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都花园设计简要说明.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2112430 上传时间:2023-06-04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84.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丽都花园设计简要说明.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丽都花园设计简要说明.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丽都花园设计简要说明.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丽都花园设计简要说明.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丽都花园设计简要说明.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丽都花园设计简要说明.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丽都花园设计简要说明.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丽都花园设计简要说明.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丽都花园设计简要说明.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丽都花园设计简要说明.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丽都花园设计简要说明.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丽都花园设计简要说明.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丽都花园设计简要说明.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丽都花园设计简要说明.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丽都花园设计简要说明.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丽都花园设计简要说明.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丽都花园设计简要说明.docx

《丽都花园设计简要说明.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丽都花园设计简要说明.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丽都花园设计简要说明.docx

丽都花园设计简要说明

环保篇:

一.建筑专业:

1.建筑行业是一个资源和能源消耗高,环境污染重的行业,随着人类环保节能意识地不断提高,绿色建筑逐渐成为热门。

在国家大力提倡节能环保的大背景下,节能与环保已经成为建筑设计未来发展的大趋势。

近年来,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住房条件不断地改善,居民住宅纷纷进行装修改造,居民装修不仅要考虑美观舒适,还要在考虑到设计的个性的同时,兼顾以人为本环保与节能的室内设施的设计和运用。

2.随着环保型消费逐步占据主流,住宅建筑的生产商和消费者都对建材提出了安全、健康、环保的要求。

采用清洁卫生技术生产,减少对天然资源和能源的使用,大量使用无公害、无污染、无放射性、有利于环境保护和人体健康的环保型建筑材料,是住宅建筑发展的必然趋势。

所谓环保型建材,即考虑了地球资源与环境的因素,在材料的生产与使用过程中,尽量节省资源和能源,对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具有一定积极作用,并能为人类构造舒适环境的建筑材料。

     

3. 环保型建材应具有以下特性:

一是满足建筑物的力学性能、使用功能以及耐久性的要求。

二是对自然环境具有亲和性、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即节省资源和能源,不产生或不排放污染环境、破坏生态的有害物质,减轻对地球和生态系统的负荷,实现非再生性资源的可循环使用。

三是能够为人类构筑温馨、舒适、健康、便捷的生存环境。

4. 给排水专业:

室内污水排水管道系统采用污废分流设置专用通气管,改善排水水力 条件和卫生间的空气卫生条件。

 室内所采用的排水地漏和存水弯的水封高度不小于50mm,以保证压力 波动不破坏器具和水面蒸发不影响水封隔离不良气体进入室内的功能。

  

5.电气专业:

(1).选用绿色、环保且经国家认证的电气产品。

 

(2).选用低噪音节能干式变压器。

  

(3).减少线路能量损耗。

在满足允许载流量、电压损失、短路电流热稳定等技术指标前提下,应按经济电流密度合理校验、选择导线截面,从而达到降低电能损耗、减少投资和节约有色金属的目的。

6.暖通专业:

(1).使用清洁燃料(天然气),燃烧设备采用优质高效产品,其燃烧尾气通过水平管道或土建竖井高空排放,以满足国家排放标准。

(2).大型集中安置区,可考虑建设沉淀池等污水净化设备,通过沉淀池对居民生活污水进行净化处理。

二.垃圾处理:

(1)垃圾堆肥技术

堆肥法按微生物对氧的要求分为高温好氧堆肥、厌氧堆肥技术;按堆肥物料运动形式分为静态堆肥,动态堆肥技术;动态堆肥技术又分为间歇动态堆肥、动态堆肥技术。

其原理是依靠自然界广泛分布的细菌、放线菌、真菌等微生物有控制地促进可被生物降解的有机物向稳定的腐殖质转化的生物化学过程,其特点为:

1)技术可靠、国内外已有较多成熟的工程运行实例;

2)处理量相对固定,采取一定的技术措施后,操作安全性较大;

