水全部结成冰后,质量不变,密度增大

B.被踩瘪但没有破裂的乒乓球,球内气体质量不变,密度变大

C.宇航员在太空处于失重状态,质量和密度均为零

D.温度计中的水银柱受热膨胀后,质量和密度均不变

5.一个瓶子装满水时的总质量是400g,装满酒精时的总质量是350g.则瓶子的容积是()(ρ水=1.0×103kg/m3,ρ酒精=0.8×103kg/m3)

A.400cm3B.350cm3C.250cm3D.200cm3

6.关于物质的密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由公式

可知.物质的密度跟质量成正比,跟体积成反比

B.密度是物体的属性.物体不同,密度也不同

C.不同种类的物质,其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一般不同

D.密度是物质的特性.其大小不随温度、形状、状态的变化而变化

7.为了让同学们养成关注生活和社会的好习惯,物理老师让同学们对身边一些常见的物理量进行估测。

以下是他们交流时的一些估测数据,你认为数据最接近实际的是()

A.人体的密度约为1.0×103kg/m3

B.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5m/s

C.人的正常体温为38℃

D.在中学生运动会百米赛跑中,获得冠军的运动员的平均速度可达12m/s

8.如图所示,甲、乙为两个边长不同的实心均匀正方体,它们的质量相等,若在两个正方体的上部沿水平方向分别截去相同高度的部分,并将截去的部分放在对方剩余部分上,此时它们的质量分别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可能小于

.B.

定小于

C.

能大于

D.

一定大于

第II卷(非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I卷的文字说明

二、填空题

9.某轿车外壳全部用钢板制作需要钢材240kg,若保持厚度不变,改用密度为钢密度

的新型塑料制作,可使轿车质量减少______kg;由于轿车有些部件仍需钢材制作而只能换掉

的钢材,厚度仍保持不变,则需此新型塑料______kg。

10.C919为了减重,使用了大量新型合金材料,飞机某合金全部件由甲、乙两种金属构成,已知甲、乙按质量比2:

1混合后的密度与甲、乙按体积比3:

4混合后的密度相等,则甲、乙密度之比为__________.若该合金部件比传统上全部使用金属甲时重量减少了50%,则该合金中甲、乙的质量之比为____________.

11.物体a、b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由图象可以判断,这两种物质的密度关系为ρa_______ρb(选填“>”“<”或“=”);若把a,b两种物质等体积混合,则混合物的密度为________g/cm3。

12.医院抢救室使用密度为8kg/m3压缩氧气瓶去抢救病人,用去总质量的

,体积为原来的______,密度为______g/cm3。

13.如图甲,小虎利用天平测出量杯和液体的总质量m是_________g,接着小虎利用量杯测量了液体的体积V。

小虎多次改变量杯中液体的质量,得到了几组量杯和液体的总质量以及液体体积的数据,并绘出了如图乙所示的m-V图象,则量杯的质量为__________g。

14.雪在外力挤压下可形成冰,表明雪的密度_____(大于/等于/小于)冰的密度。

小明利用冰的密度,使用如下方法来估测积雪的密度:

利用平整地面上的积雪,脚向下用力踩在雪上,形成一个下凹的脚印,然后测量脚印的深度70mm和积雪的深度90mm,就可以估测出积雪的密度为_____kg/m3。

(ρ冰=0.9×103kg/m3)

三、实验题

15.为了研究物质的某种特性,某同学分别用甲、乙、丙三种不同的金属做实验。

实验时,他用量筒和天平分别测出甲(或乙或丙)金属在不同体积时的质量。

下表记录的是实验测得的数据。

表一(甲金属)

表二(乙金属)

表三(丙金属)

实验序号

体积

(厘米3)

质量

(克)

实验序号

体积

(厘米3)

质量

(克)

实验序号

体积

(厘米3)

质量

(克)

1

10

27

4

10

78

7

10

89

2

20

54

5

15

117

8

20

178

3

30

81

6

30

234

9

40

356

(1)分析上表中的实验序号1、2、3(或4、5、6或7、8、9)的体积及质量变化的倍数关系,可归纳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

(2)分析比较实验序号___________在体积相同时的质量关系,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相同体积的不同金属,它们的质量是不相同的;

(3)进一步综合分析比较表一、表二、表三中的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

(a)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

16.演绎式探究——含沙量:

泥水含有泥沙,我们将单位体积泥水中泥沙的质量称作含沙量,用字母

表示,则:

(1)含沙量的定义式为

______.

(2)若用

分别表示泥水的密度、清水的密度、干燥泥沙的密度、含沙量,请推导证明

的关系式:

_____________

(3)上述

的关系可用下列图象中______表示.

