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工工艺题库++++.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2111710 上传时间:2023-06-04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36.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加工工艺题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加工工艺题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加工工艺题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加工工艺题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加工工艺题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加工工艺题库++++.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加工工艺题库++++.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加工工艺题库++++.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加工工艺题库++++.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加工工艺题库++++.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加工工艺题库++++.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加工工艺题库++++.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加工工艺题库++++.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加工工艺题库++++.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加工工艺题库++++.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加工工艺题库++++.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加工工艺题库++++.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加工工艺题库++++.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加工工艺题库++++.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加工工艺题库++++.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加工工艺题库++++.docx

《加工工艺题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加工工艺题库++++.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加工工艺题库++++.docx

加工工艺题库++++

机加工理论基础题库

一、判断题:

1、粗加工时,限制进给量提高的主要因素是切削力;精加工时,限制进给量提高的主要因素是表面粗糙度。

(√)

2、难加工材料主要是指切削加工性差的材料,不一定简单地从机械性能上来区分,如在难加工材料中,有硬度高的,也有硬度低的。

(√)

3、铰孔是对未淬硬孔进行精加工的一种方法(×)。

4、金属切削过程的变形量大,切削力就一定会大。

(×)

5、已加工表面残余应力使工件逐渐变形,影响形状和尺寸精度。

(√)

6、进给力是纵向进给方向的力,又称轴向力。

(√)

7、为了提高生产效率,采用大进给切削要比采用大切深切削省力。

(√)

8、切削用量中,影响切削温度最大的是切削速度。

(√)

9、金属材料塑性大或小都会使切削加工性变差。

(√)

10、不锈钢难切削加工的原因主要由材料的加工硬化、韧性大、高温强度大、导热性差等因素造成。

(√)

11、铝及铝合金的膨胀系数大,切削时温度容易升高,变形大,尺寸精度不易控制。

(√)

12、如果一个零件平面度很好,其粗糙度应该不会很差(√)

13、切削液的作用是冷却作用、润滑作用、清洗作用和排屑作用。

(√)

14、选择切削用量时,在不超过机床最大功率的前提下,为了提高生产率应尽量选用最大值。

(×)

15、尺寸的加工精度是靠夹具来保证的(×)

16、切削铸铁等脆性材料时,为了减少粉末状切屑,需用切削液。

(×)

17、液压传动是主要利用液体势能的液体传动。

(×)

18、液压泵将机械能转换为液压能,为系统提供压力油液。

(√)

19、铣床验收是指机床及附件验收,不包括精度检验。

(×)

20、液压缸是将机械能转化为液压能,实现直线往复运动的执行元件。

(×)

21、液压千斤顶的工作过程可得出如下结论:

液压传动是依靠密封容积的变化来传递运动,依靠油液内部的压力来传递动力的。

(√)

22、粗基准是用粗糙的表面作为基准(×)

23、粗糙表面由于凹谷深度大,腐蚀物质容易凝集极易生锈。

(√)

24、材料的硬度越低越好加工。

(×)

25、金属的冷加工和热加工是以加热温度的高低来区分的。

(×)

26、当质量和数量两者不能兼顾时,首先应保证质量。

(√)

27、选择液压油的主要指标是粘度。

(√)

28、采用复合工步可以提高生产效率。

(√)

29、大批量生产中机床多采用“机群式”排列方式。

(×)

30、材料成形法目前多用于毛坯制造。

(√)

31、在加工工序中用作工件定位的基准称为工序基准。

(×)

32、精基准是指在精加工工序中使用的定位基准。

(×)

33、附加基准是起辅助定位作用的基准。

(×)

34、直接找正装夹可以获得较高的找正精度。

(√)

35、划线找正装夹多用于铸件的精加工工序。

(×)

36、制造系统是一个将生产要素转变成离散型产品的输入输出系统。

(√)

37、实现CIMS的技术方案中,开放系指选用标准化设备。

(×)

