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上历史第三单元知识导引.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2110600 上传时间:2023-06-04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119.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八年级上历史第三单元知识导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人教版八年级上历史第三单元知识导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人教版八年级上历史第三单元知识导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人教版八年级上历史第三单元知识导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人教版八年级上历史第三单元知识导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人教版八年级上历史第三单元知识导引.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人教版八年级上历史第三单元知识导引.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人教版八年级上历史第三单元知识导引.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人教版八年级上历史第三单元知识导引.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人教版八年级上历史第三单元知识导引.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人教版八年级上历史第三单元知识导引.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人教版八年级上历史第三单元知识导引.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人教版八年级上历史第三单元知识导引.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人教版八年级上历史第三单元知识导引.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人教版八年级上历史第三单元知识导引.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人教版八年级上历史第三单元知识导引.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人教版八年级上历史第三单元知识导引.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人教版八年级上历史第三单元知识导引.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人教版八年级上历史第三单元知识导引.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人教版八年级上历史第三单元知识导引.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八年级上历史第三单元知识导引.docx

《人教版八年级上历史第三单元知识导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八年级上历史第三单元知识导引.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教版八年级上历史第三单元知识导引.docx

人教版八年级上历史第三单元知识导引

第三单元知识导引

(一)表解知识点

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五四爱国运动

背景

帝国主义加紧侵略中国,北洋军阀政府黑暗的统治

导火线

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

经过

爆发

1919年5月4日,北京学生示威游行

 

口号

“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取消“二十一条”等

 

发展

1919年6月,上海工人参加斗争

 

结果

迫使北洋政府释放被捕学生

罢免曹汝霖等卖国贼的职务

拒绝在对德“和约”上签字

性质

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

标志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成立条件

思想基础

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

阶级基础

工人队伍的发展壮大

干部和组织基础

各地成立共产党早期组织

外部条件

共产国际的帮助

“一大”召开

时间

1921年7月

地点

上海、浙江嘉兴南湖

代表

毛泽东、董必武、李达等13人

内容

通过了党的纲领

确定党的中心任务

选举了党的中央领导机构中央局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意义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二大”的召开

时间

1922年

内容

最终目标

实现共产主义

现阶段任务

打倒军阀

推翻帝国主义的压迫

建立民主共和国

意义

第一次提出彻底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2.第一次国共合作 

第一次国共合作

开始

时间

1924年

标志

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了国民党新的党纲,同意共产党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通过的宣言接受了中国共产党反帝反封建的主张,标志着国民党同共产党实现了第一次合作

发展

黄埔军校的建立

时间

1924年5月

地点

广州黄埔

全称

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

校长

蒋介石

政治部主任

周恩来

意义

培养了大量军事人才,为建立国民革命军奠定了基础

高潮

北伐战争

目的

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

时间

1926年

对象

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三个军阀

经过

两湖战场

吴佩孚的主力基本被消灭(汀泗桥、贺胜桥战役)

江西、闽浙战场

孙传芳的主力被消灭

二次北伐

奉军撤退

胜利

原因

国共团结合作

北伐方针正确

广大官兵的浴血奋战

工农运动的有利配合

结束

失败

标志

蒋介石、汪精卫等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

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

时间

1927年4月

建立者

蒋介石

性质

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

政策

对内

镇压人民革命运动

对外

投靠帝国主义

3.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 

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

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

南昌起义

背景

 

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屠杀共产党人和国民党左派,大革命失败

时间

1927年8月1日

领导者

周恩来、贺龙、朱德等人

结果

占领南昌城,但南下途中遭到失败

意义

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第一枪

秋收起义

背景

中国共产党中央在汉口召开会议,通过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并决定在秋收时节发动武装起义