3)可使垃圾处理在短时间内达到无害化

4)可生产粗肥及有机肥,并可回收部分物质,实现垃圾处理的资源化;

5)可实现垃圾处理的减量化:

随垃圾成份含量不同,减量化最大可至75%,部分筛余物仍需填埋;

6)选址较容易,但需避开住宅密集区,运距较适中,占用场地较小;

7)其投资较大,处理成本,运行费用较高;

8)垃圾中有机质含量宜在40%以上;

9)周围有轻微气味,对地表水,地下水污染可能性极小;

10)从目前市场分析:

大规模堆肥具有一定市场风险,流动资金较大。

适宜农业发达地区

11)垃圾肥制有机肥技术及设备有待进一步完善;

12)垃圾分选设备有待进一步完善。

(2)垃圾焚烧技术

垃圾焚烧可使垃圾中碳水化合物转换成CO2+H2O,同时在高温下杀死病毒、细菌。

在焚烧过程中产生的热能可以得到合理利用。

我国应用较多的焚烧炉为:

炉排炉焚烧炉,流化床焚烧炉,旋转窑焚烧炉,其技术特点为:

1)技术较可靠,国内已开发出部分焚烧炉。

2)处理量相对固定,操作安全性较好。

3)垃圾焚烧处理后,垃圾中的病原体被彻底消灭,燃烧过程中产生的有毒有害气体和烟尘经处理后达到排放要求,无害化程度高。

4)垃圾被作为能源来利用,垃圾焚烧所产生的高温烟气,其热能被余热锅炉吸收转变为蒸汽(热水),用来供热及发电(淋浴),还可回收铁磁性金属资源,可以充分实现垃圾处理的资源化。

5)减量化大:

经过焚烧,垃圾中的可燃成分被高温分解后,一般可减容80~90%,减容效果好。

6)选址较容易,可靠近市区,但需避开住宅密集区,运距小,占用场地小。

7)可全天候处理,不易受天气影响。

8)对垃圾中成份含量有要求,垃圾热值应大于5000KJ/kg,含水率要求较低,原生垃圾分拣后焚烧效果较好。

9)一次性投资大,运行费用高,适应于经济水平高的城市。

10)有轻微气味,对地面水,地下水污染可能性较小。

11)焚烧过程中产生的二恶英,必须有很大投入才能有效处理。

12)焚烧后的残渣及筛余物仍需填埋。

(3)综合处理技术

根据小城镇的特点,并结合汉中市的城镇实际经济情况,若采用规范的综合处理技术堆肥+焚烧+填埋的方式,其投资、运行费用都较高,结合小城镇的特点,可考虑采用堆肥+简易填埋处理工艺方案,但该工艺不能彻底解决垃圾的二次污染问题,不符合国家目前的规范和有关标准的要求,目前国内尚无相关部门推广和认可的实例。

三.污水处理:

从20世纪20年代初开始至今,废水现代化处理技术不断得到开发和发展,如各种活性污泥法和各种生物膜法。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随着水体富营养化问题的日趋严重,又相继开发了各种除磷脱氮的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如A2/O工艺、CASS工艺、氧化沟工艺SBR等。

这些方法和各种工艺在城市污水领域到获得了广泛应用,为水污染治理立下了汗马功劳。

污水土地处理系统,虽然历史悠久,具有几百年的历史,而被再次重视也只是近40-50年的历史,由于土地处理系统具有投资省、运行维护管理简单、运行费用低,对去除氮磷效率高,以及出水水质好可以回用等优点,再次收到人们的关注。

人工湿地处理、人工快速渗滤等处理系统,相继在城市污水处理中得到应用和发展。

膜生物反应器(IBR)是一种将膜分离技术与生物处理单元相结合的污水处理工艺,近年来倍受关注。

IBR(Continuous-flowIntermissionBiologicalReactor)技术,即连续流一体化间歇生物反应技术,是一种集厌氧、兼氧、好氧反应及沉淀于一体的连续进出水的周期循环活性污泥法。

