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税收政策研究.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2111682 上传时间:2023-06-04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0.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税收政策研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税收政策研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税收政策研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税收政策研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税收政策研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税收政策研究.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税收政策研究.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税收政策研究.docx

《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税收政策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税收政策研究.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税收政策研究.docx

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税收政策研究

作者:

ZHANGJIAN

仅供个人学习,勿做商业用途

孝感学院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

题目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税收政策研究

院系经济与管理学院

专业经济学

学生姓名肖博 学号090512411

指导教师田武宗职称副教授

2010年9月20日

一、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及意义

(一) 

(一)研究目的

本课题研究目的在于:

通过对区域经济发展的税收政策研究,分析区域经济发展税收中存在的问题,找出有针对性的解决途径,为政府决策提出参考意见,为解决地区经济发展中贫者愈贫、富者愈富的“马太效应”提供建议,探寻区域经济发展中税收政策的最优方略,力图能找到一条加速中西部经济发展的新思路,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二)研究意义

1.现实意义:

近年来,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区域经济差异问题日益凸现。

区域差异的存在是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普遍现象。

区域经济差异的存在有其合理性和积极意义,但过大的区域经济差异会产生诸多消极的影响,这已是不争的事实。

区域经济差异的扩大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更是一个重大的政治问题。

探求区域经济发展中的税收政策,对于当今加速中西部经济发展、最终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2.理论意义:

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经济均衡增长的内在要求,作为政府宏观调控重要手段的税收政策,在协调区域经济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但是目前我国现行的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税收政策还存在一些问题,有必要借鉴国际经验完善我国的税收政策。

二、已了解的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区域经济发展问题真正受到重视是在20世纪20年代。

随后,一批重要的研究成果问世。

缪尔达尔(G.Myrdal)于1957年提出了“积累因果论”,明确指出:

“市场力的作用倾向于扩大而不是缩小地区间的差别”。

赫希曼(Hirschman)创立了“核心与边缘理论”,于1958年在《经济发展战略》书中研究了区域经济发展问题,提出了类似缪尔达尔的观点。

他们提出的有关区域间经济增长和相互传递的理论为弗里德曼(Friedman)较为系统、完整地提出“核心—边缘”演变模式提供了理论基础。

艾萨尔德(W.Isard)于1960年出版的《区域分析法》著作,系统地阐述了区域开发的理论与方法。

20世纪80年代,以罗默、卢卡斯、巴罗等人为代表的内生增长理论出现。

这一理论强调区域经济增长是经济体系内部变化(如内生技术变化)作用的产物,重视知识外溢、人力资本投资、研究与开发、收益递增、边干边学等对经济发展的作用,认为长期经济增长率是由内生因素解释的。

内生增长理论认为,经济内生变量对财政税收政策是敏感的,政府可以实行一定的财政支出政策和税收政策,促进技术进步,从而促进经济长期增长。

将政府财政活动内生化的增长模型分析认为,部门的税收结构扭曲影响经济增长和福利水平。

技术、商品两个生产部门之间工资税率的比率关系与均衡增长率负相关,在一定范围内相对降低技术生产部门的工资税率可以提高技术积累的水平,得到优化的均衡增长率。

(二)国内研究现状

区域经济发展问题在中国引起关注的时间较晚,1989年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了国内第一部《区域经济学》专著。

该书作者认为:

“迫切需要集中多学科的综合优势,共同致力于区域经济学发展规律、理论基础、区域经济发展的一般问题和不同类型区域特殊问题的研究”,“在批判吸收东西方区域经济理论、方法的基础上,建立更科学、实用性更广泛的区域经济学的理论体系”。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推进,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区域经济发展问题的研究“热”起来,先后又有一批区域经济学专著出版,如陈栋生著的《区域经济学》(河南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郝寿义、安虎森主编的《中国区域发展导论》(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陆大道著的《区域发展及其空间结构》(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胡兆量主编《中国区域发展导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朱传耿、沈山、仇方道著的《区域经济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1年版)等。