时间

1927年9月

领导者

毛泽东

地点

湘赣边界

结果

由于城市里敌人的力量比较强大,工农革命军损失严重,毛泽东分析了敌强我弱的形势,决定放弃攻打中心城市长沙的计划,改向敌人力量薄弱的农村进军

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

井冈山农村革命根据地

时间

1927年9月

建立者

毛泽东

意义

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创建人民军队

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

时间

928年4月

经过

朱德、陈毅率领南昌起义的队伍和湖南的农民武装到达井冈山,与毛泽东领导的工农革命军会师,两军会师后,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

意义

这是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支坚强的队伍

4.红军长征 

长征

背景

①日本大举侵华,民族矛盾上升

②蒋介石提出“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对红军进行“围剿”

③由于博古、李德等人的错误指挥,红军的第五次反“围剿”失败

经过

长征开始

1934年10月,红军从江西瑞金出发,长征开始

初期受挫

冲破四道封锁线,渡过湘江,人员伤亡过半,改道贵州,攻克遵义

历史转折

1935年1月,召开遵义会议,挽救了党和中国革命,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冲出重围

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跳出敌人包围圈──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进入甘肃

胜利会师

陕北会师

1935年10月,红一方面军与陕北红军在陕北的吴起镇会师

会宁会师

1936年10月红二、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宁与红一方面军胜利会师,宣告长征结束

意义

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二)剖析重、难点

1.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比较 

 

比较点

旧民主主义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

不同点

领导阶级不同

民族资产阶级领导

无产阶级领导

指导思想和政治目标不同

以君主立宪制到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作为政治目标,主张走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

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以争取创建人民民主国家为政治目的

群众基础不同

旧民主主义革命纲领不彻底,群众发动不充分,土地问题未彻底解决

提出了彻底的革命纲领,广泛发动群众,解决了民主革命中心问题──土地问题

结果与前途不同

有胜利的一面,但最终革命任务未完成,社会性质未改变

革命最终胜利

所属世界革命范畴不同

属于世界资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

属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

相同点

①社会性质相同,都处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②革命任务相同,都是反帝反封建

③革命性质相同,都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范畴。

2.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必要性、可能性与实现过程  

必要性:

华盛顿会议后,帝国主义列强加紧侵略中国,北洋政府继续实行反动统治,中外反动势力联合镇压中国革命,反帝反封建成为全国人民的共同愿望。

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集中力量领导工人运动,掀起了中国工人运动的第一次高潮。

从1922年1月至1923年2月,全国罢工达180多次,其中主要的有香港海员大罢工和京汉铁路大罢工。

香港海员大罢工取得了胜利,但京汉铁路大罢工却遭到直系军阀吴佩孚的血腥镇压,造成了震惊中外的“二七惨案”。

中国共产党从“二七”血案中进一步认识到,中国革命仅仅依靠工人阶级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组成最广泛的统一战线,才能把革命引向胜利。

可能性:

国民党是当时中国各党派中比较革命的、真正的民主派,在社会上有一定的威信,而且在南方又建立了革命根据地。

孙中山在革命连遭失败后,接受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思想发生伟大转变。

实现的过程:

1923年6月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确定了全体共产党员以个人名义加入国民党,与国民党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方针。

1924年1月20日至30日,在中国共产党人的参加与帮助下,孙中山在广州召开了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

大会通过了共产党人起草的以反帝反封建为主要内容的宣言,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从而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

大会选举出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共产党员李大钊、谭平山、毛泽东、林祖涵、瞿秋白等10人当选为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或候补执行委员,约占委员总数的1/4。

会后,在国民党中央党部担任重要职务的共产党员有:

组织部长谭平山,农民部长林祖涵,宣传部代理部长毛泽东等。

随后,全国大部分地区以共产党员和国民党左派为骨干改组或建立了各级国民党党部。

这样,国民党就由资产阶级的政党开始转变为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联盟,成了各革命阶级的统一战线组织。

国民党的“一大”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正式建立。

3.国民革命失败的原因

客观方面:

①中外反动势力强大,联合绞杀。

北伐胜利进军和工农运动的高涨引起了帝国主义恐慌,英、美、日等先后制造了“万县惨案”“一三惨案”“南京惨案”,屠杀中国军民。

 ②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国共合作遭到破坏。

蒋介石与帝国主义势力勾结,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汪精卫也在武汉召开“分共”会议,发动“七一五”反革命政变。