38、实施并行工程必须具备由计算机、网络、数据库等组成的通讯基础设施。

(√)

39、CIM着重信息集成与信息共享,CE则强调产品设计及其相关过程设计的集成。

(√)

40、敏捷制造只能在实力雄厚的大公司实施。

(×)

41、虚拟企业是指已采用虚拟制造技术的企业。

(×)

42、CIMS是一种制造哲理。

(×)

43、网络与数据库是CIMS功能模型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

44、“大批量生产”(MassProduction)生产方式形成于19世纪。

(×)

45、多品种、中小批量生产日渐成为制造业的主流生产方式。

(√)

46、“批量法则”当今已不适用。

(×)

47、全能工厂模式不符合“批量法则”。

(√)

48、在产品设计中应用成组技术可以大大减小新设计的工作量。

(√)

49、设计标准化是工艺标准化的前提。

(√)

50、采用成组技术后,工装系数可以大大提高。

(√)

51、切削塑性大,含碳量较低的钢材时,容易生成积屑瘤,影响已加工表面质量。

(√)

52、为了实现互换性,零件的公差规定的越小越好。

(×)

53、直线度属于形状公差。

(√)

54、辅助支承也能限制工件的自由度。

(×)

55、钻盲孔时为减少加工硬化,麻花钻的进给应缓慢地断续进给(√)

56、当机件具有倾斜机构,倾斜表面在基本投影面上投影不反应实形,可采用斜视图表达(√)

57、扩孔能提高孔的位置精度(√)

58、铰孔能提高孔的形状精度但不能提高位置精度。

(√)

59、屈服强度越大,表示材料抵抗塑性变形的能力越大。

(√)

60、切削用量的大小主要影响生产率的高低。

(√)

61、主轴转速应根据刀具允许的切削速度和工件(或刀具)直径来确定。

(√)

62、工艺基准的分粗基准和精基准(╳)

63、为了保证工件达到图样所规定的精度和技术要求,夹具上的定位基准应与工件上设计基准、测量基准尽可能重合。

(√)

64、毛坯加工余量的大小对零件的加工质量和生产率均无影响。

(×)

65、金属切削主运动可由工件完成,也可由刀具完成(√)

66、除第一道工序外,其余的工序都采用同一个基准,这种方法叫基准统一原则。

(√)

67、对所有表面需要加工的零件,应选择加工余量最大的表面作粗基准。

(╳)

68、工艺基准的分粗基准和精基准(√)

69、机床误差主要由主轴回转误差、导轨导向误差、内传动链的误差及主轴、导轨等的位置误差所组成。

(√)

70、金属切削主运动可由工件完成,也可由刀具完成。

(√)

71、零件的加工公差包括尺寸公差、形状公差、位置公差,圆度属于形状公差,平行度属于位置公差(√)

72、在我们车间要查看零件加工工序内容、切削用量、采用设备及工艺装备等信息应查看工艺卡(√)。

73、为了保证被加工面的技术要求,必须使工件相对刀具和机床处于正确位置。

在使用夹具的情况下,就要使机床,刀具,夹具和工件之间保持正确的位置。

(√)

74、加工余量的大小对工件的加工质量、生产率和生产成本均有较大影响。

(√)

75、Φ

的孔与Φ

的轴配合属于间隙配合。

(√)

76、在去除材料的精加工阶段,往往使用较大的切削余量。

(×)

77、根据零件的技术要求,考虑各种加工方法的特点,将几种加工方法配合起来。

一步一步地将零件加工出来,这就形成了加工方案。

(√)

78、在零件加工中可以先加工精基准,再以精基准来加工粗基准。

(×)

79、一般情况下,零件批量的大小对夹具设计方案有较大的影响。

批量大时,应考虑采用方便、快捷的夹具方案。

(√)

80、尺寸公差用于限制尺寸误差,其研究对象是尺寸:

而形位公差用于限制几何要素的形状和位置误差,其研究对象是几何要素。

(√)

81、减小进给量f有利于降低表面粗糙度;但当f小到一定值时,由于塑性变形程度增加,粗糙度反而会有所上升。

(√)

82、工艺基准包括定位基准,测量基准,装配基准三种。

(√)

83、粗基准即为零件粗加工中所用基准,精基准即为零件精加工中所用基准。

(√)

84、拉削加工由于主运动速度较低,故不适于大量生产。

( × )

85、为避免积屑瘤的产生,切削塑性材料时,应避开中速切削。

( √)

86、粗加工时,为了提高切削效率,切削力会较大,因此刀具强度要高;精加工时,切削力较小,为了保证零件质量因此刀具较锋利。

(√)

87、零件表面粗糙度,粗糙度越小越好。

(×)

88、粗基准是粗加工阶段采用的基准。

(√)

89、两个短V形块和一个长V形块所限制的自由度是一样的。

(×)

90、公差等级代号数字越大,表示工件的尺寸精度要求越高。

高速钢在强度、韧性等方面均优于硬质合金,故可用于高速切削。

(×)

91、进给量和切削深度增大,刀具耐用度下降,两者的影响程度是相同的。

(×)

92、因为毛坯表面的重复定位精度差,所以粗基准一般只能使用一次。

(√)

93、一般情况下圆柱螺纹攻螺纹前底孔直径应取螺纹孔径最小尺寸和最大尺寸的中间最小值。

(√)

94、粗加工时应采用大的切削量,但必须在工艺系统刚度的允许范围内。

(√)

95、一旦冷却变质后,应立即将机床内冷却液收集并稀释后才能倒入下水道(╳)

96、钩头垫铁的头部紧靠在机床地底座边缘,同时起到限位的作用(╳)

97、机床精度调整时首先要精调机床床身的水平(√)

98、切削速度选取过低与过高都容易产生积削瘤。

(×)

99、冷却液具有良好的冷却性、润滑性、防锈性,加工后需要清洗,清洗性可以要求(×)

100、开机前,按设备润滑图表进行注油润滑,检查油标油位(√)

101、公差是绝对值,有正负之分(×)

102、为提高耐磨性,零件的表面粗糙度值越小越好(×)

103、当钻头的两刃不对称时,有可能使钻出的孔产生歪斜。

(√)

104、在生产过程中,选择夹具应首先考虑是否可用机床备有的通用夹具和附件。

(√)

105、机床夹具在机械加工过程中的主要作用是易于保证工件的加工精度;改变和扩大原机床的功能;缩短辅助时间,提高劳动生产率。

(√)

106、由于试切法的加工精度高,所以主要用于大批、大量生产。

(×)

107、外力消除后,能够完全消失的变形叫弹性变形;不能够完全消失而残留的变形叫塑性变形。

(√)

108、键常发生的失效形式是挤压破坏和剪切破坏。

(√)

109、工艺系统是由机床、夹具、刀具和工件组成。

(√)

110、表面粗糙度Ra评定参数值越大,则零件表面的光滑程度越高。

(×)

111、看板管理是一种生产现场工艺控制系统。

(×)

112、切削加工工艺过程生产的产品是半成品。

(×)

113、因为毛坯表面的重复定位精度差,所以粗基准一般只能使用一次。

(√)

114、零件实际大小与图形的大小及准确程度有关。

 (×)

115、切削时,刀具、工件、切屑三者,刀具吸收的热量最多。

(×) 

116、互换性要求零件按一个指定的尺寸制造。

(×)

117、工、卡、刀、量具要放在指定地点。

(√)

118、职工在生产中,必须集中精力,严守工作岗位。

(√)

119、工作场地的合理布局,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

(√)

120、尺寸公差是尺寸允许的变动量,是用绝对值来定义的,因而它没有正、负的含义。

(√)

121、防止周围环境中的水汽、二氧化硫等有害介质侵蚀是润滑剂洗涤作用。

(×)