该技术是针对我国城镇污水有机物负荷较低、氮和磷浓度较高的特点,特别研发的节能型城镇污水生物处理技术。

通过几年的工程应用完善与发展,该技术已经成为适合城镇污水处理的成熟技术。

为了保证出水水质达到排放标准,本规划推荐以下几种方案:

A2/O、CAST、人工湿地、F-MBR工艺、MBR工艺。

一、A2/O工艺

A2/O工艺是Anaerobic-Anoxic-Oxic的英文缩写,它是厌氧-缺氧-好养生物脱氮除磷工艺的简称,A2/O工艺于70年代由美国专家在厌氧-好氧除磷工艺的基础上开发出来的,该工艺同时具有脱氮除磷功能。

A2/O工艺是通过厌氧和好氧、缺氧和好氧交替变化的环境完成除磷脱氮反应。

在厌氧条件下,污水中的可降解有机物发生酸化水解反应,形成溶解性有机物,且抑制部分有机氮分解成氨氮。

同时回流污泥中的好氧聚磷菌由于环境的改变而受到抑制,通过分解释放体内的聚磷酸盐而获取能量,其中一部分能量用于细胞自身的生存,另一部分能量用于吸收污水中的溶解性有机物,并以聚β羟丁酸(PHB)的形式储存于细胞体内。

在这一过程中即完成了磷的释放,又去除了部分有机物;在缺氧条件下,反硝化细菌利用污水中的有机物作为电子供体,以硝酸盐作为电子受体,进行“无氧呼吸”,将回流混合液中的硝态氮还原成N2释放出来;在好氧条件下,一方面聚磷菌将体内的PHB进行好氧分解,所释放的能量一部分用于细胞的合成、增殖,另一部分用于吸收污水中的磷,进而在体内合成为聚磷酸盐储存起来,由于聚磷菌对磷的过剩吸收,并随剩余污泥排除系统,从而实现污水的除磷。

另一方面硝化菌把污水中的氨氮氧化成硝酸盐,再向缺氧池回流,为脱氮做好准备。

与此同时,污水中的有机物被微生物进一步生化降解而达到最低值。

A2/O工艺的主要特点:

在厌氧、缺氧、好氧三种不同功能区的特定生物群体作用下,能同时完成并达到去除有机物,脱氮除磷的目的。

通过简单的流程,尽量少的构筑物,完场复杂的处理过程,更利于工程实施。

在厌氧-缺氧-好氧交替运行下,丝状菌繁殖弱,不发生污泥膨胀。

污泥中的磷含量高,具有较高的肥效。

两个A段只需轻缓搅拌,以不增加溶解氧为度,运行费用低。

A2/O存在的缺点:

(1)污泥增长受到一定限制,导致除磷效果不易提高,特别是当P/BOD值高时更是如此。

(2)受内循环量的制约,脱氮效果难于进一步提高。

(3)沉淀池污泥的停留时间长,会产生厌氧状态和污泥磷的释放。

(4)回流污泥中硝酸盐的存在会影响聚磷菌对磷的释放。

二、CAST工艺

CAST工艺是(CylicActivatedSludgeTechnology)的英文缩写,序批式活性污泥法(SBR)工艺是厌氧-缺氧-好氧交替运行,并在单一反应器内完成整个生物反应过程的一种工艺方法,其污水处理机理完全同于活性污泥法。

SBR工艺最早应用于美国的印地安纳州,在80年代中发展于澳大利亚,由于其突出的处理功效及计算机等控制技术的发展,在较短的时间内其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目前已衍生出数种改良形式,ICEAS、如DAT-IAT、CAST/CAST、UNTANK、MSBR等等,在国内该工艺也取得了骄人的发展业绩,特别是在小型污水处理或工业废水处理上,已经得到行业内人士的肯定。