主观方面:

陈独秀及共产国际代表妥协退让,犯了右倾投降主义错误,放弃对革命的领导权。

陈独秀害怕革命统一战线破裂,同意共产党员退出国民革命军第一军,同时压制工农运动等,这是革命失败的根本原因。

4.国民革命的经验教训

中国共产党要领导人民取得革命胜利,一是必须坚持无产阶级对革命的领导权。

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者在国民革命后期以牺牲工农根本利益的方法来维持国共合作,把无产阶级对革命的领导权让给资产阶级,这是大革命失败的最惨痛教训。

二是必须掌握革命武装,坚持武装斗争。

陈独秀反对建立人民军队,压制工农武装,导致在蒋介石、汪精卫屠杀革命志士时无法组织有效的抵抗,革命最终失败。

5.北伐的战略方针 

军阀

控制地区

兵力

吴佩孚

湖南、湖北、河南和直隶的一部分

20万

孙传芳

江苏、江西、安徽、浙江、福建

20万

张作霖

黑龙江、吉林、辽宁、热河、山东、察哈尔、直隶

35万

上图是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三派军阀实力情况表,从图表中可以看出三派军阀中张作霖的实力最强,称霸北方;吴佩孚立足中原,虎视广东;孙传芳盘踞东南,控制五省。

面对敌强我弱的形势,北伐军采用先集中优势兵力,各个击破敌人的作战方式,即以湖南湖北为主战场,集中主力北上,扫除首恶吴佩孚,占领武汉;然后挥师东进,歼灭孙传芳;最后进入长江以北地区,打垮张作霖。

这是因为吴佩孚控制湖南湖北,对广东国民政府的威胁最大。

如果北伐军先打张作霖的话,必须经过吴佩孚和孙传芳的地区,尽管三派军阀矛盾重重,但反对革命却是一致的。

如果北伐军先打孙传芳,吴佩孚就会沿着粤汉铁路南下进攻广东革命政府,或者截断粤汉铁路,断绝广东革命政府的物资来源。

因此,北伐军把吴佩孚作为首要的打击对象。

此外,为防止孙传芳从侧后进攻广东革命政府,北伐军分三路进军:

一路指向湖南湖北,进攻吴佩孚;另外两路分别进攻江西和福建、浙江,牵制孙传芳,防止他背后袭击。

北伐军所制定的正确的作战方针,是北伐能够顺利进军的一个重要原因。

6.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错误的主要表现

第一,对中国革命的基础问题做出了完全错误的分析,主张由资产阶级来领导革命,放弃无产阶级的领导权,丢掉农民,形成了右倾投降主义的理论基础。

第二,为蒋介石的反革命活动辩护。

在蒋介石紧锣密鼓地准备反革命政变之际,1927年4月5日,陈独秀和汪精卫在上海发表了《汪精卫、陈独秀联合宣言》说:

“国民党领袖将驱逐共产党,将压迫工会与工人纠察队,这类谣言,不审自何而起。

国民党最高党部全体会议之决议,已昭示全世界,决无有驱逐友党摧残工会之事。

”要群众“不听信任何谣言”。

这个宣言,帮助了蒋介石,解除了共产党和革命群众的思想武装。

第三,下令解散工人纠察队,解除农民武装。

第四,向汪精卫全面投降。

1927年6月30日,陈独秀操纵中共中央扩大会议,正式通过国共合作十一条决议。

这个决议取消了共产党的独立性和对革命的领导权,出卖了人民政权和人民武装,是一个向国民党汪精卫集团全面投降的纲领。

7.红军第五次反“围剿”