122、锻造毛坯准备,锻造工艺图又称锻件图,它是在零件图的基础上考虑了加工余量,锻造公差,工艺余块之前绘制而成的图样。

(×)

123、机械制造中常用mm作为计量单位。

( √ ) 

124、 

 

二、选择题:

125、铰孔时为了保证孔的尺寸精度,铰刀的制造公差约为被加工孔公差的(B)。

A、1/2B、1/3C、1/4D、1/5

126、当宽度较宽而深度较浅的台阶时,常采用(A)在立式铣床上加工。

A、端铣刀   B、立铣刀    C、盘铣刀   D、键槽铣刀

127、在切削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工件材料的(C),则切削力越大。

  

A、韧性越好 B、刚性越好  C、强度和硬度越高  D、耐磨性越好

128、冷却效果最好的切削液是(C)

A、空气B、切削油C、水溶液D、乳化液

129、常用的切削液有三种,其中兼顾冷却与润滑作用较好的切削液为(B)

A、水溶液B、乳化液C、切削油D、矿物油

130、下列陈述错误的是:

(C)

A、当设计基准与定位基准不重合时,就有基准不重合误差,其值是设计基准与定位基准之间尺寸的变化量。

B、基准不重合一般发生在①直接得到加工尺寸不可能或不方便,②在制定工艺规程时,要求定位基准单一以便减少夹具类型或进行自动化生产。

C、为了保证设计尺寸,在选择基准时必须采用基准重合的原则,以避免基准不重合误差。

D、基准不重合误差不仅指尺寸误差,对位置误差也要考虑。

131、机加工要使加工效率提高一倍,优先需用的方案是:

(B)

A.、转速提高一倍B、进给提高一倍C、切深提高一倍

132、进给运动通常是机床中(C)。

A、切削运动中消耗功率最多的B、切削运动中速度最高的运动

C、不断地把切削层投入切削的运动D、使工件或刀具进入正确加工位置的运动。

133、车单头螺纹时,为获得准确的螺距必须(C)。

A、正确调整主轴于丝杠间的换向机构;B、正确安装车刀;

C、保证工件转一圈车刀准确移动一个螺距;D、正确刃磨车刀

134、切削用量对切削温度影响最小的是(B)。

A、切削速度;B、切削深度;C、进给量

135、切削用量对切削力影响最大的是(B)。

A、切削速度B、切削深度C、进给量D、切削厚度

136、切削工件时对切削温度影响最大的是(C);

A、切削深度B、进给量C、切削速度D、进给量

137、铣刀直径为50mm,铣削铸铁时其切削速度为18.84m/min,则其主轴转速为每分钟(B)转。

A、60转B、120转C、240转D、480转

138、铣刀直径100mm,主轴转速300rpm,则铣削速度约为(C)m/min。

A、30B、60C、90D、120

139、垂直于过渡表面度量的切削层尺寸称为(C)。

A、切削深度B、切削长度C、切削厚度D、切削宽度

140、下面不是切削液的作用的选项是:

(A)

A、减小加工件表面形状误差B、减少刀具与切屑的粘接

C、改善金属切削过程的界面摩擦D、提高刀具耐用度和生产效率

141、铰孔的加工精度可高达( A )。

 

A、IT6—IT7  1.6~0.8μm  B、IT1—IT2 0.8~0.4μm

142、18、绞直径10mm孔时,钻底孔留绞削余量为(A)。

A、0.05B、0.2C、0.5

143、车削时,主轴转速升高后,(A)也随之增加。

A、切削速度B、去除率C、进给量D、切削深度

144、欠定位不能保证加工质量,往往会产生废品,因此是(D)允许的

A、特殊情况下B、可以C、一般条件下D、绝对不

145、工件的定位是使工件(  A   )基准获得确定位置。

A、工序B、测量C、夹紧D、辅助 

146、设计薄壁工件夹具时夹紧力的方向应是(B)夹紧。

A、径向B、轴向C、径向和轴向同时D、切向

147、待加工表面的工序基准和设计基准(  B  )。

A、肯定相同B、一定不同C、可能重合D、不可能重合 

148、零件加工时产生表面粗糙的主要原因是(D)