这些关于区域经济研究的成果,一方面推动了中国区域经济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另一方面促进了中国区域经济的发展。

当前,国内从税收政策的角度探讨促进落后地区经济发展的代表性观点主要有:

[1]陈计旺认为促进中西部落后地区的发展应实行适度倾斜的税收政策;[2]铁卫、胡克刚从促进西部资源开发、发挥西部比较优势的角度出发,提出对增值税和资源税实行改革;[3]曹志政认为应赋予西部地方政府一定的税收立法权,允许地方根据实际情况对税收要素进行必要的调整,为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创建良好的财政基础;[4]铁卫认为投资硬环境对引导资金流向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投资硬环境较差的情况下,过分强调税收优惠政策的运用会步入优惠政策的误区,对落后地区经济发展的作用将十分有限;[5]张文春、刘宇通过对不同地区宏观税负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分析,指出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与税负水平极不相称,宏观税负过高制约了其经济的发展,政府应减轻落后地区税负。

三、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一)本课题研究的重点

1.我国区域性税收政策概况:

我国目前尚未有对中部地区全区性的税收政策倾斜,造成中部大部分地区(除吉林、黑龙江以外)在税收优惠上成为“塌陷区”,使已经很严重的区域经济失衡状况更为突出。

2.我国区域性税收政策效应分析:

现行税制不健全、税收管理体制、税收优惠政策不完善等因素的影响,税收调节的力度和效果还存在明显不足,亟待调整完善。

3.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税收政策选择:

要适应形势变化需要,加快税收制度体系建设,提高税收政策的有效性,根据不同区域的功能定位,实施不同的区域优惠政策,形成有利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机制,构筑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体制保障。

(二)本课题研究的难点

1.区域差异的存在是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普遍现象。

区域经济差异的存在有其合理性和积极意义,但过大的区域经济差异会产生诸多的消极影响。

2.现行税收优惠政策在促进我国经济协调发展方面存在许多不足,呈现出明显的“区域性”的特点。

3.现行税收政策在协调区域经济发展方面所起的作用还远远不够,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区域经济差距的扩大。

(三)本课题研究的创新点

本课题以区域经济为研究对象,根据国家经济发展的整体概况,分析区域经济的发展现状,通过研究区域经济发展的税收政策,来研究促进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税收政策问题。

(四)论文提纲

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税收政策研究

一、前言

(一)本课题的研究目的与意义

(二)本课题的研究方法

(三)本课题研究的结构安排

二、本课题研究的理论回顾

三、区域性税收政策概况

四、区域性税收政策效应分析

 

(一)税收区域优惠政策对地区经济协调发展没有起到预期效果

(二)现行税制结构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之间不相匹配

(三)现行税收分配体制拉大了地区贫富差距

五、促进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税收政策选择

(一)加强财税政策与产业、金融政策的协调配合

(二)深化税制改革以适应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需要

(三)提高税收优惠政策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以满足不同地区经济发展需要

四、本课题研究的步骤、方法及进度安排

(一)研究步骤:

1、收集资料:

在图书馆查阅相关书籍、期刊、杂志,以及中国期刊数据库查询和网络搜索等。

2、开题报告:

在仔细阅读资料的基础上,构思论文的整体框架,拟出论文的基本思路,并开始撰写开题报告。

3、论文撰写:

采用文献综述法以及在此基础上进行横向与纵向的比较,并结合自己对本课题的理解个认识扩展,充实开题报告的理论框架,使论文基本成行。

4、后期工作:

在指导老师的帮助下进一步修改和完善论文,完成论文的打印工作。

(二)方法和措施

1、文献综述法。

2、比较法:

纵向比较、横向比较。

3、历史研究:

通过对国外经验的总结,从历史的角度借鉴国外经验。

(三)研究进度

1、论文选题2010年7月

2、搜集资料2010年7月

3、开题报告2010年9月20日

4、资料整理10月完成文献综述

5、论文修改11月

6、论文定稿及答辩12月

六五、主要参考文献

[1]黄一鸣,于海燕,熊翅新.与国际接轨还是坚持特色——有关我国个人所得税起征点的探讨[J].税务与经济,2004,(3):

33-35.