国民党从1930年12月开始,对革命根据地连续进行了五次大规模的军事“围剿”,妄图消灭红军,摧毁革命根据地。

前四次的反“围剿”斗争,在毛泽东正确军事思想指导下,均取得了胜利。

第五次反“围剿”,由于受到王明“左”倾错误路线的破坏,致使红军遭受了惨重的损失。

1933年9月底,蒋介石集中一百万兵力,自任总司令,对革命根据地进行第五次大规模“围剿”。

其中用于进攻中央革命根据地的兵力有50万人。

这次“围剿”,敌人采取持久作战和堡垒战的新方针。

此时,毛泽东已经离开红军的领导岗位,中共临时中央直接领导这次反“围剿”战争。

中共临时中央负责人博古(秦邦宪)把军事指挥权完全交给了共产国际驻中国的军事顾问李德。

而李德只有第一次世界大战中那种正规阵地战的经验,并不懂得中国革命战争的具体特点。

他们反对“诱敌深入”,命令红军全线出击,企图实现“御敌于国门之外”,结果使红军辗转于敌军主力和堡垒之间,陷于被动地位。

1934年1月,中共临时中央在江西瑞金召开了六届五中全会。

这次会议把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冒险主义的错误推向了顶点。

“左”倾冒险主义的进一步发展,使得红军在反“围剿”战争中只能继续执行前一段的错误战略战术,从而在蒋介石重新发动的进攻面前遭到更为严重的损失。

4月中旬,国民党军队集中优势兵力进攻中央苏区的北大门广昌。

“左”倾错误领导不顾敌强我弱的实际情况,调集红军主力同敌人“决战”。

经过18天的血战,部队遭受重大伤亡,广昌失守。

7月,在敌人新的进攻面前,又兵分六路,全线防御。

10月初,兴国、宁都、石城一线相继失陷,中央根据地日益缩小。

红军在根据地内粉碎敌人“围剿”的可能性已经完全丧失,中央红军主力被迫实行战略转移。

10月中旬,中共中央机关和中央红军8.6万多人撤离中央苏区,踏上向西突围的征途。

这便是长征的开始。

8.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历史必然性

资本主义各国的无产阶级革命都是先占领城市,后夺取农村,中国不能走类似的道路是由中国特殊的国情所决定的。

①经济上,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薄弱,工人阶级力量不够强大,中国的城市革命缺乏阶级基础。

②政治上,中国内部没有民主制度,外部没有民族独立,因此不具备合法斗争的条件,没有组织工人罢工的合法权利,中国工人阶级没有在城市进行大规模有组织的政治斗争的条件,因此中国革命只能走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的道路。

③1927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失败的共同原因就在于照搬苏俄经验,走以城市为中心的革命道路,背离了中国的国情。

毛泽东从实践中认识到这一经验教训,从进攻大城市转向农村,从而使中国革命开始了有决定意义的新起点。

9.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比较

相同点:

①背景相同:

都发生在大革命失败后。

②目的相同:

反抗国民党屠杀,挽救革命。

   

③过程相同:

都受到挫折,都转到农村。

   

④方式相同:

中心城市的武装暴动。

⑤影响相同:

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为创建人民军队揭开了序幕。

不同点:

南昌起义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借用国民党旗号的武装起义,打响了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秋收起义则公开打出工农革命的旗号,抛弃了国民党旗帜,不但是军队的行动,而且有较多的工农武装参加。

10.遵义会议召开的历史背景

第五次反“围剿”的失利和红军长征初期的严重损失表明中国革命己处于极端危险的境地,引起党的干部和红军指战员对王明“左”倾冒险主义的怀疑、不满;突破湘江的封锁线后,红军只剩下3万多人,不满情绪达到顶点。

在成功与失败的比较中,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毛泽东军事指挥的正确,要求改变领导的愿望日益强烈。

转兵贵州是中央红军在长征中战略方针的第一次改变,避免了红军的覆灭,为遵义会议的召开创造了条件。

11.遵义会议召开的历史意义

第一,在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领导地位,结束了王明“左”倾错误在党内长达四年之久的统治。

第二,是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

遵义会议上,中国共产党在与共产国际联系中断的情况下,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结合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解决了自己的路线,表明中国共产党已经是一个成熟的政党,完全可以独立地承担起领导中国革命的重任。