A、刀具装夹不准确而形成的误差

B、机床的几何精度方面的误差

C、机床-刀具-工件系统的振动、发热和运动不平衡

D、刀具和工件表面间的磨擦、切屑分离时表面层的塑性变形及工艺系统的高频振动。

149、切削刃上选定点相对于工件的主运动的瞬时速度,称为(C)。

A、切削深度B、进给量C、切削速度D、机床转速

150、液压泵的工作压力取决于(D)

A、势能B、质量C、流量D、外负载

151、慢走丝电火花线切割数控机床一般用(C)

A、铜丝B、铁丝C、钼丝D、铅丝

152、根据不同加工条件,正确选择刀具材料和几何参数、切削用量,是提高(  C  )重要途径。

A、加工量B、减轻劳动强度C、生产效率D、时间定额

153、由于定位基准和设计基准不重合而产生的加工误差,称为(  C   )。

A、基准误差B、基准位移误差C、基准不重合误差D、基准偏差

154、当切削深度确定后,增大进给量会使切削力增大,表面粗糙度(B)。

A、变小B、变大C、不变D、精度提高

155、构成工序的要素之一是(A)。

A、同一台机床B、同一套夹具C、同一把刀具D、同一个加工表面

156、目前机械零件的主要制造方法是(A)。

A、材料成形法B、材料去除法著C、材料累加法D、材料复合法

157、进给运动通常是机床中(C)。

A、切削运动中消耗功率最多的运动B、切削运动中速度最高的运动

C、不断地把切削层投入切削的运动D、使工件或刀具进入正确加工位置的运动

158、大批大量生产中广泛采用(A)。

A、通用夹具B、专用夹具C、成组夹具D、组合夹具

159、按照系统的观点,可将生产定义为使生产(C)转变为生产财富并创造效益的输入输出系统。

A、对象B、资料C、要素D、信息

160、度量生产过程效率的标准是(D)。

A、产量B、产值C、利润D、生产率

161、制造从广义上可理解为(B)生产。

A、连续型B、离散型C、间断型D、密集型

162、精益生产是对(D)公司生产方式的一种描述。

A、波音B、通用C、三菱D、丰田

163、在先进的工业化国家中,国民经济总产值的约(C)来自制造业。

A、20%B、40%C、60%D、80%

164、在机械产品中,相似件约占零件总数的(C)。

A、30%B、50%C、70%D、90%

165、零件分类编码系统是用(C)对零件有关特征进行描述和识别的一套特定的规则和依据。

A、文字B、数字C、字符D、字母

166、成组技术按(D)组织生产。

A、产品B、部件C、零件D、零件组

167、CIM是(B)和生产技术的综合应用,旨在提高制造型企业的生产率和响应能力。

A、高新技术B、信息技术C、计算机技术D、现代管理技术

168、并行工程是对产品及(D)进行并行、一体化设计的一种系统化的工作模式。

A、零件B、设备C、工艺装备D、相关过程

169、实行并行工程的企业多采用(C)的组织形式。

A、直线式B、职能式C、矩阵式D、自由式

170、在多变的市场环境下,影响竞争力的诸要素中(A)将变得越来越突出。

A、时间B、质量C、成本D、服务

171、下面4个选项中哪一项表示物体表面加工最光滑。

(A)