17.小明想知道酱油的密度,于是他和小华用天平和量筒做了如下实验:

(1)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放在水平桌面上,发现指针情况如图甲所示,要使横梁平衡,应将右侧的平衡螺母向________(选填“右”或“左”)调。

(2)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为17g,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酱油,测出烧杯和酱油的总质量如图乙所示,将烧杯中的酱油全部倒入量筒中,酱油的体积如图丙所示,则烧杯中酱油的质量为__________g,酱油的密度为___________kg/m3。

(3)小明用这种方法测出的酱油密度会_________(选填“偏大”或“偏小”)。

(4)小华不小心将量筒打碎了,老师说再拿两个完全相同的空饮料瓶也能测量出酱油的密度。

于是小华添加两个完全相同的空饮料瓶和适量的水,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请你补充完整。

①调好天平,用天平测出一个空饮料瓶的质量为m0;

②将一个空饮料瓶___________,用天平测出它们的总质量为m1;

③用另一个空饮料瓶装满酱油,用天平测出它们的总质量为m2;

④则酱油的密度表达式ρ=___________(已知水的密度为ρ水)。

18.小月想通过实验“比较甲、乙两种无色无味液体密度的大小”。

她选用了如下器材:

天平、两只相同的烧杯和滴管进行实验。

小月的操作步骤如下:

(1)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放到标尺左端的零刻线处,她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左侧,于是她调节平衡螺母向_____移动(选填“左”或“右”),使横梁平衡;

(2)分别往两烧杯中倒入适量的甲、乙液体后,将两烧杯各自放在托盘天平的左右盘内,并用滴管调节两杯中液体的量,直至横梁重新平衡(如图所示).这一步骤是为了量取两杯_____相等的不同液体;

(3)为了比较出两液体密度的大小,小月从天平上取下两烧杯放在水平台上,通过观察_____,则_____的密度小。

四、综合题

19.有一块体积为V、质量为M的合金,它是由密度为ρ1和密度为ρ2的两种金属合成的.

⑴写出合金密度的表达式.

⑵求出这种金属在合金中的质量之比

的表达式

20.阅读了教材“自制密度计”的课外小实验后,小叶和小王决定进行一下尝试.

(1)两人选择了一个由某种特殊材料制成的条形长方体A来制作密度计.小王测得A的质量为12g,当它漂浮在不同液面上时,所受到的浮力为______N.(g=10N/kg) 

(2)小叶查阅了相关资料,在得知该材料的密度后,作出了如图甲所示的ρ-V图像,据图像可以找到关于A的一些信息.两人发现A的质量可以在ρ-V图中用阴影部分面积表示出来,请你在图中用斜线画出这一阴影部分.

(3)小王想用理论推导的方法,在A上标注出各种密度值.他选择首先标注水的密度,在测量出A的长度为20cm后,作出了如图乙所示的示意图.经过计算,他确定出水面的位置在距A上表面h=____cm处,并作了标记.(ρ水=1.0×103kg/m3) 

(4)为了保证实验结果,两人将A放入足够多的水中,发现它不容易竖直漂浮.小叶在A的下端密绕了适量的金属丝(金属丝体积忽略不计),制成了“密度计”B.小王提醒他,如果这样,B的刻度应该与A不同.为了重新标注,他们应该测量的一个物理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 

(5)按照上述方法,两人在B上标注出了水、酒精、汽油等液体对应的刻度值,一个简易的密度计就制成了.

【参考答案】

1.D2.A3.C4.B5.C6.C7.A8.D

9.21024

10.8∶32∶3

11.<1.25

12.1倍2×10³g/cm³

13.7320

14.小于0.2×103

15.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成正比1、4、7或2、8或3、6分析表一或表二或表三,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的比值相同分析表一和表二和表三,不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不同

16.