第三,遵义会议是在中国共产党和红军力量极度削弱,中国革命几乎陷于绝境的紧要关头召开的,它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成为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12.关于长征的伟大历史意义

①长征的胜利,是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的关键。

红军的指挥员和战斗员在极端艰难的条件下,毫不动摇地保持着革命必胜的信念。

他们克服了难以想象的艰苦,胜利地完成了长征,表明了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工农红军是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

②第五次反“围剿”前,红军已有30万人,可是三支主力红军会合时,已不足三万人。

但是这些经过千锤百炼后保存下来的力量,是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极为宝贵的精华,构成了以后领导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的主干。

③毛泽东同志说:

“长征一完结,新局面就开始。

”因为正当抗日烽火即将在全国燃起的时候,三支红军在接近抗日前线的陕北会师,长征胜利结束,中国共产党转入了新的斗争。

(三)学法指导

1.图示法

图示法一般用于表示历史知识结构、历史知识各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相关历史事物之间的关系,比较复杂的历史事件发展过程的简化整理,还可以用于整理历史发展线索。

图示法也是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例如讲到第10课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这一问题时,我们可以设计如下图示:

2.如何分析历史事件的影响

一般来讲,历史事件的影响包括性质和地位、直接结果、积极意义(从远到近,从内到外)、历史的局限性、成败的原因、经验教训等几个方面。

例如第10课分析五四运动的影响,“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是五四运动的性质和地位;“北洋政府被迫释放被捕学生,罢免曹汝霖等卖国贼的职务,拒绝在对德‘和约’上签字,五四运动取得了初步的胜利”是五四运动的直接结果也是积极意义;“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是五四运动所产生的深远影响。

3.公式记忆法

历史难记,容易忘记,这是同学们在学习历史中的普遍反应。

因此,要想学好历史,必须根据历史学科的知识特点,掌握科学记忆的方法,善于化繁为简,化难为易。

有些历史事件和现象比较复杂,光靠硬记是记不住的,我们不妨尝试一下公式记忆法。

在回答一些复杂的历史问题时,如同解数学习题一样,可以总结归纳出一些基本公式,然后按公式来记忆和解答。

如历史事件=时间+地点+人物+简单过程+结果+意义。

经过=准备+发生+结果。

意义=作用+特点+影响。

人物=姓名+时代+事迹(包括思想、活动或著作)+影响。

作品=作者+成书年代+内容+意义(或影响)。

用这种方法可将复杂的内容进行简化概括,形成网络记忆。

也就是抓住几个要点作为支点,然后进行扩充,就能较快地熟记基本内容。

掌握这个方法,在巧记重大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古今中外名著方面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

利用公式记忆法完成有关“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的相关内容:

   

(1)时间:

(2)地点:

(3)人物:

(4)内容:

(5)意义:

答案:

(1)时间:

1921年7月

(2)地点:

上海

(3)人物:

毛泽东、董必武、李达等13人

(4)内容:

通过了党的纲领;确定了党的中心任务;选举了党的中央领导机构中央局

(5)意义: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标志着中国无产阶级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诞生了。

4.掌握阅读历史地图的基本要素

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当遇到疆域、重大战役等方面的内容时,历史地图与抽象、枯燥的文字叙述比起来,具有形象、直观的特点。

在历史学习中多运用历史地图这种形象、直观的表现形式,可以加强对所学历史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但在阅读历史地图时应掌握以下阅读要素:

第一,掌握阅读历史地图的基本知识。

历史地图的基本要素与普通地图大致相同,只是更多地被赋予了历史特征。

历史地图有图例和注记,历史地图上的方向基本上也是“左西右东,上北下南”。

同样,历史地图也有比例尺,只是教学用历史地图对地图的精确度要求不是太高,因此大多省略了。

第二,要熟练掌握图例,养成读图先读图例的习惯。

历史地图的图例在阅读历史地图的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果把历史地图比喻为一个蕴藏着丰富资源的宝库,那么,历史地图的图例就是打开这所宝库的钥匙。