图中①为进水-曝气开始,污泥同时开始回流,池水位逐渐上升,主反应池处于反应时段。

到图②、③停止进水、曝气和回流污泥,反应时段结束,进入沉淀时段。

到图④沉淀阶段结束,滗水器开始滗水,进入排水阶段,池液位逐渐降低。

到图⑤滗水阶段结束,剩余污泥的排放也完成,池液位降至最低,一个运行周期至此结束,然后又从图①开始周期运行。

图⑥是进水-闲置阶段。

CAST为SBR工艺的一种变型,其是在进水端设有一个生物予反应器的可变容积内,以序批曝气—非曝气方式运行,间歇进水—间歇排水而进行的活性污泥处理工艺。

池首端设置生物选择器是CAST工艺的最大特点。

通常采用缺(厌)氧选择器,在生物选择的同时,还发挥脱氮除磷功能。

选择器内不曝气,只搅拌。

主反应池进入沉淀、滗水时段,选择器也同时停止进水、回流污泥和搅拌,全池都处于静止沉降状态。

CAST工艺采用设置生物选择器的方法,抑制丝状菌。

为脱氮除磷创造条件。

CAST的主反应池通过控制溶解氧按时序呈0、1、2mg/L变化,达到同步硝化、反硝化的作用。

曝气的前1h溶解氧为0mg/L,第2h前30~40min为1mg/L,后20~30min为2mg/L。

由于CAST工艺高超的处理性能,优异的脱氮除磷功能及低廉的投资和运行费用而广泛的应用于各类废水处理中。

其原理是通过每一循环的四个阶段人为的造成厌氧、缺氧、好氧的生物环境。

不仅能去除一般有机物和悬浮固体物,同时还能去除营养物质氮和磷。

其处理效果主要取决于泥龄、供氧量和一个循环中曝气和非曝气时段的比例。

CAST方法最重要的特征是在进水端加设一生物予反应区并进行部分污泥回流。

在主反应区内每个循环周期的四个运行阶段无单纯的充水过程或缺氧进水混合过程。

系统不设独立的沉淀池,活性污泥始终保持在一个池子中进行生物化学反应和泥水分离。

因此CAST工艺更能节省运行费用。

当由于进水流量和水质发生变化而影响污泥性质(如絮凝或沉降效果)时,可简单地通过调节进水和曝气的循环过程,而使系统重新恢复正常状态。

CAST工艺的特点主要可归纳如下:

(1)池体由予反应区与主反应区两部分串联而成,并进行部分污泥回流;

(2)无单独的缺氧进水混合,更节省动力;

(3)无进水沉淀增强了良好的污泥沉降性能;

(4)可变容积的运行能很好的缓冲进水水量和水质的波动(日变化、季节性变化);

(5)处理效果好,排出的剩余污泥稳定化程度高;

(6)优越的脱氮除磷功能;

(7)无污泥膨胀,运行可靠;

(8)无需设置二沉池和庞大的污泥回流系统,节省投资;

(9)占地面积少,采用简单的模块式结构,便于扩建;

(10)自动化程度高,节省人力资源。

CAST工艺的主要缺点:

(1)自动化要求程度高,需较严格的专业化管理;

(2)机电设备较多,维修量相对较大;

三、人工湿地污水处理

用人工湿地(Constructedwetland)来处理城市污水是发达国家近十年来才兴起的生态处理法,它是为处理污水而人为地在有一定长宽比和底面坡度的洼地上用土壤和填料(如砾石等)混合组成填料床,使污水在床体的填料缝隙中流动或在床体表面流动,并在床体表面种植具有性能好,成活率高,抗水性强,生长周期长,美观及具有经济价值的水生植物(如芦苇,蒲草等)形成一个独特的植物生态体系。