A、Ra0.08B、Ra1.6C、Ra3.2D、Ra6.4

172、以下不能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措施的是(D)。

A、提高切削用量B、减少辅助时间

C、实施多台机床看管D、增加劳动时间

173、图样中的尺寸以(A)为单位,不需注计量单位名称。

   A、mmB、cmC、mD、Km

174、提高机床传动链传动精度的措施有(B)。

A、尽可能增加传动元件,延长传动链。

B、提高各传动元件的制造、安装精度,特别是末端元件

C、尽可能使用越靠近末端的传动副,速度应越大,即采用升速传动

D、以上三者都是。

175、以下是几种常见的毛坯种类。

当零件形状复杂时,应选择(A )毛坯。

A、铸件    B、锻件    C、型材    D焊接件

176、快速原型制造技术采用(C)方法生成零件。

A、仿形B、浇注C、分层制造D、晶粒生长

177、判断下列哪个定义正确:

(C)

A、工序是一个(或一组)工人在一台机床(或一个工作地),对一个(或同时对几个)工件进行加工所完成的那部分加工过程。

B、安装是指在一道工序中,工件在若干次定位夹紧下所完成的工作。

C、工位是指在工件的一次安装下,工件相对于机床和刀具每占据一个正确位置所完成的加工。

178、D、工步是在一个安装或工位中,加工表面、切削刀具及切削深度都不变的情况下所进行的那部分加工。

179、如图2.7所示的一支撑面两销定位中,限制了工件的几个自由度(D)。

A、1

B、3

C、4

D、6

 

180、测量基准是指工件在(C)时所使用的基准

A、加工B、装配C、检验D、维修

181、一带有键槽的传动轴,使用45#钢并需淬火处理,外圆表面要求Ra0.8,IT7,其加工工艺可为(D)

A、粗车→铣→磨→热处理B、车→磨→铣→热处理

C、车→热处理→磨→铣D、粗车→精车→铣→热处理→粗磨→精磨

182、轴上的花键槽一般都放在外圆的半精车(B)进行

A、以前B、以后C、同时D、前或后

183、工序集中的优点是减少了(B)的辅助时间。

A、测量要件B、安装工件C、调整刀具D、刃磨刀具

184、不属于切削液的是(D)。

A、水溶液B、乳化液C、切削油D、防锈剂

185、加工路线的确定首先必须保证( A )和零件表面质量。

A、零件的尺寸精度B、数值计算简单

C、走刀路线尽量短D、操作方便

186、计算机应用最早领域是(D)。

A、辅助设计B、实时控制C、信息处理D、数值计算

187、加工零件时影响表面粗糙度的主要原因是(D)。

188、A、刀具装夹误差B、机床的几何精度C、进给不均匀D、刀痕和震动

189、选择加工表面的设计基准为定位基准的原则称为(C)。

A、基准重合B、自为基准C、基准统一D、互为基准

190、position可翻译为(A)。

A、位置B、坐标C、程序D、原点

191、对基本尺寸进行标准化是为了(D)。

A、简化设计过程B、便于设计时的计算

C、方便尺寸的测量D、简化定值刀具、量具、型材和零件尺寸的规格

192、企业标准是由(B)制定的标准。

A、国家B、企业C、行业D、地方

193、单位切削力的大小,主要决定于(B)。

A、车刀角度B、被加工材料强度C、走刀量D、吃刀深度

194、某一表面在一道工序中所切除的金属层深度为(C)。

A、加工余量B、背吃刀量C、工序余量D、总余量

195、把零件按误差大小分为几组,使每组的误差范围缩小的方法是(C)。

A、直接减小误差法B、误差转移法C、误差分组法D、误差平均法

196、为使用方便和减少积累误差,选用量块是应尽量选用(C)的块数。

A、很多B、较多C、较少D、5块以上

197、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D)。

A、进给量越大表面Ra值越大

B、工件的装夹精度影响加工精度

C、工件定位前须仔细清理工件和夹具定位部位

D、通常精加工时的F值大于粗加工时的F值

198、车削塑性金属材料的M40x3内螺纹是,D孔直径约等于(D)mm。

A、40B、38.5C、8.05D、37

199、零件的加工精度包括(A)。

A、尺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