只有先熟练地掌握图例,读起历史地图才会得心应手。

所谓图例,通俗地说,就是地图中各种符号的简单说明。

历史地图的图例可分为两类:

一类是统一图例,即各历史地图中反复出现的同类符号的简单说明。

它与普通地图上的常用图例基本相同,只是被赋予了一些历史地图特有的概念。

在历史地图中,一般对首都、重要居民点,岸线、河流及运河,国界和地区界,以及长城、山脉、铁路等符号作统一规定;有关中国历史的地图中,对诸侯国、郡、州及省级驻地以及政权部族界等也会做出统一规定。

另一类是分幅图例,即各历史地图中所用特殊符号的简单说明,这类图例与所要表示的历史内容有密切关系,且不具有统一性,因此往往会在相应的历史地图中单独表示出来,例如战役图中的军队进攻和退却路线、防御阵地等等。

第三,要学会充分运用历史地图中的古今对照功能。

古今对照功能在课本历史地图中最大的应用就是历史地名的古今对照,即在每一幅历史地图下面提供了重要历史地名的古今对照表,通过古地名相对应的今天的方位,学生们就能对历史地图中表示的古地名的确切位置有个明确的概念。

例:

阅读下面“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示意图

(1)写出图中红一方面军长征始发地和目的地名称

始发地目的地

(2)写出长征途中召开的重要会议的地点名称。

(3)红一方面军长征途径11省,你能说出来吗?

答案:

(1)始发地瑞金目的地会宁

(2)遵义

(3)江西、福建、广东、湖南、广西、贵州、云南、四川、西康、甘肃、陕西11个省5.如何理解历史数据表

中央工农红军粉碎敌人四次“围剿”情况简表

 

时间

国民党出动的兵力

红军兵力

红军歼敌人数

第一次(1930.11~1931.1)

10万

4万

1.5万

第二次(1931.3—5)

20万

3万

3万多

第三次(1931.7—9)

30万

3万

3万多

第四次(1933.2—3)

50万

7万

3个师

解历史数据表这样的题时首先要确定主题。

例如上面这幅图表,结合所学的知识我们可以知道这幅简表揭示的主题是1930-1933年中央工农红军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粉碎敌人四次“围剿”的情况。

其次是分析数据。

通过纵向横向仔细分析对比图表的数据我们可以发现国民党四次围剿所使用的兵力逐次增多,而红军的兵力始终在3~7万之间,敌我力量对比相差非常悬殊,但每一次红军都能最终取胜,取得辉煌的战果。

最后得出结论。

如由上表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

国民党派重兵围剿红军,在敌我力量相差非常悬殊的情况下,红军采取灵活多变的战略战术,最终以少胜多,以弱胜强,取得了四次反围剿的胜利。

6.材料分析题

要想把材料分析题做好,有两点至关重要。

其一:

明确要求,准确审题。

审题主要包括定时:

即弄清材料叙述的时间,如年份、年代、世纪、朝代、某皇帝统治时期等,这是解答问题的前提;定位:

即材料所叙述的空间,如中国还是外国,中国的哪个地区、外国的哪个国家或地区。

材料叙述的时空一般从出处、按语、材料本身或问题的提示语中去找;材料的内容和材料所设的问题。

要理解材料的总体内容,寻找关键性的字词句,结合起来分析;审材料的观点,辨明材料的阶级属性是正确解答材料题的先决条件。

其二:

找准材料和教材的结合点。

材料解析题的材料本身既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材料超出了课本内容,但又没有完全脱离课本,而是课本内容的合理延伸。

材料解析题与教材一定是有所联系的,在读材料时必须时时想着教材,把材料中的重点信息跟教材中的史实对照对比,从材料过渡到教材,使材料有限的信息转变为教材中完整的史实,这样材料涉及的有关内容就可以从教材里挖出来。

例:

阅读下面这则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事实表明,不触动封建根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