人工湿地去除的污染物范围广泛,包括N,P,SS,有机物,微量元素,病原体等。

污水中大部分有机物作为异样微生物的有机养分,最终被转化为微生物体及CO2、H2O。

原理:

SS的去处主要靠物理沉淀、过滤作用,BOD的去除主要靠微生物的吸附和代谢作用,代谢产物均为无害的稳定物质,因此可以使处理后水中残余的BOD浓度很低,污水中COD与BOD的去除原理相同。

N、P的去除主要是靠人工湿地生物脱氮及植物吸附方法,化学微生物代谢利用悬浮的底泥的和寄生于植物上的细菌的代谢作用将悬浮物、胶体、可溶性固体分解成无机物;通过生物硝化-反硝化作用去除氮;部分微量元素被微生物、植物利用氧化并经阻截或结合而被去除,自然死亡的细菌和病毒处于不适宜环境中会引起自然衰败及死亡。

植物代谢利用植物对有机物的吸收而去除,植物根系分泌物对大肠杆菌和病原体有灭活作用,植物吸收相当数量的氮和磷能被植物吸收而去除,多年生沼泽生植物,每年收割一次,可将氮、磷吸收、合成后分移出人工湿地系统。

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的优点:

(1)运行费用低,造价成本低,对操作人员要求低;

(2)对营养物质N、P具有明显的去除效果,有效地控制河湖水体的富营养化。

(3)可种植一些经济作物,定期收割,增加收入,补偿运行费用。

(4)在高纬度地区冬季稳定运行,无堵塞,使用寿命长。

(5)可缓冲对水力和污染负荷的冲击。

(6)便于操作,易于管理和维护。

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的缺点:

(1)占地面积大;

(2)易受病虫害影响,需控制蚊蝇孳生等问题;

(3)受气候的影响较大。

四、预处理+FMBR污水处理

膜生物反应器(MBR)是一种将膜分离技术与生物处理单元相结合的污水处理工艺,近年来倍受关注。

常规好氧MBR工艺能耗较大,运行费用较高,在工程应用上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制约。

当前开发出的一种新型膜生物反应器—兼氧FMBR,首次提出并成功开发应用了兼氧FMBR工艺、气化除磷技术等,在技术上取得了四个方面的成功,简称为兼氧FMBR,含意如下:

成功建立兼氧FMBR—SuccessfullycreatingfacultativeMBR;

成功实现有机污泥近零排放—Successfullyrealizingsludgezerorelease;

成功实现污水气化除磷—Successfullyrealizingphosphorusgasification

removal;

成功实现同步脱氮—Successfullyrealizingsychronousnitrogenremoval。

(1)兼氧FMBR的主要特点

兼氧-MBR污泥以兼性厌氧菌为主,有机物的降解主要是通过形成较高浓度的污泥在兼性厌氧性菌作用下完成的。

大分子有机污染物是被逐步降解为小分子有机物,最终氧化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等稳定的无机物质。

由于兼性厌氧菌的生成不需要溶解氧的保证,所以降低了动力消耗。

曝气的主要作用是对膜丝进行冲刷、震荡,同时产生的溶解氧正好被用来氧化部分小分子有机物和维持出水的溶解氧值。

(2)污水污泥同步处理(有机污泥近零排放)