[2]许雄奇,朱秋白.我国财政收入与财政支出关系的实证研究[J].财经研究,2004,(3):

27-30.

[3]李永友.我国税收负担对经济增长影响的经验分析[J].财经研究,2004,(12):

65-67.

[4]闫威.公平、效率与最优税收理论[J].财经科学,2002,(6):

15-17.

[5]刘初旺.我国消费、劳动和资本有效税率估计及其国际比较[J].财经论丛,2004,(4):

28-30.

[6]李永友,丛树海.我国地区税负差异与地区经济差异——一个横截面时间序列方法[J].财经问题研究,2005,(9):

77-79.

[7]谭光荣,曾桃华,张洪亮.湖南省税收收入与经济增长的相关分析[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7,

(1):

54-56.

[8]孙志亮,杨焕玲.我国税收流失问题与对策研究[J].科技和产业,2005,(6):

49-51.

[9]巩晖.河南省税收与经济增长的相关分析[J].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

(1):

15-17.

[10]孔祥荣.我国区域发展不平衡的财税分析[J].当代经理人(中旬刊),2006,(10):

33-34.

[11]中国税收报告委员会.《中国税收报告》(2002—2003)[M].2003年版.北京: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

[12]余国信,陈秋华.《地区间财力差异与调节》[M].1999年版.北京: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9.

[13]陈娟,吴国松.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税收分析[J].商业经济与管理,2003,(3)38-41.

[14]李冬梅.争议促进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税收政策[J].铜陵学院学院报,2008,(7):

61-63.

[15]史桂芬.地区税负“倒挂”与构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税收政策体系[J].经济纵横,2007,(6):

55-57.

[16]祁培岩,刘宁侠.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税收支持政策思考[J].市场经济研究,2001,(5):

70-71.

[17]刘星.区域经济发展与税收资源的合理利用[J].企业经济,2005,(4):

137-138.

六、指导教师意见:

 

签名:

年月日

七、院系或教研室审核意见:

  

 1.通过2.完善后通过3.不通过

 

负责人:

  年月日

版权申明

本文部分内容,包括文字、图片、以及设计等在网上搜集整理。

版权为张俭个人所有

Thisarticleincludessomeparts,includingtext,pictures,anddesign.CopyrightisZhangJian'spersonalownership.

用户可将本文的内容或服务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以及其他非商业性或非盈利性用途,但同时应遵守著作权法及其他相关法律的规定,不得侵犯本网站及相关权利人的合法权利。

除此以外,将本文任何内容或服务用于其他用途时,须征得本人及相关权利人的书面许可,并支付报酬。

Usersmayusethecontentsorservicesofthisarticleforpersonalstudy,researchorappreciation,andothernon-commercialornon-profitpurposes,butatthesametime,theyshallabidebytheprovisionsofcopyrightlawandotherrelevantlaws,andshallnotinfringeuponthelegitimaterightsofthiswebsiteanditsrelevantobligees.Inaddition,whenanycontentorserviceofthisarticleisusedforotherpurposes,writtenpermissionandremunerationshallbeobtainedfromthepersonconcernedandtherelevantobligee.

转载或引用本文内容必须是以新闻性或资料性公共免费信息为使用目的的合理、善意引用,不得对本文内容原意进行曲解、修改,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Reproductionorquotationofthecontentofthisarticlemustbereasonableandgood-faithcitationfortheuseofnewsorinformativepublicfreeinformation.Itshallnotmisinterpretormodifytheoriginalintentionofthecontentofthisarticle,andshallbearlegalliabilitysuchascopyright.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