略甲

17.右451.125×103偏大装满水

18.右质量两杯液体的液面高低液面高

19.

(1)

=

(2)

20.0.12

8B的质量(或重力)

6.3测量物质的密度

基础巩固扎实练

1.只用量筒、长方体小木块、长细针、水、密度未知的盐水,不能测出的物理量是(长方体小木块不吸水,

木<

水)()

A.木块的质量B.木块的密度

C.木块的高度D.盐水的密度

2.有甲、乙两个量筒,用它们来测量等质量煤油的体积,如图所示.某同学的读数分别是13.8cm3和13.9cm3.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甲量筒的分度值是1cm

B.两次读数不同是因为煤油体积不同

C.两量筒的分度值不同,不影响误差大小

D.乙量筒的分度值小,因此精确度更高

3.小梦参加了5月份的实验操作考试.下表中记录的是小梦与其他三位同学测出的小石块的密度(注:

经查密度表可知,石块的密度为2.50g/cm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考生

小梦

小满

李明

张扬

小石块的密度

2.45g/cm3

2.52g/cm3

2.56g/cm3

2.60g/cm3

A.四位考生的实验都失败了,因为密度表中石块的密度为2.50g/cm3

B.只有小满的数据可以接受,因为他的数据最接近密度表中的数据

C.只有张扬的数据不可以接受,因为他的数据偏差最大

D.只要实验操作正确,数据真实,上述数据均有效

4.为了测出金属块的密度,某实验小组制订了如下的实验计划:

①用天平测出金属块的质量

②用细线系住金属块,轻轻放入空量筒中

③在量筒中装入适量的水,记下水的体积

④将金属块从量筒中取出,记下水的体积

⑤用细线系住金属块,把金属块浸没在量筒的水中,记下水的体积

⑥根据实验数据计算金属块的密度以上实验步骤安排最合理的是()

A.①②③④⑥B.②③④①⑥C.①③⑤⑥D.①②③⑥

5.甲、乙、丙三位同学在用量筒测液体体积时,读数情况如图所示,其中________同学的读数方法正确,量筒中液体的体积为________m,l________同学读数偏大,________同学读数偏小

6.用刻度尺测出实心合金块的边长为2.00cm,用天平测量合金块的质量,示数如图所示,合金块的质量为________g,算出合金块的密度p=________g/cm3.若将此合金块切去一半,则剩余部分的密度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能力提升综合练

7.实验室有下列四种量筒,分别标有量程和分度值,要想一次性比较准确地量出100g密度为0.8×103kg/m3的酒精,那么应该选用的量筒是(前者为最大测量值,后者为分度值)()

A50ml1mlB100ml2mlC250ml5mlD500ml10ml

8.某同学用托盘天平和量筒测量小石块的密度,图甲是调节天平时的情形,图乙和图丙分别是测量石块质量和体积时的情形,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图甲中应将平衡螺母向左调,使横梁平衡

B.图乙中测石块质量时,天平的示数是17.4g

C.由图丙量筒的示数测得石块的体积是40cm

D.利用图中信息,可计算出石块的密度是1.72×103kg/m

9.用电子秤、一个玻璃杯和水,可以粗略测量椰子油的密度.先后测出空杯,装满水、装满油的杯子的质量,数据如下表.杯子两次“装满”,是为了使被测量的油和水________相同.根据测量数据计算,椰子油的密度是________kg/m3.(p水=1.0×103kg/m3

空杯的质量/g

水和杯的质量/g

油和杯的质量/g

100

300

268

10.强同学为了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他取了适量的这种液体的样品倒入烧杯中,进行实验

(1)实验前,小强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移至标尺左端________处

(2)调节横梁平衡时,发现指针位置如图甲所示,则他应该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_(选填“左”或“右”)端移动

(3)首先他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m1=72.0g,再将烧杯中的部分液体倒入到量筒中(如图乙所示).则倒入量筒中液体的体积为________cm3

(4)最后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液体的质量(如图丙所示)m2=________g

(5)他用密度公式p=计算得到液体的密度为________g/cm3,相当于________kg/m3

11.在测量不规则小物块的密度实验中,某实验小组的实验步骤如下:

(1)将天平放在________桌面上,游码归零后发现指针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则需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使横梁平衡

(2)天平调好后,测量小物块的质量.天平平衡时,游码位置和所加砝码如图乙所示,则小物块的质量是________g

(3)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记下水的体积为40cm3;再用细钢针将小物块浸没在量筒的水中,这时的总体积为60cm3,则小物块的体积为________cm3

(4)小物块的密度p=_________g/cm3

(5)该小组尝试用另一种方法测量该物块的密度,如图丙所示,他们做了如下的操作

①向量筒内倒入适量的水,记下水的体积V1为20cm3

②将小物块轻轻放入量筒内,稳定后水面上升到V2为36cm3

③再用细钢针将小物块浸没在量筒的水中时,水面上升到V3为40cm3

由以上测量数据可知:

物块的质量m=________g,物块的体积V=________cm3物块的密度p=________g/cm3

答案

1.C

2.D

3.D

4.C

5.乙60甲丙

6.62.47.8不变

7.C

8.D

9.体积0.84×103

10.零刻度线左30391.11.1×103

11.水平右16.2200.8116200.8

6.4密度与社会生活

1.图是标准大气压下,质量为1g的某液体的体积—温度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4℃时,液体密度最小                                         

B. 温度升高,液体密度不变

C. 由1℃升高到8℃,液体体积一直变大                  

D. 1℃时液体的密度小于5℃时液体的密度

2.建筑物内遭遇火灾时,受困人应采取弯腰甚至匍匐的姿势撤离火场,这样能够有效避免吸入有害气体或被灼伤。

这是因为与房间内其他空气相比较,含有毒害物质的气体(     )

A. 温度较高,密度较大,大量集聚在房间的上方    

B. 温度较高,密度较小,大量集聚在房间的上方

C. 温度较低,密度较大,大量集聚在房间的下方    

D. 温度较低,密度较小,大量集聚在房间的下方

3.如图甲所示为水的密度在0~10℃范围内随温度变化的图象,图乙为北方冬天湖水温度分布示意图,根据图象及水的其他性质下列分析判断错误的是(  )

A. 温度等于4℃时,水的密度最大

B. 在0~4℃范围内,水具有热缩冷胀的性质

C. 如果没有水的反常膨胀,湖底和表面的水可能同时结冰,水中生物很难越冬

D. 示意图中从上至下A,B,C,D,E处的温度分别为4℃、3℃、2℃、1℃、0℃

4.在北京8分钟的节目中,憨态可掬的大熊猫令人忍俊不禁。

这只大熊猫是用一种特殊的铝合金材料制成的,它的高为2.35m,质量却只有10kg,它利用了铝合金的哪一种性质(  )

A. 质量小                      B. 密度小                      C. 比热容小                       D. 导热性能好

5.甲、乙、丙三个正方体,边长之比为1:

2:

3,质量分别为2g、8g、54g,已知它们是同一材料制成的,但有一个是空心的,则空心的正方体是(  )A. 甲                                B. 乙                                C. 丙                               D. 无法判断

6.降雪量是用一定面积的雪化成水后的高度来衡量的。

一场大雪后,小华用刻度尺测出水平地面雪的厚度为180mm,然后他用脚使劲将雪踏实,测出脚踩出的雪坑的深度为165mm,若雪踏实后的密度与水相似,这场大雪的降雪量为(  )

A. 165mm                              

B. 180mm                              

C. 13.5mm                              

D. 15mm

7.如四幅图:

甲鉴别王冠是否是纯金制成的;乙选择抗洪抢险战士穿的救生衣的颜色;丙配制鸡尾酒可以区分出美丽的颜色和层次;丁气球中要充有氢气、氦气或热空气。

其中没有应用密度知识的是(  )

A. 

     B. 

         C. 

     D. 

8.如图甲所示为水的密度在0~10℃范围内随温度变化的图象,图乙为北方冬天湖水温度分布示意图,根据图象及水的其他性质下列分析判断错误的是(  )

A. 温度等于4℃时,水的密度最大

B. 在0~4℃范围内,水具有热缩冷胀的性质

C. 示意图中从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