兼氧-MBR技术在实现污水处理回用的同时,实现了有机污泥的大幅度减量,可实现基本无有机剩余污泥排放,成功解决了剩余污泥处置难题。

F/M比是影响污泥增值的重要因素,低F/M将使得生化系统中污泥处于高度内源呼吸相,进入系统有机基质最终被内源呼吸而代谢成为二氧化碳、水及少量无机盐。

新增有机物在兼性厌氧菌的作用下一部分被分解为小分子有机物,继而被氧化分解为CO2、H2O等无机物;另一部分被合成为细胞。

在低污泥负荷条件下,该细胞作为营养物在兼性厌氧菌作用下一部分又被分解为小分子有机物,继而又被氧化分解为CO2、H2O等无机物;另一部分又被合成为新细胞。

依此类推,在低污泥负荷条件下,该新细胞又作为营养物在兼性厌氧菌的作用下继续作分解与合成的代谢,直至细胞最后全部代谢为CO2、H2O等无机物。

由下图可见,从整个分解、合成代谢的过程来看,有机物已被彻底代谢,系统内有机污泥没有富集增长。

当系统内新增细胞等于代谢速率时,有机污泥零增长。

通过某长期实验,监测出当污泥自身消化与增殖达到动态平衡时,系统内的污泥负荷基本维持在0.072kg(COD)/kg(MLSS·d)。

进水有机污染物浓度高,新增细胞多,代谢速率高,MLVSS升高;反之,进水有机污染物浓度低,新增细胞少,代谢速率低,MLVSS降低。

由于膜生物反应器能够将细菌截留下来,污泥浓度随进水浓度可以在比较宽的范围内波动,确保系统能在0.072kg(COD)/kg(MLSS·d)这个污泥负荷下运行,实现有机剩余污泥近零排放。

且通过不排泥方式的运行,可以维持较长污泥龄,抑制了丝状菌的增殖,解决了不排泥情况下的污泥膨胀问题。

(3)实现了污水气化除磷

污水除磷技术主要有化学除磷和生物除磷,化学除磷药剂用量大,产生的化学污泥多,运行成本高;生物除磷需通过排泥实现,存在剩余污泥处理难题,近年来,利用膜生物反应器强化生物脱氮除磷越来越受重视。

受自然现象中某些场合下磷被转化为气体磷化氢的启发,如自然界中的“鬼火”现象,稻田、沼泽、氧化沟中的磷损失现象等,当前开发应用了兼氧生物气化除磷工艺,该工艺完全不同于传统的生物除磷工艺,是一种全新的高效低耗生物除磷新工艺。

(4)同步脱氮(厌氧氨氧化)

厌氧氨氧化的反应机理:

在一定条件下,硝化作用产生大量的NO2-累积,厌氧氨氧化菌首先将NO2-转化成NH2OH,再以NH2OH为电子受体将NH4+氧化生成N2H4;N2H4转化成N2,并为NO2-还原成NH2OH提供电子,实验中有少量NO2-被氧化成NO3-。

由于实现了短程硝化、厌氧氨氧化作用,减少了供氧,大幅降低曝气能耗和反硝化所需碳源,从而实现了高效脱氮目的。

在实施上,不仅要优化营养条件和环境条件,促进厌氧氨氧化菌的生长,同时要设法改善菌体的沉降性能并改进反应器的结构,促使功能菌有效持留。

厌氧氨氧化涉及的化学反应为:

NH2OH+NH3→N2H4+H2O

N2H4→N2+4[H]

HNO2+4[H]→NH2OH+H2O

(5)兼氧FMBR工艺的优势

※自动化程度高;

※有机污泥近零排放,无二次污染;

※采用兼氧MBR,节省能耗,综合投资及运行成本低;

※产品设备化,规格化,布置灵活,大幅减少占地,适合分散式污水处理模式;

※流程简单,设备数量少,维护管理方便简单等特点;

※出水稳定达标。

(6)膜技术污水处理器特点:

针对水量较小、分散式污水处理领域,现今已实现了膜技术污水处理器的标准化、规范化的流水线生产,设备出厂时间快且均经过严格的质量检验。

其具有如下优点:

三省:

省能——与同类产品相比节能显著

省地——与污水处理厂相比占地面积小

省力——全自动控制

三快:

上马快——大大短于污水处理厂建设时间

见效快——安装完成后出水能很快达标

回收快——由于出水可回用,投资回收期短

五、IBR生物处理工艺

生物膜法(IBR)生物处理工艺是一种集厌氧、兼氧、好氧反应及沉淀于一体的连续进出水的,间歇曝气的周期循环活性污泥法。

通过调节曝停比营造出污水在反应池中的多级A2/O状态,使污水在反应池中处于最佳状态的脱氮除磷工况,以最大限度地去除氮和磷。

根据原污水水质、水量、水温、季节变化调节生物反应池曝、搅、沉周期,从而实现生物反应池曝气量最小且最大限度的脱氮除磷,系统整体节能的目的,是低能耗脱氮除磷先进技术。

它同时兼具按空间分割的连续流活性污泥法及按时间进行分割的间歇性活性污泥法的优点。

(1)工艺流程

整个污处理水厂简单概括为:

两个池子两个房子。

(2)技术特点

1)连续流一体化流构型

通过三相分离器的成功设置,实现了单池设计、连续进出水的先进理论。

借助三相分离器实现气固液分离及污泥回流。

2)时间系列脱氮除磷

好氧阶段(曝气)功能:

COD降解,硝化过程,好氧吸磷;

缺氧阶段(搅拌)功能:

COD降解,反硝化过程;

厌氧阶段(静置)功能:

COD降解,厌氧释磷;

3)微絮体生化反应

逆反传统活性污泥法的传统造粒反应,实现微絮体高活性代谢。

激波传质曝气器提高了曝气效率,增加了反应传质效率。

4)隔滤絮凝沉淀

三相分离器底端的悬浮絮凝层具有高效拦截飘絮的作用。

5)短程硝化反硝化

定程度的短程硝化与反硝化功能,能有效针对碳源不足的问题。

(3)IBR的技术优势及地位

与空间系列的连续流活性污泥法相比,省去了污泥及混合液回流、独立设置二沉池等环节,因而节省运行能耗及减少相关设施;与时间系列的间歇流活性污泥法相比,具备连续进出水的特点,省去了滗水器,提高处理设施的利用效率,并减少了提升水头。

节省基建投资,处理能耗低。

其优势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1)建设投资低:

较传统工艺节省10~20%的投资

2)运行费用低:

运行成本低于0.3元/m3

3)管理要求低:

2人/(万m3/d)

4)占地面积少:

0.5~0.8m2/(m3/d)

5.3污水处理工艺推荐

以上五种工艺各有优缺点,而汉中作为国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水源涵养区,对污水排放要求比较高,有较高稳定性。

各地可根据自身条件选择适合自己的处理方式加以应用。

5.5污泥处理处置方式

在污水处理过程中,要产生一定的污泥。

这些污泥含水率高,体积大,不稳定易腐败,并且具有一定的臭味,因此通常需经适当的污泥稳定处理才能运出厂外,以防形成二次污染。

污泥的稳定可分为好氧消化和厌氧消化两大类。

污泥的好氧消化可在污水处理构筑物中同污水好氧处理一起进行,也可在好氧消化池中单独进行,前者需要系统总泥龄20天以上,构筑物体积大,工程投资和运行费用都相当高,SBR等工艺多采用这种方法,后者虽较经济但管理麻烦,采用者不多。

距离城镇较远的移民搬迁安置点,鉴于安置点周边都有一定的农田,建议其生活污水处理剩余污泥以就地农业为主,可采用建议堆肥后进行还田,堆肥后农用的应达到GB4284-1984的相关要求,见表5-1。

表5-1用作农肥时污泥中污染控制物控制指标表

重金属离子名称

Hg

Cd

Cr

Pb

As

Zn

Cn

Ni

中性和碱性土壤(PH6.5)

中最高允许含量(mg/kg)

15

20

1000

1000

75

1000

500

200

距离城镇污水处理厂较近的集中安置点,可与城镇污水处理厂(站)一起集中建设一套污泥处理处置设施,采用统一收集运输的方式将分散的污泥进行集中的处理处置。

处置方式可采用好氧堆肥、厌氧堆肥等,污泥处理后应达到CJ3025-1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